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绪论-2_第1页
清代文学绪论-2_第2页
清代文学绪论-2_第3页
清代文学绪论-2_第4页
清代文学绪论-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清代文学的范围

清王朝从1644年定都北京至1911年辛亥革命,共有国267年。不过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历史进入近代清代文学,指清前期至清中叶的文学:

清前期(1644—1735)清入关——雍正末,包括顺至、康熙、雍正几朝

清中叶(1736—1839)乾隆初——道光19年,包括乾隆、嘉庆、道光20年前

绪论清代社会的历史特征及社会矛盾统治政策一、军事上的统一战争。二、经济上对内重农抑商、大力提倡农业生产;对外实行海禁,闭关锁国。三、思想意识上推行宋明理学。四、文化政策上怀柔笼络与高压禁锢。剃发易服;科举制度;文字狱;编书与禁书等。徐骏案如雍正八年(1730年),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文学上编书与禁书清王朝以各种手段笼络士人。除沿袭明制以八股文取士外,康、乾两朝均特开“博学鸿词科”以网罗名士。作为重视学术、优容文人的表示,朝廷还组织了大规模的书籍编纂工作。康熙时纂有《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等,乾隆时更纂有规模空前的《四库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康熙字典》《全唐诗》这些工作固然有文化总结的意义,但也有羁縻文人的用意。在修《四库全书》过程中,大量收缴和销毁违碍书籍,据估计“至少在十万部左右”(郭伯恭《四库全书纂修考》),更成为文化专制政策的一部分。二、清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1、清初反浮求实学风、经世致用思想,促进了文学社会功用的强调,使创作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关注国运民生。

2、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乾嘉汉学之风日盛,给清中叶文学带来明显消极影响,出现严重滞化现象。

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说”诗论、诗作的构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逆特色。三、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1、众体皆备,集历代文学之大成

清代文学繁富、驳杂,蔚为大观:

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依然兴盛;

已呈弱势的诗、古文,已经衰落的词、骈文重新振兴;

各类文体均有传世佳作。

“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2、古典形态的诗词骈文再度辉煌

①清诗前期遗民诗人忧时伤世,关注国运民生,高扬抗清复明,多以史诗般的内容和坚贞崇高节操而称重当时、影响后世。

诗坛大家在诗艺方面多所开创:吴伟业“梅村体”,王士祯“神韵派”。

②清词明清鼎革之际,变俗为雅,成为文人写心工具。“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领袖朱彝尊,独树一帜的纳兰性德,或尊苏、辛,或宗姜、张,或学南唐二主,各领风骚,在清初词坛号称“三大家”。

③清代骈文

清初文人揭骈文复兴序幕,至乾嘉几与桐城古文抗衡,与当时政治思想专制、文化学术复古、汉学之风兴盛有关。

骈文作家多是渊博学者,《哀盐船文》的作者汪中,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的阮元等。

3、新兴的小说、戏曲空前飞跃,成就巨大①清代戏曲

明显雅化:传奇、杂剧均趋向文人化、案头化。

剧作家李渔则注重戏剧性,多用巧合、误会、制造生动情节。其《闲情偶寄》的编剧和表演理论,表明戏曲重心由“曲”向“戏”转移。

《长生殿》和《桃花扇》显然是剧作家注重社会历史意识和戏剧性这两方面的产物。

②清代小说

总体进入独创期

拟话本结束了改变旧作的老路;爱情婚姻小说雅化,蜕变为才子佳人小说;长篇小说纷繁多样:

世情小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