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浙江耐磨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套汽车刹车片、2800万副摩托车刹车片、1200万副刹车蹄块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二○一八年四月PAGEI目录TOC\o"1-2"\h\z\u1前言 -1-1.1项目背景 -1-1.2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1.3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 -2-1.4环境影响主要结论 -2-2总则 -4-2.1编制依据 -4-2.2评价目的 -7-2.3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8-2.4评价因子、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5-2.5评价重点 -19-2.6保护目标 -19-2.7相关规划 -20-2.8相关配套 -34-3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39-3.1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39-3.2建设项目生产情况 -39-3.3公用工程 -53-3.4生产工艺 -55-3.5污染源强分析 -59-3.6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78-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0-4.1自然环境概况 -80-4.2社会环境概况 -82-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84-4.4周围污染源概况 -93-5环境影响分析 -95-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95-5.2地表水环境影响简析 -106-5.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07-5.4声环境影响评价 -115-5.5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119-5.6退役期要求 -121-5.7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21-5.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25-5.9环境风险评价 -127-5.9.7风险事故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137-5.9.8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39-5.9.9小结 -142-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43-6.1废水处理措施 -143-6.2废气治理措施 -146-6.3噪声防治措施 -152-6.4固废处置措施 -153-6.5地下水保护措施 -155-6.6生态保护措施 -156-6.7其他防治措施 -156-6.8“三废”治理措施实施情况汇总 -157-6.10环保投资分析 -159-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60-7.1经济效益 -160-7.2社会效益 -160-7.3环境效益 -160-7.4选址合理性分析 -161-7.5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61-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63-8.1环境管理 -163-8.2污染物排放清单 -164-8.3环境监测计划 -169-8.4“三同时”验收监测建议方案 -171-8.5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172-9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 -174-9.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74-9.2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 -174-9.3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 -175-9.4“三线一单”符合性判定 -178-10结论与建议 -179-10.1结论 -179-10.2建议与要求 -185-10.3环评总结论 -185-附图:附图1地理位置图附图2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3卫星鸟瞰图附图4现场四周照片附图5平面布置图附图6周边企业分布图附图7卫生防护距离包络图附件:附件1丽水市开发区企业投资备案项目登记赋码基本信息表附件2项目入园会议纪要附件3企业营业执照附件4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成交确认书附件5地块规划设计条件附件6环评文件确认书附件7检测报告附件8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1前言浙江耐磨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新建项目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3-杭州市西湖区黄姑山路48号1前言1.1项目背景浙江耐磨达刹车片有限公司始建于1985年,位于中国汽摩配之都——瑞安市。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承担单位。目前具有年产300多万套、2000多个品种盘式刹车片的产能。公司“耐磨达”品牌为温州市知名商标。先后自主研制成功了20多种刹车片摩擦材料配方,自行研制成功的新型无石棉刹车片采用先进的安全配方体系。产品具备更好的摩擦性能、热衰退性和耐磨性,能够确保在高速和紧急制动时的制动安全,并能对刹车盘进行更好的保护,满足车主制动的100%安全和不断增加的舒适要求,具有无污染、无噪声、制动平稳、寿命长等特点。公司现已通过ISO/TS16949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欧洲E-mark认证。产品各项性能指标经测试达到GB5763-2008标准,取得了国内产品生产许可证(XK08-003-00121)。因企业发展迅速,原有用地已经不能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为此新建成立浙江耐磨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经多方考察购入丽水南城七百秧区块E-10-3工业地块,投资140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98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64万元。引进自动压机、数控冲床、喷胶线条、抛丸机等先进生产和检测设备,建设厂房40000m2,并建设相应配套的水、电设施,开展年产300万套汽车刹车片、2800万副摩托车刹车片及1200万副刹车蹄块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18680万元,利润总额3302.35万元,上缴税收867.26万元。根据管理部门要求,本项目开展了预环评工作,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于2017年10月11日予以确认备案。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于2017年10月13日出具了项目备案通知书,同意本开展前期工作。根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该地块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该地块原为农田,现已平整,目前为空地,无历史遗留的环保污染问题,其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便捷,为理想的工业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及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2017年9月1日起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71、汽车制造和75、摩托车制造——整车制造(仅组装的除外);发动机生产;有电镀或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量(含稀释剂)10吨及以上的零部件生产”,因此环评类别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浙江耐磨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在现场踏勘、监测和资料收集等基础上,按照环评技术导则及其它有关文件,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并于2018年2月2日通过由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根据与会专家意见,最终形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1.2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有关规定,本次环评工作分三个阶段,具体工作过程如下:第一阶段,我公司在初步收集项目有关资料后,依据相关规定确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开展了项目相关技术文件研究、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调查等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明确了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了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了工作方案。第二阶段,我公司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进行了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并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工程分析,根据工程分析结果以及监测数据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第三阶段,我公司根据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给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编制完成了《浙江耐磨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套汽车刹车片、2800万副摩托车刹车片、1200万副刹车蹄块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详见图1-1。1.3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本项目从事刹车片和刹车蹄块生产,施工期主要为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施工废气、施工噪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营运期主要关注乙酸乙酯、二甲苯、粉尘等对大气环境,生产废水及职工生活污水对水环境,设备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影响以及化学品、危险废物泄漏等环境风险影响等。1.4环境影响主要结论浙江耐磨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套汽车刹车片、2800万副摩托车刹车片、1200万副刹车蹄块新建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符合丽水市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本项目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基本达到清洁生产要求,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经相应防治措施治理后能够做到达标排放,对当地环境影响不大。通过本环评的分析认为,只要建设单位能够认真落实环评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本项目在该址建设,从环保角度来说是可行的。图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2总则浙江耐磨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新建项目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16-杭州市西湖区黄姑山路48号2总则2.1编制依据2.1.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2016年9月1日起施行;(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2017.10.1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4号,2012年7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2016年1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2017年修订,2018.1.1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年3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2009年1月1日;(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2017年9月1日起施行;(1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16年8月1日实施;(12)《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10月1日;(1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7日;(1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15)《环境保护部关于下放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的公告》,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73号,2013年11月15日;(16)《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2014年12月31日。2.1.2地方法规(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64号修正,2018.3.1施行;(2)《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修订)》,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2016年7月1日实施;(3)《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2013年12月19日;(4)《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7年修订,2017.9.30;(5)《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号,2009年10月28日;(6)《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14]26号,2014年4月30日;(7)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环发[2012]10号,2012年4月1日实施;(8)《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浙政函[2016]111号,2016年7月5日;(9)《关于印发<浙江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方案>的通知》,浙环发[2013]54号,2013年11月4日;(10)《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80号,2012年7月6日;(11)《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6号,2014年7月10日;(12)《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发布<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清单(2015年本)>及<设区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污染、高环境风险以及严重影响生态的建设项目清单(2015年本)>的通知》,浙环发[2015]38号;2015年10月23日起施行;(13)《浙江省挥发性有机物深化治理与减排工作方案(2017-2020年)》,浙环发[2017]41号;2.1.3技术导则与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0)《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2006年4月1日起施行;(1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改版)》,浙江省环境保护局;(12)《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浙江省人民政府;2.1.4产业政策(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6号,2016年修订;(2)《关于印发<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浙淘汰办[2012]20号,2012年12月28日;(3)《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丽水市生态工业发展负面清单制度的通知》,丽政办发[2014]76号。2.1.5项目技术文件及其它(1)《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丽水市人民政府;(2)《丽水市莲都区(市区)环境功能区划》,丽水市人民政府,2015年10月;(3)《丽水市南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丽水市人民政府;(4)《丽水经济开发区东扩区块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浙江工业大学;(5)《丽水市开发区企业投资备案项目登记赋码基本信息表》;(6)建设单位与本公司签订的环评技术咨询合同;(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环评资料。2.2评价目的(1)通过对项目拟建地丽水南城七百秧区块E-10-3工业地块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掌握评价区域的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污染现状等特征,确定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要素和环境保护目标;通过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掌握工艺过程、辅助及公用工程设施的污染物排放特征,了解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2)全面分析项目工程建设内容,掌握生产设备及设施的主要污染物产生特征,计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根据区域环境和工程污染物排放特点,预测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采用模式计算和方法,预测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说明项目投产运行后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论证建设工程的可行性。(3)通过对工程环保设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达标可行性分析,提出进一步减缓污染的对策建议,结合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和污染物总量指标,评价项目与“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的符合性,从环保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4)通过环境经济损益分析,论证拟建项目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效益方面的统一性。通过上述工作,论证拟建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行性,并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从而为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建成投产等各阶段的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2.3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2.3.1环境功能区划(1)地表水环境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年)》,本项目所在地附近地表水系属于瓯江水系,河流名称为大溪,水功能区名称为大溪丽水农业、景观娱乐用水区,现状水质和目标水质皆为Ⅲ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见表2.3-1。水功能区名称水环境功能区名称河流起始断面终止断面现状水质目标水质编号名称编号名称G0301100503023大溪丽水农业、景观娱乐用水区331102GA050201000450农业、景观娱乐用水区大溪上沙溪村下丽水青田交界处ⅢⅢ(2)地下水环境由于本项目所在区域尚未划分地下水环境功能区类别,本项目附近地下水使用功能参照地表水环境,即按III类水质执行。(3)环境空气根据《丽水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项目评价区域为一般工业区,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4)声环境本项目拟建地位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工业园区,属3类声环境功能区;厂界东侧靠近G25高速区域和西侧靠近白莲路区域属4a类声环境功能区。(5)生态环境根据《丽水市莲都区(市区)环境功能区划》(2015.10),本项目所在功能小区为南城环境重点准入区(1102-VI-0-1)。2.3.2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附近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具体指标见表2.3-2。表2.3-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序号项目III类1pH值(无量纲)6~92高锰酸盐指数≤6mg/L3化学需氧量(COD)≤20mg/L4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4mg/L5溶解氧≥5mg/L6氨氮(NH3-N)≤1.0mg/L7总磷(以P计)≤0.2mg/L8石油类≤0.05mg/L(2)地下水环境本项目附近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水质标准,具体指标见表2.3-3。表2.3-3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序号项目III类1pH值(无量纲)6.5~8.52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3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4硫酸盐(mg/L)≤2505氯化物(mg/L)≤2506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0.0027高锰酸盐指数(mg/L)≤3.08硝酸盐(以N计)(mg/L)≤209亚硝酸盐(以N计)(mg/L)≤0.0210氨氮(mg/L)≤0.211氟化物(mg/L)≤1.012汞(Hg)(mg/L)≤0.00113砷(As)(mg/L)≤0.0514镉(Cd)(mg/L)≤0.0115铬(六价)(Cr6+)(mg/L)≤0.0516铅(Pb)(mg/L)≤0.0517铁(Fe)(mg/L)≤0.318锰(Mn)(mg/L)≤0.119氰化物(mg/L)≤0.05(3)环境空气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要求;二甲苯、甲醛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表1中限值”;苯酚参照执行《居住区大气中酚卫生标准》(GB18067-2000);乙酸乙酯、环己酮、乙醇参照执行《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CH245-71)中限值。具体标准值见表2.3-4。表2.3-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单位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μg/m3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氮氧化物(NOX)年平均5024小时平均1001小时平均250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4.0mg/m31小时平均10.0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μg/m31小时平均20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年平均3524小时平均75非甲烷总烃一次值2.0mg/m3二甲苯一次值0.3mg/m3甲醛一次值0.05mg/m3乙酸乙酯一次值0.1mg/m3日均值0.1mg/m3酚类一次值0.05mg/m3日均值0.015mg/m3乙醇一次值5mg/m3日均值5mg/m3环己酮一次值0.06mg/m3日均值0.06mg/m3(4)声环境本地块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东侧临近丽龙高速,西侧紧邻白莲路,因此东侧和西侧厂界声环境应参照4a类标准执行。具体标准值见表2.3-5。表2.3-5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类标准值(单位:LAeq,dB)昼间夜间365554a7055(5)土壤环境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三级标准,具体见表2.3-6。表2.3-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除pH外mg/L指标类别pH镉总铬(旱地)汞砷(旱地)铜(农田)铅锌镍III类>6.5-≤300≤1.5≤40≤400≤500≤500≤2002.3.3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由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其中NH3-N≤35mg/L)后,排入工业区污水管网,纳入水阁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后,外排大溪;具体标准值详见表2.3-7。表2.3-7废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单位:除pH外,均为mg/L污染物名称pHCODCrBOD5SSNH3-N石油类动植物油氟化物GB8978-1996三级标准6~9≤500≤300≤400≤35*≤20≤100≤20GB18918-2002一级A标准6~9≤50≤10≤10≤5(8)#≤1≤1/*注:NH3-N纳管标准按《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执行;#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的控制指标。(2)废气工艺废气主要有天然气燃烧废气、抛光抛丸粉尘、喷胶废气、喷塑粉尘、喷漆废气、投料粉尘、烘烤废气。废气经综合预处理后,通过不低于15m的排气筒高空达标排放。粉尘、非甲烷总烃、甲醛、二甲苯、酚类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乙酸乙酯、环己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分别参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中“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值200mg/m3、100mg/m3和50mg/m3”。乙醇排放标准参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多介质环境目标值(MultimediaEnvironmentalGoals,MEG)”确定,详见表1.5-10。铝锭熔化烟尘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天然气燃烧废气烟尘排放标准参照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排放浓度限值,SO2和NOX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臭气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食堂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3-9~14。表2.3-9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浓度监控限值(mg/m3)颗粒物120153.51.0非甲烷总烃12015104.0甲醛25150.260.20二甲苯70151.01.2酚类100150.10.08乙酸乙酯200150.36①0.4②环己酮50150.22①0.24②二氧化硫5015//氮氧化物15015//注①根据《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1991)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由:Q=CmRKe求得,其中Cm为质量标准一次最大浓度限值mg/m3,排气筒高15m时R取6,Ke取0.6;②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无组织监控点浓度限制按照环境质量标准的4倍来取值。表2.3-10乙醇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1\*GB3①排气筒高度(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2\*GB3②无组织排放浓度监控限值(mg/m3)=3\*GB3③乙醇317151820注:=1\*GB3①目前我国尚无以上几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标准,因此,本环评参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多介质环境目标值(MultimediaEnvironmentalGoals,MEG)”确定:MEG包括周围环境目标值(AMEG)和排放环境目标值(DMEG)。以健康影响为依据的空气介质排放环境目标值(DMEGAH)可按下式计算:DMEGAH(μg/m3)=45×LD50或DMEGAH(μg/m3)=100×LC50,乙醇LD50为7060mg/kg。=2\*GB3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根据公式Q=Cm×R×Ke计算。=3\*GB3③在环境中无明显本底值,无组织监控按小时/一次值的4倍计算。表2.3-1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污染物标准级别排放浓度限值(mg/m3)烟气黑度(林格曼级)无组织排放烟(粉)尘最高允许浓度(mg/m3)烟尘(金属熔化炉)二15015表2.3-12天然气燃烧烟尘执行的排放标准污染物项目污染物限值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1烟囱排放口烟尘排放浓度限值200mg/m3无组织排放最高允许浓度5mg/m3厂界表2.3-1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量(kg/h)厂界标准值(mg/m3)排气筒(m)排放量二级标准臭气浓度152000(无量纲)20(无量纲)表2.3-14《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饮食业单位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基准灶头数≥1,<3≥3,<6≥6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1.67,<5.0≥5.0,<10≥10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1.1,<3.3≥3.3,<6.6≥6.6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607585注:单个灶头基准排风量:大、中、小型均为2000m3/h(3)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2.3-15。表2.3-1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本项目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其中东侧和西侧执行4类标准,详见表2.3-16。表2.3-1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时段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4类7055(4)固废本项目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7-2007),来鉴别一般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根据固废的类别分别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修改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修改单中的相关规定。2.4评价因子、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2.4.1评价因子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在对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初步识别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初步筛选,确定下列环境影响评价因子。(1)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 、CODMn、BOD5、NH3-N、TP、石油类;影响评价因子:CODCr、NH3-N、氟离子。(2)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阴阳离子:K+、Na+、Ca2+、Mg2+、CO32-、HCO3-、Cl-、SO42-;基本水质: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影响评价因子:高锰酸盐指数。(3)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SO2、NOX、PM10、乙酸乙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4)声环境现状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Leq,dB(A);影响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Leq,dB(A)。2.4.2评价工作等级(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外排的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初期雨水及职工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54m3/d,污水中含CODCr、氨氮、SS、石油类、氟离子等污染物,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污水全部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由丽水市水阁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瓯江大溪,不排入附近水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有关规定,本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低于三级,仅简要说明排放的污染物类型、数量、给排水状况、排水去向,并进行一些简要的环境影响分析。(2)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属于“73、汽车、摩托车制造”类,为=3\*ROMANIII类项目。同时,对照HJ610-2016表1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本项目所在地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及其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及其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也不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因此,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结合HJ610-2016表2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3)环境空气根据工程分析和等标计算,本评价选取乙酸乙酯、二甲苯作为预测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SCREEN3软件计算出各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其Pmax均小于10%,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项目各点源及面源环境空气评价等级计算参数及结果详见表2.4-1,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见表2.4-2。表2.4-1环境空气评价等级计算结果污染源污染因子最大落地浓度(mg/m3)最大浓度落地点(m)评价标准(mg/m3)占标率(%)D%(m)1#排气筒乙酸乙酯5.9×10-37120.15.90二甲苯4.7×10-39290.31.403#排气筒粉尘0.01110000.452.602号车间二甲苯3.82×10-31970.31.30粉尘0.0163460.91.80表2.4-2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它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判定结果三级(4)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评价等级划分依据: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a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以下[不含3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本项目建设区域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增高量小于3dB(A),且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因此,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5)风险评价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项目营运过程中不存在重大危险源,且所在区域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根据风险评价导则中评价等级的判别标准,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6)生态环境根据生态调查结果,建设项目区域面积为38688m2,地块东西最长处约310m,南北最长处约150m,《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的2.4.3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废水在污水处理厂纳污能力范围之内,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污水预处理的达标可行性和污水纳管可行性分析。(2)地下水环境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表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参照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地下游2km、上游1km、两侧各1km,共计6km2。(3)环境空气根据HJ2.2-2008中有关规定,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本项目生产区域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4)声环境影响本项目厂界外200m范围内。(5)风险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有关规定,风险评价范围确定为以项目厂区为中心,半径3km的圆形区域。(6)生态环境项目所在的区域的范围内及相关局部外延的植被、土壤、陆生和水生生物等。2.5评价重点本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1)通过对建设地区社会、经济、自然等环境特征的调研及环境质量的现状调查及监测,摸清建设地区环境质量现状。(2)通过对建设项目工艺进行分析,核算原辅材料消耗情况和污染物发生源强;根据项目设计本身所配备的环保设施情况,结合相应的污染物去除率,计算项目污染物发生量、处理削减量以及最终排放量。(3)预测分析项目建成后,各类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4)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从清洁生产方面对主要工艺过程、原材料及产品储运提出要求,对三废治理对策提出建议,并反馈于项目的工程建设。评价重点是第2点、第3点和第4点,重点为废水、废气,兼顾噪声、固废、生态环境及风险评价。2.6保护目标本项目位于丽水南城七百秧区块E-10-3工业地块周围无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保护对象,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厂址区块附近的居民,详见表2.6-1。主要保护目标如下:(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所在地附近的瓯江大溪,保护级别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2)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所在地附近地下水,保护级别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3)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建设区域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级别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4)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厂界周围200米范围内的居民等环境敏感点。根据调查,项目厂界周围200米范围内无居民等敏感点。表2.6-1环境保护目标序号保护目标方位距厂界最近距离规模1环境空气彩虹城W约600m约2200户,人数约8000人2下仓村E隔富岭枢纽,约600m约100户,人数约400人3张垵村E隔富岭枢纽,约1300m约150户,人数约600人4齐村NE隔富岭枢纽,约1000m约80户,人数约350人5前垟村S隔长深高速,约1500m约70户,人数约320人6地表水环境瓯江W约6000m大河7地下水环境项目所在地附近地下水8声环境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无居民等敏感点2.7相关规划2.7.1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1、规划基本概况(1)规划年限:本次总体规划期限为2013年—2030年。①近期为2013—2020年;②远期为2020—2030年;③远景展望到2030年以后。(2)规划范围与层次:规划范围分为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市三个层次。①市域:即丽水市域行政辖区,包括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及景宁县,面积约为1.73万平方千米,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市域空间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市域生态产业及重点城镇发展方向等。②规划区:莲都区行政区域及腊口镇行政区域,面积约为1594平方千米,区域内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③中心城市:城乡用地范围包括白云、万象、紫金、岩泉、联城、南明山(富岭、水阁)街道行政区划范围及丽水机场发展需要规划控制的范围,面积约为392平方千米。(3)城市发展总目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思想,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区域定位。以公共服务集聚人口,以生态环境吸引要素,以绿色产业提升经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全面构建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构建美丽幸福新丽水,成为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的典范区域。(4)市域产业发展规划及布局发展目标: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着眼于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转型升级壮大丽水产业,打造浙江省生态经济示范区。①第一产业发展规划:突出生态精品农业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培育“丽水山耕”区域品牌,形成“四区六平台十大产业”。构建“四区”——生态精品功能保障区;重点建设特色优势精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园区、生态休闲养生农业、特色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特色农业节庆活动、现代农业综合体等六大平台;发展生态精品粮食、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笋竹、油茶、渔业等十大产业。全面推进丽水“大森林”建设,由“林区大市”发展成为“林业强市”,形成“一园三区”,建设华东生态屏障。积极推进国家竹海森林公园建设;加快建设林业现代园区;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竹木加工产业园区;打造大森林生态休闲度假区。产业布局:规划形成“1+5+10+3”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1个现代农业综合区、5个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和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主导产品:绿色蔬菜、食用菌、水果、肉禽、茶叶等。规划形成“1园区4基地”的林业产业空间布局,打造1个区域现代林业园区和木本油料产业(油茶、香榧)基地、高效笋竹林基地、大径材及珍贵树种基地、花卉苗木基地。②第二产业发展规划:坚持走生态产业化发展道路,着力发展绿色环保、高端低碳、高效低耗的生态工业,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创新驱动型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努力把丽水建设成浙江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形成“一心三片十园”的工业空间布局,以“一心三片”的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和十大国、省级开发区为主战场,形成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引领,以特色产业基地为多点支撑的工业总体布局架构。规划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不锈钢及制品业、生态合成革制造业、羽绒和鞋革制品业、化工医药制造业、农林产业精深加工业等六大传统产业;规划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形成“三产业一基地”,主导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电器、先进固废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重点培育现代中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特色中药材、中药制剂、中药提取物、食品保健品以及中医药健康服务;改造提升生态合成革产业,重点发展超细纤维、TPU树脂革等高附加值低污染产品。规划创建以节能环保装备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高效节能电器、环境治理装备等为重点,建设长三角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产业布局:规划形成“一园两区多点”的工业产业总体布局框架。一园:指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南城产业园区,包括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景宁民族工业园区以及空港产业园。两区:指丽水工业园区(含高溪低丘缓坡生态产业区块)、腊口镇工业功能区(大坑-北坑产业区块、石塔产业区块)。多点:包括大港头、雅溪、老竹等乡镇生态产业加工点。对各片区设置产业准入门槛,引导优质、环保、生态的适合丽水总体发展目标的产业进入。③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生态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八大城市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商贸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特色发展八大生态休闲养生产业。包括生态旅游业、生态房产业、生态医疗与健康管理业、生态教育培训业、生态文化业、生态养生农业、生态养生林业、生态养生(养老)用品制造业等。规划形成十大生态服务业集聚区。包括北城商务商贸中心、南城研发和物流中心、青田华侨总部及石雕文化集聚区、缙云五金机械装备及新材料服务中心、龙泉剑瓷文化创意基地、云和木玩创意基地、庆元香菇文化创意区、松阳茶文化创意区、遂昌竹炭制品应用研发创新产业园、景宁畲族民族风情区等。产业布局:规划形成“一核、一带、多点”服务业空间布局。一核:丽水市中心城市服务产业核心。一带:瓯江生态旅游休闲养生产业带。多点:碧湖、大港头、腊口、老竹、雅溪构成的特色组团服务产业增长点。(6)城市工业及仓储物流用地规划①工业用规划工业用地1542.74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63%。其中一类工业用地面积为387.82万平方米,二类工业用地面积为734.85万平方米,一二类工业兼容用地面积为192.87万平方米,商业商务工业兼容用地面积为227.20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均位于南城区域内,主要包括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景宁丽景园以及空港经济区三大区块。规划期内不增加新的三类工业用地,对原有三类工业企业要求加快转型升级。②仓储物流用地规划仓储用地207.85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38%。规划结合交通区位、产业分布以及主要市场形成岩泉物流区、水东铁路物流区、水阁物流区和富岭物流区。2、本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扩区域白莲路东侧,详见,位于产业布局“一园两区多点”中的“一园”,即指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南城产业园区;该项目为二类工业项目,符合规划中二类工业用地的使用性质,因此,符合《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相关要求。本项目本项目2.7.2丽水市南城控制性详细规划1、规划范围丽水市南城规划范围位于丽水市区南部,南至大梁山脚规划中的丽龙高速公路,西邻水阁工业区快速干道,北至南明山脚。用地范围面积约35km2,金丽温高速公路将它分成东北和西南两大片区。其中东北片区(富岭组团)约10km2,西南片区(七百秧工业组团)面积约25km2。2、功能定位浙西南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集聚中心,工贸业综合发展与人居环境优越的丽水城市新区。3、规划结构与布局1)规划形成“一心、二带、二片”的结构与总体布局形式。其中“一心”:指城市南部地区中心,位于水阁东侧南北向干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之间,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北部,配置有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务等服务与管理设施;“二带”为丽龙高速公路与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形成的防护景观林带;“二片”指以中一路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及金丽温高速公路为界形成的南、北各一个功能片,其中北侧功能片以富岭组团为主,为居住片;南侧为以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为主,形成工业片。其中七百秧水库公园以现状七百秧水库为基础,保留主要水体,并加以改造。仓储区位于交通枢纽东北角,功能独立,结合高速公路接口可作为物流区。2)规划区居住人口17.0万人,就业人口12.3万人。3)规划用地总面积3528.05万m2,其中居住用地619.07万m2,公共设施用地141.34万m2,道路广场用地411.04万m2,工业用地1220.57万m2,物流用地54.30万m2,市政设施用地58.25万m2,绿化用地794.04万m2(含保留山体及边坡绿化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92.59万m2。4、工业仓储用地规划1)规划布局高新技术工业片区、管委会东部工业片区、七百秧中部工业片区、七百秧东部工业片区、七百秧南部工业片区等五个工业片区。2)高新技术工业片区布置高新技术企业用地和企业研发用地,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24.85万m2。3)管委会东部工业片区布置一、二类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234.69万m2,主导产业为无污染或少量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4)七百秧东部和中部工业片区以二类工业用地为主,七百秧中部工业片区沿南七路布置少量二、三类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分别为269.53万m2和355.34万m2,该片区主要为服装、日用品加工等二类工业以及少量三类工业。严格控制耗水型企业及水污染严重企业进区。5)七百秧南侧工业片区布置二、三类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236.26万m2,主要安排机械、轻工等产业。6)结合工业区块设置工业邻里,工业邻里包括绿地、商业服务、市政服务、职工宿舍等用地,配建货车停车场地,并根据保留山体位置作适当调整。7)工业用地的开发与地块划分以分类集中为基本原则,小规模企业集中开发,大规模企业单独成团。8)启动区块的开发可分为地块整体开发和分块出让的两种模式。9)大中型企业,采用400~500m×400~500m左右的地块进行工业单元式的整体开发。10)对地块进行细分出让,可增加下一层次道路,但是划分的地块必须有一面临道路,小地块可以灵活地合并为5~10ha的大地块进行出让。11)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工业地块内可设置部分行政管理、辅助生产、仓库等建筑,但生产面积不得小于总建筑面积的60%。12)工业区环境景观设计及建筑布局中,要体现工业的高效、洁净环保及开放,重要景观地段及主要干路建设高质量的工业厂房与标准化厂房,注重厂区绿化的对外开放性,建筑体量上以多层、低层厂房为主。13)在金丽温高速公路与丽龙高速公路交叉口东北侧布置一处物流用地,主要为丽水城市对外物流及区内工业服务,规划用地54.30万m2。5、本项目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性分析综上分析,本项目位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白莲路东侧,属于规划结构与布局中“二片”的“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规划中的七百秧东部工业片区,该项目为二类工业项目,符合规划中二类工业用地的使用性质,因此,符合《丽水市南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7年)》中相关规划要求。本项目本项目2.7.3丽水市莲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规划基本概况(1)规划期限:规划基期为2005年。①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②规划近期为2006~2010年;③规划远期为2011~2020年。(2)规划范围:区域规划范围包括高溪、峰源、太平、仙渡、丽新、黄村、双黄7个乡,碧湖、大港头、联城、雅溪、老竹5个镇及岩泉、紫金、白云、万象、富岭、水阁6个街道。土地总面积149345.56公顷。(3)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盘活建设用地存量,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到规划期末,全区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894.0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土地规模不超过3863.00公顷,其中含预留新增建设占用土地112.29公顷;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3823.12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预留112.29公顷。规划安排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1618.35公顷。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规划期内双挂钩任务达到411.33公顷以上。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增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原则上不少于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10%。(4)城镇工矿用地规划布局结合莲都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确定形成“一心、一轴、三片、多点”的城镇用地空间布局。“一心”,即以中心城区为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心,通过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形成物流、信息流等优势,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建设现代服务业积聚区;“一轴”,即以瓯江干堤沿线为旅游产业发展轴线,围绕创建省级风景旅游度假区(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的目标,充分利用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带;“三片”,即以碧湖、大港头、高溪为节点,建设综合生态经济区块,以丽新、老竹、联城为节点,建设生态旅游区块,以雅溪、黄村、双黄为节点,建设生态农业区块;“多点”,即多个中心村,积聚人口,建设农村新社区,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业园区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范围,莲都区重点建设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丽水工业园区,规划形成产业集聚新平台,并辐射带动碧湖、高溪、大港头等乡镇的二、三产业发展。2、本项目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的建设用地全部位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根据《丽水市莲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区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范围,莲都区重点建设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丽水工业园区,规划形成产业集聚新平台,并辐射带动碧湖、高溪、大港头等乡镇的二、三产业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用地均全部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本规划符合《丽水市莲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7.4丽水经济开发区东扩区块规划环评1、规划环评相关内容简介(1)规划地址及范围根据中兵北方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浙江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编制的《丽水经济开发区东扩区块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丽水经济开发区块位于丽水市中心城市南部,其南部地形较复杂,北部为丘陵地貌,西临水阁工业业,北隔南明山风景区与中心城市组团相通,建设中的金丽温高速公路自区块中部自西至东穿过,南至大梁山脚规划中的丽龙高速公路,北至南明山脚,用地范围面积约为35km2。(2)工业用地规划布局园区中分为五个工业片区:高新技术工业片区、管委会东部工业片区、七百秧中部工业片区、七百秧东部工业片区、七百秧南侧工业片区,规划工业区为一、二类、三类工业用地。高新技术工业片区布置高新技术企业用地和企业研发用地,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01.34万m2;管委会东部工业片区布置一、二类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2223.56万m2,主导产业为无污染或少量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七百秧东部和中部工业片区为二类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分别为382.87万m2和228.65万m2,该片区主要为污染较轻的服装、日用品加工等二类工业;七百秧南侧工业片区布置三类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231.49万m2,主要安排机械、造纸、化工、制革等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的工业。(3)污染防治相关规定根据规划环评,对规划区企业污染防治措施做了如下规定:①废水污水实行雨污分流,原则上开发区内所有污水都必须集中处理,其中部分废水浓度较高的企业,应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达到进管标准后再纳入污水处理厂。②废气控制重点污染行业进入园区;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提倡节能政策;积极发展集中供热;加强对工艺废气的管理(提高工业废气处理率,对燃煤烟气主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的回收率,并且要开展烟气脱硫工作,降低SO2的排放量;对其他工艺废气,则应通过技术改造、使用清洁原材料、提高工艺过程中原材料的利用率、污染物的收集率、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等方面来减少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对建材行业的工业粉尘主要通过技术改造和安装除尘设备回收粉尘,削减其排放量);加强尾气的综合治理;扩大烟尘控制区的建设;开展总量控制;绿化防护带。③噪声企业必须实行“三同时”,建立噪声达标区;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加强社会生活噪声管理;加强施工噪声管理(实行施工噪声申报登记制度,施工单位应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领取施工许可证,方可施工。加强高噪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逐步淘汰高噪声施工机械。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一般不得在敏感点附近进行夜间施工)。④固废处置制定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政策,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加强危险废物的治理(首先应加强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危险废物的处置率应保持在98%以上。而尚不能综合利用的危险废物应对其进行妥善的集中处置。并且应对其产生、收集、运输、贮存、无害化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专门化管理,不得混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也不得任意排放);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加强排污收费,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的治理;有效处理处置生活垃圾。2、本项目与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综上分析,本项目位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白莲路东侧,属于七百秧东部工业片区,为二类工业项目,项目生产刹车片,符合片区产业定位;项目营运过程中废水经自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气经处理设施处理达到相关排放标准排放;噪声通过隔声降噪措施使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固废进行妥善处置;符合规划环评中相关防治措施要求。因此,项目建设符合《丽水经济开发区东扩区块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相关要求。2.7.5本项目所在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丽水市莲都区(市区)环境功能区划》(2015.10),将莲都区国土空间划分为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环境安全保障区、人居环境保障区、环境优化准入区、环境重点准入区六大类环境功能区,本项目选址处于“南城环境重点准入区(1102-VI-0-1)”。具体见下表2.7-1。表2.7-1环境功能区基本概况一览表名称及编号基本概况主导功能及目标管控措施南城环境重点准入区(1102-Ⅵ-0-1)总面积10.89平方千米。为丽水市生态产业集聚区的南城区块,规划中该区位于位于北三路以南,迎宾路和南七路以西,南十一路以北,云景路、石牛路以东围合区域,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含丽景工业园4平方公里),该区域以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化工、现代中医药生产、生物医药生产及生态合成革生产等产业集群。本次划出其中的10.89平方千米作为重点准入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不敏感和轻度敏感。生态系统重要性:比较重要和中等重要。主导功能:提供健康、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障人群健康,防范环境风险。环境质量目标:地表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Ⅲ类标准,地下水质量达到Ⅲ类;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相关评价标准;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3类标准或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生态保护目标:河湖水域面积不减少。禁止某些行业三类工业项目进入,严控三类工业项目数量和排污总量,新建三类工业项目污染物排放水平需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合理规划生活区与工业功能区,限定三类工业空间布局范围,在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企业之间设置防护绿地、生态绿地等隔离带,确保人居环境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禁止畜禽养殖。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最大限度保留区内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河湖湿地生境,禁止未经法定许可占用水域;除防洪、航运为主要功能的河湖堤岸外,禁止非生态型河湖堤岸改造;建设项目不得影响河道自然形态和河湖水生态(环境)功能。负面清单禁止发展的部分三类工业项目,包括:32、炼铁、球团、烧结;33、炼钢;34、铁合金冶炼;锰、铬冶炼;37、有色金属冶炼(含再生有色金属冶炼);47、水泥制造;75、原油加工、天然气加工、油母页岩提炼原油、煤制原油、生物制油及其它石油制品;76、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等。综上述所,本项目不属于该小区禁止建设项目,本项目营运期使用清洁能源,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经采取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均能做到达标排放或妥善处置,可满足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的要求,因此,符合《丽水市莲都区(市区)环境功能区划》(2015.10)中管控措施要求。本项目本项目2.8相关配套2.8.1丽水市水阁污水处理厂丽水市水阁污水处理厂位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庆路西侧,大溪路东侧,石牛大桥南侧地块。主要服务范围包括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水阁工业区、七百秧南片、四都片区和联城花街片区,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万m3。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12亩,实际总投资13249万元,采用“格栅+沉砂+调节+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改良SBR+絮凝+过滤+ClO2消毒”的处理工艺。一期建设日处理5万m3,废水出水指标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最终纳污水体为瓯江大溪。一期工程于2009年4月开始建设,2009年12月25日工程建设完成,2010年5月15日完成清水联动调试,同年5月21日正式进入试运行,并于2010年底通过了浙江省环境保护厅阶段性验收。(1)设计规模及服务范围污水处理总规模为10万t/d,分期实施,一期规模5万t/d。服务范围包括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水阁工业区、七百秧南片、四都片区,其中一期工程服务范围主要为水阁工业区。目前,污水处理厂一期5万t/d工程已建成投入试运行。(2)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生物脱磷除氮工艺。图2.8-1污水厂工艺流程(3)设计进出水标准丽水市水阁污水处理厂以处理工业企业生产废水为主,尾水近期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设计进水水质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出水水质见表2.8-1。表2.8-1设计出水水质单位:mg/L,pH除外参数pHCODCrBOD5SSNH3-NTP出水6~950101080.5(4)排水口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瓯江大溪,一期排放口位于水阁污水处理厂附近,靠大溪东岸设置。(5)出水水质根据浙江省环保厅公布的污水处理厂监督性监测数据,丽水市水阁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此外,根据调查,目前丽水市水阁污水处理厂正在提升改造(正在实施,预计2018年4月改造完成),确保废水进一步稳定达标排放。2总则浙江耐磨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新建项目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38-杭州市西湖区黄姑山路48号表2.8-2水阁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监测2.8.2丽水市务岭根垃圾填埋场丽水市务岭根垃圾填埋场为丽水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位于莲都区碧湖镇务岭根村东南两山坳,距丽水市中心约16km。填埋场总占地面积约为417.2亩,其中填埋场场区372.5亩,生产管理区9.2亩,进场道路35.5亩,填埋库容约502.7万m3,使用年限约20年,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库容为256.1万m3,使用年限约13.6年,一期工程分为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库容为50.2万m3,使用年限约4.5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原设计一期处理规模为300t/d,采用水解酸化厌氧+A/O2+内置MBR+膜深度处理工艺,预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排放标准。该项目于2005年启动,2005年12月编制项目环评,2006年4月浙江省环保局对环评批复(浙环建[2006]18号),2007年初完成设计,2008年6月完成一期一阶段库区土建工程并投入使用,2009年9月省环局对项目一期工程阶段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浙环建[2009]70号),2012年对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系统等进行提升改造,至今已累计填埋垃圾约45万m3。2.8.3丽水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丽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潘田村,占地面积约53亩,主要处理丽水市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垃圾,并利用余热发电;丽水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于2006年6月委托清华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对该项目的建设进行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并于2006年11月取得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现为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浙江省丽水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该工程于2007年底动工建设,并于2012年投入试运行,一期工程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400t,设两条分选线,设2台175t/d热分解焚烧炉,配套建设1套7.5MW发电机组;由于该项目建成后一直无法做到连续稳定运行,垃圾处理规模达不到设计要求(2013年实际平均日处理垃圾量约218t/d(按330天/年计),仅达到设计负荷的54.5%),2014年实际平均日处理垃圾量约193t/d,仅达到设计负荷的48.2%(按330天/年计)。因此,企业于2014年提出了丽水垃圾焚烧发电改造项目,改造内容为新建1套400t/d的炉排垃圾焚烧炉垃圾处理线,同步停用拆除原有的2台焚烧炉。该项目于2014年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完成了《丽水垃圾焚烧发电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5年1月份取得丽水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该项目的批复;该项目于2016年8月份通过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目前企业正常运行。3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浙江耐磨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新建项目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61-杭州市西湖区黄姑山路48号3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3.1建设项目基本概况(1)项目名称:年产300万套汽车刹车片、2800万副摩托车刹车片、1200万副刹车蹄块新建项目(2)建设单位:浙江耐磨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行业类别:C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C3752摩托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5)建设地点:丽水南城七百秧区块E-10-3工业地块,白莲路东侧(东经119.8977°,北纬28.3891°)。(6)项目投资:总投资14050万元人民币(7)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位于丽水南城七百秧区块E-10-3工业地块,新建厂房。占地面积58亩。建设有1号车间、2号车间,并配有研发综合办公楼等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约25567.72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300万套汽车刹车片、2800万副摩托车刹车片、1200万副刹车蹄块的生产规模。3.2建设项目生产情况3.2.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本项目产品方案见表3.2-1。各产品质量指标详见表3.2-2、3.2-3。表3.2-1项目产品方案序号产品名称设计能力1汽车刹车片300万套/年2摩托车刹车片2800万副/年3刹车蹄块1200万副/年表3.2-2汽车类刹车片产品质量指标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1石棉含量不含石棉2摩擦性能摩擦系数圆盘摩擦面温度100℃0.25~0.653圆盘摩擦面温度150℃0.25~0.704圆盘摩擦面温度200℃0.25~0.705圆盘摩擦面温度250℃0.25~0.706圆盘摩擦面温度300℃0.25~0.707圆盘摩擦面温度350℃0.25~0.708指定摩擦系数的允许偏差圆盘摩擦面温度100℃±0.089圆盘摩擦面温度150℃±0.1010圆盘摩擦面温度200℃±0.1011圆盘摩擦面温度250℃±0.1012圆盘摩擦面温度300℃±0.1213圆盘摩擦面温度350℃±0.1214磨损率(10-7cm3/N·m)圆盘摩擦面温度100℃0~0.5015圆盘摩擦面温度150℃0~0.7016圆盘摩擦面温度200℃0~1.0017圆盘摩擦面温度250℃0~1.5018圆盘摩擦面温度300℃0~2.0019圆盘摩擦面温度350℃0~2.5020试验后评价试验后试片不得出现裂纹,凸起等影响使用的缺陷,试片对圆盘摩擦面不得有明显的划伤21剪切强度(MPa)室温下剪切强度≥2.5MPa22热膨胀率(%)400℃±10℃时≤2.5%23压缩应变(%)室温时≤2%;400℃±10℃时≤5%表3.2-3摩托车类刹车片产品质量指标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1石棉含量不含石棉2表面质量不应有龟裂、伤痕、起泡、缺边、凹凸不平、翘曲、扭曲等影响性能的缺陷。3油污表面应无油污,非黏结面应无余胶4摩擦性能摩擦系数圆盘摩擦面温度100℃升温:0.30~0.60降温:0.30~0.605圆盘摩擦面温度150℃升温:0.30~0.60降温:0.30~0.606圆盘摩擦面温度200℃升温:0.30~0.60降温:0.30~0.607圆盘摩擦面温度250℃升温: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考编试题及答案
- 期货从业考试数字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连锁经营管理师-理论知识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卷)
- 2025年智能电网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招聘与裁员》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N1叉车司机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二建b证题库及答案(可下载)
- 酸再生工岗前安全行为考核试卷含答案
- 催化剂生产工安全生产意识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高分子与食品安全》
- GA 836-2009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 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完整
- 自动化导论全套课件
- 少给父母添麻烦-课件
- 6078三菱帕杰罗v87v97v93维修手册原厂
- 创伤性凝血病课件
- 2022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学科试卷结构及参考样卷
- 员工在职证明官方范本标准
- 广东珠海高栏港经济开发区
- 纸箱生产车间风险辨识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