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茬免耕覆秸机械直播大豆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麦茬免耕覆秸机械直播大豆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麦茬免耕覆秸机械直播大豆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麦茬免耕覆秸机械直播大豆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麦茬免耕覆秸机械直播大豆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地方标准PAGEPAGE7麦茬免耕覆秸机械直播大豆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标准名称麦茬免耕覆秸机械直播大豆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任务来源2022年7月1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拟下达2022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公示》,计划编号为195号负责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参加起草单位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标准起草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1赵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177551075112张建群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长高级农艺师133656477773王月英宿州市农业科学院主任研究员189499500034胡凤桂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138654674105戚仁德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39551729416王大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59551521207李进步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189557262778刘兴舟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所长副研究员139568337209迟元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505603516310何艳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6504006511徐阿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2022年7月1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拟下达2022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公示》,《麦茬免耕覆秸机械直播大豆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计划编号为195)被批准立项。随即成立了标准修订小组,成员有:赵伟、张建群、王月英、戚仁德、徐阿妹等。标准制定过程:2022年我们向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麦茬免耕覆秸机械直播大豆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制定申请后,就开始了标准制定的准备工作,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初步确定了规程制定计划、制定方法和步骤。2022年7月,申请被批准立项后,起草组系统根据前期的研究结果,同时查阅了大豆栽培、病虫害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等有关的技术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并根据各实施地区及单位的研究示范成果,确定了标准的指标设置和各项指标要求,并于2022年12月完成了标准的初步制定;随后,又进一步征集不同单位起草人员的意见,对文稿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2023年3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初稿。2023年6月至10月,我们继续对相关的技术在不同地区进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3年10月,将征求意见稿(初稿)通过邮件发送至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农科院植保所、浙江农科院等5家单位的有关专家征求意见,截至2023年12月5日,共征集到5家单位的7条意见,经起草小组协商,全部采纳,并形成了本标准网络征求意见稿。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大豆是重要粮油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大豆相关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国内大豆生产远远达不到消费增长的需要,进而形成了大豆产品大量进口的格局,我国现在每年进口大豆占总需求的85%以上。这其中除了受制于我过耕地总面积的限制之外,大豆病虫害导致频发导致的大豆产量和品质不高是最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美国、巴西等南美国家大豆平均亩产量为230公斤,而我国大豆平均亩产量为130公斤。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大豆振兴计划,从国家战略层面上为振兴大豆产业提供了契机。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像大豆、棉花、玉米、小麦等一些大宗农产品生产,要抓紧研究部署,该扩大产量的要果断下决心,不能让人家拿住我们!这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大事!”。因此,加大大豆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振兴大豆产业,保障粮食安全,该标准的制定符合国家对农业科技需求。加强大豆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集成配套形成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形成技术规程和标准,并示范推广,可有效减少大豆病虫草害的危害机率,提高我国夏大豆单产和总体产量,同时提升大豆品质,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为我国大豆振兴计划助力。该技术规程的推广使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机械化配套使用减少操作次数,同时减少农药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提高。为了顺应秸秆还田这一新的耕作模式,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直播机械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目前已经成为黄淮海地区大豆主推的栽培模式。在新模式的推广下,如何配套并高效的防控病虫草害成为了新的科学问题。在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技术集成了以麦茬免耕覆秸播种机为基础,配套采用“一拌一封一喷”的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一拌”即选用抗病(虫)品种并进行杀菌(虫)剂拌种后利用机械播种;“一封”即在播种过程中应用麦茬免耕覆秸播种机进行一次性作业,在灭茬、播种、施用封闭除草剂后再将机械将粉碎的秸秆覆盖除草;“一喷”即在大豆初花期以后,应用农用植保无人机或高杆喷雾机进行成株期主要病虫害的高效综合防控。该技术规程的推广使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机械化配套使用减少操作次数,同时减少农药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提高。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3.1标准编制原则在编制本标准时,坚持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科学性的原则。3.1.1实用性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大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特点,规定了大豆生产上主要病虫害防控策略、防控对象和机械化配套的综合防控措施,便于不同的单位实际应用。3.1.2规范性本标准以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农业部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为准则。编写过程中,严格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组织标准的起草工作。标准文本的编排采用中国标准编写模板TCS2010版进行编排,确保标准的起草编排的规范性。3.1.3先进性生产技术规程的先进性是关系到标准推广和应用前景。在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和采纳同行专家的意见并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吸收国内外标准中的合理、适宜的内容,保证内容和条款的先进性。3.1.4科学性标准起草过程中,不仅总结了主持单位在大豆病虫害方面多年的研究成果,而且参考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进展,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平台或项目,以病害调查监测、抗病品种利用、药剂防控技术等为核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经研发和熟化,集成了与麦茬大豆机械化生产相配套、全程防控大豆主要病虫草害的“一拌一封一喷”技术模式。以确保防控方法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3.2编制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安徽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引用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GB10395.1农林机械,本标准遵循现行的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规定。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主要条款:本文件确立了麦茬夏大豆使用机械配套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并规定了大豆生产上主要病虫害防控策略、防控对象和机械化配套的综合防控措施。主要技术指标、参数:(1)病虫草害的系统性调查。通过近十几年调查、诊断,明确了不同区域夏大豆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及危害程度,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病虫草害发生类型复杂、抗病虫资源缺乏、田间防控技术不成熟是大豆生产中所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20世纪70年代起,根腐病在黑龙江垦区新发展成为大土传(及种传)病害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率高达70%~100%。由于多数地区重茬、迎茬现象长期比较普遍,在东北、黄淮海和南方等大豆产区均广泛发生,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田块则达到60%以上,甚至绝收。近年来点蜂缘蝽、甜菜夜蛾、烟粉虱等的爆发,不仅直接危害大豆植株的生长,且传播的病毒可导致“症青”等系统性症状可导致大面积大豆绝收,严重危害大豆产业的发展。(2)病害发生规律大豆根腐病菌大多通过土壤、病残体或种子传播,在苗期侵染后直接危害大豆根茎部,或在初侵染定殖以后直至大豆生长中后期才显现症状。通过对黄淮地区采集的大豆根腐病样本进行分子检测,揭示了不同时期的主要病原种类,早期主要是大豆疫霉、立枯丝核菌和尖镰孢菌等,中后期主要是拟茎点种腐病菌、木贼镰孢菌、茄腐镰孢菌、冬青丽赤壳菌等。同时发现,超过80%的发病植株中含有2种以上病原,表明田间普遍存在复合侵染。分析了黄淮和东北地区主要大豆品种(系)的种子,发现拟茎点种腐病菌、立枯丝核菌、尖镰孢菌、木贼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平头炭疽菌等病菌均可通过种子被携带传播。大豆疫霉能够以卵孢子和菌丝体存在于大豆种子的种皮、胚和子叶,表明种子带菌是大豆根腐病初侵染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防控对象上应兼具考虑卵菌和真菌等两类病原物,并注意针对苗期(为害种子和幼苗)和成熟期(病势二次发展,导致早衰)这2个关键发病时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3)种衣剂的筛选应用。2019年度,开展大豆种衣剂的室内实验,通过筛选不同种衣剂类型(表1),开展安全性评价,同时分别接种大豆终极腐霉(Pythiumultiumum)、大豆茄腐镰刀菌(Fusariumsolani)、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进行室内验证筛选。室内接种结果为35%精甲霜灵对苗子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疫霉菌和腐霉菌具有较好的防效,6.25%咯·精甲,5.2%苯醚·吡唑及8.4%苯醚·精甲·吡唑对上诉三种病原菌引起的的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田间结果表明,6.25%咯·精甲(精歌、亮盾)、5.2%苯醚·吡唑、8.4%苯醚·精甲·吡唑及5.4%苯醚+咯+精甲+吡唑悬浮种衣剂出苗率及防效均较为显著。2020年度,在前期的试验基础上,继续筛选种衣剂的防控组合,不同药剂组合对大豆出苗率、大豆秧苗素质及病害的综合防效均表现良好(表2)。表1、2019年度大豆种衣剂的试验数据处理有效成分及含量制剂用量(毫升/100公斤种子)有效成分用量(克/100公斤种子)播种后20天出苗率(%)播种30天后防效(%)播种60天后防效(%)1苯醚甲环唑(3%)401.2081.488.489.82咯菌腈(2.5%)401.0082.789.587.43精甲霜灵(35%)62.1078.392.487.84吡唑醚菌酯(25%乳油)51.2586.490.788.35咯·精甲(亮盾6.25%)402.5087.591.890.56咯·精甲(精歌6.25%)402.5088.892.591.47苯醚+吡唑(5.2%)402.0890.292.792.58苯醚+精甲+吡唑(8.4%)403.3689.593.891.99苯醚+咯+精甲+吡唑(5.425%)402.1791.892.192.810精甲+咯+嘧菌酯(11%)303.3088.691.388.411苯醚+精甲+咯+嘧菌酯(7%)302.1087.291.789.412空白对照——71.5——表2、2020年度大豆种衣剂试验数据序号处理出苗率(%)株高(cm)根长(cm)鲜重(g)发病率(%)病株率防治效果(%)折算亩产量(KG)增产率(%)1空白对照68.6736.2020.9323.1740.00137.642咯•精甲(6.25%)82.0037.1520.6326.8422.6743.33157.9312.843苯醚+吡唑(5.2%)87.3337.8121.0524.8729.3326.67163.8916.024苯醚+精甲+吡唑(8.4%)80.6736.4021.6325.579.3376.67161.5314.795噻•咯•精甲(25%)87.3334.2221.1225.8316.0060.00163.4215.786苯醚+咯+精甲(4.6%)87.6735.5221.0924.989.3376.67163.8916.027苯醚+申嗪霉素(1.6%)88.3335.5618.9724.4324.0040.00166.0317.10(4)封闭除草剂的筛选。结合黄淮海地区麦茬大豆免耕直播机械的使用,筛选封闭除草剂,以配合机械使用,进行封闭除草。初步调查及观察,双氯磺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作为封闭除草剂防控效果显著,整体除草效果优于传统的茎叶除草剂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麦茬免耕覆秸后的封闭除草效果要优于常规的旋耕后施用封闭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地区可以结合麦茬免耕覆秸播种机进行封闭除草(表3、4)。表3、封闭除草剂的筛选,处理方式为旋耕机械序号处理(旋耕)使用浓度g/亩施药方式杂草密度(株/㎡)株防效(%)鲜重(g)鲜重防效(%)1精异丙甲草胺(96%)9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6.769.775.967.62二甲戊灵(45%)30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7.366.7189.519.23二甲丙炔(38%)30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4.778.821.690.84双氯磺草胺(84%)4播后苗前土壤封闭2.090.978.966.45咪唑乙烟酸(70%)1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4.778.866.471.76咪唑乙烟酸(70%)+精异丙甲草胺(96%)10+9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797.010.795.47咪唑乙烟酸(70%)+二甲戊灵(45%)10+30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1.393.910.395.68双氯磺草胺(84%)+精异丙甲草胺(96%)4+9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797.02.399.09双氯磺草胺(84%)+二甲戊灵(45%)4+30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797.042.382.010氟吡·氟磺胺草醚(16%)200大豆V3期,茎叶处理2.090.989.162.011空白对照22.0—234.5—表4、封闭除草剂的筛选,处理方式为直播覆秸序号处理(覆秸)使用浓度g/亩施药方式杂草密度(株/㎡)株防效(%)鲜重(g)鲜重防效(%)1精异丙甲草胺(96%)9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797.31.599.22二甲戊灵(45%)30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797.32.698.63二甲丙炔(38%)30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100.00100.04双氯磺草胺(84%)4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100.00100.05咪唑乙烟酸(70%)1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797.30.499.86咪唑乙烟酸(70%)+精异丙甲草胺(96%)10+9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100.00100.07咪唑乙烟酸(70%)+二甲戊灵(45%)10+30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797.31.399.38双氯磺草胺(84%)+精异丙甲草胺(96%)4+9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100.00100.09双氯磺草胺(84%)+二甲戊灵(45%)4+300播后苗前土壤封闭0.797.32.398.810氟吡·氟磺胺草醚(16%)200大豆V3期,茎叶处理2.789.610.294.611空白对照26—188.3—(5)集成“一拌一封一喷”大豆减肥减药技术模式。近年来,以秸秆还田为主推耕作模式的改变,大豆病害不断出现新的类型,部分病害出现爆发式增长,严重危害大豆产业的发展。这其中,在黄淮海地区出现较多的常发病害主要包括,苗期的疫霉、腐霉以及白绢、立枯病等,由茄腐镰刀菌等不同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综合症,由拟茎点种腐以及茎溃疡所形成的茎枯,碳腐病,大豆红冠腐病等。针对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中出现的上述问题,项目组在病原监测基础上,通过抗病品种筛选、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的遴选,与免耕覆秸播种等机械化生产技术相结合,示范推广“一拌一封一喷”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模式。这其中,“一拌”为种衣剂拌种,使用咯·精甲悬浮种衣剂(6.25%,5ml/5.5kg/亩豆种);“一封”为封闭除草剂的使用,可选择双氯磺草胺(84%,50ml/亩)+精异丙甲草胺(96%,20ml/亩);“一喷”为初荚期的防病、防虫及增施叶面肥,选择使用高效、广谱、低残留农药,苯醚·嘧菌酯(32.5%,30ml/亩)+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40%,10/亩)+美洲星(叶面肥,50ml/亩)。麦茬免耕覆秸播种机进行灭茬、种子包衣后播种、侧方施肥、封闭除草、覆秸,实现“五位一体”的一次性操作模式,后期针对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精准用药,使用无人机进行“一喷多防”,极大地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使用次数,减少人工操作。示范区农药使用量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