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5篇范文_第1页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5篇范文_第2页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5篇范文_第3页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5篇范文_第4页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5篇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5篇范文]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篇一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

南阳市三十三小陈朋

学困生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形成是影响学生学业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障碍的不断积累会使学生逃避数学学习。到底学习障碍来自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还是教师的教学因素。为此,特选择了一些学习态度较好、智力一般、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的学习片段作个案研究。

一、研究、分析对象

王某,男,九年制义务教育二年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家庭环境良好、智力一般、作业速度慢,数学成绩不佳。

二、了解掌握知识背景

出示题目:10个同学共采集树种36千克,松树种12千克,其余的是杨树种,杨树种有多少千克?

师:请解出这题。〔周某看了好一会〕

周:列式:10+36=46〔千克〕46--12=34〔千克〕师:为什么这样做,说说理由行吗?

周:〔又看了一会〕换了个算式36--10=26〔千克〕26--12=14(千克〕师:别怕,想清楚再做。

周:换一个算式:36--10=26〔千克〕26+12=38〔千克〕

再出示题目:同学共采集树种36千克,松树种12千克,其余的是杨树种,杨树种有多少千克?师:会做吗?

周:会,加起来36+12=48〔千克〕学情分析:

从王某的解题来看,他对自己是否能正确解答毫无把握,本次学例反映了这种学习特征,他是否做对靠碰气,由此可推断周某学习障碍的根本成因在于“数学语言理解〞障碍。

三、实施过程

集体授课形式为主,把方案事先告诉全体学生,要求同学们尽量配合,直到没一个同学均能熟练地掌握,发现他的智力能够完成一般学生完成的学业要求。

四、实践反应

典型学例

小红和她的5个同学各有7朵小花,她们一共有多少朵小花?王某:5某7

师:为什么这样做?王某:6某7学例讨论

师:你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思考这些题?王:没有。

师:你已经掌握正确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呢?王:我想这可能是对的。师:你怎样知道的?王:因为前面是这样的。对话分析

从王某同学的表述中可以判定他的学习障碍形成的深层原因应该是:他不用“思考〞在学习,而是用“经验〞在学习。个案的反思

王某同学代表了这样一类具有数学学习障碍的学生,无形不高,智力一般,存在很强的惰性。从教学中来看,一个班中学习中偏下的学生普遍带有这类特征。因此,分析研究周某的学习障碍有及其现实的意义。

教师教学处理能力的缺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本身对数学语言讲解的轻视,是助长学生数学学习简单化的主要原因,最终成为学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学对策最正确之策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教学的重心向学生数学语言理解的转移,把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过程作为目标加以指导,最终形成能力,把数学学活。

这个案例的分析研究,教师不能一味地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而无视教师自身素质,也需考虑教师本身能否成为学生学习障碍成因的可能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开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教学流程

流程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1、师〔课件出示:教室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外表都有各自的形状。大家看屏幕,这是一间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2、〔课件逐个点击这些物体的面〕师小结:教室里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侧面、课桌面、电灯开关的面都是长方形的。播送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实,何止是教室里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那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PPT板书课题〕)研究它们的特征。

〔PPT出示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段:在游戏中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二、在游戏中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特征。

1、师:〔由现场老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纸盒,里面装有一些硬纸板做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老师为每一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纸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你不用眼睛看,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形吗?每小组的同学轮流试一试。〔暂停〕

2、师〔出示一个三角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

3、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

4、师〔出示一个梯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

5、师〔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有四条边,四个叫都是直角,你们为什么不摸出呢?〔暂停〕

6、师:〔出示一个长方形〕那你们摸出的一定是这个图形了,对吗?

6、师:通过刚刚的游戏活动,你们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暂停〕

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师布置操作要求:同学们已经初步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但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测,还需进一步验证。请同学们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PPT出示:下列图〕

2、师提问: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发现的?〔暂停〕

3、师归纳长方形边的特征:〔课件演示:长方形对折〕我们可以将长方形对折,使它的两组对边分别重合,通过比拟,发现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发现长方形两组对边的长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邻的两条边长度不相等。

4、师提问:再来看看长方形的4个角?这几个角都是什么样的角呢?〔暂停〕

5、师归纳长方形角的特点: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长方形有四个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PPT图片演示〕

6、师提问:谁能像刚刚一样,分别从边的特点和角的特点两个方面来说一说你从操作中发现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

7、师归纳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也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第四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流程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1、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了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你们能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些特征吗?与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交流。〔暂停〕

2、师归纳:我们一起来看课件的演示:

3、你们说的和屏幕上显示的一样吗?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师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而且对边都相等。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5、师: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通常把………

第五段:教学想想做做1、2、3、5、6

流程五、教学“想想做做〞1

〔注:钉子板改为点子图,由现场老师上课之前给每位同学准备好〕

师:你会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暂停〕

2、师:你画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暂停〕

流程六:教学“想想做做〞2

1、师:大家刚刚已经能利用点子图来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们再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两幅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在拼之前,请同学们先想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拼。〔暂停〕

2、师:同学们已经拼出来的吧,老师也来拼一次,看看和你们拼的是不是一样。〔互开工具软件演示拼的过程〕〔右上图〕

3、师提问:在拼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条边拼在了中间?为什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暂停〕

流程七:教学“想想做做〞3:

1、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折纸活动。你会把手中的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吗?〔暂停〕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师一样折的?

2、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这样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暂停〕

3、师小结:将长方形的宽边与长边重合,剪去长比宽多出的长度,那么长边就和宽边一样长了,这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流程八、教学想想做做5:

1、师:刚刚我们折出的是怎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样向别人介绍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暂停〕对了,只要告诉别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别人就明白了。现在我们一起动手来量一量。做书上想想做做5.〔课件出示〕〔暂停〕

2、看看你填的结果是否正确,和电脑老师对一对。〔暂停〕

流程九:教学“想想做做〞6:

师:我们的数学书是什么形状?〔暂停〕你知道它的长和宽是多少?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再来量一量,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暂停〕

第六段:全课总结及拓展

流程十、课堂总结。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些特征的?〔暂停〕同学们,只要你乐于探索,还可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里面更多的奥秘。瞧,老师这里就有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图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

2、如果你们有兴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创作更有趣的图画。

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选做〕

1、师:我们来讨论想想做做第4题,你们先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大家来交流。

2、师:〔结合PPT演示〕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想到几种拼法?是这样的两种吗?一种是将这6个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分别是6厘米和1厘米;另一种是将6个小正方形分两行拼,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你们拼对了吗?

3、师:将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如果将这些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也有下面的两种拼法。一种是将这16个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分别是16厘米和1厘米;另一种是将16个小正方形分两行拼,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8厘米和2厘米。你们拼对了吗?〔暂停〕二次备课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篇三

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这局部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根底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根底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时机,从猜测、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假设猜测: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测,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反应: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3、继续引导:这个方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列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2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

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方法怎么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方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方法最好?最有创意?

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

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4、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

生:书写。集体订正。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应,自由到板前书写。集体订正。

5、公式的运用: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

生:独立完成课本中试一试题目

6、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师:〔课件展示题目〕

生: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规性的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我也听了不少,如何表达“观念更新,根底要实,思维要活〞,我觉得以往老师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都很不错,而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开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开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拟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

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开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探究式学习要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要有一定的开放度。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展现了自我,方法多样且独特,是以往教学所没有的,实在是妙不可言。既渗透了集合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也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根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几个图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观察、猜测。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表达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使学生到达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开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累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渗透有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及车溪风景区美景视频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大家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课件:春天来了

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气息,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到民俗风景区宜昌车溪去看看。我们要到车溪旅游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租车〕

: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或向往,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接着出示宜昌风景区春天美景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动一:租车

1、〔课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独立阅读信息后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1〕我们班的同学有31名,为了平安学校还派了9名老师。

〔2〕大车每辆限乘18人;小车每辆限乘12人。〔大车、小车图〕

2、我们怎样租车呢?〔对话框出示问题〕

3、研究租车方案

温馨提示:

〔1〕请独立设计租车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看谁的方法多!

〔2〕四人小组交流,并对组内租车方案进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组合作,能把组内的想法有条理的进行描述。

A、学生活动

B、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表格,你认为那种整理得?为什么?〔学生比拟租车方案统计表〕〔板书:有序思考〕4、这么多种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请看〔课件添加信息〕:大车每辆160元,小车每辆120元。

5、猜一猜:哪种方案最省钱?

〔板书:空位最少最省钱〕

5、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分组计算各种方案需要多少钱。

比拟得出租1辆大车2辆小车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通过小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表达了小组合作的优越,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活动二:购门票

1、出示信息:同学们,我们坐上汽车很快就来到了车溪风景区的大门口,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信息〕,购置门票就可以进去啦!

成人票每张80元,学生票每张40元。

团体票40元/人〔45人起订〕

2、提出问题:怎样买门票最合算?

3、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设计方案。

〔2〕集体交流

〔三〕游车溪:课件出示:车溪美景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游览车溪。〔看图片及介绍〕

师:我们徜徉于车溪的青山绿水时,无尽的乡土气息如清泉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仿佛回到了“梦里老家〞。

解决了租车问题后,学生已经略显疲惫。欣赏车溪风景区美景,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得到短时的放松,还能起到过渡的作用。

〔四〕活动四:用餐

师:醉人的景色真是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肚子饿了。同学们我们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多媒体出示37页快餐店图片

1、合理点菜

〔1〕师:假设你们一组人到本店吃饭,你们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请大家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汇报。

〔4〕仔细看看,哪种订餐方案好,为什么?引导得出点菜时注意营养,荤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时注意养成节俭的习惯。〔板书:荤素搭配,注意营养,节约不浪费〕

2、合理配菜

〔1〕师:同学们,现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汤并赠米饭的活动,假设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样配菜?怎样配菜才合理呢?请大家想一想,在小组内设计出一种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3〕汇报交流。

:让学生再点菜设计中,再与组内成员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优越;对别人点的菜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增强了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乐

师:同学们,今天的旅游活动很顺利愉快,你们开心吗?在旅游中知道了什么?〔生谈收获〕

师补充: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

2、旅游中除了学会计算,节约费用,还要注意平安、卫生、健康、文明等等。

:通过回忆、总结,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四、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共同解决了旅游中许多问题,你们真棒!旅游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要考虑,如时间,住宿等等,课后为班级制定一份旅游方案。下节课再全班交流。

作业:

设计旅游方案

这次旅游,同学们非常快乐,还有很多收获,你们想去哪儿游玩?

布置学生设计旅游方案,填写旅游方案书。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篇五

课堂是一面镜子,许多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可以通过这面镜子看出。自从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生数学家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行为的变化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领域,在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应该如何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一书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本书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纬度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它借助于课堂教学现场,分析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特点,评价得失,实践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开展。每一个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前测试与分析;课堂中实践分配情况及分析;提问分析;联系设计与实际效果分析;课后测查与分析;对听课教师的课后调查、访谈与分析;专家访谈;上课教师反思;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以上九个方面,对一节小学数学课进行比拟全面地分析。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对象是教学实践,研究的目标是形成一个个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其实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是对课堂情景的真实的客观描述,并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帮助树立一种观念,理解一个概念,学到一种方法。教学案例一般具有真实性、有效性、问题性、典型性、时代性、具体性等特征。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个高明的医生必定积累有不少的病例及医疗方案,一个好的律师也必定收有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同样,一个优秀的教师也是在积累大量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中“优秀〞起来的。课堂教学案例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有利于培养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开展。教学案例研究专家舒尔曼教授说过:“教师所写的、其他教师可能会面临的现世界问题的案例是对实践反思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它们有助于教师从他人的现实故事中学会预测和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