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案_第1页
传统文化教案_第2页
传统文化教案_第3页
传统文化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目的认定1、认识《山中》和《济上作》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理解诗句的内容;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能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3、体会两首古诗中诗人体现的思乡之情。二、教学过程:(一)以旧忆新,激趣导入“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古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内涵,还能够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二)、出示目的,明确规定1、出示学习目的,指名读。2、屏幕出示古诗,理解学习内容。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济上作(明)徐祯卿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学生快速默读一遍。)(三)、自主学习师:对于这两首诗的作者你理解吗?于老师收集了他们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吧。作者介绍:王勃,字子安,山西人,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徐祯卿,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的诗句而为人称誉。教师范读师:两位有名的诗人写的诗句,老师很想去读一读。同窗们听老师范读,规定: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注意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3、自己小声读一读两首古诗,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这两首古诗都体现了诗人思乡思亲的感情,因此朗诵时要放慢语速,语调低沉,读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三)、合作学习,展示交流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合作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协助朗诵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诵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小组合作互读。互相评价优点与局限性,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展示读,(形式要多样灵活)师生针对诵读时与否对的、流利、有感情进行。(师生共同评价)。4、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四)、点拨升华、1、说一说:本课的两首诗是借什么景物来体现思乡思亲的悲哀感情的?2、读一读: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五)小结:王勃和徐祯卿是不同时期的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