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明节简介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清明节习俗清明节诗词2清明节简介(一)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3清明节简介(二)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天正是传统祭祖和扫墓的大日子。在古代,真正传统的祭祀扫墓禁火的日子是寒食,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由于寒食和清明日子接近,久而久之就把清明和寒食合二为一称为清明节了。4清明节传说——关于寒食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后来重耳当了晋国国王,成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而介子推背着老母亲隐居到绵山。晋文公怎么也找不到他,就放火烧山,想把他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老母亲抱着一棵老柳树,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伤心不已,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5清明节传说——关于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6清明,干什么扫墓祭祖踏青春游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蹴鞠斗鸡戴柳插柳7购买鲜花敬亲人8清明小长假,
踏青好时节
清明节你去哪里踏青了呢?9古人认为,放飞的风筝可以带走邪气与晦气。10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11据说,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时节举行拔河,具有祈求丰的意味,历代帝王自然非常重视。
12蹴鞠是影响了中国和世界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春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在汉唐宋时期得到发展并走向全面繁荣,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1314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插柳的习惯。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15清明,吃什么我国古代由于清明禁火,所以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我国江南一带就用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便成了青团。
16吃螺蛳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17
寒食
(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8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汕尾一年级上册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测验教案
- 《2025年签订新员工合同通知书》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市鄞州区区属国企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床制造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考核试卷
- 电气安装变压器的选型与安装考核试卷
- 燃气具制造工艺流程考核试卷
- 绢纺与丝织品的在线销售与数字营销考核试卷
- 绿化施工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电视接收设备的智能日程管理考核试卷
- 著名中医妇科 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
- VSM(价值流图中文)课件
-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课件
- 人工气道的护理刘亚课件
- 专业技术人员
- 拌和场安全检查表
- 节日主题班会 《感恩母亲节》教学课件
- 新加坡sm214th面经44绯的同学
- 全国第七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跳圆舞曲的小猫
-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分析
- 基于UKF滤波的单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