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试卷结构
一、单选(20*2)
二、简答(3*10)
三、材料分析(2*20)
四、教学设计(2选1*40)模块比例题型教育基础20%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学生指导
班级管理30%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学科知识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50%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教学设计题合计100%单项选择题:约27%
非选择题:约73%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属性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起源
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广义的教育。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的词源学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汽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B项“初生婴儿吸奶”是本能行为,不是有目的的,故不选。(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的永恒性
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2.教育的阶级性
3.教育的历史性
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也会不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三)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
(二)生物起源论
(三)心理起源论
(四)劳动起源说(一)神话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二)生物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观点: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三)心理起源论
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代表人物:【美】孟禄。
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这两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四)劳动起源说
科学的教育起源观点。
观点: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苏联】凯洛夫。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教育没有独立的形态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无专门人员从事教育
教育目的:生产和生活
教育无阶级性(二)古代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
(1)中国
夏: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国学”与“乡学”
“六艺”教育(以礼乐为中心)(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科课程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2)欧洲
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
雅典教育: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2.封建社会的教育
(1)中国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2)欧洲
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又称僧侣封建主教育。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又称世俗封建主教育。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3.近代教育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据推测,校、序、庠都是当时的小学。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种小学设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办私学形成了一种风气,其中,又以孔子办的私学规模为最大。此后,各朝代不但有官办的小学,也有私办的小学。(二)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2.清末的小学教育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入学对象为7岁儿童,修业年限为5年。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3.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
1919年,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这一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但各地方视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三)建国以后的小学教育
1.普及小学教育
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2.学制改革试验
建国以后,我国便对小学原来的六年制(4-2制)的学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又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
3.教学改革试验
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二)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三)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四)小学教育的全面性考点突破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到电影院看电影
B.幼蜂学筑巢
C.师傅带徒弟
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故B项幼蜂学筑巢不属于教育现象。“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
A.广义的教育现象
B.狭义的教育现象
C.既是广义的教育现象又是狭义的教育现象
D.教育的作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狭义对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我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古籍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尽心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教育一词。狭义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教育
B.思想道德教育
C.社会教育
D.家庭教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现代教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继承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说明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恩格斯
C.勒图尔诺
D.沛西·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孟禄是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CD对应的是生物起源,B是劳动起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华生
C.沛西·能
D.马克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是心理起源;B华生是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D马克思是劳动起源。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物起源论者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根据历史记载,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于()。
A.夏
B.商
C.周
D.春秋战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我国学校形态最早出现在夏代。我国的学校最早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夏代是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夏是奴隶社会时期。故选B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六艺是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西周属于奴隶社会时期;B是国外的;C是我国封建时期,不是奴隶时期。宋代才把儒家经典浓缩成《四书》、《五经》;D是《四书》的一部分。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是奴隶社会,B是国外的,D是奴隶社会时期的著作,属于“四书”。故选C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
A.宋代以后
B.春秋战国
C.明清时代
D.隋唐时代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而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原始社会生产力贫乏,教育是与生活密切联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不包括()。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CD是三艺的内容。“四书”是我国封建时期的教育内容,不是古希腊的。故选A。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艺术教育
B.军事体操教育
C.读写算的教育
D.文化知识教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和武士,注重军事体操教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就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①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②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③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
——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④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朱熹提出)。
——启发诱导的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学记》
我国的《学记》(收入《礼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年,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
①教育的作用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②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预时孙(xùn)摩原则——“禁于未发谓之预,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相观而善谓之摩。此四者,教之所由也”。这包括四条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集体教育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2.西方
(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产婆术”。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即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
(2)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99)
创办了一所学园,名字叫“Academy”(阿卡德米),它是希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欧洲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3)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学》中。
①灵魂说:认为灵魂分为植物的(生物性)、动物的(感觉和欲望方面)、理性的(认识与思维)。
②教育目的:不仅为国家培养人才,还要使年轻一代和谐发展。
③实施体、德、智三育。
④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适应。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4)昆体良(公元35—96)
昆体良是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雄辩术原理》),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并与其他学科并列。
1.夸美纽斯(1592—1670)
《大教学论》(1632年出版),此书被认为是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2)他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2.洛克(1632—1704)
(1)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2)提出“绅士教育思想”。3.卢梭(1712—1778)
(1)主张自然主义教育
(2)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和青春期四个阶段,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4.赫尔巴特(1776—1841)
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1)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3)教育性教学原则。
(4)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5.杜威(1859—1952)
(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的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3)论课程与教学
活动课程
(4)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5)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诞生
1.苏联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和主要思想
马卡连柯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
2.我国教育家及主要思想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四)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分册》等著作,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考点突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要说明学习和思考不能偏废,要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
A.朱熹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出自孔子,他是第一位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
A.研究范围
B.研究对象
C.研究任务
D.研究课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故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的关系。
A.宗教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政治家把教育作为统治大
众的工具,具有政治的性质。“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中国古代的()。
A.《论语》
B.《礼记》
C.《学记》
D.《孟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是一种启发式思想。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卢梭的《爱弥儿》
B.斯宾塞的《教育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诞生。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奇
B.洛克
C.卢梭
D.杜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是瑞士人,B是英国人,D是美国人。故选C。法国卢梭(1712—1778)主要的教育观点是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作品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教育漫话》
D.《爱弥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卢梭作品是《爱弥儿》。A是柏拉图作品,B是亚里士多德作品,C是洛克学生总结其日记形成的作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杜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学的伦理学基础,主张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体现教育性,即教会学生做人道理。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培养》
C.《普通教育学》
D.《民本主义与教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B属于古代著作,CD都比A的时间晚。《理想国》一书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卢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理想国》一书的作者是柏拉图。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是苏格拉底的观点,B是赫尔巴特的观点,D是杜威的观点。故选C。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马卡连柯主张集体教育思想,选B。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
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教育科学研究方式
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方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
学校教育科研的对象:在学校教育科研活动中,所研究的对象为问题。问题性是教育科研的主要特征,提出问题是教育科研的第一个环节。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课题选择
(二)查找文献资料
(三)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四)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五)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六)研究报告的撰写
(七)课题结题
三、课题选择选题的原则
(1)教育性
(2)实践性
(3)可行性
(4)适宜性
(5)伦理性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式
(一)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之后,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全面调查就是用来调查某一事物和现象的全面情况。
重点调查是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调查的对象,借以推断、说明总体的一种调查。
个案调查是对一个单位、一个事件或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
主要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5,10,15,20,25)
3.分层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同质层,再在各层内随机抽样。(按年级、性别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1.题目——介绍调查主题与对象。
2.引言——阐述调查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等。
3.正文——主体部分,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分析统计整理后,归纳出若干项目进行叙述。
4.讨论与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进一步阐述,亮出自己的观点,针对调查结果写出对教育教学工作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5.结论——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简单交代调查研究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二)行动研究
1.行动研究的含义
教育实践工作者为改善教育教学实践而开展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行动研究重点在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2.行动研究的特征
(1)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实践。行动研究直接探讨如何改进实践,这一点将之与其他研究区别开来。诸如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现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但是不能直接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研究与教学是合为一体的。
(4)研究的循环性。3.行动研究的步骤
(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设计研究方案
(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5)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6)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三)经验研究
经验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回顾和反思、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类型。
(四)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的含义: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一现象、事件或某个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个案研究是指个案研究应用于教育情境解决教育问题或建立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五)叙事研究
叙事即叙述故事,即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讲故事。因此叙事研究是指通过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六)实验研究
1.实验研究的含义
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一种研究。
2.实验研究中几个常用概念
变量:随着条件或情境的变化而在数量或性质方面发展变化的人、事物或现象的某方面特性。
自变量:能引起被研究的特性发生变化的变量。
因变量: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五、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方法
(一)实物分析法
实物分析法是指通过收集相关的实物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某种现象或某个教育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是人类认识和了解世界最为基本的途径之一,是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三)问卷法
问卷法是指究者把研究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具体问题,编成书面试卷,交给所选择的人员进行书面回答,从而收集和分析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四)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研究者进行访问或与被研究者谈话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五)测验法
测验法是借助测验工具,通过测试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测验法具有预测、诊断、评价和选拔的功能。根据测验内容,可以把测验法分为如下几类:
智力测验:测量智力水平;
能力测验:测量人一般能力或特殊能力;
个性测验:测量人的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hp开发技术面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白银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南充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齐齐哈尔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莆田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邮储银行2025长春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云南地区
- 农业银行2025新乡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吴忠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山南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PEP小学英语单词表(3-6年级)
- 2020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教材分析解读课件
- 忠县介绍课件
- DB4401-T 43-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防冲撞设施-(高清现行)
- 保障和改善民生课件
- 教学课件:《新能源材料技术》朱继平
- 专业技术职称与职业(工种)技能人才评价对应表(试行)
- DB37∕T 4328-202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银行信贷实务与管理课件
- 实习任务书(标准模版)
- 钢结构加工制造方案(6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