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物理测井-课件】第07章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_第1页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物理测井-课件】第07章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_第2页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物理测井-课件】第07章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_第3页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物理测井-课件】第07章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_第4页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物理测井-课件】第07章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7.1

引言7.2

测井系列选择及储层划分7.3

岩性-孔隙度解释方法7.4

含油性解释方法7.5

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解释7.6

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技术2021/7/1811.测井解释的任务(1)为什么要综合解释>地层本身复杂多变:同一岩石,在不同地区测井显示可能不同>测井方法本身的多解性或模糊性:相同测井值可有多种地质解释>测井方法的间接性和局限性:方法的探测特性、只反映某一个侧面(2)综合解释的任务口单井解释

划分储集层>

岩性评价:岩石类别、泥质和矿物含量等>

储油物性评价:孔隙度、渗透率等>

含油性评价:

Sw、Sh、侵入特性等>

产能评价:预期及实际产能预测或评价等>

油井技术状况:工程技术状况、生产动态监测等>

其它:研究地质构造(倾角测井)、其它矿床等2021/7/187.1

言2油层

含油水层

油水同层水层(3)常用解释结论&>

储层的测井解释结论一般包括

油气同层

气层

气水同层

含气水层油层、水层、气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含水油层)、干

千层

差油层

类裂缝层

二类裂缝层层、疑难层等;>

如果是水淹层测井解释,则需

水淹层

强水淹层

中水淹层

层要解释油层水淹级别(多个水淹级别)。

?

2可疑层

可疑油层

可疑气层

煤层2021/7/18

3弱水淹卫>

地层对比>

复查解释结论>

二次解释和多次解释>

沉积相研究>

油藏描述口

多井解释测井图的一

般认识:口曲线名曲线单位口曲线道口线型口线宽/粗口刻度类型左右刻度第二比例口深度道深度比例口解释结论岩性井壁取心2021/7/18

4产波AC(μs/n)180

80中

C

N

L

(

%

)

62.-Q密度DEN[g/om3

1.7

2.7自然伽马GR(AFI150自然电位SP(xN)井

C

A

L(

i

n

)1

5

1

5

M

A

SLS504高分辨率感应

率Y172Y3]74TS7677T8微电位(0.a)10做梯度(0

.

z)100.12:L.0.1RDI3RMI3RLF3100102.1000-1260.11.0.1100192100深

度解释结论M2R61====M2R1M2RX2110210020802.

测井解释的要求和层次口

基本要求>

选择合适的测井系列,并保证测井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

收集尽可能多的第一性资料;>

选择合适的解释模型;>

综合地质、试油及邻井资料,综合分析,给出综合解释结论。口

次>

井场解释:在井场进行的快速直观解释(例如,判断是否值得下套管、注水泥固井井段等);>

测井公司解释:在测井公司解释中心,人员经验丰富,采用较复杂模型和较准确参数,向油田提供单井处理与解释结果;>

油田研究:油田研究院采用地质、物探、测井、钻采资料,对油藏进行描述、模拟和评价等。2021/7/18

53.

纯地层的测井解释基本方程纯地层是指不含泥质或泥质含量很低的地层。这类地层的解释一般比较简单,其解释模型经过校正或修正后可用于其它复杂情况。

本课程的解释部分内容主要基于纯地层。主要的解释方程包括:口地层因素公式:

F=1/φ”

(不同地区需确定具体的m

值)口孔隙度公式:

;φn

需岩性校正;口饱和度公式:Sw=(FRw/R)¹n;Sxo=(FRm/Rxo)¹n口渗透率公式:

一般形式

,常用

口计算Rw公式:

SSP=-KIg(Rmre/Rwe),Rwe→

Rw;Rw=R₀/F2021/7/18

64.本课程测井解释部分的主要内容口

主要基于纯岩石的地层评价;口介绍测井系列的选择及储集层的划分方法;口主要围绕描述储集层的几个参数(孔、渗、饱)进行讲解:>岩性一孔隙度解释;>含油性解释;>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解释;口

每类参数的解释基本按定性、定量和快速直观解释几种方式2021/7/18

7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7.1

引言7.2

测井系列选择及储层划分7.3

岩性-孔隙度解释方法7.4

含油性解释方法7.5

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解释7.6

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技术2021/7/1887.2

测井系列选择及储层划分1.测井系列选择测井系列是指在给定的地区地质条件下,为了完成预定的地质勘探、开发或工程任务而选用的一套经济实用的综合测井方法。

合理、有效、完善

的测井系列是解决问题的前提。(1)

岩性测井系列(泥质指示系列)口用途:鉴别岩性、判断泥质含量、划分渗透层等口

测井方法选择:

SP

、GR

、NGS和LDT等>SP:R≠Rm

的砂泥岩剖面(一般淡水泥浆);>

GR:

可适用各种剖面,特别是碳酸盐岩剖面、膏盐剖面及Rw≈Rm₁的砂泥岩剖面必不可少,常比SP更有效;>NGS、LDT:

适用范围更广、效果更好。但因技术复杂、成本高,

一般只用于SP、GR

效果差或有特殊要求的井。2021/7/18

9(2)

微电阻率系列口用途:准确反映冲洗带电阻率、划分薄层等口

测井方法选择:包括ML

、MLL

、MSFL

和PL等,选其一:>淡水泥浆砂泥岩剖面:

ML>盐水泥浆砂泥岩剖面或碳酸盐岩剖面:

MLL或MSFL;>泥饼厚度大、侵入深:

PL。

【参见课本P170

表11-1】(3)

电阻率系列口用途:准确反映原状地层电阻率、计算饱和度、区分油水等口

测井方法选择:两大类,即侧向测井和感应测井(最常用感应

)>

侵入较浅:深感应或深侧向皆可>侵入较深:若R

<R(盐水泥浆、低侵)用侧向,反之用感应>

般Rmt>3Rw时用感应,Rmf接近或小于Rw时用侧向;>常用组合测井确定R。、

d

、R:双感应-微聚焦,双侧向-微球等。2021/7/18

10(4)

孔隙度系列口用途:确定孔隙度、判断岩性和孔隙流体性质等口

测井方法选择:

声波(△t)、密度(DEN

、FDC)

和中子(CNL

、SNP)>单矿物、孔隙完全含水(即冲洗带内):任一种即可>多矿物岩性:选用两种或三种;>注意含泥质或天然气时需要校正、

一般认为△t不反映次生孔隙。实际选择方法□要根据工作目标、结合地区特点及钻井泥浆性质等进行综合考虑(参看课本

P174

表11-4所列实例)□裸眼井基本系列(九条线)

:三孔隙度(声波、密度、中子)、三电阻率(深、中、浅)、SP

、GR、CAL2021/7/18

11井内流体研究参数推荐的测井项目淡水钻井液岩性Sw—RwS

Rmφ—V

dayK一p几何参数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伽马能谱、岩性一密度测井感应测井或侧向测井或电位一梯度电极系测并微球形聚集测并(MSFL)或微侧向测井(MLL)或微电极测并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和(或)声波测井地层测试器(RFT)地层倾角测井,四臂井径测井,井斜测量盐水钻井液岩性Sw-RwS

Rφ—VdayK

p几何参数自然伽马、伽马能谱、岩性一密度测井,自然电位双侧向测井微球形聚焦测并或微侧向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和(或)声波测井地层测试器(RFT)地层倾角测并,四臂井径测井,并斜测量油基钻井液岩性S—Rp—VaayK

p几何参数自然伽马、伽马能谱、岩性一密度测井感应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和(或)声波测井地层测试器(RFT)四臂井径测井、井斜测量空井岩性Sw—Rwφ—VdayK一p几何参数自然伽马,伽马能谱,岩性一密度测井感应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温度测井四臂井径测井、井斜测井2021/7/18

12表

1

裸眼井测井系列2.

解释井段的划分口

岩性和Rw与地质条件有关,是地层评价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将井剖面划分为若干个岩性和R

相对稳定的解释井段是测井综合解释的首要工作;口划分解释井段后便于针对每个井段选择相应的测井解释参数,并对储层内的φ、k

、Sw

、可动油气等进行相互比较,综合判断油气水层。(1)

确定评价井段的地质层位>评价井段:测量了综合测井图的井段。包括多个地质层位及油气藏。解释井段:

一个解释井段常对应一个油气藏,属同一水动力系统,Rw相同。>

确定地质层位:与确定了层位的邻井对比得到。(2)

定性判断岩性利用曲线形态及读数的相对大小,根据生产实践积累的规律性认识来划分。>

掌握工区的地质特点: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殊岩性等;>

岩芯资料与测井资料对比:找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规律(形态、幅度)。2021/7/18

13(3)

初步判断明显的油气、水层口评价对象:可能含油气的地层及附近的水层,不需要评价连续分布的水层。口方法:在同一解释井段内,认为岩性、φ、Rw相同或相近,

一般特征为:>

:Sw=100%,

深探测R

,SP

异常幅度最大,录井无油气显示,邻井试油证实为水层,淡水泥浆中电阻率高侵;油气层:

R>(3~5)R₀

,SP

异常小于邻近水层,录井油气显示好,邻井证实为油气层。>气层:△t增大或周波跳跃,PN

减小,

P

减小(φp增大),高R,

高NGR(4)

估计Rw

的变化R

变化是划分解释井段的重要依据之一。通常,厚度相近的纯水层的SP和深探测R有明显变化时,则Rw差别较大,需分为不同的解释井段。2021/7/18

143.

储集层的划分即用水平的分层线标志出储层的界面和厚度,不同的储层有不同的特征:(1)

砂泥岩剖面储层特征口岩性特征:砂岩为主,φ较高,分布均匀,上下有厚度较大的泥岩隔层。口电性特征:

SP

明显异常(正或负)或GR

低值、ML

明显正幅度差、CAL

一般为缩径且较规则。口划分方法:

SP、GR、ML、CAL

等确定储层位置,

ML

确定层界面。(2)

碳酸盐岩剖面储层特征口岩性特征:缝洞较发育的纯碳酸盐岩,φ较低,围岩为致密的碳酸盐岩层。口电性特征:低Rt、

低GR、

低NGR、高孔隙度(声波、密度、中子)。口钻录井显示:要注意第一性资料的应用,油气显示,放空、泥浆漏失等。【目前砂泥岩储层划分技术较成熟,碳酸盐岩等储层识别困难较大。】2021/7/18

151200

89E微

0.5

m

0.45m

4m/2·m/μs·m-¹/2*m

/2-m/2*m0

600400

0

440201.3710.1J2.65.5375.066736510试油结果岩层厚度

度含油饱和度真电阻率

解释结果3

K

7.2(

54

36

6.2。砂泥岩剖面实例3.11感应,

/ms·m500

100

11.1|63.5

37.

6.2SP25mY2021/7/18水o45:1350

2316115017.61.62021/7/18

17GR

△1岩性与油气显示深

三侧

向釋

见(3)

储层划分要求与方法口划分要求:>注意兼顾所有曲线,并将一切可能含油气的地层都划分出来;>适当划分明显的水层,选择出确定RW的标准水层(厚度大、岩性纯、不含油);>非渗透夹层厚度超过0.5m时分为两层解释;>岩性渐变的顶或底界,应分至岩性渐变结束、纯泥岩或非储层开始为止。口划分方法:>在一个解释井段内,以SP

或GR

为主,找出储层位置;>以电阻率为主,结合录井显示及邻井情况,确定最明显的水层和最可能的油气层;其它储层与它们比较,按分层要求划分出其它可能

的油气层。2021/7/1818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7.1

引言7.2

测井系列选择及储层划分7.3

岩性-孔隙度解释方法7.4

含油性解释方法7.5

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解释7.6

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技术2021/7/18197.3

岩性-孔隙度解释方法岩性的确定是测井解释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是许多测井解释参数选取和确定的基础;而孔隙度是评价岩石储集流体能力的参数,也是测井解释中的重要求解参数。1.岩性的定性解释(

1)根据多种测井曲线综合分析识别岩性>这是手工解释常用方法。测井分析者根据生产中积累的经验,从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和测井值的相对大小去定性识别岩性。>解释的可靠性取决于人的实践经验和岩性剖面的复杂程度。

一般来讲,SP、GR

和孔隙度测井方法区分岩性的能力较强。要首先掌握工区的地质特点,结合岩芯等第一性资料,总结出岩性与测井资料特征之间的关系,然后识别其它井剖面的岩性。2021/7/18

20(2)

用孔隙度测井曲线重叠法识别岩性在测井图上,经常把中子和密度测井孔隙度曲线φy

、Pp(视石灰岩孔隙度单位)以相同的孔隙度标尺重叠绘制在一起。该重叠图上由

于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等的骨架特征的差别,使这些单矿物岩石具

有不同的显示。当地层岩性不是单矿物时易产生误差。曲线关系近似差值%可能的骨架Pp>>PN40盐岩Pp>PN5~6砂岩Pp

=PN石灰岩Pp<PN8.13白云岩Pp<PN16硬石膏Pp<<Qn10~30泥岩Pp<<PN28石膏常见主要岩性:砂

岩:Pp>PN石灰岩:

Pp=PN白云岩:

Pp<P2021/7/18

21密度-中子孔隙度曲线重叠法划分岩性实例2021/7/18

222.

岩性和孔隙度的定量解释(1)

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就是根据岩石的组成按其物理性质(如声波、密度、中子测井孔隙度)的差异,把单位体积岩石分成相应的几部分,然后研究每一部分对岩石宏

观物理量的贡献,并把岩石的宏观物理量看成是各部分贡献之和。口

理论要点:>物质平衡:V=Zv;

(相对体积2v₁=1)>宏观物理量等于各部分宏观物理量之和:

M=2m;口常见体积模型有四种:含水纯岩石、含水泥质砂岩、含油气纯砂岩、含油气泥质砂岩。口

定量评价时,需要考虑骨架矿物种类、是否含泥质、含水与含油气等几种情况的组合。2021/7/18

23(a)

含水纯砂岩;(b)

含水泥质砂岩;(c)含油气纯砂岩;(d)含油气泥质砂岩

(d)2021/7/18

24(b)砂岩的体积模型几种常见体积物理模型分散泥质层状泥质纯砂岩结构泥质(c)(a)PVn(2)

单矿物岩石确定岩性及孔隙度口例:含水纯岩石情况下>声波时差测井:△t=(1-φ)△tma+△tj>密度测井:P₆

=(1-φ)Pma+py>中子孔隙度测井:由于采用视石灰岩刻度,表现为非线性响应(中子孔隙度测井部分已讲到,如图)。口例:含油气泥质砂岩密度测井响应方程:P₀=(1-φ-Vsn)P+VmP₃n+φSP₁+φ(1-S)p(考虑到密度测井探测范围在冲洗带,常把上式S

、PrPn换成S

、Px换成Pnr)2021/7/18

25(3)

双矿物或多矿物岩石确定岩性及孔隙度当双矿物岩性不含油气时,岩性(两种)和φ共3个未知量,除物质平衡方程

φ+Vma₁+Vma₂=1

外,只需两种孔隙度测井响应方程(方法)即可通过由三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

三矿物时与此类似,只是需要三种孔隙度测井,解有四个方程的方程组;>矿物种类超过三种时,利用三孔隙度测井已无法求解,这时常先舍弃含量最少的一种。2021/7/18

263.

岩性和孔隙度快速直观解释技术属于半定量解释,主要用于计算机解释,也可人工解释,按显示方式大致分为曲线重叠法和交会图法两大类。曲线重叠法>采用统一量纲、统一纵横向比例尺和基线,绘制出测井曲线或参数曲线的重叠图,按曲线的幅度差直观地评价地层岩性、孔隙性等;>常用的识别岩性的曲线重叠图包括微电极的两曲线重叠、视石灰岩刻度的

Pn

和Po

曲线重叠图等,

这里不再介绍。交会图法>采用两种测井值或计算参数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交会,根据交会点或点群在理论图版上的位置,直观判断;>识别岩性的交会图包括双孔隙度交会图、

M-N

交会图、骨架岩性识别图MID等。下面主要介绍前两种。2021/7/18

27口

理论图版制作>确定岩性和孔隙度的所有交会图解释图版都是对饱和液体的纯地层制作的,井内为淡水或盐水泥浆(流体参数已

)

;>采用含水纯岩石响应方程或响应关系(前面给出的关系);>作图时,对每一种纯岩石(骨架参数已知),依次给定一个孔隙度值(孔隙度已知),则按前述方程或关系可分别计算出两

种孔隙度测井理论值,将这些点按不同岩性连成线即得到各纯

岩石线。这样得到理论图版。(1)

双孔隙度交会图法双孔隙度交会图是用两种孔隙度测井资料研究解释层段的岩性和确定地层孔隙度的方法。这类交会图主要有中子-密度、中子-声波、声波

-密度等几类十余种图版。2021/7/18

28学

b中9S2.02.12.2]2.32.42.52.62.7中子-密度交会图理论图版Bukaensiy,p

oomorwgm2021/7/18工Mg/m33.0t10(%)50Compensated2.8|P;=1

.1Apparent2.9LimestonePorosity0支g/cm³orNeutron29402030100>

将实测资料点画到理论图版中,根据点在图中的位置解释;>每条纯岩石线代表孔隙度为不同值的单矿物岩石,由点的位置确定孔隙度;>两条纯岩石线之间,代表由两种矿物组成的各种双矿物,由点的位置确定两矿物的含量和孔隙度;>这类交会图只能解释双矿物,称为双矿物法。矿物对的选用方法:标准四矿物法

(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和指定双矿物法。>

孔隙度:由过资料点且与两岩性线相交的直线按等值原则

(φ唯一)确定。2021/7/18

30口岩性-孔隙度解释方法160化9

1400

10

20

30

40

50Compensated

NeutronApparent

Limestone

Porosity(%)另请看课本P200例12-12021/7/18中子-声波交会图8

年科g岩性一孔隙度

解释实例34032030028026024022020018011010090807060△t,=189usec/ft

or

620SpecificAcousticTime,At

(usecftspeclicAcousticTime,Ltusclm章号μsec/m5040常gS和Ae360的10o3.0402021/7/18声波-密度交会图Specific

Acoustic

Time,△t

(usec/m)150

200

250

300

350g/cm³orMg/m³μSec/ft

or

620μsec/m100

110322.12.22.32.42.56070SpecificAoousticBukdensly,

p,

glm

orMom2.62.72.82.9Pr=1.0△t,-18990

(usec/ft)80Time,At南闸字2.050□

几点说明>这样的图版很多(十几个),但使用效果有差别。比较而言,中子-密度交会图确定岩性和孔隙度最好,对各种岩性均有较好的分辨率(岩性线之间距离较大);其次是中子-声波交会图;声波-密度交会图对常见岩石确定岩性和孔隙度效果最差。>可以计算指定岩性组合的矿物含量,但无法确知岩性组合,只能给出可能的组合趋势。岩性的确定可结合其它方法(如M-N

)

;>可以跟频率交会图配合使用,验证测井资料的质量。声

明:以上几个理论图版来自DresserAtlas公司1985年出版的“Log

Interpretation

Charts”,个别稍做修改,特此说明。2021/7/1833P,,bulk

density2.52.6Z.72.8本-只Langbeinre至QO内。o-etPorosityand

Lithology

DeterminationfromFormation

Density

Log

and

CNL*Compensated

Neutron

LogFor

CNL

logs

before1986,or

labeled

NPHI2.0SumSaltZ.12.249

e],72.9C:3.0"MarkofSchumterger

Schiumtege010中cNLcor,meutronr只Fresh

water,liquid-filled

holes

(pr=1.0)1.920

30

40porosity

index(p.u.)(apparent

limestone

porosity)454035302520151050-5-10-15o,densilyporosity

(p.u.)(pm=2.71;pr=1.0)2021/7/18中Polyhalite

·(g/cm³)实2.32.434(2)

M-N交会图法确定岩性上述岩性和孔隙度的交会图,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矿物对的选择,它们本身难以指出岩性组合的趋势,这就促使发展了专门的确定岩性模型的M-N

交会图。这种图版力图去掉孔隙度的影响,而只考虑骨架岩性,使单矿物的任何孔隙度岩层在图中只由一个点反映。口理论图版制作>设想单矿物纯岩石线都是直线,起于骨架点(φ=0),止于流体点(φ=100%),各直线的斜率大小就是每种岩石骨架岩性特征的反映;>用直线的斜率定义了两个参数

M和

N:>根据各岩性计算出的M

、N值绘到坐标图中即得到M-N

交会图理论图版。2021/7/18351.00.卧0.60.0.204.0N(w)=3.0液体成-9(100%)一

(

*

)岩石盖贯点(0,0%2.0岩石基质点(0

.

0%p)A3.0

2.0

1.0A

(g/cm³)石

青天然气次生孔隙度砂岩

白岩2021/7/18

36M-N理论图版及应用实例次生孔隙石灰岩云卷理石弯泥岩大致的范围2001501100

50L0l4.0M

和N

的定义近似泥岩范围0.50.63.02.62.

2天然气石英N=

×0.01流体成(100%p)0.8M0.7|N0.7石灰岩(

)

光石青硬石青(g/cm³)0.91.8-0.7|1.4'0.4N

·0.50.60.43.41.01.0MThelinesonthecharsredviiedntonumbere

guupsbyporveiy

rarge

as

fallows:14

=0(ticht

formstion)

3.φ=12to27

pu.2

.4=0to

L2pu.

4.o=2Tto

40xm.Exam

pleisen:

M=0.79andN=0.5L.Finet:

Mnernleorpositencf

thefomation.Answex;TheinterxxtiondftheMand

N

values

indicates

dolomitrin

group

2,which

hes

a

porosty

betwocn

0

to

12

pn.0.5

0.60.7

0.8Saconda

porosity0.9Schlumberger

的M-N理论图版

e1.

³,

20μs/mPr=1.0

g/cm²,t₁=189μs/fttPr=1.1g/cm²,t₁=185μs/ftt₁um³,r

mg/te1Mwap●6dmer0srFpoN37Quartzsandstone=5486

m/s1=18000tt0.70.60.5D

olomite324Approximate

shale

regionVna=5043

mfs

=19500

ft's1.11.00.8MCalcite(lim

estone)2021/7/180.3

0.4AnhydriteGypsumSulfur2:4婚/□M-N

交会图解释原理>

将每个要解释的实测资料点绘制到理论图版中;>

在某一单矿物岩石点附近,为该单矿物岩石;>

任两个单矿物岩石点的连线,代表由这两种矿物构成的过渡岩性;>

一般应避免进行三矿物解释。(3)

其它交会图还有综合利用三种孔隙度测井资料的骨架岩性识别图(MID

图)等,但目前较少使用,不再介绍。这些交会图一般适用于纯岩石解释,实际使用时需要对资料进行泥质、天然气和次生孔隙等校正。是一种半定量方法。2021/7/18

38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7.1

引言7.2

测井系列选择及储层划分7.3

岩性-孔隙度解释方法7.4

含油性解释方法7.5

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解释7.6

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技术2021/7/18397.4

含油性解释方法利用测井资料对油气、水层进行综合解释,是测井技术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本课程从定性、定量和快速直观解释几个层次说明。1.

典型油气水层的一般特征(1)

典型水层也称为标准水层,是综合判断油气水层及确定某些解释参数

(R、Rm

和骨架参数)的标准层。>在一个解释井段内,它的泥质含量应当少,岩性、孔隙度和渗透性应对其它储层有足够的代表性,厚度大,录井及取心无油气显示;>在原始测井图上,

SP

异常最大或GR

最低,孔隙度测井资料显示的有泥浆高侵的特点

(R>R

深)。2021/7/18φ与其它储层相近,但深探测电阻率Rt却是储层中最低的,并常伴40(2)

典型油层>其岩性、孔隙度和渗透性应与典型水层相近,厚度也应足够大,录井或取心油气显示好。>

在原始测井图上,与典型水层的最大差别是深探测电阻率Rt明显升高,是典型水层的3~5倍,

一般有泥浆低侵的特点(R<R

深)。(3)

典型气层气层与油层总的特性相同,只是含油气性质不同,因此当它们的岩性和物性相近时,在测井成果图上的显示也相似。主要差别:>气层孔隙度测井受天然气影响较明显,

p明显降低,

P降低更多,使两者出现较大幅度差;>孔隙度较高的疏松砂岩气层,时差明显增大或“周波跳跃”;>

中子伽马测井显示较高的伽马计数;>

冲洗带残余油气重量明显小于冲洗带残余油气体积。2021/7/18412.

含油性的定性解释(1)

油层最小电阻率法>

油层最小电阻率(Rt)min是指油气层电阻率的下限,当储层的电阻率大于(Rt)min时,可判断为油气层。(Rt)min

常采用阿尔奇公式估算法和试油、岩芯分析统计法确定。局限是忽略了物性、岩性的变化影响。(2)

标准水层对比法>标准水层(即前述典型水层)的深探测电阻率为Ro,

当解释层段R>(3~5)R₀

时,可判断为油气层。>此法须注意解释层段与标准水层在物性、岩性、地层水性质等方面要有一致性。2021/7/18

42深

L

L

D0.2(Ωm)200深

度自

G

R密

D

E

N浅

L

L

S0

(APIV)1501.95

(gicm2.950.2(2m)200井

C

A

L补

中子

NL球

M

S

F

L6

(in)

1645-150.22001780

1800

1820

1840

1860iE(3)

径向电阻率对比法用不同探测深度的电阻率进行对比,

根据泥浆侵入特性,

从分析径向电阻率

变化来区分油、水

层。

一般在Rm>Rw

时:>

R>R

高侵(增

阻侵入):水层>

R<R

低侵(减

阻侵入):油层2021/7/1843字(4)

邻井曲线对比法在不同井内,经地层对比确认为同一层,若某井中已证实为油层或水层,则与它相邻的井内此地层也可参照解释为油层或水层。这有助2021/7/18

44于提高解释的可靠性。在适当的不同时间内,对同一井段进行同一测井

方法的重复测量并加以对

比,其测井值的变化可近

似认为是前后两次测井是

泥浆侵入深度不同造成的。

这种变化,在油气层和水

层是有区别的。以上方法在实际解释工作中往往是综合使用的。2021/7/18

45(5)

时间推移测井曲线对比法3.定量解释含油饱和度S。是储层含油性的主要指标,使用Sw或S₁判断油气水层时已基本消除了岩性、物性、水性影响,因此比定性方法更合理。目前主要基于电阻率资料。(1)

纯地层中Sw

的确定均匀粒间孔隙纯地层,确定S。主要通过阿尔奇公式或其导出式。口比值法:(利用原状地层和冲洗带的饱和度公式,适于a,b,m,n

难求准时)2021/7/18

46S=[abR(φ"R,)]"经验关系:口公式法:(2)

泥质地层中SW的确定□岩石中泥质分布形式及其对孔隙度的影响:>

分散泥质:泥质分散充填于孔隙空间内,使有效孔隙度减小,渗透性降低:

P

。=P-Vai₈>

层状泥质:薄层状存在于岩石中,取代岩石部分骨架及粒间孔隙空

间:

P。=φ-φVlam=P(1-Vam)>

结构泥质:颗粒或结核形式存在,仅取代部分骨架体积:

Qe=Q总的影响:

P。=φ(1-Vlam)-Vdis□

Sw的确定:因泥质分布形式不同对岩石电阻率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基于电阻率求Sw

的公式也不同;这类公式较多,但多带有假设或经验性质;实际

中很难确知泥质的分布形式,因此这些公式并不一定很有效。实际中更

多地使用一些经验公式,如西门杜

(Simandoux)公式等:2021/7/18

47重叠图法(1)

双孔隙度(φw~φ)

重叠显示含油性根据定义,含水孔隙度φw=φSw。根据阿尔奇公式(一般取a=b=1,m=n=2),

可利用深探测

R

确定φw:由孔隙度测井资料求得φ后,可判断:>

Pw≈φ

为水层;>Pw<<φ为油气层。2021/7/184.快速直观解释含油性(重叠图法和交会图法)48由φ、φ和φx三孔隙度曲线重叠,可有效显示地层的含油性、残余油气和可动油气:>含油气孔隙度φn=φ-Pw残余油气孔隙度φhx=φ-Pxo;可动油气孔隙度Phm=Pxo-Pw(2)

三孔隙度重叠图(可动油法)由

R

R

。曲线按阿尔奇公式或其他饱和度方程求得S

和S

,可计算地层含水孔隙度φ和冲洗带含水孔隙度φ。:

Pw=φSw,Pxo=φSo。目前,三孔隙度重叠显示可动油气和残余油气已成为常规测井数据处理成果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7/18

49%100三孔隙度重叠法实例19Pw水%油气我,可余

动流体分析产层特征Md0.5K1000可动水分析S,%So,%探度0101718φPxoV100100-20岩性分析碧法

牙解释结果0

50CAL2021/7/18去Swirr020死每泥岩0203002020相对

渗透率产液性质水有效渗透率深度可动水分析流体分析体积分析油有效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水孔隙度油相对

渗透率

残余油砂岩绝对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水相对

渗透率水可动油泥岩1

0渗透率1

10500

0/50

0000

12160

2170

21802021/7/18

51(3)

视地层水电阻率法

(Rwa法)视地层水电阻率定义为深探测电阻率Rt与地层因素F

的比值:Rwa=R₁/F

(参考

F=R₀/R而定义)选定标准水层,采用深电阻率R(即R₀)和孔隙度资料φ求出R,其它层位求出Rwa,

Rwa≈R:水层;

Rwa>>R:油气层【Rwa/Rw≥(3~5)

可作为油气层标志之一】(4)

Sw~Swirr

重叠显示可动水(可动水法)地层水包括可动水和束缚水。束缚水是指在岩石颗粒表面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含水饱和度也相应包括两部分:

Sw=Swm+Swir根据Sw和Swirr的关系判断可动水的存在,是地质意义上油气层与水层>油气层:

S≈Swir,Swm≈0,Sw>水

层:

Sw>>Swir,Swm>>0

>

油水同层: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较低实例图的根本区别:2021/7/1852结

号30

φ,%

0J1005.%0岩性分析100

%0中DC-100ALl

10泥岩砂岩孔隙Pφ,CNL04700

号物日

产57615气m²N(5)

天然气层的直观解释油气层的测井特征类似,但气层更有区别与一般油层的一些特点。地层含天然气时,对孔隙度测井影响较大,其快速直观解释主要是根据这些测井

响应特点,通过曲线重叠法等进行识别。仅举两个简单例子。Pp(φ₉)~PN曲线重叠法

(密度-中子)2021/7/18

53另外,还可以在解释成果图中根据冲洗带残余油气体积与重量的明显差异等方法显示气层(不再举例)。2021/7/18互为反方向刻度,使其在水层或低气油

比的油层重合,则>

气层:NGR

在右,△t在左(正差异);>泥岩层:负差异。时差~中子伽马曲线重叠法54交会图法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这类交会图主要是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它是应用阿尔奇公式的一种快速直观的解释方法。特点是形象直观,既可以看出油水层分区的规律,又

可快速读出Sw,

还可确定R

和骨架参数等。若a、b、m、n

和Rw

已知,给出S

的不同值,根据这一线性

关系,可以得到不同斜率A

的以

骨架点为共同点的一组直线。55口

作图原理(理论依据)tbR,A变形后,得到:将阿尔奇公式Y

二2021/7/18P口作图方法>根据上述关系,建立R

(或σ)与φ的特殊坐标系

(a

、b

、m和n已知);>分层取值,然后将数据点画到坐标系中,并对每个点编号,便于解释;>本图是一种统计图形,因此应在岩性和Rw

基本相同的井段内,尽可能多分层,特别是多取水层,以保证Sw=100%

直线的准确性。口

解释方法>确定水线(最上面Sw=100%

的直线)、R

和骨架参数;>画出其它S

线(可利用图形右边的I-Sw

)

;>确定含水饱和度SW,判断油水层。2021/7/18

56本图假定

油水同层

的S界限

为50%和

70%。R-φ

交会图2021/7/18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7.1

引言7.2

测井系列选择及储层划分7.3

岩性-孔隙度解释方法7.4

含油性解释方法7.5

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解释7.6

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技术2021/7/18587.5

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解释1.

主要影响因素>

性、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的确定,都可以按一定的模型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给以描述,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模型描述束缚水

饱和度Swirr或渗透率K

与测井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际进行束缚水饱和度和渗透率解释时是通过研究这两个参数与孔隙度φ、粒度中值Ma、

粘土/泥质含量Vclay或Vsh等地质因素的

相关关系,通过建立统计公式或经验公式来进行的

;通过大量岩心分析,认为影响Swirr的主要因素包括Ma、Vsh、φ

和岩石的润湿性等;影响K

的因素主要有Ma、Swirr、Vsh和φ等。2021/7/18

592.

常用经验公式举例(1)

确定渗透率K

(如POR程序中用K=0.136φ⁴*/S²)

lgK=D₁+1.7lgMd+7.1lgφK=C·R,(R,

是短电位测得的电阻率)>最常见和常用的方法是lgK与φ建立线性统计关系;>

目前有各种研究方法,如流动单元法;>计算得到的渗透率一般为数量级精度。2021/7/18

60(2)确定Swirr方法口过去曾经把试油或综合分析确有把握只产油气不产水的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定为Swirr;口六个油田1774块岩心分析数据建立的关系:中高孔隙度砂岩(q>20%):1>低孔隙度砂岩(φ<20%):

(润湿性)□S

=(Qv-QNmn)1Q

(φurn为核磁共振孔隙度)2021/7/18

61(3)

算Ma的方法lgMd=C₀+C·

△GR,其中Co、C₁

为地区经验系数,△GR=0时C₀=lgMa,C₁=-1.75-C。622021/7/18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方法7.1

引言7.2

测井系列选择及储层划分7.3

岩性-孔隙度解释方法7.4

含油性解释方法7.5

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解释7.6

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技术2021/7/1863石油行业是我国应用计算机最早的行业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测井解释的许多工作都可由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