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0_第1页
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0_第2页
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0_第3页
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0_第4页
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u1总论 11.1工程背景 11.2编制依据 11.3评价工作指导思想 31.4评价标准 31.5.评价工作级别 41.6评价范围 41.7评价重点 51.8污染控制与保护目标 52建设工程概况 62.1工程名称与建设内容 62.2建设及改造自行车道内容 62.3建设规模指标 82.4设备方案 102.5建设进度安排 102.6工程投资估算 113工程实施方案 123.1道路工程 123.2交叉工程 143.3附属工程 144建设工程环境概况 194.1自然及社会环境概况 194.2.道路路网条件 204.3自行车交通现状 214.4文物、旅游资源 22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3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35.2护城河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35.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46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 276.1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 276.2施工场地沥青混凝土热拌的环境影响分析 286.3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286.4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316.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27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337.1改善旅游环境条件 337.2改善交通现状 337.3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337.4固体废物预测分析 347.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47.6道路照明的灯光影响分析 358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368.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368.2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建议 379公众参与 399.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399.2调查方法和原那么 399.3调查咨询内容 399.4调查结果简述 399.5调查结论及建议要求 41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4210.1经济效益分析 4210.2社会效益 4210.3环境损益分析 4211结论与建议 4411.1工程概况 4411.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411.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511.4环境保护措施 4611.5公众参与 4611.6综合结论 4711.7要求与建议 471总论1.1工程背景拟借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的?西安城市综合交通改善工程?,是西安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已于2004年9月正式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列入经国务院批准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05~2007财年备选工程规划〞,安排世行贷款额度1.5亿美元,框架内容包括城市路网、公共交通、交通管理、交通污染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城市交通政策与规划能力培训等6个子工程。2005年3月,市政府成立了西安城市综合交通改善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政办发〔2005〕56号〕。截止2006年4月,世行工作组已先后五次前来开展工程考察活动,最终确定了工程框架内容。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是拟借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的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改善工程工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子工程的子工程,方案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安排世界银行贷款额度1200万美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令第283号?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编制该工程的专题评价报告。2007年1月,西安市根底设施建设投资总公司正式委托西安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承当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调研、收集、清理,分析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收集了大量已有环境现状资料和成果,进行了类比分析和调查,进行了适当的现状监测,查询了工程的依据,考察了工程建设地的现状情况,详细研究了该工程的建设规划,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经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屡次交流沟通,在此根底上编制了该工程专题报告。1.2编制依据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国务院(1998)253号令?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1年3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通过,2004年12月29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8〕?西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5年3月30日。规划、方案、文件、通知〔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国家环保总局(2001)210号?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五’方案的通知〞?;〔3〕?西安市1995~2021年城市总体规划?;〔4〕?西安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5〕?西安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6〕?唐皇城复兴规划?2000.07;〔7〕?西安市城市建设文化体系规划?2000.07;〔8〕?西安顺城巷及周边建筑环境整治与改造工程规划?2004.11;〔9〕?顺城巷与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工程建议书?2006.2;〔10〕?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规划?2006.4。技术标准〔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总那么·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HJ/T2.1~2.3-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声环境(HJ/T2.4-1995);〔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非污染生态环境(HJ/T19-1997);〔4〕?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那么与技术方法?(HJ14-199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非污染生态环境〔HJ/T219-1997〕;〔6〕西安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GB/T15190-1996)。工程立项批准文件及其它文件、资料〔1〕西安市城墙景区管理委员会、长安大学?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自行车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9月);〔2〕西安市建委提供的其它根底技术资料。1.3评价工作指导思想〔1〕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贯彻、推行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坚持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通过对工程拟建地和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掌握评价区的大气、声环境现状和特征;〔2〕通过工程分析,确定本工程施工期和建成后的污染源源强,污染物排放方式及防治方法等,对本工程实施后给所在地区环境造成的影响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3〕以可持续开展思想为指导,力求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管理要求以及环境监控意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城市环境管理部门和本工程建设单位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西安市实现旅游与开展协调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的目标。1.4评价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见表1-4-1。表1-4-1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取值时间年均值日均值1小时平均年均值日平均年均值日均值1小时平均年均值日均值标准值0.060.150.500.200.300.080.120.240.100.15〔2〕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相关标准。按西安市划分的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确定相应得标准值,见表1-4-2。表1-4-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类别01234昼间5055606570夜间4045505555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排放〔施工期〕: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2〕施工期作业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见表1-4-3。表1-4-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3〕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是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影响,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1.5.评价工作级别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级别确实定建设工程位于GB3096-93规定的2类区〔居住、文教、商业区〕,依据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声环境?中的有关规定,将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级别确定为三级。1.5.2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级别确实定工程本身无大的环境空气污染源,仅存在具有局部交通废气污染,依据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1.5.3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级别确实定本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对生态影响范围小于20平方公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非污染生态影响?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6评价范围1.6.1环境噪声评价范围确实定本工程规划区域包括1类区和2类区,评价范围是城墙景区范围。1.6.2环境空气评价范围确实定评价范围为工程区及周边临近区域,即以城墙为界的城区以内范围。1.6.3生态环境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和空气评价范围相同,即城墙区域内的生态环境。1.7评价重点根据工程工程特点和周围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的重点为:〔1〕施工期:以施工噪声、扬尘及建筑垃圾的处置为评价重点;〔2〕运行期:以工程实施后对交通环境、社会环境、旅游环境的前后变化及改善评价重点;〔3〕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1.8污染控制与保护目标污染控制目标〔1〕施工期:主要控制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2〕运行期:主要控制固废的排放。1.8.2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声环境和社会环境,及评价区域周围人群健康,主要文物古迹西安市明城墙、钟鼓楼广场、碑林、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西安事变旧址、西五台、清真大寺、卧龙寺、城隍庙、书院门、三学街、北院门;控制区域内旅游人数,实行旅游环境承载力控制。其中明城墙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工过程尤其注意对其保护、防护措施的合理实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8-1。表1-8-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保护对象相对位置保护内容保护目标1明城墙区域内文物古迹建址地文物保护满足文物保护对周边环境的建筑要求2城区范围生态带西安市城市道路一环线以内,包括明城墙区域以及城墙外围的环城公园。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景观生态2建设工程概况2.1工程名称与建设内容工程名称: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承办单位:西安市政府、西安城墙景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内容:改造和建设西安市城市道路一环线以内,包括明城墙区域以及城墙外围的环城公园。主要由街巷构成的可通达明城墙区域主要旅游景点及历史街区的备选线路集合。具体线路是:由顺城巷、东七路——青年路;东厅门——东县门——东羊市——东三道巷——建国一巷;香米园——西仓北巷——教场门——红埠街;东西梆子市街——五星街——五味什字——南院门;尚勤路——建国路、北新街——皇城东路——南新街——端履门——安居巷;明新巷——立新街——大莲花池街——麦苋街——竹笆市——德福巷;高阳里——青年一巷——从新巷——许士庙街——光明巷——大学习巷——琉璃庙街——四府街。城墙景区地理位置见总报告书附图。2.2建设及改造自行车道内容根据现状调查,规划建设和改造的自行车路段分为改造、拓宽等,具表达状见表2-2-1。表2-2-1规划建设和改造的自行车路段道路名称长度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安居巷337新建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北新街345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设置物理隔离栏,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北院门494新建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大莲花池街272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漆划机非分隔标线,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大学习巷353新建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德福巷325改建改建局部: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东大街314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设置物理隔离栏,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东木头市60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漆划机非分隔标线,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东新街726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利用现有绿化带,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东一路468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设置物理隔离栏,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光明巷353新建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红埠街445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漆划机非分隔标线,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皇城东路548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漆划机非分隔标线,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皇城路274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漆划机非分隔标线,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皇城西路526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漆划机非分隔标线,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立新街355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设置物理隔离栏,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骡马市337新建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麦苋街240新建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庙后街152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漆划机非分隔标线,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明新巷202新建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南新街368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利用现有绿化带,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三学街246新建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尚俭路233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利用人行道改造的绿化带,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书院门307新建新建局部: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改建局部: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顺城巷13700改建6396m,新建7304m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糖坊街310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利用现有绿化带,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西仓415新建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西大街1382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利用现有绿化带,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西七路559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利用人行道改造的绿化带,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西五路428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利用现有绿化带,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西新街118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利用现有绿化带,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香米园610新建去除旧路面,铺设青砖,增加绿化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湘子庙街173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漆划机非分隔标线,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新城广场环线355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漆划机非分隔标线,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竹笆市368改建在原有沥青路面覆彩色沥青膜,利用人行道改造的绿化带,增加植树,加设艺术路灯、街道小品、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2.3建设规模指标2.3.1联系明城墙区域各旅游景点所需的建设规模明城墙区域13.1km2的有限范围内,分布有十余处名胜古迹可供游览,各相邻名胜古迹之间的距离约为3km。将城墙内各主要观光景点分为三个类别。〔1〕第一类别:既具有历史意义又有其独特性,代表西安的形象。西安城墙、钟楼、鼓楼、碑林博物院。〔2〕第二类别:以宗教文化为主要线索。清真大寺、清真西寺、西五台、城隍庙、广仁寺、卧龙寺。〔3〕第三类别:兼具欣赏性与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近现代旅游景点。张学良公馆、杨虎城纪念馆、西安事变旧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除此14个主要旅游景点,本自行车道工程有必要连接的节点还包括六个历史街区和特色街巷:北院门历史街区,三学街历史街区,德福巷,骡马市商业步行街,西大街,东新街夜市。综合考虑这些旅游景点分析和特色街区街巷,将明城墙区域的观光旅游景区分为七个片区,在线路连接上保证第一类别景点和六个历史街区、特色街巷,尽量串联第二类别旅游景点,考虑第三类别旅游景点。7个片区如下:〔1〕以鼓楼为中心,包括钟楼、钟鼓楼广场,北院门旅游文化街,北院门街区;以碑林博物院为中心的三学街历史街区;〔2〕以骡马市步行街为中心的商业区;〔3〕北院门历史街区,包括莲湖区历史街区、诸多清真寺等宗教性景点;〔4〕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旧址、新城广场、革命公园一片;〔5〕东新街夜市;〔6〕西大街仿古文化街。分别联系三个类别景点的最短线路长度分析如表2-3-1所示。表2-3-1联系不同类别旅游景点所需要的最小规模自行车线路规模分析指标第一类别景点第一二类别景点第一二三类别景点景点数第一类景点4个第一类景点4个第二类景点6个第一类景点4个第二类景点6个第三类景点4个联系景点的最短线路长度规模8.90km20.08km26.41km最短线路经历的道路路段骡马市,安居巷,书院门,德福巷,竹笆市,北院门,西新街,东新街,南新街,东大街,湘子庙街,东木头市,三学街安居巷,柏树林,北广济街,北马道巷,北院门,大麦市街,大学习巷,德福巷,东大街,东木头市,东新街,化觉巷,骡马市,庙后街,南新街,洒金桥,三学街,书院门,西新街,香米园,湘子庙街,小学习巷,竹笆市安居巷,柏树林,北大街,北广济街,北马道巷,北院门,大麦市街,大学习巷,德福巷,东大街,东二道巷,东木头市,东三道巷,东新街,和平路,化觉巷,立新街,莲湖路,骡马市,庙后街,南新街,洒金桥,三学街,书院门,西华门,西新街,香米园,湘子庙街,小学习巷,竹笆市上述明城墙区域14个旅游景点的最短路线长度为26.41km。2.3.2联系明城墙区域各旅游景点所需的建设规模说明串联景点中包含的历史街区和特色街巷也是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串联各旅游景点和历史街区特色街巷不仅为旅游者提供方便,同时也兼顾区域居民自行车交通需求。在线路选择上尽量选择背街小巷,可以更好的考虑到居民自行车出行需求,改善居民日常自行车交通出行条件,进而倡导自行车交通方式,让更多的人参加到自行车的行列中,逐步减缓城墙内主要道路的交通压力,推动明城墙区域综合交通系统的完善。本自行车道工程的规模须考虑居民出行的自行车交通需求,将串联旅游景点的规模稍有增加,即可满足带方向性的旅游观光交通,又通过选择背街小巷兼顾居民上下学、上下班、购物、休闲等日常活动的交通需求。2.4设备方案选用自行车的种类包括:〔1〕单人自行车根本技术指标:22寸,铁制,7速,SHIMANO后变速器,磨电灯。图片见图2-1。图2-1单人自行车实物图图2-2双人自行车实物图〔2〕双人自行车根本技术指标:车长1.88米;采用类似汽车ABS刹车的高档盘式碟刹结构;单骑时可将后车把旋转90度后下降,方便单人骑行时从前方上下;前驱动系统由离合器自动与后驱动系统脱开;钢优化加固车架,碳钢前叉,加厚钢圈,12-18变速,中档鞍座,水壶架,26×1.95内外胎等。图片见图2-2。2.5建设进度安排西安市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工程的实施涉及内容多,涵盖道路改造、街道设施设置、道路交通渠划、旅游效劳设施的完善、绿化以及景观改造等工程内容,其工程实施进度的安排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本工程的总进度时间为2年,2021年初——2021年底,其中工程准备工作阶段是2021年初——2021年6月约6个月时间。工程准备工作阶段需要完成实施方案、初步设计、招标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设计工作。2.6工程投资估算2.6.1工程简要概况西安明城墙区域自行车道工程的实施范围为明城墙区域内11.06km3,拟采用推荐方案中设计的自行车道路网络。自行车道路网总长度为26.7km,其中自行车专用道16.6km,自行车物理隔离道6.0km,自行车非物理隔离道2.2km。2.6.2工程投资概况本工程实际需要的投资估算指标为:固定资产投资:工程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13581万元;设备购置费363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用2239万元,包括根本预备费1033万元及涨价预备费1206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1410万元,其中国内贷款利息623万元,世行贷款利息787万元。本工程没有流动资金,故不计算铺底流动资金。

3工程实施方案3.1道路工程青砖路面改造进行青砖路面改造的路段包括:西仓、湘子庙街、香米园、安居巷、大学习巷、麦苋街、光明巷、书院门、德福巷、骡马市、北院门、顺城巷、三学街。路面结构型式如下表3-1-1。表3-1-1青砖路面结构形式层序内容总厚度第5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Ⅰ〕总厚度72cm第4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Ⅰ〕第3层乳化沥青封层〔不计厚度〕第2层30cm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第1层30cm二灰土底基层沥青路面改造进行沥青路面改造的路段包括:竹笆市、庙后街、明新巷,见表3-1-2和表3-1-3。表3-1-2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层序内容总厚度第3层20cm青砖面层总厚度45cm第2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第1层20cm砂夹石基层表3-1-3人行道路面结构形式层序内容总厚度第3层5cmC30混凝土彩砖总厚度28第2层3cm15号水泥砂浆第1层20cm3:7灰土垫层3.1.3路面上色进行路面上色的路段包括:大莲花池街、西五路、皇城东路、皇城西路、东大街、南新街、东木头市、东新街、西新街、糖坊街、立新街、红埠街、北新街、尚俭路、东一路、西大街。以上路段路面情况均较好,能满足游客和居民的出行需求,进行路面上色后已能实现旅游道路的景观要求,因此只对以上路段做覆彩色膜改造为彩色路面。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工程路面改造方案选择示意图见图3-1。图3-1路面改造方案选择示意图路面防滑处理为了保障游客和居民平安的使用自行车道,柔性路面采用适当的防滑措施。防滑措施如下:〔1〕骨料应选择坚韧耐磨的石料〔如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硬质砂岩等〕,以保证对石料磨光值的要求。当用花岗岩、砂岩〔包括石英岩〕等酸性岩类时,可在骨料中掺入2%左右的石灰粉或水泥等;〔2〕根据试验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最正确性质的结合料和油石比,并注意防止泛油或外表松散;〔3〕对于路面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能满足要求但防滑性能不能保证行车平安的路面,应加铺防滑磨耗层。3.2交叉工程本工程涉及道路之间及与其他城市道路之间共有平面交叉54个,在与交通量较大的道路交叉时,将采用合理的渠化设计。渠化的内容及要求:〔1〕应根据交通量、流向,增设交叉口进口道的车道数;〔2〕交叉口交通岛的设置应有效地引导车流顺畅行驶,防止误行;〔3〕进、出口道分隔带或交通标线应根据渠化要求布置,并应与路段上的分隔设施衔接。3.3附属工程照明工程〔1〕照明标准本工程涉及道路大局部为支路,为了到达保障交通平安、防止犯罪活动、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并考虑到自行车道的旅游功能,应提高照明标准。参照城市道路照明标准,本工程采用的设计标准如表3-3-1。表3-3-1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亮度照度平均亮度〔cd/㎡〕均匀度Lmin/Lav平均照度〔lx〕均匀度Emin/Eav10.35150.35〔2〕照明器具路段的照明器选用截光型照明器,其优点是不易产生眩光。建议选用寿命长、光效高、可靠性和一致性好、兼顾功能性和装饰性的高压钠灯、荧光高压汞灯或低压钠灯。〔3〕照明方式设计道路照明:整体上采用暖光色作为基调色,沿路建筑泛光照明,考虑突出主要建筑群体,采用冷光色,与道路照明形成比照;建筑泛光照明:顾及到对居民住户的影响,沿街居住建筑一般不考虑设置建筑泛光照明,沿街商住建筑可适当采用底部照明;广场绿地照明:绿地照明以突出乔木和草地绿化为主,灯具造型应该简洁。〔4〕照明设施的布设在以下情况下考虑引进照明设施:两条自行车道的道路通行能力大于1500辆/小时;单条自行车道的道路通行能力大于2000辆/小时。根据设计手册,只有在以下情况下专用的照明才可以不考虑设置:车道在少于5km的范围内靠近建筑和居住中心;车道不位于居住中心的学校以及工作的地方;车道不是在有夜间活动的地方,如娱乐休闲场所。另外,如果在少于0.5m的范围内有任何的弯道、截断和障碍的话,必须配备照明设施。由于自行车道的方向照明是单向的,考虑到自行车灯的亮度问题,必须对道路边缘进行标定,没有这种标记骑车人难以在黑暗中识别方向。可研报告建议可采用以下措施:自行车道两旁采用白色碘化灯,使树木、地面及周边设施的色彩不失真,充满丰富热闹的气氛;适当的结合道路情况设置高杆路灯照亮自行车道;在城门洞处出于平安考虑,设置黄色钠光灯从高处照亮车道;路旁休憩场所的照明可结合周围景观的特点进行设置。道路交通平安设施本工程道路交通平安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视线诱导设施。〔1〕交通标志根据本工程涉及道路的功能作用、交通构成、旅游景点位置、道路线型、交叉口位置等因素,设置指示标志、指路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旅游标志。标志的布设、版面内容与尺寸、结构、支撑方式及根底等,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标准执行。〔2〕路面标线路面标线是引导自行车使用者视线、管理自行车使用者交通行为的重要设施。按其设置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a.沿道路行车方向设置的纵向标线;b.与道路行车方向成一定角度设置的横向标线;c.字符或其他形式标线。标线按其功能可分为三类:警告标线、指示标线、和禁止标线。跟本工程相关的标线主要是纵向标线和横向标线,即车道划分线、禁止变换车道线、自行专用车道线等。其它还包括交叉口的停车线和人行横道线。〔3〕护栏平安护栏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机动车驶入自行车道,同时起到诱导自行车及机动车使用者的视线。本工程一局部道路同时存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因此有必要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护栏,确保自行车使用者的平安。道路绿化工程本工程由于其特殊的旅游功能,表达着西安市的整体风貌,可选择欣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植,合理配置,以反映西安市的绿化特点和绿化水平。〔1〕顺城巷环线靠近城墙的一侧为防止树木根系对城墙造成破坏,少种甚至不种树,但可以适当的摆设一些绿化小品。远离城墙一侧种植树冠较大的树木,控制其枝叶的生长方向,使其既能满足遮阳功能,又不影响路侧景观。〔2〕其他规划线路路侧绿地的种植根据西安市的气候条件来定,不同性质的道路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在商业街、步行街绿化时,如种植高大的树种就不能反映商业街繁华的特点。绿化设施的色彩、形式要与景区、道路、道路两侧建筑立面环境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景观风格。〔3〕视线要求拐弯处和交叉口的视距应该和设计车速相吻合。在允许行人走的自行车道上的设计车速为40km/h。在这个速度下一个骑车人在单车道上的遇到障碍来得及躲避的距离是20到30m。在双车道上两个骑车人在确定时间内相遇的停车视距至少是40m。在没有行人的车道上的停车视距是15m。道路家具与小品为了提高自行车道的旅游品质和道路景观协调性,将在道路两侧设置道路家具与小品。道路家具与小品的种类见下表3-3-2。表3-3-2道路家具与小品种类序号小品名称小品内容1功能性小品建筑花架、廊、亭等2与休憩有关的椅、凳、活动设施等3无障碍设施盲道、盲人交通指示设施、坡道等4与标志标识有关的跨街标识性构筑物、景点指示牌等5与广告有关的广告栏、灯箱广告、巨型广告牌等6与展览展示有关的宣传栏、阅报栏、招领牌等7与植物有关的树池盖、树木护套、树木支架、花坛、花钵、花池、花篮等8实用性小品公共厕所、亭、饮水机、时钟等9与市政设施有关的垃圾箱、窨井盖、道路路面上的各种盖板等10与视觉美学有关的雕塑、浮雕、街道艺术画、铺装图案、有关构建物建筑立面改造工程自行车道两侧的建筑立面改造应根据反映西安古城特色,具体形式应根据各路段的景观特色来加以设计。〔1〕内容:结合居住建筑的空间特点,从改善居住条件和街道景观效果的角度改造居住建筑立面。建筑立面改造的同时解决老城区居民楼顶防晒、防水、保暖、上下水等问题。〔2〕要求:对于可改造的建筑立面按照景观设计应考虑色彩、材质以及景观手段的统一。沿街建筑立面的色彩以简洁明快为主要基调,大面积的墙面采用浅色为主,可采用本色的石材和青色砖石,局部地方可以采用明快的色彩。加大深灰色调的使用,力求通过色彩的运用表达出历史感和厚重感。无障碍设施为了确保行动不便者能方便、平安的使用自行车道系统,故在本工程内实行无障碍设施设计。无障碍设施包括缘石坡道和盲道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及要求见下表3-3-3。表3-3-3无障碍设施建设内容序号内容内容及要求1缘石坡道人行道各路口必须设置缘石坡道;缘石坡道应设立人行道范围内,并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缘石坡道可分为单面缘石坡道和三面缘石坡道;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5\*GB3⑤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mm。2单面缘石坡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单面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方形、长方形单面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宽度相对应;扇形单面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设在道路转角处的单面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0m;单面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3三面单面缘石坡道=1\*GB3①三面单面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2\*GB3②三面单面缘石坡道的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1:12。4盲道=1\*GB3①指引盲人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盲道的起终点、拐弯处应设置圆点形提示盲道;=2\*GB3②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4建设工程环境概况4.1自然及社会环境概况地形地貌西安市地表形态大体分为南北两大局部。南部属秦岭山地,北部属渭河平原。全市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西安市区处于地势起伏较小的平原区,海拔高度400~600米。包括渭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以及山前冲积洪积扇平原与黄土台塬。西安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400m左右由于地势平缓,降雨量适中,年均气温宜人,西安市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地质构造西安市地处秦岭北侧山前大断裂以北的渭河断陷盆地,次级构造属于盆地南部的西安凹陷,分布地层为巨厚的新生代沉积。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市区地震烈度为8度。水文西安市境内河流众多,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河流属于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泾河、河、沣河、浐河、灞河等,东部浐河、灞河由南向北汇入渭河;西部河、沣河向北汇入渭河。主要人工排水渠系有漕运明渠、大环河、沣惠渠、幸福渠、六一八渠等。西安市区地下水可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种类型。潜水主要分布在渭河漫滩、一级阶地以及渭河、灞河、沣河等二级阶地前缘地带,水位埋深5~10m,含水层厚度20~60m,单井涌水量1000~5000m3/d,主要接受河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承压水埋藏在70m以下地层中,以浅层承压水为主,含水层厚度10~40m,单井涌水量500~3000m3/d,主要由南部山区潜流和上游河水补给。气象特征西安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清楚,冬季较长,春秋气温升降急聚,夏季炎热,秋季多连阴雨。年平均气温13.3℃,七月平均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45.2℃。年平均降水量604.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73%,无霜期207天。因受地形及河流的影响,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4%;次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频率为9%。全年静风频率为35%,冬季高达45%,多年平均风速为1.7米/秒。冬季常出现逆温天气。4.1.5土壤与植被明城墙区域内主要以人工种植的树木、草坪、花卉为主,无天然植被。高大树木主要是法国梧桐、松树等;低矮灌木以冬青、矮松、榆树等为主,另有季节性花卉。绿化主要集中在主干道两旁或中央的隔离带、小型广场以及市区内各单位自建的绿化设施,绿化面积正逐年增高。社会环境概况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开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内的工业设施已根本迁到开发区或周边,城墙以内根本以商业、文教、旅游为主,形成城区商业、金融旅游中心。4.2.道路路网条件道路现状明城墙区域道路网根本传承于古代城市道路格局,总体上呈较为严整的方格网型道路系统。明城墙区内现状道路网以东、南、西、北大街,莲湖路,东、西五路,西新街,解放路,和平路等主次干路构成该区域道路网主骨架,支路以棋盘型密布于其间。明城墙区域内现有路网总里程121.18km,路网密度达9.25km/km2。主干路的路网密度为1.0km/km2,次干路为1.42km/km2,支路为6.83km/km2,支路密度较高。明城墙区域道路等级图,如图4-1所示。图4-1明城墙区域道路等级图由图4-1可见,虽然明城墙内道路网密度较高,但主干路明显缺乏,支路总量较大;道路网通达性不好,尤其是支路存在较多的“断头路〞并且断面较窄,这都不利于机动车通行。从而更加重了少数主干路的交通压力。相反,自行车交通比拟适宜于明城墙区域内居民出行,一方面这种交通方式费用低廉,另一方面自行车工具的灵活性可以防止因机动车堵塞而造成的出行困难,因此自行车也就成为区域内居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4.2.3交通现状明城墙区域是西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周围区域产生着极大的聚集效应,其交通压力非常大。由于城门是进出明城墙区域的唯一通道,因此城门的交通繁忙程度不难想象。调查说明平均每小时进出明城墙区域的机动车辆超过15000辆。进出明城墙区域机动车交通流量较大的出入口是北门、南门、玉祥门、西门、东门、和平门、朱雀门、朝阳门和尚俭门。城门相关道路主要路段已经到达饱和或接近饱和,交通拥堵严重。4.3自行车交通现状目前明城墙区域内非机动车行驶空间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非机动车道和机非混行,其出行环境不容乐观有待改善。非机动车道〔1〕绿化带隔离绿化带隔离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相互干扰少且均较宽,平安性和舒适性较高,在局部路段上非机动车出行环境较好,如图4-2所示,比拟适合自行车的骑行。图4-2绿化带隔离的非机动车道图4-3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行驶和停放〔2〕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在某些交通流量大的主干路上,虽然拥有较宽的非机动车道,但大局部都被划分出一局部用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小汽车的停放需求,或被小汽车与公交车占用行驶,导致非机动车在公交车与机动车之间行驶,其灵活性、连续性和平安性都受到了影响,如图4-3所示。〔3〕划线别离明城墙区域内的次干路及某些支路上也设有非机动车道,主要通过标线与机动车道隔离。由于这些道路本身机动车流量不大,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道行驶,出行环境较好。〔4〕机非混行对于明城墙区域内的大局部支路由于其断面较窄或本身交通量不大,通常未设专门的非机动车道。机动车流量不大的路段,由于非机动车行驶所受干扰少,一般具有较好的非机动车出行环境,比拟适合建立自行车专用道路,如图4-5所示。但局部路段也存在着严重的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的现象。局部未设非机动车道路的路段,由于道路断面狭窄,路段两侧人行道被占用,非机动车、行人及机动车共同使用有限的道路空间,三种交通方式相互影响很大。4.4文物、旅游资源 明城墙区名胜古迹密布,旅游资源丰富,代表性的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广场、碑林、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西安事变旧址、西五台、清真大寺、卧龙寺、城隍庙。此外,明城墙区域作为西安市的老城所在,其历史遗存除了以上旅游景点以外,还存在着很多古老的街巷和历史街区,很多可追溯到隋唐时代,多以府邸、衙署、庙堂、姓氏、方位等命名,具有明显的历史和地方特色,其中著名的有书院门,南、北院门,三学街等。目前明城墙区域分布有主要旅游景点13个,分布密度高。完全有可能通过自行车交通方式将这些景点串联起来。同时,很多街巷本身就是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如书院门旅游文化街、北院门回民小吃街等。采用自行车交通方式串联这些旅游景点和特色街巷,有利于方便游客旅游观光,并使游人自身融入到西安文化气氛之中,西安文物景点、特色街巷各具特色、分布集中的自身特点完全适宜于建设自行车专用道。

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建设工程涉及区域为明城墙区域,采用西安市环境监测站2005年例行监测资料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详见表5-1-1。表5-1-1西安市2005年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mg/m3监测点位项目监测结果最高浓度值年均值达标率%二级标准全市SO20.1200.0441000.06NO20.0780.0321000.08PM100.4730.12972.880.10从表5—1—1可以看出,西安市区域环境空气中SO2年均浓度值为0.044mg/m3,NO2年均浓度值为0.032mg/m3,均不超标,PM10年均浓度值为0.129mg/m3,超标率27.12﹪,与来自黄土高原的沙尘有关。5.2护城河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工程及分析方法〔1〕监测时间:2006年2月13日~15日,连续监测3天,每天取样一次。〔2〕监测工程: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cr)、悬浮物、氨氮(NH3-N)、总氮、总磷、石油类、阴离子洗涤剂8项。〔3〕分析方法:各监测因子的分析方法列于表5-2-1。表5-2-1监测工程及分析方法序号监测工程分析方法检出限〔毫克/升〕方法来源1Do碘量法0.2GB7489-862CODcr重铬酸钾法5GB11914-893悬浮物重量罚4GB11901-894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0.025GB7479-895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0.05GB11894-896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0.01GB11893-897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0.05GB/T16488-19968阴离子洗涤剂亚甲蓝分光光度法0.05GB/7494-87护城河水体水质监测结果与评价现状监测在护城河放置了四个监测断面分别代表不同河段的水质污染情况,即:1#护城河小东门河道内;2#护城河西北角河道内;3#护城河西门北河道内;4#护城河含光门河道内,对各监测断面进行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和主要污染物超标情况祥见表5-2-3。监测项目监测点位表5-2-监测项目监测点位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总氮石油类阴离子洗涤剂1#小东门河道〔12月〕监测结果6.2023.76.01.8890.237.575.230.408超标倍数未超标未超标—0.26未超标4.059.460.362#西北角河道(12月)监测结果5.4012416.414.5792.2118.374.120.541超标倍数未超标3.13—8.726.3711.257.240.803#西门北河道(12月)监测结果11.0531.436.519.0953.1727.867.132.277超标倍数未超标0.05—11.739.5717.5713.266.594#含光门河道(12月)监测结果1.1027..524.00.7280.084.5720.150.172超标倍数0.63未超标—未超标未超标2.0539.3未超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Ⅵ级标准≥3≤30—≤1.5≤0.3≤1.5≤0.5≤0.3由以上监测结果可知,护城河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四个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总氮、石油类均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质标准,除3#断面外,其余三个断面阴离子洗涤剂全部超标,总氮、氨氮、污染最为严重,最大超标倍数分别是17.57、11.73。阴离子洗剂污染最严重的是西门北河道,其超标倍数高达6.59。而石油类污染最严重是5#护城河南河含光门河道。石油类超标达标39.3倍。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护城河污染属典型生活污水污染类型。5.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次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于2007年3月进行,分别对评价范围内的道路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进行了调查监测。调查范围及测点布设根据工程区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区的环境噪声进行了调查,共设监测点12个,分别是工程所涉及的道路,监测点位于道路旁。监测方法、测量时段和测量频次本次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监测方法按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的规定执行,监测时间为2007年3月3日、10日、11日,每个测点昼间和夜间各监测一次,昼间安排在8:00~12:00时和14:00~18:00时,夜间安排在22:00~05:00时。监测仪器为HS6288型多功能噪声分析仪,测时时为晴天,风速小于5.5米表5-3-1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分贝监测点时段Leq评价标准主要噪声源顺城巷西段昼66.0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50.7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顺城巷南段昼53.8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49.3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车家巷昼67.2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50.2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柏树林街道昼73.8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52.2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西大街昼70.37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68.3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庙后街昼65.3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51.2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大学习巷昼52.3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48.5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东羊市昼71.2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55.5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皇城东路昼69.8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55.3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皇城西路昼68.2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54.1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竹笆市昼56.3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49.2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书院门昼57.960交通噪声、社会噪声夜52.650社会噪声、交通噪声监测结果分析从表5-3-1可知,明城墙区域内自行车道建设地所测12个点位噪声现状中,昼间有4个点位噪声均到达?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要求,夜间有3个点位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要求,其余噪声均超标,原因是交通噪声及其他生活噪声所致。

6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6.1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施工扬尘来源拟建道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是扬尘、粉尘。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路基开挖、土地平整及路基填筑等施工过程,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②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如运输、装卸、仓库储存方式不当,可能造成泄漏,产生扬尘污染;③灰土拌和、混凝土拌和加工会产生扬尘和粉尘;④物料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尘土。在上述各类尘源中,道路施工在混合土工序阶段,灰土拌和、混凝土拌和是扬尘的主要来源。如果不采取洒水措施,灰土运输车辆的扬尘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扬尘量。=5\*GB3⑤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枯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其中:Q——起尘量,千克/吨·年;V50——距地面50米处风速,米/秒;V0——起尘风速,米/秒;W——尘粒的含水率,%。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根据现场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根据西安市长期气象资料,主导风向为NE,因此施工扬尘主要影响为施工点东北面区域。另外,根据西安市的气象资料,该地区年平均年降水天数为165.5天,以剩余时间的1/2为易产生扬尘的时间计,全年产生扬尘的气象时机会有27.2%,特别可能出现在夏、秋二季,雨水偏小的情况下,因此本工程施工期应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须制定必要的防止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缓扬尘污染措施=1\*GB3①为了减少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监督,对施工现场及物料堆场应采取洒水灭尘和篷布覆盖、设置围防护栏;=2\*GB3②采取喷水洒水作业,渣土、垃圾应当在撤除完后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必须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对运输物料的车辆必须封闭严密,防止漏洒,同时按照西安市政府?关于控制扬尘污染的通告?规定,四级〔5.5米/秒〕以上风力应停止土方施工,以便有效地降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6.2施工场地沥青混凝土热拌的环境影响分析沥青主要有石油沥青和煤焦油沥青。本工程所用沥青为石油沥青,沥青中含26.1%~40.7%的游离碳,其余为烃类及其衍生物。沥青的熬制、搅拌过程中将会有沥青烟产生,其中主要是沥青的熬制过程中产生沥青烟气,而搅拌过程中沥青烟气产生量很小。本工程各施工场地只进行沥青混凝土热拌,不使用未熬炼的生沥青。以往沥青拌合设备以煤炭为热源,煤炭燃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含烟尘、SO2的废气,从而对拌合场周围空气环境将产生一定的污染。为减轻沥青拌合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本工程拟选择对环境污染较轻以电为热源的沥青拌合设备,以循环的热底油加热沥青,进行物料混拌,沥青加热为封闭设备,且沥青加热温度较低,在上述生产过程中根本上不产生沥青烟气,因此,本工程沥青拌合过程中不产生沥青烟,也不会产生燃料废气污染物。6.3施工噪声影响分析6.3.1主要噪声源分析道路建设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来自于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具有高噪声、无规律的特点,它对外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施工结束而消失。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机械设备噪声值很高,如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对施工道路两旁的公共建筑、旅游景点、行人等等环境敏感点产生较大的影响。据调查,国内目前道路施工采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和铺路机等,其声压级见表6-3-1。表6-3-1道路施工机械设备声级测试值及范围单位:dB〔A〕序号机械类型型号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Aleq〔dB(A)〕1轮式装卸机ZL40型590ZL50型5902平地机PY160A型5903振动式压路机Y2J10B型5864双轮双振压路机CC2型5815三轮压路机5816轮胎压路机ZL16型5767推土机T140型5868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型5849摊铺机Fifond311ABGco582VoGELE58710发电机组FKL7519811冲击式钻井机22型18712沥青混凝土搅拌机ParkerLB1000型〔英国〕288LB30型290LB2.5型284MARINI〔意大利〕290道路施工与一般的建筑施工不一样,其产生的噪声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施工机械种类繁多,不同的施工阶段有不同的施工机械,同一施工阶段投入的施工机械也有多有少,这就使得公路施工噪声具有偶然性的特点。②不同设备的噪声源特性不同,其中有些设备噪声呈振动式的、突发的及脉冲性的,对人的影响较大;有些设备〔如搅拌机〕频率消沉,不易衰减,而且使人感觉烦躁。施工机械的噪声均较大,但它们之间声级相差仍然较大,有些设备的运行噪声可高达90dB以上。③施工噪声源与一般固定噪声源不同,既有固定噪声源,又有流动源噪声源,施工机械往往暴露在室外,而且它们会在某段时间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移动,这与固定源相比增加了这段时间内的噪声污染范围,但与流动源相比施工噪声污染还在局部范围之内。④施工设备与其影响到的范围比相对较小,因此,施工设备噪声根本上可以认作点声源。⑤对具体路段的道路而言,施工噪声污染仅发生在一段时期内。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大局部为移动声源,噪声源具有一定的移动性,非连续性,其中运输车辆移动范围较大,而推土机、挖掘机等移动区域较小,移动范围较小,其特点与流动车辆声源有一定不同。所以,影响有明显的时限性。噪声影响预测分析鉴于施工噪声的复杂性和施工噪声影响的区域性和阶段性,本评价仅根据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针对不同施工阶段计算出不同施工设备的噪声影响范围,以便施工单位在施工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设备噪声源均按点声源计,其噪声预测模式为:式中:Li和L0分别为距离设备Ri和R0处的设备噪声级;ΔL为障碍物、植被、空气等产生的附加衰减量。对于多台施工机械对某个预测点的影响,应进行声级迭加:〔3〕施工噪声影响范围计算和分析根据前述的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式,在不考虑树林及建筑物的噪声衰减量的情况下,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未与现状值叠加〕预测结果见表6-3-2。由于施工机械声压级较高,施工时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不仅使附近的居民受到不同程度的施工噪声影响,也对施工机械的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造成严重影响。以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评价,主要设备噪声源大局部超标。源强为90dB(A)的噪声源距其50m以内的环境噪声预测值超标;假设夜间施工,那么200m以内的环境噪声超过55dB(A)的夜间标准值。由此可见,道路施工噪声对施工场地周围50m范围内的环境影响较大,对50~100m范围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间施工时影响更为严重。但是其噪声影响特点为短期性,暂时性,一旦施工活动结束,表6-3-2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单位:dB(A)序号机械类型噪声预测值5m10m20m40m50m80m100m1轮式装载机9084.078.072.070.067.565.52平地机9084.078.072.070.067.565.53振动式压路机8680.074.068.066.063.561.54双轮双振压路机8175.069.063.061.058.556.55三轮压路机8175.069.063.061.058.556.56轮胎压路机7670.064.058.056.053.551.57推土机8680.074.068.066.063.561.58液压挖掘机8478.072.066.064.061.559.59摊铺机8781.075.069.067.064.562.510发电机9892.086.080.078.075.573.5施工噪声也就随之结束。其影响一般的居民能够理解和接受。但建设施工单位为保护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应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管理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6.4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弃土、弃渣。这些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本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近可作为填路材料,不可随意堆放污染城区环境,另外还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包装袋、包装箱、碎木块等,要进行分类堆放,充分利用其中可再利用局部,其他可以纳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并统一处理,防止造成“脏、乱、差〞现象。清运车辆应严格按照准运证规定的时间、路线倾倒至以上规定地点,运输车辆上路必须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及准运证。建设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实行封闭施工;②出入口道路硬化并配备相应的冲洗设施;③有专人负责现场管理,对不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要求的车辆不准驶出现场;并负责填报?建筑垃圾处置日报表?;由于建筑垃圾运往西安市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倾倒点,产生、运输过程在按?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方法?的要求落实后,建筑垃圾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6.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压占土地、植被工程施工时,开挖土方会压占两侧局部绿化植被,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暂时影响。建设工程可根本实现土方量就地平衡,无需建设弃土场。破坏原有景观明城墙以内的自行车改善、建设工程,会造成对原有景观的破坏,但是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环境影响随之消失。

7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分析7.1改善旅游环境条件明城墙区域是西安的老城所在,包含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是西安的政治、商贸、文化、旅游中心,配合西安市旧城保护和更新方案,充分展现西安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构建以旅游线路为依托,兼顾城市居民出行的自行车线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功能效劳,为游客制定一个能够联系假设干旅游景点,通过自行车方式来完成的自行车线路系统,同时作为一种休闲性较高的交通方式,骑乘自行车既可以以较慢的速度欣赏沿途的古城风貌,也有利于骑乘者的身心健康,为游客创造一个相比照拟平安、安静、舒适的游览环境。明城墙区域旅游功能区自行车道的设置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展的重大机遇,是保护和恢复古都历史风貌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皇城复兴方案〞的具体步骤之一。本工程工程的实施将对建设人文之都,弘扬历史文化,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开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开展具有多层面的重大意义。7.2改善交通现状自行车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具备其他交通方式所没有的独特交通优势,通过构建完备的自行车道路行驶环境,可以整合道路交通资源,提高道路容量和效劳水平,同时也对居民使用自行车交通方式起引导作用,倡导人们正确、合理的看待自行车交通并利用自行车交通方式,以使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效率到达最优。拟建工程的实施,可以改善明城墙区域内机非混行的现状,提高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行驶效率,减少机非之间的相互干扰,为城市居民与游客提供一个平安、便捷、舒适的非机动车出行环境。7.3空气环境影响分析作为西安核心城区,明城墙区域其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最明显的是空气污染。由于该区域四周的明城墙的阻挡,外来新鲜空气无法顺利进入,而白天机动车的堵塞造成了机动车废气的大量增加,SO2、NO×超标严重,行人行走时时常感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街道上灰尘较多,难以给人卫生良好的印象;另外虽然在该区域内已经禁止机动车鸣笛,但人口的高度集中性与经济开展的快速性使得明城墙区域无论白天还是夜晚的噪声污染都十分严重。拟建工程的实施,一方面通过提高非机动车的吸引力,保存已有使用者并鼓励新使用者的参加,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机非混行,减少交通拥阻、提高机动车燃油使用效率。鼓励非机动车的使用符合明城墙区实际的城市开展和交通开展规律。非机动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在环保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本工程的建成不仅能有效疏解明城墙区域的道路交通,而且对周边环境负面影响很小。通过吸引人们放弃机动车使用非机动车可以起到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7.4固体废物预测分析工程建成后,唯一的间接污染源为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充电电池,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酸、碱等物质。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这些物质被封装在壳体内,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但当电池被废弃后,由于长期机械或腐蚀等作用,使得电池内重金属与酸、碱等物质泄漏出来,那么可能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弃的电池应统一妥善保存,交由陕西省危废处理中心统一处理,做到对环境无污染。7.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它可以表达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本工程由于其特殊的旅游功能,表达着西安市的整体风貌,可选择欣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植,合理配置,以反映西安市的绿化特点和绿化水平。本次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相应增加路旁的绿化带,同时,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作绿化带,作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隔离带。绿化设施的作用道路的绿化首先是景观美化功能,增进道路和沿线设施的协调,提高舒适性;其次是交通功能,引导视线、减少风阻、遮光、机非分行或混行时有利于减少眩光、确保交通平安;而后是环境保护功能,提供开放空间,减少道路交通造成的噪声,净化大气,改善区域环境;另外,绿化带也有不好的影响:减小了道路和车道的视距;为有不良动机的人提供了藏身之处。绿化形式靠近城墙的一侧为防止树木根系对城墙造成破坏,少种甚至不种树,但可以适当的摆设一些绿化小品。远离城墙一侧种植树冠较大的树木,控制其枝叶的生长方向,使其既能满足遮阳功能,又不影响路侧景观。路侧绿地的种植根据西安市的气候条件来定,不同性质的道路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在商业街、步行街绿化时,如种植高大的树种就不能反映商业街繁华的特点。绿化设施的色彩、形式要与景区、道路、道路两侧建筑立面环境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景观风格。综上所述,本工程改造工程建成后原来的城市生态系统没有改变,工程在建设中必须按规划方案要求进行地表绿地覆盖,工程完工后,将增加一定的绿化面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通过种植适宜草皮、灌木,系统内物种分布更加合理,系统更加稳定,有效提升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的功能。7.6道路照明的灯光影响分析自行车道的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是工程建设的辅助工程,目的不仅是为了夜间行车平安,更是为了使周围的景观在夜间也能表达出历史风韵,彰显特色。照明设施的灯光对于自行车道的重要作用是照亮道路面,照亮道路的障碍与路上的行人,使其之间可识别距离在4米的平安性平安视距方便骑车人,使之在夜间有着良好的视线,给自行车使用者带来平安感同时,由于灯光的照射,路边建筑物更加可辩,丰富了夜间的城市景观,使游人身心愉悦。照明方式设计是:道路照明整体上采用暖光色作为基调色,沿路建筑泛光照明,考虑突出主要建筑群体,采用冷光色,与道路照明形成比照;建筑泛光照明顾及到对居民住户的影响,沿街居住建筑一般不考虑设置建筑泛光照明,沿街商住建筑可适当采用底部照明;广场绿地照明:绿地照明以突出乔木和草地绿化为主,灯具造型应该简洁。采用适当的照明设施,能将沿途的街景、风貌展现出来,应本着节省投资,不造成光污染,平安可靠,便于管理,便于维护。建议选用寿命长、光效高、可靠性和一致性好、兼顾功能性和装饰性的高压钠灯、荧光高压汞灯或低压钠灯。8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与建议8.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与建议施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与建议为做好城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施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料场、拌合场、沥青搅拌站等距离敏感点应≥200m。〔2〕拌和站安装灰尘抑制设备,建设临时围墙,同时定期洒水,清扫运输线路的尘土,对运输混凝土罐车定期清洗以减少运输过程的尘土。此外,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不得露天堆放,应有专门的仓库。〔3〕根据天气情况,定期对裸露的施工道路和施工场所洒水。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由于本工程的施工地点处于城区之内,是人群密集区,因此,控制施工噪声的产生尤为重要,应做好以下方面:〔1〕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更好的运转,尽量降低噪声源强。〔2〕筑路机械施工的噪声具有突发、无规那么、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据调查,施工现场噪声有时超出4类噪声标准,一般可采取变动施工方法措施缓解。如噪声源强大的作业时间可放在昼间(06:00~22:00)进行或对各种施工机械操作时间作适当调整。为减少施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等施工活动声源,要求施工人员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3〕在路线近距内有居民区的路段〔距道路150m以内〕,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应停止施工作业。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工点,施工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规定申领夜间施工证,同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并采取利用移动式或临时声屏障等防噪声措施。〔4〕运输车辆要限速行驶并且尽量防止鸣笛,减轻对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运行期评价区域内应按有关标准设置废弃物收集点,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管理,使之做到源头的分类回收利用,有序的集中排放,统一运送至市容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堆放,集中处置,措施可行。8.2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建议8.2.1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建议〔1〕施工期环境管理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和施工噪声。为了有效减轻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招标书及合同等文件中将本报告书提出的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列入,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落实;同时,由建设单位会同施工单位专门的环境管理监督机构,制定施工期环境管理方案,加强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主要针对施工过程的施工扬尘和施工噪声采取防治措施,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1〕施工扬尘拟建工程施工期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工程土方挖掘、填埋、堆放、清运,建筑原辅材料车辆运输等。施工扬尘对场址周围环境空气会带来暂时性不良影响。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A施工现场必须采取设置围墙或围栏施工;B黄沙建筑施工材料应防止露天堆放,如需堆放,应加盖临时挡墙和顶棚,防止风吹、雨淋,物料扬散、流失对环境造成影响;C施工弃土要及时清运,运输车辆应加盖遮蔽蓬布;对路面抛洒的尘土要及时清扫和用水冲洗,防止二次扬尘污染,同时对施工现场应不定期洒水、灭尘。D施工工地出入口必须配备相应的冲洗设备,保证性能良好,对出入工地的施工车辆进行正常冲洗,冲洗台要有相应的沉淀池,污水排放渠道畅通。2〕施工噪声工程建设施工过程需动用施工机械及车辆,其噪声值在80~120分贝,对工程周围环境噪声带来不同程度的噪声影响。为此建议:A加强施工现场设备的运行管理,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B严格控制夜间高噪声设备的运行及其运行时段〔夜间22时~凌晨06时〕,禁止打夯机等高噪声设备夜间施工;C根据不同季节正常作息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尽可能避开夜间施工;昼间应避开午休时间,防止产生扰民现象。3〕拆迁、建筑垃圾建设单位在聘用建筑渣土运输车队时,必须验明资质资格,并及时报辖区城管部门备案。对不符合运输条件的车队严禁进入施工工地从事拉运作业。确保拆迁、建筑垃圾运往西安市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或建筑垃圾消纳场。各清运车辆应严格按照准运证规定的时间、路线倾倒至以上规定地点,运输车辆上路必须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及准运证。〔2〕监测制度建议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监测,有利于减轻和改善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可有效防止施工扬尘和施工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建议在施工地段设置环境监控点,对建筑施工扬尘和施工噪声进行监测〔表8-2-1〕及时掌握施工过程的污染排放状况,并根据施工地段的环境功能区划及有关环境标准要求,采取进一步的污染控制与防治措施。表8-2-1施工期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类型监测工程监测点位置测点数检测频率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施工场地上、下风向2每季一次场界噪声施工场界LAeq施工场界四周4每月一次9公众参与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