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河源市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河源市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河源市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河源市中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审稿) 1 11 12 13 14 15 17 24 31 37 50 67 73 77 78 79 82 84 93 96 114 127 128 1291///使用/2堂及收费处等区域改扩建为一间DSA机房及其辅助用房,并拟医院计划将内科大楼一楼原大堂及收费处等区域改扩建为一间DSA机房及其辅助用射线装置名称厂家型号数量(台)技术参数工作场所名称射线装置类别DSA待定待定1最大管电压125kV最大管电流1000mA内科大楼一楼DSA机房本项目拟建DSA机房位于医院内科大楼一楼,机房西北面约32m为医院医技楼,东西南面约28m为医院住院楼,西南面约50m为医院门诊楼,医院总体布置及项目周围环34本项目拟建DSA机房位于医院内科大楼一楼内),机房东侧南侧西侧北侧上层下层DSA机房楼梯间、洁具间及污物暂存间储物间导管室及设备间病人缓冲区、操作间走廊血透中心阴区病房(现为空置房)地下停车场综上所述,拟建DSA机房辐射工作场所50m评价范围内主要为医院内部建筑及道路基本符合防护最优化原则和工艺流程的要求550i50i4526m4526m医院边界医院边界标注为项目机房50m评价范围678序号型号名称工作场所数量类别状态环保手续1SOMATOMEmotion16-sliceCT放射科一楼CT室1Ⅲ在用备案号:2022441602000000562DRXR-1移动DR放射科一楼1Ⅲ在用3SEDECALXPLUS(LP)DR1放射科一楼DR室1Ⅲ在用4WG-XD-3DR2放射科一楼DR2室1Ⅲ在用5FLEXAVISION胃肠机放射科一楼胃肠机室1Ⅲ在用6ZichmLmngingGMBHC形臂1住院部二楼手术麻醉科1Ⅲ在用7BrivoOEC785C形臂2住院部二楼手术麻醉科2室1Ⅲ在用8MEDIX90骨密度仪放射科一楼骨密度室1Ⅲ在用建设单位现有44名辐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医院自行组织的辐射安全培训考核,并9数据未出现异常,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年累积受照剂量均不超过职业照射年剂量约束值),(1)辐射工作人员:本项目建成后所需的辐射工作人员均为拟新聘辐射工作人员,(3)辐射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项目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工(4)管理制度:医院已制定有一系列较为完善的辐射管理制度,针对本项目,医院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日等效最大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额度电流(mA)/剂量率(cGy/min)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SAⅡ1/(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u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表s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直接排放经排风系统排至楼外环境大气注:1、常规废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态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表‘评价依据););););););(9)《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卫生和计);););(12)《关于进一步优化辐射安全考核的公告》(国家生态环境部2021年);(14)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的公);););););););););(4)《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辐射防护手册第三分册》(李德平、););参考《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图注:标注为项目机房所在位置,标注为项目机房50m评价范围。评价项目方位距离场所保护人员类别及性质人数年受照剂量约束值DSA机房//机房内辐射工作人员介入手术医生和护士≤5mSv西面墙外相邻操作室辐射工作人员DSA技师病人缓冲区公众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0.25mSv北面走廊公众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南面储物间导管室及设备间公众医护人员、维修人员东面洁具间及污物暂存间公众医护人员、清洁人员楼梯间公众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楼上血透中心阴区(现为空置房)公众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约20人楼下地下停车场公众流动人员西北面<50m约32m医技楼公众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东北面<50m约30m发热门诊楼公众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东面<50m约45m感染楼公众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东南面<50m约26m急诊楼公众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约200人西南面<50m约28m住院楼公众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约300人7.3.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把需要和可能需要专门7.3.2《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5.8.2在机房内应具备工作人员在不变换操作位置情况5.8.4介入操作中,设备控制台和机房内显示器上应能6.1.2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表7-2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单管头X射线设备b(含C形臂,乳腺CBCT)203.5a.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设备的所有管球安装在同一间机房内。b.机房内有效使用面积指机房内可划出的最大矩形的面积。c.机房内单边长度指机房内有效使用面积的最小边长。表7-3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Pb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PbC形臂X射线设备机房226.4.4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6.4.5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6.5.5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时,应妥善存放,不表7-4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诊断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介入防护手套、铅橡胶帽子(选配)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移动铅防护屏风(选配)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选配)---注:“---”表示不要求。后受检者受照剂量记录在病历中,需要时,应能追溯到受7.8.3除存在临床不可接受的情况外,图像采集时工作人员应对受检者实施照射时,禁止与诊疗无关的其他7.8.4穿着防护服进行介入放射学操作的工作人员,其个人剂7.3.4本次核技术利用项目限值要求汇总标准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限值/要求项目人员年受照剂量限值辐射工作人员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d)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公众人员a)年有效剂量,1mSv。人员年受照剂量约束值辐射工作人员不大于5mSv/a。公众人员不大于0.25mSv/a。标准依据《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限值/要求项目机房要求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20m2,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3.5m。防护要求机房屏蔽防护铅当量不小于2.0mmPb。剂量率要求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设备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具有短时、高剂量率曝光的摄影程序(如DR、CR、屏片摄影)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排风要求设置动力通风装置。河源市中医院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公园东路31号,医院北邻公园东路,西邻源城区政府,南邻商业居民混合区,东邻东堤路和东江。本项目拟建DSA机房位于医院内拟建机房位置现状拟建机房北侧现状拟建机房东侧现状拟建机房西侧现状拟建机房楼上(血透中心阴区(现为空置房间拟建机房楼下现状(地下停车场)拟建机房所在内科大楼现状项目西南面住院楼现状项目东面和东北面发热门诊楼及感染楼现状项目东南面急诊楼现状项目西南面门诊楼现状项目西北面医技楼现状表8-1辐射环境测量仪器主要技术仪器名称多功能射线检测仪仪器型号BG9512P仪器编号IF26A2D2生产厂家中广核贝谷科技有限公司能量响应25keV-3MeV测量范围10nGy/h-30mGy/h校准单位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校准日期2022年09月02日校准证书编号NACC20220701701有效日期2022年09月02日-2023年09月01日测点编号测点位置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备注测量值±标准差.(Dγ±σ)(nGy/h)1拟建DSA机房内楼房室内2拟建DSA机房东面污物暂存间3拟建DSA机房东面洁具间4拟建DSA机房东面楼梯间5拟建DSA机房南面设备间6拟建DSA机房南面储物间导管室7拟建DSA机房西面操作间8拟建DSA机房西面病人缓冲区9拟建DSA机房北面走廊拟建DSA机房楼上血透中心阴区病房拟建DSA机房楼下停车场车道拟建DSA机房西侧内科大楼正门入口处拟建DSA机房西侧内科大楼一楼健康体检科医生办公室拟建DSA机房东侧院内道路中心线室外道路拟建DSA机房西南侧院内道路中心线拟建DSA机房西侧消防车道禁停标志旁室外道路拟建DSA机房西北侧院内道路拟建DSA机房东北侧发热门诊楼普通发热病人入口楼房室内拟建DSA机房东南侧感染楼感染门诊门外室外道路20拟建DSA机房东南侧急诊楼侧门处楼房室内21拟建DSA机房东南侧急诊楼正门入口处22拟建DSA机房东南侧医院大门道闸旁室外道路23拟建DSA机房西南侧门诊楼正门入口处楼房室内24拟建DSA机房西南侧住院楼一楼5号收费窗口旁25拟建DSA机房西侧制剂楼入口处26拟建DSA机房西北侧医学影像中心导诊台旁27拟建DSA机房内西北侧行政楼一楼饮水处室外道路28拟建DSA机房内西北侧医技楼入口处楼房室内29拟建DSA机房内东北侧公园东路中心线室外道路注:1.测量点位距地面高度1m,仪器探头垂直地面向下,每个测量点测量10个数据;2.依据HJ1157-2021标准,监测结果=读数值均值Rγ×校准因子k1×仪器检验源效率因子k2-建筑物对宇宙射线的屏蔽修正因子k3×测量点宇宙射线响应值Dc;其中校准因子k1为0.94,本台设备测量值Rγ的单位为nGy/h,效率因子k2取1,宇宙射线响应值Dc取13nGy/h;3.以上监测结果均已对宇宙射线的响应值修正,楼房取0.8,平房取0.9,原野、道路取1。4.宇宙射线响应值Dc测量点位于河源万绿湖(GPS:114.56659,23.78538)。平调查研究数据(调查数据无河源市地区,因此本项目取广东省的调查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广东省的室内γ辐射剂量率水平为35.3~338.3nGy/h,道路γ辐射剂量率水平为26.9~178.8nGy/h。由此可知,拟建项目场所及周围位置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处于正常环境DSA装置主要是利用影像增强器将透过已衰减分辨率的摄像机对增强后的图像作一系列扫描,所得到的各种不同的信息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不同值的数字储存于记忆盘中,称作蒙片。然后将注入造影剂后的造影区的透视影像也转换成数字,并减去蒙片的数字,将剩余的数字经数/模转换成各种不同的灰度级,在显示器上构成图像,即成为除去了注射造影剂前透视图像上所见的骨骼和软组织影像,剩下的只是清晰的含有造影剂的纯血管影像。主要应用于心脏和大血管检查,对全身各部位血管畸形、血管瘤、血管狭窄、闭塞或发育异常以及肿瘤的血供和染色情况的诊断有独特的作用,另外还被广泛应用于介入放射领域,并为介入放射学的飞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X线球管、影像增强器、影像数字处理系统和外部数据存储等部分组成。产生X射线的装置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焦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高电压加在X射线球管的两极之间,供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第一种情况:透视。患者需要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时,为更清楚的了解患者情况时会有连续曝光,并采用连续脉冲透视,此时介入医师穿戴铅服、铅眼镜、铅围脖等防护用品以及使用床侧防护帘、铅悬挂吊帘等辅助防护措施在机房内对患者第二种情况:摄影。医技人员在控制室内对患者进行曝光(隔室操作),通过铅玻璃观察窗和操作台观察机房内患者情况。一般用于介入手术期间的图像保存及单独的血管造影拍 入诊疗的适应症,在排除禁忌症后完善术前和2名操作技师,所需的辐射工作人员均为拟新增辐射工作人员。本项目人员配置及工作制项目人数(人)工作制度手术类型人员来源DSA介入诊疗介入医师4两组轮值,8h/d、5d/week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拟新增辐射工作人员介入护士2操作技师2作技师,其中介入医师和介入护士需要隔室和同室操作,操作技项目人数操作方式工作模式每组人员年手术最大量(台/年)年受照时间(h/a)DSA介入诊疗介入医师4隔室操作摄影(1min/台)3005同室操作透视(15min/台)75介入护士2隔室操作摄影(1min/台)3005同室操作透视(15min/台)75操作技师2隔室操作摄影(1min/台)3005透视(15min/台)75设备运行模式滤过材料及厚度(mm)离靶1m处空气中的空气比释动能运行管电压(kV)运行管电流(mA)距靶1m处的最大剂量率(μSv/h)DSA摄影Al,2.50.095002.77E+08透视Al,2.50.075907.01E+06注:1.根据医院实际临床使用工况情况统计:摄影模式下,DSA实际使用时管电压通常在60-100kV之间,管电流在300-500mA之间;透视模式下,DSA实际使用时管电压通常在60-90kV之间,透视管电流通常在5-15mA之间。本项目采用临床使用较大工况进行预测,即摄影模式DSA管电压取100kV,管电流取500mA;透视模式DSA管电压取90kV,管电流取15mA。2.根据《辐射防护手册》(第三分册,李德平、潘自强主编)P58图3.1,可以查得在管电压90kV工况下,距离靶1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0.075mGy/mAs,因此透射工况下距靶1m处辐射剂量率=0.075mGy/mAs×15mA=4.05×106μGy/h。同理,摄影工况下距靶1m处辐射剂量率为1.62×108μGy/h。3.根据《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GBZ/T144-2002)表3-8,当管电压为90kV和100kV时,Sv/Gy换算系数约为1.73和1.71,则本项目设备透视和摄影两种模式下源强转换后分别为7.01E+06μSv/h和2.77E+08μSv/h。DSA在辐射场中产生的射线主要分为两),由X射线管出射口发出,经限束装置准直能使受检部位成像),有用线束能量相对较高,剂量较大,而散射线和漏射线的辐射和消失。X射线在辐射场中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由X射线管窗口出射的用于诊疗检查的有用射线;第二类是由X射线管防护套泄漏出来的漏射射线;第三类是由有用射线和漏射线经散射体散射的散射线。按照NCRP147报射,因此,本次评价不考虑主束照射,重点考虑漏射辐射和散射③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X射线检查的不正当判断,造成受检者不必要的额外检查及④机房屏蔽防护老化,达不到防护要求,造成射线⑤室内操作设备过程中,室内的工作人员未使用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受到超剂量⑥DSA安装调试及维修情况下,设备异常出束,导致调试和机房周围及上下方区域未设置儿科、新生儿科和妇产科等辐射敏感科室;机房与控制室共墙位置拟设置铅玻璃观察窗,便于观察机房内患者情况及各防护门开闭情况。本项目工作场所四周墙体:四周墙体:…护涂料+·3mmpb铅板地板:(3mmpb硫酸钡防护涂料为了便于加强管理,切实做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按照本标准》(GB18871-2002)的要求,在辐射工作场所内划出控制控制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以及制潜在照射,要求或可能要求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的限定区域。他适当位置处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并给出相应的辐射水平和污染水程序(如进入控制区的工作许可证)和实体屏蔽(包括门锁和联锁装监督区:未被确定为控制区,正常情况下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断检查其职业照射状况的区域。在监督区入口检查工作状况,确认是否需要防护措施和安全条件,或是否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等相关标准对控制区和监督区的定义,结合本项目辐射防护情况,将医院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设立监督区运行时禁止其他的任何人进入此区域;机房四周墙外如操作间、储物间导管室、设备间、洁提醒无关人员尽量避开该区域,并定期检查其辐射水平,如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图注控制区:监督区(4)患者出入门/医护人员门/污物通道门);125kV(有用线束)的拟合参数计算,计算得DSA机房顶棚10cm混凝土表10-1本项目不同厚度屏蔽材料等效屏蔽物质厚度铅混凝土实心砖拟合出铅当量厚度Xαβγαβγαβγ240mm实心砖2.2197.9230.5386///0.02870.0672.3mm混凝土2.2197.9230.53860.035020.071130.6974///1.2mm混凝土2.2197.9230.53860.035020.071130.6974///1.4mm机房屏蔽体屏蔽防护设计等效铅当量标准要求评价DSA机房四周墙24cm实心砖(约2.3mmPb)+3cm(3mmPb)硫酸钡防护涂料5.3mmPb≥2mmPb符合顶棚10cm混凝土楼板(约1.2mmPb)+3mmPb铅板4.2mmPb符合地板18cm混凝土楼板(约1.4mmPb)+3cm(3mmPb)硫酸钡防护涂料4.4mmPb符合患者通道门4mmPb电动推拉铅板防护门4.0mmPb符合医护人员通道门/污物通道门/储物间门/设备间门4mmPb手动平开铅板防护门4.0mmPb符合观察窗4mmPb铅玻璃4.0mmPb符合注:实心砖密度:≥1.65t/m3,铅板密度:≥11.34t/m3,混凝土密度:≥2.35t/m3,防护涂料密度:≥2.79t/m3。机房设计项目设计值标准要求评价DSA机房有效使用面积(m2)39.2(7.73m×5.03m)≥20符合最小单边长度(m)5.07≥3.5符合面墙体、顶棚、地面、防护门以及观察窗的屏蔽设计均符合标准要求。从X射线放射诊断场所的屏蔽方面考虑,本项目机房的辐射防护屏蔽措施的技术要求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顶棚和地板防护设计大样图项目《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DSA机房设计情况评价结果机房设置和布局应合理设置X射线设备、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应尽量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管线口和工作人员操作位。有用线束方向直接照射门、窗、管线口和工作人员操作位。DSA机房布局设计合理,符合标准要求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大楼一楼南侧位置,不毗邻儿科、产科等辐射敏感人群及人员密集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每台固定使用的X射线设备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布局要求。本项目设置单独的DSA机房,机房满足使用设备的布局要求。乳腺CBCT)机房最小有效面积不小于20m2,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3.5m。度为5.07m,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为39.2m2。机房屏蔽C形臂X射线设备机房有用线束和非有用线束方向屏蔽防护铅当量应不小于2.0mmPb。护厚度均不小于2mmpb,根据表10-2对照满足标准要求。符合标准要求监控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有观察窗,机房内拟设置监控装置,观察窗及监控装置设置位置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以及各防护门开闭情况。符合标准要求机房内洁净机房内不应堆放与该设备诊断无关的杂物手术无关的杂物。符合标准要求机房通风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能保持良好的通风。DSA机房内拟设置动力通风装置,拟设置的通风装置可确保手术室内通风效果良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符合标准要求标志警示灯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上应设置如“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可视警示语句;候诊区应设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DSA机房各防护门上拟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识;患者通道门上方拟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拟设置“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警示语句,防护门与灯箱拟设置门灯联动装置,闭门灯亮,开门灯灭;操作室和DSA机房内拟设置急停按钮;DSA机房外候诊区拟张贴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符合标准要求屏蔽门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房门的管理措施;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门有效关联。电动推拉门宜设置防夹装置。污物通道门和医护通道门设计为手动平开门,拟设置自动闭门装置;患者通道门设计为铅防护气密电动推拉门,拟设置电动闭门装置;操作规程要求设备曝光前,关闭防护门;工作状态指示灯与患者出入防护门拟设置联动装置。符合标准要求个人防护措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应配备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介入防护手套,选配:铅橡胶帽子。除介入防护手套外,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0.25mmPb;介0.025mmPb;甲状腺、性腺防护用品铅当量应不小于0.5mmPb。医院拟为DSA辐射工作人员配备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围裙、铅防护眼镜(以上防护用品铅当量不小于0.25mmPb)、介入防护手套(铅当量不小于0.025mmPb)。其数量满足开展工作需要,防护用品的防护铅当量满足标准要求。符合标准要求工作人员辅助防护设施应配备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2mmPb。拟配备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0.5mmPb)。拟配备1个移动铅防护屏风,铅当量不小于2mmPb。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防护用品和0.25mmPb拟为受检者配备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铅橡胶颈套,铅当量不小于0.25mmPb。应为儿童的X射线检查配备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0.5mmPb。拟配备儿童铅橡胶围裙、铅橡胶帽子、儿童铅橡胶颈套,防护用品铅当量不小于0.5mmPb。机房屏蔽体外剂量水平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设备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具有短时、高剂量率曝光的摄影程序(如DR、CR、屏片摄影)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当超过时应进行机房外人员的年有效剂量评估,应不大于0.25mSv。由环境影响分析可知,机房屏蔽设计满足DSA透视条件下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μSv/h;摄影条件下,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符合标准要求),院楼,约22m为医院急诊楼。机房内排风管沿着水平方向穿机房防护处采用4mmPb铅板包裹(铅板包裹铅板包裹至墙面,并与墙面形成有效搭接),防止射线泄露。机房采取的通风措施可保证机房内通风效果良好,风管穿墙处的防护措施满足机房屏蔽要求。DSA手术室通医院应委托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机房防护施工,严格施工管理,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机房墙体的缝隙、通风口、电缆地沟等可能产生局部漏射的部位,在两种不同密度材料的搭接处,须确保任何一方向均有足够的屏蔽厚度。使用的屏蔽防护材料应向专业厂家购置,保证医院拟为本项目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与标准要求对照情况表10-5拟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设施与标准要求机房标准要求拟配置情况评价防护用品/辅助设施铅当量mmPb适用人群铅当量mmPb数量DSA机房成人铅橡胶颈套≥0.50.51符合成人铅橡胶性腺防护方巾≥0.50.51符合儿童铅橡胶颈套≥0.50.51符合儿童性腺防护方巾≥0.50.51符合成人铅橡胶颈套≥0.5工作人员0.54符合成人铅衣≥0.50.54符合成人铅防护眼镜≥0.250.254符合介入防护手套≥0.0250.0254符合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0.250.51符合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0.250.51符合移动铅屏风(选配)≥221符合屏上观察显像结果或采用数字化打印显像诊断结果,不会产生含有重金属银的废显影水、废22m为医院急诊楼。机房内设置的通风设施可以确保机房内通风效果良好,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确保机房达到洁净要求,符合本项目涉及到新墙体的彻筑、建筑装修、设备安装等,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减轻对医院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项目建设阶段主要的污染因子有:噪本项目施工期间,各种机械产生较大的噪声,而是施工场地紧邻周围建筑物,会造成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噪声影响。由于本项目工程量小,且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声源不固定性,因此,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降低本项目施为减小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施工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场外运输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保持设备处于正常工况,减小噪声的排放;加强施工区内动力设备管理,将可固定地点的机械设置在临时建本项目施工期间因建筑材料搬运、装卸和涂料浇筑等施工活动等施工活动会产生二次扬尘。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产生为减小施工期间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施工现场运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及混凝土养护废水。少量养护废水经沉降后回用于抑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主体工程的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采取以上措施后,在施工中可大量减少地表水污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妥善处理,无回收价值的建筑废料统一收集后,运输至合法堆场堆放。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交由市政环卫部门处理。对固体废弃物从收集、清运到弃置应实现严格的全过程管理;设垃圾筒收集生活垃圾。施工单位认真落实上述措施后,可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施工场地的秩序,对施工场地进行适当的封闭。建设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上述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管下,医护人员近台同室进行介入操作。本次评价分别对摄将使用图像增强器,可阻挡主射线,初级辐射的强度会大幅度地被病人、影根据DSA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在正常工况常为十几毫安,摄影时功率较大,管电流通常为几百毫安。根据目本项目拟购置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设备,滤过参数满足标I—管电流(mA);设备运行模式滤过材料及厚度(mm)离靶1m处空气中的空气比释动能运行管电压(kV)运行管电流(mA)距靶1m处的最大剂量率(μSv/h)DSA摄影Al,2.50.095002.77E+08透视Al,2.50.075907.01E+06泄漏辐射剂量率计算公式参考李德平、潘自强主编《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辐射源与H0—DSA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距靶点1m处X射线的剂量率(μSv/h);f—设备射线泄漏率,取0.1%;(d0r2H=H0C(d0r2Hs—关注点处的散射剂量率,μSv/h;0—DSA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距靶点1m处X射线的剂量率(μSv/h);B—屏蔽透射因子。B——给定铅厚度的屏蔽透射因子;γ——铅对不同管电压X射线辐射衰减的有关的拟管电压材料αβγ90铅3.0670.7726100(主束)铅2.5000.7557100(散射)铅2.5070.9124注:拟合参数均取自于《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s)关注点剂量率估算结果关注点关注点场所H0(μSv/h)屏蔽体铅当量厚度(mm)B(漏射)B(散射)d0dr剂量率(μSv/h)总辐射剂量(μSv/h)漏射散射A西墙观察窗外(操作间)2.77E+084.03.39E-065.14E-062.700.73.400.130.080.21B西墙外(操作间)5.31.31E-071.97E-072.700.73.404.99E-033.14E-03C西墙控制室门外(操作间)4.03.39E-065.14E-062.900.73.600.080.18D南墙储物间门外(储物间导管室)4.03.39E-065.14E-062.300.73.000.180.29E南墙外(设备间)5.31.31E-071.97E-072.300.73.006.87E-034.03E-031.09E-02F南墙设备间门外(设备间)4.03.39E-065.14E-062.700.73.400.130.080.21G东墙污物通道门外(洁具间)4.03.39E-065.14E-062.700.73.400.130.080.21H东墙外(洁具间)5.31.31E-071.97E-072.700.73.404.99E-033.14E-03I北墙外(走廊)5.31.31E-071.97E-072.300.73.006.87E-034.03E-031.09E-02J西墙患者通道门外(病人缓冲区)4.03.39E-065.14E-062.750.73.450.080.20M楼上(血透中心阴区病房)4.22.05E-064.800.75.502.47E-021.89E-024.36E-02N楼下(地下停车场)4.41.25E-061.89E-065.300.76.001.23E-029.62E-032.19E-02注1)表中计算各关注点的漏射辐射时,保守取距离d=图中标注距离dr-源与患者的距离d0。(2)保守估算,屏蔽体铅当量厚度转换在125kV条件下计算得到,屏蔽透射因子是在各工况下对应的管电压条件计算得到。关注点关注点场所H0(μSv/h)屏蔽体铅当量厚度(mm)B(漏射)B(散射)d0dr剂量率(μSv/h)总辐射剂量(μSv/h)漏射散射A西墙观察窗外(操作间)7.01E+064.03.96E-073.96E-072.700.73.403.55E-041.48E-045.03E-04B西墙外(操作间)5.36.85E-096.85E-092.700.73.406.59E-062.75E-069.35E-06C西墙控制室门外(操作间)4.03.96E-073.96E-072.900.73.603.08E-041.32E-044.40E-04D南墙储物间门外(储物间导管室)4.03.96E-073.96E-072.300.73.004.89E-041.91E-046.80E-04E南墙外(设备间)5.36.85E-096.85E-092.300.73.009.07E-063.54E-061.26E-05F南墙设备间门外(设备间)4.03.96E-073.96E-072.700.73.403.55E-041.48E-045.03E-04G东墙污物通道门外(洁具间)4.03.96E-073.96E-072.700.73.403.55E-041.48E-045.03E-04H东墙外(洁具间)5.36.85E-096.85E-092.700.73.406.59E-062.75E-069.35E-06I北墙外(走廊)5.36.85E-096.85E-092.300.73.009.07E-063.54E-061.26E-05J西墙患者通道门外(病人缓冲区)4.03.96E-073.96E-072.750.73.453.42E-041.44E-044.86E-04M楼上(血透中心阴区病房)4.22.00E-072.00E-074.800.75.506.08E-053.07E-059.15E-05N楼下(地下停车场)4.41.08E-071.08E-075.300.76.002.70E-051.40E-054.10E-05注1)表中计算各关注点的漏射辐射时,保守取距离d=图中标注距离dr-源与患者的距离d0。(2)保守估算,屏蔽体铅当量厚度转换在125kV条件下计算得到,屏蔽透射因子是在各工况下对应的管电压条件计算得到。关注点位置辅助屏蔽设施距离(m)屏蔽透射因子B.H0(μSv/h)剂量率(μSv/h)漏射散射总和术者位铅衣内1mmPb1.5(漏射)0.8(散射)4.08E-03(漏射)4.08E-03(散射)7.01E+0629.642.3术者位铅衣外0.5mmPb1.5(漏射)0.8(散射)2.52E-02漏射)2.52E-02(散射)78.4261.4介入手术医师手部位置0.525mmPb1(漏射)0.5(散射)2.27E-02(漏射)2.27E-02(散射)422581注:室内介入手术时,DSA处于透视模式,机房内工作人员配备0.5mmPb的铅衣、铅眼镜等防护用品,手部穿戴0.025mmPb的介入防护手套,设备配备0.5mmPb的悬挂防护吊帘和床侧防护屏防护。辐射剂量率最大值为0.29μSv/h;透视模式下,机(GBZ130-2020)中“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人数操作方式工作模式年手术最大量(台/年)DSA(设备)//摄影(1min/台)600透视(15min/台)介入医师4摄影(1min/台)300(每组人员)5透视(15min/台)介入护士2摄影(1min/台)300(每组人员)5透视(15min/台)操作技师2摄影(1min/台)300(每组人员)5透视(15min/台)H—X射线外照射人均有效剂量当量,mSv;H—X射线辐射剂量率,μSv/h;关注点场所剂量率(μSv/h)时间t居留因子T年受照剂量总和*(mSv)人员类型A西墙观察窗外(操作间)摄影0.21511.05E-031.09E-03辐射工作人员透视5.03E-04753.77E-05B西墙外(操作间)摄影514.07E-054.14E-05透视9.35E-06757.04E-07C西墙控制室门外(操作间)摄影0.18519.00E-049.33E-04透视4.40E-04753.30E-05D南墙储物间门外(储物间导管室)摄影0.291.81E-041.88E-04公众透视6.80E-046.38E-06E南墙外(设备间)摄影1.09E-026.81E-066.93E-06透视1.26E-05F南墙设备间门外(设备间)摄影0.211.31E-041.36E-04透视5.03E-044.72E-06G东墙污物通道门外(洁具间)摄影0.211.31E-041.36E-04透视5.03E-044.72E-06H东墙外(洁具间)摄影5.08E-06公众透视9.35E-068.77E-08I北墙外(走廊)摄影1.09E-021.36E-051.39E-05透视1.26E-052.36E-07J西墙患者通道门外(病人缓冲区)摄影0.202.50E-042.59E-04透视4.86E-04M楼上(血透中心阴区病房)摄影4.36E-0214.36E-044.50E-04透视9.15E-051.37E-05N楼下(地下停车场)摄影2.19E-022.74E-052.81E-05透视4.10E-057.69E-07),E=αHu+βHoE—有效剂量中的外照射分量;);位置铅衣内剂量率铅衣外剂量率HuHoαβ年有效剂量术者位75h42.3μSv/h261.4μSv/h19.6mSv0.790.0513.50mSv),《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本项目提出的辐射工作人员本次评价对DSA工作人员手部年当量剂量进行理论计算。进行介入手术时,使用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有辐Cks—为空气比释动能到皮肤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男性,前后入射(AP)照射,H—关注点的当量剂量,mSv;作人员手部当量剂量限值的要求(≤500mSv)。50m评价范围内的公众年有效剂量低于4.50×10-4mSv,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和本项目公众人(3)建议佩带2枚个人剂量计,1枚佩戴于铅围裙内胸部附近,1枚佩戴于铅围裙外护师或其他人员在机房内时,除佩戴上述物品,最好配有铅屏风,让上述人员在屏风后待另外,由于介入手术的特殊性,DSA介入手术操作人员在为挽救他人生命的条件下,),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四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重大辐射事故(Ⅰ级)、重大辐射事故(Ⅱ级)、较大辐射事故(Ⅲ级)和一般辐射事故(Ⅳ级)等四级,详见表11-9。事故等级危害结果特别重大辐射事故(Ⅰ级)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及以上急性死亡。重大辐射事故(Ⅱ级)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及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及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较大辐射事故(Ⅲ级)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导致9人及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一般辐射事故(Ⅳ级)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根据污染源分析,射线装置主要环境风险因子为射,射线装置只有在开机状态下才会产生X射线,一旦切断项目DSA设备属于Ⅱ类射线装置,DSA装置开机时,射线机的管头组装体较近,本项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分级为一般辐射事故(Ⅳ级)。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在防护门未关闭情况下,DSA曝光,导致防护门一侧人员受到误照射控制室内拟设置有独立观察窗,确保操作人员位于操作位可有效观察到各机房门的开闭情况,设备曝光前确保各机房门关闭,方可使用设备出束检查。无关工作人员或患者家属在防护门关闭后尚未撤离机房,DSA曝光造成误照射。在机房进出的门外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警告人员禁止靠近;DSA出束时,检查并确保防护门关闭严实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X射线检查的不正当判断,造成受检者不必要的额外检查及重复照射,可能增加随机性效应发生概率。医院制定有影像质量保证方案等相关制度,并对相应岗位的人员进行制度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操作时避免对受检者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检查及重复照射。机房屏蔽防护老化,达不到防护要求,造成射线泄漏,受到误照射。制定辐射监测计划,配备辐射巡测仪,定期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监测,每年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发现问题,立即停留辐射工作并整改,整改结果合格后,方可继续辐射工作。室内操作设备过程中,室内的工作人员未使用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受到超剂量照射。制定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培训,要求人员上岗时,需穿戴围脖、铅围裙和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工作人员互相提醒;并为工作人员进行内、外个人剂量监测,每3个月送检,发现超剂量调查水平,配合监测单位调查并及时整改。DSA安装调试及维修情况下,设备异常出束,导致调试和维修人员的误照射。DSA安装调试及维修时,由辐射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按照操作规程执行,防止误操作。并在两小时内填写初始报告,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所有涉及的事故责任人和受害者名单;对任做的辐射剂量估算结果;所做的任何医学检查及结果;采取的任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使用Ⅱ类和Ⅲ类射线装置、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工作单位,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医院成立了辐射安全管理小组,落实了小组的成员及其职责(详见附件7)。并通过此机构进一步建立辐射安全防护责任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订辐射防护措施等。加强辐射安全管理,制定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性物质的相关操作规程、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并负责组织开展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③负责组织研究制定和修订医院辐射安全和⑥负责定期组织专家对辐射工作场所和放射诊疗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和通报,督导⑧负责对辐射工作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定期公布获得或取消辐射⑨负责辐射工作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专家对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和健康情况进行分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应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医院针对原有的核技术应用项目,已制定了《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辐射安全防护和保卫制度》、《个人剂量、辐射场所监测计划》、《人员培训计划》、《设备检修维护制度》、《辐射工作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医院的辐射安全相关制度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了单位本身实际情况制定的,内容上明确了辐射安全管理小组及人员的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辐射监测计划符合实际情况内容全面,辐射安全应急措施针对性强,可行性强。项目投入运行后,沿用原管理制度,并将制定的与本项目相关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善留存考核记录。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为拟新聘人员,待人员落实后,医院需要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均在生态环境部培训平台报名进行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学习并参加考核,确保所有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要求,医院须对使用射线装置、辐射工作场所及辐射从业人员开展辐射监测工作,以确保辐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保障环境安全,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医院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标准,组织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本项目竣工后,医院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规定,组织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验收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需要对该类环境保护设施(2)介入手术操作的辐射人员手术时在铅衣内的左胸前或锁骨对应位置佩戴1个剂量计,另1个剂量计佩戴在铅衣外锁骨对应的领口位置,以分别等现象,定期将个人剂量计送至监测单位检查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规范,对相关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医院原开展核技术利用项目,严格执行辐射监测计划,已定期委托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辐射监测机构对医院的辐射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年度监测数据将作为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的一部分,定期上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本项目监测对象监测类别监测方案监测项目监测频率DSA机房机房屏蔽验收监测机房四周屏蔽墙外30cm、操作位、防护门及门缝、电缆沟、穿墙孔、楼上、楼下等进行监测周围剂量当量率验收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需要对该类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调试或者整改的,验收期限可以适当延期,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安全联锁、工作状态指示灯等安全装置实测并检查安全设施50m范围外环境实测周围剂量当量率机房屏蔽机房四周屏蔽墙外30cm、操作位、防护门及门缝、电缆沟、穿墙孔、楼上、楼下等进行监测周围剂量当量率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安全联锁、工作状态指示灯等安全装置实测并检查安全设施每次使用前机房屏蔽年度监测机房四周屏蔽墙外30cm、操作位、防护门及门缝、电缆沟、穿墙孔、楼上、楼下等进行监测周围剂量当量率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安全联锁、工作状态指示灯等安全装置实测并检查安全设施每次使用前50m范围外环境实测周围剂量当量率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量计年有效剂量操作时,每季度送医院开展核技术利用项目多年,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详细见附件7。本项目建成后,沿用该应急本院成立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辐射事件的应成员:黄展坤江帅黄月中陈冰李胜军(189236谢海锋李伟英(158116242992.负责辐射事件应急处理可行性方案的研究定制和3.发生人员超剂量照射事件或者设备出现故4.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辐射事件6.迅速组织超剂量照射人员就医,撤离控制区内相关人员,本项目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包括了辐射事故应急处理的组急处置程序、事故报告、应急处置措施等基本内容,基本满足《放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设单位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污染因子环保措施环保投资臭氧和氮氧化物动力通风装置,经通风系统排至楼外环境大气3万元电离辐射(X射线)机房设置相关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机房进行屏蔽防护工程施工(砌墙、安装铅板防护、增加硫酸钡防护涂料防护、增加防护补偿、安装防护门和观察窗等)、机房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购置个人防护用品等)、购置X、γ辐射检测仪90万元进行个人剂量监测、辐射安全培训、事故风险应急演练,对机房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环保验收、年度监测和日常监测7万元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就医的需求和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医院计划将内科大楼一楼原大本项目射线装置设有独立机房,并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设立监督区和控制本项目机房的屏蔽设施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根据理论计算结果,本项目投入使用后,合理分配工作人员工作负荷及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项目涉及的辐射工作人员最大年有效剂量估算为3.50mSv,公众年有效剂量估算为4.50×10-4mSv,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对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限值和公众人员年有效剂量限值的要求,同时低于医院成立了辐射环境防护管理小组,落实了机构的成员及其职责,制定了较完善及可行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辐射监测计划。制定了相关射线装置的操作规程,明确了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综上所述,医院辐射安全管理符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本项目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建设有利于快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可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时完善城市功能,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民生保障。落实本项目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其获得的利益远作场所50m评价范围内主要为医院内部建筑及道路和部分外部道路。本项目选址考虑了机房四周及楼上楼下情况,周围未毗邻妇产科、儿科门诊等辐射敏感场所,避开了人群聚集点,选址周围无限制性因素,项目平面布置合理,基本符合防护最优化原则和工艺流程的),类的全科医疗服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项该项目的投入符合区域医疗服务需要,能有效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完善城市功能,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民生保障。在落实本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方案按照环境保护法规和有关辐射防护要求进行设计,建设过程如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质量能达到要求时,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管理措施后,该单位将具有与其所从事的辐射活动相适应的技术能力和具备相应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本项目正常运行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符合辐射环境保护的要求,制验收报告。待本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拿到批复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营,工程建设执行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本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对本项目进行验收。本项目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营。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一项目设施(措施)数量主要功能房间DSA机房操作间、设备间、储物间导管室机房辐射屏蔽(1)四周墙体:24cm实心砖+30cm(3mmPb)硫酸钡防护涂料;(2)顶棚:10cm混凝土+3mmPb铅板;(3)地板:18cm混凝土+30cm(3mmPb)硫酸钡防护涂料;(4)患者通道门/医护人员通道门/污物通道门/储物间门/设备间门:4mmPb铅板防护门;(5)观察窗:4mmPb铅玻璃。/安全装置控制区、监督区标识,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工作状态指示灯、门灯联动装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自动闭门装置4个防夹装置急停按钮若干个人防护用品辐射工作人员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围裙、铅防护眼镜(以上防护用品铅当量不小于0.25mmPb)、介入防护手套(铅当量不小于0.025mmPb)4套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0.5mmPb)。受检者成人铅橡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