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控制要求_第1页
锅炉燃烧控制要求_第2页
锅炉燃烧控制要求_第3页
锅炉燃烧控制要求_第4页
锅炉燃烧控制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B&WB-2028/17.4-M锅炉锅炉说明书50-G12400-0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BABCOCK&WILCOXBEIJINGCOMPANYLTD(SINO-U.S.)二零零五年十一月BOILERINSTRUCTION3B&WB-2028/17.4-M锅炉锅炉说明书50-G12400-0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BABCOCK&WILCOXBEIJINGCOMPANYLTD(SINO-U.S.)二零零五年十一月BOILERINSTRUCTION第八章锅炉燃烧控制要求B&WB-2028/17.4-M锅炉50-G12400-0B&WB-2028/17.4-M锅炉锅炉说明书 50-G12400-0本章主要叙述适用于前后拱“W”型火焰布置的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燃用无烟煤的浓缩型EI-XCL(EnhancedIgnition-AxialControlLow-Nox)燃烧器及其辅助设备(包括开式风箱,高能点火装置等)的结构、布置、操作和维护检修等内容。在使用本燃烧器之前,操作者应完全熟悉本燃烧系统的特点及特定的使用条件,对其控制系统及相关设备也应有充分了解。一、制粉系统关于设计煤种及灰渣特性前章已有交代。制粉系统应能保证供给燃烧所需要的煤粉量与设计要求的煤粉细度以及适当的风温和通风量,并能适应外界负荷的变化及时改变给煤量和风量。为了保证炉内热负荷分布均匀,使锅炉能长期正常运行,煤粉管道的设计和布置应使各燃烧器之间的一次风量及煤粉量尽可能均匀。一次风分配偏差在5〜10%范围内,煤粉浓淡偏差不大于10%。本工程制粉系统为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配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设备部件少、输粉管路阻力小、输粉电耗小、维护方便、运行灵活可靠、负荷响应快等特点。在额定负荷下,与中速磨相比能保持较低的风煤比,同时获得较高的煤粉浓度。采用冷一次风机可以减少厂用电和提高一次风机运行的可靠性。每台锅炉配有六台沈重制造的BBD4060A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每台磨煤机对应锅炉4只燃烧器,每台锅编制校对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日期B&WB-2028/17.4-M锅炉锅炉说明书 50-G12400-0炉共24只燃烧器,对称布置在锅炉的前后拱上,前后拱各12只燃烧器。投运的磨煤机台数,燃烧器数量与锅炉负荷关系可参考下表:锅炉负荷t/hBMCRTMCRTRLTHAVP75CP50VP45THO煤耗(设计煤种)t/h264.6254.1254.1237.2183.8129134.2242.2投运磨煤机台数台66664336投运燃烧器台数台2424242416121224煤粉细度r90%66666666停运磨煤机(推荐)台////可任意停两台磨;一般ABC(DEF)3磨不推荐同时停2台ABC和DEF磨不推荐同时停运ABC和DEF磨不推荐同时停运/注:表中低负荷时磨煤机运行数量,运行人员可根据磨煤机装球量进行适当调整;考虑炉内温度场均匀性投切磨顺序仍按本表推荐。磨煤机的型式、型号和出力◊型式: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型号:BBD4060A型◊单台磨煤机最大出力:〜46t/h(按锅炉设计煤种)◊煤粉细度:R90=6%◊磨煤机出口风温:120°C燃烧器与磨煤机的匹配关系既考虑了部分磨煤机停运时,运行燃烧器沿炉膛宽度方向的均匀性和对称性,又尽量考虑了同台磨煤机的出粉管道长度的一致性,以确保炉膛出口烟温和气流的均匀分布以及各燃烧器之间风粉

B&WB-2028/17.4-M锅炉锅炉说明书 50-G12400-0分配尽量均匀。燃烧器与磨煤机之间的匹配示意图如下:后拱12A磨4312A磨4312B磨4312C磨3412D磨3412E磨4312F磨43二、锅炉燃烧系统:二、锅炉燃烧系统:C1B1A1C2B2A2F1E1D1F2E2D2D3E3F3D4E4F4A3B3C3A4B4C4前 拱开式风箱(燃锅炉燃烧系统由浓缩型EI-XCL燃烧器、乏气管、分级风管、烧器二次风和分级风风箱)、高能点火装置、炉前油系统、贴壁风风箱、火焰检测器(本公司不供)等组成。开式风箱(燃浓缩型EI-XCL燃烧器的原理和结构(图4-1)由前章分析可知,本工程锅炉设计和校核煤种均为低挥发份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着火温度高、燃烧稳定性差、燃尽率差、结渣性强。对无烟煤而言,解决着火的主要措施是提高一次风粉混合物的煤粉浓度、提高煤粉气流温度、将高温烟气回流至着火区、采用卫燃带增强着火区辐射热量;而解决燃尽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煤粉细度、提高燃烧区温度、延长煤粉在燃烧区的停留时间、分级送入二次风、适量增大过量空气系数。B&WB-2028/17.4-M锅炉锅炉说明书 50-G12400-0本工程对以上各种措施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如煤粉气流温度为120°C、煤粉细度R90=6%、合理的炉膛尺寸及一次风速的选取,以延长煤粉的停留时间、二次风采用分级送风的方式等。但由于受到磨煤机通风量的限制,进入燃烧器的煤粉浓度偏低,并非着火的最佳浓度。为此,本公司与美国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合作,共同研制出新型的浓缩型EI-XCL燃烧器,提高了煤粉浓度有利于解决无烟煤的着火和燃尽问题。该燃烧器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获得更高的煤粉浓度和分级送风。燃烧器布置在炉膛的前后拱上,并垂直于前后拱,前拱一排,后拱一排,每排各有12只燃烧器,每台锅炉共有24只燃烧器,其中12只燃烧器的二次风顺时针方向旋转,另12只逆时针方向旋转。燃烧器的布置见图4-2,燃烧器设计数据见表1。如图4-1所示,来自磨煤机的一次风煤粉气流在经过浓缩型EI—XCL燃烧器弯头前,先通过一段偏心异径管加速,大多数煤粉由于离心力作用沿弯头外侧内壁流动,在气流进入一次风浓缩装置之后,使50%的一次风和10%〜15%煤粉分离出来,经乏气管垂直向下引到乏气喷口直接喷入炉膛燃烧,其余的50%一次风和85%〜90%的煤粉由燃烧器一次风喷口喷入炉内燃烧。本工程煤粉细度R90=6%,浓缩后一次风的煤粉浓度提高到1.0〜1.1Kg煤粉/Kg空气,从而降低了煤粉着火所需的吸热量,有利于煤粉的着火与稳燃;旋流引入的内外二次风可及时卷吸高温热烟气并适时补充燃烧所需的空气,有利于煤粉的着火与燃尽。燃烧所需空气除了从拱上通过燃烧器内、外二次风套筒引入炉膛外,在下炉膛前后墙适当位置也布置了分级风,采用风墙的形式引入炉膛,形成了水冷B&WB-2028/17.4-M锅炉锅炉说明书 50-G12400-0壁四周的富氧气氛。分级风的控制与燃烧器的投入和停运相关联。实现分级燃烧,既可有效地抑制NOx的生成,也能防止水冷壁的结焦。浓缩型EI-XCL燃烧器上配有双层强化着火的轴向调风机构,从风箱来的二次风分两股分别进入到内层和外层调风器,内层二次风产生的旋转气流可卷吸高温烟气引燃煤粉,外层二次风用来补充煤粉进一步燃烧所需的空气,使之完全燃烧。内、外层二次风的旋转方向是一致的,旋流强度可以通过调整轴向叶片的设置角度而改变。旋转气流能将炉膛内的高温烟气卷吸到煤粉着火区,点燃煤粉并使之稳定燃烧。同时,可以利用调整轴向叶片的设置角度来改变旋流强度,从而调节煤粉气流的下冲能力,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下炉膛的空间,使煤粉进行有效的燃烧。采用这种分级送风的方式,不仅有利于煤粉的着火和稳燃,增强燃烧器对煤质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控制火焰中NOx的生成。在燃烧器调风器入口设有二次风调风套筒,控制调风套筒的位置(即开度)可以控制进入单个燃烧器的二次风量。内二次风由调风器内套筒和煤粉管道构成的内二次风通道进入燃烧器。在通道入口端设有调风盘,改变调风盘的位置(即开度)可以调节进入内二次风通道的风量,从而改变单个燃烧器内、外二次风的风量比。通道内装有16个轴向可调叶片,叶片之间用曲柄连杆与内调风环相互连接,再通过连接管与燃烧器外盖板上的驱动装置连接。当旋转驱动装置使内调风环向外移动时,16个轴向叶片开度减小;内调风环向里移动时轴向叶片开度增大。通过改变轴向叶片的角度可以改变内层二次风的旋流强度。内二次风轴向叶片的最大开度为60°(与燃烧器轴线夹角成30°),最小开度为20°(与燃烧器轴B&WB-2028/17.4-M锅炉锅炉说明书 50-G12400-0线夹角成70°)。内二次风在喷口处沿着煤粉射流的边界形成一个局部的回流,卷吸高温烟气形成稳定的着火区域,保证了煤粉及时着火。外二次风由调风器外套筒和调风器内套筒构成的外二次风通道进入燃烧器。外二次风调节机构包括两组叶片,第一组是布置在通道前端的固定叶片,主要是使空气沿外二次风通道周向均匀分布;第二组是轴向可调节叶片,主要是使二次风产生强烈的旋流并均匀地混入火焰中,它同样是由16个轴向叶片组成,传动机构与内调风叶片相同,外调风叶片的最大开度为80°(与燃烧器轴线夹角成10°),最小开度为40°(与燃烧器轴向夹角50°)。调风套筒、调风盘以及内外二次风可调轴向叶片的最佳位置设定是在燃烧器的冷态和热态调试期间反复调整后确定的。调风器的各项设定位置应标记在调节手柄上以供运行时参考。调试前燃烧器调风机构的推荐位置如下:调风套筒开度约80%;调风盘开度50%;内二次风轴向叶片开度45°(与燃烧器轴线夹角成45°);外二次风轴向叶片开度60°(与燃烧器轴线夹角成30°)。在最佳运行位置确定后,运行期间,如煤质变化不太大时,除调风套筒外,燃烧器的调节机构均不需进行调节。众所周知,风煤分配的均匀性无论对提高燃烧效率、防止结渣和高温腐蚀还是减少NOx的生成都有重要意义。浓缩型EI-XCL燃烧器采用了控风和测风装置,以维持运行中各燃烧器之间风量的平衡以及单只燃烧器内、外二次风风量的合理分配。每个燃烧器都设有两个测风装置,分别位于内、外二次风通道的入口处,它是一个环形毕托管,由独立的两个母管连着六根径向布置的测量管组成。该装置用于调试时调平各燃烧器间的空气流量以及内、夕卜B&WB-2028/17.4-M锅炉锅炉说明书 50-G12400-0二次风风量的配比。用户应在每个燃烧器上安装两只差压计,分别与内外两个测风装置的母管相连。注:毕托管的作用为:作为锅炉运行前各燃烧器调平的参考值获得燃烧器调节机构的调节特性。毕托管测得的压差为相对值,仅要求显示,不供自控系统使用。在每个燃烧器的调风套筒上装设了电动执行机构,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对于每台燃烧器而言,一般情况下,锅炉运行时燃烧器的调风套筒位置有三个,分别如下:停用时的最小冷却风位置;运行时的平衡位置;点火位置。注:由于风箱内沿宽度方向的静压分布不可能均匀,各燃烧器调风套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