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第1页
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第2页
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第3页
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共同协作,而德育在个性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略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共同协作,而德育在个性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BrieftalkmoraleducationandmentalhealtheducationMaWenjuan【Abstract】Mentalhealtheducationistheimportantcontentofthemoraleducation.Excellentmentalqualitydependsoneachkindofmeans.Eachsubjectinfiltrateseachandcooperativemutually,butmoraleducationholdsthebalanceofindividualmentaleducationandalsoisonemailwayforcultivatingstudents’excellentmentalquality.【Keywords】MoraleducationMentalhealtheducationInfiltration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日益与国际水平拉近距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过着幸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他们就是完全健康的青少年吗?不!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的健康概念也在发展。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在提倡的健康概念,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而且是走向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所要求拥有的健康,即: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心理健康已上升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当务之急。几年前,报纸报导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母亲;另一则反映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中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乱刀砍死;又如1997年中日青少年友好夏令营内蒙古自治区之行,中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很不理想,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这些材料,确实触目惊心,引起了我的深思。事实证明,不仅要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健康的心理。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我认为在各科教学中,老师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大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藏有不少适应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景。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在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是指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注重引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认知技能、情意和人格特质。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各学科教学在不同层次上涉及心理教育问题,只要对学科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内容。如:语文教学中通过选择典型的文学内容,可以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再造想象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及抽象思维,通过语文教学还可以促进情感、意志、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数学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音乐、美术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其想象力,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良好的审美心理;理化教学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灵活性、坚持性、严密性的科学态度;历史和地理教学则可通过历史人物、自然国情等激发学生的高级社会情感,锤炼良好的性格;体育教学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等。下面,谈谈我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1.培养自信心。我去年新接了一个班级,在政治课上提问学生时,发现只有几个学生回答问题,部分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从不举手发言。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公式:信心+恒心=成功。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一件事情的心理,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可见,自信心在人生通往成功之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与自信心相抵触的是自卑感,它是自我意识中的一种消极因素,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损坏身心健康,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绊脚石。因而,要帮助学生克服与防止自卑感的产生,就要培养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采用一个自信训练方法,就是要求全班同学上课时按座位顺序逐个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练习作出自信的反应。训练时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先易后难,逐渐进展。在这个训练过程中,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可以提高学生自我价值感。如:可以出一些较容易的题,做好铺垫,以增加成功的机会。当学生答对时,老师对学生努力的结果给予肯定,使学生看到努力带来的进步。曾有一个学生,期中考试后发现各科成绩低,他告诉我,“他有病,要吃药”。家长反映,小学老师说他是小儿多动症。一次上课提问他,他答对,我在全班表扬他,“你真聪明”!下课后他找我问,“老师你为什么说我聪明,以前老师都说我笨”!我说:“刚才你答的很好,只要你认真听课,成绩一定会好,不信你试一试。”没想到他认真学习,期末考试时政治得了70多分。这个年级五个班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同学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可见,只有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时,学生才会相信努力在提高学习成绩中的作用。这个过程,也是成就动机训练的过程。2.激发好奇心。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学生喜欢某一学科,通常他们就会学得很好。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如教材中讲到“正当防卫”时,我先讲一个案例:一个青年人回到家,突然见院子里一个人手拿刀子,正向他父亲刺去,青年人拿起地上的扁担,冲过去当头几棒把案犯当场打成重伤。这青年人的行为是不是正当防卫?我让学生先讨论后再发言,大家认为是正当防卫。我又问为什么只打头,不打脚,不打手?这是正当防卫吗?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理论根据,得出结果。在教学中,适当保留一些有趣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发现,以体会发现新事物的喜悦,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好奇和兴趣。3.注重渗透教育。我在教学中还注意渗透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等,通过渗透教育一步一步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是培养个体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