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_第1页
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_第2页
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_第3页
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_第4页
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教学目标:1.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整时。2.学会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钟面,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教学难点: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读法。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个实物钟。学具准备:每人一个实物钟,。教学过程:一、迷语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今天唐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课件出示谜语:滴嗒滴嗒,滴嗒滴嗒,铛铛铛,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生:钟。(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个钟面)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钟表随处可见。这是唐老师办公室的钟(出示实物钟),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钟?(生说)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钟和表,咱们一起来欣赏!补充课件(课件展示各式钟表。)师:这么多的钟表,它们有什么作用呢?生1:它可以叫我起床,让我不迟到。……师:对,在我们的生活中,钟表随处可见。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提醒我们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二、认识钟面师:请同学们拿己准备的钟,(展示大钟面)仔细观察你们的.钟面,钟面上都有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一说)(长针、短针、数字、方格)。师:那你能说说有哪些数字?生:从1到12。师:那你能一个个的数给老师听一下吗?师:上面有数字,那还有什么呢?生:还有针,一个长,一个小。师:能用更好的词来说说吗?生:老师那个中间有个圆圆的东西。师:是呀,一个长针,一个短针,但是我们总不能叫它长针、短针吧!谁知道它的名字?生:时针。师:你知道时针,那你知道哪个是时针吗?生: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师:说的真好,你怎么知道的啊,虽然我们还没有认识,但这个同学已经给我们指出来了。我们把长针叫做分针、短针叫做时针(板书)师:你能在学具钟上找出时针和分针吗?(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让一学生指出老师钟模型上分针与时针。)(由学生自己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提问)三、认识整时师:认识钟了,要知道准确的时间,咱们必须学会看钟表。1.课件出现:情境图师:小朋友们,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生:7点师:在数学上我们叫它7时。(学生跟读7时)师:谁能告诉老师,你怎么知道是7时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生:7时,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师: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师:我们说这个钟面表示的时刻是7时,因为他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2.出示8时的钟面师:现在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针指着8,分针指着12,就是8时3.出示钟面时间分别是3:00、6:00的钟面老师这还有两个钟,你们来说一说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时间,我们都把他叫做整时(板书:整时)当钟面表示整时的时侯,我们看看这四个钟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如果无法回答,再按照下面蓝色的字方式引导)生:...师:他们的分针都指向几了?生:12师:好的,分针都指向12。再看看时针呢?指向几?生:7师:再看第二个钟面呢?第三个钟面、第四个钟面呢?师: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师板书该结论)师:小朋友们把这句话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看看谁的声音最好听,准备好了吗?(生读)3.认一认师:你们读得真好,声音真好听。现在你们会认整时了吗?生:会师: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拨钟面5时,12时,生认读)师:这是12时,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个时刻的钟面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了什么?生: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师:说得好,你的小眼睛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想不想也来拨一拨时间啊生:想4.拨一拨⑴师:那好,现在拿着你们自己带来的钟、表。张老师说一个时刻,你们马上把他拨出来,听好了。(1时,11时)学生拨,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拨的。⑵师:你自己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结合情景进行时间教育,让学生到展台上展示)师:我们现在把自己的钟表放在一边,让他休息一会。四、教学记录整时的方法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并且读出了整时,现在我们来学一学怎样用笔把整时记录下来。1.出示情境图:我们知道,7时菲菲起床了。7时,先写一个“7”,再写一个“时”字就可以了。读7时。(在课堂本上自己写7时)师:在这个房间里面还有一个钟,看谁的小眼睛最厉害,找得最快,生:......师:菲菲床头的这个钟叫电子钟,仔细观察桌面上的电子钟是几时几分?7时也可以象电子表一样,用数字表示:先写7,再写两个圆点,再写两个零。(生在课堂本上跟着老师学写)2.学生把剩下的三个时间(8时、3时、6时自己用两种写法写在本子上,请学生上黑板完成,讲评。)五、巩固练习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整时,并会写整时。我们来看看小明在干什么?1.P92小明的一天(根据时间,如果时间还有很多,可做;如果时间不够,先完成第2题练习,这个作为家庭作业)师:请小朋友们在书上用两种方法帮小明记录时间。(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练习师:我们发现明明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他每天都会把时间安排的好好的,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睡觉,他都安排得特别的好,你们想不想像明明一样,做一个会安排时间的好孩子呢?生:想师:今天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商量一下一天的时间安排,然后把时间记录下来,好不好?生;好(2)师: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些练习,请小朋友们看看第一钟钟面显示的是几时?生:3时师:请你们想一想,1个小时过后会是几时呢?生:4时师:第二个钟钟面是几时?生:9是师:那如果再过1个小时,你知道是几时吗?生:10时师:那第三个钟呢?生:5时师:再过一小时是几时生:6时师:请小朋友们看第二道题有三个钟谁来说说每个钟面分别是几时?(4时、3时、12时)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一个小时前,这三个钟又应该是几时。(3时、2时、11时)师:小朋友们真棒,很快就掌握了知识。时间啊,就是这样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流走了,就像唐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认识钟表的这节课,再也回不来了。所有我们要珍惜时间还要爱惜时间,明白了吗?六、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简单易用轻享办公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2(一)、激发观察兴趣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设计: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师生相互介绍。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数一数激发观察兴趣。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知道,学校。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二)、数图中的数量(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三、认读1~10各数: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三)、数身边的事物认读1~10各数: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数身边的事物: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忍耐是痛的,但是它的结果是甜蜜的。精品模板助您成功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3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比100多1的数是99。()53和35一样大。()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99大于100。()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39和41的中间是40。()40+5比50+4小。()二、创设情景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三、探究新知。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四、巩固提高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五、教师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信奉是巨大的感情,一种发明力气。简单易用轻享办公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4【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看图说数字。2.示图(幻灯片)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一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二、探究新知1.引题。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它们合起来有几只?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板书:加法)[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师:×××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板书:1+2=3加号等号读作:1加2等于3。教师领读,学生读。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生1:加号像一个+字架,等号像一双筷子。生2:我是这样记的: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师: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颖别致的想法,有从形象上,也有从含义上的,这不仅对加号和等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让学生看书上气球图。师: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生:3只红气球,1只蓝气球,合起来有4只气球。师: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根据回答板书:3+1=4。让学生读一遍算式。[反思:我觉得这一环节处理得不恰当,教师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固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对加法已有初步认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生1: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生2: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生3: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生4: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一共有5盏灯,1+4=5。[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路丰富多彩,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三、巩固提高1.动手操作。(1)第23页“做一做”。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2)看算式,摆小棒。2+11+12+2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相检查。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辽远的后世。勤学乐施积极进取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5第五单元分类课题:分类(单一标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40页的第1——————3题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1、感知分类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2、明确分类(1)观察商场物品近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师小结: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2)猜一猜继续观察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完成“做一做”(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不同的分法。3、完成练习六的第1———————3题(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时,将学生的用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是不同类。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能一组分得又对又快又准备。然后汇报说明。三、全课总结课题:分类(不同的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每6———7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在我们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都看见了有哪能些东西?(2)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板书:小管家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开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赛,看看哪能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能把东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齐、最美观。二、新授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以小组为单位,先把杂的进行整体划分。(1)我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收拾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安全的现象呢?(学生有序的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3)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2、整理桌面的东西(不同的标准分类)(1)一大堆杂物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分类放在了每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这样就算收拾好了吗?(2)你们能把它们收拾得更整齐、更合理,更便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吗?(学生操作,学习小组汇报)(3)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4)这样收拾有什么好处?师小结:同学们桌面上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找东西了,真好。对刚才同学们的整理,你认为哪能一组整理的最好?可以当选“小管家”的称号?你们对别人的整理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学生提出建议,师问被提建议的组是否接受这个建议?)(5)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像这样分一外,还能怎么分?请你们试一试(学生操作,教师指导)每一组学生重新汇报后,学生互评哪一组好,好在哪里。三、活动想一想:你们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然后学生汇报情况。(1)你们是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2)还有哪一组也是这样分的?(3)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分的吗?四、小结(1)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2)平时,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五、布置课外活动请小朋友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事理好。课后反思: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精品模板助您成功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6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和难点: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由小精灵带来一张藏宝图引出“百数表”二、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规律。1、观察百数表,找规律。出示41页百数表第一、二行所给的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按照这个顺序,你能填出它们之间的数吗?依次出示两支特殊的数队伍(两个斜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剩下的数你能填出来吗?(学生按一定顺序把百数表填完整)。2、涂色,找规律。(1)完成41页例4(1)的涂色活动。并交流涂色中发现的规律。(2)你还发现哪些新的规律了吗?自己观察,想一想。和同桌或前后桌小朋友说一说。全班交流。3、课堂小结。三、依据规律,拓展提升。1、给数找家:(1)34和56(2)78和452、完成41页“做一做”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简单易用轻享办公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7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及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1.独立操作,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体会计算方法。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变成参与者,从图中两位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再借助算式的对比,通过观察和探究,进一步感受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四基”在教学中得以强化。2.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儿童的认知特点是由形象直观到抽象具体,教学中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这个认知规律,使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炼。本教学设计就是由这一观念出发,先让学生观图,阐述列式,分析“一图两式”的特点,感悟计算方法,由看图计算到根据组成计算。接着延伸到“一图四式”,对加减法进行对比,感知加减法计算的互逆性,对计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小棒圆形纸片三角形纸片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口算。3+1=4-1=2+1=5-2=1+4=3-2=1+3=5-3=2+3=4-2=5-4=5-1=2.复习6和7的组成。3.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及6和7的组成,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为学习6和7的加减法做好铺垫。⊙观察、操作,探索新知1.教学5+1和1+5。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主题情境图左图(去掉图中的算式)。(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2)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学生观察,写出算式5+1和1+5)(3)交流: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预设生1: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生2: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1+5。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就不同。(4)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5+1=61+5=6)(5)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师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得数相同,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2.教学6-1和6-5。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主题情境图右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这幅图中一共有6个圆片,被分成了5个和1个两部分)①从女孩的角度看,6被分成了哪两部分?从6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一部分,还剩多少个圆片?怎样列算式?(学生观察,写出算式:6-1=5)②从男孩的角度看,情况又是怎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6-5=1)(2)想一想,同一幅图,为什么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呢?(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3)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6-1”和“6-5”比较简便呢?(6可以分解成1和5,所以6减5等于1,6减1等于5)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借助圆片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一图两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在观察、比较中继续深化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感知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教学4+2、2+4、6-2和6-4。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中间笑脸图。(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一共有多少个笑脸?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从右往左看呢?(4+2=62+4=6)(2)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4+2等于几呢?怎样计算2+4等于几呢?(引导学生从6的组成进行理解)(3)根据笑脸图,你能列出减法算式吗?(学生小组交流后写出算式:6-2=4,6-4=2)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我是这样想的,从6个笑脸中去掉2个笑脸,就剩下4个笑脸了。生2: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类似,从6个笑脸中去掉4个笑脸,就剩下2个笑脸了。(4)如果不看图,你想怎么计算这两道减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两道减法算式的得数)小结:同一幅图,观察的角度不同,不仅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4.学生合作学习5+2、2+5、7-2和7-5。(1)教师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师:刚才同学们很聪明,根据笑脸图列出了四道算式。那你们有信心根据这幅小棒图也列出四道算式吗?(课件出示小棒图)(2)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根据摆和算的过程,观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3)汇报,全班交流。(5+2=72+5=77-2=57-5=2)(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5.学习3+3和6-3。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三角形图。(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2)想一想,为什么这幅图只能列出两道算式?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因为这幅图分成的两部分相等)小结:当两部分的数量相同时,根据同一幅图只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理解“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促进学生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精品模板助您成功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8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创设了“乡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拨钟面”“制作作息时间表”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把对时间的认识与有趣的现实情境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2.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钟面先在小组内进行活动: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安排了“找生活中的电子表”“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帮小熊修钟表”“小小设计师”等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钟面模型学生准备钟面模型教学过程⊙情境引入1.创设情境。(1)展示课件: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配有闹钟“嘀嗒”声)师: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声)谁家的钟声这么响?(2)课件出示主题图。①小红正在干什么?(起床)②谁能告诉大家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7点、7时)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墙上的挂钟、床头柜上的电子表)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导入新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情趣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1)认识钟面。学生拿出实物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认识钟面。(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a.有两根指针,一根长的,一根短的。b.有从1到12这12个数。c.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教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勤学乐施积极进取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9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15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2.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能力目标1.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2.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目标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重点难点: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教学准备: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2.学生方面的准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调皮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请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2.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3.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二、新授实施1.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2.请你用7个小圆片模仿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教师巡视辅导。3.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形状,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丽?4.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长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三、练习尝试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呢?(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图。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2.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组内交流评比。3.教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四、探究巩固1.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来发明星座,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2.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通用参考你我共享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10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①使学生掌握以计数单位为标准的数数方法。②认识计数单位百、数位百位,以及计数单位、数位、位数之间的关系。③掌握基本的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教学设计:一、导入: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板书:100以内的数)下面请小朋友拿出纸,在纸上写一个100以内的数。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请生站起来读一读你写的数。读数和写数都从哪起的呢?————板书: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三、数的复习1、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往前数5个。再从它往后数5个。请个别生起来数。问:刚才他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数的)————板书:一个一个数。还能怎么数?(几个几个数)————板书:几个几个数。2、小动物也在数数。我们一起来看看。瞧:出示企鹅:24、26、28、……请小朋友接下去数。小猫:95、90、85、……也请小朋友接下去数。3、你能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喜欢几个几个数,就几个几个数,直到老师喊停为止吗?四、数的组成的复习。1、老师也写了一个数,我来介绍一下:它是由4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它是几呢?(板书该数)2、你能有这种方法向同桌介绍你刚才写的数吗?3、请几生来介绍。老师板书数字。问:刚才大家都是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的呢?————板书:组成。4、这回小猫也介绍了几个数,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出示:小猫。大象。小兔。让学生在练习纸中做一做。做完后汇报,其中,小猫: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大1。请生说一说怎样想的。师:哦,小猫是根据数据数位上的数来介绍的。除了小猫指着个位和十位以外,我们还认识哪个数位?(百位)它们这三位是怎样排的?板书:百位十位个位(各位上的数表示……十位上的数表示……百位上的数表示……)写的数是两位数的请举手,三位数的起立,一位数的招手。5、请个位上的数是7的同学起立。请十位上的数是5的同学起立。请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的小朋友起立。(能把像这样的数都找出来吗?写一写练习纸上)五、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1、老师也想请小朋友来猜个数。(用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提醒学生。直到猜对为止,并板书:这个数:87)2、你写的这个数和老师写的这个数来比一比(板书),用上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3、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除了用刚才多一些,小一些,多的多,少的多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呢?4、完成练习,校对。说说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先看什么,再看什么。5、黑板上有这么多的数,你能用>或<符号把它们连起来吗?()>()>()>()>()()<()<()<()<()请生在练习纸上写一写。小蜜蜂们也排着队出发去采蜜了(出示图片)它们该采哪朵花呢?你能帮它找一找吗?完成练习。六、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师:恩,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数,复习了数数,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大小的比较……七、游戏:抢答在64和66的中间比79少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1由8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不要努力做一个成功者,而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整合汇编简单易用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11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的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悟有序思考的价值。教具准备: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2.复习。[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看来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圆片挪来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数,分别是2、11和20。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5个数。分别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样摆能表示最小的数吗?怎样摆能表示最大的数?]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5.在操作中学生体会有序思考教师提问,学生摆后回答(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有志者,事竟成。同学互助一起进步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12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2掌握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考考你。师说数,生说数的组成。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情境图,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三、解决问题,探究算法。1.小松鼠和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25+4=29(个)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等过程,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练习:32+5=5+74=74+3=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25-4=21(个)生经历动动手、动动脑,试着总结出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练习:38-6=77-3=四、完成练习,巩固新知。1.生独立完成课本52页第4题,集体纠错、订正。机动作业:课本第1题、第3题。五、课堂小结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采松果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25+4=29(个)25-4=21(个)除非想成为一流,否则就是二流。简单易用轻享办公2022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案1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2~33页想想做做第1~4题[教材简析]分与合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观察两部分合起来是几个,认识掌握数的组成,为10以内数的加和减打好基础。教材分2~5的分与合、6~9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三段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分与合三段内容的编排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6~9的分与合恰好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6的分与合作为例题出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并从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中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总结出7的组成。而8、9的组成则放在了想想做做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进一步体会分与合。此外,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对口令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教学难点是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设疑:茄子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同学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提问: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教师板书6的组成[评:由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气球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________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把三种分法按顺序排列,找到每种分法有几种说法,都是通过自主探索得出的,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很好地鼓励了学生在自我尝试中主动学习]二、动手操作,尝试练习提问:茄子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每人奖7个○,你能把○分成2堆吗有几种分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填完后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评:7的分与合的教学,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分一分,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指名板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同时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学习的结果。]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1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一连2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3想想做做第3题(对口令)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4想想做做第4题(吃螃蟹)提问: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茄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只螃蟹就归你吃教师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最后统计谁吃得多[评:想想做做中的题是6、7分与合的巩固练习,教师把这些题以活动、游戏的形成呈现,如对口令、吃螃蟹,进一步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口令,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四、揭示课题,巩固应用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教师板书课题:6、7的分与合五、激励评价,猜数下课叙述: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茄子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教师先与学生猜,同桌之间再猜)[总评]6、7的分与合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6的分与合作为例题出现,用学生喜爱的小气球创设情境,从而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出6的组成。7的分与合放在试一试中作为练习的形式出现,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通用参考你我共享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