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它的性质涉及这一区域之上和其下构成生物圈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水文、动植物的特性以及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成果,它的性质对土地现在和将来的运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土地的认识:1、土地是综合体2、土地是自然和经济的产物3、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4、土地是一种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5、土地性质随时间不停变化6、土地不同于土壤2、土壤的概念: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含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输送表层土壤于土地的区别:1、从互有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种构成要素,即土地涉及土壤2、从本质特性上看;土壤的本质特性是含有肥力,而土地的本质特性是生产力3从形态构造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能够划分为A、B、C等发生层次。而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大气圈)、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水圈和岩石圈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两者在形态构造上相差甚远。3、景观的概念:景观是由各个在生态上和发生上共轭的,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最简朴的地区单元所构成复杂地区系统,并且是各要素互相作用的自然地理过程总体4土地和国土的区别:所谓国土系归某一种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区空间,广义涉及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他们的下层、上空,还涉及大陆架等。由此可见,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5、土地的分层;分为三层;地下层,地表层,地上层6、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运用的土地7、土地有哪几个属性: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8、土地的资源属性有哪些基本特性: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别性5、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9、土地的资产属性含有哪些基本特性;1、供应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与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10、地产供应稀缺指的是什么;重要是指在某一地区、某种用途的地产供不应求,形成了稀缺的经济资源,造成供求上不同程度的矛盾11、土地的生态功效:1、支撑功效2、养育功效3、净化功效12、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权籍13、土地的权籍属性涉及什么?:地权和地籍14、地籍的概念:地籍即土地的“户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15、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办法:1、土地资源学的综合性技术办法2、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土地资源构成的自然要素:土地资源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的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同时又时刻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的一种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在其长久形成、演变过程中,多个要素以不同方式从不同的侧面,按不同的程度,独立地或综合的影响着土地资源的综合特性按温度变化能够把大气圈分为三层:对流层、中间层和外逸层大气层对土地资源性质和运用造成影响的因素,最重要体现为光、温、水、风等几个方面。光照资源重要指:太阳辐射及其光照指标等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有两个部分: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是土地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地理过程的能量来源,是其物质迁移与转化的动力,其最直接的体现为光照和热量影响土地资源运用的光照指标重要有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母质的概念:母质是指岩石、矿物经多个风化作用使之成为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质颗粒母质的类型:1、残积母质2、洪积母质3、坡积母质4、冲积母质5、湖积母质6、风积母质7、海积母质地表水系的概念:地表水系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和沼泽等水体的成分,也称陆地水地下水的类型: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土壤的基本物质构成:固相、液相、气相等三相物质,五种成分构成的岩性及矿物质构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1、土壤的机械构成重要是由母质的机械构成决定2、母质的矿物、化学成分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3、不同成土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状况有所不同4、母质的透水性对成土作用有明显地影响14、土壤有哪些功效:1、土壤的生产力功效2、土壤的自净功效3、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功效4、土壤的支撑功效5、土壤的原材料功效6、土壤的景观文化功效15、土壤矿物质的概念:土壤矿物质来源于岩石(母岩)和母质。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重要构成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它对土壤性质和功效影响甚大16、土壤质地的划分类别:1、砂质土2、黏质土3壤质土17、土壤矿物学构成对土壤的影响:不同矿物学对土地运用的影响,土壤的矿物学构成对土壤的保肥供肥性、土壤的耕性影响极大18、影响土地运用的“土型”重要涉及什么:土壤厚度和土壤剖面构型19、自然土壤普通可分为哪几个最基本发生层次?:A层;土壤剖面的表层,是有机质积聚层B层;是淋溶物质的淀积或聚积层C层为母质层20、对于普通作物来说,最佳耕层厚度为多少?:20cm土地类型的概念:狭义的土地类型概念是指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似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广义土地类型指除对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即除土地分级及在此基础上的土地类群归并外,还涉及研究土地类型的构造、动态演替机制等研究内容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同于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类型划分根据-自然属性;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根据-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土地划分的办法:1、发生法2、景观法3、参数法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1、自然发生学原则2、综合性原则3、主导因素原则4、实用性原则5、指标的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性土地划分的原则:1、选择土地分异特性的原则2、应用土地分异特性进行土地分类应遵照的原则土地资源调查的概念:运用土地资源学知识,借助测绘制图等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互有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久远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服务2、土地资源调查的普通程序:1、准备工作2、外业调绘3、内业工作4、检查验收3、土地运用现状分类编号:01耕地02、园地03、林地04、草地05、商业用地06、工矿仓储用地07、住宅用地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9特殊用地10、交通用地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其它用地4、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1、土地运用调查2、土地质量调查3、土地权籍调查4、土地类型调查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土地资源评价又称为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条件,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土地资源评价的实质:是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两者之间的关系土地资源评价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对象:土地质量(气候、地形、土地、水文等)和土地用途;目的:是分析多个可能被考虑的土地用途在一定区域内的适宜性程度,涉及现在适应性和潜在适应性生态适应性经济适应性和社会适宜性土地资源评价的分类:按目的分类可分为土地自然适宜性、土地生产潜力、土地经济评价;按成果分类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单元的划分:1、以土壤图为基础拟定土地资源评价单元2、土地类型图3、土地运用现状图4、地理网格美国土地潜力系统有哪两个基本概念:潜力和限制性美国土地潜力评价的优缺点:优点:1、简朴明了用途广泛2、概括性高内涵丰富3、办法简便容易掌握4、合用性广泛5、突出耕地优先原则;缺点:1、对社会经济因素考虑不够2、不能对特定土地用途做出土地适宜性评价3、评价成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4、过分强调土地限制性5、难以考虑不同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比配的概念:将土地运用方式的土地运用规定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运用方式的调节与适宜性成果计算相结合的过程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优缺点:优点;1针对特定土地用途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土地运用规划提供丰富的信息2、考虑社会经济因素3、强调土地适宜性。缺点;与土地潜力分类同样,FAO土地适宜性分类也同样含有归类法土地评价的缺点。即评价成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难以考虑不同因素之间的互有关系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概念: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用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可能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单位面积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的概念:一定条件下,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潜力与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均消费原则之比AFZ法:根据比例尺将地面划分为某些在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和土壤大致都相对一致的生态单元,在同一生态单元内,其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相似,因而其土地的生产潜力就进一步决定于浇灌条件的有无和投入的高低,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均消耗计算,以行政单位为统计单元求算出一定行政区域承载人口土地运用的概念:1、是指人们以土地资源对象,为一定运用目的的而从事的土地经营或经济活动2、是人根据本身的需要,人与土地发生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决定土地的功效与作用的过程2、土地运用系统的分类:1、根据资本劳动投入的多少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