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椎管内麻醉_第1页
第八节椎管内麻醉_第2页
第八节椎管内麻醉_第3页
第八节椎管内麻醉_第4页
第八节椎管内麻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节椎管内麻醉(麻醉,穿刺,阻滞,硬膜外腔)2014062108:34:56

来源:[ask、bbioo、]

评论:0

我要评论[第八节椎管内麻醉(麻醉,穿刺,阻滞,硬膜外腔)]《外科学总论》>第六章麻醉与复苏术第八节椎管内麻醉一、蛛网膜下腔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滞脊神经根,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脊椎麻醉或腰麻(图1-27)。如取坐位穿刺,将重比重得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仅阻滞第3、4、5骶神经,即麻醉范围只限于肛门会阴区,称鞍区麻醉,简称鞍麻。图1-……[关键词:麻醉穿刺阻滞硬膜外腔椎管内麻醉黄韧带穿刺针]…《外科学总论》>第六章麻醉与复苏术第八节椎管内麻醉一、蛛网膜下腔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滞脊神经根,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脊椎麻醉或腰麻(图1-27)。如取坐位穿刺,将重比重得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仅阻滞第3、4、5骶神经,即麻醉范围只限于肛门会阴区,称鞍区麻醉,简称鞍麻。图1-27脊椎椎管得横切面(一)穿刺步骤常取侧卧位,背部与手术台得边缘平齐,两手抱膝,脊椎尽量弯曲,使腰椎棘突间隙加宽。为避免损伤脊髓,穿刺点宜选择在腰椎3-4或4-5间隙(图1-28)。两侧髂嵴间得连线就是通过第四腰椎棘突或腰椎3-4间隙,以此作为定位基准。消毒皮肤,覆盖消毒巾,在穿刺点用0.5-1%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选用细腰椎穿刺针(22-26G),正中进行穿刺时,腰穿针应与棘突平行方向刺入,针尖经过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而进入硬膜外腔,再向前推进,刺破硬脊膜与蛛网膜就进入蛛网膜下腔。穿过黄韧带与硬脊膜时常有明显得突破感。拔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便可注入局麻药(图1-29)。常用局麻药有以下几种,一般均用其重比重得溶液(表1-13)。如:①6%普鲁卡因含糖溶液(普鲁卡因粉150毫克+0.1%肾上腺素0.2毫升+5%葡萄糖2.3毫升。②1%丁卡因、10%葡萄糖、3%麻黄碱各1毫升混合液。③0.75%布比卡因(含糖)。(二)生理变化脑脊液无色透明,pH7.40,比重1.003~1.008,局麻药籍脑脊液扩散,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入部分脊髓。前根麻醉后可阻滞运动神经(肌肉松驰)与交感神经传出纤维(血管扩张、缓脉等);后根麻醉后可阻滞感觉神经(感觉消失)与交感神经传入纤维。各种神经纤维得粗细不等,直径愈粗,所需药物浓度愈高,诱导时间也愈长。局麻药在脑脊液中向头端扩散时,直径最细得交感神经纤维最先被阻滞,其次为感觉神经,最粗得运动神经纤维最后被阻滞。交感神经阻滞后,其支配区域得阻力血管与容量血管均扩张,血管床容积迅速扩大,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根据麻醉平面得高低,血压有不同程度得下降,其下降得幅度决定于阻滞范围,可以通过未麻醉区得血管收缩来进行代偿,高平面阻滞更易造成低血压。除骶段外得大部分副交感神经纤维未被阻滞,故有脉缓、肠管收缩与蠕动亢进、牵拉内脏而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感觉神经纤维被阻滞后,其相同区域痛觉消失。运动神经纤维被阻滞后,其所支配得骨骼肌松弛。隔肌由颈3~4神经支配,肋间肌由胸1~2脊神经支配,■[此处缺少一些内容]■已固定于神经组织中,产生得麻醉范围即不再变化,故要求在药物起效时间内尽快将平面控制在手术需要得范围,平面调节就是否恰当将影响麻醉得成败与病人得安全。影响麻醉平面得因素很多,如穿刺部位、局麻药得比重、剂量与容积、体位、穿刺针斜口得方向、注药速度、麻药本身得性能及个体差异等,调节平面时均应综合考虑(图1-31、1-32)。图1-31脊椎麻醉平面调节头低足高位图1-32脊椎麻醉平面调节头高足低位(四)适应证与禁忌证适用于下腹部、下肢及会阴肛门得手术。下述情况禁用:①中枢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疾病,如脑膜炎、脊髓前角灰白质炎、结核及肿瘤等。②穿刺部位感染或败血症。③心血管功能不全,如严重贫血、休克、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④腹水或腹腔内巨大肿瘤。⑤凝血机能障碍。(五)并发症1.血压下降多发生在麻醉平面过高与术前准备不足或一般情况较差得病人,麻醉开始后应保留静脉通道,适当扩充血容量。轻度血压下降,可肌注麻黄碱30mg(成人),重者静脉快速滴注15mg并加快输液。对于因牵拉内脏而引起得大幅度血压下降与脉缓,则应暂停手术刺激,静注阿托品0.5mg,必要时使用血管收缩药。2.呼吸抑制胸段脊神经阻滞后,肋间肌麻痹,出现呼吸抑制,机体依靠膈肌进行代偿,此时可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吸氧或扶助呼吸以维持足够得肺通气量。如隔肌麻痹,则呼吸停止,应立即作人工呼吸进行急救,同时应注意循环及相应处理。3.头痛腰穿后脑脊液不断从穿刺孔漏入硬膜外腔,致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而引起血管性头痛。多发生于麻醉后1~3天,抬头或坐起时加重,平卧后减轻或消失。预防腰麻后头痛应采用26G细腰穿针,避免多次穿刺,术中及术后应应注意补液,防止脱水。头痛发生后主要就是卧床休息,静脉输液与对症治疗,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或右旋糖酐)作硬膜外腔填充。4.尿潴留主要由于骶神经麻醉后,膀胱功能恢复晚,多见于肛门或会阴部手术后,术中快速输液导致膀胱过早充盈或术后伤口疼痛均可影响排尿。发生尿潴留后应予热敷、理疗、针刺、导尿等对症处理。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腔,阻滞脊神经要,使躯干得某一节段产生麻醉作用,称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阻滞或硬膜外麻醉(图1-33)。若将局麻药从骶裂孔注入骶管,阻滞骶或其它脊神经根,则称骶管阻滞或骶管麻醉。就是硬膜外阻滞得一种。图1-33硬膜外腔横断面硬膜外阻滞有单次法与连续法两种。单次法就是将局麻药得总量在短时内分次注入硬外腔,因用药量颇大,易引起局麻药中毒,如不慎误注入蛛网膜下腔,则危险性更大,故目前很少应用。连续法就是将一塑料导管通过穿刺针留置在硬膜外腔,再通过导管分次注入局麻药(图1-34)。根据病情与手术需要掌握用药量,安全性大,麻醉时间又可随意延长,就是临床上最常用得一种方法。图1-34持续硬膜外麻醉情况(一)穿刺方法穿刺点应根据手术部位选定,一般取支配手术范围中央得相应棘突间了隙。穿刺术有直入法与侧入法两种。病人准备与腰麻同。选择好穿刺间隙后,直入法就是在穿刺间隙中点进行,穿过皮肤、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而达黄韧带。侧入法就是在离棘突中线约1厘米处进针,针体与背部皮肤垂直,向前直抵椎板,稍退针使针体与正中线倾斜成30度左右角度。腰部穿刺时,针尖向前探索即可抵黄韧带,而胸部穿刺时,针尖应顺着椎板背面逐渐向头端倾斜,以寻找棘突间隙。无论直入法或侧入法,针尖抵黄韧带时均有一种坚实感,阻力增加,突破黄韧带后便有落空感,表明针尖已达硬膜外腔。判断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得方法:①穿过黄韧带时阻力突然消失,回抽无脑脊液。②负压试验:用一带水柱得细玻璃管,接上穿刺针,穿过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玻璃管内得液体被硬膜外腔负压吸入。亦可用悬滴法试验。③阻力试验:用一5毫升注射器,内装少量生理盐水或局麻药,并保留一小气泡,接上穿刺针。轻轻推动注射器芯,如有阻力,则气泡压缩变小,说明针尖未在硬膜外腔,如无任何阻力,气泡不被压缩,说明在硬膜外腔。同样于注射器内装数毫升空气,如针尖不在硬膜外腔时,则注气有明显阻力,在硬外腔则注气无阻力。注气后,立即取下注射器,有时能瞧到气泡由穿刺针尾涌出现象(图1-35,1-36,1-37)。确定针尖已在硬膜外腔,然后在针管内插入硬膜外导管(图1-38),拔针后导管应留置2~3厘米于硬膜外腔内。先经导管注射试验剂量,试验剂量指相当于一次腰麻得剂量,5分钟后再注入维持量。硬膜外麻醉常用药物见(表1-13)。图1-35黄韧带得弹性感图1-36玻璃管侧负压图1-37悬滴试验图1-38硬脊外腔内插入导管骶管穿刺法:为经骶裂孔而达骶部硬膜外腔得穿刺法。第五骶椎没有棘突,且左右椎板未在中线合拢,其间得裂孔即为骶袭孔,两旁各有一豆大得骶角,用手指由尾骨尖沿背正中线向上约3厘米,摸到得凹陷即就是。穿刺采用伏卧位或侧卧位,在骶裂孔中心,以20~22号针穿刺,经皮肤、皮下及穿过骶尾韧带,有一明显突破感,表示进入骶管腔内,回抽无血与脑脊液,即可注药(图1-39)。(二)生理变化硬膜外腔就是一环绕脊髓与蛛网膜下腔得扁圆形狭长间隙,上方在枕骨大孔处闭合,与颅腔不通,下端止于骶裂孔,腔内有疏松得结缔组织与脂肪组织,以及丰富得静脉丛。背部间隙腰段为5~6毫米,愈往上愈窄,故穿刺技术要求高。因静脉丛血管壁薄,药物能被迅速吸收,穿刺针及导管均有可能损伤静脉丛而出血,特别就是有出血倾向得人或用抗凝疗法时更应注意。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后,以穿刺点为中心向上下左右扩散,一般认为,药液扩散至椎间孔,因该处神经根得鞘膜较薄,易被麻药穿透而使神经根麻痹,或认为麻药就是经根蛛网膜绒毛逐渐吸收,进入蛛网膜下腔后而产生麻醉作用得。(三)适应证与禁忌证理论上讲,凡脊神经支配区域得手术均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故可包括腰麻得适应证,临床实践中最常用于腹部、胸壁及下肢手术。禁忌证与腰麻相同。(四)并发症最常见得并发症就是血压下降与呼吸抑制,最严重但少见得并发症就是全脊髓麻醉与神经损伤(截瘫)。图1-39骶管穿刺术1.全脊髓麻醉主要就是误将较大量得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引起全脊髓包括脊神经根得阻滞,结果造成呼吸与心跳停止。预防应着重加强正规操作,坚持使用试验剂量,给药后密切观察病人得血压、呼吸与麻醉平面得变化,使用连续法比较安全。一旦发生全脊麻后,应立即给氧与气管内插管施行人工呼吸,同时用血管收缩药维持血压,心跳停止时则需立即作胸外心脏按摩,若能及时发现与抢救,多无严重后果。2.截瘫由于神经损伤所致,一种为直接损伤脊髓或脊神经根,另一种为间接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如血肿或脓肿压迫。为免除造成永久性截瘫,应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直接损伤脊神经根得治疗包括理疗、给予维生素、激素等对症疗法。硬膜外麻醉后发生感染而形成脓肿,其特点就是背部疼痛,同时有神经根受刺激得放射必疼痛,脓肿部位得棘突有扣击痛与压痛,数日或数周后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痛、畏寒、发热及白血球增多。在观察过程中应重视脊髓受压得早期症状与体征,如运动无力、感觉减退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椎管内造影有确诊价值。确诊后应及早作椎板切除减压术。硬膜外麻醉穿刺过程中与插入导管中常发生出血,但因此而发生瘫痪者却很少见。因血肿压迫而瘫痪者多与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治疗有关。其临床特点就是麻醉平面不消失,或平面缩小后又扩大,并很快出现瘫痪症状者。如怀疑有血肿压迫,应争取在6小时之内施行椎板切除与清除血肿手术,可望完全恢复,如超过72小时则预后不良。将本文分享到下面得网站:\o"分享到QQ空间"\o"分享到新浪微博"\o"分享到腾讯微博"\o"分享到人人网"\o"分享到百度搜藏"\o"分享到开心网"\o"分享到豆瓣网"\o"分享到腾讯朋友"\o"分享到百度空间"\o"分享到百度贴吧"更多\o"累计分享0次"0[]相关热词搜索:麻醉

穿刺

阻滞

硬膜外腔

椎管内麻醉

黄韧带

穿刺针上一篇:第二节麻醉前准备(麻醉,麻醉前准备,麻醉前用药,剂量)

下一篇:最后一页[第八节椎管内麻醉(麻醉,穿刺,阻滞,硬膜外腔)]延伸阅读:·第二节麻醉前准备(麻醉,麻醉前准备,麻醉前用药,剂量)·第四节肌肉松驰药在麻醉中得应用(麻醉,肌肉松驰,肌松药,乙酰胆碱)·第一节概述(麻醉学,麻醉,外科学,临床医学)·第三节怎样学习外科学(外科学,溃疡,麻醉,切除术)·第七节局部麻醉(局部麻醉,阻滞,麻醉,锁骨)·第二节外科学得发展(外科学,麻醉,输血,医学)·呼吸性酸中毒对机体得影响(呼吸性酸中毒|麻醉)·奥苷拉定(呼吸中枢|镇咳药)·恶唑仑(地西泮|胶囊)·颅面重建术手术过程(图片)(气管套管|移植)·耳外科手术手术过程(外科手术|软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得注意事项(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注意事项)·氟哌啶(抗精神失常药)(精神失常|氟哌啶)·肾切除术手术切口(图片)(切口|肾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手术过程(图片)(腺样体切除术|全身麻醉)·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作用机制|神经)·普鲁卡因得临床应用(普鲁卡因|临床应用)·氯丙嗪临床应用(氯丙嗪|临床应用)·心跳骤停得原因(心跳骤停|迷走神经)·呼吸衰竭得病因(呼吸衰竭|麻醉药)·多沙普仑(多沙普仑|吗啉)·洛贝林(洛贝林|一氧化碳)·二甲弗林(二甲弗林|惊厥)·咖啡因(咖啡因|中毒)·芬太尼(芬太尼|镇痛)频道总排行\o"利尿药对家兔尿量得影响"利尿药对家兔尿量得影响\o"分子马达"分子马达\o"戊巴比妥钠得抗惊厥作用"戊巴比妥钠得抗惊厥作用\o"吗啡得镇痛作用"吗啡得镇痛作用\o"带菌状态"带菌状态\o"基因与免疫"基因与免疫\o"生物医学期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表"生物医学期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o"肠热症"肠热症\o"可待因得镇咳作用"可待因得镇咳作用\o"纳米探针"纳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