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脉弦不畅型通窍_第1页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脉弦不畅型通窍_第2页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脉弦不畅型通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脉弦不畅型通窍

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胸血府止血证”所著。具有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止痛作用。主要治疗胸闷、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头痛、胸痛等疾病。笔者在临证中发现,其治疗范围远不止此,用此方治疗便秘、暴聋、盗汗、过敏性鼻炎等病证,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治上阴指标,阴血过血,上闭清单张某,女性,38岁。2008年11月9日就诊。左耳突发耳鸣,以致耳聋月余。患者平素健康,月余前某夜突受惊后致脑鸣如雷贯耳,随即左耳蝉鸣,听力减退,以致耳聋。曾经多家医院诊治,均诊为神经性耳聋。服用维生素类和血管扩张剂以及中药等治疗,并配合理疗、针灸,仍无效果。刻诊:患者神态如常,身体壮实,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诊为暴聋,乃气滞血瘀,阻塞耳窍所致,治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窍。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0g,生地10g,川芎10g,赤芍10g,柴胡5g,枳壳15g,桔梗10g,川牛膝15g,石菖蒲10g,磁石30g(先煎),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周后脑鸣声渐轻,守前方服药3周后脑鸣消失,听力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见反复。按:本例因惊恐而聋,惊伤心,恐伤肾,肾开窍于耳,十二经脉均上络于耳,心肾气机逆乱,气血不畅,经脉瘀阻,阻塞耳窍则耳鸣耳聋。正如《医林改错》云:“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患者脉弦、舌黯,多方治疗无效,应考虑气滞血瘀;其神态如常,身体壮实,并无虚象,故治疗不宜补肾,只宜行气活血、祛瘀通窍。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味。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四逆散疏肝理气,桔梗、牛膝一升一降,调理气机,石菖蒲、磁石通窍安神,聪耳明目,乃治耳鸣耳聋之要药。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瘀,通窍聪耳之功,药证相符,故收全功。2血府逐瘀汤加味熊某,男性,54岁。2007年5月10初诊。患者近3年来大便干燥,4~6d行1次,每当临厕,虽努力排便,但干结难下,曾用果导片、麻子仁丸等成药治疗和煎服中药汤剂,但效果不佳。现已7d未解大便,腹胀甚,矢气频多,口干不欲饮,纳差,舌暗红,苔薄腻,脉弦细。此乃糟粕滞于肠中,日久成瘀,肠道失润。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便。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24g,赤芍15g,桃仁30g,生地15g,枳实20g,红花10g,怀牛膝10g,川芎10g,桔梗10g,柴胡6g,甘草5g,槟榔15g,莱菔子30g。水煎服,每日1剂。2d后二诊:大便已解,但仍干燥,守原方,枳实减为15g,莱菔子20g,槟榔10g。5d后三诊:大便转软,2~3d可解1次,原方去莱菔子并调整药物剂量:生地15g,赤芍10g,当归10g,桃仁15g,红花10g,牛膝10g,川芎10g,槟榔10g,桔梗6g,枳壳10g,柴胡6g,甘草5g。10剂,服药后大便转为每日1次,偶尔2日1次。随访3年未见复发。按:便秘多因热结、津亏肠燥所致。本例患者便秘3年,且无明显热象和气阴不足之候,用养阴润燥之品亦无效,依据患者口干不欲饮,舌暗红等症和“久病入络”的观点,诊为瘀血作崇,故投以本方加味活血化瘀、理气通便而取效。3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周某,男性,55岁。2010年3月19日就诊。患者3月前因起居不慎,感受风寒,致头身疼痛,恶寒咳嗽,经当地医院治疗头身疼痛已除,咳嗽已减,但出现入夜潮热难眠,伴少量汗出,下半夜身半以上汗出如洗,经输液、口服中药等治疗咳嗽已愈,但盗汗、潮热依旧。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唇色黯,舌紫黯、苔薄白,脉沉细涩,此乃瘀血内阻,拒卫于外,营卫失调,腠理无固,开阖失司,以致盗汗。治宜活血化瘀,固表止汗。方用血府逐瘀汤加煅龙骨、煅牡蛎:桃仁15g,当归15g,生地15g,赤芍10g,川芎10g,红花10g,牛膝10g,桔梗6g,枳壳6g,柴胡3g,甘草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水煎服,每日1剂。3d后二诊:汗势大减,潮热甚微,守前方加黄芪20g,续服5剂,诸恙悉平。按:《医林改错》云“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此病例乃因瘀血阻滞,气血阴阳失调,气血壅遏故入夜潮热,寐时卫阳不能潜藏达里而留滞于阳经,迫津外泄而致盗汗。故用血府逐瘀汤佐加收敛固涩之龙骨、牡蛎,益气固表之黄芪,使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瘀去气行,阴平阳秘,气血调顺,经脉畅利,津液循常道而行,心液自归其宅而不外泄,故盗汗自止。4《血府逐瘀汤方从肺、肾论治谭某,男性,39岁。2004年10月20日初诊。患过敏性鼻炎10余年,鼻痒,喷嚏,流清涕,晨起及遇风寒加重。服抗过敏药物服时有效,停药后又复发;并多次服用中药而疗效欠佳。刻诊:时发鼻痒,窒塞酸胀,喷嚏,口干不欲饮,舌暗、舌尖瘀点、苔薄白,脉弦涩。证属气滞血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生地10g,桔梗10g,柴胡6g,牛膝15g,枳壳10g,白芷10g,辛夷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3d后诸症减轻,又加减服用20余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按:过敏性鼻炎多因肺失宣降,风寒湿邪凝于鼻窍,或肾气亏虚寒水上泛而致,常从肺、肾论治。但此例患者病久而用常规方法罔效,且见“口干不欲饮,舌质暗,舌尖瘀点,脉弦涩”等瘀血症,故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辛夷、白芷宣通鼻窍而取效。5中医异病治血府逐瘀汤是治疗气滞血瘀诸病的良方,妙在该方是气血并治、活中寓养,升降得宜,全身各部凡由瘀血所致的疾病,都可加减运用,而不拘泥于某一系统疾病,从而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特点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但应注意:(1)本方适应症广,凡是瘀血所致疾病,血瘀表现不必悉具,但见一、二症即可。(2)方中主药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加减时不能随意减去,否则会使活血化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