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汇报人:XX2024-01-22CATALOGUE目录引言评估现场环境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复苏效果评估复苏后处理引言01目的通过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背景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患者生命。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心肺复苏方法,适用于各种场合和人群。目的和背景03呼叫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获取专业救援。01评估现场环境安全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避免在危险环境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02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询问,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和呼吸。操作流程概述将患者仰卧于坚硬平面上,解开衣扣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摆放患者体位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定位按压点,双手交叠,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采用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确保呼吸道通畅。030201操作流程概述
操作流程概述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对准患者口部吹气,见胸廓抬起即可。每次吹气时间1秒钟左右,吹气后松开鼻孔让患者呼气。持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照30:2的比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观察并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包括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以及采取的急救措施和效果等。评估现场环境02观察周围环境,确定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电击、有毒气体等。如有危险,应先排除危险因素或确保自身安全后再进行救援。评估现场是否适合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如地面是否平坦、硬实等。判断现场安全性确保自身安全,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检查并确认个人防护装备完好无损,能够有效防护。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距离,避免受到患者体内物质的污染。做好个人防护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030102轻拍重喊,判断意识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说明患者意识丧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轻拍患者肩部,并在患者耳边大声呼喊,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扫视呼吸,判断呼吸状况用5-10秒钟时间扫视患者的胸腹部,观察是否有呼吸起伏的动作。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呼吸微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注意:在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同时,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在危险的环境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胸外按压04定位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处为按压部位。姿势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双膝与肩同宽,大腿与患者身体垂直,身体前倾,以髋关节为轴,双臂伸直,双手掌根重叠,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肩肘腕关节与地面垂直进行胸外按压。确定按压部位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下压深度5-6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正确按压姿势输入标题02010403按压频率与深度对于成人患者,实施胸外按压的频率应为100-120次/分钟,深度应为5-6厘米。注意: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确保患者身体平直,无扭曲。同时,施救者应避免在患者胸部的剑突、肋骨等部位进行按压,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对于婴儿(1岁以下),按压频率应为100-120次/分钟,深度应为4厘米,或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对于儿童患者(1岁至青春期),按压频率应为100-120次/分钟,深度应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开放气道05在开放气道之前,首先要检查伤员的口腔,看是否有异物或呕吐物。检查口腔如果发现口腔内有异物,应立即用手指或吸引器等工具将其清除,以确保气道畅通。清理异物在清理口腔异物时,要避免将异物推入气道深处,以免引起更严重的窒息。注意事项清理口腔异物将一只手放在伤员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头部后仰。同时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操作步骤在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时,要保持伤员的头部后仰,不要使其左右摆动或过度后仰,以免加重颈椎损伤。同时,要确保气道完全开放,以便进行下一步的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操作。注意事项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人工呼吸06开放气道捏住鼻子口对口密封观察胸廓起伏口对口人工呼吸01020304将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清除口腔异物,保持气道通畅。用一手捏住患者鼻子,避免漏气。施救者深吸一口气,用口唇紧密包住患者口唇,缓慢吹气。吹气后,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如有起伏则表明人工呼吸有效。开放气道捏住嘴巴口对鼻密封观察胸廓起伏口对鼻人工呼吸同口对口人工呼吸。施救者深吸一口气,用口唇紧密包住患者鼻孔,缓慢吹气。用一手捏住患者嘴巴,避免漏气。同口对口人工呼吸。成人人工呼吸频率为10-12次/分钟,儿童为15-20次/分钟,婴儿为20次/分钟。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吹气时间吹气与按压比例每次吹气量应使胸廓明显抬起,成人约为500-600ml,儿童酌减,避免过度通气。每次吹气时间应在1秒以上,使胸廓充分抬起。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时,吹气与按压比例为2:30,即每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呼吸频率与深度复苏效果评估07检查患者呼吸是否正常,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呼唤患者并轻拍其肩膀,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恢复情况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之间的凹陷处,用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如果患者没有颈动脉搏动,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检查颈动脉搏动观察患者面色、口唇颜色变化观察患者面色是否苍白或发绀,口唇颜色是否变深或变浅。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颜色变深等缺氧症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复苏后处理08将患者平放在硬地面上,保持仰卧位。解开患者紧身衣物,松开领带、腰带等束缚物,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安置患者体位监测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确保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呼吸、心跳、意识等生命体征变化。每5秒钟检查一次患者颈动脉搏动情况,判断心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