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相学复习参考_第1页
矿相学复习参考_第2页
矿相学复习参考_第3页
矿相学复习参考_第4页
矿相学复习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相学:用矿相显微镜研究矿石的一门地质科学。反射率:矿物光面对垂直入射光线反射能力大小的数值反射色:矿物的磨光面在白光垂直照射下垂直反射所呈现的颜色双反射:非均质体矿物,反射率随矿物方向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性质反射多色性:矿物反射色因方向不同而改变的性质均非性:矿物在正交偏光镜下呈现(非)均质效应的性质偏光色:非均质不透明矿物在严格正交偏光镜下处于45位置白光中出现的颜色矿石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即一种或多种矿物晶粒之间或单个晶粒与矿物集合体之间的形态特征矿石构造:矿石中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矿物晶粒内部结构:单个矿物结晶颗粒内部所显现的结构形态特征,如双晶,环带,解理裂理裂纹等结构形态环带结构:晶粒内部的一系列平行晶面的环带条纹构成内反射:透明或半透明矿物,当光线投射到光面上后,部分光经折射透入矿物内部,遇到矿物内部的解理、裂隙、空洞或晶粒界面等而发生再反射或散射的现象。内反射中所带出来的颜色,称内反射色矿物硬度: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特别是抵抗刻划,压入及研磨等作用的能力矿化期:发生矿化作用的一个较长的地质成矿时期矿化阶段:同一矿化期中,由于相同或相似的地质条件和物化环境中形成一个矿化期内较短的矿化作用过程,一个矿化期有一个或几个矿化阶段矿物生成顺序:同一矿化阶段各种矿物晶出的先后顺序类型:先后生成、同时生成、超覆生成矿物世代:在一个矿化阶段中同种矿物多次生产的先后次序成因:同种化学反应多次重复,反复结晶浸蚀鉴定:利用一定浓度化学试剂浸蚀矿物表面,经一定时间(1min)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溶解,发泡,沉淀,变色,熏污(污染)等现象发生及其程度如何。由于矿物对试剂的浸蚀反应各不相同,因此可以用于鉴别矿物。光片制备:准备矿石切割粗磨与精磨磨光(抛光)无突起磨光光片的安装矿相显微镜(反射偏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垂直照明系统结构与附件:光源镜体物镜载物台目镜裂理:即裂开在外力作用下,沿某些面网方向分裂成平面性质裂纹:不规则平面(应力、物化条件改变形成)视觉色变效应:周围矿物的影响导致矿物反射色的视觉色变三原色蓝绿红颜色三要素:色调、饱和度亮度鉴定表的类型:表格分组式鉴定表顺序排列式鉴定表、穿孔卡片式鉴定表、坐标图表式鉴定表矿化期的确定标志:根据与其各矿化期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矿床形成地质环境,理化条件,产状特征,典型矿物组合(包括标型特征)和矿石构造等特点来判断和划分,实践中野外产状、不同矿化期形成的典型矿物组合、矿石组构特点等矿化阶段的确定标志:矿体构造、矿石构造、矿物共生组合等确定生成顺序的标志1)先后生成标志交代溶蚀结构他形填隙结构充填成因的矿石构造2)同时生成者标志固溶体分离结构、共生边结构、再结晶结构3)矿物超覆生成标志结晶中有一段时间重叠——超覆生成矿相学研究的内容?1、鉴定不透明矿物①矿相显微镜下研究不透明矿物物理光学性质②矿相显微镜下研究不透明矿物化学性质2、研究矿石①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物成分和矿物组合特征②矿石形态特征,组构、结晶颗粒内部特征确定矿化特征、过程;为矿床成因和找矿勘探提供依据3、矿石技术评价①确定有益、有害物质成分,存在状态矿物颗粒大小,连晶特点和矿物及其金属含量测算②对矿石选冶、加工流程进行质量检查矿相学研究的意义:帮助确定矿床成因,为矿床成因探讨、成矿条件提供实际资料;帮助确定矿石物质成分、查明其在矿体中的分布规律指导找矿勘探,矿石组构确定矿床成因指导找矿,矿石中矿物组成帮助确定矿床类型指导矿石技术加工帮助确定选矿方法避免盲目性。矿相学研究的工作步骤?1、野外研究阶段——收集尽可能多野外资料①区域、矿床地质特征②矿化露头、探槽、坑道、岩心观察、取样、地质编录等③不同矿体、矿段、部位、特征意义组构标本系统采集等④肉眼观察、描述记录详细、照片、录象2、室内研究阶段——显微镜下鉴定与研究①光(块)片、透明薄片磨制、鉴定等②其它方面分析:单矿物全分析、X射线、电子探针、激光显微光谱、红外、同位素、放射性等分析3、综合整理阶段——编写综合研究报告书①区域、矿床地质特征②矿体形状、产状、规模、赋存规律③矿石类型、矿物成分、物质成分④矿石组构、成矿期、成矿阶段、成矿顺序(相应图表)⑤矿石在矿床中时空演化特点与规律,矿床成因依据⑥矿石中有益、有害组分存在状态、含量、矿石类型,工业利用可能性⑦矿石组构,提出矿石技术加工方案4、检查审核阶段——上级机关的审查、讨论矿相学实验中常见矿物的简易鉴定特征?反射率硬度反射色颜色指数双反射与反射多色性内反射均质性和非均质性浸蚀反应磨光性形态特征矿物组合组构特点及产状透明矿物、不透明矿物的反射色、内反射色的特点?矿物的反射色指矿物单独存在的颜色,不透明矿物吸收很强,反射率较高的矿物很难产生内反射,反射具有选择反射,所以不透明矿物可以显著赋色(即表色),与反射色一致;透明矿物吸收弱,呈现透射光颜色(体色)与内反射色一致,为体色。所以内反射出现在矿物反射率比较低的透明、半透明矿物中。体色、表色与矿物反射色、内反射色之间关系?矿物的反射色,主要由于矿物的磨光面对白色垂直入射光选择反射所致,它呈现的颜色为矿物的表色;而内反射色则是除反射光以外,透入矿物内部的那部分光线的颜色,也就是说它反映了矿物透射光的颜色,即体色。因此,二者之间应互为补色。影响矿物反射率因素内因:晶体结构外因:入射光波波长、介质条件非均质矿物反射率R、吸收系数K、折射率n随方向而异反射率分级Ⅰ级|黄铁矿|方铅矿|黝铜矿(辉铜矿)|闪锌矿|闪锌矿|Ⅴ级反射率测定方法:光电学方法(光电光度法)光学方法(视测光度法和简易比较法)反射率的简易比较法:按鉴定表选出一组标准矿物,将预测矿片与标准矿物光片在显微镜下比较明亮程度,确定待测矿片反射率级别影响矿物反射率测定值因素:矿物光片磨光质量②入射光波波长、强度、浸没介质,光源稳定性③切面方向④仪器和附件及测量方法⑤不同标准物质(矿物)影响测定结果⑥内反射(选择解理、裂隙、包体不发育的颗粒测定)反射色的分类(一)据饱和度划分无(白)色微带色调的矿物淡色或浅色矿物有色矿物(二)据色调分类1、无色矿物类2、有色矿物类(1)黄色亚类(2)玫瑰色亚类(3)蓝色亚类反射色观察方法:(1)目视简易比较法:入射光为较强白光,单偏光镜下,以方铅矿呈现亮白色为准,其它矿物与之比较(2)比色显微镜法3)反射色的色度测定法影响反射色观察因素:光源色调、矿物磨光质量、周围矿物的影响(视觉色变效应)内反射分类1、有2、无在空气介质条件下,用斜照光或正交偏光法不可见者内反射色的观察方法:(1)斜照法:中、低倍物镜下,强斜射光照在光片上,透入透明、半透明矿物内部,遇到裂隙、空洞、晶粒界面或不透明矿物,部分反射光进入显微镜系统。观察到矿物的内反射现象。内反射色特点:不均匀、或斑点状,转载物台无规律变化。不足:小矿物包体难以察觉(2)正交偏光下观察方法(3)斜照光或正交偏光下观察矿物粉末法(4)正交偏光下油浸观察法影响反射色观察因素:①光源色调,加蓝色滤光片使入射光源为纯白色②矿物磨光质量③周围矿物颗粒影响(视觉色变效应)影响内反射色观察因素:①强漫散射光②非均质现象和偏光色③反射力强有反射色的不透明金属矿物粉末在斜照光下产生漫反射,呈现矿物表色(易误为内反射)④矿物光片裂隙或空洞中充填的磨料非均质矿物双反射现象明显程度取决于:双反射率△R大小、反射率R大小、视觉、相对双反射率双反射、反射多色性观察方法:单偏光镜下,转动物台,视矿物有无亮度和颜色变化。强非均质矿物才可观察到,对于双反射和反射色微弱的矿物可以在浸油中观察(降低反射率,增大相对反射率)双反射、反射多色性的视测分级:分级用突出最大、最小反射率差值表示,附加说明反射多色性,晶形分级依据为视觉4~5级特强显著清楚微弱无有时分为强、弱、无三级实验室显不显影响双反射、反射多色性观察的因素:1、相对双反射率△R`>10%可观察到△R`<10%观察不到2、切片方位∥光轴(面)易观察到⊥光轴(面)无3、观察介质空气中不明显的,在浸油中可见偏光色:非均质矿物45°位,视域最亮,且呈现一定的颜色,偏光色由非均质旋转色散、椭圆色散、消光色散共同作用所致均非性、偏光色观测方法(直射正交偏光观察法):调节偏光显微镜正交偏光,中、低物镜下,选择同种矿物连晶或集合体①均质矿物——全消光或不变的暗灰色(旋转载物台一周)②非均质矿物——四明四暗45°位最亮③偏光色矿物——颜色递变(旋转物台)记录45°位的偏光色矿物非均性的视域分级:强非均性弱非均性均质影响均非性观察因素:1、光片磨光质量2、切片方向3、强内反射4、光片不平5、光源强度6、反光显微镜本身性能影响硬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晶格构造类型、晶体不同方向和形成环境刻划硬度测定法:低~中倍物镜下,焦准预测矿物,右手食、中拇指握针小和无名指支撑于载物台上,针与光片成30°~40°,向外刻划矿片测定次序:先用铜针,后用钢针。低3.5<铜针<中5.5<钢针<高抗磨硬度测定法:将预测与比较硬度矿物接触线置于视域中心,准焦后提升镜筒,亮线向低突起软矿物移动;下降镜筒,亮线向高突起的硬矿物移动,从而测得矿物相对硬度压入硬度测定:显微硬度计方法浸蚀鉴定操作方法:1)将光片在鹿皮上磨光2)中低倍镜下固定浸蚀矿片3)滴试剂4)静置1分钟,并观察反应结果,(反应剧烈者及早移出光片,用水冲洗;反应缓慢者静置1分钟)5)记录反应现象浸蚀现象:发泡,变色,沉淀,显结构,熏污(污染)汗圈常用标准试剂硝酸盐酸氰化钾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汞双氧水(锰矿)王水AgNO3饱和溶液鉴别黄铜矿(变黑)与自然金(无反应)高铁氰化钾KFe(CN)625%溶液鉴别黝铜矿与砷黝铜矿使用结构浸蚀试剂KMnO4+H2SO4用于闪锌矿浓HNO3用于辉铜矿浓HCl用于磁铁矿矿物系统鉴定的方法:首先据野外产状进行详细肉眼鉴定,然后镜下鉴定,利用矿相学方法从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鉴定,从单偏光到正交偏光准确详细观察,测定记录反射率、硬度等数据,与鉴定表对比得到矿物准确名称(必要时结合化学、光谱、X射线、电子探针等分析)工作中为了迅速、正确鉴定矿物,借助于金属矿物系统鉴定表矿物简易鉴定的方法:利用常见矿物简易鉴定特征,进行矿物鉴定。熟练掌握具有特殊特征的常见矿物的独特性质,自如运用、快速准确确定矿物名称;对比区分某些特征有相似之处的常见矿物,有比较地认识它们的异同点,熟练掌握其特点,易于快速准确鉴别研究矿石结构、构造的意义①为矿床成因理论研究提供依据②为找矿勘探提供实际资料③为矿石工艺提供必要资料一:1、矿物的吸收性越强其反射率越高。对错2.海绵陨铁结构是特殊的他形粒状结构。对错3.“粉红色、中等反射率、中硬度、强非均质性”是斑铜矿的主要鉴定特征。对错4.矿石学是以_____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地质学科。A.矿石B.金属矿物C.非金属矿石D.岩石5.用视测对比法测定矿物反射率时,使用的标准矿物是_____。A.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B.黄铁矿、方铅矿、黝铜矿、闪锌矿C.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D.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闪锌矿6.矿物双反射的显著程度取决于_____。A.反射色的种类B.反射率的大小C.绝对双反射率D.相对双反射率7.有些无色透明矿物(如石英、方解石),在斜照光下矿物内部会显示“彩色”,这种现象是_____。A.彩色内反射色B.干涉现象C.内反射现象D.反射现象8.“灰色、低反射率、中硬度、均质性、显内反射”是_____的主要鉴定特征。A.黝铜矿B.闪锌矿C.磁铁矿D.黑钨矿9._____系矿浆贯入作用形成的矿石构造。A.晶洞状构造B.浸染状构造C.气孔状构造D.鲕状构造10.同一个矿床内,由黄铜矿、磁铁矿、黄铁矿组成的块状矿石之上赋存有由孔雀石、褐铁矿组成的蜂窝状矿石,可作为划分_____的依据。A.矿物世代B.矿化阶段C.矿物生成顺序D.矿化期二:1、矿物在浸油中的反射率比在空气中的反射率高。对错2.矿物晶粒内部结构可作为划分矿物世代的标志。对错3.“亮白色、高反射率、高硬度、强非均质性”是毒砂的主要鉴定特征。对错4.矿石学的研究内容可为_____提供基础资料。A.矿体形状、产状B.矿床地球化学特征C.矿床成因和矿石技术加工D.矿床地质特征5.矿物的反射率在镜下表现为_____。A.不同的颜色B.不同程度的亮度C.不同的颜色变化D.不同程度的亮度变化6._____的反射色与肉眼下观察的矿物颜色一致。A.不透明矿物B.半透明矿物C.透明矿物D.非均质矿物7.内反射色与_____互为补色。A.透射色B.折射色C.偏光色D.反射色8."乳黄色、中等反射率、中硬度、强非均质"是_____的主要鉴定特征。A.红砷镍矿B.钛铁矿C.磁黄铁矿D.斑铜矿9.具有皱纹状、片麻状、鳞片状、眼球状等矿石构造组合,表明其成因为_____。A.岩浆作用形成B.风化作用形成C.变质作用形成D.热液作用形成10.锡石-辉钼矿组合被方铅矿-闪锌矿组合穿插交代,可作为划分_____的依据。A.矿物世代B.矿化阶段C.矿物生成顺序D.矿化期三:1、可见双反射的矿物一定是强非均质矿物。对错2.粒度分析就是测定矿物的粒度大小。对错3.亮白色、高反射率,高硬度、强非均性质,有时可见菱形自形切面的矿物是黄铁矿。对错4.反光显微镜的光学系统由_____组成。A.目镜、物镜、偏光镜、滤色镜B.物镜、目镜、前偏光镜、滤光镜C.物镜、入射光管、垂直照明系统、上偏光镜D.目镜、物镜、垂直照明系统、上偏光镜5.观测矿物反射率时,首先要注意_____。A.找矿物集合体B.调好色光C.擦净压平光片D.放大倍数是否合适6.内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在于内反射具有_____。A.柔和光泽,有透明感B.柔和光泽,无透明感C.耀眼光泽,有透明感D.耀眼光泽,无透明感7.与刻划硬度相比,抗磨硬度的主要优点是_____。A.能给出定量数据B.能在显微镜下观测C.能测定相邻两矿物的相对硬度D.能判断矿物的硬度级别8._____的主要鉴定特征是"灰白色、中等反射率、低硬度、显著双反射、聚片双晶发育"。A.辉钼矿B.辉锑矿C.辉铜矿D.辉铋矿9.海绵陨铁结构是_____矿石的典型结构。A.晚期岩浆矿床B.热液充填矿床C.变质矿床D.沉积矿床10.共结边结构、结状结构、重结晶结构可作为矿物_____的依据。A.同时形成B.先后形成C.不同世代D.晶粒内部结构四:1、随观察介质折射率的增大,矿物反射率也增大。对错2.透明矿物的反射率低于半透明矿物的反射率。对错3.自形代晶结构可以指示代晶形成较早。对错4.在反光显微镜下,可得到_____等四种不同的观测条件。A.自然光、斜照光、单偏光、上偏光B.斜照光、单偏光、上偏光、锥光C.自然光、单偏光、正交偏光、斜照光D.斜照光、上偏光、前偏光、正交偏光5.矿物在浸油中的反射率比在空气中的反射率_____。A.高B.不变化C.低D.容易比较6.可见双反射的矿物,一定是_____。A.弱非均质矿物B.强非均质矿物C.一部分弱非均质矿物D.一部分强非均质矿物7.用硬度仪定量测定矿物硬度,在负荷与加荷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压痕对角线长度与矿物的抗压硬度_____。A.成正比B.成反比C.没有关系D.有一定关系8._____的主要鉴定特征是"金黄色、高反射率、低硬度、均质性、表面粗糙常有擦痕"。A.黄铜矿B.黄铁矿C.毒砂D.自然金9.反应边结构、骸晶结构、网状结构、假象结构组合,属_____。A.溶液的结晶结构B.溶液的交代结构C.固溶体分解结构D.重结晶结构10.若甲、乙两矿物的反射率分别为一级和四级,绝对双反射率均为4%,则_____。A.甲矿物双反射较弱,乙矿物双反射明显B.乙矿物的双反射很难看到C.甲、乙两矿物的双反射强弱相同D.甲矿物的双反射比乙矿物明显五:1、闪锌矿中的黄色乳滴状矿物是黄铁矿。对错2.不透明矿物的反射率主要由吸收系数决定。对错3.矿物内具有双晶、解理、环带等特征,称为矿物晶粒内部结构。对错4.反光显微镜与偏光显微镜的主要区别,在于矿相显微镜具有_____。A.滤色镜B.滤光镜C.反射器D.垂直照明系统5.根据R与N、K的关系图解,当矿物的K>2时,反射率主要取决于_____。A.矿物的折射率B.观测介质的折射率C.矿物的吸收系数D.矿物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6.在反光显微镜下所见的两矿物接触处的亮线,是两矿物的_____不同所致。A.反射率B.折射率C.刻划硬度D.抗磨硬度7.矿物的均非性是在_____条件下进行观察。A.自然光B.单偏光C.正交光D.斜照光8."纯白色、较高反射率、低硬度、均质性、有时具有黑色三角孔"是_____的主要鉴定特征。A.方铅矿B.辉锑矿C.毒砂D.黝铜矿9.叶片结构、结状结构是_____。A.溶液的结晶结构B.溶液的交代结构C.固溶体分解结构D.重结晶结构10.以下陈述正确的是_____。A.具毗连关系的矿物比具包裹和被包裹关系的矿物难解离B.嵌布粒度粗的矿物比嵌布粒度较细的矿物难解离C.解理不发育的矿物比解理极发育的矿物难解离D.矿物接触面参差不齐的比接触面平整的难解离六:1、光波进入吸收性矿物后,由于光强衰减显著,所以其反射率低。对错2.透明矿物的反射率主要由折射率决定。对错3.反光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分别是研究光片和薄片的光学仪器。对错4.矿石光片的评定标准为_____。A.明亮如镜,无擦痕麻点B.平滑,能见到倒影C.干净,具光滑的感觉D.能鉴别矿物便可5.不透明矿物的吸收性越强,其_____。A.反射率越高B.反射率越低C.折射越强D.透射越强6.若两种矿物的反射色差别较大,会干扰反射率的观测,此时可使用_____,以便正确判断反射率的级别。A.滤光镜B.滤色镜C.缩小视域光圈D.缩小孔径光圈7.测定刻划硬度时,钢针在矿物光面打滑,说明该矿物的硬度级别为_____。A.不好确定B.低硬度C.中硬度D.高硬度8.赤铁矿、磁铁矿的主要区别是_____。A.均非性、内反射B.双反射、内反射C.反射色、反射率D.反射色、硬度9._____可作为区分固溶体分解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石结构的依据。A.矿物的化学成分B.矿物的光学性质C.矿物颗粒的接触关系D.矿物的抗磨硬度10.矿物的_____关系容易构成单体解离。A.毗连连接B.包裹连接C.脉状连接D.皮壳状连接七:1、测定抗压硬度时,在相同的压力下,压痕的对角线越长,则矿物的显微硬度越大。对错2.不透明矿物的吸收系数必大于透明矿物的吸收系数。对错3.具自形结构的矿物一定形成较早。对错4.反光显微镜的光学系统是由_____组成。A.光源、物镜、目镜、聚光系统B.物镜、目镜、光源、反射器C.光源、物镜、目镜、垂直照明系统D.垂直照明系统、物镜、目镜、上偏光镜5.矿物的反射色是由矿物对不同色光的_____而引起的。A.选择性折射B.选择性折射C.选择性反射D.选择性干涉6.根据经验,反射率大于方铅矿的矿物,一般_____。A.显内反射B.多数显内反射C.不显内反射D.不好确定有无内反射7.观察抗磨硬度时,提升物台,接触亮线_____。A.向硬矿物移动B.向软矿物移动C.不变化D.难以判断9.具有皱纹状、片麻状、鳞片状、眼球状等矿石构造组合,表明其成因为_____。A.岩浆作用形成B.风化作用形成C.变质作用形成D.热液作用形成9.辰砂和赤铜矿可根据_____相区别。A.内反射B.反射率C.反射色D.共生组合10.一个矿化阶段内形成的矿物称为一个_____。A.伴生组合B.共生组合C.叠加组合D.蚀变组合八:1、磁黄铁矿为强非均质矿物,它的反射色为玫瑰色带乳黄色色调。对错2.矿石光片中相邻矿物之间的亮线与岩石薄片中矿物边缘的亮线在形成机理上完全不同。对错3.蜂窝状构造、皮壳状构造是风化作用的标型构造。对错4.矿石学是_____与矿床学的边缘学科。A.构造学B.岩石学C.矿物学D.地球化学5.矿物的反射率是在_____条件下进行观察。A.自然光B.单偏光C.正交光D.斜照光6.矿物的双反射是在_____条件下看到的一种光学现象。A.自然光B.单偏光C.正交光D.斜照光7.矿物的内反射是在_____条件下进行观察。A.自然光或单偏光B.单偏光或斜照光C.正交偏光或自然光D.斜照光或正交偏光8.辉钼矿、辉锑矿、石墨这三个矿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_____。A.强烈内反射、显著双反射B.强非均质性、低硬度C.灰白色、低硬度D.极低反射率、强非均质性9.矿物的_____属于晶粒内部结构。A.裂隙B.双晶C.晶面D.包裹体10.矿石工艺是研究矿石_____的一门学科。A.选冶性能B.共生组合C.观赏艺术D.成矿作用九:1、气孔状构造是风化矿石常见的构造。对错2.无色类矿物的反射率色散曲线近于水平。对错3.透射光从矿物内部反射出来,叫做矿物的内反射。对错4._____可以把水平入射光改变为垂直入射光。A.孔径光圈B.反射器C.前偏光镜D.视域光圈5._____反射色为玫瑰色。A.黄铜矿B.辉铜矿C.蓝铜矿D.斑铜矿6.矿物反射色是指矿物光片在反光显微镜下显示的_____。A.亮度B.颜色C.亮度的变化D.颜色的变化7.偏光色与内反射的区别之一是偏光色_____。A.在不完全正交偏光下较显,在斜照光下也显B.在不完全正交偏光下不显,在斜照光下明显C.在不完全正交光下下不显,在斜照光下不显D.在不完全正交偏光下较明显,在斜照光下不显8.方铅矿呈现的黑三角孔是_____。A.方铅矿中有其他矿物的包裹体B.方铅矿不易磨光出现的麻点C.方铅矿解理极其发育所致D.方铅矿晶粒之间的界限9.固溶体分解作用和交代作用都可以形成_____。A.自形代晶构造B.骸晶构造C.花岗变晶构造D.乳浊状构造10.矿化阶段通常在_____矿床中比较发育。A.岩浆矿床B.变质矿床C.沉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