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态化五官科疫情防控措施一、耳鼻喉科疫情防控措施1、 针对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防控工作由于耳鼻喉科门诊通常人流量较大,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在耳鼻喉门诊,要求患者在就诊时佩戴口罩,仅在鼻部及咽喉相关体格检查时短暂取下口罩。耳鼻喉科有许多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发热,如: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等。另外,鼻咽喉部位的淋巴瘤患者也表现为反复持续发热。目前,各医院通常会将这部分病人分流到发热门诊,患者在发热门诊排除新冠肺炎等相关疾病后可能再次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因此,对于发热病人,无论其是否感染了新冠肺炎,耳鼻喉科医务人员都应该做好足够的防护。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急诊病例,医护人员要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治疗,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对救治后需要留院治疗的,应先在缓冲区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排除新冠肺炎后再转入普通病房;医务人员应采取三级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或N99)、防护眼镜(防雾型),防护服外套一次性隔离衣和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长筒鞋套、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2、 针对耳鼻喉科门诊检查的防控工作在中高风险地区的耳鼻喉科门诊,建议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对于存在喷溅风险的患者,如:电子鼻咽喉镜、鼻出血、门诊紧急气管切开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做到三级防护。3、针对耳鼻喉科手术的防控工作尚未排除新冠肺炎且需急诊手术的患者,需选择负压手术室或隔离手术室,尽量减少手术间内不必要的仪器、设备、物品,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准备隔离防护用品。气管插管应使用标准快速顺序诱导插管,尽可能使用肌松药物,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呛咳引起飞沫传播。由于患者咽喉、血清中可能携带新冠肺炎病毒,为防止手术中血液喷溅,手术团队建议采用三级防护。手术后进行终末消毒。患者术后送入缓冲区病房,排除新冠肺炎后可转入普通病房。病房严格实行闭环式管理,患者及陪护人员严禁外出。二、眼科疫情防控措施1、加强人员管理1.1医院建立合理的人流和车流通道,人流通道分为发热患者、普通患者和工作人员三通道。1.2门诊就诊患者实行三级预检分诊:一级预检分诊为医院大门入口,完成流行病学调查、体温监测;二级预检分诊为各诊疗区入口,要求进入诊疗区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查看健康码,再次测量体温;三级预检分诊为各诊断室,首诊医生再次询问患者及陪同人员有无流行病学史或发热等情况。1.3落实分时段预约就诊、预约检查、预约治疗,尽量缩短候诊时间,实行一诊一医一患。医患双方保持安全距离,注意咳嗽礼仪。维持诊疗区秩序,减少人员聚集,加强患者及陪同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管理。1.4门诊手术、眼底造影等特殊检查患者除常规检查外须完成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医务人员每月完成核酸检测一次。2、 落实医务人员个人防护2.1医务人员接诊时按照一级防护穿工作服、戴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护目镜、一次性医用手套,同时要求患者就诊过程中戴好口罩。2.2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当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或破损时及时更换。2.3裂隙灯安装裂隙灯挡板或隔离板,防止患者分泌物飞溅至检查者,避免交叉感染。2.4低风险操作(包括间接接触患者、导诊、无操作的问诊等)时,穿工作服或加穿隔离衣、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落实手卫生。2.5中风险操作(包括裂隙灯、眼底镜、房角镜、眼AB超、UBM、荧光造影等检查,穿刺、注射、门诊激光治疗等操作)时,穿工作服并加穿隔离衣、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手套,严格落实手卫生。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3.1加强专科仪器和器械的清洁消毒管理3.1.1为了有效避免患者交叉感染,眼科专科仪器和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完毕后立即消毒处于备用状态。3.1.2非接触类眼科检查仪器如裂隙灯、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内皮机、角膜地形图、OCT、视野机等,使用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患者接触的区域及接近患者角膜的检查头。3.1.3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的瞬间眼表泪液在气压冲击下会形成气溶胶粒子,随着测量次数增加测量口附近浓度增加,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因此非接触眼压计应置于通风处,每次测量后用75%乙醇擦拭测量口表面及患者接触区,可用风吹散测量头与眼之间的空气,使飞沫稀释,或延长每位测量者的间隔时间。3.1.4接触性检查仪器如直接检眼镜、前置镜使用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整个直接检眼镜,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Goldmann压平眼压计、前房角镜及三面镜等,一般患者使用前先用软肥皂清洗,在流水下冲洗3〜5分钟后使用;怀疑已被传染病患者使用或有传染病流行疫情时,应先清洗检查仪器,再以75%乙醇或3%过氧化氢棉球仔细擦拭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应仔细清除消毒剂,以免引起角膜损伤[1]。3.2加强诊疗区环境清洁消毒管理3.2.1诊疗室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日使用空气消毒机对诊疗室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30-60分钟。3.2.2保持诊疗区地面清洁、干净,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打扫2次,遇污染随时打扫。3.2.3裂隙灯下颌托、额托、扶手等患者接触的地方每诊疗一位患者后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3.2.4分诊台、治疗车、门把手、水龙头及灯开关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3次。3.3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处置3.3.1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同种处置方法的医疗废物可以放入同一种包装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锐器盒。3.3.2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类,使用后的一次性口罩、手套等应丢弃于黄色医疗垃圾桶内,不得随意丢弃;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严密封口;放入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并密闭运送。3.3.3运送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应与科室人员进行交接、称重、登记、签字,并做好资料保存。三、口腔科疫情防控措施1、 口腔诊疗工作中主要风险点口腔诊疗操作常常贴近病人口鼻,易受飞沫影响;部分口腔操作如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除产生飞沫外,还可以产生气溶胶。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呼吸道防护,诊疗环境通风与清洁消毒及手卫生。2、 工作人员防护标准医疗机构内所有工作人员须遵守《医务人员新冠肺炎疫情个人防护指引》,确保防护到位。防护标准如下:(1)一级防护:适用于不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的口腔医务人员;也适用于预检分诊岗位人员、门诊药房、收费人员、咨询工作人员、一般保洁人员、所有进入诊疗区域的工作人员。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使用防护护目镜或防护面罩。(2) 二级防护:适用于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的口腔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的器械处理人员、缓冲病区医务人员。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一次性乳胶手套、工作服(白大褂)外面加套隔离衣、一次性鞋套。(3) 三级防护:适用于接诊高风险患者且使用气动高速涡轮手机和口腔超声设备操作的口腔医务人员,在隔离区操作。防护要求:穿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再穿一次性防护服,并戴一次性工作帽、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一次性乳胶手套,鞋套。3、诊疗环境管理可设置隔离诊室,各诊室内开展的口腔诊疗项目相同。隔离诊室接诊有可疑症状或流行病学史且不能提供排除新冠肺炎排查结果的急诊患者。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诊疗环境(物体表面、地面等)的通风和清洁消毒,严格终末消毒。4、诊疗操作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教资笔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防范试题及答案
- 潼关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大学化学考试实践反思与总结题目及答案
- 算力中心建设与未来发展路径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试题及答案
- 热塑性弹性体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深度解析
- 培养住宿餐饮业人才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
- 大学物理2025年提分秘籍试题及答案
- 爆破技术员试题及答案
- GB/T 37356-2019色漆和清漆涂层目视评定的光照条件和方法
- GB/T 262-2010石油产品和烃类溶剂苯胺点和混合苯胺点测定法
- GB/T 22720.1-2017旋转电机电压型变频器供电的旋转电机无局部放电(Ⅰ型)电气绝缘结构的鉴别和质量控制试验
- 机柜间主体施工方案
- 福格行为模型
- 银级考试题目p43测试题
- 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物资清单
-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 0-6岁儿童随访表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2018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