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特色规则创新与“一带一路”经贸规则范本系统构建(上)_第1页
RCEP特色规则创新与“一带一路”经贸规则范本系统构建(上)_第2页
RCEP特色规则创新与“一带一路”经贸规则范本系统构建(上)_第3页
RCEP特色规则创新与“一带一路”经贸规则范本系统构建(上)_第4页
RCEP特色规则创新与“一带一路”经贸规则范本系统构建(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CEP特色规则创新与“一带一路”经贸规则范本系统构建(上)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殷敏;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姚思齐发布时间:2024-01-23摘要:2023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又恰值“一带一路”迈向金色十年之际,基于RCEP特色经贸规则创新经验,探索共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系统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创新与完善“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路径多种多样,文章对比分析RCEP与目前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定内容,分析阐释RCEP特色创新经贸规则,认为RCEP涵纳新颖的原产地标准、面向未来的高标准承诺清单制度及开放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机制等特色规则,包括竞争立法、执法合作与协调等方面创新机制,这些规则彰显RCEP经贸规则的开创性和前瞻性,同时也为共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系统构建提供有益经验借鉴。中国作为RCEP的成员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可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为指导,以“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实践为导向,以引导合作、促进交往、规范行动和解决分歧为基本目的,积极承担起推动构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示范文本的重要使命,鼓励“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国家和地区踊跃参与“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创建,力求达成多边共识的经贸规则体系,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行稳致远。关键词:“一带一路”,RCEP,经贸规则,范本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是目前涵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自贸协定)。在2020年正式签署协定时,15个成员国总人口22.7亿人,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达26.2万亿美元、总出口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的约30%①。RCEP已于2023年6月2日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标志着涵盖全球近1/3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额的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正式成为现实②。“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促进亚欧非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截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③,其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合作倡议之一。纵观相关理论研究,有学者提出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观点④,有学者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自贸协定网络构建的角度进行了研究⑤,有学者则针对“一带一路”的具体经贸规则展开了深入研究⑥。总体而言,学界研究认为,应借鉴现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体经贸规则构建。但是,现有的研究在借鉴高标准经贸规则时,更多地聚焦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规则的研究,对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CPTPP)和RCEP规则的借鉴经验分析相对较少。同时,现有研究更偏向于“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特定方面,而对于构建一个整体的共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范本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在此研究背景之下,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符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经贸规则体系对于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一、构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长期主导的国际经贸规则治理体系面临着重大变革,WTO规则谈判机制受阻和争端解决机制停摆,世界贸易模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在自贸协定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希望整合碎片化的自贸协定。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国际和国内经贸规则的互动是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法治理念的关键因素⑦。各国争取在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推动本国内外经贸规则的融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参与各项自贸协定,例如在RCEP的数字贸易和竞争政策章节融入发展中国家需求,不断引导国际经贸规则的良性互动与发展。(一)“一带一路”经贸规则构建是区域一体化深入的必然选择中国在推动自贸协定的签署和自贸区网络的构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经签署20个自贸协定⑧,这为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推进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使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从“点”逐渐发展为“线”和“面”,实现了由单一区域到全球范围内的全面拓展⑨。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加快构建高标准、面向全球的自贸试验区网络,以实现共赢共享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构建一个跨越欧亚大陆、连接非洲和大洋洲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⑩。不同于西方倡导和推进的区域贸易合作方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加强政策协调、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式来推进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繁荣。同时,将巨型区域贸易协定的构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中,实现了规则明确对接的⒄鼓J接。“一带一路”全球理念长远考虑的发展模式的结合,为全球合作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二)“一带一路”经贸规则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章节明确提出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同时,还需要加强融资、贸易、能源、数字信息和农业等领域的规则对接与合作,以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和国际发展议程的有效对接、协调增效。这使得构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构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的主要方向,这表明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多维立体、畅通高效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需要深入推进政策、规则、标准的对接合作,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民间促进的多元合作格局,开展广泛深入、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巩固各方面的支持和共识⑩。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规则和标准对接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和国际发展议程的有效对接和协调⑬。这样的合作机制尤其需要从规范层面进行统一规则范本的制定,确保各方合作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三)“一带一路”经贸规则是国际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英格·考尔(IngeKaul)将国际公共产品分为区域和全球公共产品,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利益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国际公共产品的利益是普遍的,覆盖到国家、人民和代际利益,这意味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全球公共产品的受益者⑩。但是,金融不稳定、气候变化、传染病、非法贸易、国际恐怖主义、自然资源稀缺和新技术威胁等风险日益密集,全球危机网络逐步构成⑩。全球治理的失效和全球公共产品的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AttaAnnan)承认,“任何国家,无论多么强大,都无法独自保护自己”,并且“我们所面临的威胁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我们看到主权国家、跨国公司、精英社会和平民社会之间广泛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相互依存关系⑩,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提供了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新途径⑩。作为一项公开、透明、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够促进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发展,也能够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机制,便利了不同类型国家开展共建合作,同时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例如,“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网络已初步建成,东盟第一条高速铁路试验线——雅万高铁已开始运行,柬埔寨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已正式通车。中国政府通过设立丝路基金和推动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⑩,致力推广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并发展境外人民币资金管理业务。同时,通过多项政策措施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以数字人民币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提供新的国际支付手段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⑩。截至2021年,中国向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的50多个国家派出援外医疗队,持续开展“光明行”“爱心行”等活动。此外,中国还发布了绿色照明、绿色高效制冷、绿色“走出去”三项行动倡议,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与共享,实现更加包容、共赢的发(四)“一带一路”经贸规则是中国应对全球形势变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举措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被视为加强全球化、促进互利合作、提供多边共治对话平台的机遇,中国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这也是中国推进多边主义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无论是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还是在倡导自由贸易方面,中国的作用和地位都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全球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尤为重要。这一规则体系可以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推动各国在经济领域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通过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减少各国之间的贸易障碍和摩擦,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参考的方案,这是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及应对全球形势变化方面的重要举措。它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优化,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目标。二、RCEP规则与“一带一路”经贸规则辩证统一RCEP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中国积极推动的区域经贸合作机制,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可以互相促进和加强。作为亚太地区目前最为先进的巨型跨区域贸易协定,RCEP不仅制定了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也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具备了强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致力实现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合理协调(22)。这填补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区域经贸合作机制“硬约束”的缺失。因此,对于覆盖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区域规则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CEP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经贸规则协调树立典范,提供具有强约束力的经贸规则支持。这有助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规则和制度“软联通”跟上基础设施建设“硬联通”的步伐,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提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对于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体来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也可以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23)。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也为RCEP规则的实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基础。(一)RCEP和“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构建都属于典型的巨型跨区域贸易协定巨型跨区域贸易协定(mega-regionaltradeagreements)是指那些在全球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地区)之间建立的深度一体化伙伴关系。这些协定不仅直接地增加贸易联系,还可以通过改善监管的兼容性和提供基于规则的框架,消除投资和商业环境的差异。巨型跨区域贸易协定是世界贸易规则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鲍德温(RichardBaldwin)所说,RCEP的出台将错综复杂的单边改革和双边投资协定的“意大利面条”整理成高度统一化的“意大利千层饼”(24)。然而,作为区域协定,巨型跨区域贸易协定也有其局限性,即会存在协定之外的第三方。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旨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因此需要克服这一局限性。最好的方式就是逐步吸引更多的国家(地区)加入进来,这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使命所在。无论是涉及世界15个国家的RCEP,还是涉及世界150多个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均符合巨型跨区域贸易协定自身发展的规律。(二)RCEP的全面生效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出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RCEP的成功实施为区域内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增强提供了强劲推动力,同时考虑到各国基于国情的不同顾虑,RCEP为参与国家拓展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可能性(25)。这一成功实践不仅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参考,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了新的活力。RCEP和CPTPP的成功实施是全球基于规则的贸易下降的有力反例。如果RCEP能够刺激各成员国互利增长并取得成功,其成员国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影响力,这将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RCEP以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为基础,加深了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融合,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此外,RCEP利用新技术促进海关便利化,推动了跨境电商和新型跨境物流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巩固RCEP缔约方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也有助于提升缔约方现代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水平。同时,RCEP采用负面清单方式推进投资自由化,提高了投资政策的透明度,促进了区域内经贸规则的优化和整合。RCEP的实施也在促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国内立法与先进的国际标准接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各国的国内立法水准和执法水平。中国和大部分东盟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带一路”主要的共建国家,在“一带一路”经贸规则制定时,能够在RCEP的基础上引领更多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形成更高标准的区域经贸规则,并推动国际经贸规则治理体系的改革。(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促进RCEP的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中国合作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依存程度,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为深入推进RCEP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助力(26)。改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可以缩短区域内各国之间的交易时间,进而推动贸易总额的增长。据2019年世界银行的统计估算,“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使“一带一路”合作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总额增加4.1%(27)。同时,缩短交易时间对于时间敏感行业,如生鲜农产品业,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提高这些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并进一步促进贸易增长。这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改善其他领域的发展进一步释放了贸易增长的潜力,而且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于RCEP的深入推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短“一带一路”合作经济体和非“一带一路”合作经济体的运输时间,降低贸易成本。据2018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实施所有“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将使全球总贸易成本降低1.1%~2.2%,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来说,贸易成本的变化将在1.5%~2.8%之间(28)。运输时间的缩短将带来贸易成本显著降低的效果,尤其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走廊的贸易路线。在此背景下,RCEP作为一个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区域性贸易协定,也将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倡导的基础设施建设、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及数字化合作等经贸规则,与RCEP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及服务贸易自由化等规则存在一定的衔接和互补性。综上所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有望进一步释放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增长潜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缩短区域内国家之间的贸易时间、降低贸易成本,还为RCEP的深入推进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更有力的各国政策沟通支持。三、RCEP的特色规则的创新经验RCEP作为一个全面的自贸协定,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和竞争政策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具有重要庖宓那蚓煤献骺蚣堋N恼卵≡。RCEP在货物贸易领域的原产地规则、服务贸易领域的承诺清单制度、电子商务中的跨境数据流动,以及RCEP竞争政策中成员国的国内竞争法与执法规则进行研究。对于RCEP成员国来说,这些规则将对其经济和贸易产生深远影响。探讨这些规则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对“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原产地认定标准新发展原产地规则是自贸协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WTO《原产地规则协定》的定义(29),原产地规则是确立产品国籍的一种方式,它基于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来判断某一产品的生产或制造国家、单独关税区或由国家、单独关税区组成的区域贸易集团。因此,原产地规则是一项关乎贸易保护的措施,可以用来防止区域外国家实行迂回贸易(30),同时也能够保障区域内成员的利益。原产地规则主要包括原产地认定标准、原产地证明和直接运输原则,其中,原产地认定标准是原产地规则的核心。在确定货物的原产地时,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货物完全在一个国家(地区)生产或制造的“完全获得标准”(whollyobtainedstandard31)。另一种是货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生产或制造的“实质变化标准”(substantialtransformationstandard),该标准通常以完成实质性加工的最后一个国家为原产地。实质变化标准通常包括税则归类改变标准、区域价值成分标准(也称为增值百分比标准或从价百分比标准)和加工工序标准等(32)。现在,大多数国家或地区使用这3个具体标准中的税则归类改变、区域价值成分和加工工序来确定产品是否发生了实质变化,而RCEP中的原产地规则以税则归类改变标准为主,辅以区域价值成分标准、加工工序标准等其他标准(33)。原产地认定标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发展。1.突出累积规则特色的区域价值成分标准区域价值成分标准的判定标准较低,有利于累积规则的适用。例如,在RCEP中,要求某一缔约国使用非原产材料生产的货物不少于40%的区域价值成分(RVC40),而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以下简称USMCA)中,要求按照扣减法计算的区域价值成分不少于60%,或按照净成本法计算的区域价值成分不少于50%。2.灵活的双轨制计算标准区域价值成分标准的计算方式采用更加灵活的扣减法与累加法双轨制,RCEP适用扣减法(34)与累加法(35),中国—东盟自贸区仅采用扣减法(36)。如果仅仅采用扣减法可能会出现非原产材料价格无法确定的情形,此时无法计算区域价值成分。采用两种公式,可以给予不同缔约方的更多选择与便利,缔约方的企业也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具效率的3.包容性较高的区域价值成分判定比例RCEP、USMCA以及CPTPP都是以HS2012(37)为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的编写根据,RCEP原产地标准中适用于区域价值成分判定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74.04%,USMCA的区域价值成分判定占比36.64%,CPTPP的区域价值成分判定占比29.36%(38)。这种区域价值成分标准适用性的提高,意味着RCEP项下更多的产品可以符合原产地标准并享受协定优惠税4.宽松的税则归类改变标准RCEP的税则归类改变标准相比于CPTPP和USMCA更为宽松。虽然3个协定都规定了税则归类改变的种类为章改变、品目改变和子目改变,但是,CPTPP和USMCA对于具体的标准要求更多、更严格。例如,RCEP特定原产地规则的第51章,即“精梳羊毛或动物细毛的机织物”(税则号列5112)只是作出了品目改变的概括性规定,并没有进一步规定具体的标准要求,而USMCA和CPTPP则根据品目的不同将“品目改变”分为3个和4个部分,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标准。因此,RCEP的税则归类改变限制性更小,为企业的贸易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5.低限制性的中间产品来源RCEP的特定原产规则中,使用选择性规则的比例高达65.91%,而使用排除性规则的产品仅占5.03%(39)。这种区分规则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了企业自主选择的空间,降低了中间产品来源的限制性。成员国在制定原产地标准时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制定复合性标准或选择性标准来区分原产地规则的限制程度。例如,对于大多数产品,只需要满足税则归类改变标准就可以认定为原产地产品,但对于一些特殊产品,则需要同时符合区域价值成分和加工工序两项标准才能认定为原产地产品;此外,针对特殊产品,还可以通过微量原料、微小加工或处理等相关条款进行进一步的调整。综上所述,原产地规则在自贸协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可防止迂回贸易和保障区域内成员利益。原产地认定标准是原产地规则的核心,涉及完全获得标准和实质性改变标准两种情况。RCEP中的原产地规则以税则归类改变标准为主,辅以区域价值成分标准和加工工序标准等其他标准。RCEP在区域价值成分标准的判定标准、计算方式和判定比例等方面都具有新发展,采用更加灵活的扣减法与累加法双轨制,体现更大的包容性。这些创新发展将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区域内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二)面向未来高标准的服务领域承诺清单制度RCEP服务领域的承诺清单不同于《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GATS完全采用作出具体承诺的正面清单;也不同于CPTPP完全采用规定不符或禁止措施的负面清单。RCEP中的附件2为“服务具体承诺表”(scheduleofspecificcommitmentsforservices),其中包括了8个国家对于服务领域的正面清单承诺。附件3为“投资保留及非符合措施承诺表”(scheduleofreservationsandnon-conformingmeasuresforinvestment),该承诺表涵盖了投资和服务领域的负面清单承诺,而其余7个国家在该附件中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对服务领域作出了承诺。此外,RCEP在内容上也进行了更加全面和精确的处理。除了具体承诺表,附件3中的“不符合措施”范围不仅包括了目前实施的不符合措施,还包括了这些措施的延续、更新和修订,以及未来可能采取的措施(40)。综合来看,RCEP的承诺清单制度具有以下几个1.正负面清单并存将RCEP、GATS和CPTPP在承诺清单制度方面相比较,GATS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采取了正面清单,CPTPP采取了负面清单制度,而RCEP与两者在承诺清单制度方面具有最本质的区别。RCEP的承诺清单实际上由2个部分组成,即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RCEP的附件2和附件3分别规定了基于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所作的服务贸易相关承诺。其中,附件2包含了8个国家的承诺(41),而附件3则包含了7个国家的承诺(42)。RCEP在服务贸易领域采取了正负面清单并存的承诺方式,而CPTPP为全负面清单模式的开放(43)。具体来说,正面清单明确列出每一项允许提供的服务,对于其他服务则默认为禁止;而负面清单承诺方式,意味着在特定领域内规定了明确限制或禁止的项目、行为或服务,允许成员国在未明确禁止的情况下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承诺将被纳入协定附件中,具有相对较弱的约束力。正负面清单并存的特征使得RCEP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同时也保证了协定的严谨性和可执行性。2.高标准的正面清单在RCEP框架下,各成员国在服务领域作出了数量多且高水平的正面清单承诺,彰显了对开放服务市场的积极态度。相较于成员国在东盟“10+1”自贸协定中所作出的承诺,RCEP服务市场的开放水平显著提升(44)。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务部门的承诺数量方面,除了老挝、缅甸和柬埔寨这3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余各成员国均承诺了100个以上的服务部门(45)。此外,RCEP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具体承诺内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包括扩大外国服务提供者的准入,并减少了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国民待遇限制,为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合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3.蕴含开放要素的承诺清单RCEP在正面清单中插入了负面清单要素。RCEP中8个缔约方所作正面清单中纳入了负面清单因素,包含最惠国待遇、“棘轮机制”和透明度清单。这3个要素被称为负面清单要素是因为它们没有被列在具体的清单之中而是在清单之外,即缔约方并没有明确承诺禁止这些措施。首先,最惠国待遇(46)和透明度清单要求成员国对外国服务供应商提供与本国服务供应商相同的待遇和信息透明度,避免了成员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实行歧视性政策的可能性,保证了外国服务供应商的公平准入和竞争地位。其次,透明度清单(47)则规定了成员国提交无约束力的清单,涵盖已经承诺开放的部门中央层级的现行不符措施。这有助于消除障碍,加强信息公开和互通,同时为服务供应商和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准入的可能性。最后,“棘轮机制”(未来自由化水平不可倒退48)则要求成员国在承诺开放的领域不能倒退,即不能重新实行市场准入的限制和措施,这有助于保持服务贸易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增强投资者和服务供应商的信心。4.“正”转“负”的承诺过渡机制RCEP采取了灵活包容的“正”转“负”的过渡机制。这符合RCEP缔约方的合作方式,体现了对不发达国家的优惠和包容,同时对最不发达国家(老挝、缅甸和柬埔寨)规定了更加松弛的过渡期间。RCEP第8章第12条规定,基于正面清单作出开放承诺的缔约方需要通过过渡机制将正面清单转换为负面清单。该过渡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协定生效之后的3年内(对于缅甸和柬埔寨为12年)提交不符措施拟议承诺表,并提供同等或更高水平的自由化承诺;第二步是其他缔约方将对拟议承诺表进行核实和澄清,提交方需要进行回复或修订,并最终在协议生效之日的6年内(对于缅甸和柬埔寨为15年)完成以负面清单作出承诺的较高水平服务贸易自由化。因此,未来RCEP成员将转向全负面清单模式。(三)开放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机制在RCEP电子商务章节中,最具特色的做法是对跨境信息传输的规定。这个规定在协定中作为一个独立条款被提出,强调了各成员国开放和保障跨境信息传输的重要性,并规定了相关的原则和具体措施。1.开放的跨境数据传输规定虽然与CPTPP在许多规定方面相似或相同,但是,RCEP在跨境数据流动和计算设施本地化的规定方面却取得了重大突破。相较于欧美国家主张的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和禁止计算设施本地化的要求,RCEP成员国的立场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自由开展可能会导致数据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手中,加剧双方之间的资源和财富差距(49)。在国内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倾向于对高度自由的数据流动采取保守的立场。另一方面,RCEP规定数据跨境流动必须遵循商业行为和日常营运的目的,同时保障各缔约方的安全和监管要求,CPTPP规定缔约方采取或维持不符措施的条件是“不构成歧视,或者变相限制”,且“不得超过必要性”;但RCEP没有“不得超过必要性”的要求。除此之外,RCEP还规定其他缔约方不得对采取或者维持不符措施“提出异议”(50)。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各缔约方有一定的灵活性来限制数据跨境流动。同时,RCEP成员国同意不要求“涵盖的人”(51)在该领土内使用或定位计算设施作为开展业务的条件(52),也不会防止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信息跨境转移,只要此类活动是为了从事“涵盖的人”的业务(53)。这些承诺是对非CPTPP成员首次作出的此类承诺,超出了东盟和其他RCEP国家在自由贸易协定中电子商务章节的承诺水平。注释:①钟山.开创全球开放合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0-11-24(11).②王跃生,马相东,刘丁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改革,2022(1012-23.③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④如刘敬东(2017)、王跃生和李宇轩(2017)、田金方和刘晓晴(2019)、竺彩华(2019)等学者。⑤如申现杰和肖金成(2014)、张乃根(2016)、李西霞(2020)、许培源和罗琴秀(2020)等学者。⑥如曾文革(2018)、魏新亚(2018)、张悦和匡增军(2019)、张鹏飞和汤蕴懿(2020)、骆旭旭(2020)、王祥修(2020)等学者。⑦张乃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经贸规则之重构[J].法学,2016(593-103.⑧马相东,王跃生.以共建创新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走向新阶段[EB/OL].(2023-11-08)[2023-11-18]./zydxgjxzxybk/zgzydxgjxzxyxb/zdwztj/202311/t20231108_62080.html.⑨王江杭,马淑琴,李敏.基于“一带一路”沿线中心节点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21(764-74.⑩陈文玲,梅冠群.“一带一路”物流体系的整体架构与建设方案[J].经济纵横,2016(1019-26.⑪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⑩刘彬,陈伟光.制度型开放: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路径[J].国际论坛,2022(162-77,157-158.⑩陈伟光,王燕.共建“一带一路”:基于关系治理与规则治理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693-112,158-159.⑩KAULI,GRUNBERGI,STERNMA.Globalpublicgoods:internationalcooperationinthe21stcentury[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2-19.⑩KAULI.Globalpublicgoods:explainingtheirunderprovision[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2012(3729-750.⑩JANGJ,MCSPARRENJ,RASHCHHUOKINAY.Globalgovernance:presentandfuture[J].Palgravecommunications,2016(21-5.⑩吴志成,李金潼.践行区域合作共赢与全球协商共治的中国方案——中央政府主导下的“一带一路”建设[J].当代⑩胡必亮.“一带一路”五周年: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9954-961.⑩李晶.“一带一路”背景下数字人民币应用的特点、风险及法律应对[J].“一带一路”法律研究,2021(2350-367.⑩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N].人民日(21)刘敬东.“一带一路”法治化体系构建的再思考[J].环球法律评论,2021(3180-192.(22)杜玉琼,罗新雨.论RCEP价值协调的实现路径[J].东南亚纵横,2022(53-13.(23)ASHRAFJ,LUOL,KHANMA.ThespillovereffectsofinstitutionalqualityandeconomicopennessoneconomicgrowthfortheBeltandRoadInitiative(BRI)countries[J].SpatialStatistics,2022,47:100566.(24)WorldEconomicForum.Mega-regionaltradeagreements:game-ghangersorcostlydistractionsfortheworldtradingsystem?[R/OL].[2023-10-24]./docs/GAC/2014/WEF_GAC_TradeFDI_MegaRegionalTradeAgreements_Report_2014.pdf.(25)PETERAP,MICHAELPM.RCEP:anewtradeagreementthatwillshapeglobaleconomicsandpolitics[EB/OL].(2020-11-16)[2023-10-24]./blog/order-from-chaos/2020/11/16/rcep-a-new-trade-agreement-that-will-shape-global-economics-and-politics/.(26)HILPERTHG.NewtradeagreementsinAsia:liberalisationintimesofgeopoliticalrivalry[J].SWPComment,2021(251-8.(27)NADIAR,SUPRABHAB,MICHELER.Hurryup!HowtheBeltandRoadInitiativechangestradetimesandtrade[EB/OL].[2023-10-24]./trade/hurry-how-belt-and-road-initiative-changes-trade-times-and-trade#_ftn1.(28)DESOYRESF,MULABOICA,MURRAYS,etal.HowmuchwilltheBeltandRoadInitiativereducetradecosts?[EB/OL].[2023-10-24]./curated/en/592771539630482582/pdf/WPS8614.pdf.(29)《原产地规则协定》第1条第1款规定:原产地规则是指任何成员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裁决。(30)何蓉,连增,郭正琪.美墨加协定(USMCA)对原产地规则的修订及其影响分析[J].区域与全球发展,2019(648-64,155-156.(31)殷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规则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