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虎符铜砭刮痧
砭法介绍虎符铜砭手法解析铜砭刮痧的八大理论铜砭刮痧的适应范围铜砭刮痧注意事项
目录
概述1.定义铜砭刮痧,是指用虎符铜砭,通过徐而和的手法,在人体皮部上刮痧,调动阳气治病,扶正祛邪,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快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的抵抗力,减轻病情,促进健康。2.铜砭刮痧的特点材质特殊黄铜,能与身体产生非常好的共振频率刮拭升温刮拭部位温度升高,入脉之气也是加温的化解瘀结寒则聚,热则散,入脉的气温加高,有利于化解脉里的瘀结能量更强铜板在穴位上进行旋转摩,入脉也是旋转的,气的穿透力更强效果佳刮痧的效果取决于气渗透的深度,旋转的气更容易通达脏腑,增加疗效3.铜砭刮痧的治病原理(1)十二皮部是人体最佳的排毒部位和排毒器官(2)十二皮部、皮毛、腠理、经络脏腑相互关系(3)刮痧动阳气治病,扶正祛邪,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皮部刮痧造气要治脏腑的病,必须经卫气入营气,让气一层层往里走,再一层层往外推。气至病所定要透皮入骨肌肤之痧一刮马上冒出来,比较平血肉之痧在一片平的红的痧里开始有紫红色的痧冒出来脏腑之痧在很深的地方,板刮过去的时候有结节,刮透后当时不一定出痧,过一晚上后会发紫4、铜砭刮痧层面5、铜砭刮痧痧象解读◆深红色--血热、血燥◆鲜红色--阴虚火旺◆乌红色--寒证◆紫红色--寒气进入体内,伤害内脏只在表层◆紫色--寒入内脏◆紫黑色--血瘀发寒◆淡青发紫--气虚血瘀◆黑色--重度寒气渗入内脏
刮痧法的历史渊源
起源——源于民间,也有人认为刮痧的起源与针灸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较早记载刮痧的著作——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沙证”(痧证)——外治法具有代表性的痧证辨治专著——郭右陶《痧胀玉衡》虎符铜砭手法解析虎符铜砭手法解析虎符铜砭手法解析虎符铜砭手法解析虎符铜砭手法解析虎符铜砭手法解析人体十二经络简析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请在此处添加标题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铜砭刮痧八大理论1、通论2、整体论3、肝胆论4、脊柱中心错位疾病理论5、生物全息理论6、谿谷论7、徐而和论8、四井排毒论1、通论人体是由网络组成的:有神经系统、经络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等。人体的病因基本可以归结为不通,就是因为各种瘀结,最后形成各种疾病,导致生命打了折扣。如果能做到神经通、血管通、经络通、淋巴通,全身所有的通道都打通了,病自然就能化解;通了以后就调动了人体气血的正常循环,自愈力就被调动起来。2、整体论中医认为人体是灵魂与肉体的组合体。心主神,肝主魂,脾主意,肺主魄,肾主志。《内经》曰:五脏各归其位则寝安,说明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肝胆论中医认为五脏之病十之六七皆取决于肝胆,比如梅核气,就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造成,再比如高血压则属于肝阳上亢等等4、脊柱中心错位疾病理论临床研究发现,很多问题都是病在前而根在后,也就是脊柱。因为脊柱里面除了中枢神经还有督脉走脊里,边上还有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有很多腧穴是与前面的脏器一一对应的。神经和经络是两个系统,共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健康。所以脊柱错位也是许多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5、生物全息胚论主要是根据张颖清教授的生物全息理论,表明我们身体的很多局部都能反应到一个整体,比如头、面、脚等,所以我们治病的时候就寻找敏感部位,全部的问题都通过局部来解决。用全息理论真正能够做到上病下治,左病右治,下病上治,人体没有治病的死角!6、谿谷论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刮痧是点线面结合,点是穴位,线是经络,面就是部位。7、徐而和论操作时通过透皮入骨的手法、文火炖蹄膀的节奏,平和、渗透力强,从而达到临床效果。8、四井排毒论就是阳脉膀胱经和督脉打通以后,把毒素赶到手和脚。手和脚是排毒的一个出口,就像从井里抽水一样,由于它的密度比较高,排了以后,周围的毒素可以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这个排毒点上。铜砭刮痧的适应范围1、内科疾病:普通感冒,肺炎、消化不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2、骨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各类扭伤、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各类退行性病变等;3、妇科疾病:各类妇科炎症、肿瘤、囊肿、盆腔积液、不孕不育等;4、乳腺疾病:乳腺炎症、增生、肌瘤、肿瘤等;5、各类疑难杂症:肿瘤甚至骨转移等;6、五官科疾病:牙痛、耳鸣、急慢性鼻炎等;7、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症、中风后遗症等。铜砭刮痧的注意事项1.刮痧禁忌1)饱腹或者太饥饿不适合刮痧。醉酒者禁刮。2)怀孕者不能刮别人,也不能被刮。3)哺乳期者可以刮别人,不能被刮,若实在有需要被刮,被刮后五天内不能哺乳,因刮痧后部分痧毒会随着乳汁排出。4)糖尿病坏疽到发黑水肿一碰就破皮的溃烂状态不适宜刮痧。5)石门穴、乳头、阴部禁刮6)身体虚弱、正气不足之人不适合给别人刮痧铜砭刮痧的注意事项2.刮痧后的注意事项1)刮痧前后24小时内不能喝酒2)刮全背均要辟谷(禁食)24小时,只能喝温开水或红糖水。糖尿病和癌症患者不需要辟谷,,不可以喝红糖水。3)刮痧后六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吹风。4)心肺功能差及年老体弱者,应首刮左心包、右尺泽以稳定上焦。5)长期下焦不通如便秘患者应慎刮腹部穴位,以防气逆上行致心肺功能衰竭。6)晕刮急救:先让被刮者躺平,头部垫高,房间通风,点按(刮)内关和极泉穴,待被刮者冷汗冒出或腹泻或呕吐即复安全。耳穴诊断与选穴
1.耳穴的分布和定位2.常用耳穴诊断方法3.常用耳穴选穴法4.案例分享目录一、耳穴的分布和定位二、耳穴诊断方法耳穴诊断方法(一)视诊法:通过观耳对病人进行初步了解,可肉眼观察到耳廓皮肤的变色、变形、丘疹、脱屑、血管变化等改变。急性色泽多发红,血管条状树枝形。慢性色暗与发白,变形明显凹肿隆。丘疹点或簇集状,气管炎或瘙痒症。脱屑易擦为炎症,三角窝处妇科病。肺区片红鳞屑状,多见顽癣结核病。过敏全耳肺脱屑,脂溢代谢皮肤病。手术切除留疤痕,多呈条状月牙形。肿瘤多呈结节状,暗灰肿痛见癌肿。耳穴视诊歌诀耳穴诊断方法耳穴视诊注意事项:1、视诊时光线要充足,以自然光线为准。2、视诊时,医者坐位要高于患者,以便于双眼平视患者耳廓。3、视诊前,不要擦洗、不要按摩耳廓,以免皮肤充血、变色影响判断,即使有污垢、脱屑需擦拭时,手法要轻。4、视诊时要注意患者体质上的差异,男女老幼及不同时期的耳廓反应。(如女性月经前、中、后,三角窝均有不同颜色反应)耳穴诊断方法耳穴视诊注意事项:5、视诊时,要区分耳廓正常生理解剖标志,应与先天性畸形鉴别(耳甲艇分离、耳轮脚延长等)6、视诊时要区分耳廓本身的病变。(如非特异性耳软骨膜炎时,在耳甲窝及耳甲腔外侧,肝、脾两穴区呈大片状隆起,急性期触之质软,呈囊性改变,慢性期触之质硬)7、视诊时,应排除非病理性改变,如色素症、毛囊炎、冻疮等。耳穴诊断方法(二)触诊法:1、指腹触摸法——有无耳软骨增生、软组织增生、结节状隆起,隆起及增生的范围。
耳垂上的阳性反应多为结节状的片状隆起耳穴诊断方法耳穴指摸法注意事项:1、指摸耳穴时,必须将手指指腹紧贴软骨区,以适宜的压力,上下左右移动,仔细寻找阳性反应物,并注意体会阳性反应物的界限、边缘、大小、光滑度、软硬度、可否移动及疼痛敏感程度,不可移动、界限不清、疼痛敏感者可为恶性肿瘤。2、触摸耳舟、对耳轮、对耳轮上脚、肝、胆、脾、胃等部位,一定要用中指顶起耳背充分暴露阳性反应物,对耳轮、耳舟部位在触诊时,以牵拉外展,中指顶起耳穴部位,更易发现阳性反应物。耳穴诊断方法2、压痛法——急性症、痛症、恶性肿瘤的诊断选用的手法为点压法,以耳穴探笔或探棒在相应部位以相同压力和压迫时间进行按压检查,以病人眨眼、皱眉、躲闪、抗拒等对触压的疼痛感受来判断、评级。耳穴诊断方法疼痛的评级方法:(1)正负法:无疼痛反应(-)眨眼(+)皱眉(++)躲闪(+++)呼痛难忍、抗拒(++++)(2)分度法:①呼痛能忍
②呼痛眨眼、皱眉
③呼痛难忍、躲闪、拒按疼痛最强烈的部位也是治疗时的首选部位耳穴诊断方法耳穴压痛法可应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如患者有上腹部、胃脘部疼痛时,多考虑为胃或十二指肠的病变,如果视诊和指摸法不能明确诊断时,可依据压痛的敏感点来判断病变部位耳穴诊断方法压痛法的注意事项:1、点压耳穴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对疼痛的耐受程度。2、点压耳穴时,用力均匀,停留时间一致。3、选择的探笔或探棒应光滑圆钝,避免因过细或过尖造成人为的痛点。耳穴诊断方法(三)3、压痕法——观察压痕的深浅、颜色、恢复平坦时间分辨病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的方法。压痕深、色白、恢复时间慢:慢性病、虚症、重病。压痕浅、色红、恢复时间快:急性病、痛症、热症。压痕法也可以用于判断耳穴局部是否水肿及水肿的程度耳穴诊断方法(三)耳穴电测法:是测定耳穴的皮肤电阻,并以电阻降低的部位作为躯体内脏疾病诊断的参考点及治疗取穴依据的一种方法。耳穴诊断方法耳穴电测仪种类:1、音响式——依据声音的速度、强度及音调来分析2、灯光式——利用氖灯发光来区分3、仪表指示式——以仪表指示的数值高低来区分4、计算机显示式——将阳性反应数据处理,用数码管显示并可记忆储存耳穴诊断方法(四)辩证法:1、相应部位分析:相应部位可以包括耳穴上有穴名的解剖部位,也可以是耳穴图上存在未标明的部位:如前臂。相应部位在诊断中有定位诊断的意义,在治疗中也是首选的部位,是止痛的要穴。耳穴诊断方法2、根据阳性反应点的变化规律分析:一穴一病:特定穴糖尿病点:在左耳胰腺与十二指肠穴之中点,是诊断糖尿病的特定穴。神经衰弱区:是诊断神经衰弱、入睡慢的特定穴。神经衰弱点:是诊断失眠、睡眠浅、易醒,影后难入睡的特定穴。耳穴诊断方法一病多穴:相关群现象:当疾病发生后,病灶对应的耳穴产生了高度特异性病理反应,这种反应称为直接反应;由于病灶影响了与其密切的组织器官,这些受影响的组织器官相应的耳穴上也产生了阳性反应,这种反应称为间接反应。这种既有直接反应又有间接反应的现象即称为相关群现象。耳穴诊断方法一病多穴:慢性胆囊炎:胆囊、胆道、腹胀区、贲门、脾或胃或十二指肠阳性反应(+)过敏性鼻炎:内鼻、过敏区(+)哮喘:支气管、平喘、过敏区、肺穴阳性反应(+)一种疾病可有几个阳性反应点,但应以主要脏器的阳性反应点去分析诊断。耳穴诊断多病一穴:一个阳性反应点为多种疾病所共有,多见于五脏六腑的穴位。因为五脏六腑的功能是复杂的,相互间又是有影响的,一个脏器会有多种不同性质的疾病发生。耳穴诊断方法例如胃穴:当胃部有病变时,出现阳性反应,有多种诊断的可能性,如胃炎、胃溃疡、胃肿瘤等。有如脾穴:中医理论分析:脾为后天之本,与胃相表里,主管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消化道溃疡时,脾可有阳性反应;“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浮肿、腹水与脾有关;脾虚不能统摄血液会出血,认为脾与功能性子宫出血有关耳穴诊断方法此外:结合患者的病史
主诉(焦虑)
舌质、舌苔
一切能获得的信息(如皮肤、口咽部不适、呼吸道症状、气喘、面部的改变)耳穴诊断图片分享三、常用耳穴选穴法常用耳穴选穴法1、按与人体相应的部位选穴2、按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选穴3、按现代医学的功能或作用选穴4、按临床经验选穴常用耳穴选穴法1、按与人体相应的部位选穴
根据患病部位,在耳廓的相应部位选穴,如齿痛配牙痛穴,膝关节炎配膝穴等。常用耳穴选穴法2、按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选穴同经选穴:根据经络循行的部位辨出何经受病。如偏头痛,其循行部位属足少阳胆经,故耳穴以胆为主治疗。异经选穴:即取本经穴,同时取表里经穴,如胆石症,胁痛,除取胆穴外,还取肝穴。按经络病侯选穴:是按经络的“是动则病”和“所生病”来选穴的,如上齿痛属足阳明胃经,故上齿痛取胃穴。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进行脏腑辩证选穴:如“肺主皮毛”故取肺穴来治疗各种皮肤病常用耳穴选穴法3、按现代医学的功能或作用选穴
耳穴中有不少是按现代医学的名称命名的,如皮质下、交感、肾上腺、内分泌、耳迷根等。这些穴位的功能和现代医学所说的基本一致,如肾上腺穴,有近似调节肾上腺的功能,故可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常用耳穴选穴法4、按临床经验选穴
指在临床中发现,对某一或某些病症有独特作用的穴位进行组方。如神门安神、耳中穴治膈肌痉挛等经穴推拿
穴位按摩穴位及其分类:穴位又称“腧穴”,是指人体经络上气血输注聚集于体表的部位。各种内病外伤所致的气血不通多可反应在腧穴上,因而人们可以通过针灸、穴位按摩、拔罐等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打通在这些穴位上淤积阻塞的气血,使经络恢复畅通,从而达到治病疗伤的目的。存在于十四经上的穴位称“经穴”。不属于十四经上,位置固定的穴位,称“经外奇穴”。伤病时的压痛点也可作为治疗用的穴位,称“阿是穴”或“不定穴”、“应天穴”等。一、经穴学说
经穴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古老而独特的防治疾病的方法之一,以中医的气血、经络和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手法技巧直接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上,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畅通气血、消除疲劳、防止伤病的目的。这种主要在经络、穴位上进行的推拿称为经穴推拿。
取穴方法每个穴位都有一定的位置,寻找穴位位置的方法称为取穴方法。推拿疗效的好坏与取穴准确与否密切相关。常用的取穴方法有骨度量法、指量法和解剖标志取穴法。1、骨度量法骨度量法是将人体各部分分为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份为1寸,又叫分寸折量法。
2)指量法:
是将人体各部分分为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1等分为1寸,所以也称“分寸折量法”。例如,胫骨内侧髁至内踝尖为13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胸骨剑突至脐为8寸。(3)解剖标志法:是以人体体表的各种解剖标志作为取穴的根据。如头部常以五官和眉发为标志,背部常以脊椎的棘突和肩胛骨及肋骨为标志,臀部常以髂嵴、四肢以关节和骨髁为标志等。(4)姿态标志法:当人作出各种不同姿态时,体表所呈现的特殊标志也常用作取穴的根据。例如,两虎口交叉,食指末端所及的桡茎突处为列缺;拇、食指并拢,褶痕尽头肌肉最隆起处即为合谷等。
5、穴位治疗的基本手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按、揉、推、揪、掐、刮等手法。上述各种手法在实际施用时依不同的操作方法可取得补、泻、和三种不同效果。①泻法类:掐、拿、揉②补法类:推、擦、啄③和法类:捻拨、捏、点6、常见穴位的位置与功能:注意事项⑴点穴练习时要精力集中,认真严肃,做到力到意到。⑵点穴时要发力在腿、用力在腰、促动肩臂、力灌指端;用适度的力量按穴位,使其有酸、麻、胀等得气感。⑶操作前要先摆好患者的体位,点穴时用力要贯彻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的原则。穴位按摩1、根据“常用穴位表”内容在自己或同组同学身上找出表中所列各穴位的准确位置,并用粉笔标记。2、请教教师,以进一步确认所找穴位的准确性,并思考该穴位的医疗功能。3、适度用力,采用合适的手法进行穴位按摩,并体会酸、麻、胀感。三阴交保健法三阴交穴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三阴交对女人、对人体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1、保养子宫和卵巢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2、紧致脸部肌肉,使脸部不下垂看看张曼玉和赵雅芝,现在脸都紧紧的,没有松垮下来,因为她们的饮食都很规律,脾没有受到伤害。再看看大美人关之琳,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现在松弛得非常明显,老态骤然显现。经常伤害脾,脸上及全身肌肉都会更快的松弛。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哦。3、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只要每天晚上9点—11点,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就能调理月经,祛斑、祛痘、去皱。不过,要坚持才有效果哦,坚持每天按揉,按揉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指望一两天就看到效果,只能是做梦了。4、改善性冷淡很多女性面对高压的生活节奏,或者因为自身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不合理,导致性冷淡。这样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还影响夫妻感情,容易导致家庭不稳。三阴交是一个大补穴,能补气补血,提升女人的性欲,让女人逃离性冷淡,重温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按揉三阴交,提升性欲的效果最好。坚持一个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5、调治肌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皮炎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排出去。皮肤之所以过敏,长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毛病,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毒素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不出一个半月,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干净无暇了。
6、保持血压稳定三阴交是一个智能调节穴位。当你血压过高或过低,每天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坚持两三个月,能把血压调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人体上共有409个穴位,包括14条经络上361个穴位和48个经外奇穴。这其中,有108个穴位遭受外力击打或者点击后会有明显的症状。而这108个穴位中,有36个大穴被历代武家称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点击或击打后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性命之忧之处。如果按照头面门、躯体部位、脊背门、腿足门四部分列出,它们分别是:一、头面门:百会、印堂、睛明(左右双穴)、太阳(左右双穴)、人中、耳门(左右双穴)、哑门、神庭(左右双穴)、人迎;二、躯体部位:膻中、乳根、期门(左右双穴)、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章门、太渊(左右双穴)、膺窗(左右双穴)、乳中(左右双穴)、鸠尾、巨阙、曲骨;三、脊背门:肩井、大椎、命门、长强、肺俞(左右双穴)、厥阴俞(左右双穴)、肾俞(左右双穴)、气海俞(左右双穴)、志室(左右双穴)、海底;四、腿足门:足三里(左右双穴)、三阴交(左右双穴)、涌泉(左右双穴)。人体的头部最为脆弱,死穴有人中穴,白会穴,太阳穴。身体其它部位相对的抗击能力较强,但咽喉,胸口,背心,小腹等部位的“死穴”也仅次于头部的穴位,数目繁多就不一一列举。其实所谓人的死穴是因为这些穴道处在经脉和血管及神经等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教学文献核心要点解析
- 转让美团店铺协议书
- 食堂合作使用协议书
- 买卖二手机合同协议书
- 车险事故双方协议书
- 做生意租赁合同协议书
- 镇区保洁垃圾协议书
- 项目出资合同协议书
- 门窗经销合伙协议书
- 钢琴老师合伙协议书
- 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 专题十五 民事权利与义务(考点讲析+练习)-2025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适用)
- 小学英语人教PEP版三至六年级全册单词词汇默写打印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6月份)(含答案)
- 2023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总结
- JGJ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2023年新疆乌鲁木齐一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试题(含答案)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巴金名著导读《激流三部曲》
- 吸烟与肺结核双重危害的防范
- 石油开采业的大数据应用与数据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