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中心乙状结肠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内镜中心乙状结肠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内镜中心乙状结肠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镜中心乙状结肠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乙状结肠镜检査是诊断乙状结肠病变的重要检査方法,对原因不明的血便、黏液便、里急后重、粪便变细等,均应考虑做乙状结肠镜检査以明确诊断。由于大肠疾病70%〜80%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故本镜检査有较大价值,除非患者的情况很差,一般均能耐受检査。目前使用有硬管型乙状结肠镜及软式乙状结肠镜。前者一般检査距肛门30cm以内直肠和远端乙状结肠,后者可检査全部乙状结肠,甚至降结肠远端。【适应证】1.反复大便带血(鲜红或暗红)、黏液便、黏液血便;2.下腹部隐痛,腹胀,里急后重;3.直肠指检触及肿块,指套有血;4.慢性血吸虫病患者;5.癌高危人群普査;6.其他疑有直肠和乙状结肠远端病变者、【禁忌证】1.疑有结肠穿孔者;2.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脑出血、昏迷和严重高血压者;3.肛门狭窄者;4.不能配合检査者。硬管型乙状结肠镜检査时,患者取胸膝位,如患者不能采取该体位,检査又不能合作,检査很难成功,可改用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术前准备】1.检査前对患者做好解释丁作,说明检査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取得患者配合。2.收集病史,包括大便性质、形态,便血情况,有无家族性直肠癌和息肉病史。3.术前晚服肠道清洗泻剂或检查前清洁灌肠1次。4.检查各类器材,光源是否完好,相配。5.准备好乙状结肠镜、冷光源、活检钳、细胞刷、润滑油、干棉花球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取胸膝位,将所有裤子脱至膝关节,完全暴露臀部,头可转向左侧。2.先做肛门指检,检査肛门有无肛裂、皮赘、肛瘘、外痔、直肠脱垂,有无肿块,注意病变范围、大小、部位,有无压痛等。3.肛门口及镜身涂少许润滑油,将带有内芯的乙状结肠镜从肛门口缓慢插入3cm左右,然后拔除内芯,打开光源,改变方位找到肠腔,然后循膣缓慢进镜,直至将镜身全部插入。如有肠痉挛,或肠腔持续闭锁,可向肠腔内注气,使肠腔扩张,再循腔进镜。观察黏膜色泽,有无充血、水肿、肿块和溃疡,注意质地及出血情况。4.见有病变,无论是良恶性均应取2块以上组织,立即放入4%甲醛(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并贴上标签送活检。5.有息肉者,要看清楚息肉大小,表面光滑情况,有否带蒂,如有蒂可做乙状结脑镜下息肉圈套术或电灼切除,将完整息肉送病理检查,并建议患者做全结肠镜检査,除外结肠其他部位息肉。6.若觅到直肠或乙状结肠远端肿瘤,要看清楚肿瘤大小,至肛门距离和占肠腔的范围,并应进行活组织检査。7.取活检组织后局部少许渗血,不须处理,如活动性出血较多,可用干棉球压迫止血3min以上,大量出血者,加用蘸有去甲肾上腺素凡士林纱布填塞,并适当补液,加用止血剂。8.检査结束后休息15mm左右,即可饮食,一般不影响正常工作。9.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应取活检并做成印片检査。10.必要时可取肠腔内黏液性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及涂片找阿米巴。【注意事项】1.检查结束后,询问患者有无明显腹痛、腹胀,硬管型乙状结肠镜检査有少数肠穿孔和出血的并发症,最常见又较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发生率0.1%〜0.2%,主要是操作者对解剖部位不熟悉,暴力插入,未按循腔进镜原则,故操作时禁忌盲目暴力插入,应严格按循腔进镜的原则进行。2.一旦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并逐渐加重,应即行腹部透视检査,如见膈下游离气体,应谅立即手术修补。3.注意,结肠癌和溃瘙性结肠炎重度活动期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