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项目名称: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委托单位: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富民县环境保护监测站2016年2月
目录1前言 图4-3项目中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4.3噪声项目运营期间噪声主要是设备噪声、场内车辆运输交通噪声、蒸汽排放空气摩擦噪声三类。(1)设备噪声设备噪声主要是生产设备以及配套设施运转时产生的噪声,集中在成品生产过程中产生。项目主要的设备噪声源是空气压缩机组、泵、冷却塔、引风机、包装机等。项目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产噪设备位置,并且加设消声、隔声、减震等降噪措施以降低设备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2)交通噪声交通噪声主要是由运输工具在厂区内装卸及运输原材料、产品、废弃物和其他相关设备及物料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汽车产生的噪声主要集中在项目出入口、停车场、道路、原料罐区、成品仓库等区域,由进出大型运输汽车发动机和行驶过程产生。叉车运输噪声主要集中在成品库房和原料罐区等区域,在叉车行驶噪声和装卸过程中产生。(3)蒸汽排放空气摩擦噪声蒸汽排放空气摩擦噪声为锅炉检修维护、蒸汽管线上疏水阀排放冷凝水、蒸汽吹洗设备时产生,为偶发噪声。4.4固体废物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产固废和生活固废两部分。(1)生产固废生产固废产生于项目工艺过程、原辅材料及产品贮存场所等生产设施以及项目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油、废渣全部打入废渣储罐,定期委托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进行安全处置;废弃棉纱暂存于项目废弃棉纱暂存间后委托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定期进行安全处置;生产过程中的废弃催化剂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后定期全部返回原生产厂家回收利用;废弃包装材料(210L铁桶和塑料桶、1000L塑料桶和25L塑料桶)先堆放在项目的露天堆场,部分210L的铁桶和塑料桶用蒸汽吹洗后回用于副产品包装,剩余1000L、25L塑料桶露天堆存后由相关公司进行收集、处置;高浓度有机污水预处理含磷污泥、高浓度有机污水预处理浮油渣、项目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和回用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用污泥收集桶集中收集后暂存于污水处理站危废收集房,委托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定期进行安全处置;另外,项目污水综合处理设施使用的药品包装材料中属于危险废物的(硫酸药品包装物、NaOH药品包装物、Ca(OH)2药品包装物和H2O2包装)暂存于污水处理站危废收集房委托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进行安全处置。其它为一般固体废物,委托环卫部门清运。项目危废处置协议见附件11和附件12。(2)生活固废生活固废主要为工作人员在日常办公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餐饮垃圾、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分离出的油脂,以及化粪池产生的污泥。其中:办公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委托富民县永定街道办事处市容市貌办公室定期清运;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掏;餐饮垃圾和食堂隔油池浮油委托富民县永定街道办事处市容市貌办公室进行清运处置(附件13)。
5环评及补充报告结论、环保对策措施及批复意见5.1环评及补充报告结论5.1.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空气环境项目在建设期间,露天堆场、裸露场地和汽车运输会产生扬尘、废气等,若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尘问题,制定必要的防尘措施,如封闭施工、路面清扫、路面洒水、限制车速、覆盖运输等,减少施工扬尘对关心点及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随着施工过程的结束,需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进行地面道路及植被恢复,其环境影响也会大大降低。(2)水环境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建筑废水、地表径流构成。若不采取适当防治措施,随意排放施工废水,将会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可通过采取施工区域不设置临时住宿及食堂、依靠周边村落解决施工人员食宿、设置临时卫生旱厕、施工排水收集处理回用、土方砂石遮盖、开挖排水沟、避免机械跑冒滴漏等措施,减轻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地表径流的产生量、排放量,从而降低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施工期废水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质量造成大的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影响也将逐渐消失。(3)声环境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由各种施工机械产生及交通运输机械产生。项目施工噪声夜间影响距离在距施工点周围150m左右,夜间施工时可能会对距离最近项目东南侧约150米处的龙洞村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严格执行相应的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达到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尽量避免夜间施工。由于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且项目施工结束后,施工期噪声影响即可消除,故本项目施工期对周围声环境质量和关心点影响不大。(4)固体废物项目固体废物处置过程需严格遵守《<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实施细则》(昆政办〔2011〕88号)的相关要求和规定。项目只要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则施工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环境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根据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想,结合工程技术人员的实地勘察,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应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规划布设水土保持生物和工程措施,尽量避免和防治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和谐统一。建设单位应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项目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控制,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5.1.2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环境空气影响结论项目运营期间,生产车间排放的甲醇、甲醛、酚类、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补充报告中蒸汽锅炉变为以燃气为主,大幅减少了锅炉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各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低于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在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原环评减弱;补充报告中项目虽然对污水处理站进行升级改造但恶臭的贡献值很低,不会加剧对环境空气的恶臭影响,周边环境是可以接受的,整个项目加强恶臭污染物的治理力度后,能够满足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规定。在非正常情况下,生产车间大气污染物排放不能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会对区域及关心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减少非正常情况下生产车间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项目运营过程中应加强防范和监管,定期开展设备检修、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杜绝和减少生产车间非正常情况的发生。同时,项目应将食堂油烟收集,经油烟净化装置净化处理后,通过设置于自身建筑物楼顶1.5m以上的排气筒排放。加强项目厂界内运输车辆燃料燃烧的废气排放管理,减少对项目周边空气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正常排放情况下的空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应加强管理,防止非正常情况发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地表水影响结论补充报告项目排水方案发生了变更,项目所产生废水需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后,直接排入项目东南面螳螂川河道。为了确保处理出水稳定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要求,建设单位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再采用“芬顿+砂滤+活性炭过滤”工艺进行深处理,可做到废水稳定处理达标外排。项目所产生废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近期废水需经泄洪沟直接排入项目东面螳螂川河道,后期待园区污水处理站建设完毕后,须将排水口连接到该片区批准的排放口上。经对临时排放口处的地表水预测,虽然螳螂川现状水质不能达到IV类水体功能要求,但污染程度逐年在减轻,水质情况逐年在改善。通过预测本项目的临时排水点不会加剧螳螂川河道水质污染程度,没有改变螳螂川河道水体为劣Ⅴ类水的现状。同时,项目污染物排放不会额外增加区域总量,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不会超出本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范畴。考虑到目前螳螂川水质现状无法达到环境功能要求,要求建设单位尽量将处理达标的废水回用,提高项目区内的污水回用率,减少废水总排放量,有利于螳螂川及下游普渡河的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后期待园区污水处理站建设完毕后,须将排水口连接到该片区批准的排放口,并通过引用《富民县工业园区哨箐片区产业园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结论,从该片区批准的排放口外排污水对螳螂影响是可以接受的。总的来说,项目所排放的废水对螳螂川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3)地下水环境影响结论建设项目场区地下水敏感性差,污染物排放简单,在落实好防渗、防污措施后,本项目污染物能得到有效处理,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项目的建设不会产生其它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但为防止本项目区域污染物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应从源头控制、制定分区防治措施、加强厂区绿化、建立风险事故应急响应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则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4)声环境影响结论由预测结果可知,在对项目主要产噪设备进行减震、隔声、消声等降噪处理后,项目厂界声环境可以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4类区标准;项目周边关心点龙洞村、大三竜村可以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要求。因此,项目正常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围关心点产生太大的影响。考虑到项目锅炉房排气放空噪声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较高的声压等级,会对周边关心点噪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建筑设计、合理布局,采购低噪优质产品,并采取采用隔声(墙壁隔离)、消声(消声材料)、隔振(隔振垫片)等措施。在项目运营阶段,还应当对各种风机、水泵等噪声级较高的设备采取进一步的减噪措施;合理安排生产过程,避免在夜间进行锅炉排气放空和运行多套高噪声值设备而影响周边居民休息;对于受到影响的厂区办公楼,在设计时应当考虑通过设施隔音玻璃,降噪墙体材料等,减少项目的噪声排放对办公楼中人员的影响;加强相关操作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避免由于人员操作不当和设备故障噪声的噪声升高影响周边环境;加强厂区绿化,通过绿化植物的噪音吸收功能降低项目产生噪声的影响。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项目运营期噪声排放对项目所在区域及邻近关心点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5)固体废物影响结论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产固废和生活固废。项目运营期间,应对一般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进行定期清运,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残渣、废弃催化剂、高浓度有机废水除磷预处理产生的含磷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其包装与储存应符合GB18597-2001《危险废物储存控制标准》的规定,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或公司进行进行妥善处置。同时,以上危险废物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应认真执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6月22日第5号令)。在项目运营期间,应及时收集、处理所产生的一般固体废弃物,加强对危险废物安全处置。通过以上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使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处置率达到100%,以避免项目运营期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6)环境风险影响结论按照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进行本项目的风险识别,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属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重大危险源,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项目生产工艺成熟,生产系统易燃物料出现大量泄漏及引起爆炸的可能性不大,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供氢管束拖车发生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以及甲醛桶装区泄露事故。当项目发生最大可信事故后,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设置事故水池可以减小或消除消防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大的影响。氢气泄漏导致爆炸的轻伤半径约为115.29m,爆炸点氢气拖车棚距离厂区东南侧厂界约25米、距离西南侧、北侧、西北侧、东北侧厂界距离均在160米以上,因此,将东南侧厂界外90米范围作为安全防护区,同时,依据GB5011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要求,采取优化布局、修墙隔断、禁建等措施,降低因氢气爆炸事故对周边建筑物和人员产生的影响。根据预测,甲醛作为桶装液体,因泄露挥发的甲醛气体不会对环境空气及周边关心点产生大的影响。距离项目厂区最近的关心点分别为项目东南约150m的龙洞村和项目北面250米处的大三竜村,而本项目发生氢气泄漏导致爆炸时的轻伤半径约为115.29m,一旦发生爆炸事故不会对东南侧、西南侧、北侧、西北侧、东北侧厂界外村庄、道路、桥梁造成影响,无需对村庄进行搬迁,但应严格控制村庄向本项目一侧发展建设,尤其应禁止村庄在项目东南侧厂界外90米的安全防护区内建设生产、生活设施。综合上述分析,项目通过严格执行《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报批稿)中提出的各项措施,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在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生产等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应急预案后,在不发生大于本评价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下,项目建设从环境风险的角度考虑是可以接受的。5.2环评及补充报告环保对策措施5.2.1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5.2.1.1大气项目在建设期间,露天堆场、裸露场地和汽车运输会产生扬尘、废气等排放。因此,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建议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开挖、钻孔过程中,应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止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2)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将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3)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查,破损的车辆及时修补,运输车辆加蓬盖,且离开装、卸场地前应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对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4)如遇大风天气,将运输中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及建筑余泥盖好,防止被风吹起,污染环境;(5)建议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原料场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小规模搅拌时,应通过喷水和使用封闭式的配料仓、搅拌楼,并在排气口加装除尘器,使粉尘达标排放;(6)注意车辆维修保养,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7)在工地及材料堆场设置围挡,避免施工现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8)施工结束时,应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恢复地面道路及植被。5.2.1.2地表水针对施工期存在的地表水环境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治:(1)施工期可在项目建设区域北面的大三竜村安置施工人员食宿,不在施工区域设置临时住宿及食堂,避免产生施工期人员食宿用排水;(2)在施工区域集中设置临时卫生旱厕,避免施工期卫生间用排水的产生,做好临时厕所粪尿收集池的防渗处理,防止粪尿废水通过土壤下渗对项目周边地下水造成污染;(3)在基坑开挖、混凝土浇注现场周边设置集水坑、集水沟及沉砂池,收集基坑开挖、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过程中排放的地下水及建筑施工废水,经沉淀、澄清后,用作项目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砂浆拌和、混凝土养护等施工过程,禁止建筑施工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以减少施工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对地表植被铲除后准备开展土建施工的区域,以及土方、砂石料堆场,应在其周边设置边沟、挡墙,并对堆体进行遮盖,以减少雨水及地表径流对施工区域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加剧;(5)做好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设置集中维修区,对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油污采取及时清除、集中收集、防止随意倾倒丢弃等措施,避免油污、废油对地表水的影响。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施工期废水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质量造成大的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影响也将逐渐消失。5.2.1.3噪声根据项目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施工期间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关心点的影响:(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关于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2)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选用优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如尽量使用静压打桩机等,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3)施工时,固定的施工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对强噪声设备进行一定的隔声及减振措施;(4)在结构施工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应采用围挡,以减轻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在进行物料运输时,要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集中运输物料以缩短运输时间,避免在夜间及交通拥挤时段进行,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在噪声级较高的施工机械周围,必须采取一定的劳动保护措施,如佩带耳塞、采取工人轮班作业、缩短工人进入高噪声环境工作时间等;(7)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不进行夜间施工,并在施工前提前告知周边的住户,以减轻项目施工噪声对其产生的影响;(8)施工期间,建设单位与项目施工方签订环境管理责任书,具体落实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5.2.1.4固体废物项目建筑垃圾处置过程应严格遵守《<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实施细则》(昆政办〔2011〕88号)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对垃圾分类集中堆存,能回收利用的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运至指定的堆放点,建筑垃圾禁止与生活垃圾混合堆放、处置或随意丢弃。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土方平衡,减少土方外运;(2)垃圾分类并集中堆放,能回收利用的要回收利用;(3)垃圾由建设单位处置,处置前应当向当地环卫部门提出申请,获得核准后方可处置。(4)建筑垃圾的运输必须交由经核准的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运输车辆应进行封闭,以免建筑垃圾散失污染环境和影响市容市貌,并按规定的运输路线和时间进行运输。通过以上措施,施工期固废可以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置,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生产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灰渣、尘土以及施工废水处理产生的沉淀物定期收集后同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处理。同时,加强固体废弃物在堆放、运输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不能随意堆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5.2.1.5生态环境(1)植被保护根据现场踏勘结果,项目建设区域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仅留一棵百年滇朴进行原址保护。根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对项目区域内百年滇朴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措施和要求:①建立档案和标识对项目区域内的古树(百年滇朴)设置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并对其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状况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②设置防护设施根据项目厂区实际情况,在滇朴树木的周围设置一定范围的围栏,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空间;必要时可以安装支撑、避雷装置。③加强土壤和水肥管理在树木根系周围以及树冠投影下的地面覆盖由植物材料组成的碎木屑,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蓄水能力,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需要进行灌水、施肥等;根据本项目古树根部处于地势低洼地段的特点,应修建排水沟及地下渗水管网以避免根部长期处于淹水状态。④开展病虫害防治由于受到树龄的限制,古树易受病虫侵害。因此,应坚持预防为主、定期检查、综合防治,推广和采用以低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为主,减少环境污染,开展古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因此,通过以上措施,项目施工对现有植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影响不大。(2)水土流失防治针对主体工程设计建设的实际情况,项目在施工期应严格按照《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提出的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①加强边坡治理工作。由富民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尽快对项目区东侧紧靠普渡河一侧的河道实施治理,对项目靠昆武高速一侧的边坡尽快实施防护措施;尽快对西北侧所形成的开挖边坡的护坡措施、顶部截排水措施及对在边坡坡脚布设的南冲小河的改道措施开工建设,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以减少水土流失。②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富民县多年平均降水量869毫米,5至10月份为雨季,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此期间。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主体工程设计的施工工艺,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尽量避免雨季时进行土石方开挖等活动,减少水土流失。若不能避开雨季施工,施工单位要与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及时掌握项目所在区域降雨的时间和特点,合理制定施工计划,以便在暴雨前及时将松土压实,用沙袋、废纸皮、稻草或草席等遮盖坡面、取土区、临时弃土堆等水土流失重点防范场所,进行临时应急防护,减缓暴雨对坡面的剧烈冲刷。③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规范施工行为。施工期间产生的临时废弃土(石、渣)等固体废物必须采取拦挡治理措施,根据弃土、弃石、弃渣等堆放的位置与地形特点,设置适宜的拦渣工程,有效控制水土流失。④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管理制度,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做好对临时沉砂池的定期清淤工作,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机构;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⑤工程建设竣工后,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实施竣工验收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根据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想,结合工程技术人员的实地勘察,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应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规划布设水土保持生物和工程措施,尽量避免和防治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和谐统一。建设单位应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项目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控制,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6)施工现场环境监理项目施工阶段,应委托从事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具有相应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能够开展现场环境保护监理的单位开展施工期现场环境保护监理工作,监理单位应根据本环评提出的施工期环境保护要求,对项目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项目施工环境影响进行监理,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认真做好项目施工期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并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上报项目施工阶段环境影响评估报告。5.2.2运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5.2.2.1大气(1)项目选用燃油锅炉替代项目现址燃煤锅炉,锅炉外排烟气能够达到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经25m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对项目周边环境影响较小。而补充报告中项目最终选用1台燃油燃气两用锅炉和1台燃气锅炉,以燃天然气为主,燃油为辅,锅炉排气筒高度不变,外排烟气能够达到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较之前总量减少,对项目周边环境影响更小;(2)常压反应系统、蒸馏系统物料投加过程挥发产生的有机气体由移动式抽风机罩收集后,经合成车间风网自车间顶部排气筒排放,并要求排放口采取冷凝、水洗等措施进一步削减车间排放进入大气的恶臭污染物;(3)项目常压反应系统、蒸馏系统外排有机废气通过冷凝、冷阱、冷却三级分离、回收后再经车间顶部高25米排气筒外排,外排有机物浓度可以达到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高压反应釜外排有机废气通过冷阱、地面水封罐回收、洗涤后经水封罐顶排气筒排放。(4)采取提高呼吸阀压力值等相应措施减少储罐区因呼吸排放造成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5)FMCP1车间1#排气筒(G1)出口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外排废气浓度达标的情况下,考虑冷凝、水洗等措施进一步削减车间排放进入大气的恶臭污染物;(6)采取冷凝回收措施对反应釜蒸汽吹洗外排蒸汽进行处理,减少恶臭污染物排放;(7)根据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生产车间排气筒高度应提高至27米,即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8)对高压反应釜反应过程有机废气回收和反应结束排空管有机废气回收处理进一步优化设计,增加相应的回收去除设施,以降低高压反应釜外排有机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9)项目蒸汽锅炉利用轻质柴油作为燃料,锅炉外排烟气能够达到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燃气锅炉及周边设施、建筑情况,本次评价将燃油锅炉的烟囱高度确定为25米;补充报告项目蒸汽锅炉燃料调整为天然气为主,烟囱高度仍满足要求;(10)食堂需配套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按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中相关规定确定规模后,进行食堂油烟净化处理,达标后通过设置于自身建筑物楼顶1.5m以上的排气筒排放。定期对油烟净化装置进行维护;(11)使用叉车、推车进行厂内运输时,应采用包装、桶装、遮盖等手段对运输物品进行处理,减少粉尘的无组织排放;同时,应加强项目场界内运输车辆燃料燃烧的废气排放管理,减少对项目周边空气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12)污水处理站应设于厂区地势较低、下风向区域,设计过程应采取密闭式考虑设计,同时不设置污泥干化场,增加乔冠结合等绿化措施,减少污水处理站的异味和恶臭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3)加强项目厂区内部及厂界绿化。5.2.2.2地表水(1)厂区按分流制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建设;(2)雨水排水系统用于排放厂区汇集雨水以及蒸汽管线排放的冷凝水,雨水排水系统设置雨水末端池,池顶设置自动控制阀门控制雨水外排,项目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P采用1年,径流系数¢采用0.70;(3)项目FMCP车间、氢化车间、成品包装、甲类原料半露天堆场、桶装原料半露天堆场、丙类原料半露天堆场、包装材料仓库、中间物料半露天堆场、甲类原料罐组排放的工艺废水、设备清洗水、地面冲洗水由各区域独立的废水收集池收集后,经泵抽排入项目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设施,预处理后与食堂废水、生活无视、淋浴废水等普通污水混合调质后进入项目综合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出水水质必须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后方可直接外排。并且尽量将处理达标的废水回用,提高项目区内的污水回用率。(4)项目在污水处理站区同时设置一套回用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循环冷却排污水,出水旱季回用于绿化、雨季回用于洗车;(5)项目在厂区东北部、厂内地势最低处设置消防废水池和雨水末端池各一座,用于收集火灾时消防排水以及项目初期雨水。(6)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对雨水排放系统设计重现期的规定,“重现期一般采用0.5~3a,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本项目为化工类项目,项目东南面即为螳螂川河道,项目厂址地势较低,若因强降雨导致厂区内涝,导致生产区废水池、污水处理站等污水混入雨水或经厂区地表漫流进入周边水体,将会加重现状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因此,项目设计过程中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应增加为3~5a;(7)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对雨水排放系统设计综合径流系数选取的规定,“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按地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35亩(约90000m2),其中绿化绿为15%(约13500m2),除绿化用地为草地、灌木、乔木等,项目其余汇水面均为路面、屋面等人工硬化下垫面,按照规范,以上两类汇水面径流系数取值范围分别为0.85~0.95和0.1~0.2,按取值下限加权计算得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为0.7375,大于项目可研0.7的径流系数,因此,项目设计过程中应进一步核实雨水系统设计径流系数取值,避免雨水管渠排水能力不足;(8)项目生产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既能完全收集生产区地面冲洗水,又能防止地表径流混入的设施;(9)根据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项目火灾事故时全厂产生的污水量为1019m³,因此项目仅需在厂区东北部设置容积为1600m³的消防废水池,并于400m³的雨水末端池相连通,通过控制雨水末端池的阀门,能够在火灾时将由雨水排水管渠收集的消防废水集中收集不外排;同时,项目应在污水处理站与消防废水池中间位置增设污水处理站事故池(200m³),事故池水按容纳一天的废水处理量进行设计,并与污水站混合调节池、消防废水池高位联通,以收集污水处理站设备故障情况下废水混合调节池的溢流排水。(10)项目实际试运营时,项目装车站区和丙类原料的初期雨水通过管道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再进行处理。项目的所有罐区均设置为露天,罐体均由围堰包围,每个围堰配套设置有集水坑,当下小雨时集水坑收集的雨水直接用泵打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当下特大暴雨,集水坑装满后,集水坑设置有溢流管,溢流出的雨水将流入事故池,流入事故池的水均会打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确保项目区内的初期雨水能全部收集、处理后,方可外排。同时,雨水末端池内应设置初期雨水收集单元,初期雨水收集单元应容纳连续降雨时上述区域汇集的水量,雨水末端池进水管应设置分支并设置控制阀门,以分流初期、后期雨水;(11)加强控制系统设计,杜绝控制系统失灵导致的消防废水外排、事故废水外排等情况发生;(12)项目靠近螳螂川一侧应修筑截洪沟或围堰等设施,并与消防废水池或雨水池联通,避免地表径流直接入河;(13)项目中收集雨水、生产废水、混合废水等污水的管渠、水池,均应做好防渗、防腐处理,避免废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14)项目废水处理系统应委托具有资质,且对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具备设计、施工经验的专业工程公司进行设计、施工、调试;(15)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监理,严格按照厂区排水平面图、立面图进行施工、验收,杜绝雨水管、污水管乱接、错接情况发生;(16)项目建设面积大于32254㎡,按照《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项目应按照节水“三同时”的要求在厂区内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17)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项目初期雨水收集池内设置有一个排口,项目雨水系统排口应与清水池联通,要求项目将初期雨水池处的排口完全封死,不允许在初期雨水收集池内设置排口。(18)要求建设单位在污水处理站总的出水口安装外排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在线监测设施,并设立明显标志,确保废水达标外排。5.2.2.3地下水为了将本项目区域污染物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源头控制。项目在建设阶段,应充分做好污水处理设施、原料露天堆场的防渗处理,杜绝污水渗漏,确保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衔接良好,杜绝各类废水下渗的通道;严格用水和废水管理,防止污水“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这样可以保证项目区内产生的全部废水汇集到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污染物排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2)制定分区防治措施。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防渗措施包括:①重点污染区,污水处理站所用水池、消防废水池、雨水末端池均用水泥硬化,四周壁用砖砌再用水泥硬化防渗,全池涂环氧树脂防腐防渗;原料露天堆场地面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并铺环氧树脂防渗,四周设置砖砌及水泥硬化防渗围堰。通过上述措施,可使重点污染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10cm/s。②一般污染区,单体生产车间、原料及中间产品储罐区、仓库、固体废物集中放置地、维修车间仓库地面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通过上述措施,可使一般污染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3)加强厂区绿化。随着项目的开发建设,厂区内地面硬化率不断提高,对地下水涵养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优化绿地设计、提高厂区绿化率是解决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此外,厂区内硬化地面、人行道、停车场等可使用透水方砖或植草砖铺设,下面用透水材料铺垫,孔隙间种植草本植物,这样既增加了绿地面积,又增加了雨水下渗量。(4)建立风险事故应急响应。建立场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明确风险事故状态下应采取的封闭、截流等措施,提出防止受污染的地下水扩散和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的具体方案。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5.2.2.4噪声(1)项目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主要从设备选型、设备布局等方面考虑,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高的设备采用集中布置在隔声厂房内,或设隔音罩、消音器、减震器等。(2)应进一步优化布局,合理调整主要产噪设备与周边关心点的距离;(3)尽量采用低噪声工艺,选用隔音、吸音、防震性能好的建筑材料;(4)对各种空气压缩机、风机和水泵等噪声级较高的设备,采用隔声、消声、减振等减噪措施,如分别配套专用密闭机房、采用隔声门窗、加装隔声罩等;在风机进出口加装消声器及用软管连接,并采用减振底座;在水泵进出口加装避振喉,基础增加橡胶减振垫等。(5)在高噪声生产车间,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减少人员进入高噪声场所的频率,同时给车间的操作工人发放耳塞、耳罩等以降低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6)加强运输汽车进出的管理,通过采取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在夜间进行运输作业,出入厂区时禁止车辆鸣笛,设立限速标志等措施,尽可能减少汽车车辆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7)对厂区内靠近各噪声源的行政办公楼一侧,采用安装隔声窗、外委种植高大乔木等措施,降低厂区噪声源对工作人员的影响。(8)在有条件的高噪声级声源外围及厂界内绿化带内,结合厂区绿化工作,种植高大乔木,形成绿化防噪林带,降低项目生产、交通噪声对厂界外的影响。(9)合理安排生产时间以及锅炉排空时间,避免大量产生噪声设备于夜间运行。(10)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避免操作不当和设备故障造成的噪声升高。5.2.2.5固体废物(1)蒸馏残渣:具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或环保公司进行妥善处置;(2)废催化剂:返回原生产厂家回收利用;(3)污水处理系统和化粪池的污泥:干燥成为含水量为60%的泥饼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4)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5)高浓度有机污水物化前处理污泥:集中收集后,根据污水性质委托危废部门清运。(6)为进一步减小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项目还应采取以下措施:(7)工艺残渣、废弃催化剂、高浓度有机污水预处理含磷污泥等危险废物的包装与储存应符合GB18597-2001《危险废物储存控制标准》的规定,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应认真执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6月22日第5号令);(8)项目产生的蒸馏残渣、废有机溶剂属于危险废物,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或公司进行进行妥善处置;(9)对能够回收利用的部分应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回收、资源化利用;(10)对生活垃圾中各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布置分类式垃圾箱,并由工作人员定期将其运至临时存放垃圾的构建物内,防止雨水淋洗造成二次污染,杜绝蚊虫鼠害和恶臭异味影响,并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11)储罐的废渣装满后无法及时清运时,要求建设方将储罐内的废渣转移到危废收集桶内,再将收集桶摆放于专门的危废暂存间内暂存,定期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或环保公司进行妥善处置;(12)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固废无法打入废渣储罐收集的,经人工用桶收集后,堆放在专门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内,不可以随便摆放和丢弃。(13)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和浮油渣经收集后,不允许露天堆放在污水处理站内,必须转移到能防雨淋的专门的收集房内,定期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或环保公司进行妥善处置。5.2.2.6环境风险措施(1)风险管理措施①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评价,严格按照安全评价中提出的各项措施进行整改,尽量降低生产过程中事故发生率。②落实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同时,按有关规定落实特种人员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建设一支注重安全、懂得安全、保证安全的生产职工队伍,杜绝发生误操作事故。③设立风险管理机构,使其能正常履行职责。④配备专职风险管理人员。⑤制定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职责,标明危险化学品位置、数量、可能产生的危害、事故排放、应急措施及预案。⑥项目应制定工厂自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⑦定期组织风险应急演练。⑧定期总结、汇报风险管理情况。(2)风险防范措施①生产方面A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标准、规范和规定,总图布置要满足防火、防爆的规定,厂房和建设物按规定划分等级,保证各建筑物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留足防火通道。项目拟建工程的建设在总平面布置和建筑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均应符合主要的安全标准。B各类设备、容器和管道的连接处采用可靠的密封措施。装置加工过程控制应设有越限报警和连锁保护系统,确保在误操作和非正常工况下,对危险物料的安全控制。C选用质量优良的管件、材料,保证生产系统能长期安全运行。为了保证化工原料和产品在运输、贮存过程中的安全,化工物料的包装容器要按制度定期检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容器,防止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发生事故。D公用工程管线与易燃、易爆介质管线相连接时,设置三阀组、止回阀或盲板,以防止易燃、易爆介质串入公用工程系统。E为确保装置开停工及检修的安全,在相关设备和管道上设置固定或半固定式吹扫接头;在进出装置边界上设置切断阀和盲板。②贮运方面A严控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场合和贮存区的存量。B易燃有害物品的贮罐区设置相应的事故回收设备及容器,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防止事故泄漏情况下有害物质的下渗。C伴随着火灾,将产生混有泄漏或燃烧的化学品大量的消防或冷却用水,而这些水分由于含有大量的化学品,不能直接排放,必须首先汇入应急反应池。应急反应池大小不得于小于消防用水量。D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的检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管道、阀门要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E经常检查储罐顶部呼吸阀和下部洗涤器,使其可靠灵活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以保证储罐内微正压而不超压。F装卸、运输、贮存毒物的设备、设施、容器、管道等应尽可能密闭。其连接部分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并要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状态。G为避免作业人员与毒物直接接触,或受毒物气体的危害,必须配备相应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应放在易于取放的专门地点,并要保持良好的可用状态。H易燃易爆化学品贮存区(仓库)的厂址选择与布置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所规定的防火要求。I贮存区(仓库)与周围设施的安全距离的确定依据需考虑到防火因素,以及物料挥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应考虑到周围设施的敏感程度,如人员或车辆出入频繁的公众设施。J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l40—1990),贮槽区适当部位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定期检查,保持有效状态;罐区内应按规范设置完善的消防水管网系统;灌区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K根据贮存区(仓库)的火灾危险性,为保障罐区的防火安全,贮存区(仓库)建(构)筑物在火灾高温作用下要求其基本构件能在一定时间内不被破坏、不传播火灾、延缓和阻止火势蔓延,为疏散人员、物资和扑灭火灾赢得时间,因此,在甲醇罐区设计时,罐区内建(构)筑物(如配电室、控制室、管架等)的耐火等级应按二级考虑,所用建筑材料应为非燃烧体。L贮存区(仓库)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静电火源主要来自物料输送、人员行走、穿脱衣服以及其它物体摩擦产生的静电。因此,与罐区安全设计密切相关的则是防止和减少物料输送产生的静电,包括:控制物料流速,控制进料方式,防止水等杂质混入甲醇物料,甲醇罐区内的管道、储罐上的导电不连续处应采用金属导体跨接,并进行静电接地处理。M按规定在有毒气体的厂房内设置强制通风设备,以防有害易燃、气体的积聚。N车间和仓库上应备有仓库内在固定方便的地方配备与毒害品性质相适的消防器材报警装置和急救药箱,如氧气瓶,急救包等,并始终保持完好状态。所有人员应熟悉应急器材、设备的存放地点及使用方法。此外,项目应严格执行《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报批稿)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做好风险防范工作。(3)风险处理措施①项目厂区各储罐四周必须设置防火堤或围堰,以收集事故废水和消防水至污水系统。②当发生甲醛泄漏时,应立即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验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冲洗水放入废水系统。③因氢气泄漏发生爆炸事故时,应立即对最大影响范围(轻伤半径115.29米)内的人员及时疏散,及时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以避免对影响范围内的设备、建筑物和人员造成较大的损害。④在甲醛桶装区、氢气管束拖车周围设置围堰,以收集泄露的甲醛和消防废水,收集的废水通过污水管网直接进入污水系统处理,避免排入外环境中。⑤为防止火灾情况下项目有毒有害物料通过消防废水进入地表水体造成重大污染事故,本项目必须建容量足够的消防废水池,根据项目火灾事故时全厂产生的污水量(按1019m³计),厂区内应设1600m³消防废水池一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消防废水引入消防废水池,并立即关闭出厂雨、污管道,以杜绝火灾事故废水外流;待事故处理完闭后,池中收集的消防废水将集中送至厂内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置。⑥因天然气管道泄漏发生爆炸事故时,应立即对最大影响范围(轻伤半径28.5米)内的人员及时疏散,及时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以避免对影响范围内的设备、建筑物和人员造成较大的损害。厂区内已设一座2900m³消防废水池。5.3环评及补充报告批复意见2012年12月26日,该项目取得了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批复要求如下:一、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昆明富民县永定街道办事处河东村委会大三竜村民小组火梨板(富民工业园区“永定—罗免—赤鹫”片区)。项目用地面积135.51亩。项目建设内容为一座FMCP1生产车间、氢化装置,同时配套建设行政办公楼、技术楼、锅炉房、公用工程站、污水及回用水处理系统、仓储、货运、给水、排水等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项目建成后,年产单体合成香料1900吨、天然香料800吨。项目总投资2593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413万元。根据《报告书》所述工程内容、规模、功能以及环保对策措施,同意《报告书》结论。二、项目应建立完善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规范设置污水排放口,并设立明显标志。严格执行《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项目需外排的废水处理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即:CODcr≤500mg/L,SS≤400mg/L,动植物油≤100mg/L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即:氨氮≤45mg/L、磷酸盐(以P计)≤8mg/L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不能排入富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时,本项目不得投入试运行。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水保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拦水、截水、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采取沉淀等处理措施后回用,不得外排。三、常压合成物料投加和蒸馏提纯物料投加产生的有机废气应经移动式集气罩收集后由FMCP车间顶部27米高的1#排气筒排放;常压合成反应及蒸馏提纯反应外排废气经处理后由27米高的2#排气筒排放;高压合成反应外排废气经处理后由氢化车间15米的3#排气筒排放,外排废气应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即:甲醇≤190mg/m³、非甲烷总烃≤120mg/m³、甲醛≤25mg/m³、酚类≤100mg/m³。燃油锅炉外排废气应达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油锅炉Ⅱ时段二类区标准,即:SO2≤500mg/m³、烟尘≤100mg/m³、NOx≤400mg/m³、林格曼黑度≤1级,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25米。项目外排异味达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即:有组织排放臭气浓度≤7800(无量纲),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7米;无组织排放周界臭气浓度≤20(无量纲)。食堂应使用清洁能源,油烟需经净化处理,外排烟气应符合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规定,即:允许排放浓度≤2.0mg/m³,排放高度参照该标准执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时产生的扬尘和施工机械排放的燃油烟气,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扬尘措施,排放的废气应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标准,即: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1.0mg/m³,减少对环境敏感点的扬尘污染。四、产生噪声的设备及场所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加强车辆进出管理,设立禁鸣标志,使项目界外1米处噪声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即: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靠交通干道一侧20米内执行4类区标准,即:昼间≤70分贝、夜间≤60分贝。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做到文明施工,严格控制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厂界噪声应符合GB12523-2011《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禁止中午(12:00至14:00)、夜间(22:00至次日6:00)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五、废弃催化剂、含磷污泥、浮油渣等危险废弃物应妥善收集、暂存,并委托昆明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进行处置。生活垃圾应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分类收集,综合利用,不得随意倾倒。六、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按环评要求设置事故池及消防废水收集池,对地面进行相应的硬化处理,防止事故状态下的有害物质下渗。制定应急预案,防止风险事故发生。七、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废气6285万标立方米/年,NOx12.96吨/年,SO213.41吨/年,烟尘0.92吨/年;废水4.02万吨/年,CODcr20吨/年,氨氮1.8吨/年,磷酸盐0.3吨/年。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富民县环保局申报该过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因施工工艺需要夜间联系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证明向富民县环保局登记备案,连续施工之日3天前公告附近居民和单位。九、《报告书》应当作为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的依据,项目应认真落实各项环保对策措施,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格遵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项目竣工后,经我局批准后方可投入试运行。试运行三个月内需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进行验收监测,环保设施经我局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十、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变动的,应当重新向我局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本批复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十一、依法到发改(工信)、国土、规划、住建、水务等部门办理其它相关手续。2016年2月22日,该项目取得了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补充报告》的批复。批复要求如下:一、2012年12月26日,我局对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上报的《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昆环保复[2012]547号)。二、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取消了PMCP1车间内控制室、实验室的建设,3台4t/h燃油锅炉变更为1台4t/h燃气燃油两用锅炉和1台4t/h燃气锅炉,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消防水池由原方案的1600m³增至2900m³(隔出容积不低于200m³的事故池),其余建设内容不变。项目总投资由25993万元变更为26492.1万元,环保投资有1413万元变更为1912.1万元。同意《补充报告》备案,变更内容及环保对策措施如《补充报告》所述。三、项目废水经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放,规范设置污水排放口,安装外排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在线监测设施,并设立明显标志。事故状态下废水排入事故池内暂存,不得外排。四、进一步完善锅炉废气防治措施,2016年7月1日起,锅炉外排废气应符合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燃油、燃气锅炉排放标准。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变更为:废水4.02万吨/年、化学需氧量2吨/年、氨氮0.2吨/年;废气4932万标立方米/年、二氧化硫2.55吨/年、氮氧化物9.07吨/年、烟尘0.54吨/年。六、《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补充报告》、《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我局《关于对《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昆环保复[2012]547号)应当作为环境保护运行管理的依据,项目在建设、运行、管理中应认真落实各项环保对策措施。七、依法到发改、规划、住建、水务等部门办理变更相关手续。
6验收监测标准及总量指标6.1验收监测标准验收监测标准按照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昆环保复[2012]547号)和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补充报告>的批复》(昆环保复[2016]62号)意见执行。1、外排废水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即:pH6-9、COD≤50mg/L、BOD5≤10mg/L、SS≤10mg/L、动植物油≤1mg/L、石油类≤1mg/L、总氮≤15mg/L、氨氮≤5mg/L、总磷≤0.5mg/L、色度≤30。2、回用水执行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中绿化用水标准,即:pH6.0~9.0、色度≤30、嗅无不快感、浊度(NTU)(无量纲)≤10、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20mg/L、氨氮≤20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mg/L、溶解氧≥1.0mg/L、总余氯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mg/L、总大肠菌群≤3个/L。3、FMCP车间外排废气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即:甲醇≤190mg/m³、非甲烷总烃≤120mg/m³、甲醛≤25mg/m³、酚类≤100mg/m³。4、锅炉外排废气执行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在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当使用天然气为燃料时,燃气锅炉限值,即:SO2≤100mg/m3、烟尘≤50mg/m3、NOX≤400mg/m3、林格曼黑度≤1级;当使用轻质柴油为燃料时,燃油锅炉限值,即:SO2≤500mg/m3、颗粒物≤100mg/m3、NOX≤400mg/m3、林格曼黑度≤1级。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25米。5、外排异味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即:有组织排放臭气浓度≤7800(无量纲),1#、2#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7米,3#排气筒高度不低于15米;无组织排放周界臭气浓度≤20(无量纲)。6、项目界外1米处噪声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靠交通干道一侧30米内执行4类区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6.2总量指标项目总量指标按照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昆环保复[2012]547号)和《关于对<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补充报告>的批复》(昆环保复[2016]62号)意见执行。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废气4932万标立方米/年,NOx9.07吨/年,SO22.55吨/年,烟尘0.54吨/年;废水4.02万吨/年,CODcr2吨/年,氨氮0.2吨/年,磷酸盐0.02吨/年。
7验收监测内容和结果7.1监测期间工况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于2013年8月开工建设,2014年6月竣工。项目主要建设一座单体生产车间、罐区及仓库、桶装堆场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单体合成类香料1900吨、天然香料800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监测时工况稳定、生产负荷必须达75%以上、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下进行监测,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对无法短期调整工况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或75%以上负荷的建设项目中,投入运行后确实无法短期调整工况满足设计生产能力的75%或75%以上的部分,验收监测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应运行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对运行的环境保护设施和尚无污染负荷部分的环保设施,验收监测采取注明实际监测工况与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云南省核工业二O九地质大队于2015年12月7日~9日、18日~20日对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退二进三”搬迁改造建设项目(一期)进行了废水、废气和噪声的监测。检测期间项目产能能达到设计规模的75%左右。另外,验收监测及检查期间,项目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和固废暂存等环保设施均按设计要求建设,并处于污染负荷状态,运行正常,验收监测数据有效。7.2废水监测内容及结果7.2.1废水监测内容(1)外排废水监测监测点位:污水处理站进、出口共2个点;监测项目: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动植物油、氨氮、磷酸盐;监测频率:连续监测3天,进口1次/天,出口,4次/天,等时间间隔采样。7.2.2废水监测结果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循环冷却系统排水、锅炉系统排水、厂区生活污水及其它排水组成。项目废水根据其水质的不同,分别经相分离器、废水储罐调节、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设施和综合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螳螂川。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外排废水水质达到项目废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7-1。表7-1外排废水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污水处理站SSCODCr磷酸盐氨氮动植物油2015.12.18进口72622821.2032.02611.8时段1出口6230.111.5050.41时段29240.101.2590.38时段39230.111.2380.38时段48220.121.2270.29日均值8230.111.3070.3652015.12.19进口62622420.5533.42811.8时段1出口8210.121.2380.27时段27230.141.1840.27时段36220.131.2590.28时段49220.101.1900.28日均值8220.121.2180.282015.12.20进口110546817.6128.08712.1时段1出口8310.151.4780.45时段27330.101.3500.48时段37230.091.3930.45时段48340.261.4830.44日均值8300.151.4260.46外排污水执行标准10500.551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备注:项目外排废水水质达到7.3废气监测内容及结果7.3.1废气监测内容7.3.1.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1)监测布点:选取距厂区最近的2个村子进行监测,共布设3个监测点,其中项目北侧大三竜村设1个监测点,项目东南侧龙洞村设2个监测点。(2)监测项目: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SO2、NO2;(3)监测频率:连续监测3天,TSP、PM10监测每天日均值,SO2、NO2监测每天日均值和每天4次小时值(2:00、8:00、14:00、20:00);7.3.1.2废气监测有组织有机废气(1)监测布点:1#、2#、3#排气筒出口各1个点;(2)监测项目:监测烟气参数、甲醇、非甲烷总烃、甲醛、酚类、恶臭;(3)监测频率:连续监测2天,每天监测3次;有组织锅炉废气(1)监测布点:锅炉尾气出口各1个点;(2)监测项目:监测烟气参数、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林格曼黑度;(3)监测频率:连续监测2天,每天监测3次;无组织废气(1)监测布点:厂界10m范围内上风向1个、下风向3个,共4个点;(2)监测项目:甲醇、非甲烷总烃、甲醛、酚类、恶臭;(3)监测频率: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4次;7.3.2废气监测结果7.3.2.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本次验收对项目北侧的大三竜村和项目东南侧的龙洞村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大三竜村和龙洞村环境空气均能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即TSP日平均值≤0.30mg/m3、PM10日平均值≤0.15mg/m3、SO2日平均值≤0.15mg/m3、SO2小时值≤0.50mg/m3、NO2日平均值≤0.08mg/m3、NO2小时值≤0.20mg/m3。表7-2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日均值)单位:mg/m3监测日期采样地点TSPPM10SO2NO22015.12.7北侧大三竜村0.1560.0610.0060.0352015.12.80.1700.0700.0600.0242015.12.90.1660.0670.0060.052均值0.1640.0660.0240.0372015.12.7东南侧龙洞村1#点0.1840.0850.0070.0382015.12.80.1920.0930.0260.0462015.12.90.1750.0760.0130.049均值0.1840.0850.0150.0442015.12.7东南侧龙洞村2#点0.1810.0800.1270.0492015.12.80.1940.0920.004L0.0202015.12.90.1780.0790.004L0.033均值0.1840.0840.0440.034标准限值0.300.150.150.08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表7-3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小时均值)单位:mg/m3采样时间采样地点SO2NO22015.12.702:00-03:00北侧大三竜村0.2910.03708:00-09:000.0250.02814:00-15:000.0430.06420:00-21:000.0560.062日均值0.1040.0482015.12.802:00-03:000.0700.02508:00-09:000.0380.015L14:00-15:000.0070.015L20:00-21:000.0390.020日均值0.0390.0152015.12.902:00-03:000.0210.015L08:00-09:000.007L0.015L14:00-15:000.1220.06620:00-21:000.1090.058日均值0.0640.035标准限值0.150.2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2015.12.702:00-03:00东南侧龙洞村1#0.1480.04508:00-09:000.0100.015L14:00-15:000.007L0.015L20:00-21:000.0070.015L日均值0.0420.0172015.12.802:00-03:000.0080.03008:00-09:000.0070.05714:00-15:000.0760.05520:00-21:000.0090.026日均值0.0250.0422015.12.902:00-03:000.0080.015L08:00-09:000.007L0.015L14:00-15:000.0840.08120:00-21:000.0070.015L日均值0.0260.0262015.12.702:00-03:00东南侧龙洞村2#0.0230.03008:00-09:000.007L0.03814:00-15:000.007L0.015L20:00-21:000.007L0.072日均值0.0080.0372015.12.802:00-03:000.007L0.02908:00-09:000.007L0.015L14:00-15:000.007L0.015L20:00-21:000.007L0.015L日均值0.00350.0132015.12.902:00-03:000.007L0.015L08:00-09:000.007L0.02114:00-15:000.007L0.04420:00-21:000.0080.015L日均值0.0050.020标准限值0.500.2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7.3.2.2废气监测结果(1)有组织生产废气监测结果项目物料投加、常压合成反应、高压合成反应、蒸馏提纯等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有机废气。因此,本次竣工验收对项目常压合成车间1#排气筒、2#排气筒和高压合成车间3#排气筒有组织废气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项目1#排气筒、2#排气筒和3#排气筒有组织废气能够达到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即:甲醇≤190mg/m³、非甲烷总烃≤120mg/m³、甲醛≤25mg/m³、酚类≤100mg/m³。监测结果见表7-4。表7-4生产有组织废气检测结果mg/m³采样时间甲醇非甲烷总烃甲醛酚类1#排气筒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2015.12.8时段13.710.01220.082.64×10-4<0.2--0.361.19×10-3时段20.810.002670.144.62×10-4<0.2--0.361.19×10-3时段30.650.002140.561.85×10-3<0.2--0.144.62×10-42015.12.9时段10.470.001550.411.35×10-3<0.2--0.351.15×10-3时段20.660.002180.041.32×10-4<0.2--0.144.62×10-4时段398.330.3240.321.06×10-3<0.2--0.361.19×10-3均值17.440.05740.268.53×10-4<0.2--0.299.41×10-4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012025100最高允许排放速率22.8842.21.1090.457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2#排气筒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2015.12.8时段1169.30.0098281.80.00474<0.2--0.362.09×10-5时段2133.00.0077178.40.00455<0.2--0.148.12×10-6时段3160.20.0092970.80.00411<0.2--0.148.12×10-62015.12.9时段1171.90.0099744.60.00259<0.2--0.352.03×10-5时段2178.80.010440.30.00234<0.2--<0.003--时段3151.60.0087939.20.00227<0.2--<0.003--均值160.80.0093359.20.00343<0.2--0.251.45×10-5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012025100最高允许排放速率22.8842.21.1090.457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3#排气筒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³排放速率kg/h2015.12.8时段191.740.004680.291.48×10-5<0.2--0.147.14×10-6时段295.320.00486<0.04--<0.2--<0.03--时段390.010.004590.201.02×10-5<0.2--0.147.14×10-62015.12.9时段159.490.003030.105.10×10-6<0.2--0.351.78×10-5时段235.660.00182<0.04--<0.2--0.361.84×10-5时段368.250.00348<0.04--<0.2--0.361.84×10-5均值73.410.003740.201.02×10-5<0.2--0.271.38×10-5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012025100最高允许排放速率18.8350.9150.375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2)锅炉废气监测结果本次竣工验收对项目蒸汽锅炉废气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见表7-5。监测结果显示项目燃气锅炉废气能够达到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气锅炉Ⅱ时段二类区标准,即:烟尘≤50mg/m³、SO2≤100mg/m³、NOx≤400mg/m³、林格曼黑度≤1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维保国考题库带答案详解(研优卷)
- 国考题库综合(考试直接用)附答案详解
- 国考行测题库结构【研优卷】附答案详解
- 消防维保国考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最接近国考的行测题库【巩固】附答案详解
- 江苏国考行测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登高高处作业国考题库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
- 航天常识国考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国考行测题库比例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
- 最接近国考的行测题库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竞赛参考题库含答案
- 加热炉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全科规培基地督查汇报
- 《电子技术基础(第6版)》技工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职业道德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专业育婴师服务合同范本
- DB13-T 6180-2025 波纹钢装配式检查井设计技术导则
- 黑吉辽蒙金太阳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化学试卷
- 《微生物资源在未来医药领域的应用》课件
- 国务院部署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解读
- GB/T 18495-2025电阻焊设备变压器与焊钳一体式的变压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