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杭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 1 6 10 13 15 17 18 19 20 221项目名称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冯**联系人通讯地址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66号三期四号楼一层联系电话15*********传真邮政编码310053建设地点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66号三期四号楼一层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建筑面积280m2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2017.81、项目由来康迪雅(浙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杭州市滨江区六和路368号一幢(南)三楼F3002室,主要从事环保技术、环保设备、水处理设备的研发;现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拟在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66号三期四号楼一层新增水处理技术研发实验室;该实验室投入运行后,预计全年进行水处理试验约100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省市环保局有关文件的规定,必须在本项目前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杭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028号)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在现场踏勘、监测和资料收集等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及其它有关文件,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提请审2、编制依据2.1、相关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2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014.4.24修订,2015.1.1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订)》(1997.3.1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订)》(2016.1.1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起施行,2016.7.2修订,2016.9.1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起施行,2013.6.29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2008.6.1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5.6.1起施行);(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7.3;(1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2.14.;(11)《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2014.12.30。2.2、相关地方条例文件(1)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7月1日期实施,2016(2)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6年6月1日期(3)浙江省人大常委《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9年1月1日期实施,2013年(4)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21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1.12.1实施,2014.3.13修正;(5)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发[2014]28号《关于印发<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2014年7月(6)《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2014.3.13修改;23(7)《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2010.4.1(8)《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80号;;(9)《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通知》,浙政发[2013]59号;(10)《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污染物防治行动计划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61号。2.3、产业政策(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第21号令,2013.2.16;(2)《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浙淘汰办〔2012〕20号(3)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2013年本杭州市发改委,2013.4.2。2.4、有关技术规范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国家环境保护部;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原国家环保总局;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国家环境保护部;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国家环境保护部;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原国家环保总局。2.5、其他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2)建设单位与本环评单位签订的环评委托协议书。3、产品方案本项目拟在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66号三期四号楼一层新增水处理技术研发实验室;该实验室投入运行后,预计全年进行水处理试验约100次。4、设备清单本项目实验室主要实验设备清单如下表1-1所示。4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测试电极5个Diachem电极(230*26*2有效阳极面积约为200cm2,最大台12EAOP小试装置1个D20*1.5mm的Diachem电极,1个190*82*2mm电极,最大电流120A。套13EAOP中试装置(网状)1个直径D100*2mm的Diachem8组电极。套1(通常在客户现场使用)4紫外分光光度计哈希,DR6000台15快速消极器哈希,配DR6000台16pH计台17电导率仪便携式操作台18恒温电烘箱0-200摄氏读可调台19轴流风扇H-200台15、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企业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如下表1-2所示。表1-2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序号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年用量备注1试验废水200L试验用水262.5吨3电5000度6、生产安排与劳动定员企业职工定员为5人,昼间单班制生产,工作时间约为8:30~17:00,年工作250天,项目员工用餐由外单位配送,不提供住宿。7、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建设地址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66号三期四号楼一层,平面布置为办公区、试验区、仓库等。8、项目公用工程(1)给水本项目用水由自来水公司提供。5(2)排水本项目实行雨污、清污分流制;厕所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3)供电本项目每年用电量约为5000KW.h,用电由供电局提供。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且租用已建成闲置工业厂房进行生产,因此无相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61、地理位置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本项目位于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66号三期四号楼一层。项目具体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周边概况图详见附图2(表2-1)。表2-1项目周围环境概况方位距离名称本项目建筑(东信大道66号三期四号楼)一层本项目实验室场地、浙江胄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场地其余各层其他公司工业用房东东信大道66号其他工业用房南东信大道66号其他工业用房西东信大道66号其他工业用房北东信大道66号其他工业用房2、地质地貌和土壤项目所处大地构造为扬子准地台东部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复杂。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该区块在杭州市城内为半山、皋亭山褶皱区。其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自西向东地貌结构的层次和区域过渡十分明显。项目所在地地貌属太湖水网平原亚区,在全新世中、晚期由太湖水携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势平坦,地面标高4.50-7.50m,表层为冲击、冲-湖积褐黄、灰黄、灰色轻亚粘土、亚粘土、粉砂、细砂及亚粘土层组成。3、气候特征该区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年温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梅雨天气,7、8月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盛行西南季风,9月中旬常出现阴雨天气,中秋以后天气稳定。据杭州市气象台近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压1015.6hPa7多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年平均降水量一日最大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月平均最大降水量(6月)月平均最小降水量(1月)无霜期多年平均风速16.27℃28.3℃4.2℃68%1452.5mm309.6mm1235.3mm205.4mm41.8mm约250天1.91m/s4、水文特征滨江区内钱塘江岸线长约14.9km,江面宽1200m,水深4m左右;钱塘江流经滨江区的江段为感潮江段,潮位最高9.58m,最低2.31m。滨江区主要内河有北塘河、七甲河、永久河、解放河、建设河、浙东古运河等,南部有白马湖,通过水系与各河道沟通;区内地下水位随内河道的水位而升降,水位标高约4m,无侵蚀性。其中永久河全长约6km,河面宽20m,其主要功能为灌溉和抗洪排涝;北塘河滨江境内全长约5.5km,河面宽30m,其主要功能也为灌溉和抗洪排涝,其中北塘河长江路船闸以东河段还承担少量航运功能。1、杭州市概况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副省级城市。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滨江)、萧山、余杭、富阳9个区,建德、临安2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千米。2、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概况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于1990年3月,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8江区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高新区和滨江区管理体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职,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管理体制调整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总规划面积85.64平方公里,其中江(钱塘江)北区块11.4平方公里,江南区块74.24平方公里。3、项目拟建地块所属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杭州市区(六城区)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建设地位于“滨江高新环境优化准入区”(0108-V-0-6),本区域的管控措施为:⑴禁止新建、扩建三类工业项目,鼓励对三类工业项目进行淘汰和提升改造。除经批准专门用于三类工业集聚的开发区(工业区)外,禁止新建、扩建27、煤炭洗选、配煤;29、型煤、水煤浆生产;140煤气生产和供应等工业项目。⑵新建二类、三类工业项目污染物排放水平需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⑶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环境功能目标实现情况,编制实施重点污染物减排计划,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⑷优化居住区与工业功能区布局,在居住区和工业功能区、工业企业之间设置隔离带,确保人居环境安全。⑸禁止畜禽养殖。⑹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⑺最大限度保留区内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河湖湿地生境,禁止未经法定许可占用水域;除防洪、重要航道、城市河道、景区河湖必须的护岸外,禁止非生态型河湖堤岸改造;建设项目不得影响河道自然形态和河湖水生态(环境)功能。负面清单:禁止新建、扩建、改建三类工业项目,现有的要限期关闭搬迁。禁止新建、扩建二类工业项目;二类工业项目改建只能在原址基础上,并须符合污染物总量替代要求,且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加重恶臭、噪声等环境影响。此外,禁止新、扩建:46、黑色金属压延加工;50、有色金属压延加工;85、基本化学原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染料、颜料、油墨及其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等工业项目。本项目主要作为研发实验室,不属于该环境功能小区负面清单内项目,且污染物9产生量较小,在企业严格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物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各污染物排放均能够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对周边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该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要求。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空气现状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环评采用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6年3月24日~30日于滨江区建设局布点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评价。⑴监测布点滨江区建设局,同属于滨江区,属邻近评价范围。⑵监测项目时间和频率监测项目:SO2、NO2、PM10。监测时间:2016年3月24日~30日,连续监测7天。监测因子:SO2、NO2、PM10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表3-1监测结果汇总表(mg/m3)监测因子SO2NO2PM10采样次数777浓度范围0.011~0.0400.022~0.0630.040~0.124平均浓度0.0200.0450.084最大占标率(%)26.778.7582.7超标率(%)000二级标准值(日均值)0.150.080.15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由监测统计结果可知,该监测点SO2、NO2和PM10日均浓度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2、地表水环境现状(浙政函[2015]71号文件,2015.6.29永久河水体水质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本次评价引用杭州河道水质APP地表水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6年10月,采样断面为永久河伟业路监测点,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永久河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项目名称DOCODMnNH3-NTP永久河(伟业路监测点)5.070.4690.08Ⅲ类水体标准限值≤6≤1.0≤0.2评判级别III类II类II类由上述监测结果可知,该水体各项水质指标能够满足III类水质标准要求。本项目收集的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不向内河水体排放。为了解本项目拟建地周边声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单位于2017年6月12日对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实测。由于本项目夜间不生产,因此仅对昼间噪声进行监测及评价。⑴声环境监测时工况:在本项目未生产和周边其他企业正常运行情况下监测。⑵布点说明:本次环评在四周厂界各设置一个噪声监测点,共4个监测点,具体点位布置情况见附图2。⑶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中的监测方法执行。⑷监测时间:2017年6月12日,每个监测点昼间各监测一次,每次20min。⑸监测设备:AWA5610D型积分声级计,测量前后均经校正,前后两次校正灵敏度之差小于0.5dB(A),测量时传声器加装防风罩。⑹评价标准:项目选址地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属1类功能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⑺监测结果见表3-3。表3-3噪声监测结果表单位:dB(A)测点时间噪声值东厂界1#南厂界2#西厂界3#北厂界4#上午51.351.451.251.8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地各厂界昼间声环境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即昼间55dB(A),昼间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主要保护目标据现场踏勘,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4。表3-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点方位离建筑最近距离1浙江省杭州第二高级中学西2、保护级别①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建设区域周围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级别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②水环境:地表水保护目标为建设区域附近的永久河,保护级别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③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周边区域的声环境质量,保护级别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杭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属于二类区,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1。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因子二级标准限值(mg/Nm3)1小时平均年平均SO20.50.150.06NO20.20.080.04PM10/0.150.07CO4/2、地表水项目附近主要水体为永久河,目标水质Ⅲ类,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2。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参数Ⅲ类标准值pH值6~9高锰酸盐指数(mg/L)≤6总磷(mg/L)≤0.2氨氮(mg/L)≤DO(mg/L)≥5.03、声环境厂区周围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3。表4-3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标准适用区类标准值昼间夜间GB3096-20085545污染物排放标准表4-4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除pH外,mg/L。污染物pH悬浮物CODCr氨氮GB18908-2002中一级B标准6~9≤20≤60≤8(15)①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6~9≤400≤500≤35②注:①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本次环评取8mg/L;②参照执行浙江省《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5。表4-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标准适用区类标准值昼间夜间GB12348-20085545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浙环发[2012]10号),建设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且排放的水主要污染物仅源自厂区内独立生活区域所排放生活污水的,其新增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项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可不进行区域替代削减。由于本项目仅排放生活污水,生活污水进城市污水管网,不需要区域替代削减,无总量控制要求。5.1、生产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实验流程及产污环节如下:噪声、废水试验废水电解试验 分析结束图5-1项目研发实验分析工艺及产污流程图工艺流程说明:该公司主要经营金刚石电极膜产品,在水处理行业中属于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需要对客户的水质、水量进行实验分析,进而设计金刚石电极膜的规格、数量等。每次试验用水量大概2L,针对的是高浓度COD的预处理或者低浓度COD的深度处理,试验时,电极通电后,在水中原位生成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OH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生成对应的无机盐、CO2和水,从而达到降低COD的目的。试验结束,少量实验废水、废液作为危险废物暂存。5.2、主要污染源强本项目无废气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无影响。⑴生活污水本项目投产后,职工定员为5人,职工的生活用水量按50L/人·日计,总用水量约为0.25t/d、62.5t/a,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90%计,则污水排放量为0.225t/d,56.3t/a。参照杭州市生活污水水质资料,生活污水水质为CODCr400mg/L,NH3-N30mg/L;则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CODCr0.023t/a,NH3-N0.002t/a。⑵实验废水、废液本项目实验过程主要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降COD实验分析,试验用废水作为废液;实验设备在完成单个样品检实验分析后需要对部分容器及实验设备进行清洗,有清洗废水产生;根据向企业了解,该部分实验废水、废液产生量约为0.3t/a,该废水、废液为危险废物,需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3、噪声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为EAOP小试装置运行噪声,噪声强度在60~65dB(A)。4、固体废弃物①副产物产生情况副产物产生情况见表5-1。表5-1副产物产生情况表序号副产物名称产生工序形态主要成分预计产生量(t/a)1实验废水、废液实验液态高浓度COD等0.32生活垃圾职工生活固态/②副产物属性判断a、固体废物属性判定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副产物属性判断见表5-2。表5-2副产物属性判定序号废物名称产生工序形态主要成分是否属固废判定依据1实验废水、废液实验液态高浓度COD等是二(一)32生活垃圾职工生活固态/是二(一)4b、危险废物属性判定根据表5-3判定,项目新增实验废水、废液以及职工生活垃圾属于固体废物,对于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属性判定见表5-3。表5-3本项目危险废物属性判定表序号副产物名称产生工序是否属危险废物1实验废水、废液实验是2生活垃圾职工生活否c、固体废物分析情况汇总(见表5-4)表5-4固体废物分析结果汇总表序号固体废物名称产生工序形态主要成分属性废物代码产生量处置方式1实验废水、废液实验液态高浓度COD等危险固废900-047-490.3委托资质单位处置2生活垃圾职工生活固态/一般固废/环卫部门清运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 —水污染物生活污水废水量56.3t/a56.3t/aCODCr400mg/L、0.023t/a400mg/L、0.023t/aNH3-N30mg/L、0.002t/a30mg/L、0.002t/a设备噪声本厂区主要噪声源为EAOP小试装置,设备噪声强度在60~65dB(A)。废物实验实验废水、废液0.3t/a0员工生活生活垃圾1.25t/a0合计1.55t/a0其它—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为利用已建成工业厂房进行生产,无需土建施工,同时由于本项目“三废”污染物的发生量较小,且“三废”污染物皆可控制和处理,只要企业按照本环评提出的要求,做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则本项目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7.1、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无需土建施工,无施工期环境问题。7.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无废气产生,对周围大气环境无影响。2、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所排废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浓度限值要求,可达标纳管排放。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萧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钱塘江。项目产生的废水不排入当地水体,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无高噪声源,实验室内实验设备噪声强度在60-65dB,经墙体隔声后,各厂界昼间噪声贡献值小于50dB,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限值要求。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实验清洗废水、废液统一按规范收集暂存后,委托资质单位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上门清运处置。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Cr、氨氮厕所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与其它污水汇合纳入市政污水管网,送萧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排放。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纳管。固体废物实验实验废水、废液分类收集,定期定时由资质单位回收处置。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均可以得到妥善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职工生活生活垃圾固定点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噪声本厂区实验室内噪声强度在60-65dB,经墙体隔声后,各厂界昼间噪声贡献值小于50dB。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本次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约2万元,所占比例:2%,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具体见表8-1。表8-1项目环保投资估算序号项目投资额(万元)1废气 —2废水化粪池厂区已有3 4固废分类收集,委托处置25合计-2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8号)中相关要求进行环保审批原则分析。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⑴建设项目符合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根据《杭州市区(六城区)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建设地位于“滨江高新环境优化准入区”(0108-V-0-6)。本项目主要作为研发实验室,不属于该环境功能小区负面清单内项目,且污染物产生量较小,在企业严格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物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各污染物排放均能够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对周边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该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要求。⑵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排放市政污水管,排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项目各厂界噪声贡献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项目实验清洗废水、废液,统一按规范收集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⑶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浙环发[2012]10号建设项目不排放生产废水且排放的水主要污染物仅源自厂区内独立生活区域所排放生活污水的,其新增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项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可不进行区域替代削减。由于本项目仅排放生活污水,生活污水进城市污水管网,不需要区域替代削减,无总量控制要求。⑷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根据建设当地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声环境属于1类功能区,周边地表水体属于III类水质功能区,项目选址符合相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取了本环评提出的相关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各项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能使环境质量维持现状。⑸“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具体见表9-1。表9-1“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整改措施建议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所在地为滨江高新环境优化准入区(0108-V-0-6),为环境优化准入区。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保护目标,不触及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限本项目营运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电源、水资源等资源消耗,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项目通过合法手续取得土地,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不会突破区域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上限。/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周边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质量均能达到相应的环境目标要求;根据环境影响分析,若能依照本环评要求的措施合理处置各项污染物,则本项目在建设阶段及生产运行阶段,各项污染物对周边的影响较小,不触及环境质量底线。/负面清单本项目位于滨江高新环境优化准入区(0108-V-0-6),为环境优化准入区。项目不属于该功能区的负面清单内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满足区域“三线一单”要求。2、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