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摘要: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开始,至9月21日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这次变法仅仅持续了103天就失败了,但是却对近代中国有很大的意义,对后来的辛亥革命革命及新文化运动都有深远的影响。探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对当代中国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关键字:戊戌维新运动;意义;失败原因;教训;变法;在中国5000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每一代都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拥有惊才绝艳的智慧,他们拥有远超世人的长远目光,他们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他们不顾自身,敢于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挑起振兴中华的大任。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投身于戊戌维新运动的那些人就是那一代中国的脊梁。一、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及过程19世纪90年代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1895年公车上书公车上书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了北京,犹如晴天霹雳,朝野震惊。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子们群情激愤,他们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组织下,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这次上书由康有为起草1300多人签名,史称“公车上书”。上书因顽固派的阻挠没有送到光绪帝的手中,对政府触动不大,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和影响。“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在各地创办了许多报刊、学会、学堂,为变法制造舆论,培养人才。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在全国兴起。1898年1月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4月,同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但是,仅仅103天之后,1898年9月21日的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失败。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虽然仅仅持续了103天就是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洋务派曾经掀起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是,洋务派只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技术和设备等一些表面上的东西。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时候,维新派就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理论思想,都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但是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它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西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和约》后,西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把旧式书院和私塾逐渐转变为近代学校,广泛建立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社团。他们大力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的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并且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使他们重新认识世界,为后来人们接受新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这种思想影响不会因政变而消失。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第四,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有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变法的失败后,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逃亡,谭嗣同等人的牺牲使得不少对清政府抱有最后一丝幻想的知识分子认清了现实,转身投向革命党的道路。而孙中山先生也是在这时开始受到了国内知识分子的重视,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关键前提。第五,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由于八股文的废除,报社、学校的兴办,新式文化事业有了勃兴。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说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这些,都开启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河。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上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这让当时更多的有识之士清醒过来,要想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只有用革命者的鲜血才能洗去中华民族垂垂老矣的暮年之气,才能让这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大国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他们终于明白,一切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想要通过和平手段来进行改良的妄想终究是一场空想。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为后来的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成功埋下了伏笔。其次,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告诉我们,变法和革命,要想成功,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正如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即是受地主阶级、封建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要想推翻封建专制,中坚力量就是农民。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得后来的革命家们意识到了人民的力量,于是后来的辛亥革命就取得了成功。再次,戊戌变法的失败教训告诉我们,一切的改革都不能过于激进,需知“过犹不及“。改革需要联系到现实的实际情况,不能空想,不能幻想,需要徐徐图之。另外,戊戌变法的失败教训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也具有警醒作用。我们做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让自己有一定的把握;在竞争中离不开合作,但是要分清是”敌“是”友“,不要亲敌远友,更不能将自己依托于敌人;做事情或是学习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制止幻想主义,不幻想别人无条件付出,要具备合作精神而不是完全依靠精神。以上这些就是我对戊戌维新变法的认识。古人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终究已经是过去,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分析过去的事这样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并且从中吸取教训,为我们以后做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让我们少走弯路、错路。我想,这应该就是历史之于现代人的真正价值与意义了吧。参考文献:(1)顾苏沛《戊戌变法运动历史回顾》《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1期(2)吴永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班健康汽车跑跑跑课件
- 教育类职业生涯规划
- 在线监测技术优化-洞察及研究
- 智能安全防护体系-洞察及研究
- 中班儿童画扫把课件
- 生物医学控制新方法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版ICP证跨区域服务合作协议
- 2025BIM教育培训与行业应用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吧台餐饮业务承包经营合同书
- 2025年度班组安全风险防控协议范本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培训培训课件
- 济源市新纪元矿业有限公司莲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六君子汤的现代中药制剂研究
- 中职学校招生介绍课件
- 《绷带包扎法》课件
- 打印-初升高衔接教材物理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七版)第04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 矿用防爆锂离子蓄电池无轨胶轮车安全技术要求常用版
- 拼音拼读音节带声调完全版
- 泌尿外科利用PDCA循环降低持续膀胱冲洗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品管圈QCC成果汇报
- 中国古代安全文化发展及其启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