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164-2023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DB3311T 164-2023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DB3311T 164-2023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DB3311T 164-2023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DB3311T 164-2023 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ICS65.150CCSB52浙 江 省 丽 水 市 地 方 标 准DB3311/T164—2023代替DB3311/T164-2021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2023-11-24发布 2023-12-24实施丽水市场监理局 发布DB3311/T164DB3311/T164—2023PAGE\*ROMANPAGE\*ROMANII目 次前言 II1范引文件 1语定义 1室育 1温建造 1室鳖池 2鳖配设施 2稚放养 2稚培育 3塘育 3场要求 3放养 4饲管理 4水管理 4鳖生 4场要求 4水种植 5鳖放养 5田管理 5虫防治 6鳖防治 6农物治 66收稻 6鳖捕 6水放 6案理 6附录A(料) 常病害治物用表 7附录B(料) 中鳖三式殖术范式图 8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DB3311/TDB3311/T164—2021——“NY/T721”“DB33/T722”的引用,删除了“SC/T1009”“SC/T1047”的引用(见第2章)。——DB3311/T见见(见3.3)(3.4)(见3.1)。——增加“温室培育”(见第4章)、“池塘培育”(见第5章)、“尾水排放”(见第9章)。——增加“常见病害防治药物使用表”(见附录A);增加“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模式图”(见附录B)。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2021DB3311/T164—2021。DB3311/T164DB3311/T164—2023PAGEPAGE1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适用于中华鳖三段式养殖。茭鳖共生、莲鳖共生可参照本标准。(GB/T26876—2011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NY/T391—202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202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21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755—2022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SC/T1107—2010中华鳖亲鳖和苗种SC/T1135.1—2017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SC/T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DB33/T986—2019稻鳖共生轮作技术规范DB33/T721—2017水产养殖消毒剂使用技术规范DB33/T722—2017常用水产养殖微生物制剂使用技术规范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三段式养殖根据中华鳖生物学习性,将中华鳖稚鳖在温室培育到200g以上的幼鳖,再投放到野外池塘中常温养殖到400g以上的大规格鳖种,再将大规格鳖种投放到稻田中养成600g以上高品质商品鳖的养殖模式。~3430℃~3212m12m50m2~200m21.2m~1.5m1~2附着巢将长宽0.8m~1m,网孔单边长5mm~10mm的聚乙烯网片对角折成锥形,按每平方米10个均匀吊挂水中,从锥顶在水面上25cm,椎体在水下45cm~50cm。食台805cm~10cm。食6%~7温室外安装鼓风机,配置避雨保温设施。鼓风机动力标准宜为0.6kW/100m21mmPPR管或30目~40PPR2~315cm~20cm;每15m2~20m250cm~60cm气盘1.5m2~2m2可采用天然气、水源热泵、空气能或电力等方式加热,温室及池内设热交换器,稳定控制室温和池水。6~70.5m±0.1m,渠宜配置水质在线监测、自动投喂、自动监控等数字化管理设备系统。消毒放养前15d7kg~10kg1d~2DB33/T721-20175.4培水10d30cm30℃±1℃,按3g/m3~5g/m3EMDB33/T722-20175规定。放养SC/T1107-2010mg/L5min~10min。6~940只~60饲料宜采用中华鳖专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前按1kg干粉料加0.5kg~0.55kg的水制成软颗粒,粒径2mm~5mm,根据鳖的规格调整。稚鳖阶段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一般为鳖体重的0.8%~2%,并根据鳖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以投喂后30min吃完为宜。每天清扫食台残饵。30℃±1℃,DO≥3mg/L,pH7.0~8.572cm~5cm10d~15按2g/m3~3g/m3EM1g/m3~2g/m3。提前10d2d养殖场地应符合NY/T391-2021中6.2.2的规定,场地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水质清晰、无污染。500m2~5000m2GB/T26876-201141m50mm的PVC4m×4m(667m2)放2放养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消毒方法应符合DB33/T721-2017中第6章的规定。鳖种个体重宜200g以上。鳖种放入池塘前应用5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5min~10min。根据池塘条件,放养密度宜为每平方米3只~5只。养鳖池塘中宜套养鲢鱼和鳙鱼,放养规格为体重50g~100g,放养数量宜为每亩100尾~120尾。宜选用中华鳖膨化专用配合饲料。每天早、晚各一次,投喂量以1小时吃完为准。应保持池塘水质清新,池塘水位宜保持1.0m。宜采用微流水养殖方式,用光合菌或EM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应符合DB33/T722-2017中第5章的要求。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土壤层较厚、保水性好的稻田。单块面积宜200m21000m50cm~60cm30cm~40cm,顶部高30cm~40cmcm30cm1030cm~40cmSC/T1135.1-2017第bGB/T26876-20114.40.2m~0.3m,高0.5m~0.61.8m~2.0m。PVCcm40cm2宜1。水稻栽培应按照DB33/T986-2019中第6章的规定进行。鳖种鳖种个体重宜400g以上,鳖种放入稻田前应用5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5min~10min。鳖种放养前3d~5d,沟坑水体每m³用生石灰200g~300g或漂白粉20g兑水均匀泼洒。鳖种的放养时间为6月~7月,水体温度达到20℃以上后进行。雌雄鳖种分开放养,一个养殖单元内只放养雌鳖或雄鳖。放养规格和密度见表1。表1 综合种养鳖种养度个体重量(克/只)400~500500~600≥600稻鳖共生(只/亩)200~170170~150≤150施肥施肥应符合NY/T394-2021中第7章的规定。基肥每亩施有机肥500kg~800kg。追肥每亩前期使用尿素15kg,后期使用氯化钾15kg。cm~20cm高温季节,每月用10g/m3~15g/m3生石灰环沟泼洒,使水体pH值保持在7.0~7.5。投喂50kg505。20cm3m~5NY/T755、DB33/T721A。通过鳖的捕食、钻泥等活动减轻虫害。田埂上种植蜜源植物等进行生物防控;选用生物制剂防治病害;可安装杀虫灯、诱虫板等进行物理防治。药物使用应符合NY/T393-2020中附录A的规定。收获收稻水稻成熟后,应及时收割。秸秆还田或移出稻田。鳖起捕在1011SC/T9101-20074三段式养殖过程中应做好生产、用药和销售等三项记录并建档保存,留存2年。附录A(资料性)常见病害防治药物使用表中华鳖常见病害防治药物使用见表A.1。表A.1中华鳖常见病害防治药物使用表药物名称用途用法与用量休药期(度日)注意事项生石灰改良水质、杀菌、杀毒。30mg/L~35mg/L——不能与漂白粉混用。恩诺沙星用于防治鳖细菌性皮肤病和肠炎病。10mg/kg~20mg/kg5d~7d。≥500勿与氟苯尼考合用。氟苯尼考用于防治鳖细菌性腐皮病和赤斑病、疖疮病等。拌饵投喂:10mg/kg体重,连用5d~7d。≥375聚维酮碘(有效碘1%)用于防治鳖出血病、白底板病等。0.3mg/L~0.5mg/L500勿用金属容器盛装。戊二醛用于防治鳖细菌性腐皮病和赤斑病、疖疮病等。30.2mg/m隔2d3次。——勿与强碱类物质混用;勿用金属容器盛装;避免接触皮肤和黏膜。苯扎溴銨用于防治鳖细菌性腐皮病和赤斑病、疖疮病等。30.5g/m2d使用一次,连用3次。——DB3311/T164DB3311/T164—2023PAGEPAGE8附录B(资料性)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模式图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模式图见表B.1。表B.1中华鳖三段式养殖技术规范模式图主要技术要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稚鳖培育→池塘培育→稻鳖共生1.温室建造:温室的大棚采用钢架结构,配备完善的进1.场地要求:场地环境安静、交通方便,以背1.场地及环境要求: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土排水、加热保温、水质改良、增氧等设施,室内气温保风向阳、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宜。可用土池或壤层较厚、保水性好的稻田。单块面积宜200m2以持在32℃~34℃,水温稳定在30℃~32℃。水泥池,池塘面积以500m2~5000m2为宜。上,交通、电力、通讯便利。2.6月~940/m2~50/m2。2.晒台:在鳖池向阳面利用池坡用砖块或水泥2.田间工程:田埂截面呈梯形,埂底宽50cm~60孵化出的稚鳖进入温室培育,稚鳖入池前用50mg/L的板硬化池边,做成与池边等长、宽约1m的斜cm,顶部宽30cm~40cm,顶部高出田块平面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5min~10min。坡;水泥壁池用木材或竹板等材料做成浮排形30cm~40cm。在稻田内部田坎下应建田埂,用田3.饲料投喂:投喂前按1kg干粉料加0.5kg~0.55kg的或棚式拱形晒台,固定于池中水面。泥护坡,高度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