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_第1页
宁波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_第2页
宁波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_第3页
宁波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_第4页
宁波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征求意见稿〕前言宁波位于浙江沿海北部,三面环海,沿海有三门湾、杭州湾和象山港。宁波海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海岸线长达1562公里,500平方米以上岛屿531个;内陆江河水网纵横,湖塘水库棋布,淡水资源丰富。丰富的渔业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为开展我市的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和捕捞渔场的大幅缩小,海水养殖作为渔业结构调整、渔民转产转业的主要手段,其作用和地位将更加凸现。我市淡水渔业也面临着土地资源和养殖环境的双重制约,内陆水域开展高效生态养殖势在必行。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水产养殖的标准化管理,实现水域资源的有效配置,保持我市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开展,根据国家《渔业法》、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十一五〞水产养殖规划》等,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编制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和组织实施,并成立了规划编制组,在各县〔区〕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汇总并编制完成。二○○五年十二月第一章养殖水域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7、《水产养殖质量平安管理规定》〔农业部令[2003]31号〕。8、《〈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农业部农渔发[2002]5号;9、《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2005年修编〕10、《象山港海洋环境保护条例》、11、《宁波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第二章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一、水域、滩涂资源〔一〕地理位置宁波简称“甬〞,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部,浙江沿海北部,地理坐标东径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沿海港口城市。宁波北临杭州湾,陆域呈扇形向北凸出,与嘉兴市的海宁、平湖两县隔湾相望;南接三门湾与台州市的三门、天台两县水陆相连;西邻绍兴市与新昌、嵊州、上虞三县犬齿相交;东濒东海,穿山半岛峙头角是陆境最东端,外有舟山群岛作天然屏障;中有象山港由东向西南横贯内陆;是一个三面环海,一面依山的地区。宁波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31个,面积524.07平方公里。陆域南北长192公里、东西宽175公里,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二〕地形地貌宁波市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因受地质构造影响,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多样。西南部属浙东丘陵区,由仙霞岭山脉入境后,分南支为天台山脉缭市境之东南;北支为四明山脉逶迤市境西北,呈南东、西北两翼钳夹宁绍平原。东北部和中部属宁绍平原,由长江、钱塘江等泥沙冲积和海浸堆积而成,地势平坦面积大,主要由境北滨海平原、宁波河网平原和东南沿海的港湾小平原组成。平原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既是商品粮和经济作物产区,也是淡水渔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宁波市海域辽阔,海岸曲折,形成了众多的港湾,有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石浦港、梅山港等。〔三〕水域类型宁波市河流众多,甬江是浙江省八大江河水系之一。姚江、奉化江两大源流,在老市区三江口集合为甬江,向东北流经鄞州和镇海、北仑,在大游山外入海。甬江全长25.6公里,流域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甬江流域主干流姚江河床平坦,逶蜿曲折,江流比降平缓,流速缓慢,水质肥沃,全长107.4公里,干流集水面积1884公里,是杭甬运河在境内重要河道,与京杭大运河连接。宁波市境平原河渠纵横,碶闸林立,蓄泄方便。鄞东、鄞西、江北平原水网区毗邻城区,构成老市区向四乡幅射的内河水网。姚慈平原及奉化江口、西坞及象山南庄、定山,宁海长街,北仑大碶、柴桥等小河网区,散布于平原水网地带,是我市淡水外荡养殖主要水域,亦是池塘养殖主要水源。宁波海域因有长江、钱塘江、甬江及众多河流、溪流注入,夹带着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为近海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也孕育了宁波毗邻的各个经济鱼类渔场。象山港、三门湾、杭州湾等“二湾一港〞水域宽阔,水清浪平、水深适宜、滩涂平缓、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市海水养殖的重点区域。象山港水温适宜,营养盐丰富,适合海带、紫菜等养殖,也适于鱼虾贝类的增养殖。三门湾北岸的滩涂属缓慢淤涨类型,滩涂宽广,涂质细腻肥沃,湾内风浪小,适合养殖蛏、蟹。杭州湾南岸的滩涂属淤涨类型,滩宽水浅,有机质含量低,适合贝类、虾类养殖。〔四〕水域资源全市沿海有潮间带滩涂144万亩,零至负10米浅海340万亩;内陆地区拥有池塘、湖泊江河外荡、水库34万亩。至2004年,已开发养殖面积100.26万亩,其中,浅海养殖7.34万亩,滩涂养殖37.90万亩,围塘养殖21.66万亩,淡水池塘养殖10.13万亩,外荡养殖9.12万亩,水库养殖13.15万亩,山塘养殖0.75万亩,其他养殖0.21万亩。此外,我市还有稻田临时养殖3.17万亩。二、水文气候条件宁波地域位于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宁波倚山靠海,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各地气候差异明显、天气复杂,但同时也形成了多样的气候类型。南部有向中亚热带过渡痕迹;东部具有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风向随季节交替明显,多异常天气。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四季清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润湿,光照、热量、雨水资源丰富,适合于各种水生生物的繁衍生长。〔一〕气候条件1、气温:宁波多年平均气温16.3℃,7月最热,l月最冷,极端最高气温39.0℃,高温天气是北部多南部少、内陆多沿海少;极端最低气温-11.1℃,低温天数不多,稳定通过10℃的初日是3月底,终日为11月下旬未,持续天数约有237天,平均积温5100℃左右。山区与平原相比积温要少1000℃左右。2、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4~1999小时,最多年份为2336.1小时,最少年份为1667.9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43~45%,最多年为53%,最低年为38%。一年中8月日照时数最多,2月日照时数最少。具有南多北少和年际变化较大的特征。3、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山地丘陵一般要比平原多三成左右;主要雨季出现在3~6月〔即春雨连梅雨,月雨日普遍超过半个月〕和8~9月〔即台风雨和秋雨,月雨日也近半月〕。宁波市一般是6月中入梅,历史最早在5月中旬后期,最迟到6月底;出梅大致在7月上旬末,最早6月中,最迟8月初。宁波属湿润、半湿润区,即收支〔降水与蒸发〕根本平衡;在区域分布上北部比南部相对枯燥。4、风:年平均风速5.2~5.4米/秒。平均风速月际分布在北部呈单峰型变化,11月~翌年1月份较大,为6.2米/秒,5~7月较小;南部呈双峰型变化,2月、7月最大,5~6月最小。年最大风速34.0~40.0米/秒,极大风速大于40.0米/秒,南部曾出现过57.9米/秒。最大、极大风速南部大于北部,外海大于近岸。盛行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春夏盛行东南东风,夏末至秋季盛行南南西风;南部夏末至秋冬盛行北风,春夏盛行西南风。〔二〕异常天气1、台风:影响宁波的台风主要集中在7~9月〔过程雨量≥50毫米或风速≥17米/秒〕。受台风影响,常伴有大风、暴雨,对渔业危害最大,过境时造成渔船被毁,海塘决堤,海水倒灌,海涂遭严重冲刷,破坏养殖设施,养殖鱼虾逃逸,并威胁生命财产平安。2、暴雨:暴雨〔日雨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年平均2.6天至4.1天,主要为出现在6~7月上旬的梅雨,占年总暴雨次数26%;8~9月的台风暴雨,占年总暴雨次数60%。地域分布上宁海暴雨最多,常引起洪涝。3、干旱:多发生在出梅后的7~9月,遇连续6旬雨量距平均百分率在负50%至60%即出现干旱,负70%成大旱。干旱的分布趋势北部多于南部,以宁海、象山的丘陵山地和降水利用率不高的慈溪为多。〔三〕海洋水文1、海水温度:年平均水温为17.6℃。8月份水温为最高,表层水温达25.9~30.6℃,平均28.1℃;2月份为最低,表层水温在8.7~11.2℃,平均9.6℃。极值水温分别为34.7℃〔北渔山〕和4.0℃〔西泽〕;最高与最低水温出现时间滞后于气温约一个月。2、海水盐度:盐度的空间分布总体趋势是南高北低,港湾区外高内低。表层盐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整个海域的平均盐度,夏季为31.12,冬季为26.17。由于南下的长江冲淡水和沿岸流冬季强于夏季,因此,盐度峰冬季强于夏季。3、潮汐潮流:宁波北仑、穿山、大榭岛海域为不正规半日潮,梅山岛、石浦港、象山湾、虾峙门航道海域为正规半日潮。海区潮流多为往复流,涨落潮主流向与等深线走向一致,局部海区潮流略带旋转。最大流速发生在高〔低〕潮后2~4h,夏季流速大于冬季流速。其中象山港海域的潮流明显受地形和边界条件制约,口门附近水域开阔,潮流略带旋转,其余均为往复流。涨落潮主流向根本与岸线平行,流速从口门向内〔港顶〕逐渐变小。4、海洋波浪:宁波各海域潮间带滩面情况各异,岸坡陡缓悬殊,因而各地波浪特征不同,但总的趋势是冬季盛行偏北风,波浪以偏北为主,夏季多偏南风,波浪以南向为主。波高大多由北向南增大。其中象山港区处在一个WSW~ENE向的潮汐通道内,口门外有六横等岛屿掩护,口门处南北两岸受不同风况影响,波向不一致。内湾水道狭窄,掩护条件较好,波浪影响不大。〔四〕水域水质1、内陆水域水质:宁波市总体水质条件良好,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钙、镁矿化物除慈溪滨海围涂地带每升分别在34-125毫克和64-109毫克,指标较高外,总离子含量均低于300毫克,仍属纯淡水标准内。pH值分布在6.8-8.0间,多数处于中性或微碱状态,仅慈北地带水质略呈碱性,pH值为7.5-8.0。溶解氧在每升4-6毫克间,但鄞县西区的谢家桥、文章桥点偏低,分别为2.2和2.8毫克。因甬江流域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乡镇集中,大量生活用水和陆源迳流,带入丰富的有机和无机营养盐类,使水质肥沃,有利于以鱼类为主的饵料生物的繁衍生长,促进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但部份江河外荡已受工矿企业“三废〞污染影响,对区域水产养殖带来严重不良影响。2、沿海海域水质:宁波沿海海域溶解氧含量四季均在4.0ml/L以上,无缺氧区存在,完全符合渔业和海水养殖标准〔3.50ml/L〕。pH值在沿海海区内四季均在8.0~8.4范围内,均在海水养殖的适用范围〔pH7.5-8.4〕内。宁波沿海氮、磷、硅含量较高,除春、夏两季因浮游植物大量生长显示较低外,其他均超过浮游植物生长的需要,是海区肥沃度高值海区。2004年宁波近岸海域总体污染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有加重趋势,未达清洁和较清洁标准的海域面积为7068平方公里,占总海域面积的72.43%,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5416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为500平方公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为1152平方公里。无机氮、磷酸盐仍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局部海域还受到石油类和铅的污染。三、水生生物资源〔一〕内陆水域生物资源1、浮游植物:浮游植物是鱼类饵料食物链的组成局部,其密度显示水域的根底生产力。慈溪滨海围涂地区浮游植物种类较少,共有17-18种,生物量以裸藻为优势种;鄞县河道外荡种类有63种,硅藻、绿藻为优势种,生物量以硅藻、裸藻居多。湖泊型水域浮游植物种类较多,余姚四明湖观察到61种,鄞县东钱湖为40种,都以硅、蓝、绿藻为优势种,生物量四明湖以硅藻、隐藻居多,东钱湖以硅藻、蓝藻居多。2、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鱼类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其密度是评估水域自然生产力的依据之一。宁波的浮游动物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优势种,它们在春季大量繁殖,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桡足类、枝角类数量的增多,使前者受到制抑。符合鱼类生长的自然规律。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数50种以上,桡足类、枝角类种类数15-24种。3、底栖生物:底栖生物是底层鱼类的良好饵料生物,主要种类有环节动物、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的腹足纲与瓣鳃纲,但生物量的分布相差悬殊。慈溪滨海半咸水沼泽地,排水沟广泛分布着中华拟蟹守螺,海涂潮间带有大量珠带拟蟹守螺和泥螺等,蕴藏量大;余姚四明湖的底栖生物量较低;鄞县五乡外荡和东钱湖的种类数和生物量那么明显大于其它水域。4、水生维管束植物:水生维管束植物是食草性鱼类的重要饵料。我市有20科29种,分别占全省42科的47.62%和120种的24.17%。外荡的优势种和习见种为空心莲子草、金鱼藻、苦草等种类;围涂区河道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与水体含盐量的多寡有关联,盐度超过1.8‰以后那么未见分布。但常年水位线附近和沼泽地,一般有芦苇分布,密度与生物量大,其中叶和嫩梢占植株50%上下鱼喜食,并还有丰富的陆生旱草。5、鱼类资源:全市有浅海河口性鱼类、过河性洄游鱼类〔包括溯河性和降河性鱼类〕及纯淡水鱼类142种,其中纯淡水鱼类103种,浅海河口性鱼类28种,过河性洄游鱼类〔包括溯河性和降河性鱼类〕10种。此外,还有甲壳类12种,软体动物22种。两栖类主要有蛙、龟、鳖、大鲵等。我市主要养殖淡水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鳜鱼,翘嘴红鮊,鲚鱼,黄鳝,泥鳅,乌鳢,黄颡鱼,鲻鱼、梭鱼、鳗鲡、香鱼、花赤眼鳟,鲶鱼,暗纹东方鲀等,以及后来引进的加州鲈鱼、巴西鲷、中华倒刺鲃、异育银鲫、革胡子鲶、罗非鱼、斑点叉尾鮰、长吻鮠、匙吻鲟等。甲壳类主要为中华绒螯蟹、日本沼虾、青虾、秀丽白虾,以及后来引进的罗氏沼虾、红螯螯虾和南美白对虾等虾类;两栖类主要有蛙、龟、鳖等。〔二〕海水水域生物资源1、浮游植物:共有197种〔含变种和变型〕。以暖温低盐近岸种和近岸广布种为主,夏秋季有一定数量的大洋种。其中硅藻144种,优势种为角剌藻、圆筛藻、根管藻;甲藻48种,主要为多角藻和多甲藻。四季月平均细胞密度为每立方米1569×104个。其中三门湾四季月平均密度为5271×104个,象山港平均为225.8×104个,大目洋平均5892×104个,明显高于浙江近海年平均68×104个与外海年平均11×104个,显示了宁波浅海初级生产力的程度。2、浮游动物:共有17个类群,167种〔类〕。其中水母类23种,枝角类2种,介形类2种,桡足类38种,端足类9种,十足类1种,糠虾类4种,磷虾类2种,樱虾类2种,涟虫类3种,海洋昆虫2种,毛颚类3种,被囊类5种,游泳螺类4种,浮游多毛类4种,浮游幼虫21种〔类〕,仔鱼42种。数量的变化有年际波动,冬春季墨氏胸剌水蚤等桡足类大量繁衍时,形成当地传统的张捕“虾仔〞汛。3、底栖生物:共有11类群、258种。其中腔肠动物10种,多毛类53种,软体动物64种,甲壳动物64种,苔藓动物4种,棘皮动物16种,底栖鱼类42种,缢虫2种,星虫1种,纽虫1种,涡虫1种。每平方米平均生物量20.16克,棘皮动物占优势,平均密度68.9个、多毛类占优势。分布趋势是南部浅海数量大于北部浅海。4、潮间带生物:共有7个类群284种,其中软体动物114种,甲壳类66种,多毛类37种,藻类30种,棘皮动物5种,腔肠动物7种,鱼类21种,其它类5种。四季月平均总生物量每平方米841.9克、密度526.4个。主要优势种和经济种有软相质海岸为半褶织纹螺、泥螺、缢蛏、彩虹明樱蛤、锯缘青蟹、毛蚶、菲律宾蛤仔、弹涂鱼、长蛸、短蛸、舌鳎、中国鲎及浒苔等。岩相质海岸为藤壶〔类〕、牡蛎、滨螺〔类〕、荔枝螺、石花菜、紫菜、羊栖菜等;沙质为狄氏斧蛤、等边浅蛤、文蛤等。5、浅海游泳生物:综合宁波市浅海屡次调查,共有各类群游泳生物283种。其中鱼类191种,分隶15目70科130属;甲壳类67种〔其中虾类39种、短尾类24种〕、磷虾、糠虾、瓷蟹及肢口类的中国鲎也暂归此类;头足类12种;其它类12种。6、本市海水养殖主要种类有大黄鱼、鲈鱼、黑鲷、美国红鱼、石斑鱼、河鲀、弹涂鱼等海水鱼类;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等虾类;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等海水蟹类;缢蛏、毛蚶、泥蚶、泥螺、文蛤、彩虹明樱蛤、青蛤、杂色蛤、牡蛎、贻贝等贝类;坛紫菜、海带、羊栖菜及少量的苔菜和江蓠等藻类。第三章宁波社会经济概况1、社会概况宁波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副省级方案单列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居18位。宁波市辖象山、宁海二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市区设鄞州、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六个区,91个乡镇、38个街道。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16.57万亩,其中水田为217.06万亩、旱地99.5万亩。2004年末人口总数552.7万人,人口密度590人/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人口210.5万。2、国民经济2004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到达了2158.04亿元,经济运行呈“高开稳走〞趋势。其中第一产业123.50亿元,第二产业1230.21亿元,第三产业804.3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5.7%、57.0%和37.3%,产业结构逐步趋于优化。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2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第四章水产养殖开展现状及前景展望一、水产养殖开展现状“十五〞期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水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为海淡水养殖业的快速开展提供了契机。我市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立足抓调结构、强科技、促开展,使水产养殖生产呈现了快速的开展态势。2004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到达100.3万亩,全市渔业总产量到达92.72万吨,其中养殖产量到达34.55万吨;渔业总产值到达72.06亿元,其中水产养殖产值到达40.19亿元;渔村渔民人均收入8921元。渔业总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已到达36.7%,渔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的新热点和渔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二、水产养殖业开展成就1、市场引导,养殖产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水产品消费量不断增长,有效地推动了我市水产养殖产业的开展。2004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到达100.3万亩、产量到达34.55万吨;水产养殖产值到达40.19亿元,现已占整个渔业产值的55.77%。其中海水养殖面积到达66.9万亩、产量到达27.68万吨、产值达31.15亿元;淡水养殖面积到达33.4万亩、产量达6.87万吨、产值达9.04亿元。尤其是海水网箱养殖为适应不同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海域,养殖网箱的规格不断的进行改造,由以前的3×3×3逐步向6×6×4、12×12×6和抗风浪深水网箱等多规格开展,全市海水常规网箱已达7.38万只,比1995年增长653.06%,深水大型网箱从无到有,目前已达173只。网箱养殖品种已开展到了鲈鱼、黑鲷、真鲷、大黄鱼、美国红鱼等多个品种,养殖区域由内湾浅水区向开敞深水区转移,逐渐从象山港扩展到渔山海区,已成为我市水产养殖开展经济增长点。此外,我市各地还分别引进黄颡鱼、澳洲淡水龙虾、银鲳、麒麟菜、美国硬壳蛤、匙吻鲟、太湖翘嘴红鲌、澳洲牡蛎、半活舌鳎和南美白对虾等20余个品种,大局部养殖品种在我市试养成功。其中2004年全市南美白对虾海淡水养殖面积达16余万亩,实现产量2.5万余吨。养殖业正从单纯量的扩张向稳定面积、讲求质置、提高效益的方向开展。2、科技推动,养殖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随着科技意识不断增强,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取得突破并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养殖科技含量显著提高。我市在种苗繁育、病害防治、引种养成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黄鱼、黑斑虾蛄、青蟹、鲈鱼、黑鲷、乌贼、南美白对虾、河蟹、梭子蟹等10多个品种的人工育苗已获成功,至今全市已形成40余家有一定规模的水产育苗基地,常年生产各种虾苗30多亿尾、蟹苗8亿只、鱼苗2000多尾,根本满足了我市养殖生产的苗种需求。“中华鳖宁波市级良种场〞和“异育银鲫宁波市级良种场〞、“坛紫菜宁波市级水产良种场〞等三个良种场的挂牌成立,为推进水产种苗生产良种化进程奠定了根底。同时,根据市政府《关于同意象山港科技兴海示范园区的批复》〔甬政发[2001]88号〕文件精神,示范园区以关键技术的开发,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标准化,实用技术的推广示范为出发点,通过海水网箱标准化健康养殖、海水池塘高效养殖、贝藻生态养殖、紫菜现代化养殖加工、梭子蟹养殖加工等5个各有特色工程的建设,构成了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象山港科技兴海示范点,为我市海水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根底。3、区域优势,养殖产业地域特色不断显现。近几年,我市不断探索健康养殖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有宁波特色稳产高效的虾贝混养、鱼虾贝立体养殖和多茬养殖的新路子,先后成功推广了虾塘立体综合养殖、工厂化养殖、低坝高网养殖、全封闭内循环养殖、滩涂蓄水养贝技术、浅海筏式养蛎和浮流式紫菜养殖。同时,海水品种淡水养、淡水品种海水养成效显著,南美白对虾已在海淡水池塘养殖中推广普及,第二茬约占对虾养殖总面积的90%。并初步形成象山港和三门湾局部海区为主的网箱养殖、杭州湾南岸和三门湾北部滩涂为主的低坝高网及蓄水养贝、象山港中部和三门湾北部为主牡蛎养殖、象山港中部和东部沿海局部海区为主的藻类养殖、象山港西沪港和三门湾北岸为主的贝苗培育、慈溪市及余姚市北部的淡水池塘综合养殖、鄞州和余姚等地的淡水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宁海大佳何和象山大目涂等为主的标准化海水池塘综合养殖等八大具有区域特色的规模化生产基地。目前,我市各地主要渔业乡镇已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培育了大黄鱼、鲈鱼、南美白对虾、青蟹、梭子蟹等一大批名优特新主导产品。4、体制改革,养殖产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养殖业规模的扩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着质的变化,生产者的市场意识大大提高。经历了较长时间小规模、单家独户、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生产方式后,为数不少的生产经营者已经在资产重组、股份合作走出了一条新路,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联合,增强了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在我市养殖开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慈溪滩涂养殖的股份合作制和一批小型的养殖龙头企业。近两年由于海水养殖的效益较为可观、政策宽松,又吸引了一批非养殖企业的老板投资开发海水养殖,为我市养殖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海水网箱养殖方面涌现了泰和集团等集养殖、加工、运销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宁海那么出现了吸引工商企业资金入股开发海水养殖的新局面。这一切对于我市养殖产业化进程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许多集中产区的业主在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渠道,为养殖生产提供了市场保障。目前,全市经营千亩以上滩涂、百亩以上围塘、百只以上网箱、沪杭甬有销售点、配有小冷库和车辆的大户或联合体已愈来愈多,大大提高了我市养殖的档次。5、效劳指导,养殖质量平安管理不断加强。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环节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我市自1998年起先后组织制订水产行业地方标准25项,并已经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另外,我市象山、宁海、奉化、慈溪等重点渔业县也纷纷因地制宜,按照大黄鱼、鲈鱼、对虾、梭子蟹、克氏螯蟹、缢蛏、泥螺等不同产品分别制定了县级地方水产养殖和质量系列标准共45个,为水产养殖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此外,通过组织实施“无公害水产品行动方案〞,初步建立了标准、质检、环境监测体系,大力推行从“水体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产品质量平安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通过国家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基地55个、产品认证21个。探索建立“水产品质量平安养殖示范区〞,共监管了10000余亩养殖示范基地,涉及南美白对虾、青虾、梭子蟹等多个品种。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示范基地—宁海东部海洋经济开发公司应用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环节质量平安管理体系通过了HACCP认证。这是全国首家正式通过的水产养殖HACCP认证,并在国内首次建立水产养殖生产环节HACCP质量管理体系。三、水产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展潜力〔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养殖水域开展空间受到制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另一方面,工业、农业和生活等外源污染有增无减,养殖水域受污染、挤占,一些传统水域的养殖功能已逐渐丧失。土地资源的紧缺和养殖环境的恶化已成为水产养殖开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二是养殖行业管理相对滞后。苗种、饲料、鱼药等渔需物资质量良莠不齐,投入品的经管、使用不标准等现象依然存在,水产种苗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渔业环境监测体系尚未完善,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养殖产品质量平安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度的提高,水产养殖病害发生频繁,突发性、不明原因的病害种类增多,大面积死鱼现象时有发生。水产品的生产、出口、消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负面影响和冲击,暴露出养殖水产品质量的平安隐患。水产品质量平安已经成为阻碍我市水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贸易壁垒。四是养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我市水产品〔尤其是养殖水产品〕仍以大量鲜活或初级加工品为主,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至今未有大的突破,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原料利用率低、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中介效劳机构不够健全。渔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水产养殖尚未完全脱离传统模式,低小散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二〕开展潜力分析1、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水产养殖业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开展、工业反哺农业〞的开展战略,宁波市委、市政府也高度关注渔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支持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展,并把加快渔业开展作为调整大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渔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这为确保我市“十一五〞时期渔业经济持续快速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2、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为水产养殖业的开展带来历史性机遇。水产品是目前人类食物中的重要动物蛋白源,开展水产养殖在粮食平安保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粮食平安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热门话题的社会环境下,水产养殖业作为不消耗粮食或少消耗粮食就能获取优质动物蛋白、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一种产业,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3、人民对水产品消费需求为水产养殖业的开展提供了宽广空间。进入21世纪,面临着因人口的日益增长而引起的水产品需求增加与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矛盾,“优质、平安、高效〞将是水产养殖业的开展方向,是建设我市生态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4、新技术的创造运用为水产养殖业的开展展示了美好前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农业科技革命的迅猛开展,为增加水产养殖品种、提高水产品加工水平、搞活水产流通等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渔业减轻生产本钱提供新成果,为渔业管理高效化、科学化创造条件。第五章养殖水域规划指导思想、原那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执行《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鼓励开展水产养殖的方针政策为契机,以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有效管理和保障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开展规划,结合考虑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养殖水域、滩涂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开展思路,对养殖水域、滩涂进行科学规划,为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提高养殖水域利用率,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加快完善和推进养殖管理制度,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二、规划原那么1、坚持可持续开展与环境友好原那么。坚持适时、适度开发,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资源分布状况将水产资源丰富的水域滩涂确定为养殖开展重要水域,在保护的根底上进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实现协调、可持续开展。2、坚持市场导向与产业化开发原那么。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市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适应人们对水产品消费多样化、优质化、平安化的要求,重点开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高效的优势水产品。3、坚持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原那么。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粗后细、先易后难〞的原那么,遵循当前需要与长远开展相结合的原那么,在充分调查的根底上,将适于养殖的水域滩涂确定为养殖使用功能。4、坚持因地制宜与发挥优势原那么。根据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条件和特点以及外部条件的影响,因地制宜进行养殖布局,突出重点,优先开展竞争优势明显、并具有一定根底的水产产品和产区。第六章规划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一、总体思路坚持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和宁波市“六大联动〞的战略目标,以开展高效生态渔业和实现渔业可持续开展为目的,在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的根底上,强化水产品质量平安管理,加强渔业根底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化效劳水平,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实施科教兴渔战略,着力开展养殖、增殖,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努力使渔业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振兴农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总体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养殖水域功能区域范围,进一步健全养殖业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实施标准化健康养殖业,开展高效、生态养殖,养殖水产品全面到达无公害标准。到2023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到达64953.1公顷,养殖产量到达万吨,养殖总产值到达亿元。养殖渔〔农〕民人均收入到达元。三、水产养殖规划目标1、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指导养殖生产布局。2、有效保障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重要的养殖水域。3、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开展。4、控制养殖规模,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水域生态环境。5、建立以养殖使用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加强行业管理。第七章水产养殖区域布局规划本规划中的养殖水域、滩涂是指宁波市管辖海淡水域、滩涂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水域、滩涂。至2004年,宁波市水域、滩涂已养殖面积共63838.5公顷,按养殖现状和特点分为浅海养殖区、滩涂养殖区、海水池塘养殖区、淡水池塘养殖区、外荡养殖区、水库生态养殖区、山塘养殖区、临时养殖区八大类。至2023年规划面积64953.1公顷,其中浅海养殖区5913.5公顷、滩涂养殖23066.4公顷、海水池塘养殖区12503公顷、淡水池塘养殖区8057.1公顷、外荡养殖区5231.9公顷、水库生态养殖区5918.6公顷、山塘养殖区30.5公顷、临时养殖区4232.1公顷。本次规划至2023年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比2004年增加了1114.6公顷,增加的主要养殖区域是:浅海养殖区增加了1195.8公顷;淡水池塘养殖区因杭州湾滩涂的围垦增加了2467.4公顷;滩涂养殖区增加了1561.9公顷。有些区域的养殖面积有减少,其中海水池塘养殖区减少了2048.3公顷、水库生态养殖区减少了1888.6公顷。1、浅海养殖区指目前技术水平下能有效避开海浪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的海域,一般水深在-20m以内,养殖形式有深水网箱、普通网箱、筏式养殖、延绳式养殖、浅海拦网、浅海笼养等。全市规划总面积为5913.5公顷,比2004年增加了1195.8公顷。其中象山规划面积2383.5公顷,占全市规划总面积的40.3%,慈溪浅海养殖从无到有,规划新增1333.3公顷,开发藻类养殖,鄞州、宁海和北仑的养殖面积在原来的根底上稳步增加,鄞州的浅海养殖面积增加了2.6倍,其它分别增加了50.7%和6.6%,奉化和象山的养殖面积有减少,分别减少了30.8%和5.6%。目前,浅海养殖重点开展了海水网箱、鱼类、筏式牡蛎、坛紫菜、龙须菜等种类,尤其是坛紫菜的养殖开发有效地拓展了宁波市的养殖海域。宁波市浅海养殖区规划汇总表规划区编号区块数量所属县〔市〕区规划面积〔亩〕主要种类、养殖方式已养规划开发Q001—Q02727象山县37875.935752.9鱼、贝、藻QY12宁海县796412000鱼、贝、藻Q1—Q1414奉化市2311516000鱼、贝、藻Q1—Q22北仑区610650鱼、藻Q11慈溪市020000鱼、贝、藻————余姚市——————Q2鄞州区12004300紫菜、筏式养殖合计6870764.988702.9鱼、贝、藻2、滩涂养殖区指沿海潮间带岸滩稳定或缓慢淤涨、涂地稳定、风浪小,有一定的水体交换能力,底质适合养殖生物的集中养殖海水产品的区域。主要包括三门湾、杭州湾、象山港和蟹钳港滩涂养殖区域。规划总面积23066.4公顷,比2004年增加了1561.9公顷。其中慈溪因杭州湾滩涂淤涨,增加养殖规划面积3000公顷,象山和鄞州的养殖面积在原来的根底上稳步增加,分别增加了5.8%和28.3%,宁海、奉化和北仑由于围垦工程的实施和临港工业的快速开展,滩涂养殖面积分别缩减了19.1%、25.9%和14.1%。宁波市滩涂养殖区规划汇总表规划区编号区块数量所属县〔市〕区规划面积〔亩〕主要种类、养殖方式已养规划开发T001—T05656象山县84780.889680.8贝、藻TY17宁海县135954110000贝、虾、蟹T1—T77奉化市56004150鱼、虾、蟹、贝T1—T33北仑区90357765贝T14慈溪市79401124401鱼、虾、蟹、贝————余姚市——————T2鄞州区779710000贝类合计99322567.8345996.8鱼、虾、蟹、贝3、海水池塘养殖区指外围海岸线牢固,根本为标准海塘,内陆一侧受高潮位海水影响的潮间带区域,不受波浪影响,有良好的水源,通过挡潮泄洪闸控制进排水的养殖池塘。全市规划总面积12503公顷,比2004年减少2048.3公顷。由于深水岸线和临港工业的迅速兴起,局部海水池塘养殖区被开发和征用,慈溪、宁海、北仑和奉化的养殖面积均呈减少的趋势,分别减少57.9%,37.7%,51.9%和2.0%,而因海涂围垦鄞州和象山的养殖面积分别增加205.1%和6.2%。宁波市海水池塘养殖区规划汇总表规划区编号区块数量所属县〔市〕区规划面积〔亩〕主要种类、养殖方式已养规划开发H001—H215215象山县80919.885919.8虾、蟹、贝HY10宁海县8186251030虾、蟹、贝H1-H2525奉化市1640816085虾、蟹、贝H1—H99北仑区135156500虾、蟹、贝H3慈溪市190108010————余姚市——————H2鄞州区655520000虾、蟹、贝合计264218270187545.84、淡水池塘养殖区全市规划总面积8057.1公顷,比2004年增加2467.4公顷。其中慈溪通过在杭州湾淤涨滩涂的围垦增加养殖面积2552.0公顷,鄞州通过开展休闲渔业增加养殖面积466.3公顷,余姚、象山、北仑、宁海在工业和建设征用中将逐年减少养殖面积,分别将减少20.6%,23.2%,39.3%和2.9%,奉化养殖面积持平。宁波市淡水池塘养殖区规划汇总表规划区编号区块数量所属县〔市〕区规划面积〔亩〕主要种类、养殖方式已养规划开发D001—D02121象山县1075.6825.6鱼、虾D1—D55宁海县611593鱼、虾D1—D88奉化市31603160鱼、虾、蟹D1—D55北仑区21501305鱼、虾D27慈溪市2905367333对虾、鲫鱼D1—D1717余姚市3479127640鳖、鱼、虾、蟹D3鄞州区1300520000虾、休闲渔业合计86838461208575、外荡养殖区宁波市外荡养殖区规划汇总表规划区编号区块数量所属县〔市〕区规划面积〔亩〕主要种类、养殖方式已养规划开发L001—L105105象山县15430.712972.2鱼、贝、蟹L1—L56宁海县5895鱼————奉化市——————L1—L55北仑区58794948鱼、虾L23慈溪市2281934019鱼、轮养L1—L1616余姚市2836926540虾、鱼、蟹、鳖L3鄞州区3480——鱼类、三网养殖合计15881872.778479.2主要分布在慈溪、余姚和象山等地区,全市至2023年规划总面积5231.9公顷,比2004年减少226.3公顷。其中慈溪通过围涂增加面积746.7公顷,宁海、象山和北仑因工业及城市用地及水质污染等因素外荡养殖区面积分别减少100%,15.9%和15.8%。6、水库生态养殖区全市至2023年规划总面积5918.6公顷,比2004年减少1888.6公顷。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鄞州的大、中型水库主要功能转为保证居民饮用水为主,逐年退出养殖业,减少养殖面积1715公顷,其他各县养殖面积除象山减少17.3%外,根本保持平衡。宁波市水库生态养殖区规划汇总表规划区编号区块数量所属县〔市〕区规划面积〔亩〕主要种类、养殖方式已养规划开发R001—R08383象山县11987.59919.5鱼、虾、蟹、贝R1—R33宁海县1105510573鱼、贝R1—R22奉化市90009000鱼R1—R44北仑区944889鱼R12慈溪市3307033070鱼、鳖立体养殖R1—R2525余姚市2532725327鳖、虾、鱼、蟹R4鄞州区25725——虾、鱼、蟹合计133117108.588778.5鱼、虾、蟹、、鳖7、山塘养殖区主要规划区在北仑,规划总面积30.5公顷,比2004年减少82.6公顷。其中宁海县减少了100%,北仑减少了36.5%,导致养殖规划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山塘水库主要功能转为保证居民饮用水为主。宁波市山塘养殖区规划汇总表规划区编号区块数量所属县〔市〕区规划面积〔亩〕主要种类、养殖方式已养规划开发————象山县——————M宁海县975鱼————奉化市——————M1—M33北仑区721458鱼————慈溪市——————————余姚市——————————鄞州区——————合计31696458鱼8、临时养殖区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挖的稻田或已经定为其他产业开发的养殖区域为临时养殖区。至2023年全市规划总面积4232.1公顷,比2004年增加135.2公顷。其中慈溪的临时养殖面积增加22.0%,而象山减少14.0%,其他各县保持不变。宁波市临时养殖区规划汇总表规划区编号区块数量所属县〔市〕区规划面积〔亩〕主要种类、养殖方式已养规划开发W001——W09797象山县1412812155鱼、虾、蟹、贝W8宁海县2791727917————奉化市——————————北仑区——————W5慈溪市1815022150鱼、虾、蟹、贝W11余姚市12591259虾、鱼、鳖、蟹————鄞州区——————合计1116145463481鱼、虾、蟹、贝第八章水产养殖功能区域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我市渔业增长方式将从追求产量、产值、面积向效益、品质、平安转变,水产养殖功能区划也将以此为根底,根据养殖模式、品种结构调整来确定优势产业。1、无公害、规模化高效虾、蟹养殖产业带规划目标:到2023年,养殖总面积1.1万公顷,产量到达3.0万吨,产值到达12.5亿元。规划布局:以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等为主养品种,其中以杭州湾慈溪庵东、观城、新浦、范市、三北、掌起、龙山、崇寿和三门湾宁海越溪、长街、象山晓塘及象山港宁海大佳何、奉化裘村、鄞州咸祥、瞻岐等地区构成南美白对虾养殖优势产业区;以象山大目涂、新桥、鹤浦、高塘、北仑梅山、奉化松岙、鄞州咸祥、瞻岐等地区构成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对虾养殖优势产业区;以宁海越溪、长街、一市、大佳何、象山西周构成锯缘青蟹和日本对虾养殖优势产业区。执行的养殖标准:《无公害食品对虾》〔NY5058-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标准》〔NY/T5059-2001〕;梭子蟹产品执行NY5162-2002标准,梭子蟹养殖生产执行NY/T5163-2002标准;梭子蟹苗执行NY/T5163-2002标准。锯缘青蟹生产执行:NY5276-2004《无公害食品锯缘青蟹》和DB33/T398-2003《无公害锯缘青蟹》,第一局部:苗种生产技术标准;第二局部:养成技术标准;第三局部:产品质量标准。规划方案:虾蟹类养殖主要采用围塘或池塘养殖方式,根据围塘或池塘条件、技术水平不同,选用精养、半精养、立体综合养殖等多种模式;加快老塘改造,提高养殖池塘标准,建设标准化养殖池塘;积极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增加精养比例,提高总体水平,稳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海水蟹养殖方式宜在继续开展围塘养殖的同时,逐步扩大至浅海养殖,推广浅海海水蟹笼养殖和网箱养殖;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虾蟹养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2、海洋生态修复型藻类养殖区规划目标:到2023年,养殖总面积4700公顷,产量到达2.2万吨〔干重〕,产值到达4亿元,年吸收氮1680吨、磷170吨。规划布局:以坛紫菜、龙须菜等为主养品种,其中坛紫菜养殖区主要在象山东部沿海、象山港口部海域、杭州湾和三门湾局部海域,龙须菜养殖主要在象山港中西部海域。规划方案:开展海区大型藻类养殖不仅有利于水产产业的开展,更有利于改善和修复富营养化的海洋生态环境。坛紫菜养殖以插杆式、筏式及浮流式养殖方式为主,大力推进坛紫菜良种化进程,建立良种繁育中心,提高良种化率,积极推广、应用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全面提升产品后继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和价值。围绕保护和改善象山港等海湾的海洋生态环境,大力开展具有高吸氮磷能力的龙须菜养殖,并开展卡拉胶提取等海藻加工业,促进海洋生态修复型藻类产业的开展,以改善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3、无公害滩涂贝类养殖产业带规划目标:到2023年,养殖总面积2万公顷,产量到达20万吨,产值到达16亿元。规划布局:以缢蛏、泥蚶、青蛤、泥螺、菲律宾蛤、彩虹明樱蛤等为主养品种,包括三门湾、象山港、蟹钳港和杭州湾的滩涂和局部海水池塘,其中在三门湾、蟹钳港、象山港形成缢蛏、泥蚶、青蛤、泥螺养殖产业带,在象山港中西部形成菲律宾蛤增养殖区,在杭州湾慈溪东部滩涂形成彩虹明樱蛤、泥螺养殖产业区。执行的养殖标准:DB33/458-2003《无公害泥蚶》,无公害泥蚶第1局部:苗种繁育技术标准第2局部养成技术标准第3局部产品质量〔DB33/T458.1-3-2003〕等。规划方案:养殖方式以滩涂蓄水和平涂养殖为主,此外还有围塘混养及自然增殖等方式。根据滩涂和水域环境状况,对各养殖区进行划型分类,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改良传统的滩涂粗养方式,挖掘内涵,提高复养指数,杜绝农药使用,建立健康养殖模式,生产优质平安产品,提高经济、生态效益,开展自然贝类资源的增殖保护。建成千亩以上无公害养殖基地10个,培植贝类净化加工生产,净化产量占总产量的30%,打造假设干个有影响力的贝类品牌。4、出口海水鱼类养殖区规划目标:到2023年,养殖总面积1650公顷,产量到达1.4万吨,产值到达4.2亿元。规划布局:以大黄鱼、鲈鱼、美国红鱼、鮸鱼、真鲷、黑鲷等为主养品种,包括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区和鱼山海域抗风浪网箱养殖区,其中在象山港中西部海区和西泸港海区养殖传统网箱4万只,在象山港贤庠海区、陈岙-棉花山海区、和铜山海区养殖大型抗风浪网箱488只,在象山鱼山海域养殖抗风浪网箱500只。执行的养殖标准:NY/T5061-2002《无公害食品大黄鱼养殖技术标准》和NY5060-2005《无公害石首鱼》标准,海水出口鱼类养殖技术标准。规划方案:养殖方式是浅海传统网箱养殖与大型抗风浪网箱养殖。全面推行和实施出口鱼类养殖企业检验检疫注册,强化养殖区环境管理,降低养殖密度,强化苗种、饲料、药物等投入品管理,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强化从业人员资质培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成宁波市出口海水鱼类养殖基地。5、休闲渔业产业群规划目标:至2023年,年产值5亿元,培育80家上规模休闲渔业基地;在现有欣赏鱼养殖的根底上,扩大规模,引进品种,积极扶持欣赏性水生生物及其附属设施开发,尽快形成欣赏渔业产业。规划布局:在鄞州、余姚、慈溪、北仑、江北等地主要建设以休闲、垂钓、品鲜、欣赏鱼养殖为主要内涵的城郊休闲渔业,在象山、宁海、奉化、慈溪等地主要建设以港湾岛礁渔业、海钓、滨海休闲、滩涂湿地和海鲜文化与品尝为主要内涵的滨海港湾休闲渔业。规划方案:以象山、宁海、奉化、慈溪等地区为主的滨海港湾休闲渔业群,面向宁波、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以港湾岛礁渔业、海钓、滨海休闲、滩涂湿地和海鲜文化与品尝为主要内涵,开展海天、海岛、渔港美景欣赏,赶海拾贝、捕鱼捉蟹、特色餐饮、露营、沙滩烧烤、海上垂钓、海岛狩猎、海上体育、湿地观光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教育等多项休闲渔业活动;以鄞州、余姚、慈溪、北仑、江北等地及县中心城市周围地区,建设以休闲、垂钓、品鲜、欣赏鱼养殖为主要内涵的城郊休闲渔业;在离城镇较近的水域开展有机鱼品尝和垂钓为主要内容、绿色的山水风光与朴实的渔人生活相交融的生态休闲渔业。第九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按照水产养殖功能区域划分和功能定位要求,以充分发挥区域比拟优势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政策与法规、组织与管理、体制与机制、资金与投入、资源与设施等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推进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展水平,促进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开展。一、积极提供政策与法规保障1、要明确规划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渔业的法律法规根底上,坚持渔业根底地位、公益性产业的特点,研究制定有关体系,保障和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要根据各时期开展目标和建设重点,有选择地将水产养殖规划纳入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渔业资源利用与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渔民权益保护、渔业投入和统筹城乡开展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以形成水产养殖开展的政策法规支撑开展体系。2、要完善规划实施的扶持措施。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主导、农户参与〞的原那么,发挥各级政府对水产养殖业的引导作用,健全规划实施的政策鼓励和扶持体系,适度向公益性、根底性、示范性工程倾斜。3、要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力度。不断完善以养殖证为根底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使养殖业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渔业执法体系建设,用法律手段切实保护渔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养殖水域和水域资源。应保持规划相对稳定,未经批准,不得改变规划确立的水域的养殖使用功能。二、努力加强组织与管理保障1、要健全规划实施的管理体系。水产养殖区域规划是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在市委市府的统一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开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全局观,充分发挥渔业、水利、交通、国土、财政、环保、科技等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要加强对规划的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和协调管理。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是本地区实施本规划的牵头单位,各牵头单位应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实施行使检查和进行各种组织、沟通、协调和效劳,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2、要做好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工作。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评估,根据经济社会开展的新形势和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新趋势,研究提出规划内容调整的意见,以便更好地发挥规划行动纲领的作用。同时,必须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考核工作,将规划的相关内容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绩考核内容,按年度制订考核指标、考核分值和奖罚措施,催促有关部门抓紧落实规划的各项任务。三、探索研究体制与机制保障1、要不断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那么,进一步完善水面流转机制,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注重创新渔业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开展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建立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运行机制,不断推动渔业经营机制创新。转变传统观念,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增强渔业经济开展后劲,实现渔业可持续开展。2、要完善渔业科技创新体制。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渔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效劳〞和“少养人、买效劳〞的思路,加强渔业推广体系建设,充实和稳定基层推广组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大力鼓励本市或外地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的方式直接参与我市渔业开发,对于他们的合法收入给予政策支持和保证。3、要强化渔业效劳体系建设。大力鼓励、培育、扶持技术咨询、信息效劳、鱼苗种供给、水产品销售等效劳实体和中介组织,健全和完善渔业效劳体系,增强效劳能力,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效劳。要抓好水产病害测报体系、渔业环境监测体系、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水产品质量平安。四、不断增强资金与投入保障1、要积极开拓资金筹措渠道。随着农业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要进一步强化渔业投资的主体渠道,尤其要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渔力度,逐步建立稳定的渔业投入增长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善于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制定积极的鼓励政策,培育和引导市场,促使各种渠道的资金进入水产养殖业,特别要注意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投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同时,加强对外合作和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2、要建立和健全稳定的财政支持体系。一是建完善渔业开展专项基金制度,确保渔业开展专项基金每年的增幅高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水平,并且财政预算内根本建设投资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渔业根底性建设;二是完善水域出让金支渔基金制度,将水域出让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渔业根底设施建设、渔业效劳体系建设、渔业资源增殖保护以及渔业科技投入等。三是财政科技经费要有方案有重点地向种子种苗、资源增殖、设施渔业、病虫害测报防治、水环境监测、科技成果推广、标准化特色基地、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等一些公益性、根底性、共性和关键性的领域倾斜。五、继续完善资源与设施保障1、要加大对水资源污染的防治。在进行水资源合理调控利用的同时,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农牧业和渔业生产自身对水资源的污染,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水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的工程措施。对导致地下水污染源及污染途径,采取截断污染地下水的通道,防治地下水水质继续恶化,并提出治理对策措施;对于未遭受污染的地区,要制定地下水保护的目标和相应的对策措施。同时,加强水资源的水质监测。2、要加强渔业生态保护与建设。要根据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原理,加快渔业生态的根底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积极探索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大力实施一批重大骨干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渔业自然资源,加强对渔业水域的治理,实现渔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3、要加快渔业设施现代化建设。以建设标准化养殖池塘示范区和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为抓手,加快渔业根底设施建设;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加快渔业设施现代化建设;加强渔业机械与现代工业技术的进一步结合,提高渔业机械作业配套能力,以现代化的设备来提高渔业装备水平。同时,要继续加强渔业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反映水产品供需情况、市场价格动态,分析市场供求与价格变化趋势,以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指导作用,为龙头企业、中介效劳组织和广阔渔民提供效劳。附件1:宁波市水产养殖规划“十一五〞水产养殖规划中重点建设工程汇总表工程名称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投资额预期目标1、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改善水产养殖池塘的生产条件和水域环境的生态以及提供水产养殖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总改造面积为10万亩,主要对池塘进行高标准改造、配套增养机及有关综合养殖技术改良。1.5亿元改造后根本到达宁波市养殖池塘改造建设标准,并示范带动全市水产养殖池塘的标准化建设。2、休闲欣赏渔业开展鼓励扶持休闲欣赏渔业基地建设的配套系统、环境改造、水质处理等根底设施和欣赏渔业新品种引进、繁育等。方案每年实施5个左右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档次、一定开展前景的休闲欣赏渔业工程。研究欣赏鱼养殖与病害防治。500万元通过几年的建设,使全市休闲欣赏渔业产业到达一定的规模和水平。3、海水网箱养殖布局调整对象山港网箱养殖实行总量控制,鼓励削减象山港内常规网箱,逐步调整养殖布局。鼓励转产转业捕捞渔民开展深水网箱养殖。改善港区网箱养殖水域环境质量,综合治理水域污染,实行海区轮养。方案改造传统网箱10000只〔由3×3米改造为6×6米或12×12米〕,平均每年改造2000只。新开展深水网箱300只左右。600万元通过对网箱的总量控制和布局调整,改善养殖水域环境,促进网箱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开展。4、水产品质量平安体系建设重点进行县〔市〕区水产品质量检测站筹建、水产品质量平安常规〔例行〕检测、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水产品质量平安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建设象山、宁海、奉化、慈溪等十个县〔市〕区尚未建立水产品质量检测站。开展水产品质量平安常规〔例行〕检测和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活动。1200万元通过工程建设,逐步建立水产品质量平安监管及追溯制度和信息网络系统。5、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及防疫检疫体系建设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的预测预报制度和防治网络的建设,开展水生动物检疫工作,重点对水产苗种进行产地强制性检疫,开展其他水产品的产地检疫;建设宁波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推进全市病害防治网络体系建设,建立病害测报、预报、发布赫防治信息网络。成立宁波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和宁海县、象山县、慈溪市、奉化市等重点县〔市〕水生动物防疫站。500万元通过工程建设,建立全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及防疫检疫体系,促进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和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6、重点水产苗种培育标准化设施改造对市重点水产苗种培育场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使其到达水产苗种培育标准化设施要求。方案在5年内对象山、宁海、奉化、鄞州、慈溪、北仑等县〔市〕、区的20家水产苗种培育场进行设施改造。2000万元通过工程建设,使我市的重点水产苗种培育场根底设施的道提高,促进苗种生产开展。7、重要水产养殖品种良种场建设在象山、宁海、奉化、鄞州等地建设重要养殖品种良种场,提高我市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方案对紫菜、大黄鱼、黑鲷、梭子蟹、青蟹、鲈鱼等6各重要品种良种场进行建设。1800万元通过工程实施,提高我市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附件2:表1市水产养殖规划汇总表规划区编号县〔市〕名现有及规划水域地理位置〔乡镇〕规划面积〔公顷〕品种及养殖模式2004年已养2023年规划目标H1奉化市莼湖镇鲒埼飞跃塘内7001500虾、蟹、贝混养H2奉化市莼湖镇红胜海塘内20002000虾、蟹、贝混养H3奉化市莼湖镇栖凤西里池200200虾、蟹、贝混养H4奉化市莼湖镇鸿峙村200200虾、蟹、贝混养H5奉化市莼湖镇桐照庙前塘300300虾、蟹、贝混养H6奉化市莼湖镇鸿峙村5454虾、蟹、贝混养H7奉化市莼湖镇河泊所873900虾、蟹、贝混养H8奉化市莼湖镇悬山岛东侧200200虾、蟹、贝混养H9奉化市莼湖镇应家棚、黄贤10461046虾、蟹、贝混养H10奉化市裘村镇应家棚、杨村700700虾、蟹、贝混养H11奉化市裘村镇杨村竹鸡塘600600虾、蟹、贝混养H12奉化市裘村镇杨村山林塘、下湖塘13001300虾、蟹、贝混养H13奉化市裘村镇杨村石盆400400虾、蟹、贝混养H14奉化市裘村镇杨村南沙岛110110虾、蟹、贝混养H15奉化市裘村镇杨村大对山350350虾、蟹、贝混养H16奉化市裘村镇缸爿山岛315315虾、蟹、贝混养H17奉化市松岙镇八百亩塘5000虾、蟹、贝混养H18奉化市松岙镇四百亩塘4000虾、蟹、贝混养H19奉化市松岙镇湖头渡外塘2500虾、蟹、贝混养H20奉化市松岙镇新塘500500虾、蟹、贝混养H21奉化市松岙镇小狮子口围区36003600虾、蟹、贝混养H22奉化市松岙镇小埠畈350350虾、蟹、贝混养H23奉化市松岙镇大埠畈、白溪700700虾、蟹、贝混养H24奉化市松岙镇北缺塘600600虾、蟹、贝混养H25奉化市莼湖镇河泊所东160160虾、蟹、贝混养D1奉化市松岙镇伍佰岙畈外塘250250白对虾池塘养殖D2奉化市松岙镇少沙湾塘外200200白对虾池塘养殖D3奉化市松岙镇北缺塘200200白对虾池塘养殖D4奉化市松岙镇宁王塘畈800800淡水鱼、虾、蟹池塘养殖D5奉化市裘村镇横江640640白对虾池塘养殖D6奉化市裘村镇马头村500500白对虾池塘养殖D7奉化市裘村镇石盆500500白对虾池塘养殖D8奉化市莼湖镇河泊所7070白对虾池塘养殖R1奉化市溪口镇亭下水库52505250四大家鱼R2奉化市尚田镇横山水库37503750四大家鱼Q1奉化市莼湖镇狮子口内138007000褶牡蛎延绳式养殖Q2奉化市莼湖镇狮子口内280500大黄鱼、红鱼、鲈鱼Q3奉化市莼湖镇栖凤双山25401500大黄鱼、红鱼、鲈鱼Q4奉化市莼湖镇桐照鸿峙港730500大黄鱼、红鱼、鲈鱼Q5奉化市莼湖镇悬山、凤凰山海区10001500海带Q6奉化市莼湖镇凤凰嘴东至求头岙1050800大黄鱼、红鱼、鲈鱼Q7奉化市裘村镇南沙港12501500海带Q8奉化市裘村镇南沙岛以北海区1040600鱼类养殖Q9奉化市裘村镇南沙港500500鱼贝藻生态养殖Q10奉化市裘村镇夹成岛以南海区0300鱼类养殖Q11奉化市裘村镇石沿港海区300200鱼类养殖Q12奉化市松岙镇上下殿前5151000海带Q13奉化市松岙镇湖头渡10100龙须菜Q14奉化市松岙镇知青盐场外1000海水鱼类T1奉化市莼湖镇塘头村5000虾、蟹混养T2奉化市莼湖镇红胜海塘内12000虾、蟹混养T3奉化市莼湖镇红胜海塘内26001000泥蚶、蛏子T4奉化市裘村镇应家棚、求头150500弹涂鱼围网养殖T5奉化市裘村镇杨村百丈深5001000泥蚶T6奉化市松岙镇狮黄塘外海涂650650泥蚶、蛏子T7奉化市松岙镇白涂01000泥蚶、蛏子T1北仑梅山乡七姓涂53106000蛏子、泥螺、蚶子、毛蚶T2北仑春晓镇昆亭涂17651765蛏子、泥螺、蚶子、毛蚶T3北仑白峰镇郭巨涂19600蛏子、泥螺、蚶子、毛蚶H1北仑梅山梅西盐场21312630虾、蟹、贝混养H2北仑梅山乡梅山盐乡8291200虾、蟹、贝混养H3北仑梅山乡碑塔村520520虾、蟹、贝混养H4北仑梅山乡梅东盐场8001000虾、蟹、贝混养H5北仑梅山乡里岙村7001000虾、蟹、贝混养H6北仑梅山乡梅山村方门150150虾、蟹、贝混养H7北仑春晓镇昆亭盐场西塘43394339虾、蟹、贝混养H8北仑春晓镇昆亭盐场东塘10751075虾、蟹、贝混养H9北仑白峰镇郭巨塘、双岙塘大塘内29710虾、蟹、贝混养Q1北仑梅山乡梅山港310350鲈鱼、红鱼、大黄鱼等Q2北仑春晓镇三山涂外300300坛紫菜D1北仑梅山乡分布全岛525600花鲢、白鲢、河鲫、河虾等D2北仑春晓镇分布于全镇82260花鲢、白鲢、河鲫、河虾等D3北仑白峰镇分布于全镇8690花鲢、白鲢、河鲫、河虾等D4北仑柴桥街道分布于全街道145145花鲢、白鲢、河鲫、河虾等D5北仑新矸街道分布于全街道529300花白鲢、河鲫、河虾等L1北仑梅山乡80100花白鲢、河鲫、河虾等L2北仑白峰分布于全镇2490花白鲢、河鲫、河虾等L3北仑柴桥街道芦江河20482048花白鲢、河鲫、河虾等L4北仑新矸街道岩泰河1002800花白鲢、河鲫、河虾等L5北仑小港街道水浃江25002000花白鲢、河鲫、河虾等R1北仑梅山乡分布于全乡190190花鲢、白鲢R2北仑春晓镇分布于全镇9797花鲢、白鲢R3北仑柴桥街道分布于全街道602602花鲢、白鲢R4北仑新矸街道分布于全街道550花白鲢M1北仑梅山乡分布于全乡286286花白鲢M2北仑春晓镇分布于全镇172172花白鲢M3北仑白峰镇分布于全镇2630花白鲢慈溪龙山镇凤湖水库15001500河蟹、四大家鱼混养慈溪三北镇窖湖水库26002600河蟹、四大家鱼混养慈溪范市镇灵湖水库14001400四大家鱼混养慈溪观海卫镇杜〔里〕湖水库59605960四大家鱼混养慈溪匡堰镇上林湖水库19901990四大家鱼混养慈溪横河镇梅湖水库12001200四大家鱼混养慈溪龙山镇外荡养殖区262262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三北镇外荡养殖区564564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范市镇外荡养殖区475475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掌起镇外荡养殖区405405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观城海卫镇外荡养殖区27464746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附海镇外荡养殖区20070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桥头镇外荡养殖区11261426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新浦镇外荡养殖区3891389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胜山镇外荡养殖区523523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逍林镇外荡养殖区23852385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匡堰镇外荡养殖区22022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浒山镇外荡养殖区14341434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横河镇外荡养殖区60060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崇寿镇外荡养殖区524924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长河镇外荡养殖区202202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庵东镇外荡养殖区20020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天元镇外荡养殖区435435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坎墩镇外荡养殖区18018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宗汉镇外荡养殖区1450145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周巷镇外荡养殖区619619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庵东农垦场外荡养殖区22022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杭州湾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外荡养殖区66066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海涂综合开发公司十塘河外荡养殖区70001400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龙山镇淡水池塘养殖区1582658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三北镇淡水池塘养殖区5194519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范市镇淡水池塘养殖区2655465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掌起镇淡水池塘养殖区7624262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观城卫镇水产养殖场501810018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附海镇水产养殖场5285028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桥头镇海涂农场养殖场12381238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新浦镇半掘浦水产养殖场6230623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胜山镇水产养殖场306306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逍林镇水产养殖场18018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匡堰镇水产养殖场302302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浒山镇浒山高河塘水产养殖场159159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横河镇秦堰水产养殖场757757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崇寿镇水产养殖场1930193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长河镇大桥生态农庄养殖场8038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庵东镇水产养殖场776814768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天元镇水产养殖场137137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宗汉镇水产养殖场168168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周巷镇水产养殖场1588868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市农垦场水产养殖场40040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海涂开发公司水产养殖场500750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杭州湾新区水产养殖场606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范市镇淞浦水产养殖场20232023青蟹、对虾混养慈溪龙山镇龙山围垦海涂养殖区170000文蛤、对虾立体混养慈溪新浦镇四灶浦至下洋浦养殖区06000蛏子对虾梭立体混养慈溪周巷镇杭州湾跨海大桥西侧养殖区13053805青蟹梭鱼对虾混养慈溪庵东镇大桥至马中湾江养殖区14634463青蟹梭鱼对虾混养慈溪崇寿镇马中湾至四灶浦养殖区10515051青蟹梭鱼对虾混养慈溪新浦镇四灶浦至下洋浦养殖区1026616266青蟹梭鱼对虾混养慈溪附海镇下洋浦至徐家浦养殖区52117211青蟹梭鱼对虾混养慈溪观海卫镇郑家浦至胜利闸养殖区1216120231青蟹梭鱼对虾混养慈溪范市镇胜利闸至淞浦闸养殖区6202120青蟹梭鱼对虾混养慈溪龙山镇慈东闸至灵峰浦平涂养殖区37755775泥螺、海瓜子混养慈溪三北镇灵峰浦至淡水泓平涂养殖区22003200泥螺、海瓜子混养慈溪范市镇淡水泓至淞浦闸平涂养殖区28454345泥螺、海瓜子混养慈溪淞掌起镇浦闸至胜利闸平涂养殖区66687668泥螺、海瓜子混养慈溪观海卫镇胜利闸至徐家浦平涂养殖区1398117981泥螺、海瓜子混养慈溪附海镇徐家浦至下洋浦平涂养殖区44106910泥螺、海瓜子混养慈溪新浦镇下洋浦至水云浦平涂养殖区1344519445泥螺、海瓜子混养慈溪三北镇灵峰浦至淡水泓临时养殖区4600460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范市镇淡水泓至淞浦闸临时养殖区5200520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庵东镇三八江至陆中湾临时养殖区1350135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新浦镇水云浦至半掘浦临时养殖区6000600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附海镇水云浦至徐家浦临时养殖区10005000对虾、鲫鱼专养、混养慈溪周巷镇建塘水库养殖场21002100梭鱼、四大家鱼混养慈溪长河镇长河水库养殖场17201720梭鱼、四大家鱼混养慈溪庵东镇西一水库养殖场10501050梭鱼、四大家鱼混养慈溪庵东镇马中湾水库养殖场11001100梭鱼、四大家鱼混养慈溪杭州湾经济开发区东二水库养殖场14001400梭鱼、四大家鱼混养慈溪杭州湾经济开发区四灶浦水库养殖场1105011050梭鱼、四大家鱼混养慈溪龙山镇慈东闸至灵峰浦平涂养殖区02000贝类混养慈溪三北镇灵峰浦至淡水泓平涂养殖区01000贝类混养慈溪范市镇淡水泓至淞浦闸平涂养殖区01500贝类混养慈溪掌起镇淞浦闸至胜利闸平涂养殖区0500贝类混养慈溪观海卫镇胜利闸至徐家浦平涂养殖区010000贝类混养慈溪附海镇徐家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