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周远程教育的历史与发展_第1页
第2周远程教育的历史与发展_第2页
第2周远程教育的历史与发展_第3页
第2周远程教育的历史与发展_第4页
第2周远程教育的历史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远程教育的历史与开展

陈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58800558:lchen@:///头脑风暴:“远程教育〞的联想问题:当他看到术语“远程教育〞时,有哪些事物呈如今他的脑子里?方式:网络学院,网络学习,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开放大学,利用网络的自学等要素:教师,学生,网络,电视,计算机,印刷教材,多媒体,CAI,电视课程,特点:时空灵敏性,不是面对面,自主性,难控制和管理教学过程:不定期指点和评价,远程控制作用:信息传送,交互质量:?举例:哪些实际是远程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新东方学校经过印刷品,录音录象带进展的学习,基于会议电视,网络教育平台的教学乡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任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实际的三种方式E-education:在教师与学生时空分别情况下,利用ICT完成育人全部过程的新型教育形状,例如:广播电视大学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E-teaching:在教师与学生时空分别情况下,利用ICT开展教与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方式,例如:传统课程中的计算机及网络运用E-delivery:基于ICT的新型资源传输方式,例如:乡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狭义教育与广义教育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社会经济生活、文化活动和人际交流中〔包括学习者自主组织、设计、实施的自我教育〕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或其它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是教育组织者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将他们培育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求的人的活动课程中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远程教育的定义远程教育:学校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别,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经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络、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丁兴富,2002〕远程教学:远程教育就是为理处理师生双方由于物理上的间隔而导致的、表如今时空两个维度上的教与学行为间的分别而采取的、重新整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育方式,随着社会的开展,这种教育方式将具有实际上的和实际上的不同表现方式〔谢新观,2001〕二种实际的共同点本质:教与学的时空分别教学过程:内容设计与开发,内容的传输与发送,学习支持效力学习方式:E-learning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特殊的运用方法〔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和研讨的对象E-education:在教师与学生时空分别情况下,利用ICT完成育人全部过程的新型教育形状,例如:广播电视大学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课程将学习E-education的本质,规律和实际方法远程教育的来源与开展第一代远程教育:函授教育(CorrespondenceEducation)第二代远程教育: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Multi-MediaInstructionDistanceEducation)〔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第三代远程教育:开放灵敏的远程学习(OpenandFlexibleDistanceLeaning)〔现代远程教育〕收看视频讲座〞远程教育阶段划分实际“中国远程教育的开展历程萌芽和预备期:从20世纪初期到40年代末创建、起步和中断期:重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终了恢复、昌盛和调整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中战略革新和起飞期〔现代远程教育〕:开场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收听讲座:中国远程教育开展历史请收看: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际函授教育的特点〔中国〕作用:传统高等教育的适当补充机构:4个独立的函授学院,123个大学内的继续教育机构层次:本科、专科、证书入学方式:全国一致考试教学组织方式:个别化学习典型媒体:印刷教材学习方式:在职学习学习支持方式:集面子授辅导卫星广播电视教育的特点作用:扩展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主要方式机构: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层次:专科、证书入学方式:全国一致考试教学组织方式:组班教学典型媒体:卫星电视广播学习支持方式:集面子授辅导学习方式:脱产学习,在职学习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作用:终身教育的主要方式机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普通高校内的网络教育学院层次:研讨生、本科、专科、证书入学方式:多种方式的入学考试,允许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