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organizationplanofGeologicalDisasterPreventionEngineering
规范主编单位与主编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雷斌广东省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甘文华广东省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邱文才深圳工勘集团成立于1991年10月现有注册资本3.2亿元前生是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部队“912团”1983年集体转业进入深圳支援特区建设。国内资质最全的专业化公司年完成产值最高超过20亿元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主编:雷斌(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
1981-1985年,成都理工大学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
1985-1989年,江西地矿局环境地质大队,从事水工环工作
1989-1999年,江西省地质工程总公司,从事施工管理
1999-至今,深圳工勘集团,从事岩土工程施工及管理
2011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提出,要抓紧修订地灾调查评价、危险性评估与风险区划、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的规范标准,完善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危险性评估等技术要求和规程。2012年8月,协会成立后负责标准规范编制工作。本规范2013年申报,2014年1月召开第一次编制组会议,2018年1月发布。1、遵循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通常要求2、
《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9)3、充分体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特点4、规范内容总体既熟悉又有特色规范编制原则和要求
一、总体架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二、突出地质灾害特点本规范尽量在各章节中突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特点及特色(现场踏勘、施工监测等)。重点需解决问题目录0102030405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06施工组织设计07施工方案08施工管理计划
规范6、7章主要内容章名称编制内容要点6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总体施工部署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准备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监测方案施工管理计划7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概况施工安排施工准备施工方法主要施工保证措施CONTENTS01范围PartOne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与管理内容。本规范适用于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类别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与管理。CONTENTS02规范性引用文件PartTwo2规范性引用文件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1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903-2013CONTENTS03术语与定义PartThree3术语与定义解释:针对不同灾种相应的治理措施,控制或者减轻地质灾害的工程活动3.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解释:以地质灾害治理单项(单位)工程项目为编制对象,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3.2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解释:以分部(分项)工程为主要对象单独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3.3施工方案解释: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3.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解释: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综合性文件3.5安全专项施工方案CONTENTS04总则PartFour4总则4.1
按编制对象、内容分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4.2
项目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4.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应结合现场环境条件、地质灾
害类型、地质灾害治理手段、工程阶段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针对
性的编制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4.4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4.5施工组织设计应实行动态管理。4.6实施过程中,应进行施工安全监测。CONTENTS05基本规定PartFive5基本规定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核规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审核程序编制原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核2341住建部令第37号
住建部令第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已经2018年2月12日第37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8年6月1日起施行。
2018年3月8日
第三章 专项施工方案
第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危大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可以由相关专业分包单位组织编制。第十一条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危大工程实行分包并由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第十二条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第十二条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概况: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施工平面布置、场地及周边环境情况、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等;(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操作规程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检查要求等;(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措施、技术措施、监测监控措施等;(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等;(七)验收要求: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人员等;(八)应急处置措施;(九)计算书、相关施工图纸及节点详图。CONTENTS06施工组织设计PartSix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部署施工准备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技术方案2534616.1编制依据6.1.1合同及图纸等文件资料内容(由业主提供的资料)a)招标文件;b)工程施工合同文件;c)治理工程勘查资料、施工图纸;d)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资料。
6.1.2
适用的规程、规范、标准a)与工程施工相关的规程、规范(按施工类别分;按标准级别分)b)与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相关的标准。6.1.3地方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和办法a)项目所在地政府的法规;b)与治理工程相关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管理规定。6.1.4现场踏勘资料
a)查明施工范围内及周边的环境条件,查明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居民、航道、道路情况,
以及地上、地下管线分布等。b)调查分布范围、高程、规模、形态,以及地域条件、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c)对照施工平面布置图,确认标示位置与现场实际位置的符合性,核对设计措施实施可行性。d)场地平整、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排水、通讯、障碍物等。e)与工程实施有关的就地取材的主要施工材料、设备情况。6.1.5施工单位能力水平
a)工艺技术、机械设备、人员水平等。b)类似工程相关技术经济水平。c)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等。2
编制依据遗漏
3编制依据编排杂乱
4依据不明确,无详细的名称、编号、版本、时间等6施工组织设计6.1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过多,没有针对性,非相关依据列入
5编制依据有作废版本
编制过程中常见问题6.2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地理位置、范围、平面位置项目责任主体:建设、设计、勘察、监理、施工等主体单位情况
现场施工及环境条件:气象、地形地貌、平面分布
周边主要受影响的居民区、附近建(构)筑物分布、需要保护的各类管线等当地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供应情况场地临时道路、临水、临电、现场排水、场地材料堆放等情况可利用的资源分布等
场地地层岩性:地层分布、特性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分布、水位、性质
治理工程设计:设计技术要求、平面分布图、典型剖面图
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工艺、验收条件等
治理工程主要工程量:工程量列表工程重点难点分析:从施工组织、进度安排、施工工艺、安全、质量控制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提出的重点、难点,提出主要管理对策和控制措施。2
形式方面:缺图、表、照片,表述不清、不全。6施工组织设计6.2工程概况1
内容方面:无序,缺漏,多余,照抄照搬。3
重点、难点分析不到位,无针对性措施。编制过程中常见问题6.2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地理位置、范围、平面位置分布用图表示,照片、航拍图、卫星图片、百度街景图项目责任主体:列表
现场施工及环境条件:现场踏勘后获取,附照片
场地地质岩性、场地水文地质:地层分布不用全部照片抄勘察报告、取有用的信息\突出针对性
工程设计:附平面分布图、典型剖面图
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工艺、验收条件等
治理工程主要工程量:工程量列表(最好与后期施工部署分区统计)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从施工组织、进度安排、施工工艺、安全、质量控制等方面综合分析
提出针对性对策和控制措施。常见问题的处理
卫星截图
街景图
实景图
无人机拍摄
拟建项目场地全景现状图
拟建项目与实际场地平面关系位置图2011年
拟建项目与实际场地平面关系位置图拍于2009年
场地环境条件情况(通行、地下管线、建构筑物)(附图、附备注)地层岩性描述地层岩性描述治理工程设计剖面图上标注地层分布
边坡治理设计典型剖面
设计平面布置图、典型剖面图
施工技术要求
制定项目目标的依据
分区分块统计工程量3
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组织管理是重点(施工管理)重点难点分析1
地层条件复杂(填石穿越、淤泥缩径、砂层垮孔、硬岩钻进),施工难度大(施工控制)2
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是难点(技术质量)4
确保地铁安全是重点难点(周边环境条件)5基坑内作业安全隐患多,吊装作业内容多,安全管理难度大(安全管理)6进度控制难度大(进度控制)
6.3
施工部署
管理目标:质量、安全、进度、环境保护、成本等目标。
项目组织机构:
明确管理层级,明确各层级的责任分工,配备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采用框图表示。
总体施工安排:制订总体施工流程
对施工区域按照先易后难、先高后低、分片分区合理安排施工,明确施工顺序和施工流向。
对各施工片区的主要人员及机械设备进行合理配置。
对主要施工方法进行说明,并对施工工序的衔接进行总体安排。
施工进度计划:在总进度目标下划分施工阶段,并确定施工进度关键节点,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
资源配置:机械配置计划(劳动强度分析依据工程量、进度安排、机械类型、施工效率计算)
各阶段各工种劳动力配置计划,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表,绘制劳动力用工动态曲线
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主要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并附相关说明。
编制施工用水、用电计划。
按工序先后
按分区部署
尽量框图中反应时间先后
3D图表示过程
做适当的注释
BIM
广州白鹅潭碧桂园基坑支护
本项目施工阶段高峰期施工人员预计可达到485人。根据本工程项目分项工程、工序、工种和施工劳动进度,安排相应的队伍和劳动力进行分工合作,流水作业。劳动力需求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
机械配置劳动强度分析
6.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6.4.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求临建设施应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影响区域,防止产生次生灾害。b)平面布置合理,占用面积少。c)合理组织运输,缩短工地搬运距离,尽量减少二次搬运。d)充分利用既有道路、构(建)筑物,降低临时设施建造费用。e)符合节能、安全、消防、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等相关要求。f)符合当地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及其他部门的相关规定。6.4.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内容a)治理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各类设施建设方式及动态布置安排,划定警戒范围。b)确定临时道路位置及结构形式,并对现场交通组织形式进行说明。确定加工场、材料堆放场、机械停放场等辅助施工生产区域,并说明位置、面积、结构形式和运
输路径。d)确定现场排水设施布置。e)确定施工现场临时用水、临时用电方式和现场布置,并进行相应的用量计算和说明。f)确定现场消防设施配置并进行简要说明。g)确定现场紧急情况下疏散线路。6.4.3
编制各主要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2
平面布置过于简单,必须体现的内容没有体现。6施工组织设计6.4施工平面布置1
布置不合理、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3
未按施工情况分阶段布置。编制过程中常见问题
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
现场临时给水排水平面布置图
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
6.5施工准备6.5.1
技术准备a)收集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文件、当地水文气象资料,以及治理区的地表径流资料等。b)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治理工程勘查资料,了解施工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织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参加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会,明确设计意图和治理要点,形成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记录。c)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工艺,有针对性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d)组织技术关键点论证和施工人员技术培训。e)组织办理测量基准点的移交,对移交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保护,按工程测量要求布设测量控制网点。
f)完善开工前的报批手续,准备齐全技术资料,取得监理单位签发的开工报告。6.5.2
现场准备施工前安排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地质灾害治理范围的现状,明确治理工程区域,熟悉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前按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规划临时设施占地,进行临时征地及赔偿。进行场地临时设施建设,包括施工场地平整、供水供电设计与接入、规划布置生活区与办公区等。修建临时道路,临时道路包括材料运输与人行道路,线路布置应方便施工,运输路面宜硬化处理,道路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等必须满足施工车辆行驶要求,路堑或路堤边坡应进行必要支挡;人行通道处于危险地段,应设置防护设施。对所有进场设备进行验收,设备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做好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准备工作。组织施工材料进场,材料应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现场见证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对存在弃土的施工项目,应对弃土场地进行调查,确定临时弃土弃渣堆放点,弃土边坡应保持稳定,并不得损坏周边环境,不能形成泥石流的物源或产生滑坡,弃土坡脚宜设置挡土墙。6.5.3
设备准备编制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选择满足技术性能和施工条件的机械设备,并做好进场前的检修。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并进行进场前的报验工作,验收合格后按指定地点就位6.5.4
人员准备编制项目主要劳动力计划,包括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和作业层施工班组操作人员,其人员应满足岗位、专业、工种、数量的要求。按施工安排组织人员进场,满足现场施工需求。进场人员应满足岗位执业资格要求,持证上岗。6.5.5
资金准备资金使用计划及筹资计划等,并结合图表形式辅助说明。制订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等。2
准备工作没有指导性。6施工组织设计6.5施工准备1
准备工作没有针对性。3
各项准备工作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详细列表。4
人员准备:四方面的人员(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关键岗位、特殊工种)编制过程中常见问题
6.6施工技术方案6.6.1
各专业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优化选择施工技术方案。6.6.2
施工技术方案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应结合地质灾害类型治理手段、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施工图纸和现有的资源,
确定各分部(分项)治理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宜采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确定各分部(分项)治理工程的施工方法、操作要点、施工技术措施,并应结
合工程图表、照片等形式进行辅助说明。应结合地质灾害类型治理特点,确定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并制订相应的预
防控制措施。制订治理期间的施工安全监测和变形监测方案,制订全过程巡视巡查制度,明
确巡视巡查内容。
e)明确各分部(分项)治理工程的检验检测内容。
(施工流程、施工工序操作要点、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检查及验收标准)2
工艺内容没有针对性。3
工艺内容描述顺序与工艺流程不对应。4
工艺操作仅文字表述,缺乏图表等。5
工艺操作只抄规范或标准,没有针对性。6施工组织设计6.6施工技术方案1
每道施工工序的工艺流程仅用文字表述,不用流程图表等。编制过程中常见问题
旋挖咬合桩导墙制作操作
技术措施:深长钢护筒护壁
技术措施:专用钢护筒管靴配合
技术措施:特制专用钢护筒接驳器
技术措施:钢护筒二个垂直方向吊垂线控制垂直度
技术措施:用测量仪器现场同步监测垂直度CONTENTS07
施工监测方案
PartSeven
6.7施工监测方案(施工技术方案的内容之一)
1监测技术要求施工监测手段监测监控措施巡视巡查要求、内容及反馈处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监测规范》T/CAGHP044-2018
CONTENTS08施工管理计划PartEight8施工管理计划8.1一般规定8.1.2
各项施工管理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治理类型、
治理手段及特点编制。8.1.1施工管理计划主要包括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以及其他管理计划等。8施工管理计划8.1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a)按照项目具体要求,确定质量目标并进行分解。b)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落实主要管理人员,并明确相应职责。c)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质量管理措施、质量技术措施等,通过可靠的预防控制措施,保证质
量目标的实现。
建立质量过程检查制度,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质量管理措施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b)制订对材料供应商及分部(分项)工程专业施工队伍的质量管理措施等。质量技术措施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施工测量误差控制措施。b)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措施。c)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重点部位及关键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d)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及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e)质量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f)试验、检测保证措施。8施工管理计划8.1质量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1质量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1质量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1质量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1质量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1质量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1质量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1质量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1质量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2进度管理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a)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逐级分解,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最终工期目标的实现。b)建立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进度管理制度。c)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制定进度管理的相应措施,包括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d)建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协调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进度计划的管理措施应包括:a)资源保证措施。b)资金保证措施。沟通协调措施等。进度计划的技术措施应包括:a)分析影响施工进度的关键工作,制订关键节点控制措施。b)分析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进行动态管理,制订必要的纠偏措施。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和权限。按工程内容和岗位职责对安全目标进行分解,并应制订必要的控制措施。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及危险性程度,编制安全专项方案。
应根据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特点,制订相应的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a)建立相应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b)确定安全施工管理资源配置计划。
c)制订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保证措施。
d)制订施工期间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应急措施。
e)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季节性安全施工措施,避免发生二次灾害。
f)建立施工人员三级教育和上岗培训制度。
g)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并对安全事故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h)对现场第三方监测、施工监测及现场的巡视巡查提出相应规定。
应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紧急情况,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符合下列规定:a)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岗位落实到人,并明确职责和权限。b)根据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特点,辨识危险源(高空坠落、崩塌、塌陷、物体打击、触
电、机械伤害等),并根据项目情况有针对性制订预防控制措施,制订事故应急处
理程序、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现场演练计划。c)配置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明确相关的应急联络电话,确定应急救援线路等。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应急预案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应急预案工作流程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应急预案工作流程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应急预案工作流程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应急预案演练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应急预案演练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重大危险源预防、应急措施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3安全管理计划8施工管理计划8.5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计划8.5.1应根据工程特点,建立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8.5.2应建立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检查制度。8.5.3应确定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资源配置计划。8.5.4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节地节能节材措施:合理规划平面布置,少占地,保护好周边植被,不随意乱砍、滥伐林木。b)扬尘、烟尘控制措施:临时道路硬底化、定期洒水除尘,设置专用防烟罩。c)噪声控制措施:优选低噪声机械设备,合理布置场地,降低施工噪声对民众生活的干扰。d)生活、生产污水排放控制措施:生活、生产区分开规划,设置独立的排水、排污净化系统,污废水排放符合应符合当地环
境保护部门的规定。e)
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集中有序堆放、净化处理,及时清运至指定位置;弃土不阻碍沟道,不堆填在江河水域,临时堆放设
置挡土结构。f)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保护坡体岩土不受侵蚀流失,裸露区域采用临时或植被覆盖。g)爆破控制措施:按规定时间进行,采用少药量、延时爆破作业。h)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做到不捕猎、不捕捞、不食用野生动物。i)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措施:工完场清,按要求恢复原有生态环境。8.5.5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与措施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项目公示制度:开工前标牌公示工程概况和项目负责人,做好与当地居民、基层组织的沟通协调,争取当地民众的支持。b)封闭管理措施:对施工现场、生活区进行围挡封闭,并符合相关规定要求。c)办公、生活、生产及辅助设施等临时设施管理措施。d)施工现场机具管理措施。e)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措施。f)现场卫生管理措施。g)施工现场便民措施等。8施工管理计划8.6成本管理计划8.6.1成本管理计划应以项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编制。8.6.2成本控制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a)根据项目施工预算,制定项目施工成本目标。b)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项目施工成本目标进行阶段分解。c)建立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d)应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制订管理和技术保证措施,控制人工费、
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成本。e)确定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制定必要的纠偏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8施工管理计划8.7季节性管理计划8.7.1针对暴雨期、台风天气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的影响,制定暴雨、台风期间
施工保证措施,并应编制相应的施工资源配置计划。8.7.2针对低(高)温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应制订低(高)温施工保证措施,并应编
制施工资源配置计划。8.7.3应制订其他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8施工管理计划8.8交通组织计划8.8.1应针对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环境条件恶劣、工艺复杂、外界不可遇见因素多的特点,作业
区域内及周边交通情况编制交通组织计划,主要应包括交通现状情况、交通组织安排等。8.8.2现状交通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施工作业区域内及周边的主要道路、交通流量及其他影响因素。8.8.3交通组织安排应包括下列内容:a)依据总体施工安排划分交通组织实施阶段,并确定各阶段的交通组织形式及人员配置,绘制各
实施阶段交通组织平面示意图。b)确定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运动保健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体系结构双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学生防溺水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学生返校防病知识培训课件
- 学生社保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国际反诈骗日班队会课件
- 国防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家园小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基金咨询面试题目及答案
- 会计综合面试题目及答案
-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中华文化精神》教学设计
-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 哪一款“套餐”更合适教学课件设计
- 采油采气井控题库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精选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23版)
- “魅力之光”核电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二)(110道)
- 外科学课件:食管癌
- 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
- GB/T 2820.12-200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2部分:对安全装置的应急供电
- 设备基础知识-动设备课件
- GB/T 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