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题型-原句VS改句效果比较鉴赏_第1页
高考新题型-原句VS改句效果比较鉴赏_第2页
高考新题型-原句VS改句效果比较鉴赏_第3页
高考新题型-原句VS改句效果比较鉴赏_第4页
高考新题型-原句VS改句效果比较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句VS改句”表达效果赏析

——新高考山东卷语用新题型探究2023/11/5请分享一下你做这类题时的思考步骤或者解题思路。找不同定角度析效果明准透“原句VS改句”表达效果赏析

2023/11/5一、找明不同梳理角度2023/11/5例1:原句: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改句:在紫禁城空旷浩大的空间中,雨点慢慢降落,从天而降。例2:原句: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嘚嘚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响上了山去。改句: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例3:原句: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麦地是庄稼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改句: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推着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麦地是庄稼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一、找明不同梳理角度2023/11/5原句: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改句:在紫禁城空旷浩大的空间中,雨点慢慢降落,从天而降。语序变化比喻一、找明不同梳理角度找明不同定准角度用词2023/11/5原句: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改句:在紫禁城空旷浩大的空间中,雨点慢慢降落,从天而降。句式变化(语序变化)①原句中副词“或许”是一种主观感受,增添了可能性。同时,“慢动作”这个词凸显了雨点降落的姿态,与空间的宏大有关。②原句运用比喻,将雨点比喻成伞兵,生动形像。③原句中将“太过浩大”放在“空间”后面做谓语,强调空间浩大。修辞手法(比喻)一、找明不同梳理角度找明不同定准角度精妙用词(副词、名词)2023/11/5原句: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嘚嘚的马蹄声又一路响上了山去。改句: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精妙用词(拟声词)句式变化(长句短句)语体风格(口语化)找明不同定准角度一、找明不同梳理角度2023/11/5原句: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嘚嘚的马蹄声又一路响上了山去。改句: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①原句使用了拟声词,生动准确模拟出凿石声、说话声和马蹄声,更能体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读来如身临其境,表达效果更好。②原句长短句结合,富于变化,表达灵动随性,符合人物恬然自适的心境。③原句表述偏口语化,亲切生动,与上下文语体风格一致。精妙用词(拟声词)句式变化(长句短句)语体风格(口语化)一、找明不同梳理角度找明不同定准角度2023/11/5原句: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麦地是庄稼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改句: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推着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麦地是庄稼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修辞手法(拟人)篇章结构(照应下文)逻辑顺序(观察顺序)一、找明不同梳理角度找明不同定准角度2023/11/5原句: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麦地是庄稼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改句: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推着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麦地是庄稼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1.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装有农具的咕噜车赋予了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人们对收获的渴望和迫切心情。2.原句先写车子再写人,符合观察者视觉的先后顺序,富有镜头感和画面感,3.原句将“农人”具体为“男人和女人”,与下文“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相呼应”。修辞手法(拟人)篇章结构(呼应下文)逻辑顺序(视觉顺序)一、找明不同梳理角度找明不同定准角度2023/11/5“原句VS改句”鉴赏角度角度一句式变化角度二修辞手法角度三精妙用词角度四语体风格角度五篇章结构角度六逻辑顺序……一、找明不同梳理角度2023/11/5二、定准角度析透效果2023/11/5夜晚的黄姚,有点像寓言。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巷子忙碌了一天,在红灯笼的轻摇下,睡得很沉。天的穹庐笼盖了四野,一切都在孕育。有什么掉进了水里。偶有一两声虫鸣。我相信,只要经历过黄姚以及黄姚的夜晚,他会变得深涵而宁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月像一盏青灯,照着我上层层石阶,毫无声息地照着屋顶,整个古镇覆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山东威海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考语文试题)二、定准角度析透效果2023/11/51.原句: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改句:月像一盏青灯,照着我上层层石阶,毫无声息地照着屋顶,整个古镇覆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鉴赏角度:1.修辞手法2.精妙用词3.表述主体找明不同定准角度析透效果——山东威海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考第20题鉴赏角度:句式变化、修辞手法、精妙用词、语体风格、篇章结构、逻辑顺序……二、定准角度析透效果表述主体2023/11/51.原句: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改句:月像一盏青灯,照着我上层层石阶,毫无声息地照着屋顶,整个古镇覆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①原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月”当做“我”的同伴,更能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平等的关系。鉴赏角度:1.修辞手法找明不同定准角度析透效果——山东威海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考第20题二、定准角度析透效果2023/11/51.原句: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改句:月像一盏青灯,照着我上层层石阶,毫无声息地照着屋顶,整个古镇覆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鉴赏角度:2.精妙用词——山东威海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考第20题②原句运用“提、随、跃”等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的灵动性。以动写静,更好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二、定准角度析透效果2023/11/51.原句: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改句:月像一盏青灯,照着我上层层石阶,毫无声息地照着屋顶,整个古镇覆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①原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月”当做“我”的同伴,更能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平等的关系。鉴赏角度:1.手法技巧2.精妙用词3.表述主体——山东威海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考第20题②原句运用“提、随、跃”等动词,以动写静,更好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的灵动性。③原句表述主体一致,与上下文衔接自然。表述主体一致,原句各分句都以“月”为主体,表现月夜的幽静,全句衔接自然。二、定准角度析透效果收获1:结合文本答题;收获2:角度和效果对应。收获3:鉴赏可以有层次2023/11/5三、探究真题精益求精2023/11/5

我固执地挑了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语文试题)三、探究真题精益求精2023/11/5原句: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语文试题)鉴赏角度: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②适用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①强调重点不同:改句重点落在“一扫而光”,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收获4:在语境的宏观视野下,思考鉴赏角度!三、探究真题精益求精1.句式变化2.篇章结构3.

语体风格2023/11/5原句: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语文试题)鉴赏角度: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②适用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①强调重点不同:改句重点落在“一扫而光”,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收获4:在语境的宏观视野下,思考鉴赏角度!三、探究真题精益求精1.句式变化2.篇章结构3.

语体风格2023/11/5四、小试牛刀学以致用2023/11/5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芒,江波阔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原句: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改句: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关注语境①原句使用了三个短句,节奏明快、有力,并和前文句式保持一致。改成长句后就没有这个效果了。②原句使用“参差隐现”这个词,很好地表现出樵夫钓客的身影状态和一种朦胧的感觉;且这里的“参差隐现”是与“萧散淡泊的诗意”紧密相连的,删掉后,就缺失了这层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