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6900字】_第1页
【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6900字】_第2页
【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6900字】_第3页
【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6900字】_第4页
【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69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10/11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目录TOC\o"1-2"\h\u29435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 126022一、完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司法认定的意义 13905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 217423(一)食品安全生产者的主观与否难以断定 311639(二)运输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尚无法律明确规定 417338(三)食品安全界限不明确 42992(四)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是否为故意 519710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司法认定的完善措施 620785(一)明确食品安全生产者的主观意识 628980(二)单独设立运输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犯罪 715498(三)明确食品安全标准的界限 81238(四)明确疏忽导致的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 926551四、结语 9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是指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等。这种认定存在很多弊端,如食品安全生产者的主观与否难以断定、运输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尚无法律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界限不明确、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是否为故意等问题。只有通过对问题梳理后,如明确食品安全生产者的主观意识、单独设立运输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犯罪、明确食品安全的界限、明确疏忽导致的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等,才可以解决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关乎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本文找到部分现在社会实际案例,结合当前的法律法规,提出在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规定实施的弊端,通过对食品安全犯罪司法认定的梳理,以明确该犯罪的具体运用。关键字: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意义;问题;措施一、完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司法认定的意义党中央一直注重食品安全,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落实经营主体责任,提交食品质量,严抓食品安全,推动全社会食品安全健康发展。通过建立长效精准的部门负责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这也是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的表现,完善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治建设,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全社会秩序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关系国民健康,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种种食品安全事件,不难看出,人们对食品安全都已经非常的重视。《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相关规定,也作了部分调整,这些调整也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社会实际对法律要求也越来越高,相比之前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此次修改又有了一条新的罪名:“食品监管渎职罪”,这一修改大大明确了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完善了法律相关规定的路径,为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这个法律,对食品安全相关犯罪,进行了重大修改以及做了更加明细的解释,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当前情况,颁布了《两高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这个解释中,就包括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司法认定的相关罪名,因此,遇到一些疑难案件有了新的标准,这是真正从法律层次上表明了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解释,也为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有着积作用,也是推动我国法律不断完善。依据法律从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出发,在明确规定下,具体表明犯罪的目的或者意图,也详细解释了,在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司法认定存在的不确定问题,参照国外的例子,通过介绍国内外相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的例子,纵观所有的条件,国家对这个法律修改,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以及相关规定的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当前司法条件下,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本身并不能明确犯罪性质的本身,同时,认定其罪涉及到生产经营者以及相关的执法人员,所以我们当前所有犯罪的现实情况,危害食品安全有一个认定标准,是犯罪如何构成,这是我们再判断按键的一个准则。食品安全生产者的意识,也就我们的主观意识,这个是不能用文字规定去衡量,加入现在出现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的某些标准,当然,我们按照惯性思维,这个针对的是生产销售的环节,但是运输仅仅只是运输的部分,生产销售是整个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运输又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仅仅是把所有的环节确定为生产销售环节,显得不合常规,如此定罪的有不合理。因此,纵观一切法律标准问题的源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在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对于犯罪行为是什么性质的来看,犯罪主体以及食品监管部门的滥用职权罪有可能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定罪有不一样的结果,然而现在是实际是食品监管玩忽职守罪尚未有明确的立法才能确定。下面对几种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一)食品安全生产者的主观与否难以断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假设有食品的生产者,生产有毒有害食品,那么,该生产者是否知道其生产的是有毒有害食品呢?如果知道但仍继续生产的,对此定罪性质,是区别于不知道后果而去生产的。在现实生产中,很多食品生产者综合素质不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例如益某某(初中文化)购买病死羊用于出售羊肉,2019年6月被执法人员当场查获经,经其本人供述,其本人并不知道这些病死羊肉用于做什么,也不知道这些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因此从这点看其本人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后果并没有太多的意识,而对其犯罪的是否存在主观的故意行为,并不能很明确的定性。相比于其他犯罪的性质,如果是过失犯罪,那在我国当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法律上,并没有相关的明确的规定,所以,无论是何种犯罪的性质,对其定罪的标准都必须是是否为主观的故意导致的犯罪,换句话说,这是生产者在明知有罪的情况下仍然故意的继续犯罪。在现实生活中,食品生产者完全可以否认故意生产这一事实,因此在司法机关对案件判断时,有较大的差距。(二)运输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尚无法律明确规定在当前我国司法认定中,暂无法律明确规定,对运输不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违法行为,因此只能依据相应的司法解释,将其判定的罪名归属于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犯罪。但是,我们再实际的司法判定中,只要是涉及到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名不成立的,那么也就会表示不符合运输有毒有害食品的罪名,这在判定重视很常见的定论,然而运输过程的罪名与生产的罪名又有着很大的差距,如果按照同一个罪名标准定论,那也不能达到对该类犯罪的威慑作用。运输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刑法的认定标准上,该行为是视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罪,因此,在司法解释上,只有通过法律确定其罪名的行为才能起到明确罪名成立,在后期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法律威严上,有着明确的规定。如果说运输不符合安全标准,再加上运输有毒有害食品的,按照之前的判定标准,当对运输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对其定罪的标准牵扯到的范围比较广泛,运输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如果说说包括了有毒有害食品,主要是看对社会的危害性的程度。同时,我们可以扩大食品安全犯罪定罪的标准。对于运输金额和运输数量也是参考的标准,我们可以实施数量和金额的一定标准,比如超过这个标准的,可以按照什么样的定罪去实行,而未超过标准的可以按照另一个标准去施行。正因为现在标准不能够确定,才导致现在运输有毒有害食品不能统一标准。这样在遇到该类案件时,数额大小一般在法律上是定罪的标准,所以,在法律上可以定其罪名,运输不符合安全标准,有毒有害食品罪在法律上也就存在犯罪与否。(三)食品安全界限不明确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是可能会造成食物中毒现象,或者是因有毒有害食品导致的疾病,方可认定其是生产有毒有害食品。但是这个认定是很难的,当前检测设备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如果只是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也并不能达到完全准确的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结构鉴定,食品中含有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标准的有害细菌或者其他污染物的,应认定为《刑法》第143条规定的“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2001.04.09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根据这次解释,我国法律对危害食品安全的界限具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2001.04.09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食品安全界限不明确,对定罪的标准也并不明确。比如罚金是不同罪名有不同的标准,罚金虽然不能像刑罚那样明显,但至少罚金在一定程度能约束犯罪行为,以及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我国罚金计算是以销售额为依据,如案件中郭长辉罚金人民币三万元是根据其几头牛的价值定价的,该种计算方式在实际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另外,罚金的数额不是很大,不能体现食品安全犯罪的代价,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危害性大,对人民群众来说身体健康是长久的影响,而低成本的罚金并不能威慑犯罪的意识。因此,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成本相比于其经济犯罪的本质及对社会危害性而言,显得不够平衡。对此罪行进行认定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是按照刑法的相关标准去定罪,情节较轻且对社会危害不大的,不构成犯罪,对其处罚成本也是较轻。生产销售不合符食品安全的标准,比如是卫生标准,或者是掺入了有毒有害物质,二者的严重程度是否一致也一目了然。二者的问题都是在生产环节,因此对生产环节进行相应的规定,牢牢把控该环节,对遏制此类犯罪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然而现实情况是,该类环节把控程度并不简单,需要很多部门很多社会资源的整合,因此,这并不是简单的步骤。(四)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是否为故意我国的法律并没有规定,食品监管渎职罪是否必须是故意,结合实际,那么有可能是间接故意或者是疏忽导致。所以参照所有的情况,对于故意的滥用职权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而该项罪名,又符合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名,因此二者柔和在一起很容易引导司法工作者将该罪名,直接判定为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若犯罪主体是故意的导致,其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间接故意或者是疏忽,因此该项司法认定并不能达到用法律解决该类社会问题。玩忽职守也是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这种罪名也许是被动的玩忽职守而导致的渎职罪,也有可能是疏忽导致的,属于主动的违法,其行为也会造成相应的结果。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也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安全问题属于公共安全问题,因此,这种行为可以用公共安全罪的标准去定罪,按照这样的处罚标准,一边是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一边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定罪上,遵照从一从重的处罚原则,该行为可被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然而,在现实定罪的事实上,发生的实践过程中,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犯罪行为,如果从社会危害性来说,直接故意相比于间接故意对社会危害较大些,当然了,这种司法认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做到对社会该类罪犯的威慑作用。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司法认定的完善措施前面说到食品安全几个方面问题,在对这些问题剖析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将食品生产者的主观意识、运输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犯罪定罪的标准、食品安全的界限明确、疏忽导致的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等,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可以明确当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真正的不足之处。(一)明确食品安全生产者的主观意识对于生产或销售有毒有害的生产者,虽然目前我们没有明确的证明其是否是主观的明知故犯情形,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推定食品生产者只要知道该食品是有毒有害的,我们都认为是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犯罪,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法律严惩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目的。司法人员对不确定的犯罪意识,比较容易引起对罪名判断的标准。生产和销售者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现行的法律不行明确犯罪者是否主观明知有罪却仍然去犯罪的可能性,但是我们通过相关专业的标准,直接在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只要在食品安全中涉及到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将其判定为其知道犯罪后果和的犯罪性质。通过这一规定,可以解决司法工作人员对不确定的因素,有法可依,对案件的公平性有明确的保障。2018年至2020年期间,郭某某明知盐酸克仑特罗(俗称“瘦肉精”),是国家依法禁止添加相关的水中的药品,但郭某某仍多次从刘某处购买该药品并用于饲养肉牛。经检测,郭某某饲养的6头肉牛牛尿中含有盐酸克仑特罗;从其家中扣押的疑似“瘦肉精”粉末中含有盐酸克仑特罗。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21)津0115刑初19号该案件若郭某某要定自己不知道盐酸克仑特罗对人身体有害,其罪名的成立可能要重新订立,若推定其本人确定知道掺杂该盐酸克仑特罗对人身体有害,可定其罪名为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犯罪。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21)津0115刑初19号(二)单独设立运输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犯罪从某一方面看,运输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的,与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有着相似的地方,因此司法部门新增了设运输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犯罪,这可让司法部门在判定该类犯罪时,通过运输数额、对社会危害大小等标准作为认定该项罪名。单独设立该项罪名,也可以加大遏制该类犯罪的出现,从而达到对犯罪的打击力度。运输不符合安全标准其相关法律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第二款,在明知他人生产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有毒有害的情况下,仍然为其提供运输储存或者保管邮寄和网络销售渠道等,依据生产销售有毒有害或者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处罚。由于刑法并没有运输有毒有害食品安全犯罪有明确规定,因此只能根据上述司法解释将这种犯罪行为视同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帮助犯进行处理。只有在认定已经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或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标准,才能按照这一司法解释将此种罪定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或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三)明确食品安全标准的界限食品种类多,涉及到到食品安全犯罪的类别多,因此,明确该类犯罪病不是一个短暂过程,随着时代在不断的发展,食品安全的种类也是不断的在更新,食品安全的标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所以,要解决该类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设定出一个完善的定罪标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要。很多地方标准制定都是因为制定者的知识以及地方实际政策而言,具体的标准可能参差不齐,如果一味地将其作为司法认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可能使案件判定不公正。而且,换个磁层来看,制定的标准不一样,其尊重事实的程度就有差距。所以,这种现实情况表明,确定食品安全标准,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司法工作人员在完善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时必须认真考虑。若考虑到实际情况,当前的社会实际并不能规定所有食品的标准,这是因为市场上食品种类繁多,对食品鉴定的专业要求很高,因此,综合所有原因,出现食品安全犯罪的标准不一致是正常的。同时,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不断的发展,新型食品不断的出现,而新型食品出现,国家的法律法规也会更新,这期间又将会出现食品安全犯罪的现象。综上所诉,只有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在这个缺口的情况下,就要不断的弥补法律的不足,只有不断的缩小新型食品和法律空缺的时期,才能在进度上缩小食品安全犯罪的频率,这也整个社会应该为之努力的结果,也是司法不断完善的表现。(四)明确疏忽导致的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直接故意相比于疏忽导致的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其社会危害性要大得多。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食品监管渎职的惩罚力度相对较轻,而前者属于行为犯,后者属于结果犯。若认定是直接故意的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的,其司法认定的罪行相比于疏忽导致的罪行更重,对于直接故意的惩罚,其程度更重,而对于疏忽导致的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其标准不应与直接故意相对等。因此,应在相关的法律重明确明确疏忽导致的滥用职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