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分析PPT_第1页
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分析PPT_第2页
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分析PPT_第3页
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分析PPT_第4页
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分析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英国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达雷尔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分析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分析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英国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达雷尔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分析断路器常见故障分类口一,油断路器本体故障及分析口二,真空断路器本体故障及分析口三,电磁操作杋构故障及分析口四,弹簧操作机构故障及分析口五,液压操作机构故障及分析口六,气动操作机构故障及分析,油断路器本体故障及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应将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牢记并作为最高的教学目标去努力实现,从而让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受到课程人文内涵的影响,即所谓的“得意”,还要关注文章的形式,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语言的表达,也即所谓的“得言”。“得意”与“得言”并不是割裂开的,也不是两条轨道上的火车,那种过多地关注文章内容和离开文本空谈表达方法的做法都不足取。实践证明,在引导学生体悟文章内容的同时,如能结合文章的表达方法,能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而通过生动的文字材料,学生对语言的表达方法会有更直接、更鲜明的感受。所以,让学生“言意兼得”应是阅读教学可以完成也是必须完成的目标,同时因为这个目标的达成对语文教师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所以“言意兼得”也就成了阅读教学最美好的境界。

1量体裁衣――定下文章基调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文章体裁有不同的训练要求,如《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就有这样的表述:“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确定一篇文章究竟让学生在哪些方面“得言”时,首先要根据文章的体裁,定下教学的“基调”,这样才不至于走偏了道。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一课的教学中,根据小小说这一特殊体裁的表达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们感受着课文语言之凝炼,结构之精巧,情感之真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试举其中几个片段:【片段一:导入部分】师:今天我们一起读一篇小小说,题目是――桥(板书课题),一起读。师:知道什么叫小小说吗?我们来看一下资料(出示资料),请你来读。生:小小说,又名微型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极短篇小说等。小小说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结尾出人意料。师:正因为小小说字数少,所以它特别讲究字句的凝炼,这一点相信同学们从这个题目上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让我们再读读这个课题。【片段二: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师:老汉的话并不多,就三个短短的句子。作者为什么不多写点呢?生:小小说文字很简练。生:当时情况危急,不允许老汉发表长篇演说。生:那样也不真实。师:看来人物的语言要符合情境。生:还有老汉平时讲话可能就是很干脆利落的。师: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平时讲话就很有分量,在这种危急时刻更是如此,所以三句话用了三个感叹号。看来人物的语言还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量体裁衣,让阅读教学有了“得言”的方向,实现“言意兼得”才有了可能。

2布局谋篇――学会整体把握表达顺序和篇章结构是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也是作者为内容而精心选择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文本的接触中感受作者如何布局谋篇,从而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对他们的写作大有裨益。如《桥》一课的教学,在初读完课文后,笔者和学生有一段对话:师:能告诉我,初读这篇小说时,让你最感到意外的地方是哪里?生:是文章的结尾。生:我也是,读到这儿我们才知道原来老汉和小伙子竟然是父子俩。生:这个结尾真让人想不到。师:你感觉到了震撼。所以有人说,小小说就是结尾的艺术。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把小小说结构上的艺术特点巧妙地让学生领悟,既了解了文章内容,又学到了文章的表达方法,轻松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教师并没有生硬的说教,但通过交流,学生对文章分总的结构有了鲜明的感受。

3遣词用句――体会语言精妙我们的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尤其是作者的遣词用句,无不匠心独具,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的精妙,实在值得少年儿童学习揣摩、积累运用。还如《桥》一课的教学,对“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这句中“拥戴”一词的解读:师:知道“拥戴”的意思吗?生:就是拥护爱戴的意思。师:受人拥戴的老汉平时都会为大家做哪些事呢?生:有的人家里闹矛盾了,他会去劝说。生:有的人家里没钱了,他会送钱给别人。生:有的人家里有人生病了,他会去看望。生:他还会帮助别人干活。师:怪不得老汉这么受人拥戴呢。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小说里写了吗?生:没有。师:但是通过“拥戴”这个词我们却感受到它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容,这就叫凝炼。可以说,品词析句在我们的阅读课上不算新鲜,这也是关注文章表达方法最突出的体现了。但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精心选择品析的“点”,让学生在“得意”的同时不忘“得言”。

4标点符号――关注表达细节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标点符号一直是一个盲区。其实,课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大有讲究的,在解读一篇作品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文中标点符号所传达的意思,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逻辑性很强的语句,教师只有用心体会,才能发现其中的情感内涵。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第18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在教学中,笔者抓住两个分号三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师:同学们,语言也是有温度的呀!从“呼啸、敲打、尖叫、撕裂”这些词我们读出了阴冷,读出了悲凉。让我们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读。生读句子,读时强调了“呼啸、敲打、尖叫、撕裂”这些词。师:你读的时候突出了重点词,不错。但是我们看这三个分句,狂风吹着他的身,冰雹敲着他的脸,恶鹰撕裂着他的肌体,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是越来越――生:深。师:那我们在读的时候这三个分句还应该是一样的语气、一样的语速吗?生(思考后):不是。师:那该怎么读呢?生:语气越来越强烈,语速越来越快。师:自己再练练,体会一下。学生朗读句子,读时既突出了重点词,又表现出了适当的语气和语速。以上就实现“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目标谈了些个人的体会,笔者认为,从文章的表达方法入手,将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是实现“言意兼得”这一教学目标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方法。分数应用题是六年级数学教材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这类题比较抽象,学生往往因分析失误而错解。在一次六年级检测试卷中,经过初步统计,分数应用题的分值约占了30%左右,可见分数应用题在六年级数学中的地位和比重,然而正是这些抽象的分数应用题造成了孩子们对分数应用题的望而生畏,怎么思考也弄不明白。因此本文从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实战出发,向同行们探讨一下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武林秘籍”。那从实战的考题开始我们的旅程吧:【典型题目】某种商品8月的价格比7月涨了30%,9月的价格比8月又降了20%。9月的价格和7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昌黎县2015年1月6年级期末试卷应用题最后一题】见到此题,是不是觉得解决起来有点难呢?好,我们就一起先来探究一下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技巧吧。

1解决分数应用题也有“武林秘籍”画线段图与写数量关系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两个有效手段,可以说它们正是我们要寻觅“武林秘籍”。可以这么说画线段图是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分析途径,线段图的正确分析往往决定着数量关系的正确与否。当然两个有效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图文并茂地一起使用,这可是准确、快速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法宝。例1:六年级有女生90名,男生是女生人数的1/3,男生多少人?要点:画图时要先画出单位“1”的量。结合画图和关键句“男生是女生人数的1/3”,可以看出这道题是把女生人数90人看做单位“1”,把女生人数平均分成分率1/3的分母份,即3份,所以先把表示女生人数的线段图平均分成3份,男生人数占其中的分子份,即1份,所以男生人数画的要和女生中的1份长度同样多,也就是女生人数的1/3是男生人数,根据一个数成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所以数量关系为女生人数×1/3=男生人数。例2:弟弟体重24千克,哥哥比弟弟重1/4,哥哥体重多少千克?画图:关键句“哥哥比弟弟重1/4”,显然“比弟弟重1/4”是把弟弟的体重看做了单位“1”,也就是标准量的意思,所以画图要先用线段图画出弟弟的体重,平均分成1/4的分母份,即4份。那分子1的含义是什么呢?分子1的意思是把弟弟的体重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哥哥的体重比弟弟多1份,那哥哥当然应该画5份了。结合画线段图的分析:哥哥比弟弟重1/4,也就是哥哥的体重等于在弟弟体重的基础上再加上弟弟体重的1/4,才等于哥哥体重,所以数量关系1为:弟弟重量+弟弟重量的1/4=哥哥重量,所以列式为24+24×1/4;又因为哥哥比弟弟重1/4,也可理解为把弟弟的体重看作单位“1”,也就是1份,哥哥比弟弟重1/4份,那么哥哥就是(1+1/4)份,而1份,也就是单位“1”对应的数量是24kg,求哥哥的体重千克数,就是求弟弟体重的(1+1/4)倍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所以数量关系2是:弟弟体重×(1+

1/4)=哥哥体重,列式为:24×(1+1/4)这里的细节是:分析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固然重要,灵活运用也是固不可少的。如根据数量关系:弟弟体重×(1+1/4)=哥哥体重,如果已知了弟弟体重求哥哥,那当然用乘法直接计算即可。如果已知了哥哥体重求弟弟体重呢?对了,用除法啊,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哥哥体重,和其中的一个因数(1+1/4),求另一个因数,也就是弟弟体重,用除法计算;或者呢,设单位“1”的数量(弟弟体重)为x千克,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通过以上画图及数量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规律:

1.已知单位“1”的数量,求它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如果单位“1”未知,却需要先求出单位“1”是多少,那这一步一定是除法或方程;

3.还有一种类型就是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基本方法就是:甲数÷乙数。此类较复杂的就是求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问题,意思是甲比乙多(或少)的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基本方法是:甲数和乙数的差(永远是大数减小数)÷单位“1”,单位“1”的判断当然是比谁谁是单位“1”了,简单一句话就是差值÷单位“1”,求商即可。

2解决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我们还是一起回到开头引用的那道题:某种商品8月的价格比7月涨了30%,9月的价格比8月又降了20%。9月的价格和7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教学步骤可以如下设计:

2.1明确问题,求什么问题“9月的价格和7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要认识到:(1)共求两个问题;(2)第一个问题是价格是涨了还是降了,应该进行价格的比较再得出结论;第二个问题是变化幅度,因为紧接第一个问题,所以根据“9月的价格和7月比”,我们就知道既然“和7月比”,当然要把“7月价格”看作单位“1”了,据此分析,“变化幅度”意思是涨了的钱数(或是降了的钱数)占单位“1”(7月份价格)的百分数。

2.2找准数量,怎么求关键句,两个。在学生的实际教学中,可以画图分析,也可通过关键句直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上面题目中的关键句,一是“8月的价格比7月涨了30%”,二是“9月的价格比8月又降了20%”。第一句理解:是8月价格和7月价格比较,涨了30%,7月价格是单位“1”,那么说明8月价格是7月价格的(1+30%)倍,数量为8月价格=7月价格×(1+30%)。第二句理解:是9月的价格和8月相比较,8月价格是单位“1”,9月价格降了8月份的20%,也就是9月的价格是8月价格的(1-20%),数量关系为:9月的价格=8月价格×(1-20%)根据两个关键句的理解和分析,我们知道要求9月的价格就必须先根据数量关系2求出8月价格,而要求8月价格就必须根据数量关系1知道7月价格,但遗憾,7月价格没有,未知。这时我们就应该想到对于未知数量,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整体,用单位“1”来表示。

2.3正确列式,认真做(1)设7月价格为1(这里的1是把7月价格看作一个整体,看作1份,看作1个标准量,用单位“1”来表示)

8月价格:1×(1+30%)=1.3

9月价格:1.3×(1-20%)=1.04

∵1.04?1∴9月价格比7月份涨了。(2)(1.04-1)÷1=0.04÷1=0.04=4%注:也就是求9月比7月涨的价格份数占7月价格的百分之几。答:变化幅度为涨了4%

2.4仔细验算,深反思这一步,要告诉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孩子,做完后问问自己做的对吗,合理吗?有没有更便捷的方法……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个学会反思的习惯。到了这里,你是不是对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困惑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愿我感悟的拙见能为您的教学抛砖引玉,能为毕业班的孩子不再对解分数应用题而发愁而感到欣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会计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的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以及职业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关系到能否向社会输送零距离对接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1.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目标的关键。1990年9月美国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其1号公告《会计教育目标》中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由此可见,美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在我国,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重心转向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已成为会计本科教育的目标。我国教育部2007年在其发布的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强调:“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教育部所做出的这些举措,充分说明高校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技能的重要性。显然,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千方百计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目标的关键。

2.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有利于更多地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职业素质,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目前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会计本科毕业生还不是高校的“产成品”,尚需到企业进行“再加工”,才能派上用场。这就是说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不重视和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就不能向社会输送他们所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因此,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的渠道,才能使会计实践教学真正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这样,应用型本科的会计实践教学才真正实现了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因此,会计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有利于更多地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职业素质,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3.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办学规模的扩大,推动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发展。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可以反映高校会计教育水平的高低。许多单位在会计人才市场招聘会计人员时,最看重的是应聘者是否具有实践经历与经验,是否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因此,加强实践环节的会计教学,培养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可以满足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永葆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旺盛的生命力。二、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现状及成因

1.实践教学教材编写不规范,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会计实践教材是会计实践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目前相当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自编教材,编写的内容不统一、不规范。而且实践教材上的许多资料是按照理想的模式编制出来的,所设计的经济业务不具有代表性,与企业的真实业务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模拟实践教材中大多是以制造业企业即工业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会计资料作为模拟对象,进行会计实务的操作训练,很少涉及其他行业(如商业、施工业、金融业、行政事业等)的经济业务情况;教材中普遍存在过分重视会计核算方面的实训,忽视会计监督方面的内容。另外,编写专业课程的模拟实践内容各自独立,没有做到互相融通,致使学生处理会计工作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演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育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环节教学的思想观念,教师积累的实践知识太少;二是编写实践教材的教师本身就不具备从事会计实践工作的经历、经验,对各行各业的社会调研太少,搜集的会计实务资料也不多;三是学校在组织编写实践教材时,没有从企事业单位请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专家联合编写。

2.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简陋、陈旧,实践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前已述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因此,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至关重。近些年来,大多数本科院校虽然都建立了自己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但由于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的实训设施比较简陋。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实训设备比较陈旧,计算机及网络配置等硬件设备达不到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尚不能满足会计实验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会计模拟实验室实训设施、设备的简陋、陈旧,导致学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难以使学生进入一个完全仿真的经济现实环境中去完成会计实验项目的操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同时也导致实践教学的手段相对落后,不能给学生在感觉上的清楚认识。综上可见,会计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是影响会计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前提因素。那么,本科院校会计实验室建设资金为何投入严重不足?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学校领导认识、重视不够,部分领导认为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会计模拟实验比较简单。因此,学校将有限的资金大部分用到工科类实验室的建设上,而忽视对会计实验室建设资金的投入。

3.实践教学方法呆板、单一,缺乏灵活多样性。会计实践教学方法是实现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完成会计实践教学任务的手段。现阶段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时,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地位,偏向于以教师为中心,实施“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操作时,教师在实验室讲台上通过模拟教材上的一套模拟企业会计资料,讲解每一笔经济业务如何编制记账凭证,怎样根据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如何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表等,接着让学生根据所给模拟实践资料和教师的讲解过程,照葫芦画瓢地完成从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到财务报表的整个操作过程,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再上交手工会计模拟实践的结果。同样,教师在上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课时,很少讲解财务软件的设计思想、账务处理系统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检查账务系统出现的差错等内容,只讲解所购财务软件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接下来就让学生走过场,上机输入手工模拟资料中的数据,让计算机自动生成证、账、表等财务信息资料就算了事。同时,在教学中以上两种实验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手工模拟实验的结果不能为电算化实验起到基石作用,不能通过电算化实验得到验证,割裂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侧重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进行机械被动式的实践操作,显得格外的呆板、单一,因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能动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理论搞不清、实践路不通的机械教条型人才。琵琶,是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民族乐器,是我国众多民族艺术文化中的一束奇葩,而琵琶演奏作为依托琵琶而衍生出来的一种乐器表演艺术形态,其自身所具备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极具民族特色等优势是其他乐器演奏形态所无法比拟的,这同时也彰显了其在我国高校音乐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21世纪的今天是文化创意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空间。结合当前实际,我们可以看到琵琶演奏在高校音乐教育体系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涵养与魅力。然而,创新教育形势下,传统的琵琶演奏教学模式已逐步与时代脱轨,难以满足学生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促进了高校教学改革步伐,琵琶演奏教学改革的研究也正在悄然蔓延。

1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高校琵琶演奏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样的一个时代给了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发展契机,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国内文化创意行业日趋成熟和逐步标准化、规范化。相信在未来,我国的文化创意行业将能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新的突破。就高校琵琶演奏课程来说,要想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满足创新教育发展文件的要求,就必须要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为此,高校必须要在如下几方面的基本条件中形成突破:第一,坚持教学理念的革新。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单位,他们是学习活动中的核心,高校琵琶演奏教师应根据创新教育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要求,脱离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以生为主体、以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第二,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艰巨性。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的,需要经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目标优化等诸多方面的艰辛努力。这就要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试验、不断探索,以构筑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教学模式。第三,根据学生专业性发展实际需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教师应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2高校琵琶演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专项教学的认知当前的一些教师对琵琶演奏教学的认知仍旧停留在基础能力的教学上,他们无法清晰地认知专项教学的内涵,大部分处于自己摸索着训练的状态,这导致他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局限于一般性的演奏技能训练,在达到既定目标后仍旧停留在原地,没有适时转入专项训练教学,从而导致音乐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内在潜力无法得到挖掘,引?l了教学停滞不前的困境。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以能力展示替代演奏能力展现,这种替代式的训练方法只能解决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的问题,而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保证,严重影响艺术类专业学生琵琶演奏水平的提升。

2.2教学形式单一发展教育,实质就是把学生作为个体的研究对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把一定的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灌输到学生的脑海和思想之中,使学生能够掌握他们之前所不具备的知识或能力。但是,我国部分高校在实施琵琶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仍旧在沿袭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上课――教师辅导的教学流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宰,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换言之,教师就是学习学习琵琶演奏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来源,即是一种“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跟随老师的步伐,机械性地进行重复学习和模仿,毫无个性可言,琵琶演奏教学也因此陷入困境,处于为难的境地。

3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高校琵琶演奏教学改革途径

3.1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1)课程发展多元化、个性化。为了满足创新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应把重心落实到全方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上。而对于高校的琵琶演奏课程来说,要满足这一发展要求,就必须要从课程建设入手,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当然,由于琵琶演奏与常规音乐课程存在一定的学科差异性,使得其在进行课程设置是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为此,学校在设置课程时,为了保证高校艺术生的全面性、创新性发展,不仅要设立增强学生琵琶演奏技能的实践课程,更要设立关于陶冶学生情操的理论性课程或鉴赏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2)课程专题化。为了满足不同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需要,高校的琵琶演奏课程还可以以专题的方式呈现,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确保高校琵琶演奏教学的全面客观性。而在此过程中,音乐艺术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面以及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己的专题课程,使自己能够在专题化的课程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达到增强音乐素养,强化演奏能力的目的。

3.2形成特色的教学模式(1)深化艺术指导,改进琵琶演奏教学的关键载体。“声情并茂”是琵琶演奏的标准之一,但是纵观我国高校琵琶演奏教学实际,“有情无声,有声无情”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表现不俗,所取得的综合测评成绩也较为突出,但是当他们需要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就会出现“有情无声”或“有声无情”的问题,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归根究底,其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的琵琶演奏技巧并不扎实,平时所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或者上台锻炼经验不够丰富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艺术指导教学时,应抓住“以声促情,以情带声”的技巧,让学生先找准每个乐段的内在情绪,并通过反复试唱,把乐曲的音乐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艺术指导,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音乐情感,尝试演奏乐曲。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音乐情感的渲染中,进入琵琶演奏歌曲的情景之中,融入歌曲形象之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以情带声”的目的,那么学生的演唱技巧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中小学体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基层学校体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体育健康和教育发展的水平[1]。目前商洛一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落后局面有所改观,但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较,商洛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水平较低,出现不平衡、不巩固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商洛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找出这些学校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它们的学校体育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缩短与城乡地区学校体育的差距。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以商洛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课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二十余篇与本研究有关文献资料,对涉及的相关研究对象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查阅与商洛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相关的纸质。

1.2.2问卷调查法文件和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问卷,对商洛市中的3个县(洛南县、丹凤县、山阳县)9所农村公办的中小学学校均等发放问卷,共发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05%。

1.2.3数理统计法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分析。

1.2.4访谈法对商洛市9所学校的体育老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

1.2.5观察法在对各学校体育课的上课情况,学生体育课的出勤情况,以及校内的运动场地和设施的观察了解。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场地、器材现状与分析通过对各学校的场地面积及质量调查发现,在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大都是比较简易、不规范,场地不足200米的占到41%,塑胶场地仅占195%,混凝土硬化场地占20%,土质场地占654%,场地质量不高,学生活动的场地相当有限,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要想使学生体育技术课堂落到实处,搞好场地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场地质量的提高也有待加强。此外,在体育教学器材方面表现的参差不齐,大多数学校没有单杠、双杠,有器材但长期不用都已经生锈。还严重存在缺少一些常用的体育器材的现象,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垫子等,对教学和学生活动带来较大的影响,应当引起重视。

2.2体育教师现状调查发现,商洛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师普遍欠缺,占到52%,那么为什么有些学校明知教师不足的情况下不去招收体育教师呢,是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意识不强,还是出于别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思考;在体育教师年龄上老教师占很大比重,而新教师却很少,这难以满足学生对教师不同年龄的需要,同时学校对新体育教师的选择也令人堪忧;小学老师专科以上学历占到35%,中学教师本科以上的占到40%,远远达不到规定的全国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要达到到70%左右,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将达到50%左右的水平。

2.3课堂及学生参与情况

2.3.1教师备课情况。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体育课的精髓,他决定着体育课的成败与否和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低,同样备课是学校各个学科的必要环节,体育课也不列外。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能按正常教学秩序备课的教师只占到213%,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备课写教案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年轻体育教师写教案多余年老教师,几乎是电子版打印教案,在小学体育老师也不按教学大纲上课,体育课的内容也不固定,想上啥就上啥,仍然存在“放羊式”教学。

2.3.2体育课学生出勤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和对体育的参与情况,通过观察和访谈对9所学校学生上体育课的出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果: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逃课和旷课所占的比重很小,分别只占到16%和026%,迟到和早退稍微偏高,分别为82%和70%,其中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