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教材辅导
2015年3月27日
重点学习内容:一、高段课程标准内容二、易混、易错、多音字三、文言文翻译方法和学习思路四、背诵课文的方法五、写段的方法六、有感情朗读课文应注意的问题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八、表达方法理解运用
识字与写字课标要求(高段):1.识字能力。认识汉字3000个左右,2500个会写。2.行款整齐,美观,有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课标要求(中段):1.识字的习惯。2.认识汉字2500个左右,1600个会写。3.查字典、词典。4.熟练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课标要求(中段):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课标要求(高段):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课标要求(中段):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课标要求(高段):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习作
课标要求(中段):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课标要求(高段):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五年级下册重点学习内容:第一组1.《草原》一、识字写字
“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二、阅读理解1.把握主要内容:作者通过描写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赞美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优美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热情迎接远客的情景。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老舍将草原比喻成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借助诗句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留恋之情。
3.《白杨》
一、识字写字
“疆”
与“僵”的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二、阅读理解1.把握主要内容: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作者将戈壁上的白杨化身为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热情讴歌了边疆建设者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也运用了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作者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手法。写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扎根边疆,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4.小练笔仿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要求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第二组5.《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一、识字写字
蓑衣、亡赖、清平乐“亡”同“无”。停棹(zhào
)篙(gāo)嵩(sōng)。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略
三、小练笔:
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或词改写成短文。
6.《冬阳·童年·骆驼队》
1.识字写字:
“咀嚼”的“嚼”读jué,“慢慢地嚼”的“嚼”读jiáo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等内容,让人感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抒发了“我”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8.《童年的发现》
1.识字写字:祸患、天赋、驱逐
2.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人物形象)?
课文中的费奥多罗夫:求知欲望强烈、善于独立思考、寻根究底,富有探究和大胆的想象精神。
3.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即哥白尼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用幽默、自嘲的方式,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用这种方式安慰自己,话里蕴含愤慨的情绪。
第三组10.《杨氏之子》一、识字写字
“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应声”的“应”读“yìng”。※二、文言文学习思路
翻译的方法(以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为例)
三、古诗文学习思路(建议):
(一)初读感知,了解诗文大意。1.初读古诗,自由默读,圈画出生字、生词。2.组内交流,解决疑难。若遇难点则老师帮助。
(二)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语调、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
3.教师出示停顿节奏,学生体会朗读纠正断句。4.指名朗读,学生点评、纠正读法。
5.配乐感情朗读,直至熟读成诵。(三)小组交流,翻译诗句。
1.结合题目、注解、插图、课后题先自己试着翻译诗句大意。2.组内交流,解决疑难。若遇难点则老师帮助。
(四)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1.教师检查:学生描述诗文大意。
2.师生进行文言文、释句意思对读。
3.配乐感情朗读。
4.看图想象背诵。
11.《晏子使楚》一、识字写字
“敝”字左边中间是一竖,柑橘、盗贼。二、内容理解
课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用智慧和勇气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盛赞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三、怎样才能读出不同人物语气?
1.读正确、流利。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3.理解人物的心情、谈话的环境。
4.读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地位、态度。
5.能理解人物要表达的意思。6.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
7.读出画外音。理解话中有话,人物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8.教师范读或播放名家诵读录音,引导学生朗读。
本课不同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楚王:骄横、傲慢、阴险和在失败面前的窘迫。晏子:或义正词严,或嘲弄戏耍,或诙谐反问。
四、体会晏子每次说话的妙处。
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关闭城门,挖五尺高的洞让晏子入城,来侮辱晏子。晏子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他的回答告诉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钻狗洞。楚王要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2.将计就计,顺水推舟。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让晏子出使楚国,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人才。晏子顺着楚王的逻辑说下来。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隐含的意思是:如果楚王认为我无能,就说明楚国是下等国家。3.恰当类比,一语双关。晏子举了个楚国上下都熟知的现象,说明淮南的柑橘到了淮北就变成了枳,没有什么奇怪的,是两地水土不同的缘故;同样的道理,齐国的人到楚国当窃贼,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是两国水土不同的缘故。晏子的话不但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委婉讽刺楚王治国无方,致使楚国社会风气不好,好人变成盗贼。
五、晏子是怎样的人(人物形象、性格)?
晏子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是智慧的化身。
六、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这是故事的起因;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这是事情的经过;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是故事的结果。开头和结尾是前后呼应、前后连贯的关系。
好处:首尾照应,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
第四组14.《再见了,亲人》一、识字写字
谊”读yì,“嫂”。二、内容理解
1.体会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句子。(1)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这里是说在志愿军战士饿着肚子跟敌人战斗时,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女给战士送来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这段话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样高的代价”是指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这段话用反问的语气强调肯定了以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2.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开头:以祈使句开头,劝说亲人回去。
中间:列举典型事例,说明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结尾:以反问句结尾,更加强烈的表达了中朝深厚情谊的感情。都先是劝说,然后回忆,最后抒情。
3.小练笔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
16.《桥》一、识字写字
清瘦、放肆、豹子、祭奠。
二、内容理解
1.课文中的老汉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老汉是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优秀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洪水,他果决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2.课文在表达上的特色。(1)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课文结尾才交待“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2)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如,课文开篇写:“像泼,像倒。”不仅写出雨水“大”,而且写出雨水来势凶猛,渲染了紧张氛围。(3)运用修辞,增强表现力。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等比喻句,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
第五组18.《将相和》一、识字写字
和氏璧、鼓瑟、击缶、上卿。
二、阅读理解
1.讲故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人物形象),为什么?
蔺相如理由:他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威逼秦王。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言辞恳切。廉颇理由:作为一员武将,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他勇于改过,面对蔺相如,他能脱下战袍,负荆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
(3)课文中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因果关系。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完整故事。从内容上看: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而廉颇曾是立过许多大功的人,却官位屈居蔺相如之下。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蔺相如能忍让廉颇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的深层原因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
19.《草船借箭》一、识字写字
妒忌、擂鼓、支援、丞相。
二、阅读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故事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2.分角色朗读,读出说话人的不同语气?想象说话人当时的心理?诸葛亮:胸有成竹、不动声色。周瑜:阴谋得逞、大喜过望。鲁肃:忠厚淳朴、长者风范。
第七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台经济与农产品流通模式试题及答案
- 舞蹈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安全目标管理试题及答案
- 婴儿智力考试题及答案
- 建筑安全竞赛试题及答案
- 物理学的影响力2025年试题及答案
- 针对医疗领域的2025年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合规应用的技术创新与合规挑战报告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电子病历系统:2025年智能提醒与优化方案
- 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化运营试题及答案
- 2025教师上岗考试试题及答案
- AI新时代算力需求高增长-算力网络建设有望奔向太空
- 2024届考研199管理类综合能力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 肠梗阻合并糖尿病护理查房
- DB32T-无锡水蜜桃标准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2024版工厂并购协议书范本
- 中职班主任培训讲座
- 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 2024至2030年中国3C电子产品租赁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