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耕地养分状况分析_第1页
县耕地养分状况分析_第2页
县耕地养分状况分析_第3页
县耕地养分状况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耕地养分状况分析

1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元县拥有丰富的热资源,年平均气温8.8。隰县耕地园田化和梯田化水平较低,水资源较匮乏,耕地地力水平低下,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县有耕地面积20600hm2,其中水浇地面积仅仅只有400hm2。2化肥的投用情况2011年,全县平衡施肥面积2000hm2,微肥应用面积3333.3hm2,秸秆还田面积10000hm2,化肥施用量(实物量)为20368.7t,其中氮肥9294.5t,磷肥7143t,钾肥359.2t,复合肥3572t。全县大田农家肥施用量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过去农村耕地、运输主要以畜力为主,农家肥主要是大牲畜粪便。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大牲畜又呈下降趋势,全县2006年大牲畜由1990年的15708头下降为5744头。猪和鸡的数量虽然大量增加,但粪便主要施入菜田和果园等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目前,大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主要依靠秸秆还田。化肥的使用量从逐年增加到趋于合理。据全县统计资料,1953年化肥的施用量(折吨)为2t,1957年为63t,1973年为815t,1983年为4684t,1993年为11907t,2003年为16046t。1984年,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为8.9g/kg,全氮含量为0.56g/kg,有效磷含量为6.51mg/kg,速效钾含量为104mg/kg。测试2009年—2011年土壤养分的平均值,有机质含量为11.59g/kg,增加了2.69g/kg;全氮含量为0.86g/kg,增加了0.3g/kg;有效磷含量为9.07mg/kg,增加了2.56mg/kg;速效钾含量为143.57mg/kg,增加了39.57mg/kg。2009年—2011年全县耕地耕层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比1984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普遍提高。3全市主要文化肥力分类及利用3.1耕地地力等级分布隰县有耕地面积20600hm2,共分为6个等级。隰县耕地地力统计见表1。全县三级以下等级的耕地比例大,占全部耕地的86.86%;二级以上的耕地面积比例小,仅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3.14%。3.2三级权限3.2.1较大检性能地区的部分垣地全县三级耕地面积为3901.20hm2,主要是分布在丘陵和土石山区之间的沟谷地、沿昕水河两岸的少量河滩地和唐户垣、陡坡垣、马家垣、无愚垣、任家垣、北庄垣、后堰垣、阳头升垣等较大垣面上的部分垣地。其中,城南乡三级耕地为862.11hm2,陡坡乡为235.18hm2,黄土镇为249.97hm2,龙泉镇为186.10hm2,午城镇为394.44hm2,下李乡为790.05hm2,阳头升乡为829.20hm2,寨子乡为257.97hm2。3.2.2级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现状表1三级耕地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包括褐土性土和石灰性褐土2个亚类,耕层质地轻壤占50%以上,其余为中壤、重壤,还有少量黏土和砂土。耕层厚度10~24cm,土壤pH值平均为8.01。垣地土层深厚,障碍层不明显。三级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1.7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86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9.0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48mg/kg,缓效钾平均含量为866mg/kg。三级耕地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主要作物为玉米和苹果,玉米平均产量400kg/0.067hm2以上,苹果平均产量2000~2500kg/0.067hm2。3.2.3农田基础条件差该级耕地全部为中低产田,其地力状况是:(1)农田基础条件差,只有极少数耕地能灌溉,大部分耕地为旱地;(2)有机肥用量少,土壤肥力低;(3)投入不足,重用轻养;(4)耕层浅。3.2.4推广生物处理技术以提高土壤肥力应以培肥地力为主,要“用养结合”,主要是:(1)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尽可能使豆科与禾本科轮作,使养分得到调剂,余缺互补;(2)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建设灌溉设施,发展农田灌溉;(5)机械深耕,增加土壤耕层深度,提高作物吸收深层水分和养分的能力。3.3四级3.3.1海阳市林县,6人,5.本全县四级耕地面积为5719.46hm2,主要是部分黄土台垣地、耕作条件较好的黄土丘陵和山地梯田地。其中,城南乡921.38hm2,陡坡乡494.60hm2,黄土镇887.79hm2,龙泉镇287.34hm2,午城镇433.31hm2,下李乡742.92hm2,阳头升乡1309.39hm2,寨子乡435.89hm2,吕梁山国有林场管理局206.83hm2。3.3.2级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四级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包括褐土性土和石灰性褐土2个亚类,耕层质地多为轻壤,另外还有部分中壤、重壤及少量黏土。耕层厚度10~20cm,土壤pH值平均为8.00。四级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平均含量11.8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87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8.7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48mg/kg,缓效钾平均含量为900mg/kg。四级耕地主要种植作物有玉米、豆类、马铃薯和谷子等,玉米平均产量为400kg/0.067hm2,豆类平均产量为100kg/0.067hm2,谷子平均产量为150kg/0.067hm2,均处于隰县土壤养分含量的中等水平。3.3.3农田基础设施差,耕地阶段严重,立地条件差四级耕地全部为中低产田。受地理环境影响,农田基础设施差,全部为旱地,耕地保水、保肥性能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低,肥力瘠薄,耕作粗放。3.3.4整地深翻加大纳雨能力四级地改良措施:(1)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平田整地,防止水土流失;(2)采用机械深翻,加厚耕作层,充分纳雨蓄深墒;(3)增施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因地制宜建设集雨旱井来发展农田补灌,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3.45级土壤3.4.1黄陇南、黄溪镇隰县五级耕地面积为7274.32hm2,主要是黄土丘陵地和山地梯田。其中,城南乡1239.06hm2,陡坡乡485.47hm2,黄土镇441.73hm2,龙泉镇611.35hm2,午城镇966.71hm2,下李乡993.12hm2,阳头升乡1141.64hm2,寨子乡491.46hm2,吕梁山国有林场管理局903.78hm2。3.4.2不同等级耕地土壤理化性质五级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包括褐土性土和石灰性褐土2个亚类,耕层质地以轻壤为主,另外还有少量中壤、重壤及黏土。耕层厚度10~20cm,土壤pH值平均为8.00。五级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5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88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8.0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4mg/kg,缓效钾平均含量为894mg/kg。五级耕地种植作物是谷子、豆类和马铃薯等。其中,玉米平均产量350~400kg/0.067hm2。3.4.3立地条件差,导致农业生产面临挑战该级耕地全部为低产田,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受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制约较大,干旱、瘠薄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子;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