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目录TOC\o"1-3"\h\u22530目录 4284一、绪论 616090(一)研究意义 62672(二)研究现状 618803二、《颜氏家训》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822155(一)颜之推所处的时代背景 8656(二)颜氏家族的历史 1012166(三)颜之推的个人历程 1121699三、《颜氏家训》的家庭教育思想 1225376(一)家庭教育的目的 125918(二)家庭教育的内容 1290501.家庭人伦教育 12311012.重视师友的影响 13302693.规范的语言教育 13295574.学习要虚心勤奋 133729(三)家庭教育的原则 14320991.提倡早教,抓住良机。 14182202.严慈并施,爱教结合。 1425349(四)家庭教育的方法 14122981.榜样示教 147012.培养独立 15192203.坚持平等 1510154四、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启示 1519522(一)吸收传统礼仪精华,弥补观念断层 1524032(二)关注家庭教育,打造精良家风 1624454(三)重视早期教育,奠定幼儿发展基础 1622788(四)兼顾人情因时制宜,创新实践方式 1619305结束语 172321参考文献 18一、绪论(一)研究意义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而长久以来被我们所忽视的家庭教育就变得甚是关键。颜之推是一代名臣和学者,称其为思想家也绝不为过,他的《颜氏家训》对于未来社会家庭教育的走向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理论意义:《颜氏家训》中包含有大量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操守,很多都可以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所描述出来,其中包含传统文化的精髓《颜氏家训》为研究和解决当代家庭中可能出现的家庭教育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教育方法论指导[]。现实意义:通过对《颜氏家训》的解读和创新,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下,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完全可以形成一套适合于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准则和行为准则,对于近代家庭教育极度缺失的中国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意义。(二)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尹旦平在《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一文中,对该书中各个方面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内容特点进行了基本性的概括与综合分析和再总结,涵盖了以教育父母子女作为道德教育活动主体,对于教育子女在开始接受家庭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遵循的各种家庭道德教育发展途径和培养方法;段氏颜文阁在其发表文章《<颜氏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初探》中再次明确指出,道德教育是一个逐步加深道德印象印象和来回摇摆反复的过程,它不应局限于哪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而应是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现代社会家庭教育是个被忽视许久的社会性问题,从短期来看家庭教育仿佛显得无足轻重,但从长远来看,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整体的民族性,因此国家对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视渐渐显露了出来,所以应将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精华最大化地融入现代社会的社会价值[]。2.国外研究现状日本学者兴膳宏在其著作《六朝文学论稿》中,对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所阐述的种种理论发表了些许言论。其中,在谈到颜之推时,他指出:“‘文章’之士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决不能是反社会的道德败坏者。与此同时,他还指出,对文章而言,颜之推非常重视扎实的学问教养基础”。法国历史学者维莱在其教科书《世界名人思想词典》中也对颜之推的一系列阐述做出了十分独到的见解,他敏锐地察觉到说,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理念体系是其作为为人立身立国治家之本的道。
二、《颜氏家训》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一)颜之推所处的时代背景1.社会混乱,国家动荡司马家篡魏建立西晋后,晋愍帝智力低下,说出经典“何不食肉糜”由于晋愍帝的无能和妖后贾南风的野心,晋朝的八个最有权势的司马氏王针对皇位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彻底将中华大地打的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而晋朝也在内乱中迅速衰弱,边关无兵无将,就趁此时匈奴、鲜卑、揭、氏、羌等一系列少数民族攻入晋都,杀掉了皇帝,西晋就此灭亡,而后他们夺取政权,在中国北方开国称帝。司马睿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在西晋灭亡后,他带领着北方残余的士族们南渡长江,在建邺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建立了东晋,在此之后南北方便以长江为界各自延续着自己的朝代,北方先后经历了由不同民族先后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而南方在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后依次建立了宋、齐、梁、陈等朝。公元581年,杨坚攻陷北周建立隋朝。公元599年,隋文帝灭陈叔宝,南朝最后一个割据政权被消灭,全国实现了统一,结束了分裂的局面[]。2.士族地位渐微,庶族强势崛起这种现象的特点是门阀士族对国家大权的实质掌握,皇帝需与世族大家合作共治国家,如若脱离了世家,那么皇权也会一落千丈。到了颜之推所生活的南朝末期,门阀已经衰落,士族经过战乱和各种内部权力斗争都已破碎不堪无力执掌国家,因而庶族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等不断地攀升。皇帝依靠蒸蒸日上的庶族的力量逐渐恢复往日的权威,取得绝对的权利,不过在这段时期,士族仍然有着很大的势力,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由于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依然坚挺,而且由于其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高于庶族群体,因而在国家大事上很多不得不依靠士族阶层去做,但却绝无凌驾皇权之可能[]。此时尚未有科举,国家在人才上的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士族在文化上可以说是碾压大部分庶民的,皇帝选才取士,治国理政,制定一系列政策是离不开士族的,甚至还要和士族联姻以增强皇权,过去优待士族的各种政策法规尚未失效,士族的特殊性没有消失。因此,虽然宋、齐以至于梁的相当一部分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带有一定的明显的抑制士族的性质,但世家大族在政治上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但无论如何皇权逐渐集中,士族阶层慢慢衰落仍已经是南朝不可逆转的大势。3.文化学术逐渐由玄学向儒学回归魏晋以来的儒学改革中兴衰减,关于魏晋玄学的分期和运作方法问题,各家的具体说法都有所不一,汤用彤先生大致认为将其可以分为三期,即:当时中国古代处于正始哲学时期,易、老两种传统哲学思想最盛,何晏、王弼等人均以此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永嘉统治时期,"新庄学"大盛,至少在当时还是存在相当一部分新的中国佛教名士直接上承了他与正始班禅时期的温和佛教学派之间的态度,调和了西方名教与中国天人、物质、自然的密切关系。东晋末年,佛学风流最盛,名教和法界天人之间的因缘关系又行到了分路。南朝后的儒家文化复兴学术,日益向上的儒家思想回归[]。4.官学时有兴废,私学、家学兴起一个人可以在家庭中受到教育、在学校中受到教育,或者在社会上受到教育。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学校数量要远远高于南朝,虽然比较令人吃惊但也的确是事实,究其原因,南朝总共大约一百七十多年,但是四次改朝换代,每次朝代交替都伴随着战乱和各种废旧政施新政,教育方面也不例外,因此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教育水平是不及北方的。[]。由于魏晋两汉时期中国政局经常动荡,官学时有兴废,私学则随着二汉魏晋时期民间具有私人社会传统的儒家讲学逐渐得到发展而形成,同时其中的家庭还主要负责承担起对适龄儿童及其子女两个群体进行文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因此魏晋南北朝以至于隋朝的儒学家训等特别繁多,百花争鸣。同时大量的宗族战争和流离失所等也导致宗族们逐渐意识到他们的宗族家乡和他们的祖国都已经不能够确保他们每个人的安稳,这就迫切地需要促使宗族们更加注重与他们的同宗族间的血缘关系,以这种宗族间的血缘关系形式作为政治纽带给整个姓氏宗族人民提供政治庇护和经济发展,而大部分姓氏士族通过各种特殊途径对其直系后裔和宗族子弟们所进行的文化教育和计谋以及修身之道,是他们保护并延绵整个宗族自身利益的最要紧的方式之一。所以在此一段时期的中华民族由于宗族文化教育十分活跃而也可谓已经发展成为"百家争鸣"同时,家庭教育的表现形式也十分多样,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例如王羲之父子学习书法。除亲身教诲外,家长们所精心撰写的传统戒子教科书和中国传统教子家训等也是中国现代化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形式[]。(二)颜氏家族的历史在颜之推以前,文化在一个政治家庭的主要成员进入仕途之路时所需要获得的各种政治职务具体能否取得、家人的地位和受到官职任用级别的具体高低以及他们进入仕途的才能提拔和地位升迁等各个方面均已经起着重大的社会推动力和作用。特别是在一场中国世族势力分裂和国家权力斗争中,文化的巨大优势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决定能否取胜的有效理论基础。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族文化和士氏家族每个成员的终身仕宦人生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中的重要影响和推动,士族很早就已经具备了强烈的家族意识。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对于如何通过教学把握自己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从而育人使自身日益显宦的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了解得很明白了。特别对于颜氏这样一个不事生产、依靠传统俸禄为生活依据的颜氏一族,通过自身的文化优势、历史优势、政治资源优势、从而进入仕途。大了说谋求荣华富贵,小了说安身立命的这条人生之路变得就十分重要。田余庆有很多次提出西晋灭亡后世族南渡之后的世族大都指的是古代宗派世系势力不大、难以能追溯到古代宗族且世系较短,历史较短的小家族,而那些在长江以北经营数代、族大宗强的传统强势家族则始终不肯轻易跨过长江选择南渡。所以在大量南渡的小世族中由于他们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土地田产来到南方,因为本身族小势微,也没有太多财产可以携带和维持,一是,无法再购置原有土地、而是成为了新的庶民阶层,一切都要从头再来,像这种经济比较拮据且无俸禄的小士族数不胜数。,颜之推与父母一起旅葬姑苏江陵,过后颜之推又难过于无力将其父的墓地搬迁回位于南京的颜氏的祖坟。境况实属凄惨。他们仅仅只是依靠一些官俸财产为生,因此必须严格要求他们入仕、必须拥有住宅,仕宦两者往往都会直接关系他们的生存,而较高的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知识素养又往往可以直接使他们得以入仕或升官取仕,或为相,因而这种传统文化对于诸如颜氏之类的中国传统世家大族,有着不一般的关乎生存方面的意义。正因为这种文化的优势既能够有助于帮助一个世族轻松进入仕途,而且也能够标志其自己的身份,单单从这种功利性的角度考虑来说,家庭教育在世家大族中都拥有着在及其重要的地位。(三)颜之推的个人历程1.梁朝时期颜之推,字介,生于公元531年,祖籍琅娜临沂即今山东临沂市人,先祖为鲁国人,后九世祖颜含随晋元帝南渡,居住在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公元554年,颜之推二十四岁,这一年西魏大军攻破荆州江陵,他出城再次被俘,成为了阶下监,被魏军关押后回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大将军李穆器重他的政治能力和军事才干,但他仍然始终一直心系着整个梁国,在二十六岁时趁着梁国黄河的上游水位上涨,带着他的兄弟全家,"经砒柱之险"地一路抵达北齐,因为这时梁为陈灭,颜之推便已经彻底断绝了自己想要返回北齐的一切念头,留在了北齐。2.北齐时期颜之推于北齐文帝时期已经为官二十多年。他初次奉诏抵达北齐时,齐显祖看见了他很开心,当即给了他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引入了他的内馆中,因为他在齐显祖身边所以很容易就能得到他的重视。天宝末年,他刚刚开始准备跟随北宋显祖大军进入扬州天泉池时,本来以为显祖只是希望他晚年能够被任命成为镇守天泉池的吏部中书省内,因为他常常是在营外坐着喝茶吃饭,因而没有机会得到显祖任命。后来由于家中有事,没有与崔季舒等几个人共同署名签字送给皇帝,从而成功避免了一场成为国家性的大灾。不久,被朝廷任命他为尚书黄门散骑侍郎。黄门中书侍郎一职就是在颜之推的个人为官任职生活中最明确且清显的一次。公元577年,颜之推四十七岁,这一年北周国的军队再次袭击了首都晋阳,北齐危在旦夕,颜之推于此一天临危受命,担任了北齐平原郡的晋阳太守,保护住了黄河上的渡口,这也就是他在北齐的最后一次任职为官。北周灭齐,颜之推又遭亡国之痛。三、《颜氏家训》的家庭教育思想(一)家庭教育的目的“整齐门内,提撕子孙”[],这句话的意思不言而喻,颜之推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人一生的成长中,教育是重中之重“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成也。”颜之推对很多当时形同废物的士族子弟深恶痛绝,同时也担忧其后代子孙误入歧途,因此他特别强调,要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各类人才及其所需的能力,来培养他们的经世才能。家庭教育的具体目标就是培养朝廷之臣,忠君之臣,爱民之臣、使命之臣等干吏,只有这样,才能在乱世中有所依靠也有所作为。总的来讲,颜之推希望通过其缜密全面的家庭教育使其子孙能够勤学、博学,在修身、治家、为学、处世等方面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继承颜氏一门的儒雅之风并将之发扬光大。(二)家庭教育的内容1.家庭人伦教育家庭人伦关系主要包括夫妻、父子、兄弟关系,所以三亲是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必须重视。"夫有人民而后就是有夫妇,有了夫妻而后就是有了父子,有了父子而后就是有了哥哥。一家之亲,此三而己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10】在许多中国的古代婚姻关系伦理中,颜之推先生提出,丈夫要有情有义,如若不然,妻子就不会温柔顺从,夫妻关系就会不和谐。"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如果丈夫有情有义,而妻子则步步紧逼,盛气凌人,那就无法用教育感化她,需要刑罚去震慑她。在大力倡导夫义妻顺的同时,颜之推从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的思想观念角度出发,认为如果一个妻子实际上真是具备了聪明才智,见识通达,那也就只能用来帮助自己的丈夫,以弥补他们对于丈夫的不足,颜之推非常重视父母对于子女应有的"慈",因为父不慈则子不孝。"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爱护和养育,二是教育。颜之推提醒我们指出,父子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整体上是要严肃的,不能太过亲密;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也要受到礼节的约束。因为关系太过亲密就使人会肆无忌惮地肆意放纵,从而使人养成了一种无视传统礼仪的不良恶习,而且又不能太拘于传统礼节也就就无法真正做到人的父慈子孝。"所谓父子之严,不不能可以单于为人而言;父子骨肉的相互喜爱,不不能可以简。简则使人慈孝心心相接,简则使人怠慢而不欲生焉。如若偏向某一孩子,危害甚大,这种做法也背离了"慈"的应有之义。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们,样貌虽不同,但心灵相惜,幼时亲密无间无话不说,长大后关系就会变淡,待双亲去世之后,兄弟之间互相照顾、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重视师友的影响颜之推是个十分敏锐且聪慧的人,他一眼就看出环境会对人产生许多意料之外的影响,这种环境绝不仅是指看得到的摸得着的没有生命的花花草草,更多的是指人际交往,即身边的人对人的影响,其中除了父母之外,老师和朋友便是对人影响对大的因素,所以他认为子女一定要谨慎交友,理智拜师,千万不要因为结交了不好的人而误入歧途以致万劫不复。在人的幼年时期,可塑性很高,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很明确的分辨能力,他们和什么人生活,在什么环境下生活,那么大概率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规范的语言教育颜之推相当重视子女在说话上的表现,即对子女的语言教育,他认为在孩提时期熟练地掌握自己的母语是今后读书、学习、入仕、与人交流沟通甚至是保存性命的必要技能。他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承担起教授正规的、标准的通用语言的责任,在平常生活时要有意监督子女语言使用上的对错,在孩子说不清话时要及时教导,在孩子说错话发错音时要及时纠正。除了发音和日常文字的识读外,父母在教授子女语言时还应传授一种严谨的用语态度,例如若是对一件事或者一件物品不能够很明确地叙述或者称呼时,就不要随意出口。学习要虚心勤奋颜之推为人宽厚仁和,知礼谦让,因而他十分厌恶那些目中无人,骄傲自大之徒,对于不学无术,懒惰成性之人,应教导子女敬而远之,学习应当虚心求教,适当地与师友切磋,提高对学习的体会。古时贤明的士大夫甚至是君王无不是头悬梁,锥刺股式的潜心求学,最终才能有一番作为。(三)家庭教育的原则1.提倡早教,抓住良机。为什么颜之推这么重视早教呢?首先,在儿童智力发育和个性形成的最佳时期,一旦形成不好的习惯就很难改正,而早教能够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儿童在幼时要做到注意力集中是十分容易的,当然并不是说孩子会很主动学习,而是一旦幼儿进入了这种“入神”的状态,他的学习效果便会成倍的提高,等到长大以后,心事渐多,难以集中注意力,即便是进入了学习状态,与同时期的幼儿相比仍会有很大差距。而且儿童有利于潜移默化的熏陶;颜之推指出,从小就学习的人,好比日照当头;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的人,好比摸黑走路,不过即使如此,也比闭着眼睛的人强。总而言之,对孩子的教育要及早进行,不可错失良机。严慈并施,爱教结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决不能只有爱而无威。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溺爱孩子,放纵孩子而不加以管教,那么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形成及其恶劣的价值观,无法无天,最终会害了自己,甚至当大祸临头时还不知为何,实在是可悲至极,就算父母此时想要对孩子加以约束也是收效甚微的了,甚至会招致孩子的忌恨,于是便只好咽下苦果,遗憾终生。(四)家庭教育的方法1.榜样示教与环境陶冶的原则有内在关联。在心理上,人们往往更信任自己所亲近或敬佩的人,并愿意遵循他们的指示,儿童尤其如此。“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10】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自然对孩子影响重大。古话说得好,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认为,人们应该见贤思齐,积极向古今贤人学习,不和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更要远离坏人。2.培养独立颜之推本身的经历是十分坎坷的,他三次亡国,历经种种磨难,无数次深陷危机之中,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这些痛苦的经历无不告诫着他父母兄弟并不能一直依靠,国家也不会时刻保护他,身处乱世,当靠自己,所以对于儿女来说,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就变得至关重要。进而他提出了身有千金不如有一技傍身这个道理。而现代社会要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不能离开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只有一个拥有独立性的孩子,他才会自强,做事才会有信心而不是蹑手蹑脚,无论乱世还是盛世,皆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前提条件。3.坚持平等颜之推有一句话显示了他长远的目光“人之爱子,罕亦能均”【13】一个人的一生是及其长久的,在任何一个不同的阶段都会展现出不同的人性,在孩子表现出不好的性格时,父母不要因此而嫌弃孩子,要用发展的理念对待孩子,不能因为孩子在人生某一阶段的表现而对他们区别对待,一定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孩子,让没个孩子都参与到家庭的方方面面中来,例如劳动,一些家庭事务的决策,这样的孩子才会拥有健康的心理,在成人之后才会有更好的适应性。四、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启示(一)吸收传统礼仪精华,弥补观念断层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礼仪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从周朝开始,礼便成为社会中最被严格遵守的社会守则,周礼、九鼎、宗法制,无不透露着中华民族骨子里对礼仪的认同,然而自春秋战国礼乐崩坏开始,中国每每历经乱世礼仪便衰微至极,每逢盛世便处处涌现知书达理之人,社会风气也因礼的完善而逐渐清明。由此可见礼仪是一个国家盛世的体现,是一个民族骄傲的基础。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种种苦难,人民困苦,长达百年之久,礼仪文化已然出现断层,这对于正在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是十分不利的。《颜氏家训》虽然是乱世而作,但却时时处处体现出其对礼仪的重视以及近乎苛求的执行,有甚于盛世之礼,而且颜氏家族在乱世中能够依靠家训屹立不倒,修身治国,各个做出一番成就,由此可见《颜氏家训》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今社会里也是毫不例外的,所以我们应积极结合《颜氏家训》中关于传统礼仪文化思想的价值核心,发展出一套新时代下的家庭教育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内核,适应社会的发展。(二)关注家庭教育,打造精良家风社会就如同蓝色的天空一般,而无数个家庭就是组成社会的最微小但却最不可或缺的元素。。家庭的和睦安康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繁荣稳定,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甚至不知道能否完成的道路,所以不如先从家庭内部小环境改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家庭内的氛围是平静的和谐的,那么孩子的性格就会相对温和且更善于交际,做事勇敢;如果家庭内的氛围充满了紧张和火药味,甚至是专制和不容侵犯的权威,那么孩子就必然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心理,个性会孤独,且伴随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家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而这些人才需要坚固道德和艺术。同时拥有德和才才是最值得提倡的。(三)重视早期教育,奠定幼儿发展基础在颜之推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儿童时期是打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是最好的教育时机。颜之推所提出的重视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非常符合现代的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既然被称为一种教育,那么便不仅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更要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儿童幼年时不仅要有智力的发展,还要有体能的发展。比如,进行各种户外活动、锻炼等。一定要科学地看待早期教育。【15】(四)兼顾人情因时制宜,创新实践方式紧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脚步,教育也必须随之改头换面,特别是长久以来被或多或少忽视的家庭教育更须紧跟时代步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中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绝不能刻板的照搬《颜氏家训》里的条条款款,经过千年的历程,《颜氏家训》里的部分教条已全然不适合新时代的建设,因而我们需要摒弃应摒弃之实物,保留应保留之精神,例如《颜氏家训》中列举了大量具体的父母之情、兄弟之情和父子之间等条条框框的符合古时礼法的内容,如若在现代社会死板复刻,极大可能会适得其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种种行为中发掘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精神和发展轨迹的内核,围绕这种堪称精华的内核,再提出我们现代人的具体行为准则,把这种浓缩的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落到实处,融会贯通,切实地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束语悠久的历史必然催生优秀的文化,优秀的人物,当然更多的是优秀的被流传下来的诸多著作,这些优秀的文化、人物和著作是滋生我们丰富深厚传统文化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土壤。《颜氏家训》是一部对我国文化教育等方面有着巨大贡献和作用的佳作,它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剖析了一个传统中国人和儒家家庭的教育问题,进而上升到为人处世和家国天下等更高的维度,实属不可多得的著作。对于《颜氏家训》已经有很多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或多或少的观点和意见,而本篇文章则从另一个维度—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对其展开了研究,开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当今浮躁的家庭教育泼上一盆“冷水”,使人们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思考关于子孙后代的教育问题,从根本上为孩子、为家庭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对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分析,探究其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战略财政影响试题及答案
- 职能财务与业务财务的协调计划
- 2024年桐庐县青少年宫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厦门银行漳州分行招聘笔试真题
- 学习如何进行项目技术选型与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莆田市秀屿区招聘教师笔试真题
- 青春舞动社团活动纷呈计划
- 2025年计算机二级VB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管理员考试必看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广东东莞光明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查房
- 公务出国在职证明-英文版(因公签证)
- 安规线路培训
- 老年慢病管理
-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对话大国工匠 致敬劳动模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活动方案
-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