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法仪物探报告_第1页
直流电法仪物探报告_第2页
直流电法仪物探报告_第3页
直流电法仪物探报告_第4页
直流电法仪物探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封市慧祥煤业YDZ(A)直流电法仪探测报告探测地点:12181巷道探测日期:2007.10.23本次YDZ(A)井下直流电法仪探测的地质任务是:12181掘进巷道前方地质含水结构1、井下电法基本原理矿井直流电法属全空间电法勘探。它以岩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与地面电法不同,在全空间条件下建场,在地下巷道中进行电法测量工作,地下电流通过布置在巷道内的供电电极在巷道周围岩层中建立起全空间稳定电场,该稳定电场特征取决于巷道周围岩石的电性特征及其赋存状态,测量该电场的变化规律,使用全空间电场理论处理和解释,就可找到巷道周围岩石中引起电场变化的水文、地质构造等规律。井下直流电法的方法技术很多,巷道迎头超前探测使用三点——三极探测法效果好;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探测方法和解释方法,包括:(a) 不使用传统容易的对数坐标,而使用难度较大的算术坐标,进行高密度采集数据;(b) 改变过去单点解释方法,使用新的断面连续解释方法,能大大提高物探解释的准确性;(c) 确定相应方法判断解释潜在突水通道的物探标准。井下采集第一手资料是反映岩石电性特征的视电阻率,使用西安分院研制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矿井电法专用软件进行处理和解释:(1) 单独提取视电阻率中的含水信息——用于解释工作面巷道底板100m深度内的含水、导水规律,潜在的突水通道。(2) 单独提取视电阻率中的岩石电性分层信息——用于解释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原始导升高度。(3) 超前探测——井下巷道侧帮、迎头前方80米内的断层及含水、导水构造。立体成图一一对工作面底板下不同深度进行类似“CT”成像的断面、平面切片,分离出电法含水异常区域,得到视电阻率低阻异常断面图、平面图,进行立体解释。2、系统组成YDZ(A)防爆数字直流电法仪(以下简称电法仪)是井下电法勘探仪器,也可用于地面进行电法探测地质构造。由9节1.8Ah锂电池组成5.4Ah10.8V电池组,逆变电路,整流滤波电路,极性变换发射输出,单片机控制电路,接收电路,显示、存储、通讯等电路组成。电法仪的各功能板如图1所示,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压经逆变升压电路产生70或100V的高压,经整流滤波、极性变换输出,通过AB供入大地;同时通过MN接收大地的感应信号,经A/D转换器放大并转换成数字后送给单板机存入存储器。存储器中的数据通过RS232串行通讯口进行数据交换;供电时间有可选。供出的电流在显示器上显示。电法仪的组成

3、施工方法及技术超前探测井下施工方法:超前探测采用点电源三极装置进行井下数据采集工作,即固定供电电极而移动测量电极MN的三极装置形式。超前探测井下施工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A2VA3VA2VA3V超前探测井下施工,无穷远电极固定在距离掘进头(3—5)倍的勘探距离外,在巷道掘进头附近以一定间距布置供电电极A1、A2、A3,各供电电极间距为4m,测量电极MN在巷道内按键头所示的方向以一定的间隔4m移动,每移动一次测量电极MN,测量一次A1、A2、A3所对应的视电阻率值。依次移动MN电极直到测量完所有测点。

4、资料整理登封市慧祥煤业有限公司12181掘进超前探测剖面图A3A2A1迎头▼▼▼Ioa^5a^oofO-rf5-「AU3^UT>1AU411AW5^视电阻值101520251号异常区3035402号异常区23m33m结果资料分析说明:1) 测量供电电极A1、A2、A3间距为4m,A1距迎头约6m,接收电极M、N间距米后开始显示。图1为超前探测剖面图,图2为超前探测施工和结果图2) 掘进头前方探测区段内存在2处视电阻值低阻异常,低阻异常区段分别位于掘依次命名为1号、2号异常;3) 1号异常范围为21m—26m之间,从图中分析及于图例对比来看,其视电阻值能有少许潮湿,施工接近此处时应根据情况,加强水文地质观测,必要时需要打钻验证1号异常范围为31m—35m之间,从图中分析及于图例对比来看,其视电阻值最低少许潮湿,施工接近此处时应根据情况,加强水文地质观测,必要时需要打钻验证及采4) 在掘进头前方37M---42M之间,视电阻值最高为150,此段区域变化比较明显,不做依据)(正常情况下,如果视电阻值低于50时,则存在异常的可能性就越大,60-70可以上则相对干燥。视电阻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