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思想与法律基础大学之道与大学生活的展望课件_第1页
道德思想与法律基础大学之道与大学生活的展望课件_第2页
道德思想与法律基础大学之道与大学生活的展望课件_第3页
道德思想与法律基础大学之道与大学生活的展望课件_第4页
道德思想与法律基础大学之道与大学生活的展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思想与法律基础大学之道与大学生活的展望古圣先贤如是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劝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引言

告别中学,迈入大学校门,我们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大学,曾经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乐园。如今,当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之后,我们似乎又陷入了新的迷茫和憧憬。毕竟,来到这里既是某个阶段的终点,更是新的人生起点。

来到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师友,开始新的生活,兴奋之余,我们渐渐静下心来展望自己的大学生活。人不仅会有梦想,而且能够自觉树立自己目标,也能够主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并在行动之余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于是,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是大学?我该怎样读大学?一、何谓“大学”

——关于大学之“是什么”与“不是什么”中国传统所谓“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校训的启示哈佛大学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斯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校训:光明与真理华盛顿大学校训:通过真理取得力量加州理工学院校训:真理使人自由斯坦福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剑桥大学: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早稻田大学: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小结大学不只是中学的下一站,而且是步入社会的前哨战。大学不能等同于仅仅培训技术工人的职业学校,而是全面挖潜人的成长潜能,开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校,一句话,是修身成人的地方。大学不能等同于只是灌输意识形态的党校,而应该是鼓励自由思想,鼓励独立思考,鼓励批判意识,鼓励创新精神的学术殿堂。大学不是生产产品的工厂,而是培育健康人格的地方,是引导学生追求真理、智慧、和进步思想高贵殿堂。二、当前大学生容易面对的三大困惑

及求解之道。困惑一、学习的困惑:即读大学,到底学什么?问大家,你们来读大学,到底来学什么,恐怕最多、也是最普通的回答是:学知识。为什么不是呢?刚进校园,就是分发教材。然后,每学期都有听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复习不完的笔记,考不完的试。最后,据说临毕业的时候,有同学甚至把笔记当废纸卖掉了,甚至把教材也卖掉了、扔掉了,剩下并带走的是一张毕业证和附在档案材料上的一张成绩单。证明你学了那么多门课程的知识,并通过考试及格,你掌握了知识。但事实是你真的掌握知识了吗?更困惑的是,当你还步出校园,就可能从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或其他人那里听说,大学学的知识根本就没用,在毕业工作后大部分书本知识都用不上。特别是在现在就业双向自由选择的时代,很多人出来找到的工作极有可能跟自己大学学的专业关系不大,那读大学、学知识,不就浪费了吗?如果你打算在大学收获果实,你可能所获无几;如果你计划在大学播下种子,你将收获未来!解决之道:认清两类读书,注重能力培育读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其一乃为人之读书;其二乃为己之读书。所谓“为人之读书”,指的是将读书当作工具,比如拿学分的工具,拿奖学金的工具,拿毕业证和学位的工具,出来找工作的工具。此类为人的读书,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价值通常都是向外的,而且通常被读者视为是不得不为的苦差事、代价!所谓“为己之读书”,指的是为了提升你的灵魂,培养你的高贵精神,滋养你干枯的心灵,挖掘你的独特的潜能的读书。一句话,乃是为修身养性之读书。此类“为己之读书”,大概也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价值是向内的,可以愉悦你的身心,增添你的智慧,成就你的德性,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大乐事。(一)学会表达,锻炼动口动笔能力

问题恐怕不是出在“不想表达”上,而是因为“不善表达”,而“不善表达”的根源可能又是因为平日里缺少好好地“写下来”、“说出来”的实践锻炼。说白了就是懒开口,懒动笔。毕竟,动动脑筋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想过了,也就算了,任凭那些或精彩或平庸的观点在闹海里像流星一样闪过。(二)学会思考,形成批判思维能力

乐于在思考中追求智慧者,终得智慧,智慧不在答案,而在思之过程!坐等空求真理者,终得谬误,只因真理终须亲取,那可烦人代劳。古往圣贤之说,多有精妙之理,然不读不思终不可得。中外经典之作多有惊人之论,但不钻不索终无可解。

将知识学习转变为能力培养:(三)学会论辩,培养推理和论证的能力新的观点不一定就是好的观点,旧的观点亦不一定就真的过时。任何意见和观点的首要判断标准都应该是真假和好坏。同时,绝非所有观点都一样可以不分高下。因此,获得最佳选择的唯一方式是将观点拿到理性的天平上细细掂量!让真金在火炼后发光,让宝石在磨砺后闪亮!困惑二、成长的困惑:青春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到底要什么?成长的困惑属于年轻人都要面对的阶段性困惑,当然,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面对的成长的困惑也具有特殊性。大学生的成长困惑比较突出地表现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阶段,胸中充满了激情,心中跃动着浪漫,脑中闪耀着目标。然而,当面对眼前的困难的时候,许多年轻的大学生又容易表现出动摇、退缩,甚至采取鸵鸟战略来麻痹自己的神经,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电影等。还有些同学虽有较强的自制力,但却无奈深感自己的思考能力薄弱,在交友、恋爱、学业、兼职、考研等诸多选择和纠缠中挣扎,时而踌躇满志,时而彷徨徘徊,时而惊慌失措。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校园里的学子们口中最常挂着“郁闷”“烦躁”二词的原因罢。解决之道:树立主体意识、找准成长目标(一)与思想巨人同行,回归经典同行,培养“高贵趣味”。(二)提高自学能力,加强自制力,学好自我管理。(三)结合自身禀赋,确立奋斗目标。困惑三、出路的困惑,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读书到底为什么?近年来,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杀伤力渐显,而对于中国的大学生而言,最感切肤之痛的是毕业后工作难觅,于是乎在不少校园里出现哀鸿遍野之象。更有甚者,不少师弟师妹见师兄师姐找工作如此之多艰,亦随之心神不安起来,有人不惜抛出“读书无用”之怪论,哗众取宠。然则,念大学而难找工作,其因难道在大学吗?读书而未因此而谋得一饭碗,就可推知读书无用吗?若不理清是非,恐怕当前的就业困难不仅让无心向学者更有理由游戏人生、蹉跎岁月,却让本有志于勤学求知、奋发向上的同学也不免心生困惑,踌躇烦闷起来。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事有因,当辩明!解决之道:认清形势,化忧患意识为竞争动力,把握主动,做好准备。念大学的目的之一,固然是找份合适的工作,但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认清,接受教育的终极目的首先在于,于最适合的年龄(时机),争取尽可能好的学习机会,以便达到最佳的成才境界。也就是说,读书的直接目的是成才,而获取谋生饭碗只是成才相伴而来的可能收获。因此,在校大学生理应将求学视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良机,才能够做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即便我们认清了自己的未来一定程度上受毕业后就业形势的影响,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