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讲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_第1页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讲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_第2页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讲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_第3页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讲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_第4页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讲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1一、法令出一(皇帝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创立: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服务皇帝为基本弊端:带有独断性、随意性①君国关系②君臣关系发展:以维护皇权、原则23史料链接: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

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分别是什么意思?历朝皇帝制度是否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4“法令出一”: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

帝一人的意志。“别黑白而定一尊”: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集行政权、司5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

以对他有所制约。这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

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是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忠

辨君权与相权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官

,腐

管 ,地方制度皇帝的烦恼6二、君权与相权阅读书本第二框,联系上一节内容,梳理出汉、唐、宋、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秦朝?2、汉朝?3、唐朝?4、宋朝?78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初:汉承秦制,丞相实质是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材料一: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信为侯,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相计之”。而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

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丞相不同意,景帝也只好作罢。材料二:晁错得罪过丞相申屠嘉,申屠嘉预诛之,晁错得知后逃到景帝处寻求庇护。申

屠嘉后悔地说: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故误。材料三:丞相有权任命四百石以下的官员,有权举荐六百石到二千石高级官员。田蚡为相时举荐的官员超过了两千石的品秩。通过上述材料,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910秦朝(汉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参

议要政;设立“中朝”对抗“外朝”;11做大将军等。■君权和相权■汉武帝所用丞相三人,下狱死者

占其半,生者如田

蚡、石庆、公孙弘

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

至于讨论出兵边疆

的大事,汉武帝竟

说“田蚡不足与计

”。汉武帝如此重

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

外朝,当拜公孙贺

为相时,贺竟伏地

大哭,不受印绶。

此外,武帝还大胆

启用出身寒微的士

人做官:比如从奴

隶群众提拔了卫青姓名离任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1年2月许昌免职3年8月田蚡去世3年9月薛泽免职7年6月公孙弘去世2年4月李蔡畏罪自杀3年严青翟畏罪自杀2年10月赵周下狱死2年7月石庆去世8年3月公孙贺下狱死12年2月刘屈髦下狱腰斩2年2田千秋昭帝时死2年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汉武帝设“中朝”牵制“外朝”示意皇

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

卿中朝外朝1213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制;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执行机构中书省制令决策门下省封驳审议省审议复奏事,必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门下决策吏

工凡军国大

1、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由中书省

2、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3、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4、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部

部1415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

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行政中书门下度支盐铁户部枢密院皇帝财政军事三司宋朝:二府三司制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力162)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冗官”局面。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唐朝:三省六部制;

相权一分为三进一步分散相权)相权很大汉朝:频繁更换趋丞势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

相,设立“中朝”对君抗权“外日朝益”加相强权,一分为二其相演权变日的益削总弱趋直势?至被废除影。响?宋朝:二府三司制;影响:明朝君:主废专除制丞相制制度。走(向明太极祖端;废除相权——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17二、丞相制度1、演变: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2、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3、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18。19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秦朝:中央:

御史大夫地方:

监御史西汉:中央:御史大夫、20地方:(州)刺史御史台(宋有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提点刑狱司)明初至清末:

都察院东汉到元朝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21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这些措施有效吗?监察官对谁负责?所有官员都受监察吗?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有什么启示?22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积极:监察体制的逐渐健全,(一定程度防止官员腐败、贪脏枉法,滥用职权等,)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局限:1、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代表皇帝不代表社会)2、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巩固:下列各项具有监察官吏职权的是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厂卫特务机构A.①②③C.②③B.①②D.①②23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忠

辨选官制度官

,腐

管 ,皇帝的烦恼君权与相权监察制度2425问题解析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项制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1、容易任人唯亲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27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高的赞赏和评价。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中国古代的科举选官制度被西方学者推崇的原因是什么?科举制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世界影响实行时间西周至春秋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明清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方式官职世袭以官举士来源基层中正评定

考试选官授官依据

仕途开放局限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成为世族把持政权工具八股取士束缚思想28二、选官制度的变化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选官制度世卿世禄:西周血缘科举取士:才能隋唐魏晋

九品中正:门第军功授爵:战国军功汉朝察举征辟:孝廉特点:

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29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忠

辨君权与相权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官

,腐

管 ,地方制度皇帝的烦恼30元代的行省蒙古:东北: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贵: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3132行省受中央节制①民政——中书省②军政——枢密院③觐见制④监察制⑤互迁制2、明清沿用行省制度明代:省、府、县清代:省、道、府、县333、行省设置的意义: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朝

代秦朝汉初汉中后期唐道、州、县三级制宋路、州、县三级制元省、路、府、州、县明省(承宣布政使司)、府、县清省、道、府、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地方行政机构趋势:郡、县二级制34中央权郡力、加县二强级,制地方州权、力郡削、县弱三;级制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政治制度演进特点皇帝制度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加强对地方

管理,中央集权,地方削弱35中央制度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增“参知政事”地方制度行省制度监察体制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小结: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36小结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37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主要特点和趋势:1、君权益强,相权日衰;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小结与评价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38皇

帝从秦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39汉承秦制有变化,武帝起用布衣相;魏晋南北有三省,隋唐六部完善它;宋代皇权更加强,制约宰相有办法;参知政事分行政,三司财政约束它。元朝也设中书省,唐元中书要分开。君主专制的演进(巧记方法)巩固:“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

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正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40巩固:李斯曾说过,“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

制也”,从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①皇权至高无上②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③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④君主主宰国家政治A.①②④C.②③④B.①③④D.①②③④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41巩固: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

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②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③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个朝代影响影响深远A.①②③④C.②③④B.①②④D.①②42皇

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巩固: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ABCD43延伸: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44比较元朝行省制度与今天行政区划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适应我国疆域辽阔的特点,将各个地区统一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下。②都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不同点:①元朝的行省辖区较大;有些名称仍在使用,但大多数名称已变化。②今天的行政区划中,设立了一些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给这些地区高度自治权,这在元朝是不可能的。③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代表封建中央控制地方局势,管理地方,征发徭役,搜刮财富。而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政区划更多的是体现对地方管理和建设的职能,代表当地人民利益。教学参考45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

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

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

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46读史感悟: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皇权加强;延伸:中国古代为什么要削弱相权?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皇权与相权矛盾加剧有时也有其他原因:①②——相权削弱;4748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一)先秦:“世卿世禄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二)汉:“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汉武帝)察举 各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征辟 征召才能之士(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分为九等。中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四)隋唐至明清:科举制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其基本特点是“一切以呈文为去留”,自隋产生后,为历代所沿用,直到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历史档案——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