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府、景山戏曲声腔考_第1页
南府、景山戏曲声腔考_第2页
南府、景山戏曲声腔考_第3页
南府、景山戏曲声腔考_第4页
南府、景山戏曲声腔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府、景山承应戏声腔考[日期:2006-11-09][字体:大中小]摘要:据现有文献资料,清内廷演剧机构南府、景山约成立于康熙朝,而终止于道光七年,共约一百四十一、二年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清代'盛世〃期间的演剧状况。在南府、景山共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内廷所演戏不外昆、弋二种。据现有文献资料,从嘉庆朝开始有极零星的''侉戏〃(乱弹)出现在内廷的舞台上,而其时的民间舞台〃侉戏〃已蓬勃发展,呈现出和”雅部〃昆剧平分秋色之势,从这一点上一一戏剧声腔的发展流变上说,内廷大大滞后于民间。关键词:南府景山昆腔弋腔''侉戏〃。据现有文献资料,清内廷演剧机构南府、景山约成立于康熙朝,而终止于道光七年,共约一百四十一、二年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清代盛世〃期间的演剧状况。康熙时的演剧已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懋勤殿旧藏〃圣祖谕旨〃中,有三条关于演戏的史料,其中一条明白地讲明了内廷演戏所唱的声腔:魏珠传旨,尔等向之所司者,昆弋丝竹,各有职掌,岂可一日少闲,况食厚赐,家给人足,非常天恩无以可报。昆山腔,当勉声依,律和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又弋阳佳传其来久矣,自唐霓裳失传之后,惟元人百种世所共喜,渐至有明,有院本北调不下数十种,今皆废弃不问,只剩弋阳腔而已。近来弋阳亦被外边俗曲乱道,所存十中无一二矣。独大内因旧教习,口传心授,故未失真。尔等益加温习,朝夕诵读,细察平上去入,因字而得腔,因腔而得理。''尔等向之所司者,昆弋丝竹〃,可见迩时内廷所演为昆、弋二种。康熙朝礼部侍郎高士奇在其所著《蓬山密记》中说,在他回乡省亲前夕,康熙在宫中为他设宴饯行,席间令女优演戏助兴,共演出六出小戏,中有四一一《一门五福》、《罗卜行路》、《罗卜描母容》、《琵琶盘夫》为弋阳腔。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康熙万寿图卷》,是康熙五十二年60大寿时宫廷画师宋骏业、王原祁、王奕清等人所绘的两卷工笔设色写实画。画中显示了当时各亲王、衙门纷纷搭台演戏为康熙祝寿的情形。据朱家溍先生研究,各戏台上所扮演的戏分别为:《安天会北饯》(昆)、《白兔记•回猎》(昆)、《红梨记•醉皂》(昆或弋)、《浣纱记•回营》(昆)、《邯郸梦•扫花》(昆)、《上寿》(昆)、《列宿遥临》(弋)、《单刀会》(昆)、《金貂记•北诈》(昆或弋)、《连环记•问探》(昆)、《虎囊弹・山门》(昆)、《邯郸梦•三醉》(昆)、《玉簪记•问病》(或《玉簪记•偷诗》,昆)、《西厢记•游殿》(又称''游寺〃,昆)、《双冠诰》(昆)、《鸣凤记》(昆)。所演剧目非昆即弋,除《上寿》、《列宿遥临》夕卜,余皆见于后来内廷所立的《穿戴题纲》,可以说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宫廷所演剧目及声腔。雍正勤于政事,于声色一道少有用心,在戏剧声腔上无甚变化,内廷所唱仍是昆弋两腔。清皇室礼亲王昭裢所著《啸亭杂录》卷10杖杀伶人〃载:”世宗万几之暇,罕御声色。偶观杂剧,有演《绣襦》院本《郑儋打子》之剧,曲技俱佳,上喜赐食。其伶偶问今常州守为谁者,戏中郑儋乃常州刺史。上勃然大怒曰:’汝优伶贱辈,何可擅问官守?其风实不可长。’因将其立毙杖下,其严明也若此。〃按,内廷有《绣襦记》昆腔传奇抄本。乾隆朝于演戏机构、人员大加扩充,但所歌声腔亦无甚变化。以月令承应戏为例,国家图书馆善本室藏乾隆时内府五色抄本《节节好音》,共86卷,其中昆腔38种,弋腔48种。另外,乾隆初年还编写了不少昆、弋腔传奇大戏。乾隆九年成书、十一年刻印的《九宫大成》(有于振、周祥钰序),其中曲例所引剧目,已有《劝善金科》、《月令承应》、《法宫雅奏》、《九九大庆》。可知这些承应戏在乾隆九年以前即已编定。其他承应大戏,如《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昭代箫韶》等,当在乾隆九年之后才定稿或才陆续编定出来的,有的到了嘉庆年间才刻印,如《昭代箫韶》刻印于嘉庆十八年。嘉庆朝所唱戏剧仍是昆、弋二种,但已有〃侉戏〃出现。嘉庆七年旨意档有内学学习侉戏的记录,不过那时内学太监对侉戏还不懂得,以致嘉庆帝下旨谴责:(五月初五日)〃长寿传旨:内二学既是侉戏,哪有帮腔的?往后要改,如若不改,将侉戏全不要。钦此谨遵。〃由此内学当是刚开始学侉戏,还不是很懂得,以为侉戏也像弋腔那样有帮腔。由此亦可见,内学平时所唱的是弋腔,因此才会将他们并不熟悉的侉戏,像唱弋腔那样用帮腔。另外,从嘉庆帝的指责里〃内二学既是侉戏,哪有帮腔的?〃可看出嘉庆帝对侉戏并不生疏,且十分内行,想是早已接触过,而此时在乾隆去世(嘉庆四年正月)后才刚刚释服1年,也许在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宫内也学过侉戏,但不可能太早,因这时还不熟悉,应是刚刚开始。此时乱弹在民间已蓬勃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皇帝也是人,也喜欢新声新腔,因此宫内受民间的影响,也开始学侉戏,就像嘉庆上面说的'如若不改,将侉戏全不要〃,言下之意,如若改了,侉戏是可以〃要〃的。但是大约太监们一心想博得天颜之喜,以致学新声学的过了头,竟将乾隆五十年、嘉庆三年明令禁止的秦腔”粉戏〃《双麒麟》也搬上了舞台。《双麒麟》是当时民间十分流行的一出秦腔戏,是当时的秦腔花旦魏长生及其高徒陈银官最拿手的戏之一。试看《双麒麟》在民间演出的情形:’魏三(按,即魏长生)《滚楼》之后,银儿、玉官皆效之。又刘有《桂花亭》,王有《葫芦架》,究未若银儿(按,即陈银官)之《双麒麟》,裸裎揭帐令人如观大体双也。未演之前,场上先设帷榻花亭,如结青庐以待新妇者,使年少神驰目润,罔念作狂,淫靡之习,伊胡底欤?〃对此,难怪嘉庆要下旨制止了:十一月〃二十三日内殿总管梁进忠传旨:于得麟胆大,罚月银一个月。旨意下在先,不许学侉戏,今《双麒麟》又是侉,不治罪你们。以后都要学昆、弋,不许侉戏。”如果不是如此,嘉庆帝大概不会说出以上看起来好像是自相矛盾的话,大概会听之任之的,实际上若不是皇帝喜欢,太监们大概还不敢如此造次。但从嘉庆的谕令〃以后都要学昆、弋,不许侉戏〃,可见其时内廷演剧仍是昆弋担纲,’侉〃只是偶尔为之的小把戏。嘉庆七年的旨意档记录了当时一年内所排的戏目,下面将其剧目排列如下,以对南府时期的内廷演剧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一) 昆、弋吉祥戏(杂剧):1、月令承应:上元:万花向荣;浴佛:如环转、似锦披;关帝诞辰:灵山祝颂;腊八:太宗较猎;冬至:玉女献盆、太仆陈仪;除夕:金庭奏事、升平除岁、清宁一统、饯腊迎新;元旦:喜朝五位、膺受多福宴戏);赏荷:玉井标名、玉露秋香;赏雪:天花集福;2、法官雅奏:奏捷:天献太平(指拿住白莲教首领苟文明事);册封妃嫔:仙姬嫔从;公主定亲:星君遥贺、月老良缘;3、九九大庆:八佾舞虞廷、山灵瑞应、仙子效灵、清平见喜、和合呈祥、武士三千、瑶林香世界、鹤舞呈祥、宝大光明、长生乐、宝塔凌空、绛雪占年、圣寿绵长、九洲清宴、黄竹赋诗、四海升平、福寿双喜(万寿宴戏)。另,功宴九有、待诏金门,不详所自。(二) 昆弋大戏:混元盒、劝善金科、升平宝筏。(三) 昆弋大戏(多为历史戏)里的单出戏:定天山、沔池关、五虎平西、通天犀、棋盘会《战国传》)、古迹岗(《东汉传》)、神虎报、花魔寨、永平安、承运图八出、美良川(《兴唐传》)、芦花荡、定太平(《下南唐》)、夺魁元(《东汉传》)、盗袈裟、黄金塔、请美猴丑《升平宝筏》)、三调芭蕉、三僧被啖、小雷音(《升平宝筏》)、狮驼岭(《升平宝筏》)、三妖演法、盘丝洞(《西游记》)、入峰采芝(由《三怕》、《闹庙》改)、痴僧背老(《劝善金科》)、燃灯照。(四) 弋腔戏:封官上任、拿夫修城、丽容探病、遇仁搭救、浪暖桃香、懒妇烧锅、廉明公案、廉蔺争功、负荆请罪、达摩渡江。(五) 昆腔折子戏及本戏:点马(《琵琶记》)、劝农(《牡丹亭》)、探亲相骂(《钗钏记》)、快活林(《义侠记》)、请宴(《西厢记》)、水斗(《雷峰塔》)、藏舟(《渔家乐》)、报喜(《儿孙福》)、庆成(《霄光剑》)、封相(金印记)、演官(《人兽关》)、胖姑(《西游记》)、送京(《风云会》)、赏军(《金貂记》)、前诱(《水浒记》)、游寺(《西厢记》)、卸甲(《满床笏》)、十宰(《西游记》)、北醉隶(《红梨记》)、寄柬(《西厢记》)、打虎(《义侠记》)、赛愿(《白兔记》)、河套(《鸣凤记》);《赠书记》、《双钉记》。(六)、侉戏(秦腔):双麒麟、打樱歌、针线算命。在道光改南府、景山为升平署之前,亦即道光七年二月之前,内廷所演戏剧基本上仍是昆、弋二腔,个别时候也插演一二出"侉戏”。据现有文献,在嘉庆初岁就已有侉戏的出现,到道光初年保守算来也已有一、二十年的历史,因而道光朝也有侉戏在演出,不过演出的次数仍然比较少,且一般不在有王大臣听戏的时候演出。道光三年正月十一日,13出戏中有一出是侉戏《奇双会》吹腔:正月十一日,万岁爷祭辛,十番学、中和乐迎请毕,卯正一刻驾到漱芳斋更衣。卯正一刻八分,金昭玉粹早膳承应《悬灯预庆》内学。卯正二刻十一分,前台接唱《太平春宴》、《打差》刘进喜梁明诚(内学、昆)。辰初六分,万岁爷驾幸寿康宫请皇太后安。辰正,万岁爷驾还重华宫,接唱《疑谶》得魁(内学、昆)、《过滑油山》沈进喜(内学、弋)、《奇双会》四出(外学、吹腔)、《骂曹》安福(内学、昆)、《小宴》祥庆(昆)、《嫁妹》长清(内学、昆)、《妆疯》长生(外学,昆)、《妆台窥柬》顺心(内学)(《西厢记》弋)、《破谋》幡绰(外学、昆)、《五福云臻》外学。未出一刻五分毕。(恩赏日记档)道光五年,10出戏中有1出侉戏《长坂坡》,西皮:正月十六日,同乐园承应,卯正一刻开戏,午正二刻十分戏毕。《天下文明》(外学)、《冥判》梁明诚(内学、昆)、《五台》金顺(昆)、《看状》安福(内学、昆)、《长坂坡》外学(西皮)、《刺字》杨淳、杨青五(内学、昆)、《逼休》郝进禄(昆)、《酒楼》翠仗、马士诚(内学、昆)、《阳告》松年(外学、昆)、《圣母巡行》内学。其后,据朱家溍先生研究,同年正月十九日,同乐园承应,除8出昆腔和弋腔外,有一出乱弹《蜈蚣岭》吹腔。同年七月十五日,演了一出侉戏《贾家楼》,之后道光帝特地下旨教导:%矣后有王大臣听戏之日不准承应侉戏。〃言下之意,在没有王大臣听戏之日则可承应侉戏。与嘉庆七年旨意档中嘉庆帝对侉戏的看似自相矛盾的一番话相比,此时的形势已发生了些许的变化,道光没有像乃父嘉庆那样一方面对侉戏十分内行:〃内二学既是侉戏,哪有帮腔的〃,一方面又装腔作势的说:〃旨意下在先,不许学侉戏,今《双麒麟》又是侉,不治罪你们,以后都要学昆、弋,不许学侉",而只是说:"俟后有王大臣听戏之日不准承应侉戏”。这种变化当是民间已蓬勃发展的乱弹对宫廷的推动,但仍处于萌芽阶段,虽不再”指责〃太监们〃又是侉〃,但仍需关照〃有王大臣之日不准承应侉戏。〃道光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重华宫承应,9出戏里有一出乱弹《瓦口关》西皮。以上说明在南府、景山时期共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内廷所演戏不外昆、弋二种,只是从嘉庆朝开始有极零星的〃侉戏〃出现在内廷的舞台上,而其时的民间舞台上〃侉戏〃已蓬勃发展,呈现出和〃雅部〃昆剧平分秋色之势,甚至已出现将要取而代之的趋势,从这一点上——戏剧声腔的发展流变上说,内廷大大滞后于民间。参考文献:南府最早见于记载的,据现今所能看到的资料,是康熙二十五年六月二十日的满文档案'郎中费扬古等为宫廷用项开支银两的题本内云:〃糊南府(音译)所用戏台架子(音译)及戏子架子(音译)六。〃见关嘉禄编《清代内阁大库散佚满文档案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从道光元年开始,道光帝就不断地下令裁减合并内廷演戏机构南府、景山,并于七年二月初七日下令,〃南府著改为升平署〃。见《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卷一〃训喻〃。康熙时人董含的《莼乡赘笔》云:〃二十二年癸亥,上以海内荡平,宜于臣民共为宴乐,特发帑金一千两,在后宰门架高台,命梨园演目连传奇,用活虎活象真马。”按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为清军统一台湾、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政权结束之岁,此次演戏当系特为此事举行的庆祝活动。由董氏所云用活虎活象真马演出,可见平时训练有素。参见于质彬(康熙二帝南巡与花部之乡扬州——花部盛于清代扬州考》,载(艺术百家》1991年第2期。清•昭《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1版,页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039《都察院•五城》:〃乾隆五十年议准,嗣后城外戏班,除昆、弋两腔仍听其演唱外,其秦腔戏班,交步军统领五城出示禁止。现在本班戏子,概令改归昆、弋二腔。如不愿者,听其另谋生理。倘于怙恶不遵者,交该衙门查拿惩治,递解回籍。”嘉庆三年《翼宿神祀碑记》:〃钦奉谕旨,元明以来,流传院本,皆系昆、弋两腔,已非古乐正音,但其节奏腔调,犹有五音遗意,即扮演故事,亦有谈忠说孝,尚足以观感劝惩。乃近日倡有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声音既属淫靡,其所扮演者,非狭邪亵,即怪诞悖乱之事,于风俗人心,殊有关系。嗣后除昆、弋两腔,仍照旧准其演唱,其外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概不准再行唱演。所有京城地方,着交和砷严查饬禁,并着传谕江苏、安徽巡抚、苏州织造、两淮盐政,一律严行查禁,如再有仍前唱演者,惟该巡抚、盐政、织造是问。钦此。钦遵。〃清•吴长元《燕兰小谱》卷5,载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上),中国戏剧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