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下山打点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轨道下山打点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轨道下山打点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轨道下山打点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轨道下山打点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轨道下山打点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目的依据矿井生产需要,打算在轨道下山二1-11051风片口处施工打点硐室一个,为了保证施工平安及工程质量特制定此平安技术措施,望施工单位仔细贯彻执行。二、工程概述打点硐室布置在二1煤层中,沿二1煤层顶板施工,采纳锚网索+喷浆联合支护,巷道净高2.1m,净宽2m,深度2m,依据已知地质资料显示,无大的地质构造,巷道围岩稳定。附打点硐室位置平面图三、施工内容、工艺及工序1、施工内容:除去原巷道支护喷浆皮,沿二1煤层顶板施工,人工清理浮煤、渣。2、施工挨次:交接班实行措施爱护好施工地点的管线拆除原巷道喷浆支护敲帮问顶根据标定的位置刷帮成巷打锚杆挂网处理煤矸喷浆3、运输:施工期间采纳人工装运至矿车出煤。运输路线:工作面轨道下山+90平台副井底地面。4、施工前预备1)施工前,先由地测队标定开口位置。2)施工前对交叉点补打锚索加强支护。3)施工前,备齐施工所需要使用工具、支护材料,如水泥、沙子、石子、速凝剂、锚杆、锚网、锚固剂、铁锹、长钎子,风动锚杆机、喷浆机等。四、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一)、技术参数1、施工方位严格根据地测队给定的中腰线施工。2、永久支护:采纳锚网索+喷浆联合支护3、临时支护采纳2根玻璃钢单体柱或单体液压柱打戴帽点柱做临时支护,间距1200mm,沿巷道中心对称布置,大板规格为长600mm宽300mm厚50mm。最大控顶距不大于1700mm,最小控顶距不大于100mm4、支护规格:掘进深度:2100mm;掘进宽度:2200mm;掘进高度:2200mm;喷浆后净深2000mm;净宽:2000mm;净高:2100mm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锚索间排距1500mm1500mm锚喷厚度100m净断面4.2㎡、掘进断面4.4㎡。附:支护断面图:<imgalt=““src=“/UploadFiles/2016003/20168/Tech/2016813143524.jpg”/5、支护材料说明:1)锚杆及锚固剂锚杆采纳直径20mm的等强锚杆,长度为2200mm,每根锚杆均用2卷树脂锚固剂固定,锚固长度不少于700mm,托盘为圆形,直径为100mm,用10mm厚钢板压制成弧形。树脂锚固剂直径为23mm,每根长度为350mm,锚杆均使用配套标准螺母紧固,锚固剂型号为zk2335,顶板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05kN,帮锚杆不小于80KN。2)锚网采纳直径4mm的冷拔铁丝制作的经纬网,锚网规格2500mm1000mm,顶网垂直于巷道轮廓线铺设。3)喷浆所用水泥为不低于32.5级一般硅酸盐水泥,沙子平均粒径为0.3mm-0.5mm,石子平均粒径为4mm-12mm,4)锚索为预应力鸟巢型钢绞线,间排距1500mm1500mm,锚索直径17.8mm,长度7000mm,二、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1、工程质量标准(1)、严格按地测队给定中腰线施工,中腰线允许误差0-100mm。(2)、巷道规格净宽:2000mm,允许误差:0㎜~100㎜;净高:2100mm,允许误差:0㎜~100㎜深度:2000mm,允许误差:0㎜~100mm。(3)、每排布置9根锚杆,巷道顶部布置3根锚杆,两帮各3根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800㎜;锚索间排距为2000mm2000㎜;允许误差100㎜。(4)、锚杆锚索安装:锚杆外露长度10㎜-40㎜,锚杆托盘紧贴岩面,不得松动,且锚杆的打设必需成排成线。帮顶锚杆锚固力不得小于105KN/根。(5)、每排使用锚网2500mm1000mm3片,锚网铺设与巷道中线垂直,挂网要求平整,且搭接好,前压后、上压下,网片之间搭接不少于100mm,锚网的搭接处每隔300mm使用12号扎丝进行扭结,且搭接部分要有锚杆穿过,并用锚盘压紧,使锚网紧贴煤岩面。2、巷道喷浆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1)、喷层厚度:50mm,为了保证喷浆质量,喷浆完毕后应保证喷浆体将顶板及两帮锚网封严封实。(2)、喷射混凝土时速凝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4%,要求随拌随用。(3)、喷层表面平整全都,平整度50mm,基础深度200mm(4)、喷射质量:喷射前必需清洗喷射断面,清理浮矸、活矸、网兜、喷射匀称、无裂隙。(5)、喷射混凝土配比为水泥:石子:沙=1:2:2四、主要平安技术措施(一)干部跟班带班制度1、严格执行队干、班组长跟班制度。2、严格现场交接班制度,交清工程质量及平安状况和遗留平安隐患。3、跟班干部必需对当班平安生产、工程质量、平安状况负责4、跟班干部必需按矿规定执行平安生产每班三汇报制度,必需按矿规定执行现场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二)一通三防1、工作面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工作期间发觉瓦斯浓度消失特别,要停止作业,撤出人员,上报调度室,2、常常冲刷巷道顶帮和管路的粉尘。3、防尘工要常常检查防尘管路,发觉问题要准时处理。4、距工作面30m范围内安设一道水幕,打眼及喷浆时必需打开。5、通风系统:新奇风流副井底+90平台轨道下山工作面(三)、机电运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严禁蹬车。2、在斜巷中装卸车时,必需遵守下列规定:(1)在矿车的下方支设戗柱。(2)上提或下放矿车时,必需有牢靠的信号联系,不得用口令传递信号,待人员全部躲到四周平安地点后,方可发出开车信号。3、下山半路装卸车时必需设置挡车装置。4、矿车运行时,矿车的下方不得有人,巷道内的全部人员必需全部躲到平安地点,红灯熄灭后,方可行走。5、必需坚持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制度,下放矿车时使用保险绳和声光信号。6、施工前要对巷道内的监控线、电缆、风水管线进行牢靠性掩护,并经由关单位验收后方可施工。(四)、巷道顶板管理1、仔细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准时处理危岩,特殊是打眼前,对顶板破裂地点必需先用长钎子把碎矸全部放掉,施工人员要站在巷道上部平安地点,并且有专人观山;检查巷道断面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要求时应准时架设临时支护,施工人员必需在临时支护下打设锚杆。2、处理危岩必需2人协作1人处理,1人观山。并清理好退路替换下来的材料必需准时打走,保持巷道清洁严禁影响通风和行人。3、处理危岩时,由上向下先顶后帮,处理危岩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4、顶板遇到大块岩石或较大面积离层时,应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平安后再由上向下处理。5、在顶板破裂时,要适当缩小锚杆支护和锚索支护的间排距。6、打锚杆眼前,必需按设计进行布眼,其间排距不得超过设计100mm。7、锚杆安装要坚固,托板紧贴顶板不松动,对不合格的锚杆必需重新补打,严禁截短锚杆使用,锚杆外露、角度符合规定。8、锚杆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托板、螺帽齐全完好,杆体,锚固剂规格材料符合设计要求。(五)、喷射混凝土1、预备工作:(1)检查巷道支护是否合格,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进行喷浆。(2)清理喷射现场的矸石杂物,接好风、水管路,输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严禁将非抗静电的塑料管做输料管使用;(3)喷射前,必需在墙跟下挖深度200mm的基础;(4)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并送电空载试运转,紧固好摩擦板,不得消失漏风现象;(5)喷射前必需用高压风水冲洗巷道,在巷道拱顶和两帮拉绳安设喷后标志;(6)喷射人员要佩戴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2、喷射混凝土的工艺要求:喷射挨次为先墙后拱,从墙基开头自下而上进行,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喷枪头与喷面的垂直距离以0.8m~1.0m为宜。人工拌料时采纳拌潮料,水泥、砂子、米石应清底并翻拌3遍使其混合匀称。喷射时,喷浆机的供风压力为0.4Mpa,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加水量凭喷射手的阅历加以掌握,最合适的水灰比是0.4~0.5之间。喷射过程中应依据出料量的变化,准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精确     ,要使喷射的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依次喷射混凝土厚度30~40mm,并要准时复喷,复喷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否则,应用高压水重新冲洗受喷面。3、喷射工作:喷射工作开头前,应首先在喷射地点铺上旧胶带或旧风筒,以便收集反弹料,反弹率不得超过15%。若喷射地点有少量淋水时,可以适当增加速凝剂掺入量;若出水点比较集中时,可设好引水管,然后再喷浆。喷射工作结束后,喷层必需连续洒水养护28天以上,7天内每班洒水养护1次,7天以后,每天洒水养护1次,洒水养护时间为每天的8:00班。喷料要一次喷射完毕,喷完后应马上收集反弹料。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必需卸开喷头,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全部灰浆或材料。喷射混凝土反弹率不得超过15%,反弹料要准时收集,可掺入料中连续使用,但掺入量不超过30%。开动喷浆机时,必需先给水,再开风,最终上料;停止喷浆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终停风。喷射工作开头后,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口朝下。4、喷射质量:喷射前必需清洗喷射断面,清理浮矸、活矸、网兜,喷射匀称,无裂隙,无穿裙、赤脚。五、避灾路线一、避灾路线图(附图)二、发生灾难时行走路线及相关要求若工作面发生水、火、瓦斯、煤尘等灾难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工作面轨道下山轨道平台+90水平大巷副井平地1、无论发生任何灾难事故巷道施工人员要镇静冷静,由现场跟班干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