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字教学设计(共3篇)篇:反义词对对碰设计反义词对对碰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学期学过的反义词。2、让学生懂得把反义词用在生活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瞧,他是谁?(ppt出图)文文要跟大家一起参加“反义词对对碰”闯关游戏,有信心吗?(出示课题)
二、基础复习。(一)我会写:回顾课文内容,写出相对应的反义词。1、文文带大家回到课文中找找我们学过的反义词。(生自读向关文章)
2、你们能写出反义词吗?文文写的字可漂亮了,能否比他写得更好?(板书:我会写)提醒书写方法:在田字格里写字时,要看清楚横中线和竖中线,要把笔画写端正。注意写字姿势。(生写反义词,同桌间互相交换检查:检查同学写的字是否注意了笔画)
3、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赶快分小组说一说,等一下告诉文文。(分小组说,指名说)(二)我会找:在句子里找反义词,并换颜色。1、同学们真聪明,能说出那么多的反义词。可是文文说,会写还不够,还要会认。现在就让他,带大家去读一读反义词对子歌吧。(出示ppt,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如:拍手读、做动作读、两两读„„)
2、会读对子歌了,你能准确找出对子歌中的反义词吗?(板书:我会找)
3、文文带来了四个藏有反义词的句子。请同学们看例子:小河里的鱼儿多,鸭子少。(讲方法:读一读→找一找→涂一涂→读一读)句子:
1、平平长得高,乐乐长得矮。2、小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3、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三)看图选择正确的反义词。1、同学们的眼力可真好,能找对反义词,但你会用吗?(板书:我会用)文文在找来了一幅图画,我们来看一看,图上画着什么?(生自由说)
2、文文要看看大家会不会用反义词。出示例子:
小明的()边是窗户,()边是沙发。(①前②后)(讲方法:看图→读句子→找反义词→填序号。句子:
1、小明的()边是电视机,()边是书架。(③左④右)
2、书架()面有五本书,()面有三本书。(⑤上⑥下)拓展阅读。1、文文看见大家这么聪明,他说要奖励大家学会更多反义词,进入“拓展资料”。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故事《两只羊》,完成练习。(1)短文一共有()自然段。(2)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把它写在括号里:()——()四、小结。1、文文看到大家学习这么认真,他很高兴。他让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好语文知识。最后,他要和我们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帮助大家记住今天复习到的知识。2、快乐小游戏:相反动作。老师说词语或句子,学生做相反动作,如:师说向前跑,生做向后退;师说我有很多苹果,生做很少苹果„„
第2篇:对对子教学设计
渔亭中心小学李淑芬2015.4.28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中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教学难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入1.猜谜语。2.师:同学们,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类。你们可知道,对联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在国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春联外,你们还知道在生活当中对联都用在哪些方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认识对联。二、感知对联1.对联的起源。2.对联的类型。师: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3.阅读对联故事。4.认识对联的特点。从对对联的故事中,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四人小组讨论。3.教师小结:
三、游戏:对对子
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也来写写对联?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1.挑战第一关:火眼金睛——看图对对子。2.挑战第二关:牛刀小试——词语对对子。蓝天对()大陆对()
六畜兴旺对()
3.挑战第三关:你追我赶——补写对联。天——风——
桃红——吉祥——
蚕吐丝——辞旧岁——
画饼充饥——
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
四、欣赏对联
师: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1.欣赏趣联故事,感悟用词精妙。2.学会正确贴对联。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到过对联呢?(1)看对联猜行业
(2)看对联猜职业
(3)我会贴对联
五、赠言结课
板书设计:
走近对联
字数相等
词语相对
意思相关音韵相谐篇2:对对子复习教案
趣味对对子
一、教学目标:1.通过开展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活动“对对子”,复习对联知识,学会推敲语言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2.温习六年来教材中出现的对子。3.收集不同类别的对联。二、教学重点:
1、复习对联的基本知识。2、继承传统教育方法,通过对联、古诗等的讲、读、议,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对子的音韵美,整齐美。体味找对子的乐趣,激发学生创作对子的热情并尝试创作对子。三、教学难点:
学习推敲语言对对子。教学过程:
一|、了解对偶、对仗、对子和对联之间的关系1.师:泥融飞燕子生:沙暖睡鸳鸯师:昔闻洞庭水生:今上岳阳楼
师:书山有路勤为径生: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金沙水拍云崖暖生: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大屏幕出示这几组对联,师问:这几组句子我们叫它们什么呢?(对子,对联,对偶句)
3.小组出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对偶、对仗、对子和对联之间的关系。4.师小结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仗:就是严格的对偶,像古代仪仗队排列两行,手持仪仗,两两相对,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对仗,是对律诗中对偶的习惯称呼。在律诗中颔联(三、四句)、颈联(
五、六句)必须使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这即是两组对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通常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一组对偶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联是对偶句,但对偶句不一定就是对联,只有这组对偶句意义较完整,可以独立运用,可以书写张贴,才可以称为对联。简单点说,对联的特点有四个: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平仄相谐。相机板书:对偶(修辞),对仗(律诗中的对偶),对子==对偶词句,对联(实用)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复习对子、对联的相关知识,感受对对子的趣味性。二、小试牛刀,对对子
1.说到对子,我们教材中也出现过哟。你还记得吗?一下《反义词歌》(1)一下《反义词歌》
笑对哭,甜对苦,仔细对马虎;
新对旧,明对暗,容易对困难;
快对慢,深对浅,安全对危险。(2)六上语海拾贝中的《声律启蒙》
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
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
一年好景难忘橘绿橙黄
2.请再看两组语言材料:对韵歌
晴对雨,暑对寒,天地对山川,鱼虫对草木,旷野对平原;二月柳,九秋莲,露草对霜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对往,去对回,雨雪对风雷,松柏对竹叶,草舍对柴扉。潮涨落,月盈亏,暮色对朝晖,窗前莺共语,帘外燕双飞。3.小组尝试对对子(每两小组对其中一组)
师:对韵歌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音韵相谐,非常有趣!我们来尝试一下对对子。课前叫大家预习了,现在分组汇报一下。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宽对窄,显对微,闪电对鸣雷。天南对海北,红瘦对绿肥。狗尾草,鸡冠花,白露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云对雾,雪对霜,寒来对暑往,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师:同学们对得还不错,看看老师怎么对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要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哟!三、温习六年来教材中出现的对联
师: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现在同学们学会了对对子,那写诗写对联就有基础了哟!对联是中国的特产,是诗园中一朵精美别致的小花,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我们教材中出现过哪些对联呢?爆竹声声除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
五谷丰登稻米香六畜兴旺牛羊壮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风调雨顺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兴
沃野千里绿青山万木春
兢兢业业育桃李勤勤恳恳做园丁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丰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捷报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四、听趣联故事
师:千百年来,佳联绝对,层出不穷,成为汉语言园圃中的瑰宝奇葩,受到文人的追捧和民众的喜爱。1.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到一农村茅舍,见到一小孩看屋。小孩有礼貌款待不速之客。乾隆随即掏出三个铜钱,开玩笑对小孩说:三个铜钱贺喜,嫌少勿收,收则爱财。谁知小孩立刻回敬到: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者好吃。2.对联字数相等的特点曾给聪明人反用过。有一副挽袁世凯联云: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袁世凯对中国人民是对不起的,�作者正是借意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因袁复辟帝制,扼杀共和。这是千多年才见到第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奇联。五、改对联
师:改对是对联的一种分类,就是把原来的对联稍作改编仍然是一副好联,但寓意却发生了变化。聪明的同学们,我们来开动脑筋,试试?1.有一个地主,他用一个见不得人的方法和儿子考中了进士,为了炫耀自己,他在对联上写道: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均进士,老加官少加官父子皆加官。后来一个秀才在对联上改了两个字,第二天,这个贪官看后,立即气昏在地。秀才是怎么改的,帮帮我。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均进土,老加棺少加棺父子皆加棺.这样一改,就从褒义变成了贬义,从恭维变成了讽刺。意思全变了。2.解缙应景题对联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不一会,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六、趣联集锦
1.师:同学们课外都收集了哪些有趣的对联呢?2.生交流
3.大屏幕出示老师收集的趣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
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千年老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个能弹?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饥鸡盗稻童桶打,暑鼠凉梁客咳惊。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七、把下面八个混乱的条幅配成对联
师:通过前边的学习,老师想考考同学,请根据对联的特点,把下面八个混乱的条幅配成对联。①绿竹别具三分景②松竹梅岁寒三友③红梅正报万家春④芳草春来依旧绿⑤春夏秋冬春为首⑥梅花到时自然红⑦桃梨杏春风一家⑧梅桃李杏梅占先
①绿竹别具三分景③红梅正报万家春
②松竹梅岁寒三友⑦桃梨杏春风一家
④芳草春来依旧绿⑥梅花到时自然红
⑤春夏秋冬春为首⑧梅桃李杏梅占先
八、小组填对联
师:再提高点要求,我们尝试填对联,有信心吗?1.先生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孩子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2.高高低低树,叮叮咚咚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3.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
事必成,事必成,事事必成4.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5.甘蔗出土节节甜,芝麻开花步步高6.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8.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大;书里天地宽;心里乾坤大)9.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春来草长莺飞)10.上联:做作业辛辛苦苦
下联:玩游戏轻轻松松/打篮球简简单单/拿成绩开开心心/游农耕舒舒服服11..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12.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为妙;山石岩上古木枯,此木作柴九、送对联
师:同学们真不错,小学毕业还是蛮有收获的嘛,看来对联的知识都难不倒你们啦!恭喜恭喜!老师有四副对联,可不知能把它们贴在哪种场合?你们可以帮老师送送吗?1.韵出高山流水,曲现阳春白雪。2美味招徕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3绘色绘画绘影绘声,有山有水有物有人4.做天下头等事业用世间顶上功夫
十、
对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活动“对对子”,掌握一定的对联知识,学会推敲语言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语文的兴趣。二、教学重点: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2、掌握推敲语言拟写对联的方法。三、教学难点:
学习推敲语言、运用修辞拟写对联。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本课通过对对子这种传统语文教学形式,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小组达成共识,推出佳对。教学过程导入:
一、2004年全国高考对联试题
1、(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用)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1)扫千年旧习。(2)祖国江山好。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2、(全国卷,上海等地用)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1)春晖盈大地。(2)科学能致富。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附:
2004年高考对联试题参考答案:
1、第一题:
(1)树一代新风、树世纪新风。(2)大地气象新、神州大地新。第二题: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2、第一题:
(1)夏虹映长空、瑞雪满乾坤、正气满乾坤、瑞雪兆丰年、花香溢满园、喜气满神州、朝霞映长空、喜事遍神州、暖意满人间、紫气满人间、政策暖人心、阳光暖人心、福气满家园、甘泽满九州、改革富万家。(2)勤劳可兴家、诚信能纳财、和睦可兴家、勤劳会发家、勤劳可脱贫、人才可强国、改革可兴国、和气可生财、勤奋可成功、知识可强国、技术可生金、科教可兴国、科技可强国、实干可发家、努力则成功。第二题: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龙精神马精神龙马精神、城繁荣乡繁荣城乡繁荣、日增辉月增辉日月增辉、江清秀山清秀江山清秀、老安康少安康老少安康、树茂盛林茂盛树林茂盛、岁平安月平安岁月平安、军安乐民安乐军民安乐、父健康母健康父母健康、乡文明村文明乡村文明、天广阔地广阔天地广阔、龙呈祥凤呈祥龙凤呈祥、老幸福少幸福老少幸福、山雄壮河雄壮山河雄壮。【讲解】
对联,雅号楹联,俗名对对子。它被誉为“诗中之诗”。它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要中国灿
烂的文化艺术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可称得上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朵奇葩。早在中国古代第一剖诗歌总集《诗经》中,我有“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句子。这就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骈文兴盛,对偶的运用便更加流行。诗歌也渐趋成熟,演化成唐代的律诗,规定八句诗中间四句非用对偶不可,成为固定的格式,唐宋以后的考试还把对对子作为必考的内容,尤其到了清代对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日臻完美的程度,不仅内容的涉及面广,口对笔题,俯拾即是,而且名流云集,高手如林;还出现了一系列巧对妙联的专集。象梁章钜的《楹联丛论》、《巧对发》,其子梁恭的《巧对续录》等。清以后又出版了丁楚孙的《古今滑稽联话大观》,周莲第的《分类楹联大成》,王有衍的《古今巧对大观》,后来又有梁石、梁栋精心编著的《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等。据说1931年,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中还有“对对子”,题目是陈寅恪教授出的“孙行者”,结果却很小少有人做对。(陈教授的答案是:祖冲之。以姓氏“祖”对“孙”,以虚词“之”对“者”,以动词“冲”对“行”。)
因荷而得藕程敏政很机敏地就猜到了宰相的用意,当即对上:
有杏不须梅
李贤见他果然才思敏捷,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为何这小小的对联便赢得了堂堂宰相的如此赞赏,不惜把女儿相许,原来这是一副相当精巧的妙对,它利用了谐音的修辞,将“荷”、“藕”同音字“何”、“偶”(配偶之意),用“杏”、“梅”代同音字“幸”、“媒”。构成:
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多么别致而严整的对偶,从事理上看,因为有了荷花,所以才有藕;因为杏子和梅子都是酸的,所以有了杏子当然就不必再有梅子。但这些都是表象,双方的用意皆在谐音之中,从而便这副对联妙趣横生。充分表现出程敏政敏捷的文思和横溢的才华。难怪仅一句就使得宰相李贤为之动心。当我讲完这些故事,学生们的兴趣陡增,于是,我趁热打铁,给同学们讲清何为巧对妙联。所谓巧对妙联,大都在构思上独具匠心,在表现手法上,运用夸张、拟人、假借、镶嵌、反复、重叠、映衬、反衬、双关、回文、顶真、排比、歇后、拆拼等修辞,创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和韵味,看去赏心悦目,读来妙趣横生。其次结合教材或生活实际寻找有关的妙联佳句,以达到厚积薄发。我们知道,光是给学生讲一些故事还不够,为了让学生的兴趣有增无减,我要求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去搜集名联、妙联。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还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名联、妙联,特别是那些名胜古迹中的对联,如清代纪韵的:太极两仪生四象,良宵一刻值千金。宋代王十朋的温州江心寺大雄宝殿里的一副名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周恩来: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对联的称谓
凡事物都有名称。对联更有它自己独特的称谓;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后以多贴在互相对
称的柱子上,又叫楹联(楹即柱子)或楹帖,楹帖又分春帖、婚帖、喜帖等。它的单位叫副,因它分上下联互相对称,像人的肾脏那样叫一副、两副等,以区别于文章叫篇、诗词叫首、日记或新闻叫则。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例如:明朝宰相邱琼山少年就学时,老师为解决学生争座位而出句:“细雨肩头滴”,本是平淡的句子,而邱对以“青云足下生”,不但赢得了座位,而且表现了才志超群,全联生色多了。其中的“细雨肩头滴”叫上联、出句、对公或对首,“青云足下生”叫下联、对句、对母或对尾。上联叫被对句,下联叫对句,所以应说“青云足下生”对“细雨肩头滴”,或说“细雨肩头滴”对以“青云足下生”。至于贴定的对联,如北京居庸关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也应同样称谓,即“辽海吞边月”为上联、出句??“长城锁乱山”为下联、对句??。我们对别人的出句或写作对联都可以叫做“对对”,因为都得先出上联然后对以下联;当然也可以先出下联,再对上联。二、对联的作用从上节可见对联为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独具风格的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艺术芳园中极为别致的一朵奇葩,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广泛应用。对联的应用范围,是多方面的,宽广的:
从种类说,由春联一种逐渐发展到贺婚祝寿,交际装饰,吊丧悯死等十多种类;从阶层爱好说,先有皇帝至将相,逐步扩大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不分阶级阶层,不分贫贱富贵,人人都喜欢使用情趣各异的对联,从张挂场所说,由皇帝的宫殿苑囿到监狱牢门,由富户的高堂华厦到民众的小庐茅舍,以至祠庙寺观,亭台楼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清泉仙窟,门房书室,卧室案头,商场工肆,店铺坊馆,甚至戏台神座,香炉花灯,箔柜仓库,猪栏牛舍等等莫不悬挂长短不一,千姿百态的对联。对联之所以这样广泛使用:
一、由于它有装饰点缀,衬托人们感情的作用,不论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有很大差别。如新年时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发;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到喜气满堂,美满幸福;新居时用了它,使人感到吉祥永驻,安居乐业;游览时见了它,使人感到江山多娇,胜景越常;悼亡时有了它,使人悲中兴慰,思承美德??所以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比诗词还大。它还能以美观的体形,工整的对仗,铿锵的音韵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流芳后世。二、由于它思想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善于表达意境和情感,能从记事、述史、写景、抒情、言志、寄怀、宣传、鼓动、褒扬、贬斥到慨叹、讽刺、鞭挞、娱乐、交际、游戏、谐谑等等,都能随作者意志所为,完成它的作用。可见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应用范围的扩大,它壮丽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三、对联的种类划分
划分对联种类的第一人,是清代梁章钜。他在《楹联从话》中分为故事、应制(奉皇命而作)、庙祀、祠宇、官衙、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和杂缀十类。可惜内容不全面,分类不科学。按常规应根据对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私人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样本
- 高考试题及答案文综
- 2025劳务派遣人员劳动合同书
- 福陆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分级护理的考试题及答案
- 防控专员考试题及答案
- 儿科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氯代仲丁烷项目创业计划书
- 电气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麦草畏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小学教育专升本真题解析题试卷(含答案)
- 临时展览搭建与施工方案
- 2025年10月自考13886经济学原理(初级)
- 2025天津宏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从国内外角度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探索及影响的研究报告
- 2025通辽科左中旗招聘25名社区工作者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最近时事政治课件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工智能(北理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2022年泰安市岱岳区社会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体检中心耳鼻喉科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