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央公园调研报告课件_第1页
重庆市中央公园调研报告课件_第2页
重庆市中央公园调研报告课件_第3页
重庆市中央公园调研报告课件_第4页
重庆市中央公园调研报告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重庆市公园的发展历程重庆(中央)公园的发展历程分析研究重庆中央公园的发展分析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重庆人民公园(曾名中央公园、中山公园)是重庆最早的公园,其承载着重庆的历史文化,并且为市民提供了休闲、聚会的场所。公园内设施丰富,有文化馆、图书馆、多功能厅、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碑、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覆土广场、茶园等。江北嘴中央公园,该公园体现了历史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其设施主要有: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明玉珍睿陵、测候亭、广场小品桂花街、草坪小径等。重庆中央公园,该公园承载着多元文化与功能的复合,将被打造成为疏朗的、开放的、文化与时尚并存、生态与与艺术共生的公园。江北嘴中央公园平面图重庆中央公园平面图4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央公园设计意图重庆中央公园的文化使命

重庆中央公园的建设背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首先公园要能够反映重庆文化的精神内核;其次要能够符合重庆地区的审美情趣;第三要能够容纳重庆代表性的大型活动;最后还要能够展示重庆典型的文化符号。重庆文化含义“重庆文化”指重庆区域空间内“风俗传统、经济形态、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重庆审美情趣一方水土一方人,西部山城以阳刚雄奇的峡江景观著称,也塑造了大江环绕大山城的壮美特色,这正是重庆独有的审美基调。重庆市民活动习惯研究在山城重庆,相对平坦的户外活动空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开敞的草坪、广场、河滩地等尤其受到市民青睐。在开敞空间中,人们自发开展多种活动内容:棋牌、品茗、演出、健身、婚庆、野餐、自行车等。5重庆中央公园的定位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文化:公园以中国文化为内涵,在总体布局、山水结构、景观空间、功能分区、植物配置、建筑、雕塑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特征。重庆特质:公园“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在充分利用重庆山地地形的基础上,突出重庆地域景观,包括专题园、乡土树种、地方材料的应用,巴渝文化以各种表现形式在园中体现。生态环境:公园以塑造完善的生态环境为主导,全园植物选择适生品种,复层种植,林相丰富,并构建生物多样性体系,形成科学的生态群落系统。功能定位重庆中央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重庆市大型城市综合公园。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央公园在城市中的定位6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区位分析7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区位分析公园周边交通便捷,四通八达。连接两江国际机场和国际会展中心的同茂大道下穿通过公园。规划另有两条城市道路东西向下穿通过公园,分别为兰桂路和腾芳路,公园东西两侧规划有城市主干道公园东路和公园西路,公园北为城市次干路公园北路,南为城市主干路悦龙路。规划有轨道交通4号线穿过公园,9号线和11号线分别从公园的东、西两侧通过,均设置了轨道站点。公园周边交通分析图公园周边用地分析图8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区位分析城市规划结构分析两心:国际博览中心、中央公园三轴:国际商务轴、国际文化交往轴、嘉陵江产业扩展轴。规划梳理出网络多维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城市发展脉络,利用中央公园和国际博览中心带动周边,实现城市快速全面发展。9公园整体呈长方形,南北长度2400米,东西最宽处为770米,最窄处为600米,总占地面积1.53平方公里。总平面图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平面图及其边界分析10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景观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一轴两翼公园主轴线由中央广场、节庆大道、欢乐广场、阳光大草坪、镜湖组成,形成公园的空间控制轴线。主轴线东侧的四个山峰与辉山形成一脉相连与水湾形成依托现状自然山水架构,总体空间结构形成山环湾抱、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

中央广场节庆大道欢乐广场

阳光大草坪镜湖11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景观功能视线分析功能分区图由图可见,中央公园由中央广场、节庆大道以及欢乐广场形成了一条中轴,后续通过阳光大草坪、镜湖以及南门广场形成虚轴,串联着公园的众多景观。其中,东山、辉山以及楠山形成不等边三角形,分别在高程上控制整个中央公园。公园北部为公园主要入口分为入口广场区,两侧为入口景观区,中部以节庆大道为分割轴线分为两侧主题园区,中央草坪区。南部主要为自然景观,分为观赏水域区和生态密林区12

道路分析公园内设环形主路,长约5公里,宽7米,串联公园各景区,并作为健身慢跑路线和自行车路。公园支路3m—4m,小路1.5—2.4米,支路和小路与主路有机结合,形成网状系统。主轴道路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交通流线分析13中央公园用地山峦起伏,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北侧有两条较深的横切谷地,起伏较大,中部呈现东坡西谷的形式。南部起伏变化较多,呈丘峦与谷地相生的山水格局。北部区域多为缓坡,在东北部由于有制高点东山所以出现较陡坡。中部区域靠水域处出现陡坡。南部区域主要为山体地形,主要为陡坡和较陡坡,缓坡只出现在谷底区域。在设计时公园充分利用了重庆特色的山地地形,展示重庆山地立体变化的景观特点。同时依托现状山体地形的走势和功能布局要求,对空间结构处理时将总体空间结构打造成山湾环抱,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缓坡较陡坡陡坡地形分析图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14公园中主要水景有四处,两处人工水景两处自然水域,人工主要为分布在北部的中央广场的旱喷和中部欢乐广场的人工水池(内设喷泉)。自然水域有南部的镜湖及其延伸的带状水域和最南部由带状山谷中的水域。镜湖龙湾竹园湿地花港欢乐广场主要水域分布图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15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16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17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18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19中央公园共设置16个出入口,其以北区域完全开放;中央公园以南区域封闭管理,设出入口,不售票.中央公园以南区域共设主要出入口7处,均设停车场,另设多出出入口,与外围城市支路相对,满足周边居民便捷入园需要。公园基础设施分析-出入口分析20如图,停车场的设置主要在主入口附近,其类型有露天停车场以及地下停车库。分别可容纳300-500辆车不等,考虑了游客的可达性以及公园整体的设计。其中较为人性化的部位在于除去停车场以及停车库以外,集中在公园北部各个主要园区有众多的停车库入口,通过楼梯或者电梯的形式使游客便捷的进入地下停车库,减小了游客的活动半径。公园基础设施分析-停车场及停车入口分析21

公共厕所是满足游人最基本的身理需要的服务设施,间接影响游人的游憩活动。经调查重庆中央公园中的厕所基本能满足游人的需求,保证了沿道路水平方向250米左右的服务半径,并且厕所的设计很好地利用植物和高差的配合,达到了厕所位置既隐蔽又方便找到的要求。如图,厕所的分布主要考虑因素基于各个园区,其中,鉴于由北门进入的游客除去各个园区以外,还会在节庆大道,绿荫平台中央广场以及欢乐广场停留,故中央公园北部厕所分布众多,以起到分解中央景观轴线人流的作用,如图中虚线所示,游客可由中央轴线向两侧分散,其路径皆符合行为活动规律,位于厕所的服务半径之内。南部则较为规律,以块分解人流,但若游客位于阳光大草坪之上游玩,则到达厕所则需要较长的路途。公厕一公厕二公园基础设施分析-卫生间分布及其服务半径分析22如图,健身步道与骑行路线皆沿主路设置,将中央公园中部分为三部分,其中左上部分沿各个园区外围道路布置,右侧则沿边缘并且在中间辟出部分连接外围道路,且右部整体与下部连接,下部主要围绕阳光大草坪设置,健身步道更是延续到了镜湖边上,使游客健身的路途更加富有观赏性。左侧自行车道,右侧健身步道自行车租赁点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项目类型及分布23除以上设施外,中央公园还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场地,如儿童乐园,自行车租赁处以及运动场,并且在道路边缘设有专用自行车道以及健身步道,可供活动形式丰富,且各处均匀分布了厕所,缓解了集中人流。并且在各个主要入口以及景点处设有停车场以及车库入口,方便游客行动。自动售货机及直饮水点保安执勤点运动场儿童乐园自行车租赁儿童游乐器械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24坐憩使城市公共空间游憩活动中最为常见,并且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游憩形式,许多游憩活动都能够从坐憩连锁发生开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坐憩形式灵活多变,可以是专门的桌椅,也可以是随意的一块石头,甚至一片草坪。但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座椅型、边界型和游离型。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25中央公园内坐憩设施以长条凳以及金属座凳为主,数量较多。较为均匀地分布在中央公园各个主题园以及草坪、道路边缘。同时,数量众多的花台、种植池边沿也可提供大量的临时坐憩位置。即使如此,在节假日高峰期,坐憩设施的数量仍显不足。其中,主题园的坐憩设施主要围绕其景观视线轴进行设置,即使游客所坐处有景可观。节庆大道则是在大道两侧的林下均匀布置条凳。广场则是在广场边缘处辟出小块场地,辅以绿植从而构造一个较为人性化的休息场所。具体坐憩设施见下表。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26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27总体来说,中央公园坐憩设施的位置时良好地考虑到了良好的小气侯和满足游人的心理需要。避免了在夏天受阳光曝晒,冬天寒风扑面,或四周有刺耳噪声的地方设置座位。其次,座椅大部分位于空间边缘,背后有依靠物,这样就可避免人流从就坐者身后经过带给就坐者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沿小路,登山步道,如通往辉山的沿途布置有座椅,以便游人,尤其是老年人可以经常休息一下。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28(2)支持设施

支持设施包括说明性设施如指示牌、宣传板、地图等,家具性设施如饮水处、垃圾桶、路灯等。中央公园内说明性设施布置完整,清晰明了。家具性设施也做到了与环境相协调。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29公园植物设计手法总结-园林植物分布与统计常绿针叶树:苏铁、雪松、南洋杉、罗汉松、柳杉、马尾松、杉木、翠柏落叶针叶树:水杉、池杉常绿阔叶树:白兰花、乐昌含笑、深山含笑、广玉兰、香樟、天竺桂、桢楠、小叶榕、木麻黄、杜英、薄果猴欢喜、银桦、秋枫、大叶女贞落叶乔木:银杏、玉兰、紫玉兰、鹅掌楸、悬铃木、黄葛树、复羽叶栾树、构树、枫杨、加拿大杨、钻天杨、垂柳、合欢、刺槐、无患子、三角槭、蓝花楹、杜仲、皂荚、八角枫、臭椿、枫香、龙牙花刺桐、喜树、川泡桐、檫木、朴树、榆、梧桐、乌桕落叶花灌木:紫薇、红檵木、木芙蓉、木槿、桃、樱花、日本晚樱、红叶李、杏、樱桃、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火棘、紫荆、石榴、腊梅、金叶女贞、木绣球、紫叶小檗、八仙花、醉鱼草、红枫常绿花灌木:桂花、含笑、蚊母、山茶、四川大头茶、西南红山茶、茶梅、枇杷、红叶石楠、羊蹄甲、黄槐决明、四川蒲桃、黄杨、冬青、柑桔、小蜡、夹竹桃、红背桂、黄素馨、八角金盘、凤尾兰、金丝梅、阔叶十大功劳、红千层、六月雪、春鹃、鹅掌柴、南天竹、栀子花、棕竹、海桐、洒金珊瑚藤本:金银花、三角梅、假连翘、凌霄、洋常春藤、常春油麻藤、五叶地锦竹类:斑竹、紫竹、佛肚竹、桂竹、小琴丝竹、毛竹、凤尾竹、孝顺竹、慈竹30公园植物设计手法总结-园林植物造景节点序号123456节点名称中央广场

节庆大道海棠园露天剧场樱花园林荫大道主要植物香樟、天竺桂、广玉兰银杏、悬铃木、桂花海棠夏娟,蚊母,香樟樱花、桃花、梅花、玉兰桂花,小叶榕,银杏主要种植形式树阵式规则列植树阵式规则列植、列植孤植、群植、丛植、列植群植、丛植沿山体等高线条带状密集种植、沿缓坡与常绿树片状混交列植、丛植,孤植表达精神体现重庆大气豁达表现刚勇坚毅平直体现重庆花卉文化体现重庆人的开放与自由豁达体现重庆人的热情开朗体现重庆人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品质实景图31公园植物设计手法总结-园林植物造景节点序号789101112节点名称阳光大草坪龙湾竹园黄葛园游船码头湿地花港南风园主要植物结缕草、香樟、桂花斑竹、慈竹、琴丝竹、香樟香樟、天竺桂、广玉兰结缕草水杉,春羽,黄花鸢尾棕榈、黄葛树、小叶榕主要种植形式孤植、群植、丛植,散植竹林片植背景林片植孤植、群植、片植列植、群植、片植群植、片植、丛植列植、群植、片植植物文化体现重庆人的开放与自由豁达体现重庆的红色英雄文化体现重庆的历史文化体现重庆的码头文化体现重庆的文化丰富灿烂体现重庆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文化实景图1.选用当地特色植物作为主题植物2.种植形式主要为丛植,片植,列植3.多借用当地历史和民风性格做植物文化32公园植物设计手法总结-典型节点植物配置33公园植物设计手法总结-典型节点植物配置34公园植物设计手法总结-园林植物配置模式总结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