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垃圾处理情况调研分析报告TOC\o"1-3"\h\u32632前言 214500背景介绍 325671.我国农村垃圾的现状 3248551.1数量庞大、成分复杂 3298051.2随意倾倒、废塑料袋到处飘污水横流、难以收集处理 4169701.3城市垃圾下乡、交通运输不便 432712.农村垃圾的危害与价值 4281692.1危害 4126172.1.1占用土地,破坏自然环境 4304362.1.2污染土壤 5273072.1.3污染水体和大气 5106192.1.4影响卫生、危害健康 599342.2价值 6104923.农村垃圾处理意义 6321763.1农村垃圾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6206873.2农村垃圾处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6314693.3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732183.4农村垃圾处理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7308134.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883784.1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问题 8149954.1.1垃圾数量多 8290964.1.2填埋措施不完善 9179824.1.3垃圾焚烧存在问题多 910034.1.4堆肥投资高 10240054.2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原因 1020524.2.1农村垃圾缺乏基础处理设施落后 10206284.2.2农村垃圾处理资金投入不足 1153584.2.3农村垃圾处理技术滞后 11209754.2.4农村垃圾治理扶持措施不力 1241455.国外的先进经验 12315636.建议处理方法 14305436.1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14323776.2完善环卫系统编制 1476236.3配备环卫人员 15282046.4科学选择垃圾填埋场 15参考文献17附录18【论文摘要】本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农村垃圾危害,,农村垃圾处理的意义,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垃圾处理技术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的需求,农村人口保护环境意识薄弱,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许多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或者正确的处理,被随意弃置,从而污染环境。另外,政府在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积极明确的领导人民群众去保护农村环境,建立生态环境和谐的新农村。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针对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实施治理的总体思路以及政策措施。关键词:农村垃圾处理方法存在问题生态环境新农村前言由于在农村居住过很长时间,所以对农村的垃圾现状较为了解,针对农村垃圾治理这一问题,以我国部分农村人口、农民进行了调查。经过问卷调查,调查了我国农村垃圾现状,查阅相关文献后,觉得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刻不容缓。首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国家在尽可能的加快城市化进展,但是农村人口依然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而生活在农村的百姓大多没有意思到保护环境,正确处理垃圾的重要性,而政府在这一方面缺乏有力的领导和措施,导致农村垃圾随处可见,街头巷尾处处皆是,严重的危害环境。响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环境和谐友好型社会号召,对农村垃圾的问题进行调查,并针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农村垃圾,以促进我国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还国人一个青山绿水耕田人家的新农村。背景介绍生活垃圾问题与其它环境问题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难处理性的环境问题,而且它又是最贴近生活,却总是最晚得到重视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急剧增加.因此,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已成为近十多年来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业已加大了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力度,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并在管理体系方面进行合理优化眵一.但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地域广阔,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是我国近80%人口的居住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油、菜、果等的来源地,农村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存问题。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迅速增加,而且组成成分日趋复杂,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与污染防治管理问题的紧迫性已日益凸现嘲。因此,农村生活垃圾若不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垃圾大量占用土地、滋生蚊蝇、传播疾病、污染环境、危害居民身心健康、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等现象将会日趋加剧,并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垃圾处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总大问题。1.我国农村垃圾的现状1.1数量庞大、成分复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比例远远超出城市人口的比例,而我国农村人口人均每日产生垃圾约0.15kg—0.83kg,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我国每天要产生的农村垃圾都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农村垃圾的成分复杂多样,大量的畜禽粪便以及大量的农用塑料薄膜,大量的有机物垃圾。砖瓦灰渣,有害垃圾杀虫剂瓶、农药瓶,日光灯管、电池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垃圾的复杂程度渐渐向城市垃圾靠拢。1.2随意倾倒、废塑料袋到处飘污水横流、难以收集处理农村居住分散,在大多数的农村都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和机构。农村来及随意丢弃,街头巷尾,道路两旁,田头河道随处可见被扔的垃圾,道路两旁成了没有覆土的垃圾填埋地,每逢暴雨之时,河道里飘过的都是各种垃圾。大量垃圾的堆积,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垃圾堆积过多不处理,成为苍蝇,蚊虫等的集聚地,已成为传染病的滋生源,垃圾堆积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严重破坏了空气质量,损害就近居住的居民的身体。1.3城市垃圾下乡、交通运输不便由于城市垃圾多运往郊区及农村,导致靠近城市的农村垃圾进一步增多,而且,每当春暖花开,城市人口到乡下村里去郊游踏春时,带来的大量零食塑料袋等物,污染环境。而较为远一些的农村,由于道路交通问题,即使有一些农村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强,可是积累的的垃圾无法及时运出,及时处理,堆积一处造成很大污染。2.农村垃圾的危害与价值2.1危害2.1.1占用土地,破坏自然环境目前,由于处理水平的落后,农村对垃圾主要采取自然堆放和随意弃置的方法。不经处理的垃圾堆放以及随意弃置导致的垃圾堆积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使耕地及周边土地盐碱化,无法进行耕植活动,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影响村容村貌,更可能破坏地表植被,破坏了生态环境。2.1.2污染土壤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堆放或土埋,如难以降解或根本不能降解的“白色污染物”塑料袋、地膜等,影响土壤结构,破坏了其透气性,透水性,降低土壤的肥力,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生产不利。2.1.3污染水体和大气生活垃圾直接往江、河、溪、塘里扔或倒,特别是像死猪(鸡、鸭等)随便扔到水里,日积月累,使水变得“有色有味”,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这些垃圾特别是有害垃圾在堆放或填埋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导致水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如果随降水进入了河流,会污染地表水,渗入土壤则使地下水污染。各种废弃物的随意露天堆放,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垃圾则发生化学反应而腐烂、发臭以及发酵,给大气增加许多温室气体。2.1.4影响卫生、危害健康垃圾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滋生有害病菌及生物,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垃圾的堆积残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物质,成为苍蝇、蚊虫等易传染疾病的生物的聚集地。所以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这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及危害人体健康。另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偏低,饮用水大多取自浅井,尤其是平原地带,浅井应用极为广泛。因此,垃圾中的一些有毒物质的渗漏,进入水中。随雨水的冲刷,迁移范围越来越广,最终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如破碎玻璃路上乱仍或掉进水田,被人踩着,轻则流血致伤,重则中毒和危及生命。2.2价值农村垃圾中有许多未被开发出来的价值,比如秸秆,可以用来造纸,也可以用来做沼气,玻璃瓶可以继续回收利用,节约资源。3.农村垃圾处理意义3.1农村垃圾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在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生活垃圾产量巨大、成分复杂、处理费用庞大并极易对城乡环境和区域土壤、水源、大气环境产生破坏,令各国政府头痛不已,生活垃圾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各个国家和地方当局所面临的必须处理的首要大事和难题之一。早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通过了著名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定了21世纪议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而环境保护则已成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都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国和地方政府都把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作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通过治理城乡垃圾污染,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2农村垃圾处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成熟的市场经济,正在改变广大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眼下,许多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上超市、逛商场、大包小包地购物,加上农业生产技术更新发展,由此产生的“白色污染”日趋严重。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其中许多东西无入回收,不可降解,严重污染环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方把解决城市垃圾的触角延伸到了乡村,把农村当成天然的垃圾堆放场,这些因素促使农村垃圾泛滥成灾。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提高。为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及时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为解决城乡经济与环境矛盾,明确了方向。实施中小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治理,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动发展的具体体现。3.3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据初步测算,目前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约多达3亿吨的生活垃圾,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成分十分复杂,有塑料泡沫、塑料袋:有破石棉瓦、碎玻璃、烂酒瓶;还有工业垃圾甚至变质过期的药品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严重破坏土壤和自然景观,影响农业生产,并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危及人体健康,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一方面,农村的垃圾量在日益增多,而另一方面,垃圾处理设施和方法明显滞后。目前,我国农村垃圾处理主要采取简易堆填或焚烧处置的方法,而在欠发达地区,大部分村则是随意倾倒的。同时,环卫设施简陋,在诸多的县市一级的垃圾填埋场中,缺乏规范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严重污染周边的生态环境,与国家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建设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在焚烧处置中,大多为小型焚烧炉,由于燃烧温度较低,对“白色垃圾’’如塑料、橡胶、泡沐等不能充分燃烧,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文明形象的树立,如何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闯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村容村貌有效手段,是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3.4农村垃圾处理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建设环境和谐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人们一度怀疑再这样下去我们要吃什么。虽然一次次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成面人的反思,但是这一次次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还是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了我国社会的一大污点。我国现在一直在提倡建设环境和谐友好型社会,要建设环境和谐友好型社会,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必然要做的。无可置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生产,对农村的垃圾进行及时的、正确的治理,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才能让更多的人从食品卫生方面对国家放心,人们能吃到放心菜,放心肉,对食品安全放心,就是我国和谐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大进步。现在我国城市垃圾的治理已经进行的风风火火,然而农村垃圾的治理尚未提上日程。针对我国现状,只有农村和城市同时发展,同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目标才能尽早的实现。4.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4.1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问题4.1.1垃圾数量多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垃圾数量膨胀,成分构成复杂。由于我国人口的过度膨胀和城市的无限度扩张,加上相应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全国各地都曾一度陷入“垃圾围城”的恶劣境地。即使在目前各大中城市都开始逐步开展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兴建卫生填埋场的状况下,全国各地仍然存在数量可观的垃圾堆放场。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已达1.46亿吨,而且以每年6%-7%的速度在递增。由于管理措施和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3%。换言之,约有97%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只能运往城乡结合部或城郊长时间露天堆放,迄今为止我国历年垃圾的存堆量已高达64.6亿吨,占地5.6万公顷,将近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重重包围之中,出现了垃圾围城的局面,导致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受损,阻碍地区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4.1.2填埋措施不完善垃圾填埋场处于饱和,措施不完善,处理能力低且粗放农村产生的垃圾,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产生的各类垃圾、乡镇企业及乡村集约化产生的垃圾,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收集和综合再利用,且全部几乎未经处理而露天堆放。目前,我国大约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垃圾都采用卫生填埋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卫生填埋是人们根据“隔离污染”的思维模式发展起来的,它的优点是:垃圾处理量大,处理成本较低,无需事先对垃圾进行分类,对技术设施的要求比较低,操作相对简单,适应性比较强,还有就是与焚烧垃圾处理的方式相比一次性投资小。是其他处理方法不可替代的最终处置手段。所以不仅是现在,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之一。然而实际上,卫生填埋不是垃圾处理的最有效方法,只是简单的将垃圾转移了。①在卫生填埋垃圾的实践中,暴露出许多缺点:如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全国约占用土地2000万亩以上,许多地方已无地可埋;甲烷沼气引起垃圾场爆炸;垃圾渗滤液属高浓度有机废水,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江河湖海;裸露的垃圾填埋场臭气难闻,蚊蝇鼠害滋孽,成了疾病的滋生地和传播源;废旧的各类灯管、废电池中含有砷、锌、铅、镍、铜、铬、汞、镉等重金属,会产生生物毒性和植物生长阻碍毒性;垃圾发酵挥发出的气体含有致癌、致畸物等。4.1.3垃圾焚烧存在问题多建设垃圾焚烧处理厂投资大,易产生二次污染目前,垃圾焚烧技术作为一种以燃烧垃圾为手段的有效处理垃圾的方法,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广泛采用。建立垃圾焚烧处理厂具有一些优点,如占地规模较小、减量化较显著、处理时间相对较短、还可回收热能等,但是因为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很大,目前只有一些财力较为充足的大中城市,特别在土地比较紧缺的东南沿海地区选择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时,会作为首选的处理方案。但是从十多年的建设与运行实践来看,垃圾焚烧技术也存在一些特别严重的缺点,如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过高、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烟气,特别是像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易造成大气污染。4.1.4堆肥投资高高温堆肥处理应用不广高温堆肥处理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并利用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杀死有害微生物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生物化学过程。③垃圾高温堆肥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其特点是无害化程度较高,减量化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能用堆肥技术进行处理的废物包括庭院垃圾、有机生活垃圾、有机剩余污泥和农业废物等。选择时应考虑堆肥来源和产品市场的问题。堆肥处理适合处理农业生产产生的各类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初加工废弃物,可以建立沼气池把生物能转化成电能,真正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大量畜禽粪便经过堆肥处理后,用于还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化肥,但这些措施,都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资金投入。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建设卫生垃圾填埋场,只是暂时隔离了垃圾污染,不能产生任何经济回报,处理垃圾的费用天天都需要支出;垃圾焚烧厂虽然可以利用焚烧发电有一定的经济回报,但设备的折旧和垃圾处理成本过高,让一般的中小城市望而却步。前两种方法对于山区农村垃圾的处理都不太适用,高温堆肥处理技术的特点适用于几乎所有农村地区。因此应该依据目前各地农村垃圾的成份及不同的济状况采用组合式处理技术,处理模式必须遵循经济合理、因地制宜、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的原则,确保“能运行、建得起”。4.2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原因4.2.1农村垃圾缺乏基础处理设施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非常落后,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中没有成体系的圾的收集、处置设施。农民环境法律意识很弱,导致各类垃圾随意丢弃现象非常严重。由于缺乏垃圾统一处理程序,很多地区的农民都把垃圾堆放在村头、道路两旁、田地等地,导致“垃圾围村”。在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对当地农村居民健康也带来了隐患。农村垃圾在空间上以大量小点状分布,资源可利用率较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的建设中,合理的规划和配套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普遍都未能跟上,大部分地方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忽略了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使得小城镇和农村的垃圾因为基础设施和管理缺失直接排入周围的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仍落后于经济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对当地农民身体健的威胁却与日俱增。4.2.2农村垃圾处理资金投入不足要提高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须以一定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农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是农村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农村基本的生活和发展的条件,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投入。近年来在财政支农水平总体偏低情况下,国家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集中在政绩高、形象好、见效快的水利、能源、交通等方面,用于农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的资金几乎为零,投资结构很不合理。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在农村征收垃圾处理费、开征环境税和生态税也比较困难。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垃圾的治理。据统计,2003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1627.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9%。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的比例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当该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按照这样的标准,我国环境投入依然存在很大缺口。在并不充裕的环境治理投资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1072亿元,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为221.8亿元,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333.5亿元,专门投入治理农村环境的资金很少。于此同时,由于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农村环境保护资金利用效率较低,有限的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没有产生出最大的环境效益。4.2.3农村垃圾处理技术滞后农村垃圾处理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需要适用先进的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技术作为支撑。而我国由于整体垃圾治理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科研投入低,环境污染治理研究方向侧重城市和工业等多种原因,导致农村缺乏实用和经济的垃圾污染防治技术。由于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农村的点源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较大规模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阻碍,常会出现既治理不起,也治理不尽的情况。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规模大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是最佳的。而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低处理率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由于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更是由于其排放主体的分散性隐蔽性及不易检测性等特征导致治理技术难度的加大。4.2.4农村垃圾治理扶持措施不力我国对城市垃圾和工业企业的垃圾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措施。如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排污费返还使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垃圾污染环境却没有任何的类似优惠政策。由于农村垃圾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征收环境税和生态税相对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垃圾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执行,影响农村垃圾污染环境的有效治理。5.国外的先进经验
5.1从法律上规范垃圾的管理与处理
欧盟国家从国家到地方都建立了专门的城市废物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行业政策、规划、法规、规范、标准及大型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理、处置及城市环境的保洁维护等作业大多由专业垃圾公司承担。有力的法律法规,保证了欧盟各国在垃圾处理上的规范管理,也使政府、公民及企业在垃圾处理上责权明晰、各司其职、有机运作。对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原则,欧盟确立了废物处理优先的原则,废物要最大限度的减量、回收利用和再循环,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然后进行废物焚烧发电等废物资源回收利用,对再无利用价值的废物进行最终填埋处理。这一垃圾处理的流程中,每一阶段均伴随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5.2从源头上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垃圾处理的关键点在于两大方面,头是垃圾的收集,尾是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收集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建有详细的垃圾分类收集的法律。在英国,我们看到这里的垃圾大体分为四类:一是花园的杂草树枝,二是报纸期刊,三是瓶瓶罐罐,四是不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英国城市居民的门前或房后都摆着市政部门提供的不同颜色的大垃圾桶,里面衬上相应颜色的塑料袋。这种垃圾分类的规定在英国已经实行多年,居民们都会自觉照办。在一些小城镇,英国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箱设在镇中心的公共场地内,主要有玻璃瓶子和塑料瓶子之分,分别用绿色和灰色的垃圾箱装收。垃圾箱是封闭的,开着一个圆形的窗口,供人们往里边投放垃圾物品。在一些城镇的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路边摆着一个巨大的黄色箱子,箱子是装的是建筑垃圾,意味着附近有人在修理房屋。
德国的垃圾回收利用率居欧洲第一,垃圾分类系统也非常复杂。生活垃圾可以分成五个大类:有机垃圾、可回收包装、纸、玻璃制品及电池。不同的垃圾由不同的垃圾箱收集,并且为了便于收集,垃圾箱往往放在不同的地方。垃圾箱很少有敞口式的,基本都是滑盖式设计。倒垃圾的时候要用力把盖子推开,松手后盖子自动回复原位。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防止雨水落入箱中,把垃圾箱变成水箱;二是可以减少臭味选出。街道上的垃圾桶上罩的塑料袋,一般分黄色和蓝色。前者收集纸包装等可回收的垃圾,后者容纳果皮等生活垃圾。在有机垃圾箱的旁边通常会有绿色的箱子,那是丢纸的地方,不需要的废纸、报纸、杂志、书籍等都丢在那里。在一些小镇上都有分类垃圾箱在一块空地上,有5个不同颜色的大铁箱。棕色的放棕色空酒瓶,绿色的放绿色空酒瓶,白色的放透明玻璃瓶,红色的放废纸箱和废纸壳,蓝色的放旧报纸。有了这些大铁箱,小镇上的居民随时可以将家中的这些废旧瓶瓶罐罐和纸张分放到这里。欧洲国家的生活垃圾大多由众多的专业垃圾公司进行收运。比如德国著名的绿点公司,专门收集包装废弃物。这些专业垃圾公司事先制定出具体的垃圾清运时间表和详细的垃圾分类说明,并通知到每户居民,要求居民遵照执行。居民按垃圾清运时间表的规定时间将需要清走的垃圾放在自己家附近的街道边,垃圾公司会及时收取,一般每月一至两次。若需要增加清运次数,就需要额外增加费用。对于那些因为体积庞大而无法方进垃圾箱的废旧物品,像坏电视、旧的柜子、地毯和收音机等等,垃圾公司在一年当中确定了几个特定的日子为“障碍型大垃圾日”。居民可以在夜间把它们摆放到公寓的人行道上,垃圾公司次日一早会派人派车收走。对于没有遵守分类回收等规定的人家,会有一些“环境保护协会”的会员或小区志愿者进行检查,若被发现则无一例外的被课以罚款。6.建议处理方法6.1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设计科学、风格独特的要求,结合农村居民点改造,继续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多形式地向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灌输环境保护思想、环境道德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树立起爱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创建一些文明生态村,建立一些文化室,在此基础上扩大推广,兴建农村文化室、图书室、广播室、科教室、农村教育中心、公共阅报栏、宣传栏等文化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使农民掌握了科技、环保知识。6.2完善环卫系统编制完善农村环卫系统编制定安县农村垃圾处理处置建设性规划,把治理农村垃圾纳入乡镇建设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变和建设比较完备的农村环卫设施系统,突破环卫设施建设中垃圾处置的被动局面。每个自然村居住区都应设置科学、合理的垃圾收集箱,按有机废弃物和无机废弃物2大类来分类存放收集。无机废弃物可以回收就回收,不能回收的可作为填坑和基建填土来利用。6.3配备环卫人员有机废弃物可以及时清运至指定的收集点。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1名环卫管理员,并对其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让其承担起在源头分拣垃圾的任务,实现农村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推广和鼓励农村运用垃圾堆肥处理技术,有效减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的作业量,降低作业成本。环卫管理员要具备垃圾无害化、减量化的处理技术知识,利用简易、适用性强、见效快、花费少、适合农村特点。6.4科学选择垃圾填埋场科学选择垃圾填埋场址垃圾卫生填埋是当前农村垃圾处置比较切合实际的办法。卫生填埋的关键问题是要注意场址的选择,场址的选择应遵循2个原则:1.场址能够满足垃圾卫生填埋、防止污染的需要。2.经济合理。在填埋场址的选择条件上,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1、填埋场不应设置在专用水源蓄水层与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居民密集居住区;距公共场所或人畜供水点800nl以内的地区、地下水水面与底距离2m以内、地下蕴矿区、溶岩洞区、珍贵动植物栖息养殖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和生物学研究考察区、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区旧。2、填埋场设置在交通方便、运距较短,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废坑等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不会引起群众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下方,距人畜居栖点800m以外,远离水源,设在地下水流向的下游地区。3、根据目前情况,各村应根据实际情况,距饮用水源和居住区300m以上,在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建一处地面用水泥沙浆砌平、四周用砖砌筑高50cm以上、占地面积能满足村庄3d的生活垃圾存放量的垃圾集运点,既可防止垃圾在存放期间向四周漂散,也便于垃圾装车至镇垃圾转运站。可考虑在交通运输方便、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的地段,同时还应具备供电、供水、垃圾污水排放条件;转运站用地面积应在150m2以上,相关设施与相邻建筑间距应在10m以上;垃圾转运车间建筑面积应大于80m2,车间内净高不得小于3.8m,并有采光、通风、照明和垃圾污水排放功能的设施。4、加强畜禽粪便处置农村的牲畜应规划出一个离居住区一定距离的地方进行集中养殖,各户的牲畜在集中区都要实行圈养,并大力发展以沼气池等措施提高畜禽粪便、农村人畜粪便及生活有机垃圾等的资源化利用水平。通过粪便一沼气一废渣、水一农业施肥或养鱼,有效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既能解决能源问题,又能保护生态环境。5、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处置考核体系,制定建立农村垃圾整治工作的目标考核体系,将此工作作为文明生态村、优美乡镇考核评定的重要条件之一。成立定安县相应的领导机构,确保有1名主要领导负责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抓好整治工作落实,坚持常抓不懈,努力实现农村环境面貌的根本性转变。参考文献: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垃圾处理处置研究——以海南省定安县为例》周祖光1,张同丰2,陈立22010382.《浅析我国农村垃圾现状及治理措施》崔婧201125<期刊》当前农村垃圾的处理及危害刘聪秀3.杭州市天子岭废弃物处理总场(杭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章跃鲜熊莹4.冯韵东.和谐新农村的环境法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3):66-69.5.汪国连,金彦平.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2008,7(10):44-51.6.张祖庆,黄雅莉.论新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探究[J].新农村建设,2006,(29):259-260.7.江淑梅.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J].科技资讯,2008,(1):135-136.8.王贤芳,陈敏红.我区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9.陈军.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社会科学版),2007,20(2):97-100.10.赵勇胜,董军,洪梅.固体废物处理及污染的控制与治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7-18.11.曲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理论与途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12.房豪殿农村垃圾处理法律问题研究。附录一农村垃圾处理问卷调查表您好!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我们开展此次调查,以便了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为政府制定方针决策提供参考,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谢谢您于百忙之中帮助我们的调查,让我们共同为新农村建设处一份力!1.您的年龄是()A.20以下B.20~~40C.40~~60D.60以上2.您的职业是()A.农民B.个体户C.乡镇干部D.其他3.您认为您周围的生活垃圾多吗?污染严重吗?()A.不多,污染不严重B.一般,污染一般C.多,污染比较严重D.很多,污染极其严重4.你周围的生活垃圾主要是()A.厨房废弃物(剩饭剩菜、煤灰、无用的食材)B.废塑料、废纸、碎玻璃、碎纤维、废电池C.其他废弃的生活垃圾5.您认为生活垃圾中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什么()A.塑料制品B.玻璃制品C.剩饭菜叶D.其他6.您生活的村是否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设施()A.有B.没有C.不清楚7.周围有固定的垃圾点没有()A.有B.没有C.不清楚8.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垃圾(废弃塑料薄膜、农药瓶)是如何处理的()A.不处理B.焚烧C.集中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行业实验室测试与评估试题及答案
- 英语市场导向策略的应用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反思与新媒体工具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微观化学与宏观性质关系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模型探讨试题及答案
- 航吊考试试题及答案
- 深入了解电商策略的商务英语试题及答案
- 电大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 数字与图形的综合理解与运用题试题及答案
- 库房管理试题及答案
-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DB+3309+T+106-202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分类分级规范
- 主观幸福感量表SWB
- 2024年新正电工技术服务限公司招聘273人(内蒙古)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任务7)试题及答案
- 电子政务概论-形考任务5(在线测试权重20%)-国开-参考资料
-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2-国开-参考资料
- 走进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吉林师范大学
- DG∕TJ 08-2220-2016 桥梁水平转体法施工技术规程
- 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低段单元作业设计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