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中药方_第1页
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中药方_第2页
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中药方_第3页
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中药方_第4页
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中药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胃肠神经功效紊乱中药方糖尿病胃肠神经功效紊乱是一种较难治疗的糖尿病并发症。当代医学普通采用胃动力药以及神经营养剂进行治疗,但对于十些病程久的患者。此种治疗办法的效果欠佳。中医药在这方面却有其独到之处。本药方是在我国古代名方平胃散、二陈汤的基础上,兼以当代医学研究的成果,加以调配而成,可用于胃腹胀满、恶心、嗳气、纳食不化、舌淡苔白腻、脉滑的脾虚湿阻证。药用:苍术10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厚朴9克,茯苓15克。莱菔子15克,枳壳10克,半夏9克,佩兰习10克,丹参12克。如有便秘,可再加入大黄5~10克,枳壳10克。使用方法: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糖尿病肠病-中医专家谈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糖尿病肠病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在胃肠系统最常见的病变之一,重要体现为糖尿病性腹泻与糖尿病性便秘,有时两者交替出现。糖尿病性腹泻中医称为消渴病泄泻,糖尿病性便秘中医称为消渴病便秘,中医药辨治糖尿病肠病有较好疗效。糖尿病性便秘糖尿病性便秘是由于患者自主神经病变、肠功效异常、结肠无力及慢性失水造成,体现为顽固性便秘或间歇性便秘,可有明显的结肠扩张及粪块填塞,严重者可伴有不完全性肠梗阻。辨证分型胃肠实热主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或痛,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则:清热润肠。方药:麻子仁丸加减:麻仁12克,白芍12克,枳实10克,大黄6~10克,厚朴10克,白蜜10克,甘草6克。气虚便秘主证:大便燥结或软,久日不行,虽有便意,努挣乏力,难于解下,挣则汗出,气短,便后虚疲至极,倦怠懒言,语声低怯,腹不胀痛,或有肛门脱垂,形寒面白,唇甲少华,舌淡嫩,苔薄白,脉虚弱。治则:补气健脾,润肠通便。方药:黄芪汤加减:黄芪30克,陈皮10克,麻仁10克,白蜜10克,栝楼15克,熟大黄10克。食疗方①菠菜银耳汤:新鲜菠菜100克,银耳30克,煮汤服用。②凉拌芹菜:新鲜芹菜300克,用沸水稍烫,切断,胡萝卜100克切丝,加盐、油适量,凉拌食用。③药茶:生地、玄参、麦冬各15克水煎代茶。④二仁粥:柏子仁、酸枣仁各20克,粳米50克,共煮粥食,含有养心安神,除烦通便作用。⑤白菜粳米粥:白菜100克,粳米50克共煮粥食。⑥首乌粥:大米50克,煮粥,粥半熟时加入首乌粉25克,边煮边搅匀,待熟分两次服。⑦麦门冬粥:麦门冬10克,大米30克,共煮粥食。自我按摩患者用自己的手掌在腹部先按逆时针方向在肚脐周边推拿60圈,然后再顺时针方向推拿60圈,每日3次,手法须轻快,这样才干消除腹壁紧张和挛缩现象。推拿腹部后,用双手的拇指或食指点压双侧支沟穴,约半分钟,以增强疗效。其它注意事项①适宜休息及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②舒适的环境,适宜的睡眠,不用或少用镇静剂。③多食绿色新鲜蔬菜,不饮浓茶。每天争取食用新鲜蔬菜500~1000克。多吃粗杂粮,少吃精米精面粉。糖尿病性腹泻糖尿病性腹泻是慢性腹泻,多发生于糖尿病未能严格控制的I型糖尿病的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其它症状如泌汗异常、尿失禁及尿潴留等,临床特性为顽固性、间歇性腹泻、棕黄色水样便,偶伴里急后重,可伴脂肪泻。腹泻以夜间及清晨多见,也可伴发大便失禁。大便培养等检查无感染证据,大肠镜检查,黏膜正常,无器质性变化。辨证分型肝脾不和主证:泻前不痛,泻下挟有不化食物,泻后痛不减或重,每遇情志不畅而诱发,胸脘胀闷或窜痛,饮食不振,吞酸嗳气,舌质淡,少苔,脉弦。治则:疏肝健脾止泻。方药:痛泻要方加减:白术15克,白芍12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炒山药15克。脾虚湿盛主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神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则:健脾益气,利湿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10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茯苓15克,桔梗6克,砂仁10克,白扁豆15克,苡仁3克,莲子肉15克,陈皮10克。脾肾阳虚主证:拂晓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15克,干姜6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补骨脂10克,肉豆蔻15克,吴茱萸10克,五味子10克。针灸及按摩治疗针灸治疗:主穴:脾俞、肾俞、胰俞、足三里。配穴:天枢、关元、中脘等,手法用补法,每次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按摩疗法:患者双手轮流在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推、拿、揉、按约10分钟,右手中指在长强穴揉按一分钟,也有较好止泻作用。糖尿病肠胃病的食疗方肠胃病严重的危害我们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糖尿病肠胃病食疗是主动改善健康的重要手段。糖尿病肠胃病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通过糖尿病肠胃病的食疗办法树立健康的饮食原则至关重要。有益的大豆及其制品:大豆是糖尿病人较抱负的食物,这是由于它所含的营养物质成分有益于糖尿病人。其一,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质的来源,不仅含量丰富,并且生理价值也高,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能够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其二,大豆中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与豆固醇,对减少血中胆固醇有利。其三,大豆中碳水化合物有二分之一为人体不能吸取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另外,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微量元素与B族维生素。由以上能够看出,大豆及其制品,如腐竹、豆腐丝、豆腐干、豆腐脑、大豆粉等,应成为糖尿病人的惯用食品。适宜增吃食物纤维:纤维素是一种不能为人体消化吸取的多糖。糖尿病人适宜地增加食物纤维的进量,有下列益处:其一,高纤维食物能够减少餐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以及减少血脂的作用;其二,能减缓糖尿病人的饥饿感;其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增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的发生。下列食物中含纤维量较多,可做为健康的糖尿病肠胃病的食疗办法,如:绿豆、海带、荞麦面、玉米面、燕麦面、高梁米、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有一点必须注意,即使食物纤维对糖尿病人有好处,但是也不适宜过份单一食用,凡事总有个度,糖尿病人讲究营养平衡更为重要。植物油为较抱负的烹调用油: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因其中含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是必需脂肪酸,在体内能协助胆固醇的运转,不使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因此这对防止糖尿病的某些并发症,如动脉硬化等有主动的作用,正因如此,糖尿病人所需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好。但是,糖尿病肠胃病的食疗办法中植物油也不能大量食用,过量食用便会暴露其明显的副作用,如产热能过多而造成的脂胖等。科学家们建议;饮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为1:1~2较好。关注糖尿病性胃肠病糖尿病性胃肠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即有合并胃肠道功效紊乱的趋势,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随着病程的延长胃肠道症状的发生亦会增高。糖尿病性胃肠病发病率为30%~76%,但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的仅占糖尿病患者的20%~40%。由于以往人们认识局限性或受检测办法的限制,大多数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糖尿病性胃肠病如何发生糖尿病性胃肠病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晰,现在认为重要是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所致,同时与胃肠道激素分泌异常、小肠细菌生长失衡等也有关。1.自主神经病变:能够影响整个胃肠道的运动功效。如有胃蠕动削弱或消失,可出现胃轻瘫;肠蠕动减慢,可使代谢物通过小肠时间延长,肠腔内的细菌过分繁殖,脂肪吸取不良,会引发腹泻;当进食后不能引发胃-结肠反射时,可产生便秘;肛门括约肌的基础张力减少时,可出现排便失禁。2.高血糖:高血糖可克制胃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克制胃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Ⅲ相活动。3.胃肠道激素变化:如胃动素、胃泌素、胰多肽、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都可影响胃肠道运动功效。这些激素的变化与自主神经病变、胃肠动力障碍和血糖变化有关。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构造、功效发生了明显变化,胃肠道中胃泌素、生长抑素等浓度显着减少,这可引发胃肠道运动异常。4.代谢紊乱:蛋白质呈负平衡,可致腹肌和会阴肌张力局限性。糖尿病患者在胰岛B细胞损伤时,胰腺外分泌功效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引发脂肪吸取不良,可造成腹泻。5.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合并的微小血管病变造成的消化道平滑肌变性,使消化道的收缩削弱。6.继发感染:胃肠运动功效障碍造成的胃肠道细菌或真菌感染,可加重症状。糖尿病性胃肠病有什么体现糖尿病性胃肠病常累及消化系统的多个脏器。大概有76%的患者有胃运动功效障碍,即“糖尿病性胃轻瘫”,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胃肠张力和收缩力下降,蠕动减慢,排空延迟,患者重要体现为腹胀、上腹不适感、早饱、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糖尿病伴发小肠、结肠和肛门运动功效障碍的患者也十分常见,患者经常体现为慢性便秘、腹泻或大便失禁。腹泻和便秘分别见于22%和60%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腹泻常为顽固性、间歇性腹泻,棕黄色水样便,量较多,偶可伴有里急后重。腹泻可发生于任何时间,以夜间及清晨多见,每日少者3~5次,多者可达20~30次。有些患者伴有大便失禁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间歇期排便可正常。糖尿病性便秘也体现为间歇性。即使有些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二甲双胍等)、α-糖苷酶克制剂(拜唐苹、卡博平)也可引发胃肠反映,但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中只有腹泻和便失禁与之有关,其它并非由口服降糖药引发,阐明不能用口服降糖药品解释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如何拟定患有糖尿病性胃肠病对本病的诊疗除临床症状外,还需进一步作放射性核素、胃肠测压技术、超声检查、胃电图等检查,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尚需作胃镜、肠镜、X线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还应与系统性硬皮症、皮肌炎等疾病鉴别。糖尿病性胃肠病可防可治对糖尿病性胃肠病变的防治,首先应提高患者对这一并发症的认识;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在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对症治疗、缓和症状。病因治疗:糖尿病胃肠功效紊乱的治疗首先是治疗原发病,即主动治疗糖尿病。多项研究发现,有效控制糖尿病后,患者的胃肠道紊乱可得到显着缓和。饮食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应减少食物中不消化纤维的含量,少食多餐,每日3次正餐分为6~7次,餐间安排2~3次点心,以减少餐后高血糖,同时避免餐前饥饿感;便秘时则多吃些膳食纤维、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药品治疗:1.促胃动力药:胃轻瘫、严重的大便秘结可用某些胃肠动力药品,涉及抗胆碱药、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和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等。①多潘立酮(吗丁啉):可阻断多巴胺D2受体对胃肠道的克制作用,增强胃肠动力,改善和消除上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胃部症状。剂量为每次10~20毫克,一日3次,餐前15~30分钟口服。②莫沙比利、西沙比利:为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是增进全胃肠道动力药,其增进胃肠动力的作用较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强,重要作用是通过胃肠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增进胃肠蠕动,剂量为每次5~10毫克,一日3次,餐前服用,一日剂量不适宜超出30毫克。③红霉素:是胃动素受体激动剂,能够刺激胃肠动力恢复,可用来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引发的胃轻瘫。剂量为每次125~250毫克,一日4次。2.马来酸曲美布汀(援生力维、尼为孚):对胃肠道平滑肌含有双向调节作用,调节胃肠运动节律,改善胃排空及肠运动节律,缓和胃肠运动功效紊乱引发的恶心、腹泻、便秘。剂量为每次0.2毫克,一日3次。3.糖尿病腹泻的治疗: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可兴奋肠道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加水和电解质在肠道的吸取。还可用某些止泻药品如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脂肪泻患者可予以消胆胺、胰酶制剂(涉及胰酶、熊去氧胆酸、硅油的复合制剂),改善胆汁酸代谢,增进营养物质的代谢吸取。但腹泻严重时应当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4.糖尿病性便秘的治疗:5-羟色胺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可刺激肠蠕动反射及肠道腺体分泌,增进排便,剂量为每次6毫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