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技术设计方案_第1页
投标技术设计方案_第2页
投标技术设计方案_第3页
投标技术设计方案_第4页
投标技术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5"\h\z\u29477第一章总体设计思想 64123第1节机房及音视频设计总述 631685第2节整体建设遵循标准 729850第3节设计原则 93158第4节主要环境技术指标 1023904第5节机房功能区域划分及施工范围 121203第二章机房装修工程 1421972第1节装修设计依据 142522第2节装修整体设计目标 1416761第3节装饰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154373.1吊顶工程 1595123.2地面装修工程 175163.3墙、柱面工程 18314273.4门窗安装工程 19296303.5隐蔽工程部分 20275423.6场地降噪、隔热 20303133.7场地净化 20283663.8场地防水 20110603.9静电防护和电磁屏蔽 2129873第三章机房电气安装工程 223546第1节供配电系统 22195741.1设计依据 22290711.1.1电气设计标准 2286821.1.2开关、插座、灯具安装标准 23109011.2设计目标 2364791.3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24289621.3.1机房主电源 247851.3.2配电柜配置 24124751.3.3消防联动 26118471.3.4配线 26202801.3.5照明系统 28225531.4UPS供电系统 2943571.4.1UPS系统总体设计 31265021.4.2UPS特点和技术参数 31113631.4.3电池产品特性和技术参数 36246041.4.4UPS系统质量保证 3827571第2节防雷接地、静电防护工程 3929692.1设计依据 39325292.2设计目标 4065582.3系统解决方案 40245182.3.1接地系统解决方案 43117282.3.2防雷系统解决方案 4531840第四章机房空气调节系统工程 4722550第1节设计依据 4723151第2节设计目标 474068第3节系统解决方案 488203.1空调解决方案 49211633.1.1空调安装方式 49314313.1.2空调防水措施 50181413.1.3空调安装方法 5115750第五章机房弱电系统工程 534155第1节PDS综合布线工程 53240001.1设计依据 53100351.2设计目标 54276471.3系统解决方案 54216651.4弱电上走线桥架 5626204第2节机房专用机柜 5915412第六章机房消防系统 6040371.1前言 60294961.2灭火机理 61220451.3使用范围 63201331.4装置主要部件的技术性能指标 6426261第七章音视频系统工程 7510907第八章 设计优化建议方案 7618876第九章、技术参数对照表 7716044二、施工组织方案 9327922第一章前言 9328079第二章编制说明 9528190第1节工程概况 9513550第2节工程重点 9523388第3节编制依据 9515844第4节工程质量目标及工期 96387第5节文明安全施工目标 9628404第6节工程特点 9720453第7节施工组织准备 98314157.1图纸深化设计 98299537.2施工进场 98109637.3办理开工手续 9872967.4入场安全教育 99190687.5材料进场报审 9916945第8节项目经理的工作方针和管理目标 9930220第三章各系统的施工工艺、安装方法及实施重点难点解决方案 10027067第1节装饰工程 100901.1吊顶 100187281.2墙面彩钢板 101255211.3抗静电地板 10293271.4玻璃隔断 10491111.5乳胶漆墙饰面 105191121.6防尘处理 107281051.7其它装修工程 10727029第2节电气安装工程 107317652.1管线、桥架安装 107211442.2配电柜 1091526第3节弱电安装工程 110256913.1弱电布线 110184613.2机柜安装 1109906第4节空调 1116485第5节气体消防安装 11221112第四章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11932604第1节质量承诺 1193452第2节质量管理责任制 1192982第3节施工过程质量检测 11988923.1进场质量检测 119182193.2过程质量检测 120377第五章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 12128077第1节施工安全管理的目标及相关法规 121250671.1施工安全控制目标 121317641.2安全施工的相关法规 1229376第2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122293992.1进场三级安全教育 122270832.2安全技术交底 123298412.3安全管理措施 1242061第3节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25271693.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2516603.2施工现场防火安全制度 125248543.3施工现场劳动纪律 1257159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12615926第1节劳动力计划 1281544第2节主要工程材料进场计划 12927986第3节系统设备安装计划 13023522第4节施工总工期及总进度计划表 13016599第5节主要施工工具表 13026171第七章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措施 1311715第1节施工工期目标及承诺 1312837第2节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照贵方和合同施工时间要求,按计划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精心组织、科学管理,计划在30天日内尽早完成本工程项目。 13217792第3节进度控制措施 1325301第八章整体工程运行测试 13327688第1节定型测试 1335455第2节现场测试和试运行 13320297第3节投入本项目检测仪器汇总表 13330013三、项目验收前后的维护方案 13627434第一章技术服务支持 13726550第1节技术服务体系统 137220261.1新世纪技术服务体系图 13787921.2新世纪技术服务的组织和分工 137281571.3服务分类 13822032第二章系统维护期(质保期) 13926306第1节总部售后服务机构及其介绍 13971941.1总部售后服务机构 139161791.2售后服务的主要内容 13924629第2节质保期承诺 14090182.1工程保修期限 140228452.2维修响应时间 14198432.3保修内容承诺 141275882.4升级、改造服务承诺 141258292.5维修服务流程 14128272第3节特别巡检服务承诺 145170163.1巡检计划 145179423.2服务流程 1451803第4节售后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147163694.1服务监督措施 147175004.2服务质量评估 147624四、拟投入本项目的人员结构、简介 1487206第一章项目管理体系及施工人员安排 14929022第1节项目组织机构和管理力量 150286951.1施工管理组织 15021731.2工程管理组织架构图 15147491.3管理职能的组织和分工 1531993五、培训计划 1601603第一章培训计划 16126363第1节培训对象、人数、费用 1613151第2节详细培训计划表 16229194第3节培训时间及地点 16231522六、验收方案 16316052第一章验收方案 16428258第1节验收依据 16427481第2节验收范围 1647905第二章验收的内容 16622960第1节装修工程验收 16727389第2节电气安装工程验收 16927676第3节机房环境检查 1696942第4节器材检验 17017065第5节线缆检验 1702882第6节设备安装检验 1717421第7节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17227049第三章系统验收应准备的技术文件 18428863第四章深化设计附图 185总体设计思想机房及音视频设计总述一、机房设计总述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怎样确保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怎样给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计算机设备不同于其它的机器设备,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对运行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大、中、小型计算机都要求安装在一个专用的机房里。机房环境除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供电电源的质量(电压、频率和稳定性等),接地地线,电磁场和振动等项的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在机房中工作的人员对照明度、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速度、噪声的要求。计算机属于贵重精密设备,它用于重要部门时,又属于关键和脆弱的工作中心。因此,它又常常是安全保卫的重点。机房对消防、安全保密也有较高的要求。国家关于计算机机房建设有一个最新的国家级标准,即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目前,这个标准就是计算机房建设的主要依据。计算机房建设是一门实际、复杂、涉及技术面比较广的综合工程。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计算机机房,在具体施工建设中都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要解决。可以说计算机房及其环境技术已经发展成了一门新兴的行业。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提高,在各类计算机机房、服务器中心、数据中心、网络中心拥有数台、数十台乃至数百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如何更高效、安全地管理这些服务器或计算机,成为机房管理人员及操作维护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在这里,我公司将为您提供包括机房的环境条件、电气技术、消防与安全等的机房建设方案。音视频设计总述此次会议室音响、会议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以实用性强、高性价比的设备为基础,建设以智能化、电子化、数字化为一体大型公共扩声场合为中心,力求在实际使用中获取最大的便利和效果。现代社会信息需求量和信息交换量越来越大,伴随着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声像影视技术的发展,音响会议系统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传统简单的音响系统仅能满足一般的会议要求,所以需要添加不同功能的设备,如:大功率音箱、投影机、数字音频处理器、会议系统。这样既能满足一般的会议功能需要,又能满足大型多功能会议的召开。达到完整、高效、及时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效果。在此次会议室音响、会议系统的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该建筑的层高、环境,将计算机、影碟机、音响系统、大屏幕投影系统等系统进行综合合理的控制设计,使各设备在简单的控制下能充分发挥其功效,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整体建设遵循标准工程设计、项目实施、设备安装以及验收等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都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地方上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应符合以下基本技术标准:《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9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2887-2000);《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9361-88);《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 (GB6650-86);《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30003-97);《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73-9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BJ/T16-92);《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J54-8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45-92);《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和试验要求》《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 (J1011-2000)《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GB50116-9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 (ISQ/IEC11801-95);《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原则》 (GB7405-87);《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规范》 (GB50057-94);《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YD5078-98);《安全防范程序与要求》 (GA/T75-94);《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TGL9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防雷规范》 (GB50343-2004);27、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28、GY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试方法》29、GBJ76-84《会议系统电与音频性能要求》30、GB/T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31、GB/T4197-94《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优选配置》32、GB/T15644-1995《视听系统设备互用连接器的应用》33、GB/15859-1995《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优选配接》34、GB12060-89《声系统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35、《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SJ2112-82)36、JGJ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7、GYJ45-92《电视灯光系统设计规范》38、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标准》以上提供的技术文件中所列的设计、施工、验收的国家规范如有停用或废止的,应以相应的最新版本为准。设计原则3.1、机房设计原则科学性和系统性机房的设计首先要体现科学性,首先要严格按照国家现有的规范、标准来进行综合设计;其次要从多元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机房不只是一个简单计算机设备摆放的场所,而是由建筑装饰系统、供配电系统、防雷防静电系统、空调新风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消防灭火系统和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十多个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工程,各系统均有密切关联,要求在设计时能够综合考虑计算机机房各个系统之间运行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根据现有机房设备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信息化建设对综合环境(特别是供配电系统、空调、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以使整个系统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同时还要避免过高设计机房综合环境、技术参数等带来的设备、设施、规模和档次不必要的提高,造成项目投资总额过大。美观性和舒适性机房在满足先进、可靠、安全、实用、整体性的前提下,还需要满足一定的美观性和舒适性。对机房平面进行功能区域划分时,要达到突出重点区域、使用功能齐备、总体机房区域视野开阔、便于观察管理的目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机房专用装饰材料,使建成后的机房达到美观、舒适、现代、赏心悦目的效果。标准化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易管理性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报警,实时事件记录,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网络中心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考虑到机房投资大、使用周期长,业务发展快,现代技术发展迅速,设备更新周期不长,因此机房建设必须尽可能采用世界上成熟的环境保障技术手段、自动化的监控技术。3.2、音视频设计原则多功能化:应设计功能完善、技术现代化的多功能会议系统,能满足各类会议使用需要,同时满足各类培训、活动的需求并提高场地与设备的利用率。国际化、标准化:会议系统所传达的媒体资料、使用的设备与系统应能和国际接轨,以方便中外交流。设备接口及采用制式应是国际统一标准。数字化、多媒体化:信息时代,人们描述世界的语言已经转变为数字化,表现信息的手段也向多媒体化发展。因而,会议交流的内容与手段也必然数字化、多媒体化。易升级:系统应尽量采用易升级的系统或设备,即可保证初装系统的先进性,又可保证系统未来的升级与扩展,使系统保证长期的可使用性,从而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主要环境技术指标(1)机房的主要技术指标供电系统要求指标 级别 级别项目A级B级C级稳态电压偏移范围,%-5~+5 -10~+10-15~+10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0.2~+0.2-0.5~+0.5 -1~+1电压波形畸变率,%10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04200~1500温湿度要求表1开机时机房的温、湿度要求指标 级别 级别项目A级B级夏季冬季温度,℃23±220±215~30 相对湿度,%45~6540~70温度变化率,℃/h<5不得凝露<10不得凝露表2停机时机房的温、湿度要求指标 级别 级别项目A级B级温度,℃5~35 5~35 相对湿度,%40~70 20~80 温度变化率,℃/h<5不得凝露<10不得凝露尘埃要求主要工作区域尘埃的粒径大于或等于0.5μm的个数小于或等于18000粒/cm3(相当于500000粒/英尺3)无线电干扰场强要求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0.15Mhz~1000Mhz时不大于126dB磁场干扰环境场强要求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A/m(相当于10Oe)。照明要求普通照明:主要工作区域在距地面0.8m处,照度不低于300lx;基本工作区域和第一类辅助区域不低于200lx;其他区域参照GB50034执行。应急事故照明:机房设应急事故照明,照度应为普通照明照度的1/10且在距地面0.8m处不低于5LX。应急疏散照明:机房设置疏散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的指示灯,其照度在距地面0.8m处不低于1lx防火要求机房装修材料采用难燃或非燃材料,且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A级: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防火区域四周的围护隔墙、窗、门采用不燃材料,耐火时间30分钟以上,抗压值大于1200PA,在吊顶内、静电地板下、吊顶与静电地板之间采用气体灭火系统。B级,C级: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配备手提或手推车式气体灭火器接地系统要求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采用联合接地,交流工作接地从大楼总配电室随引入机房的大电缆一起引入,接地电阻≤1Ω(2)机房的组成及各区域应达到的技术要求本次机房建设范围包括主机房、UPS配电室,这些区域可分成下面几种类型:主要工作区域:主机房应达到的要求:供电系统要求B级;温湿度要求B级;满足尘埃要求;满足无线电干扰场强要求;满足磁场干扰环境场强要求;满足照明要求中主要工作区域的要求;防火要求B级;满足接地系统要求第二类辅助区域:UPS配电室应达到的要求:供电系统要求B级;温湿度要求B级;满足尘埃要求;满足无线电干扰场强要求;满足磁场干扰环境场强要求;满足照明要求中GB50034的要求;防火要求B级;满足接地系统要求机房功能区域划分及施工范围计算机机房位于大楼的十八层,层高3.4米,次梁下高度2.8米,主梁下高度2.7米。根据建筑图纸,结合机房的国家标准以及业主方的需求,将机房进行了区域分隔,具体情况如下:(1)主机房:25平方米功能:放置PC服务器、存储设备、空调、网络交换机、配电柜等;(2)休息室:要求40平方米以上功能:值班等;电视会议要素区:面积50平米功能:主要实现电视会议、网络查勤、卫星通信等功能短波及超短波要素区:面积21平米功能:主要实现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卫星通信总面积:136平方米另外会议室改造主要包括:16楼原会议室改造、17楼原会议室改造(二)本次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机房装饰装修系统主要包含吊顶装饰工程、墙柱面装饰工程、地面装饰工程、门窗装饰工程、加固工程。机房电气安装系统主要包含供电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静电释放系统。机房暧通系统主要包含空调系统系统。机房弱电系统主要包含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专用机柜系统。气体消防系统主要包括七氟丙烷气体、报警控制器、灭火控制器等多媒体系统主要包括音频设备、音频矩阵、工控主机及操作台等电视墙系统主要包括液晶拼接屏、电视墙等原有16楼会议室音视频改造主要包括投影设备、云台摄像、音频处理设备等原有17楼会议室音视频改造音频设备、拼接墙及其他音视频控制设备机房装修工程装修设计依据(一)参照标准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2006版)GB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6650-86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SJ/T30003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1011-2000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GB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J19-87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二)材料设备选取标准武警浙江省总队机房是单位中心通信线路的汇聚点和各类信息数据的交换处理中心,是保证消防正常工作的关键重要部分之一,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机房的环境条件是影响应用服务器、交换路由器、防火墙、网络存储等设备长期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使用效率和寿命。机房各系统重要设备选用著名品牌产品,装饰系统及部分安装产品以优质国产标准材料、产品为主,并且符合环保要求。机房用材还必须符合:阻燃、绝燃、不起尘、抗静电、防潮、吸音、易清洗、无眩光等要求。装修整体设计目标主机房净高,按层高情况、机柜高度(42U)和通风要求,高于2.40米。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小于1kV。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探测器及喷嘴等协调布置,并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机房装修的重点在于:防尘、屏蔽、防雷、防静电、空调回风、防漏水、隔热、恒温、恒湿、防火等。武警浙江省总队机房建筑装修部分主旨是:既要与现代化的计算机通讯设备相匹配,又能通过精良、独特的设计构思,真正体现“现代、高雅、美观、适用”的整体形象。我公司已对原机房区域进行现场勘察,在机房装修之前必须对原有管道拆除或整改,施工时将与大楼结构、暧通、弱电等各工种做好配合,做好孔洞、设备、管线等隐蔽工程的预埋工作。机房区的吊顶、地面、墙面、柱面都要进行装饰,装饰选用的材料必须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所有材料应具备环保、阻燃、无毒、防火、安全、耐用、不易变形、不易变色,不起尘,易清洁,吸音效果好、防静电、抗电磁干扰等性能。对于孔洞还需做好防鼠措施。环保要求(1)材料要符合环保要求。(2)材料切割尽量集中在一个场地加工,严格控制噪声及污染。(3)注意节电,合理剪裁,减少原材料浪费。(4)料头及时清运,按规定程序处理或回收。装饰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吊顶工程整个机房区吊顶采用专用不上人型轻钢龙骨结合微孔铝合金方板组成。吊顶安装标高为2.95米(离地面),主机房包梁梁下净高2.4米、楼板处净高2.6米,其它区域包梁梁下净高2.75米、楼板处净高2.55米。微孔方形板结构在安装天花之前,将所有楼顶板处理干净,加涂2层防尘抗静电漆,3遍成活,主机房楼顶面贴一层20mm的贴反光膜的防火保温橡塑板进行保温、防结露处理。吊顶品牌选取机房铝合金微孔扣板选用“惠尔浦”品牌产品,规格为600*600*0.8mm,单块承重>3.8kg,并带防尘吸音纸。龙骨吊筋选用“杭州得地”U50轻钢龙骨,单点悬挂>100kg;吊顶功能在吊顶以上到顶棚(或上一层楼板)的空间做为计算机机房的静压回风风库。可用来布置通风管道,安装固定各类风口。安装固定照明灯具及走线。防止灰尘下落。铝合金微孔扣板特点该类型顶板为暗架式吊顶,是由金属铝板制成。顶板四个方向均有向上摺边以增强牢度。该顶板色泽鲜明、清秀,着色坚固,漆面不脱落。微孔板既用于装饰、吸音,又在回风吊顶上用于回风。吊顶线条清新、自然,新潮又不凌乱。同时又便于拆卸。方形吊顶配嵌入式三管格栅灯具,灯具尺寸1200*600毫米,灯具与吊顶尺寸配套,考虑照度均匀,灯具采用均布。吊顶顶板上需要安装灯具、风口、烟感、温感探头、自动灭火喷头。因此设计上要综合考虑,使各系统管路纵横交错,排列有序。本次机房吊顶板采用乳白色。吊顶周边均采用L形修边角。周边顶板应精确下料,并与L形修边角衔接,连接紧密、平直。地面装修工程在各类计算机房的组建中,活动地板是个很重要的结构件,活动地板已成为现代智能机房必不可缺的构件之一。高架活动地板使机房地板下组建成一个独立空间。在活动地板上可安装各类计算机等设备,而地板下的空间则可用来敷设联结各设备的电源、网络互联管线、集成监控信号线管等设施。在主机房地面采用600×600×35mm钢混防静电活动地板,主机房安装高度为200mm;电缆线出口配合电脑实际情况及使用单位之要求,切割标准出线孔(¢100mm圆孔),出入口嵌上塑料护套。采用6mm2裸铜线十字型压接施工方式,安装于保温层上方。取一端点接至机房等电位接地体,采取单一回路接地,接地电阻做到小于1欧姆。机房地面下做防尘防静电处理,地板下楼地面刷防尘防静电漆2遍。600*600抗静电地板机房地板下保温处理所有进出机房的孔洞、管道必须进行防鼠处理(包括线井)。防静电活动地板品牌选取机房防静电活动地板选用“华通”品牌,三聚氰胺贴面。墙、柱面工程机房内的墙面和柱面均采用彩钢板装饰面。具有现代化机房发展所需要的防火、遮音和隔热等性能。既可增加机房装修的档次,又经济实用。同时满足了防尘、保温及消防的要求。UPS配电室、开发机房墙面采用乳胶漆刷白处理,二遍成活。机房内的其他墙柱面采用13mm高档彩钢石膏复合板饰面彩钢板贴面处理。彩钢板抗静电地板下剩余部分由石膏板拼接,彩钢板做接地处理。墙体及柱体四周采用高度为100mm不锈钢踢脚线收口。彩钢板和玻璃品牌选取机房墙、柱面彩钢选用“江苏诗派佳”品牌产品;彩钢板特性特点:烤漆钢板内衬石膏板内藏龙骨,可做规格变化,外部平整•内可安装各种小管道•表面墙板模块化,每块均可单独拆卸。防火性能极限大于2小时;气密性好,优异的隔音性,国家计权隔音率达47dB。彩钢板全部为金属结构,可有效地防止电磁波辐射外泄,并且要做接地处理。尺寸:标准尺寸:1200(或900)mm(長)X3000(或其它)mm(寬)X12mm(厚)。门窗安装工程机房区对外出入口的门采用钢制防火门,门五金件按常规做法,防火门安装自动启闭装置。符合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和消防要求。主机房防爆铝合金玻璃窗密封所有门的开启方向对向消防通道,符合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和消防要求。隐蔽工程部分对于装饰工程中的隐蔽工程,设计方案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隐蔽部分材料采取:墙体部分作防潮、防火及保温处理,部分非阻燃材料必须涂刷防火涂料,所有隐蔽用材必须符合机房用材性能指标,做到不起尘、阻燃、绝燃、不会产生静电、牢固耐用并无病虫害发生。机房区天地在施工前需做防尘防静电涂料处理。各种涂料须符合环保要求。静电地板下的走线线槽、管路、桥架和插座应悬空地面保温层上5CM,不许贴地。在与机房外部相通部分做好防鼠设施。详见第二章第3节3.2《吊顶工程》和3.3《地面装修工程》。场地降噪、隔热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在主控台处不大于68db。因此我们将对空调机组的工作噪声和气流噪声进行有效控制:包括在空调机组下设减震设施。场地净化机房区的洁净程度标准为:A级,每升含尘量≤18000粒(粒度≥0.5微米)。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主服务器区的洁净度:在整个机房的楼面及顶面刷一层防尘抗静电涂料,避免灰尘的产生及吸附。场地防水空调机冷凝水排放1.空调系统安装冷凝水排放管引到主机房旁的同层卫生间;2.空调的进排水管的布放,须严格按规范工艺施工,水管路由禁止从机房设备下通过,从主机房旁的同层卫生间引入。静电防护和电磁屏蔽(一)静电防护指标:活动地板表面为主要静电产生处,规范规定不高于1000V,本工程应控制在100V以下,吊顶板、隔墙、窗、门限制在50V以下;(二)静电防护活动地板,每隔2块地板的地板支架,采用6mm2裸铜线十字型压接施工方式,形成静电接地网络,并与等电位铜排接通;吊顶龙骨、板,轻质墙和护墙层的金属龙骨、金属饰面板,门,窗的金属框均以金属导线接通,并与等电位铜排接通;做6面体静电释放。主服务器区设置具有恒湿能力的精密空调系统,将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范围内,可有效地控制静电产生;(静电电荷释放半衰期小于等于250v/s)。(三)根据规范规定:机房内电磁波场强在0.15MC~1.000MC频段内不大于126db,磁场强度不大于800A。因此我们在主机房、备用机房、接入机房和操作机房的四周采用彩钢板装饰,并且通过将彩钢板良好接地的方式,达到一定的屏蔽作用。答:满足,详见第三章第2节2.3.2《接地系统解决方案》。机房电气安装工程计算机设备配电系统是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对计算机供电方式分为三类:一类供电:需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二类供电:需建立带备用的供电系统。三类供电:按一般用户供电考虑。本工程按一类供电方式设计施工。供配电系统设计依据电气设计标准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2006版)GBJ50303—200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052-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现行国标电工标准 《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和试验要求》能源部标准 《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3-90)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57-9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17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开关、插座、灯具安装标准电气开关、电源配备安装尺寸(单位:mm)GB标准;壁开关:操作方便处1400mm高度GB标准;备用插座:机房各区域墙面上300mm高度GB标准;应急指示电源:安装于各出入口上方GB标准;应急照明电源:安装于各机房区灯具内,均匀分布。设计目标机房用电电源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机房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二)机房计算机设备动力配电系统(三)机房照明配电系统计算机设备供配电系统提供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中对电压变动、频率变化、波形失真率分级如下表:级级别指标A级B级C级电压变动,%-5~+5-10~+7-15~+10频率变化,Hz-0.2~+0.2-0.5~+0.5-1~+1波形失真率,%≤±5≤±7≤±10在本方案中,对计算机主机设备供电选用A级标准,机房配电设计主要考虑:1.机房进线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2.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均为三相五线制及单相三线制;3.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设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4.无单点故障、高容错;5.在不影响负载运行的情况下可进行在线维护;6.机房配电系统所用线缆均为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及阻燃交联电力电缆,敷设镀锌铁线槽KBG及金属软管CP;7.机房配电设备与消防系统联动;8.有防雷、防火、防水、抗电网浪涌等功能。配电系统解决方案机房主电源机房引入的三相五线制交流电源如下:采用TN-S系统供电;进线为三相五线制;频率50Hz电压380/200V从地下低配室拉两根ZR-YJV-4*70mm2+1*35mm2到UPS的接入列头配电柜。配电柜配置在UPS配电室设置接入配电柜,容量为250KW。提供给空调、新风机、照明配电箱、UPS系统使用。改造地下室市电配电柜,供电给机房综合配电柜综合配电柜供电给UPS及其他设备在主机房配置1套列头柜,分路后采用放射状布线方式至各用电设备,该系统的供电对象为:主机房内的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等。配电柜要求采用自动空气开关控制,并设过负荷、短路保护。为了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配电柜采用国产安全型柜体(GBL型),中、大型短路器采用施耐德器件并配置智能电量仪。为确保质量,配电柜的成套厂商必须通过ISO9000认证,必须具备3C认证证书。注:具体配电柜各元器件的组成,参见所附配电系统图。配电柜按招标文件要求和机房配电系统图成套生产,生产厂商是通过ISO9000认证、具备3C认证证书的“杭州世纪电子电器有限公司”。配电柜采用世纪电子GBL型柜体,63A以上的中、大型短路器采用施耐德器件,63A及以下小型短路器采用梅兰日兰器件,在配电柜配置“法国SOCOMEC”智能电量仪,实时测量和观测配电系统的功率、电流电压、功率因子、电能等参数,并可通过通讯接口和机房综合监控连接电源回路设计方案。配电柜内母线、接线板及布线方式符合上述电气安装国家相关标准。整个配电柜内为重要负载建立了单独的接地,使接地环流和共模杂讯减至最低。产品针对机房配置全屏蔽性能,人身防护安全保护隔离屏蔽板具有高屏蔽性,高保护安全性,分断能力高,动热稳定性好,电气方案灵活,组合方便,结构新颖,防护等级高等特点,可作为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更新换代机房专用产品。柜内每一开关都有顺序的识别符号,每一条输入出电缆在其末端都有电路号码、插座型式及识别电路的标贴。消防联动接入配电柜中的开关自带脱扣器,当消防动作时,提供一个24VDC信号,空开自动跳闸,机组电源自动切断,关掉空调及新风机,以利及时消除灾情。配线机房进线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为三相五线制(空调设备或小型机)及单相三线制(其他设备)两种。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设置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极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机房配电系统所用电缆均为阻燃线缆,敷设在金属桥架内及镀锌铁管及金属软管内,其中配电柜(箱)、机柜、空调的电源进线采用ZR-YJV(阻燃铜芯交联聚与烯绝缘聚氯与烯护套电力电缆),辅助插座、照明等动力线路采用ZRBV(阻燃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要求配电柜内的空开标识明晰、与其它控制插座对应,所有电气开关材料必须是优质产品。电源线要求地板下穿金属桥架(带锁扣),具备良好的屏蔽效果,并具有防鼠、防虫功能。所有的强电线、电缆必需穿管或桥架铺设,必须保证强电电线、电缆与弱电线缆按规范要求分离。1)所有动力电缆均在活动地板下或天花内通过穿金属桥架或镀锌钢管敷设。2)天花照明电源线在天花吊顶上穿镀锌钢管敷设,然后就近经软管敷设至灯具。3)一般插座和照明开关电缆通过金属桥架敷设,再经镀锌钢管敷设至各固定插座和开关。4)要求机房内所有金属线管、线槽、电气设备外壳等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可靠接地。5)墙壁上的辅助插座全部采用10A单相二三孔插座,静电地板下楼地面上明装的UPS电源插座采用单相16A三孔插座。6)每只机柜(包括主机房、接入机房的所有机柜)都配置两路独立的线路(包括空开、线缆、插座都是独立的)。从地下低配室拉一根ZR-YJV-4*70mm2+1*35mm2到机房的接入配电柜;接入配电柜输出两根ZR-VV-4*50mm2+1*25mm2到UPS主机;UPS输出2根ZR-YJV-4*50mm2+1*25mm2到列头柜电线电缆桥架内走线地板下桥架布置1)所有动力电缆均在活动地板下或天花内通过穿金属桥架或镀锌钢管敷设。2)天花照明电源线在天花吊顶上穿镀锌钢管敷设,然后经软管敷设至灯具。3)一般插座和照明开关电缆通过金属桥架敷设,再经镀锌钢管敷设至各固定插座和开关。4)对机房内所有金属线管、线槽、电气设备外壳等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采用ZR-BVR60mm2作可靠接地。5)机房区域墙壁安装适当数量的二三孔维修测试插座,市电维护插座装于地板面上300mm的墙上,安装点位,线路连接详见《设计图纸》。市电插座采用纯白色面板,UPS插座采用带红色标识面板。UPS电源插座装于地板下,采用专用有脚底合固定于楼板面。这样,市电及UPS电的插座有明显的色泽区分。6)静电地板下楼地面上明装的UPS电源插座采用单相16A三孔插座。7)每个机柜输采用ZR-YJV3*6mm2多股阻燃电源线;所有机柜两电源引自不同的UPS的供电线路,供电采用末端采用32A/3P的工业连接器,每个机柜配置两根10位插孔10A或16A的PDU电源条,工业连接器一端接自列头柜,另一端接到机柜的PDU电源条上。机柜内的所有设备插头插到PDU插孔上。PDU样式所有的电线、电缆选用“中策”品牌产品,插座选用“杭州鸿雁“品牌产品,PDU选用“WKI”品牌产品。照明系统1)照度要求详见机房主要技术要求章节2)光源灯具选择此次采用600×600三管嵌入式格栅灯(3×18W,带电子整流器)。在机房内的设置了应急事故照明。在停电的情况下,应急照明电源向一路应急照明提供电源,保持机房内最低限度的照明。在机房各出入口设置了紧急疏散照明。机房照明选用“上海飞利浦”600×600三管嵌入式格栅灯(3×18高光效,减少W,带电子整流器),格栅灯配电子式整流器目前已成熟,具有节能、重量轻,提闪烁,改善功率因数,耐低温等优点。嵌入式灯具在吊顶上嵌入安装。按规定灯具重量大于3kg时,灯具重量要由混凝土板承担,在灯具底4角设4个吊点吊链可用螺栓调节长度,将灯安装水平。灯具安装完毕后可在下面拆装、更换灯管等。在机房各出入口设置了紧急疏散照明。UPS供电系统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因此本次工程建立单电源双母线的UPS供电系统。1、总体要求配置一套独立的UPS系统,后备时间每套系统不小于各60分钟;中远期要在初期的基础上,通过不停机扩容,整个系统要达到节能、环保、可靠的运行要求。2、UPS系统主机要求(a)UPS系统必须是采用纯在线工作形式,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IGBT逆变等技术的模块化N+1UPS系统,满足负载安全正常的运行。(b)UPS系统要求为三相五线交流输入输出的供电方式。(c)UPS应具抑制谐波的输入滤波器以避免来自整流器的谐波干扰以及电池侧直流电压的影响;3、UPS系统技术要求UPS必须满足的关键技术参数及要求:整个系统必须具备标准配置的自动静态旁路和手动维修旁路。输出电压失真:小于2%。根据负载要求,UPS的逆变器输出的过载能力:125%不小于10分钟;150%不小于1分钟。UPS一般技术参数及要求:输入电压范围:三相380V±15%;输入频率范围:40Hz~70Hz输出电压及稳态精度:三相380V±1%;(线性负载)380V±3%(非线性负载)。峰值因数:3:1。整机效率:100%负载时≥95%;UPS须带有RS232或RS485通讯接口,并免费提供相应的通讯软件和开放的通讯协议;环境条件:可接受的运行温度:0℃~40℃;可接受的相对湿度:0~95%无凝露;储存温度:含电池5℃~+50℃;可闻噪音:满负载时≤64dBA;75%负载时≤58dBA。UPS要具备以下保护和报警功能:输入三相交流电失电报警;限流、过载的快速保护;主电路过流保护,浪涌电流抑制保护;过压、欠压、过温保护,熔丝熔断显示和报警;逆变器等故障时自动无间断切换到旁路,并报警;具备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应标商应免费提供相应的软件协议适应机房设备环境监控系统的要求。UPS应自带智能电池管理技术,能显示电池组状态,定时对电池进行测试、实时显示放电所剩时间,具备放电报警、并能发出电量不足警告。4、后备延时电池部分后备电池总容量不小于1小时配置,单节电池为12V/100AH。电池断路器:UPS的直流回路应配置相应直流断路器,以断开与电池组的连接。UPS电池应为免维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按相关国际、国内标准生产的产品,其设计使用寿命不少于十年。应标文件必须提供真实的UPS系统的工作原理图以及设备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工作流程图,并加以详细的文字说明。电池柜可采用进口或国内产品,但电池柜须于主机的尺寸、颜色协调统一。5、质量保证要求主机免费保修期为设备验收合格后2年。要求电池免费保修期为设备验收合格后2年。UPS系统总体设计为了保障新机房IT设备的高可用性的不间断供电和配电,满足今后负载扩容时的供配电需求,并能非常方便的进行故障诊断和快速维修,本次工程配置一套独立的美国凌森模块化LS-200KL33系列UPS,单模块功率为20KVA,后备时间60分钟以上,配置“美国凌森”铅酸蓄电池96节;中远期要在初期的基础上,通过不停机扩容整个系统达到节能、环保、可靠的运行。UPS特点和技术参数UPSLS-200KL33UPS基本参数设备类型UPS额定容量80KVA(20KVA*4)配置标配输入和输出隔离变压器,标配有源5次谐波滤波器并机支持38台并机防雷功能标配60KA和40KA防雷充电电流充电电流可设置最大70A双路交流电源输入主路交流输入电源与旁路交流输入电源可以采用两组来自不同电网的输入。显示中英文液晶显示保护和告警功能具有输出短路、输入过压,电池反接等保护功能输

电压范围AC380V-42%~AC380V+25%;

率40~70Hz

功率因数符合EN60555-2输

压范围AC380、220、230、240VAC

用户可以选择配置转换

率50/60Hz输出波型正弦波切换时间(正常模式)0ms

波形失真度线性负载(<3%)过载保护电池状态:>150%10秒保护市电状态:>150%10分钟保护运行温度0-40oC相对湿度0-90%海拔高度(m)<1500m通讯界面9PinDTypeConnector(RS232)系统描述凌森UPS用来连续为负载供电,通过在线双转换技术,提供电压和频率稳定的高质量的电源。EnertronicMODULAR满足UPS的最高标准,VFISS111,对应国际标准IEC62040-3/EN50091-3。ENERTRONICMODULAR系列UPS不止是逆变器系统,整流器也采用了IGBT技术,想比传统的6脉冲和12脉冲整流技术有许多优势。其中两个重要优势是输入总谐波失真小于5%,输入功率因数>=0.99(在25%负载时刻达到0.97)UPS含有以下主要器件:IGBT整流器概述:整流器采用IGBT整流桥,带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将输入的3相交流市电转变为直流电为逆变器供电。同时为电池浮充电以保证电池容量。容量:整流器的容量可满足100%的逆变器负载和在12小时内将电池充电至95%的容量。软启动:整流器有软启动电路,在市电停电后,可避免启动时的冲击电流。并联的UPS系统有顺序启动功能,在市电停电后再恢复时轮流启动UPS,以避免多台UPS同时启动造成的冲击。电流和电压限制:整流器控制器根据电池厂家提供的数据控制充电的电压和电流。作为选件电池的充电可配置温度补偿装置,可最大限度的提高电池使用寿命。逆变器概述:通过IGBT功率器件和脉宽调制技术,逆变器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转变为电压和频率稳定的交流输出。逆变器的供电故障和元件故障并不会使负载断电,这时静态旁路开关会自动无中断的将负载切换至旁路市电。故障信号通过几种方式发送至监控系统(如干接点)。输出:通过DSP控制器,逆变器的输出失真系数非常低,特别是在接有非线性负载时。在逆变器的输出配有额外的滤波器和快速熔断器。逆变器有短路保护功能,工作方式满足EN50091(在电流>=200%和没有旁路市电时,3秒钟内切断输出)零线:逆变器输出的零线和UPS柜隔离,并被设计为可允许两倍的额定电流(三相输出的UPS),特别适用于非线性负载。频率控制:UPS的输出频率可同旁路市电同步,如市电故障时也可自同步运行。也可通并联的UPS同步或同外接信号同步。如果旁路市电的频率偏差超过1%(可通过调试软件设定5%可调),自动切换至自同步。自同步时频率误差高达0.1%静态旁路开关静态旁路开关采用微处理器控制的反向并联的可控硅组成,用来负载的自动切换。在逆变器输出偏离正常值(如逆变器故障)时,自动无中断的切换至旁路市电。静态旁路开关可带150%负载坚持10分钟,500%负载100毫秒。在短路和过载或其他异常消除时,静态旁路开关会自动将负载切换回逆变器。静态旁路开关可以通过面板上的开关人工切换。只要是正常同步,切换过程没有中断。在一分钟内切换次数被限制为5次。电池UPS可配备适当容量的电池在停电时为逆变器继续供电。根据客户的要求,可配备各种不同级别的高质量的电池。电池的后备时间根据客户指定,按照满负荷,输出功率因数0.8来计算。电池可以在敞开的电池架上配置,也可安装于和UPS相同的柜体内。UPS每天进行一次电池电路测试,通过将整流器输出电压降低,靠电池为负载提供电流来检验电池状况。整流器并不是完全关机,,这样即使出现故障,如电池未连接,整流器仍然可以为逆变器供电,以保证负载正常供电。当电池不足以为负载提供足够电流时,UPS内部的电池告警和一般告警被激活,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电池的故障情况。在UPS刚刚开通后,UPS也自动进行电池测试以排除安装不当造成的故障。显示对设备的操作是通过前面板进行的,面板上有4个按键,17个LED和一个LCD显示屏。正常运行时LCD上有一个模拟显示图显示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LCD上方的4个LED的含义是固定的,左侧的13个LED有标准的含义,也可编程设定。通过LCD可以查看故障信息和UPS的各种参数。整个显示可通过菜单逐级访问,关键操作都有密码保护。以下参数可以在LCD中显示:整流器:每相电压(线电压,相电压),每相电流,功率和频率电池:电压,温度,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剩余后备时间,容量,深放电的保护值逆变器:每相输出电压(线电压,相电压),每相输出电流,频率,输出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旁路:每相输入电压(线电压,相电压),每相电流,输入功率和频率 内部事件记录器:可记录250条事件,并包含日期时间,可下载到计算机。接口可提供以下接口硬件接口6个可编程干接点主路运行电池运行旁路运行维修旁路开电池电压低UPS一般告警6个可编程数字输入接点紧急停机(EPO)发电机运行外部电池熔丝跳闸电池温度的模拟输入(用于温度补偿,选配件)可选配一块可编程的继电器卡另提供4个干接点软件接口 RS232/RS485PCMCIA调制解调器提供远程监控,自动拨号功能和自动告警功能或UPSMAN和MON软件(关机和管理软件)(包含一份授权)SNMP/WEB适配器,标准MIBRFC1628电池产品特性和技术参数产品结构:LC-X系列——浮充长寿命型号电压(V)容量(Ah)

20小时率外型尺寸(mm)单重(约Kg)端子型号浮充期待寿命

25℃(20℃)电槽用途长(L)宽(W)高(H)总高(TH)LC-XA121001210040717321023631.0M8L产品特性:

1、安全性能好: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无电池膨胀及破裂。

2、放电性能好:放电电压平稳,放电平台平缓。

3、耐震动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完全固定,以4mm的振幅,16.7HZ的频率震动1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4、耐冲击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从20CM高处自然落至1CM厚的硬木板上3次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5、耐过放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进行定电阻放电3星期(电阻只相当于该电池1CA放电要求的电阻),恢复容量在75%以上.

6、耐充电性好:25摄氏度,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0.1CA充电48小时,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容量维持率在上95%以.

7、耐大电流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2CA放电5分钟或10CA放电5秒钟。无导电部分熔断,无外观变形。

技术参数:电压(V):12容量(Ah):100(20小时率)外型尺寸(MM):(长)407、(宽)173、(高)210、(总高)236重量约(kg):32.5端子型号:L请勿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一个5号电池可将5平方米土地重金属污染达50年!UPS系统质量保证UPS主机免费保修期为设备验收合格后2年电池免费保修期为设备验收合格后2年。UPS厂家的维修服务人员在接到设备现场维护人员的故障通知后,在2小时(办公时间内)或4小时(非办公时间)内到达现场,并承诺在工程师到达现场一小时内解除系统故障。防雷接地、静电防护工程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具有了世界先进水平。通信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避雷、过压防护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随着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反而随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因此不少计算机化程度比较高的单位(如、税务、银行、电信、证券、学校、高速公路信息网络等)已认识到防雷措施的重要性,并将其列入实施计划。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电子化建设的步伐也要求不断加快,所以计算机网络、电子设备和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税务系统网络的运行系统中,而这些高精密的电子计算设备富含大量的CMOS半导体集成模块,耐过压电流能力极低,设备若受雷电、浪涌的侵袭,无法保证仍能安全运行,为了确保整个信息管理系统在即使受雷击及浪涌下都能发挥良好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结合的实际情况,与专业防雷工程人员交流,加之自身公司的工程经验设计此防雷工程方案。设计依据GB50174-93 《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GB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文件》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IEC1024-1 《防雷保护装置规范》IECI3l2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61643SPD 《电源防雷器》IEC6l644SPD 《通讯网络防雷器》YD5078-98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VDE0675 《过电压保护器》设计目标计算机的接地系统对计算机的正常稳定运作起着关键作用,要求彻底消除与大楼接地的耦合以及与其它接地的耦合。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压不得大于1KV。严格防止寄生电容的周边干扰,防止雷击对主机的破坏,确保主机设备的正常工作、寿命及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根据规范机房接地要达到如下标准:直流工作接地≤1Ω交流工作接地≤4Ω安全保护接地≤4Ω防静电地<10Ω防雷接地≤10Ω系统解决方案(一)雷电过电压对大楼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的三个途径1、直击雷经过接闪器[如避雷针(带)、引下线和接地装置而直放入地,导致地网地电位上升。高电压由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2、雷电流沿引下线入地时,在引下线周围产生磁场,引下线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而产生过电压。3、进出大楼或机房的电源线和通信线(含网络线)等在大楼外受直击雷或感应雷而加载的雷电压及过电流沿线窜入,入侵电子设备。(二)选用和使用SPD注意事项应在不同使用范围内选用不同性能的SPD。在选用电源SPD时要考虑供电系统的形式、额定电压等因素。LPZ0与LPZ1区交界处的SPD必须是经过10/350us波形冲击试验达标的产品。SPD保护必须是多级的,例如对大楼电子设备电源部分雷电保护而言,至少应采取泄流型SPD与限压型SPD前后两级进行保护。为各级SPD之间做到有效配合,安装时尽量采用Kelvin接线法,当两级SPD之间电源线或通讯线距离不能达规定要求时,应在两级SPD之间采用适当退耦措施。对于无人值守场合,可选用带有遥信触点的电源SPD;对于有人值守场合,可选用带有声光报警之电源SPD,电源防雷器都应具有老化显示。对于信号SPD在选型时应考虑SPD与电子设备的相容性及满足信号传输速率、工作电平、网络类型的需要,同时接口应与被保护设备兼容。信号SPD由于串接在线路中,在选用时应选用插入损耗较小的SPD。在选用SPD时,应根据相关SPD技术参数资料。正确的安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SPD的安装应严格依据厂方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三)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实行等电位连接的主体应为:设备所在建筑物的主要金属构件和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如:自来水管、燃气管道等);供电线路含外露可导电部分;防雷装置;由电子设备构成的信息系统。实行等电位连接的连接体为金属连接导体和无法直接连接时而做瞬态等电位连接的电涌保护器(SPD)。机房应根据具体情况敷设金属屏蔽网,屏蔽网应与机房内环形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通过星型(S型结构或网形M型)结构。把设备直接地以最短的距离连到邻近的等电位连接带上。小型机房选S型,在大型机房选M型结构。楼房内的电力电缆(线)、通信电缆(线)宜尽量采用屏蔽电缆。。在机房内由于各设备处于在一个较干燥的环境中工作,而计算机设备均为高频热源设备,人员的走动、磨擦、冬季的干燥、计算机显示器等诸多设备原因、操作行为很容易产生静电效应,而静电效应又会严重地干扰主机等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以网格织编多股铜质线对天棚龙骨、金属吊顶、抗静电地板支架、墙体金属板、金属窗框、隔断金属骨架、设备机壳以及其它一些可能产生静电的金属、非金属件作一套接地释放,可以避免因静电而产生的诸多干扰。接地系统解决方案主服务器区内的导体必须与大地做可靠的联接,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压不得大于1KV。在本机房中设置了如下二个接地:交流工作地和等电位接地。将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和防静电地并用到等电位接地中。而交流工作地则在从机房外部引入电力电缆时,一并引入。等电位接地线从大楼总配电室引入机房,引2根ZR-BVR50的接地线,1根到UPS配电室的等电位汇接箱,另1根到主机房的等电位汇接箱。在配电机房、主机房、接入机房、备用机房、操作机房、开发机房内离墙0.8米设置一圈30×3铜排,组成均压环。将机房内的各种接地(如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都接到等电位均压环上。实施措施如下:1、本次接地系统按照共用综合接地,各系统独立引接地干线的方式设计。本机房设置两套接地系统。一是机房内的等电位系统,将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和防静电地并用到等电位接地中。等电位接地线从大楼总配电室引入机房,引2根ZR-BVR50的接地线,1根到UPS配电室的等电位汇接箱,另1根到主机房的等电位汇接箱。在配电机房内离墙0.8米设置一圈30×3铜排,组成均压环,铜排做法采用为M型结构。将机房内的各种接地(如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都接到等电位均压环上。机房内的交流工作系统,交流工作地在从机房外部引入电力电缆时,一并引入。2、对天棚龙骨、地板支架、墙面材料进行接地,达到静电释放及屏蔽的作用。地板支架采用6mm2铜编织带,每隔一块地板进行十字压接。3、所有设备的交流供电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地、防雷地分别采用BVR线与等电位网连接。4、凡是进入机房的金属屏蔽电缆的屏蔽层,金属线槽等均可靠地与等电位网作等电位连接。防雷系统解决方案要求采用三级防雷。第一级选择三相电源避雷器,雷电通量65KA(8/20μS)安装在接入配电柜的总空气开关后;第二级选择三相电源避雷器,雷电通量40KA(8/20μS)安装在UPS各配电柜(箱)的总空气开关后。第三级在机柜列头柜上加装防雷器,雷电通量20KA(8/20μS)防雷器选用“雷太”品牌产品,技术参数如下:机房空气调节系统工程设计依据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2006版)GB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SJ/T30003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9-87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设计目标机房中的环境设备在运行中散热量大而且集中,散湿量极小。即机房设备散热量的95%是显热,热量大,湿量小,热湿比极大。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处理可近似作为一个等湿降温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的焓差小,要消除余热必然是大风量。此外,因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需要空调系统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运行。同时,根据机房的围护结构特点(主要是墙体、顶面、地面,包括:楼层、朝向、外墙、内墙及墙体材料,及门窗型式、单双层结构及缝隙、散热)、人员的发热量,照明灯具的发热量,新风负荷等各种因素,计算出计算机房所需的制冷量,因此选定空调的容量。机房空气环境设计参数:表1开机时机房的温、湿度要求指标 级别 级别项目A级B级夏季冬季温度,℃23±220±215~30 相对湿度,%45~6540~70温度变化率,℃/h<5不得凝露<10不得凝露表2停机时机房的温、湿度要求指标 级别 级别项目A级B级温度,℃5~35 5~35 相对湿度,%40~70 20~80 温度变化率,℃/h<5不得凝露<10不得凝露机房的环境是靠空调机来实现的。但是,保证机房的洁净度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机房要密封墙体围护结构清洁。第二,机房要保持正压,防止脏空气侵蚀。新风做到两级净化,即初效、亚高效过滤器,从而使输入机房的空气质量大大提高。第三,空调机设中效过滤器,并定期更换,从而保证机房循环中不断对空气净化。系统解决方案当前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存在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室内空气品质,空气洁净度不能满足国家规范;另一个则是气流组织状态差,甚至无组织送风。所以,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解决好这二个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场所建立了电子计算机机房。机房空调的任务是为保证电子计算机系统能够连续、稳定的运行,排出计算机设备及其它热源所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的恒温恒湿。所以,可以说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与一般建筑的空调有如下的不同。a.计算机设备的功耗、发热量较大,洁净度要求较高。b.需要全年持续、稳定的降温运行。c.送风量大,送、回风温差小。d.空调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e.温、湿度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f.空调的送风方向应尽量与机柜平行,并且对准机房内的冷通道,机柜摆放也尽量做到冷热通道分明。空调解决方案采用柜式工业空调空调安装方式(一)室内机安装基本要求:A、室内机安装处防静电地板下电缆等妨碍出风的物体较少;B、房间整体通风顺畅,送风、回风无障碍。C、安装位置综合考虑,结合下水连接。空调安装示意图如现场无特殊要求,当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建议垂直最大距离为20米;当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建议垂直最大距离为5米;建议管道总长不超过60米。MAX20mMAX20m(二)室外机组的安装注:安装方式的称呼是以风机的轴流风向确定,不是设备的安装形式空调室外都采用横放式安装方式,安装在精密空调室外机安装在楼顶空调安装位。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连接管从机房隔壁的空调管道井敷设。为了降低空调室外机的噪音,在空调室外机底座安装减震片。空调防水措施设计中机房上下水管不宜经过机房。靠近卫生间一面的墙,把上下水管送到空调机。进水管由主机房隔断卫生间内引入,出水管通过地漏通到下层吊顶内安装的排水管。空调机四周用砖砌成50mm高的防水墙,并加地漏,可以避免因空调漏水对机房其它的设备造成危害。为防止机房内漏水,现代机房常常设计安装漏水自动检测报警系统。安装系统后,一旦机房内有漏水的出现,立即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值班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可避免机房受到不应有的损失。空调安装方法空调室内外机联管机房内地板下敷设,穿墙孔洞待空调机组定位后现场机械打孔,安装完毕做好封堵。(一)空调安装施工工序:支架制作,开孔定位空调主机室外机定位材料进场,申请动火证铜管制作及固定支架制作,开孔定位空调主机室外机定位材料进场,申请动火证铜管制作及固定空调主机安装空调主机安装铜管保压铜管保压保温处理保温处理 配电安装配电安装 开机调试开机调试(二)施工工艺:材料进场:首先找到合适的通道将空调及配件搬运到位,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来实施。空调定位:在合理的位置由用户定位。支架制作,开孔定位:采用5*5角铁做一个符合空调安装要求的支架,对此支架要进行防锈处理;铜管制作:将铜管用氧焊连接。室外机的安装:将室外机安装到相应的支架上加以固定,室外机需做水泥吨。空调主机安装:将主机放到做好的支架上,把铜管连接到位。铜管保压:给系统打压使其保持16公斤压力12小时以上铜管无泄漏。保温处理:铜管保温采用橡塑保温棉保温。配电安装:按照标准配置及连接空调主机,室外机的线缆。开机调试:系统抽真空加液开机,将主机调试到最佳状态。机房弱电系统工程PDS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依据在本次网络计算机机房的布线系统设计中将遵循以下的依据和要求:(一)设计原则实用:满足武警浙江省总队的电话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布线的需求。能兼容话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并可于外部网络连接。灵活: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话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在应用上能支持会议电视、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可靠性与安全性:布线系统应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减少单一元件损坏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动作的现象。采用高质量材料,保证各系统环节的高可靠性。便利: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高扩充性: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通过跳线和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网络,系统扩充时仅需在相关的“树叉”上添入新的线缆就可以实现。标准:满足最新、最高的布线系统标准。遵循的标准及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2006版)ISO/IECIS11801 国际布线标准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IEEE10Base-T/100Base-T/1000Base-TATM155/622MbpsANSIFDDI/TPDDI100MbpsIEEE802.5TokenRingEIA/TIATSB-6 现场测试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性能规范用户提供的招标文件和图纸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