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提升种植效益策略分析_第1页
优化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提升种植效益策略分析_第2页
优化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提升种植效益策略分析_第3页
优化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提升种植效益策略分析_第4页
优化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提升种植效益策略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地水稻是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的发展优势,为当地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寒地水稻栽培中,要科学培育壮秧,规范实施插秧技术,加强要采取早扣棚膜、适早播种的方式培育壮秧,以促进秧苗根系健壮发育,保证秧苗返青快、分蘖早,为寒地水稻高产打下基础。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出穗齐、安全成熟、高产优质的寒地水稻品种,要求水稻品种符合当地种植积温带划分条件,为培育壮秧打下基础;寒地水稻种子需经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精度不小于99%,发芽率不小于90%,含水量不超过14.5%。2育苗前准备整地选择平坦、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的地块作为育苗地,确保秧苗根系吸收到充足养分,促进其健壮发育;选择育苗地后进行秋翻春耙,整地深度为15cm-20cm,整地过程中施入腐熟农家肥,一般为每亩施入1500kg-2000kg。准备床土置床盘土为3份旱田土+1份腐熟猪粪或腐熟草炭,均匀拌和盘土。到育苗前1周时过筛处理盘土,在盘土中混入壮秧剂,用塑料布覆盖到盘土上。在播种前20d扣上棚膜,促使苗床土壤加速化冻,起到提早稳定地温的作用。平整细碎床土,疏松床面土质,利于根系扎入床土内吸收养分;在大棚内设步道,宽为24cm左右,用红砖砌筑步道,方便育苗期管理。摆盘在播种前5d摆盘,用模具整齐摆放好秧盘,保证秧盘摆放达到横平竖直、衔接紧密的要求。在盘周边存有缝隙的地方用细土挤紧;盘内装入厚为2cm的土,保证盘内的土厚均匀;在秧盘上浇入适量水,保证浇透水,要求床土深15cm处的含水量达标,再覆盖一层草袋;采用钵盘育苗时,浇足底水后将钵体压入到床土中,播种后覆土。3种子处理晒种种子的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需通过晒种保持种子干燥,以提高种子活力、增加种皮透性和呼吸强度。晒种2d-3d,晒种时在地面上铺好苫布,将种子均匀铺在苫布上,将种子整成小垄状态,使种子均匀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起到杀菌作用。在晒种期间,经常翻动种子,避免种子混入杂物。在翻动时采用木锹,禁止采用铁锹,以免损伤种子。

盐水选种晒种5d-7d后进行盐水选种,每100kg水中投放大粒盐25kg,充分溶解盐。将种子倒入盐水中,用木棍搅动种子,促使不成熟、干瘪的种粒漂浮上来,去除漂浮物,将盐水中的饱满种子捞出,以备清洗。共清洗2遍,避免种皮上的盐分含量过大。浸种用施保克、天然芸苔素浸种,采用袋装浸种方式,装入袋内体积2/3的种子数量,切忌将种子装满袋子,保证袋内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浸种时长为5d-7d,浸种过程中翻动袋子,始终保持水层没过种子顶部不少于20cm,浸种药液温度为12℃左右。当种子颖壳表面颜色变深色且呈半透明状态时,表明种子已经浸好,捞出种子开始催芽。催芽

晾牙催芽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催芽时长为20h,催芽标准为种子破胸,整齐出芽,根芽为双山型。在寒地栽培水稻对水稻种子的抗寒性要求较高,为降低芽种表面水分,需在室内常温状态下晾芽。在晾芽时不能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晾晒,避免造成种芽灼伤。4播种当平均气温稳定在5℃时播种,一般为4月中下旬播种。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精确控制播种量,以保证种子分布均匀,不出现漏播或者重播问题。盘育苗播种量为每盘100g-125g;如果采用大棚保温钵体育苗方式,宽窄行摆栽钵体,则播种量为每公顷20kg-25kg,每钵内的催芽种为2-3粒。用过筛草籽或床土覆盖种子,厚度为0.5cm-0.7cm,以保证覆土均匀,不存在露种情况。在苗床用除草剂封闭除草,苗床用丁扑合剂10g/m2左右。也可以在床面上平铺地膜,当出苗率达到40%左右时掀掉地膜。5苗期管理温度管理大棚育苗要加强棚内温度控制,采用密封保温的方式促进秧苗健壮发育。当苗出1叶1心时,棚内温度不得高于28℃,应当适时通风炼苗;当苗出1.5-2叶时,棚内温度降至20℃-25℃,增加通风炼苗频次;在秧苗生长期间,加强夜间保温,避免出现夜间冻害。当苗出2.5-3叶时,白天揭开覆盖物,使棚内温度降至20℃左右;当遇到高温天气时,可采取遮阴措施,继续通风炼苗。水分管理播种后加强苗床水分控制,苗床上不得出现积水,以免影响正常出苗。当苗床上的床土出现干裂现象时,要及时补充水分。苗出1叶1心、2叶1心时浇水,尽量在早晚浇水,不得在中午浇水。除草

追肥当育苗期间生长出杂草时,可使用敌稗、杀草丹、千金乳油等药剂对苗床喷雾进行除草。具体用量为:苗床喷施1.5g/m2敌稗兑水50g,或者喷施0.5mL杀草丹兑水100g,或者喷施0.1mL千金乳油兑水50g。当秧苗长至2.5叶期时追肥,喷入惠满丰液肥,并在秧苗移栽前喷浇生物菌肥,用量为每m2苗床喷入150g,以促使水稻插秧后提早返青分蘖。6苗期病害防治恶苗病防治病秧苗初期时的植株细弱,叶距增大,叶片发黄。后期,病苗底部茎秆不圆,出现徒长趋势,影响壮苗培育。具体防治方法为:①精选成熟度高的种子,播种前用药剂处理种子。有效预防恶苗病的药剂为咪鲜胺乳油,使用方法为20%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浸种2d。②育苗期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将病株带离育苗地集中烧毁,阻断病菌传播。立枯病防治幼苗出苗时感染立枯病病菌后会出现幼芽扭曲、腐烂现象,种芽基部有霉层;当秧苗长至2叶期时感染病菌会引发茎基腐烂,易折断。具体防治方法为:①选择偏酸性的肥沃土壤作为育苗床土,pH值在5-6范围,以有效预防苗期立枯病。对床土消毒,消毒剂采用30%甲霜·恶霉灵,苗床用量为1mL/m2兑水后喷雾。②对发病初期的秧苗采用瑞苗清喷雾防治。如果秧苗立枯病较为严重,可喷施立枯一次净、福美双等药剂进行防治。稻瘟病防治在育苗期间如果出现氮肥使用过量、通风次数少或棚内温度高等情况,则会增加发生苗瘟病害的几率,严重影响水稻壮苗培育。具体防治方法如下:①播种前拌种消毒,消除病菌。②在育苗期间科学通风炼苗,防止秧苗徒长。③在发病时向苗床喷施稻瘟灵药剂,每亩苗床喷施40%稻瘟灵兑水100mL。7收获稻田内有95%的水稻颖壳变黄时即可收获,采用水稻收割机作业。收获后进行整地,结合采用翻耕与深松方式,在翻地过程中喷入恶霉灵、多菌灵等药剂消灭病菌,避免病菌越冬传播病害。综上所述,寒地水稻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