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件_第1页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件_第2页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件_第3页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件_第4页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1、理解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各阶段的课程目标及新课程目标的时代意义;3、理解并识记课程结构的内涵,了解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及特点;4、理解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关系,了解我国新课程标准及其框架,认识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意义;5、了解教育目标的层级性,理解并识记课程标准陈述的三种基本方式。学习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第一节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其实现必须通过具体的培养目标来达成。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其实现必须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来达成。一、课程目标概述(一)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活动和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主要通过课程方案(或课程计划)以及其中的具体学科体现出来。其实现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达成。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二)课程目标的确定1、为何要确定?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为课程评价提供准则。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2)如何确定?A、明确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课程目标: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学生本位的课程目标:强调课程的个体发展价值学科本位的课程目标:强调课程的学科发展价值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B、考察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研究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和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标准的要求研究具体学科领域的专家对本学科发展现状的概括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二、新课程的目标(一)新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对各种要素(学生、学科、社会)及现状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的结果(二)基础教育各阶段的课程目标1、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发展目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2、义务教育课程目标3、普通高中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三)新课程目标的时代意义1、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社会本位、忽视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2、重新界定了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界定为“适应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3、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目标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科学与人文素养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

三、课程结构(一)课程结构的内涵是指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各种课程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即课程类型之间的关系形态、科目之间的关系形态、科目内容之间的关系形态、课程规定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关系形态等。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程要素:此处的课程要素并非指课程开发的目标、实施、评价等,而是指课程类型、具体科目以及科目内容。关系形态:指课程体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的关系形态是指不同课程类型之间所形成的比重关系,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例关系;科目之间的关系形态是指同一课程体系中不同科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如语文、数学、历史等科目之间的比例关系;科目内容之间的关系形态指同一科目中不同内容之间所形成的比例关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

(二)课程结构的确定1、将国家意志和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2、根据课程目标规划和设计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要素,是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3、制定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基本策略和方针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三)我国现行课程结构的缺陷(讨论)1、课程类型结构单一(在学校课程中学科、分科、必修、国家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2、学校课程中个科目之间的比例失衡(如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比重过高)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四)新课程结构及其特点课程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从整体上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明确的规定;它主要包括各种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及其所战课时的比重。新的课程计划主要有两个: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现行课程新课程思想品德404416语文22001850-2126数学14861200-1386外语400555-740科学865752-937社会557525-615体育与健康744832-1017艺术1016832-1017国家新课程与现行课程的比较(各学科课时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对高中课程内容容量的看法

78.2%的校长认为课程内容的量偏多,66.2%的校长认为课程难度过大;

37.1%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偏多,36.7%的教师认为高中课程内容难度过大。对高中课程内容难度的看法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介绍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2.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3.普通高中培养目标4.课程结构5.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体现素质教育要求,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立足我国实际,注意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2.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2.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2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3.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关于学习领域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 数学人文与社会 科学体育与健康 技术综合实践活动 艺术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设置学习领域: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既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避免并学科目过多,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关于科目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等12-13个科目;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多种外语。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关于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新课程结构的特点A、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结构原则均衡性: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B、形成了较严密的课程综

合与分化的体系结构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及不同学科的整合。如《品德与生活》,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初中: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C、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了整合和改造D、普通高中课程呈现出三级结构学习领域:由价值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科目模块:组成科目的各个组成部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各科目内容结构示意(高中)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语文1语文5语文4语文3语文2语文必修选修系列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系列3系列4系列2系列1数学4数学5数学2数学3数学1数学必修选修系列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英语1英语2系列1英语3英语4英语5英语(日语、俄语框架一致,内容有所区别)必修选修系列系列2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历史选修模块历史1历史2历史3必修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1历史2历史3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历史必修选修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现代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1历史2历史3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历史必修选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近代以来的中国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就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1历史2历史3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历史必修选修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发现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和发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反思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物理1物理2物理必修选修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功与机械能守恒万有引力与航天物理学与自然规律物理学与科学发展物理学与现代技术物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系列11-1:电磁现象和规律电磁技术与社会家用电器与生活1-2:热现象与规律热与生活能源与社会发展系列2系列32-1:电场与直流电路电磁波与信息技术2-2:磁场与力电磁感应与电机2-3:力与机械热与热机2-4:光与光学仪器原子结构与核技术3-1:电场、电路、磁场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3-4:机械振动与电磁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与相对论3-5: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地理地理1地理2地理3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城乡规划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与生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多媒体技术应用

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初步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现代农业技术

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设计

服装及其设计

电子控制技术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美术绘画•雕塑美术鉴赏书法•篆刻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

从上述系列中任选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选修系列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音乐鉴赏演奏音乐与舞蹈歌唱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

从上述6个模块中任选2-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选修模块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艺术与文化系列艺术艺术与科学系列艺术与情感系列艺术与生活系列

上述四个系列共16个模块,从中任选6个模块,获得6个必修学分。生活中的音乐身边的设计身体表达的艺术戏剧创编入门音乐的情感表现视觉语言表达舞蹈即兴表演戏剧表演基础民族民间音乐图形的奥秘舞蹈与服饰中外戏剧欣赏音乐与科学材料与造型艺术乐舞与身心健康影视特技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田径运动体操类运动球类运动新兴运动冰雪或水上运动民族民间体育体育与健康

从上述系列中选修若干模块,确保每周两节教学时间,获得11个必修学分,其中田径运动、健康教育专题各应保证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选修系列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及说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及说明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生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原则上每个模块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每学年宜相对集中地安排课时。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周社会实践,可获得2学分;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持有相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5、选择和编制课程内容的原则(1)时代性课程内容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2)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应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3)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本方案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创新1、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现代科技成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内容与生活联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2、课程内容的人文化强调全面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正确的世观、价值观、人生观。科学与人文、环境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3、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创新教材开发强调面向未来,面向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创造性地教学。重基础:求精、求实、求新。重结构:按照新理念和突破点,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突出探究,要过程也要结果。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问题与挑战如何使新课程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课程→教材→课堂→学生”之间的落差;如何处理好课程设计的总体规划与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如何增进地方、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如何解决新课程的理念与现行制度的矛盾;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第二节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意义一、课程标准概述(一)内涵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指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其主要是描述学生在某一段学习之后的行为改变。其规定的是学生在自身努力或老师的帮助下一段时间后都能达到的要求。其描述应该是可操作或可测量的。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正统性。(二)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三)课程标准与教材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而教材则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二、我国现行课程标准的框架课程标准的框架指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三、学段与水平的划分它的划分尺度不一,有的以年级为单位,一个年级一个水平;有的按二或三年一个水平。我国现阶段课程标准中学段与水平的划分也有一定的规范。除数学课程标准按1—3年级、4—6年级、7—9年级与10—12年级来设计外,其他课程基本上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与10—12年级来设计。四、现阶段已出版的国家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五、课程标准的陈述(一)教育目标的层级性层级陈述名称制定者特点举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