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解读培训_第1页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解读培训_第2页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解读培训_第3页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解读培训_第4页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解读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目

录CONTENT01前述02内容解读(分类、设计、验收)PART 01前述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1.1、发布公告重要信息:1、《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5030-2022。2、具体实施日期:2023年4月1日3、此规范(下文简称强条)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4、强条实施后,现行相关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5、用全文强制性规范取代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强条为“最低的要求”“最高的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1.2、重要作用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实施:具有强制约束力(底线要求)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维修、养护、拆除等建设活动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对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指不改变现有使用功能),当条件不具备、执行现行规范确有困难时,应不低于原建造时的标准;配套的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保障达到强制性规范要求的成熟技术措施,一般情况下也应当执行;在满足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规定的项目功能、性能要求和关键技术措施的前提下,可合理选用相关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要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协调配套,各项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相关技术水平。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实施后,现行相关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应及时修订,且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中有关规定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不一致的,以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为准。PART 02内容解读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1、编制框架——目录1234总则基本规定(重要改变部分)材料工程要求(重要提升)3.1一般规定明挖法地下工程暗挖法地下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外墙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外墙工程建筑室内工程道桥工程3.2防水混凝土4.6建筑室内工程5.8

蓄水类工程3.3

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4.7道桥工程6验收(判定标准调整)3.4水泥基防水材料4.8蓄水类工程7维护密封材料其他材料设计(做法方案提升)4.1一般规定5施工(进场资料)一般规定明挖法地下工程暗挖法地下工程一般规定管理运维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1、编制框架——基本逻辑对比1.1

与现行规范的对比工程防水类别环境类别防水等级材料选择防水道数节点构造防水设计工作年限防水目标防水做法新规范编制框架5年质保期现行规范编制框架防水做法建筑重要程度防水等级材料选择防水道数节点构造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2、重大变化——设计工作年限条文:2.0.2

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应符合下列规定∶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工程结构设计工作年限;屋面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20年;室内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25年;桥梁工程桥面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桥面铺装设计工作年限;非侵蚀性介质蓄水类工程内壁防水层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10年。地下工程屋面工程室内工程桥梁工程非侵蚀性介质蓄水类防水设计工作年限≥工程结构设计工作年限≥20年≥25年≥桥面铺装设计工作年限≥10年特别重要(如博物馆

、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挡案馆、和特别重要的实验室):100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50年临时性建筑:5年说明:1、防水设计工作年限

:防水工程在设计工作年限内,需要在没有大修的条件下满足正常使用性能和功能。对防水材料耐久性及施工等提出了高要求。2、保修期满后,应对防水工程的总体情况进行检查。防水工程达到设计工作年限时应进行防水功能技术评审。T/CCIAT

0042-2022《建筑外墙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3.0.5条

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外墙防水工程和保温工程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少于25年。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2、重大变化——设计工作年限(关于几种年限的对比)保修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最低保修年限,防水是5年。无论是否产生损害,有质量瑕疵,就需要修复,是系统年限。强制性法规要求(合规)设计工作年限在规定的时期内,只需要进行正常的维护而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即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是系统年限。实际使用年限可能更长。设计要求(规范)质量保证期对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保证的期限,赔偿人可能是:施工商、生产商、保险公司等。赔偿可以是直接损失,赔偿比例可能与年限成反比。一般少于产品的可使用年限或可靠性年限。包括材料、系统。商业承诺(合同、保险)可靠性规定条件下长期保持原有性质而保证安全正常使用的功能,能够长期保持预期防水功能的能力,也称为耐久性,通常用年限表示。包括:材料可靠性、系统可靠性。产品理论寿命(试验、验证)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2、关于防水系统的耐久性能和可靠性说明在工程保护状态下,合格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耐久性是能够保证的;多道叠合使用,防水系统耐久性提高,防水效果更好工程案例:某重要工程

1959

年完工,1998

年进行防水维修,使用材料:SBS

Ⅱ型双面膜聚酯胎防水卷材。构造是基层在施工期间采用

3

mm

卷材保护,屋面清理完成后,喷涂

60

mm

聚氨酯硬泡,冷沥青玛

脂粘

3mm

卷材,上面热熔

4

mm

卷材,表面地砖保护。2021年建筑功能改造,拆除屋面,可以看到历经

23

年屋面卷材完好无损,连膜面的字都依旧清晰(见左图)。资料源引自:[1]朱志远,朱晓华,王澜.防水系统的耐久性能和可靠性[J].中国建筑防水,2021(10):1-7.DOI:10.15901/ki.1007-497x.2021.10.001.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3、重大变化——防水等级划分工程防水等级应依据工程类别和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两个维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防水∶Ⅰ类、Ⅱ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甲类工程;I

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乙类工程。二级防水∶Ⅲ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甲类工程;Ⅱ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乙类工程;Ⅰ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丙类工程。三级防水∶Ⅲ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乙类工程;Ⅱ类、Ⅲ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丙类工程。环境类别工程类别I

类II

类III

类甲类一级一级二级乙类一级二级三级丙类二级三级三级甲类无三级、丙类无一级,乙类相对应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3、重大变化——工程防水类别1、根据工程防水重要程度,对不同工程部位,分为甲、乙、丙三类工程。甲类工程是表示重要的工程,即对防水要求高的工程。2、“渗漏敏感”指渗漏水可能的造成工程使用功能达不到设计预期,物品、设备损坏,造成结构耐久性下降及形成安全隐患等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3、重大变化——工程防水类别1、根据工程防水重要程度,对不同工程部位,分为甲、乙、丙三类工程。甲类工程是表示重要的工程,即对防水要求高的工程。2、“渗漏敏感”指渗漏水可能的造成工程使用功能达不到设计预期,物品、设备损坏,造成结构耐久性下降及形成安全隐患等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3、重大变化——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复杂的外界气候环境防水工程必须要考虑外部水环境的情况,因地制宜。本次标准增加了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根据不同工程和部位敏感的环境因素划分I、II、III类,从环境恶劣到环境良好。环境越恶劣,防水工程越需要重视和加强。工程类型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I类II类Ⅲ类地下工程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与

地下结构板底标高高差H≥0m抗浮设防水位标

高与地下结构板底标高高差H<0m—屋面工程年降水量P≥1300mm400mm

≤年降水量

P<1300mm年降水量P<400mm建筑工程外墙工程年降水量P≥1300mm400mm

≤年降水量

P<1300mm年降水量P<400mm频繁遇水场合,或长

期相对湿度室内工程RH≥90%如卫生间、厨房、洗衣房、淋浴间、清间歇遇水场合如需要用水清洗的地面等偶发渗漏水可能造成明显损失的场合如可能存在设备管道渗漏的场合洗、清洁或需要大量用水的加工场所等2.0.5

工程防水施工环境类别为II类的明挖法地下工程,当该工程所在地年降水量>400mm时,应按I类防水使用环境选用。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3、重大变化——市政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工程类型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I类II类Ⅲ类市

政工

程地下工程①(明挖法)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与

地下结构板底标高高差H≥0m抗浮设防水位标

高与地下结构板底

标高高差H<0m—道桥工程严寒地区,使用化冰

盐地区,酸雨、盐雾等不良气候地区的使用环境除I类环境外的其他使用环境一蓄水类工程冻融环境,海洋、除冰盐氯化物环境,化学腐蚀环境除I类环境外,

干湿交替环境除I类环境外,长期浸水、长期湿润环境,非干湿交替的环境当蓄水工程同时承受几类环境作用时,按环境作用等级较高的要求执行注∶①仅适用于明挖法地下工程。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说明补充:1、抗浮设防水位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期和使用期内满足抗浮设防标准时可能遭遇的地下水最高水位(一般的工程根据地勘报告确定,上海地区按室外地面0.5m以下)。2、即使建设工程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与地下底板板底标高H<0,若该工程为明挖法,且当地降水量>400mm,该工程仍按Ⅰ类(最恶劣环境)考虑。2.3、重大变化——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地下)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与地下结构板底标高高差1、建筑工程地下室几乎都属于Ⅰ类环境。H2、市政类暗挖法项目需要根据相关标准确定。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工程类型(区域雨虹) Ⅰ类(年降水量P≥1300mm)Ⅱ类(年降水量400mm≤P<1300mm)Ⅲ类(年降水量P<400mm)屋面工程外墙工程北方——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河南、西藏、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华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山东、江苏——华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其他台湾、香港、澳门————注:降水量来源中经数据

JGJ/T

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年降水量类型划分依据《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3、重大变化——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屋面、外墙)全国主要城镇年降水量整理属于Ⅲ类(年降水量<400mm)的仅占11.8%,剩余88.2%(近90%)一级行政区年降水量≥400mm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3、重大变化——防水等级划分(民用建筑)工程防水等级应依据工程类别和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级划分地下工程屋面工程室内工程外墙工程一级Ⅰ、Ⅱ类Ⅰ 类甲乙基本为一级基本为一级(华东区均为一级)基本为一级基本为一级(华东区均为一级)二级Ⅲ 类Ⅱ 类Ⅰ 类甲乙丙存在(可能性很小)乙类的Ⅱ类环境丙类的Ⅰ类环境(地下无Ⅲ类环境)存在二级甲类的

类环境(民用建筑屋面无乙、丙两类)存在二级甲类的

类环境(室内工程无乙、丙两类)存在二级甲类的

类环境(民用建筑外墙无乙、丙两类)三级Ⅲ 类Ⅱ、Ⅲ类乙丙存在(可能性很小)如:丙类的Ⅱ类环境(地下无Ⅲ类环境)——————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3、重大变化——防水等级划分(工业建筑)工程防水等级应依据工程类别和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级划分地下工程屋面工程室内工程外墙工程一级Ⅰ、Ⅱ类Ⅰ 类甲乙基本均为一级大部分为一级基本均为一级(无乙、丙类)大部分为一级(无丙类)二级Ⅲ 类Ⅱ 类Ⅰ 类甲乙丙存在(可能性很小)乙类的Ⅱ类环境丙类的Ⅰ类环境(地下无Ⅲ类环境)存在甲类的

类环境乙类的

类环境丙类的

类环境存在(可能性很小)甲类的

类环境存在甲类的

类环境乙类的

类环境三级Ⅲ 类Ⅱ、Ⅲ类乙丙存在(可能性很小)如:丙类的Ⅱ类环境(地下无Ⅲ类环境)存在乙类的

类环境丙类的

Ⅱ、Ⅲ

类环境——存在乙类的

类环境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3、重大变化——防水等级划分(市政工程)工程防水等级应依据工程类别和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级划分地下工程道桥工程蓄水类工程一级Ⅰ、Ⅱ类Ⅰ 类甲乙基本为一级大部分为一级(道桥工程无丙类)基本为一级二级Ⅲ 类Ⅱ 类Ⅰ 类甲乙丙存在(可能性很小)乙类的Ⅱ类环境丙类的Ⅰ类环境(地下无Ⅲ类环境)存在二级乙类的

类环境(道路隧道属于乙类)(道桥无Ⅲ类环境)存在二级甲类的

类环境乙类的

类环境丙类的

类环境三级Ⅲ 类Ⅱ、Ⅲ类乙丙存在(可能性很小)如:丙类的Ⅱ类环境(地下无Ⅲ类环境)——存在三级乙类的

类环境丙类的

Ⅱ、Ⅲ

类环境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防水材料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水泥基防水材料密封材料其他材料: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屋面压型金属板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聚合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聚合物改性防水卷材热沥青粘结和胶粘法施工聚合物改性防水卷材预铺反粘(聚酯胎类)自粘聚合物改性防水卷材(含湿铺)聚酯胎/无胎/高分子膜基均质型、带纤维背衬、织物内增强双面复合型预铺反粘(塑料类、橡胶类)塑料防水板反应型高分子类聚合物乳液类水性聚合物沥青类热熔施工橡胶沥青类外涂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2.4、材料要求:分类调整(更合理、更清晰)需特别注意水泥基防水材料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4、材料要求:分类调整(更合理、更清晰)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目前雨虹常见可外露防水卷材雨虹常见可外露防水涂料情况SBS页岩TKB530TKB220TKB210被动房:PBW650(页岩)TPO水性聚氨酯GES309可外露油性聚氨酯HCA108是否有B2级报告可以达到B2-E暂无报告有有有可以达到B2-E暂无报告有有有可以达到B2-E暂无报告2.4、材料要求:一般规定要点信息:防水材料的耐久性应与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相适应。防水材料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材料性能应与工程使用环境条件相适应;2

每道防水层厚度应满足防水设防的最小厚度要求;

3

防水材料影响环境的物质和有害物质限量应满足要求。(绿色建材)3.1.

3

外露使用防水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2级。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4、材料要求:性能(5项核心性能指标)五项核心性能指标要求:耐水性热老化性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接缝剥离强度接缝不透水性特别注意:自强条实施后,无处理时卷材接缝剥离强度和搭接缝不透水性成进场必检项目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4、材料要求:厚度调整解读:1、进一步明确高分子膜基属于沥青卷材。2、涂料防水层最小厚度为1.5mm厚,即侧墙可能出现1.5+1.5聚氨酯方案的可能。3、热熔施工橡胶沥青涂料(非固化)厚度≥2.0时算一道防水材,厚度<2.0时与卷材算作一道防水层,但涂料厚度不能小于1.5mm。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4、材料要求:水泥基防水材料信息整理:1、水泥基防水材料包含:外涂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非内掺型)、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2、外涂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使用时必须进行用量和厚度双控,与现有地下规范中要求的用量与厚度一致。3、砂浆指标按材料标准中Ⅱ型执行。4、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防水功能主要源于抗渗能力,要达到相应的抗渗能力,应具有一定的厚度。掺入外加剂、防水剂的砂浆防水层因为工作机理不同,需要更高的厚度才能达到抗渗要求。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一般规定、工程防水应进行专项防水设计。、下列构造层不应作为一道防水层:混凝土屋面板、塑料排水板、不具备防水功能的装饰瓦和不搭接瓦、注浆加固。、种植屋面和地下建(构)筑物种植顶板工程防水等级应为一级,并应至少设置一道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防水层,其上应设置保护层。、(3)受中等及以上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耐侵蚀性防水混凝土,外设防水层应满足耐腐蚀要求。、排水设施应具备汇集、流径、排放等功能。地下工程集水坑和排水沟应做防水处理,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

2%防水处理考虑保护层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重点):防水做法(明挖法)信息解读:1、地下工程混凝土必须为防水混凝土(与现有规范一致,具体防水混凝土要求有所改变,如抗渗压力不应低于P8,寒冷地区抗冻设防段不应低于P10)2、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一道已不满足一级防水等级做法要求3、地下工程中水泥基防水材料不包含防水浆料!!!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重点):防水做法(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需建设主体各方共同努力,缺一不可!!!★防水层设计探讨:底板垫层现状地下室底板垫层分析:1、混凝土垫层的作用仅仅是施工操作平台,不承担结构承载作用,因此较薄,强度也不足;2、其下为可压缩的具有一定不均匀性的天然土层;其上设置有机防水层(或无机防水层、属刚性防水,另行讨论)、保护层,然后才是刚度很大的建筑物结构基础。3、由于混凝土垫层上下面均是可压缩层(防水层、保护层受荷后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在上部建筑物巨大荷载作用下素混凝土垫层必然产生断裂、龟裂以达到新的受力平衡。4、同时垫层上防水层施工时基面潮湿、起砂、不平整等,无法满足防水层对基层的要求。故推荐与垫层空铺的防水层——预铺反粘/卷材空铺施工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防水层设计探讨:侧墙现状地下室侧墙防水问题分析:1、选材不合理,选用的防水材料耐水性差,或与基层粘结力差,如选用卷材,存在施工质量通病,加之卷材自身的重力,导致卷材易空鼓、脱落;2、细部节点部位处理难,如传承带、群管处,收头不牢,施工不服帖,存在渗漏隐患;3、基层潮湿或基层条件差造成卷材或涂料的起泡、起鼓、脱落等;4、野蛮回填,对防水卷材产生向下的摩擦力,牵拉卷材向下,且顶部无压条等固定措施,造成卷材空鼓、脱落;5、目前保护层很少有砌砖填砂保护。故推荐与侧墙可满粘、细部处理可靠的防水构造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地下室顶板部位特征分析:1、种植行车、商业等问题,需选用抗拉强度高、抵御变形能力强的材料。2、开放暴露时间久,各类工序交叉施工、材料堆放(成品保护)等问题,需选用施工便捷高效,容错率大的材料。——建议至少设置一道卷材材料组合材料特征分析卷+卷双道卷材,工厂预制,厚度有保障,有效抵御基层形变。卷+涂涂卷复合防水系统可兼具涂料处理细部节点可靠和卷材厚度均匀的优势。涂+涂施工质量受工人影响较大,抵御基层形变能力较差,同时难以形成强度。(无抗穿刺指标要求)涂+水泥基水泥基材料养护困难(至少3天),易起粉,影响防水涂料施工效果,难以形成强度。卷+水泥基水泥基材料养护困难(至少3天),易起粉,容易造成卷材空鼓、形成窜水空间。水泥基材料纯刚性材料会随结构开裂而开裂(材料标准无延伸率指标),只满足二级防水要求。★防水层设计探讨:顶板现状地下工程防水地下室形成系统性统一,设计构造,需遵循因地制宜,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重点):防水做法(明挖法地下工程)4.

2.7

附建式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范围应高出室外地坪,其超出的高度不应小于300mmo4.

2.

8

民用建筑地下室顶板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将覆土中积水排至周边土体或建筑排水系统;

2

与地上建筑相邻的部位应设置泛水,且高出覆土或场地不应小于500mmo附建式 :300mm

民用建筑 :

500mm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防水等级防水做法防水混凝土外设防水层塑料防水板预铺反粘高分子防水卷材喷涂施工的防水涂料一级不应少于2道为1道,

应选塑料防水板或预铺反粘高分子防水卷材不应少于1道,且厚度不应小于1.

5mm二级不应少于2道为1道,

应选不应少于1道;塑料防水板厚度不应小于1.

2mm三级不应少于1道为1道,

应选—2.5、防水设计(重点):防水做法(暗挖法地下工程)表4.

3.1矿山法地下工程复合式衬砌的防水做法注意:1、暗挖法隧道、地铁,防水材料主要选用高分子材料和喷涂施工涂料(高环保涂料)。2、一级设防时,一道高分子卷材的厚度不小于1.5mm,二级设防,不小于1.2mm。3、地铁区间可能由二级设防提升为一级的情况,一级时防水道数相比二级需增加一道。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重点):防水做法(建筑屋面工程)表4.4.1-1平屋面工程的防水做法注意:1、屋面防水等级要求更加严格,防水道数相比现行屋面规范增加一道,一级防水设防需有3道防水做法,且必须有一道卷材防水层!!!2、瓦屋面中除不具备防水功能的装饰瓦和不搭接瓦外,其他瓦可算作一道防水层。3、屋面工程防水中无水泥基防水材料。4、屋面天沟和封闭阳台外露顶板等处的工程防水等级应与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一致防水层防水涂料防水等级防水做法防水卷材一级不应少于3道卷材防水层不应少于1道二级不应少于2道卷材防水层不应少于1道三级不应少于1道任选防水等级防水做法防水层屋面瓦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一级不应少于3道为1道,应选卷材防水层不应少于1道二级不应少于2道为1道,应选不应少于1道;

任选三级不应少于1道为1道,应选—表4.4.1-2瓦屋面工程的防水做法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重点):防水做法(建筑屋面工程)表4.4.1-3金属屋面工程防水做法防水等级防水做法防水层金属板防水卷材一级不应少于2道为1道,应选不应少于1道;厚度不应小于1.

5mm二级不应少于2道为1道,应选不应少于1道三级不应少于1道为1道,应选一4.4.1(3)全焊接金属板屋面应视为一级防水等级的防水做法4.4.1(4)当在屋面金属板基层上采用聚氯乙烯防水卷材(PVC)、

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TPO)、三元乙丙防水卷材(EPDM)

等外露型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防水卷材的厚度,一级防水不应小于1.

8mm,二级防水不应小于1.5mm,三级防水不应小于

1.

2mm4.4.6非外露防水材料暴露使用时应设有保护层倒置式:紧贴结构,解决窜水问题★防水层设计探讨:强条实施后可解决正倒置选择问题复合:相容涂卷结合,1+1>2。解决单材料缺陷问题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重点):防水做法(建筑外墙工程)节点+构造防水4.5.1:建筑外墙防水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进行整体防水设计。建筑外墙门窗洞口、雨篷、阳台、女儿墙、室外挑板、变形缝、穿墙套管和预埋件等节点应釆取防水构造措施,并应根据工程防水等级设置墙面防水层。4.5.2、墙面防水层做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水等级为一级的框架填充或砌体结构外墙。应设置2道及以上防水层。防水等级为二级的框架填充或砌体结构外墙。应设置1道及以上防水层。当釆用2道防水时,应设置1道防水砂浆,及1道防水涂料或其他防水材料。(2)防水等级为一级的现浇混凝土外墙、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应设置1道及以上防水层。(3)封闭式幕墙应达到一级防水要求。防水等级节点构造防水框架填充或砌体结构外墙现浇混凝土外墙、装配式混凝土外墙封闭式幕墙一级应选≥2道1道防水砂浆+1道防水涂料或其他防水材料≥1道+混凝土墙采用装饰墙板、金属等封闭式幕墙时,可视为满足外墙一级防水要求,但连接主体结构的预埋件、锚固件部件等处是系统防水设计的薄弱点。二级≥1道混凝土墙三级————尤其需注意建筑外墙各构造层间的粘结强度,保证系统安全性!!!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重点):防水做法(建筑外墙工程)需加强处理的节点:门窗、洞口、雨棚、阳台、室外挑板、变形缝、穿墙管道、预埋件等。4.5.6、使用环境为I类且强风频发地区的建筑外墙门窗洞口、

雨篷、阳台、穿墙管道、变形缝等处的节点构造应采取加强措施——(节点+大面+节点的可能)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重点):室内现场情况(大体上)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重点):防水做法(建筑室内工程)表4.

6.1室内楼地面防水做法防水等级防水做法防水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水泥基防水材料外涂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不能用于除混凝土以外的其他基层上一级不应少于2道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不应少于1道二级不应少于1道任选4.6.2、室内墙面防水层不应少于1道。、用水空间与非用水空间楼地面交接处应有防止水流入非用水房间的措施。淋浴区墙面防水层翻起高度不应小于

2000mm,且不低于淋浴喷淋口高度。盥洗池盆等用水处墙面防水层翻起高度不应小于1200mm。墙面其他部位泛水翻起高度不应小于250mm、潮湿空间的顶棚应设置防潮层或采用防潮材料(如淋浴间)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5、防水设计(重点):防水做法(蓄水类)4.8.1、混凝土结构蓄水类工程防水应采用结构防水混凝土加外设防水层的构造方式防水等级设计抗渗

等级顶板最小厚度

(mm)底板及侧墙最小厚度(mm)最大允许裂缝宽度(mm)最小钢筋保护层厚度

(mm)一级>P82503000.

2035二级、三级NP62002500.

20304.8.1、(2)

防水等级为一级的蓄水类工程,应至少在内壁设置1道

防水层。防水等级为二级的蓄水类工程应在内壁设置1道防水层。防水材料应选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水泥基防水材料。 (一/二级防水,内壁都需设置一道防水层)4.8.1、(3)

对蓄水水质有卫生要求的混凝土结构蓄水类工程,应增加外壁防水层,至少应设置1道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水泥基防水材料防水层。4.8.4、需设置防渗层的景观水体,防渗层应采用黏土、柔性防水材料或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等材料铺设,且不应少于1道。补充:防水毯仅在景观水体中有提及,其他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未包含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6、防水施工(重点):一般规定5.1.1、防水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编制防水专项施工方案。5.1.3、防水材料及配套辅助材料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场复验报告。防水卷材进场复验报告应包含无处理时卷材接缝剥离强度和搭接缝不透水性检测结果(参考条文3.3.4、3.3.5)5.1.15、防水层施工应采取绿色施工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层清理应采取控制扬尘的措施;2

基层处理剂和胶粘剂应选用环保型材料;3

液态防水涂料和粉末状涂料应采用封闭容器存放,余料

应及时回收;4

当防水卷材釆用热熔法施工时,应控制燃料泄漏,高温或封闭环境施工,应采取措施加强通风;5

当防水涂料釆用热熔法施工时,应釆取控制烟雾措施;6

当防水涂料釆用喷涂施工时.应釆取防止污染的措施;需进一步推动现代化设备施工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6、防水施工(重点):一般规定材料搭接及施工规定与现行规范基本一致5.1.12、应在防水层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5.1.14、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6、防水施工(重点):一般规定(明挖法地下工程)5.2.2

桩头应涂刷外涂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刷层与大面防水层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300mm(原地下图集要求为250mm)

。防水层应在桩头根部进行密封处理。5.2.5

防水卷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主体结构侧墙和顶板上的防水卷材应满粘,侧墙防水卷材不应竖向倒槎搭接。支护结构铺贴防水卷材施工,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脱落的措施;防水卷材大面不应采用钉钉固定;卷材搭接应密实。当铺贴预铺反粘类防水卷材时,自粘胶层应朝向待浇筑混凝土;防粘隔离膜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撕除。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6、防水施工(重点):一般规定(建筑屋面工程)耐根穿刺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应与耐根穿刺检测报告中注明的施工方法一致。当屋面坡度大于30%时,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滑措施。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杂物堵塞排水系统的措施。防水层和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屋面应进行淋水试验或雨后观察,檐沟、天沟、雨水口等应进行蓄水试验,并应在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具体试验方法及要求详见验收部分)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后续工序施工不应损害防水层,在防水层上堆放材料应采取防护隔离措施。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2.6、防水施工(重点):一般规定(建筑外墙与室内工程)建筑外墙工程建筑室内工程5.6.1、管根、地漏与基层交接部位应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外墙防水层的基层应平整、坚实、牢固。外门窗框与门窗洞口之间的缝隙应填充密实,接缝密封。砂浆防水层分格缝嵌填密封材料前应清理干净,密封材料应嵌填密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外墙板接缝密封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前应将板缝空腔清理干净;板缝空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