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_第1页
第0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_第2页
第0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_第3页
第0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_第4页
第0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学FINANCE主讲人:派斯学院经济学系王莉姗经管类专业学科根底课程第二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3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经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誉的含义和信誉存在的客观根据,利息的本质;掌握信誉的特征、信誉的经济功能、信誉的主要方式,利率的分类和影响要素,熟习各种典型的信誉工具,利息的计算。教学目的2024/1/74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重点难点教学时数教学技术讲授、讨论、练习重点是信誉的特征和方式,常用的信誉工具类型,利息计算。难点是信誉工具的定价。7课时2024/1/75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第二节信誉工具第三节利息与利率本章小结与思索题教学内容2024/1/762024/1/76第一节信誉概述一、信誉存在的客观根据私有财富----借贷关系----财富自然调剂实物借贷----货币借贷----债务债务关系资金盈余----借出资金----构成债务资金赤字----贷入资金----构成债务借贷资金融通信誉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中国市场信誉网1、信誉的构成2024/1/772024/1/772、对“信誉〞的朴素认识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一、信誉存在的客观根据第一节信誉概述信者,老实、不欺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而无信,不以成业。君无戏言,足以服民。说话算话,守时守信。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诚信诺言2024/1/78第一节信誉概述信誉〔credit〕就是以归还和付息为根本特征的借贷行为。详细说就是商品和货币一切者把商品和货币让渡给需求者,并商定一定时间还本并付息的行为。一、信誉存在的客观根据3、经济学上“信誉〞的涵义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92024/1/79一、信誉存在的客观根据第一节信誉概述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4、信誉存在的根据社会再消费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征决议了信誉关系的存在的必然性2024/1/710第一节信誉概述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决议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需运用信誉手段。一、信誉存在的客观根据4、信誉存在的根据2024/1/711第一节信誉概述国家对宏观经济进展价值管理和间接控制必需依托信誉杠杆。一、信誉存在的客观根据4、信誉存在的根据2024/1/7122024/1/712■信誉的标的是一切权与运用权分别的资金■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以互置信任为根底■以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具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二、信誉的特征信誉最根本的特征是归还性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产业资金G—W商业资金G—W—G’信贷资金G—G—…P…W’—G’—G’2024/1/7132024/1/713三、信誉的主要方式信誉制度即为约束信誉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那么及其产权构造的合约性安排。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信誉制度的建立和开展出于平安和经济方面的需求。信誉制度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2024/1/7142024/1/714三、信誉的主要方式信誉可根据不同的规范进展分类,通常按授信主体分类。商业信誉银行信誉国家信誉消费信誉国际信誉商业信誉是现代信誉制度的根底,商业信誉和银行信誉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方式。消费信誉正飞速地开展。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2024/1/7152024/1/715三、信誉的主要方式1、商业信誉(CommercialCredit)商业信誉是指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买卖直接相联络的信誉方式。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2024/1/716商业信誉2024/1/716直接为商品流通效力,是销售商品、实现资金循环与周转的有力武器;处理买方企业流通手段不足最便利的方式。作用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172024/1/717银行信誉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多种业务方式提供的货币形状的信誉。三、信誉的主要方式2、银行信誉(BankCredit)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2024/1/718银行信誉2024/1/718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192024/1/719国家信誉是指国家及其他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务人,根据信誉原那么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方式。三、信誉的主要方式3、国家信誉(NationalCredit)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特别国债2024/1/720国家信誉2024/1/720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受国家经济实力和政府信誉约束。局限2024/1/72121三、信誉的主要方式消费信誉是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誉方式。消费信誉开启他的梦想4、消费信誉(ConsumerCredit)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2024/1/722消费信誉2024/1/722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商品房自建房屋住房装修家用小汽车贷款助学家庭耐用消费品2024/1/723消费信誉受消费者收入程度和信誉约束。局限2024/1/7242024/1/724国际信誉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亲密联络的信誉方式。三、信誉的主要方式5、国际信誉(InternationalCredit)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2024/1/725国际信誉2024/1/725促进商品进出口贸易、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结算。作用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262024/1/726■民间信誉指个人之间相互提供的信誉和企业与个人发生的资金借贷关系。三、信誉的主要方式6、民间信誉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2024/1/727民间融资补充了正规金融,还经过多渠道进入房地产、股票、期货市场。2024/1/728踏入温州这块奥秘的金融宝地,他一定会被一种奇特的景象所吸引,那就是在国内独树一帜的民间借贷。来自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调查显示,温州当地民间借贷市场规模已超越400亿元。而据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测算,这一数字至少在千亿元以上。2024/1/729民间信誉2024/1/729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30民间信誉处理生活费用短缺和消费运营资金缺乏;补充银行信誉。作用2024/1/7312024/1/7311.丙公司赞同丁公司30日内付款2.工行吸收居民储蓄存款2000万3.央行发行现钞2000亿4.张三贷款30万购住房一套5.刘某向亲戚借钱1000元6.乙公司分期付款购入设备7.银行向甲公司承诺贷款10万8.公众购买国库券9.消费者持信誉卡消费10.王某参与本村的“钱背〞A商业信誉B银行信誉C国家信誉D消费信誉E民间信誉

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2024/1/7322024/1/732四、信誉的经济功能■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调宏观经济运转和微观经济运转提供和发明信誉流通工具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转情况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信誉既是一个流通范畴,也是一个分配范畴。2024/1/73333五、信誉风险的防备完善信誉制度;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回目录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一节信誉概述信誉风险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践收益发生偏离的能够性。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济风险的集中表达。客观性;传染性;可控性;周期性定义特点措施2024/1/7342024/1/734第二节信誉工具一、信誉工具及类型信誉工具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求双方签署的具有法律成效的凭证。第4章信用、利息与利率直接信誉工具和间接信誉工具无限可接受性工具与有限可接受性工具短期、长期和不定期信誉工具2024/1/7352024/1/735二、几种典型的信誉工具汇票——无条件支付命令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中国证券博物馆第二节信誉工具出票人持票人/收款人①出票付款人〔银行或企业〕②无条件命令③提示付款④付款2024/1/7362024/1/736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372024/1/737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382024/1/738期票/本票——付款承诺二、几种典型的信誉工具出票人/付款人持票人/收款人出票到期付款承诺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392024/1/739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402024/1/740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412024/1/741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422024/1/742支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二、几种典型的信誉工具出票人持票人/收款人出票提示付款付款付款人〔银行〕有条件命令资金关系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432024/1/743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442024/1/744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452024/1/745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462024/1/746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472024/1/747信誉证——商业信誉证和旅游信誉证二、几种典型的信誉工具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即期付款信誉证规范格式2024/1/7482024/1/748信誉卡

二、几种典型的信誉工具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492024/1/749基金二、几种典型的信誉工具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502024/1/750认购凭证二、几种典型的信誉工具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512024/1/751股票二、几种典型的信誉工具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522024/1/752债券二、几种典型的信誉工具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第二节信誉工具2024/1/7532024/1/753三、信誉工具的根本特征归还性〔期限性〕收益性流动性平安性第二节信誉工具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542024/1/754五、金融衍生工具1、主要衍生工具远期合约期货与期权掉期互换标的通常是外汇、利率、指数等第二节信誉工具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552024/1/755五、金融衍生工具2、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转移价钱风险构成权威性价钱提高资产管理质量提高资信度第二节信誉工具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562024/1/7563、金融衍生工具的缺陷五、金融衍生工具第二节信誉工具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回目录金融衍生工具是把“双刃剑〞2024/1/7572024/1/757第三节利息与利率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一、利息的本质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利息就是资金运用价值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是剩余价值的转化方式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钱2024/1/7582024/1/758二、利息率及其分类利息率(i)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第三节利息与利率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59第三节利息与利率收益率(r)是资金运用者向信誉工具持有者支付的利率加上以购买价钱百分比表示的价钱变动率。二、利息率及其分类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602024/1/760二、利息率及其分类——计息日期年率、月率、日率第三节利息与利率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61日率=月率/30=年率/360月率=年率/12年率%1%分月率‰0.1%厘日率‰O0.01%毫第三节利息与利率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62第三节利息与利率单利法复利法利息I=P·i·NI=P[(1+i)N-1]本利和F=P(1+i

·N)F=P(1+i)N现值P=F/(1+i

·N)P=F/(1+i)N二、利息率及其分类——计算方法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63第三节利息与利率等额还款等本还款每次还款额A=P(1+i)n.i

A=P/n+现值PP运用:按揭贷款的两种还款方式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1+i)n-1n-(t-1)nPi2024/1/764第三节利息与利率例1:某银行向借款人提供一笔100万元的贷款,期限5年,年利率8%,每半年等额归还一次本息,借款人每次应归还的本息是多少?A=100×

=123291〔元〕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1+8%/2〕10×4%〔1+8%/2〕10-12024/1/765第三节利息与利率例2:某银行向借款人提供一笔100万元的贷款,期限5年,年利率8%,每半年等额归还一次本金,借款人每次应归还的本息是多少?A1=100/10×

=10+4=14〔万元〕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10-〔1-1〕×100×4%102024/1/766第三节利息与利率A2=100/10×

=10+3.6=13.6〔万元〕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10-〔2-1〕×100×4%10以此类推:A3=13.2万元,A4=12.8万元,A5=12.4万元,A6=12万元,A7=11.6万元,A8=11.2万元,A9=10.8万元,A10=10.4万元2024/1/767第三节利息与利率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比较两种还款方式的还本付息总额:前者=123591×10=123.591〔万元〕后者=14+13.6+13.2+12.8+12.4+12+11.6+11.2+10.8+10.4=122〔万元〕2024/1/768第三节利息与利率名义利率r、实践利率i、有效利率R二、利息率及其分类——性质不同有效利率R通常指的是收益率。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69第三节利息与利率二、利息率及其分类——管理方式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70第三节利息与利率官方利率市场利率二、利息率及其分类——构成方式中央银行买卖者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71第三节利息与利率基准利率、优惠利率二、利息率及其分类——所处位置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2024/1/7722024/1/772三、利率实际第三节利息与利率第2章信誉、利息与利率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实际:也称真实利率实际,它建立在萨伊法那么和货币数量论的根底之上,以为工资和价钱的自在伸缩可以自动地到达充分就业。在充分就业的所得水准下,储蓄与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这种实际认定,社会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利率程度,使经济体系处于充分就业的平衡形状,这种单一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见以下图〕。

图示储蓄投资实际下的利率凯恩斯以为,货币供应〔Ms〕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因此,货币供应独立于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L〕那么是内生变量,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买卖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买卖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的买卖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构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比〔见以下图〕。货币总需求公式:L=L1(Y)+L2(i)式中,L1表示买卖需求,L2表示投机需求,L1(Y)为收入Y的递增函数,L2(i)为利率i的递减函数。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实际

图示凯恩斯的货币供求平衡与平衡利率的决议当利率下降到某一程度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到达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所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程度。上图中,“流动性圈套〞相当于货币需求线中的程度线部分,它使货币需求线变成一条折线。在“流动性圈套〞区间,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此时只能依托财政政策。“流动性圈套〞:

该实际以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实际的根底,将利率定义为获得借款权或可贷资金运用权而支付的价钱。市场中的借款人是社会上的负债消费方或债券发行人,为超前消费他们当年的收入或手持资金的那部分支出而融资;市场的另一方面,是试图购买金融债务而获取收益的可贷资金供应者。市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议的,任何使供应曲线或需求曲线产生挪动的要素都将改动平衡利率程度。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实际

例表可贷资金的供应和需求量

图示利率与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希克斯和汉森对以上三种实际加以综合和完善,提出了汉森-希克斯普通平衡模型,即著名的IS-LM模型,从实际上分析了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决议问题。只需当实体经济部门和货币部门同时到达平衡时,整个国民经济才干到达平衡形状。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平衡的收入程度和平衡的利率程度同时被决议〔见以下图〕。

4.IS-LM框架下的利率决议

图示IS-LM框架下平衡利率的决议弗莱明和蒙代尔在IS-LM模型的根底上参与了国际收支的要素,提出了IS-LM-BP模型,也称为弗莱明—蒙代尔模型。该实际以为,只需在国内实体经济部门、国内货币部门和国外部门同时到达平衡时,包括利率、汇率和国民收入的国民经济才干到达平衡形状。对于固定汇率国家,货币政策只是在短期内对调理内外平衡起作用,长期内是无效的。而财政政策在长期内是有效的。〔见以下图〕

5.IS-LM-BP模型的利率决议

图示IS-LM-BP模型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

图示IS-LM-BP模型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四、利率程度的决议和影响要素社会平均利润率■银行本钱通货膨胀预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