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青海旅游业开展中的品牌策略研究专业:市场营销摘要文章通过对青海旅游业品牌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青海旅游业应该在充分认识自身旅游品牌开展存在的品牌意识薄弱,旅游品牌根底不牢固,品牌的打造与宣传力度缺乏,品牌定位不准确等问题的根底上。从品牌的理念入手,了解青海旅游业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旅游业的需求特点及青海旅游业未来开展趋势,从旅游产品品牌和旅游企业品牌两个角度针对产品的质量、特色、文化内涵、可持续开展和企业的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延伸等具体方面寻求改良的措施,实现青海旅游业品牌化。从而更大的发挥旅游业的先导产业性,扩大青海知名度、提高开放度,带动青海经济的开展以及第三产业的开展,推动第一、二产业的优化革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关键词:青海,旅游业,品牌,策略
Title:QinghaitourismdevelopmentofbrandstrategystudyMajor:MarketingName:MaFuyuanSignature:Supervisor:GongMinliSignature:AbstractBasedontheQinghaitourismbrandinthedevelopment,Qinghaithatthetourismindustryshouldfullyrecognizetheirowntourismbranddevelopmentforthefoundation.FromtheconceptofbrandstarttoaddressthedevelopmentoftourisminQinghaibrandawareness,andthetourisminfrastructureisnotstrongbrands,BrandKeywords:Qinghai,tourism,branding,strategy
目录TOC\o"1-4"\h\z\u摘要 11绪论 52品牌策略的根本理念 62.1品牌的涵义 62.2品牌策略的根本内容 72.2.1品牌负责人决策 72.2.2品牌质量策略 72.2.3家族品牌策略 72.2.4品牌扩展策略 82.2.5多品牌策略 82.2.6品牌归属战略 83青海旅游业开展的概况及主要问题 103.1开展青海旅游业在青海国民经济中的价值分析 103.1.1社会价值 103.1.2经济价值 103.2青海旅游业开展根本现状 113.3旅游资源〔产品〕现状概述 133.3.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133.3.2人文旅游资源 133.4旅游企业现状概述 153.5青海旅游业开展的主要问题 163.5.1品牌意识淡薄 163.5.2旅游品牌根底不牢固 173.5.3品牌定位不准确 173.5.4旅游品牌的打造与宣传力度缺乏 173.5.5旅游品牌创立缺乏管理体制 173.5.6旅游根底设施滞后,影响品牌开展 183.5.7旅游产品品牌结构单一 184青海旅游业开展中的品牌策略 194.1.旅游产品品牌策略 194.1.1.确保产品质量,树立旅游产品品牌 194.1.2发挥特色优势,打造精品品牌 194.1.3强化文化内涵,加强品牌竞争 204.1.4旅游产品品牌延伸 204.2旅游企业品牌策略 214.2.1旅游企业品牌定位 214.2.2旅游企业品牌形象塑造 214.2.3旅游企业品牌延伸 224.2.4旅游产品品牌与旅游企业品牌策略的统一 225结论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
1绪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因投入产出率高,效益好,被誉为“朝阳产业〞、“无烟工业〞。旅游业的实行品牌不仅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民族风情的保护与开发而且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开展,推动第一、二产业的优化革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青海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青海旅游资源具有世界、地区垄断性、独特性优势,很多旅游资源不可复制,而且其价值可在对其内涵的不断挖掘中得到提升。青海省的开展离不开第三产业,而旅游业在青海省第三产业的开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比重,旅游业已定义为青海未来开展的龙头产业;加强旅游品牌对开展青海旅游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旅游品牌有利于促进青海传统文化、名胜古迹和民族风情的保护和开发,使濒临灭绝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管理和维修,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可以提高知名度并提升竞争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从而推动青海经济的开展。青海开展旅游业品牌具有现实的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根据青海旅游业的开展现状,分析了青海旅游业的开展环境。发现青海旅游业存在着品牌意识淡薄、品牌定位不准确、品牌宣传力度缺乏、投资总量缺乏,旅游根底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只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忽略了旅游品牌的打造与宣传等问题。提出了旅游产品品牌化策略和旅游企业品牌化策略,解决了青海旅游开展中旅游形象不突出、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了旅游企业品牌形象不鲜明等问题,带动了青海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剧烈,人们逐渐意识到品牌对企业的巨大影响,拥有市场比拥有企业更为重要,而占领市场的唯一途经便是拥有主导市场的品牌,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市场。旅游资源是青海的比较优势资源,无论从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不可逾越的限制因素,旅游资源是青海最丰富、最容易开发和最能见到成效的资源。也是最具有开发价值和市场价值的高附加值资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青藏铁路的开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更快的促进青海的旅游资源优势更快的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然而旅游业由于投资总量缺乏,旅游根底设施建设滞后,长期的品牌意识淡薄,对旅游品牌经营的重要性认识缺乏,只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忽略了旅游品牌的打造与宣传等原因。使得青海旅游业的开展缓慢,旅游创汇收入不够,没有自己的特色旅游品牌。因此青海旅游业的开展要注重品牌的建设,从解决青海旅游业的品牌问题来改变青海旅游业开展存在的问题。实现旅游经济和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从资源要素竞争战略转向品牌经营竞争战略,在挖掘资源潜力的根底上,高起点,高水平,高品位的开发并创造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质量上乘,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为实现青海旅游业的快速开展奠定根底。2品牌策略的根本理念2.1品牌的涵义品牌是用识别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效劳,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效劳相区分的商业名称及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是它们的组合所构成。品牌不同于招牌,招牌是工厂、商店的名称。企业都应当有名称,但一个企业只能用一个名称;品牌那么是保证商品质量的标志,一个企业的产品可以用一个品牌,也可以用假设干个品牌。品牌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品牌名称是品牌中可以用语言称呼的局部,也称为“品名〞,如“牡丹〞青海“夏都〞等;品牌标志是品牌中易于识别和记忆,但无法以口语称呼的局部,包括符号、特殊颜色、图案等,也称为“品标〞,如可口可乐红底白字的包装,波浪形的手写文字。品牌实质上代表着卖者对交付给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效劳的一贯性承诺,其品牌的整体含义可分为:属性。品牌代表着特定的商品属性。例如“海尔〞表现的质量可靠、效劳上乘,“一流的产品完善的效劳〞奠定了海尔中国家电第一品牌的成功根底,并且以良好的产品属性带动了企业品牌化的进程。利益。品牌不止意味着一整套属性,因为顾客买的不是属性,而是利益,属性需要转化为功能性或情感性的利益。耐久的属性可转化为功能性利益:“多年内我不需要再买新车。〞昂贵的属性可转化为情感性利益:“这辆车使我感觉到自己很重要并受人尊重。〞制作精良的属性可转化为功能性和情感性利益:“发生意外时我很平安。〞价值。品牌表达了生产者的某些价值感。如:奔驰牌代表着高绩效、平安、声望等。营销人员必须分辨出对这些价值感兴趣的购置者群体。个性。品牌也反映一定的个性。如果晶牌是一个人、动物和物体的名字,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品牌个性联想。奔驰(梅塞德斯)可能会让人想到一位严谨的老板、一头猛狮或一座庄严质朴的宫殿。用户。品牌暗示了购置或使用产品的消费者类型。当人们看到一位20来岁的女秘书开着一辆奔驰时可能会感到惊讶,如果开车的是一位中年有成就的企业家或者高级经理,将让人觉得人与车的形象更协调。旅游也是品牌,是无形产品。具体来说旅游品牌是指给旅游者带来的独特的精神享受的一种利益承诺,它建立在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性之上,与具体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产品相关群体关联。同其他产品的品牌一样,旅游品牌也表现为旅游品牌名称、旅游品牌标志、旅游品牌商标,因此商标也同样需要经过法定的注册手续才能取得相应的商标专有权。目前青海旅游业开展可以从旅游资源〔产品〕、旅游企业等两方面实现品牌化。2.2品牌策略的根本内容产品品牌化向企业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决策问题,正确的品牌决策能使自己的产品在众多的竞争对手面前脱颖而出,被消费者选择和接受,从而获得平均利润或者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2.2.1品牌负责人决策企业决定为其产品确定品牌后,就要为其产品选择品牌负责人,企业可有三种选择:1.企业可以决定使用自己的品牌,这种品牌叫做企业品牌、生产者品牌、全国性品牌。2.企业还可以决定将其产品大批量地卖给中间商,中间商再用自己的品牌将货物转卖出去,这种品牌叫做中间商品牌、私人品牌。3.企业还可以决定有些产品用自己的品牌,有些产品用中间商品牌。2.2.2品牌质量策略企业做品牌决策时,还必须决定其品牌的质量水平,以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所谓品牌质量,是指反映产品耐用性、可靠性、精确性等价值属性的一个综合尺度。企业在这进行品牌质量决策时可分三步走:1.决定其品牌的最初质量水平——低质量、一般质量、高质量、优质量。一般来讲,企业的赢利能力、投资收益率会随着品牌质量的提高而提高,但是不会直线上升。优质产品会使投资收益率得到有限的提高,而低质量品牌却会使企业投资收益率大大降低。因此,企业应当提供高质量品牌。2.企业决定其品牌的最初质量水平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要决定如何管理其品牌质量。在个方面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提高品牌质量,以提高收益和市场占有率;保持品牌质量;逐步降低品牌质量。2.2.3家族品牌策略企业是否决定其大局部或全部产品都使用自己的品牌名称,还是决定其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还是统一使用一个或几个品牌名称,这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假设干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决策:1.个别品牌名称。即企业决定其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企业采取个别品牌名称决策的主要好处是:企业的整个声誉不至于受其中某个产品声誉的影响。例如,如果某企业的某种产品失败了,不致给这家企业的脸上抹黑;某企业原来一向生产某种高档产品,后来推出较抵挡的产品,如果这种新产品使用新的品牌名称,这样也不会影响这家企业的名牌产品的声誉。2.统一品牌名称。即企业决定其所有的产品统一使用一个品牌名称。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所有的产品都统一使用“GE〞这个品牌名称。企业采取统一品牌名称决策的主要好处是:企业宣传介绍新产品的费用开支较低,如果企业的名声好,其产品必然畅销。3.各大类产品单独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这是因为:第一,企业生产或销售许多不同类的产品,如果都统一使用一个品牌名称,这些不同类型的产品就容易相混淆。第二,有些企业虽然生产或销售同一类型的产品,但是,为了区别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往往也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4.企业名称与个别品牌名称并用。即企业决定其各种不同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而且,各种产品的品牌名称前面还冠以企业名称。美国凯洛格公司就采取这种策略,推出“凯洛格米饼〞、“凯洛格葡萄干〞。企业采取这种决策的主要好处是在各种不同新产品的品牌名称前冠以企业名称,可以使新产品合法化,能够享受企业的信誉,而各种不同的新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又可以使各种不同的新产品有不同的特色。2.2.4品牌扩展策略品牌扩展决策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名称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包括推出新的包装规格、香味和式样等。例如,美国桂格麦片公司成功地推出桂格超脆麦片之后,又利用这个品牌及其图样特征,推出雪糕、运动装等新产品。显然,如果不利用桂格超脆麦片这个成功的品牌名称,这些新产品就不能很快地打入市场。企业采用这种决策,可以节省宣传介绍新产品的费用,使新产品能迅速、顺利地打入市场。2.2.5多品牌策略 所谓多品牌决策,是指企业决定同时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竞争的品牌。这种决策是宝洁公司首创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该公司的潮水牌洗涤剂畅销,1950年公司又推出快乐牌洗涤剂。快乐牌虽然抢了潮水牌的一些生意,但是两种品牌的销售总额却大于只经营潮水一个品牌的销售额。现在宝洁公司生产8种不同品牌的洗涤剂。由于宝洁公司这种决策很成功,因此许多企业步宝洁的后尘,也采取多品牌决策。2.2.6品牌归属战略企业确定使用品牌后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战略:其一,生产者使用自己的品牌,这种品牌叫做生产者品牌或企业品牌;其二,生产者将其产品大量的卖给中间商,中间商再用自己的品牌将产品转卖出去,这种品牌叫做中间商品牌;其三,生产者将局部产品使用自己的品牌,而另一局部产品那么使用中间商品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品牌和中间商品牌之间展开剧烈竞争,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战。过去产品的设计、质量水平、特色等均取决于制造者,加之市场供求关系对生产企业的压力表现为较为间接,所以,品牌几乎被生产者和制造者所有。可以说品牌是由制造商设计的制造标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品牌的作用日渐为人们所重视,中间商对品牌的拥有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中间商品牌呈明显的增长之势。
3青海旅游业开展的概况及主要问题3.1开展青海旅游业在青海国民经济中的价值分析3.1.1社会价值旅游业的品牌化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民族风情的保护与开发。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青藏高原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民族艺术、民族工艺、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节日庆典活动,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青海旅游业得以向深层次斗争的重要依托。开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青海传统文化、名胜古迹和民族风情的保护和开发,使濒临灭绝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管理和维修,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从而推动青海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青海旅游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展,客观上需要大量的导游、管理、外语、法律等专业效劳人员及较多的餐饮、交通等效劳行业的从业人员,这样目前的效劳人员队伍就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开展的需求;同时客观上还需要更多的经过专业训练的中高级人才和通过岗位培训的、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进入旅游业,从而形成一支多层次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从业人员和相关效劳行业人员队伍,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展形成良好的人员储藏。很明显,旅游业的开展增加了就业时机,缓解了就业压力。3.1.2经济价值旅游业与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开展,这早已为世界各国的开展历程所证明。同时旅游业作为一个窗口,在促进对外开放,推动国际经贸合作与交流具有明显的先导作用。近年来,青海省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筹划了郁金香文化节、“环湖赛〞、以青海“江河之源、花儿故土〞为主题的“河湟文化旅游〞、“青海湖文化旅游〞、“江河源文化旅游〞、“昆仑文化旅游〞等一批有特色的旅游活动,推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开展。在以上旅游活动期间,通过积极推动经贸洽谈,签订了一系列的合同工程,引进了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同时也将青海省的优势产品推向了国际市场。通过图1-1可以看出青海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高度高的先导产业,是扩大知名度、提高开放度的形象产业,是经济后进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富民产业,旅游业的特殊功能可以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开展,推动第一、二产业的优化革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青海省GDP总量的开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开展,旅游业的开展对于青海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有积极的意义。表1-1是青海2001年—2024年青海旅游收入在青海GDP中所占的比重从中可以看出旅游业在青海省第三产业的开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比重,旅游业已定义为青海未来开展的龙头产业;开展旅游业,对于带动第三产业乃至青海省整个GDP的增长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海是全国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的开展既能保护青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能为青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契机。图1-1青海第三产业比重〔图中数据来源于青海省统计局.2024〕表1-12001—2024青海省旅游总收入与GDP年份青海GDP〔亿元〕同比增长(扣除物价因素)〔%〕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2001298.011.713.2525.64.42024341.1412.115.0013.24.42024396.611.914.63-2.53.72024466.112.320.2038.14.32024543.312.225.7327.44.7202469345.3〔图中数据来源于青海旅游局.2024〕3.2青海旅游业开展根本现状青海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表达在类型多,无论是以功能分还是以内在属性、外部特征及构成要素分,各类旅游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数量大,可开发利用的旅游景点达400余处;价值高,仅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寺院就有20余处;潜力大,大局部处在待开发状态。青海省一半的区域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关系全国大局部地区和中南半岛各国利益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中国首位鸟类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中国高原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中国特有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隆宝滩国家自然保护区;有高原上的“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孟达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在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以山岳景观、湖泊/水库、风景林和其他自然景观景型占较大的优势。有脊椎动物466种,其中兽类103种,占全国的六分之一,鸟类292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两栖爬行类16种,鱼类5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2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50种,青藏特有52种;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有38种;属于中日保护留鸟协定的有50种;属于中澳保护留鸟协定的有24种。有塔尔寺、霍坛寺、西海郡古城、马场垣遗址、热水吐善古墓群及隆务寺等6处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226处以及省级森林公园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以及省级森林公园10处。青海以其悠久的民族文化、奇特的民族风情和多彩的自然风光,为青海旅游业依托资源优势,创立旅游品牌提供了优越的前提条件。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1996年至2024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500多万人次,国内旅游收人超过40亿元,外汇收人超过3000万美元。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开展,青海旅游收入和就业率的明显增加。〔见表2-1〕表2-11996-2024年青海省旅游情况年份旅游总收入(亿元)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国内游客(万人次)外汇收入(万美元)入境游客(万人次)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人)19964.54.291502051—19973.93.631502701.2300019983.573.291602761.65000199943.6516039328000200010.559.88317.77403.2612000200113.2512.443709023.971600020241514.14189984.3519000202414.6314.25394.3472.921.7722000202420.2019.47509.209122.8925000202425.7324.8463311023.5228000202435.6934.63810.341325.14.2231000〔表中数据来源于青海旅游局.2024〕但青海地处于西部中心地缘,被甘肃、四川、宁夏、陕西、西藏、新疆等旅游较兴旺的省份所包围,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制约,无论在开发层次还是在开展水平上都与其他省区存在很大差距,开展品牌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缺乏;旅游业的管理体制不顺;开发利用程度低,只停在游览观光的低层次,旅游产品的开发根本未涉足;缺少旅游业的专业人才等等这些问题对青海创立旅游品牌起到了一定的阻碍。3.3旅游资源现状概述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江河源头、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其旅游资源可以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来概述。3.3.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青海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首先在于自然、生态方面。1.神奇绝伦的“极地〞景观。青海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境内雪山连绵、巨峰高耸,如被藏族群众奉为“神山〞的阿尼玛卿峰、格拉丹东峰、错日尕那么峰、玉珠峰、唐古拉山、新青峰、马阑山、湖辟等青藏高原以其地势高峻号称“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充满着神奇的诱惑力,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向往之地。占青海全省面积一半的青南高原平均海拔5500米,山岭多在6000一7000米,冰峰林立、雪山广布,“极地〞风光典型。青海高原呈现出的天之广阔、地之博大、山之浑厚、水之清澈的景象正是内地游客、现代都市人们无法感受到的2.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青海虽然地处世界屋脊,但地形地貌多种多样,既有草原、雪山、森林、瀚摸,又有江河、湖泊、高原、盆地、长江、黄河、青海湖、昆仑山……。风光千姿百态,奇观不胜枚举。尤其是三江源、昆仑山等地,生态意义、景观价值及文化内涵等均无与伦比。青海境内有许多自然风光优美、人迹罕至的地方,纯属真正的原始粗暴的大自然之美,是满足人们重返大自然愿望的理想之地。其中青海湖区、三江源区、柴达木区、祁连山区、可可西里无人区、昆仑山等是省内进一步开展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的重要区域。但是仅原汁原味的高原生态资源还不能满足人们旅游的需求,还应下功夫挖掘人文内涵,赋于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源远流长的文化轨迹,形成山水以历史文化增添名气、历史文化以山水又得到传播的互补关系,以提高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使游客在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中感受历史、了解历史。这应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主攻方向。3.3.2人文旅游资源青海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是中国西部多个民族的共同家园,河徨地区又是黄河上游古代农耕丈化一个重要的发祥地,人文资源亦十分丰富。通过横向区际比较,青海人文旅游比较优势显而易见。1.民族旅游资源(l)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青海高原生活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众多民族,虽然有些民族、文化与周边省区趋同,且特色不及对方,但青海自有其比较优势,即作为多民族生息之地,民族文化多种多样,交融荟萃,青海各民族的节日文化中包含有生活习俗、衣饰、饮食、居住、婚庆、娱乐、礼仪等丰富多采的内容。许多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多源自于宗教信仰,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以青海湖地区和青南地区蒙藏等民族为主要参加群体的“赛马会〞、“那达慕〞以及民间“祭海〞、“转湖〞、“祭俄博〞、“祭山〞、“转山〞等,广阔穆斯林每年举行的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等。有特色的民族村落、庭院等都是真实的建筑,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中有着独特的价值,青海各民族还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歌、宴席曲、祝赞词、洒曲等音乐文化和口传文学,如广泛传唱于藏区的?格萨尔王?和蒙古族中的?格斯尔故事?,以诗句之长闻名于世。藏戏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的综合艺术,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安多藏戏主要流行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循化县藏族地区等。演员队伍也很庞大,除了以演藏戏为主的黄南州文工团外,各地区还有群众和寺院的业余藏戏团、队组织。故青海人文旅游应首先突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相得益彰的整体效应,可考虑在西宁等地建造多民族风情园、微缩景区等,以荟萃精华、突出优势。(2)某些独特的民族风情。有些民族是青海独有或以此为主要聚居区的,如土族、撒拉族,分别聚居于青海东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独特迷人的民族风情,加之森林、高山、湖泊、河流等绮丽景观,构成了荣耀夺目的旅游资源。青海天然草场辽阔,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藏族牧民居住的“帐房〞、蒙古族牧民居住的“蒙古包〞是一种古老的住居形式,其中的布局、设施等均有很多讲究。在青南的玉树、果洛等地,农牧兼营的藏族群众居住的多为石砌二层或局部三层楼房,外墙用块石或片石砌筑,粗暴稳固、形似碉堡;许多独立的碉楼形成一个个村落上下错落、别有特色。游客可以从中领略草原风情,体验浓郁的少数民族习俗风情。民族风情旅游要向纵深推进,形成系列产品,创造精品。2.颇具特色的现代景观,特殊的开展历程,使青海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现代人文景观,如高原古城西宁、戈壁新城格尔木、海北“原子城〞、诸多沙漠石油基地、多巴高原体育训练中心,以及龙羊峡、李家峡的大坝电站、高峡平湖,等等.也成为颇具旅游价值的珍贵资源。应创造性展开促销,使旅游产品开发与这些城镇、工程建设相互促进。3.名胜古迹旅游资源。数千年的文明史,尤其是各民族相互交融和非凡创造,在青海大地上留下了众多文化古迹和宗教胜地,塔尔寺、瞿坛寺、都兰古墓、柳湾遗址等众多景点,星罗棋布,虽历尽沧桑,然风韵未减,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旅游资源。应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旅游业不断开掘其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1〕宗教胜地。以塔尔寺、隆务寺、瞿坛寺等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旅游资源。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建筑规模宏大、华美堂皇。寺内的绘画、堆绣、酥油花世称“艺术三绝〞。隆务寺位于黄南州同仁县,相传始建于元代,为汉藏合壁式建筑,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藏有“唐卡〞、壁画等珍贵文物。被誉为“小故宫〞的明代宫庭式建筑乐都县瞿昙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标准的藏传佛教佛塔建筑玉树州藏娘佛塔及所属的桑周寺也是寺院建筑中的艺术珍品。以东关清真寺、街子清真大寺等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旅游资源。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闻名遐迩的西北名寺,是西宁地区穆斯林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筑雄伟、蔚为壮观。街子清真大寺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骆驼泉旁,建筑风格独特、庄严肃穆,当地留传的有关撒拉族历史的古老传说更使该寺具有神奇色彩。此外,洪水泉清真寺、清水清真寺、张尕清真寺等也有一定影响。以北禅寺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旅游。北禅寺又称北山土楼观,位于西宁市北山,东汉时建,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原为佛教寺院,后变为道教寺观。道教寺观较著名的还有湟中南朔山、乐都老爷山、大通元朔山、互助五峰寺等。昆仑山中段的玉虚峰脚下俗称是中华道教发祥地的昆仑主道场,又称昆仑道教圣地,相传是封神榜中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每年都有台湾同胞及东南亚香客不远万里专程到此朝拜、寻根问祖。〔2〕文化古迹。以乐都柳湾遗址为代表的彩陶文化。乐都柳湾遗址是了解和研究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社会文化的重要景点。柳湾遗址尤被誉为“彩陶土国〞。许多彩陶制作精美、华美堂皇,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除柳湾之外,青海境内还有大通上孙家寨、民和核桃庄、民和阳山、民和喇家遗址、同德宗日遗址等一大批新石器时代及汉、魏、晋、唐代墓葬群和古文化遗址,已出土了连臂舞蹈纹彩陶盆、双人抬物彩陶盆、中国最大的石磐等一批令世界瞩目的精品佳作。这些将成为青海旅游业中极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景点。以都兰吐蕃古墓群为代表的吐谷浑文化,都兰吐蕃古墓群反映了一个失去的古代土国吐谷浑的文化。这些大大增加旅游业中文化的内涵。3.4旅游企业现状概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开展,旅游企业一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局部。青海现有旅行社131家,其中国际的有16家,具有出境资质的国际旅行社有5家,如“青海旅游总公司〞“青海省中国国际旅行社〞“青海省中国青年旅行社〞“中国夏都国际旅行社〞等;国内旅行社115家。〔如表3-1〕表3-12024年旅行社根本信息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备注户数〔家〕16115有出境资质的国际旅行社5家合计16115—青海接待旅客的酒店、旅店现有98家,其中四星级宾馆七家〔青海宾馆、西宁大厦、建银宾馆、盐湖酒店、中发圆饭店、胜利宾馆〕,还有三星级宾馆31家,二星级宾馆54家,一星级宾馆6家。在旅游淡季房屋出租率为33.6%,而旅游旺季时房屋出租率为52.9%。〔如表3-2与表3-3〕表3-22024年星级饭店根本信息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合计户数〔家〕731546102客房数〔间〕732364131301967699床位数〔张〕13567054631540515130从业人数(人)1321493726001989056表2-32024年青海宾馆住宿根本情况单位数〔户〕客房总数〔间〕合计星级饭店社会(个体)宾馆合计星级饭店社会(个体)宾馆147696138029528854620982床位总数〔张〕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合计星级饭店社会(个体)宾馆全年淡季旺季61019170674395245.233.652.9〔表中数据来源于青海旅游局.2024〕从表3-1、表3-2和表3-3可以看出青海已经有了一批旅行社和酒店为青海实现旅游品牌提供了依据,但相比之下青海旅游企业还是较少,而且知名度底、效劳内容、延伸度差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青海旅游企业的开展。旅游企业要在不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品牌问题,才能实现以旅游带动经济。3.5青海旅游业开展的主要问题3.5.1品牌意识淡薄随着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剧烈,青海许多地区虽已认识到了旅游产品营销的重要性,而且旅游产品的品牌意识也开始觉醒,但大多都是从促销的层面认识“信息传播〞和进行“形象打造〞的,着重点是短期直接的营销效果,很少真正从“品牌经营〞的角度认识品牌打造的战略意义。青海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品牌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开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开展模式,未能建立自己的品牌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开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开展速度缓慢、根底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本钱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开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开展过程中,由于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的存在,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仅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开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开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3.5.2旅游品牌根底不牢固目前,青海所拥有的只是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打造出的局部旅游品牌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还不是太高,尚未形成对旅游者有持久吸引力的旅游品牌,青海旅游业可持续开展的势头并不乐观。青海省旅游业起步晚,规模小,很多旅游企业都是个体私营旅游企业,大都按传统的小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为主,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由于青海省的人文自然景观离市区较远,招聘城市文化素质较高的效劳人员较难又不实惠,所以大多数效劳人员是从农村招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再加上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致使旅游业效劳意识、效劳质量不到位,致使旅游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旅游业品牌化的开展。3.5.3品牌定位不准确品牌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形象,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与竞争性,需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因而要准确的进行品牌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个性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青海许多地区的旅游产品存在着重复建设,盲目模仿的现象,没有真正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创造个性鲜明的旅游品牌。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品位不高,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青海省现有旅游景区建设缺乏创意,加之配套效劳工程不全,游乐工程少,留不住客人。游客的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这是青海省旅游收入低,长期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如青海湖、鸟岛等旅游工程单调,游乐工程少,效劳水平不高,旅客长途跋涉到那里,逗留时间却很短。还有许多商品是从外地买来的,没有本地区特色,而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也因科技含量低、档次差而缺乏艺术性的收藏性,无法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致使旅游业整体效益受到影响。3.5.4旅游品牌的打造与宣传力度缺乏许多地区不惜消耗巨资用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却忽略了旅游品牌的打造及品牌的宣传推广。局部地区未能对旅游品牌的经营进行科学规划,品牌的推广活动也存在着随意性和临时性,没有长远打算,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旅游企业在对旅游品牌的宣传上并没有做到强有力,旅游局、旅行社、酒店等并没有发挥自己的宣传职能。旅游宣传是旅游推销的先导,是旅游业的“开路先锋〞。在当代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争夺客源的剧烈斗争中,有效地对外进行旅游宣传,不仅可以招徕游客,推销旅游产品还可以更好的树立青海整体形象。青海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尽管己有一定的开展,但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占的比重微乎其微。因此,加强旅游宣传史是刻不容缓。青海在旅游宣传方而重点不够突出、覆盖而小、深度不够,应当更大程度的加强品牌的打造与宣传。3.5.5旅游品牌创立缺乏管理体制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1.在企业制度方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仍有待确立。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鼓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开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成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2.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方案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政府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导致决策失误;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标准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3.5.6旅游根底设施滞后,影响品牌开展由于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根底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根底设施根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根底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于政府,投资缺乏已成为制约旅游业开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3.5.7旅游产品品牌结构单一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处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缺乏,甚至连在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它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那么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青海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即使在观光旅游产品中也存在大量的重复现象,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剧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缺乏的劣势所抵消。
4青海旅游业开展中的品牌策略青海旅游业的品牌化,必须从品牌的概念入手,结合旅游者的需求倾向及旅游业的自身特点和开展趋势,从旅游产品品牌和旅游企业品牌两个角度及产品的质量、特色、文化内涵、可持续开展和企业的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延伸等具体方面加以认识,从而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开展。对旅游业品牌经营进行分析,才能探讨出旅游业品牌经营的必要性、策略和开展方向。因此,创造旅游品牌创立可以通过创造旅游产品品牌和旅游企业品牌来实现。随着中国加人WTO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剧烈,青海省旅游业的开展应站在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深人寻求旅游品牌的开展。4.1.旅游产品品牌策略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产业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青海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开展旅游产品品牌创造了优越的条件。4.1.1.确保产品质量,树立旅游产品品牌旅游产品是指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物品和效劳的总和,通常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纪念品和旅游效劳等,树立旅游产品品牌就要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包括旅游景点、旅游设施等硬件产品的质量,还有旅游效劳等软件产品的质量都影响消费者对旅游品牌的评价。要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就必须从景点、设施和效劳等方面来考虑。青海旅游业看,就是要改善设施,优化效劳,同时保持较低的价位。如加快省内河黄地区、环湖区和柴达木区等不同旅游区的建设,完善旅游景点及交通、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拓宽旅游种类,丰富旅游产品,以市场机制促进效劳质量不断提高,以优质效劳、低廉本钱和优惠价格赢得游客。青海省旅游产品真正对旅游者构成直接吸引力的是独有的高原资源和文化特色以及舒适的夏季气候,自然资源受到季节的严重限制,这就使得在旅游旺季时,旅游产品严重供不应求,容易发生某一组成局部与产品的统一质量标准相脱节的情况,此时就应高度重视到旅游产品的各个环节,保证旅游产品的整体质量,防止因小失大。又因为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使效劳质量在创立旅游产品品牌的地位上上升了一个高度,成为创立旅游产品品牌的核心问题。而效劳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上下,因此,对旅游人力资源严格把关,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效劳品质,是旅游业创品牌不容无视的课题。提高效劳人员和游客的关系,建立良性的互动、参与、个性化效劳,是吸引,留住游客,让游客满意的关键4.1.2发挥特色优势,打造精品品牌青海旅游资源大多保存着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充满新奇感、神秘感、粗暴感和原始感,恢弘博大,高旷险雄,历史悠久,丰富深邃是青海旅游的根本特色,是开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朝拜和民俗采风的理想胜地。青海旅游业可以发挥以上特色优势,打造精品品牌以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青海近年来大力开发“中国夏都〞品牌,青海旅游业的开展就应该把青海湖、塔尔寺、可可西里、土族风情等各种特色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特色旅游产品。依托西宁曹家堡机场、兰新铁路、青藏铁路,正在建设中的西宁—兰州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14国道等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网络。以西宁为中心,重点建设互助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青海湖鸟岛游览渡假旅游区;循化孟达天池旅游区;坎布拉地质森林公园旅游区;玉树三江源头探险旅游区;可可西里野生动物旅游区;开通西起湟中———湟源———都兰———格尔木,南至倒淌河、温泉、巴彦喀拉山,东至互助、平安、乐都、民和的东西主干旅游线,以西宁为中心,把互助土族之乡、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塔尔寺、青海湖、贵德旅游渡假区、孟达天池、日月山等著名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全省旅游的骨架网络。凭借上述旅游网络,青海可着重推出观光与特种专项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产品:青藏高原古风游,江河源头探索游,土族之想采风游,藏族风俗游,青海湖鸟岛游,寺庙佛教游,冰川探险游,地质森林公园游,治沙生态绿洲游,文成公主西行线路游,可可西里考察观看动物游。要善于把上述工程优化组合筹划包括成假设干个旅游精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推出富有震撼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品牌旅游产品。4.1.3强化文化内涵,加强品牌竞争旅游产品品牌应注重其应有的文化内涵。旅游产品是一个特殊的产品,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同一线路产品其文化含量注入多与少就形成产品层次的上下之别。从竞争的角度看,第一层次的竞争也是最原始、最普遍的竞争手段,就是价格竞争;第二层次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第三层次是文化竞争,也可以说是最高质量的竞争。创立旅游产品品牌,就必须注重文化内涵的加深,让品牌产品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进行文化竞争。我们应建立以各民族节日为载体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的展演体系,以增添青海旅游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建立土族文化保护村、撒拉族庭院旅游点等工程,既可开展村落旅游事业,又能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保存一个村生态旅游,游客可以参观果园、水产养殖园、名花异草等植物资源等,参与农趣活动,并与村寨文化,各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增加旅游的兴致。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可以成为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成为对外参观、接待国内外游客的场所开发民族服饰文化既可以增加旅游景点的民族色彩,也可以从中开发旅游商品,增加经济效益。4.1.4旅游产品品牌延伸旅游产品品牌延伸就要产品的不段创新,要改变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工程,向多元化的度假型、商务型、疗养型、会展型旅游工程靠拢;想方法延伸旅游效劳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运用综合型旅游效劳工程吸引游客多逗留、多消费;从市场导向的原那么出发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游客需求。青海旅游产品可以从三个进行延伸:以高原地貌和湖光山色为主的观光型旅游产品,藏传佛教、昆仑道教和伊斯兰教为主的文化型旅游产品,自娱自乐的农家乐、牧家乐和高原探险为主的参与互动型旅游核心效劳产品;以酒店、交通、餐饮、购物、娱乐为主的延伸效劳产品;以宣传、咨询为主的便民效劳产品。加强旅游产品组合包括观光、度假、商务、购物、宗教在内的全线全而组合,也有专业性的体育、生物考察、地质考察、高原探险、摄影等组合和专项性的绘画、武术、书法、戏剧、烹饪等旅游组合。青海旅游业要以高原特色的自然(高原地貌、气候、湖泊、冰川、雪山)、人文(文物占迹、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宗教风俗)特产(高原土特产、民族上艺品、宗教器皿、风味食品)等物吸引国内外游客。可以在青海湖等地不应搞迎合游客的娱乐工程,而应突出自然和人文景观文化内涵,强调民俗民情的独特性,让游客奔着特殊的高原文化、景观来体验沙漠、冰川、草原的辽阔与神秘,感受不同的民俗风情的魅力,要增加可以互动的、游客能参与的旅游工程。比方在草原旅游中增加藏药浴、住帐篷、放牧、拣蘑菇等工程,想方设法让游客多逗留、多消费。宗教文化旅游工程中应突出藏传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以文学、艺术、诗歌、舞蹈等多种形式吸引游客。高原雪山的旅游中应强调在平安的根底上冒险、刺激性,增设滑雪、攀岩、极地探险等工程。在民俗风情旅游中应突出婚礼、喜宴、烧制陶器、剪窗花、学刺绣、种洋芋、采摘果实等游客能亲自参与的“农家乐〞工程,以及住帐篷、打酥油、放羊、拌糌粑等“牧家乐〞工程。4.2旅游企业品牌策略随着青海旅游业的不断开展,青海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全国和国际接待能力的饭店、宾馆和酒店。作为向外界宣传旅游开展的载体,旅游企业的开展和品牌化尤为重要。4.2.1旅游企业品牌定位创立旅游企业品牌首先要进行旅游企业品牌定位,即确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旅游企业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将品牌的功能、特征与消费者心理上的需要联接起来,以到达消费者需求情感化的水平。旅游企业形象一方面要表达鲜明时代感、创造性、行业性;另一方面又要有明显的差异性、自我性。例如青海的互助土族风情园、青海湖地区的帐篷宾馆等,应该以现在的差异性为根底,不断的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形成特色资源优势。旅游企业在确定自己品牌形象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1旅游行业特征每一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特征及消费者普遍持有的期望值与消费心态。旅游企业形象要与本行业特征相吻合。据日经广告研究所进行的大范围的企业形象调查得知,人们对效劳业所希望的良好的企业形象评分较高的内容依次为:稳定性、依赖性、对顾客效劳周到、企业规模大、有传统性、良好的风气等,青海的旅游企业在确定自己拟塑造的企业形象之时,也可参照此标准。2本企业的特征即本企业的现有规模、历史状况、本企业的特点、现有市场竞争力、员工素质、目标市场、消费者的行为特征等。只有准确地分析和确定自己的企业形象,形象塑造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旅游企业品牌定位切忌模糊不清、没有明显诉求特征。为使品牌具有清楚统一的个性,那么所有与定位相关的活动都必须连贯一致。如果企业品牌形象与顾客使用经验一致,品牌信息与消费者的经验合二为一,那么企业品牌定位策略就取得了成功。4.2.2旅游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创立旅游企业品牌的过程,也就是树立旅游企业品牌形象的过程。青海在旅游业品牌推进的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健全旅游企业的形象塑造。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使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活动到达较高的水平,形式自己的风格。旅游企业在开展过程中,不断向外界学习。通过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知名度、忠诚度、联想度、认知度,创造品牌资产。青海旅游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并不理想,没有统一的组织识别系统。无论是组织的内部管理或对外宣传,没有自己的理念系统。而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企业识别系统)战略诉求于品牌形象塑造,是树立旅游企业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包括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MI)、(BI)、(VI)三者的交集既是最完美的CIS,没有经营理念(MI)的视觉传达设计只能是外表的装饰品,而没有视觉识别(VI),企业的经营理念、个性形象就无法表达。效劳业在这方面,以快餐业的麦当劳最为典型:QSCV(品质优良,效劳周到,卫生清洁,物有所值)的理念识别,程序效劳的行为识别,黄色M图案加亲切友善的麦当劳大叔的视觉识别,构成了完美的企业识别系统,成功塑造了企业品牌形象。基于旅游企业的现实情况,其导入CIS的时机与过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旅游企业在管理、营销、效劳等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经营运转、标准化管理到达较高的水平之时,在CIS设计标准根底上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使旅游企业的整体营销力,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2先从VI起步,逐渐增强理念化的含量,将旅游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活动按CIS战略指导提高企业整体优化水平的系统性活动。这两种CIS导入的时机与背景是不同的,因此青海旅游企业在实施CIS之间应注意导入时机和目标模式的选择。4.2.3旅游企业品牌延伸旅游企业品牌延伸是旅游企业在具备一定实力、条件的情况下利用其品牌资产来开展的战略。创立旅游企业品牌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品牌资产,当旅游企业品牌开展成为品牌资本时,会具有一种移情效应(即消费者由于对某一事物的偏好和忠诚,而对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品质产生偏好和忠诚),这种移情效应成为品牌延伸的有力武器。假日集团最早拥有中档饭店品牌HolidayInn,随着它扩展饭店产品线向其它细分市场的开展,它又延伸出其它几个饭店品牌:HolidayInnGarden、HolidayInnExpress、HolidayCrownPlaza等,形成了Holiday品牌家族。雅高集团也有AccorSofitel、AccorNovotel、AccorMercure、AccorLb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种植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2026年中国云南省园林绿化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校招:护士医美顾问面试题及答案
- IT系统升级方案
- 2025校招:电商运营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门诊导诊员岗招聘2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青岛莱西市公立医院招聘卫生类工作人员67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2025年公开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教育领域紧缺专业教师校园招聘5人(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专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二中2025年生物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有机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静力压桩中的几个问题及在苏州某工程中的应用
- 钣金检验作业指导书
- 滕王阁序注音全文打印版
- GB/T 17850.3-1999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非金属磨料的技术要求铜精炼渣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招考聘用2人【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 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
- 《中药炮制技术》 教学课件大全
- 半导体光刻技术
- 15堆肥工艺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